尽管讨论爱、恨的文章已经不计其数,但人们仍然被自身的攻击、嫉妒、愤怒、自我谴责等等困惑着、压抑着、纠缠着。作者通过对婴儿的观察,以及对儿童的心理治疗过程,总结出了诸多有关人的情感的起源和发展的潜意识规律。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世人介绍这些情感背后的无意识心灵是如何工作的。
- 《爱、罪疚与修复》最新章节(提示:已启用缓存技术,最新章节可能会延时显示,登录书架即可实时查看。)
- 附录二
- 附录一
- 第二十一章 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情结(1945)
- 第二十章 哀悼及其与躁郁状态的关系(1940)
- 第十九章 爱、罪疚与修复(1937)
- 第十八章 断奶(1936)
- 第十七章 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1935)
- 第十六章 论犯罪(1934)
- 第十五章 儿童良心的早期发展(1933)
- 第十四章 智力抑制理论(1931)
- 第十三章 对精神病的心理治疗(1930)
- 第十二章 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1930)
-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中反映的婴儿焦虑情境(1929)
- 第十章 儿童游戏中的拟人化(1929)
- 第九章 俄狄浦斯情结的早期阶段(1928)
- 《爱、罪疚与修复》正文
- 【中文版导读】精神分析的薪火传递者——克莱因
- 新版引言
- 序
- 引言
- 第一章 儿童的发展(1921)(1)
- 第一章 儿童的发展(1921)(2)
- 第二章 青春期的抑制与困难(1922)
- 第三章 儿童力比多发展中学校的角色(1923)
- 第四章 早期分析(1923)
- 第五章 抽搐的心理起因探讨[1](1925)
- 第六章 早期分析的心理学原则(1926)
- 第七章 儿童分析论文集[1](1927)
- 第八章 正常儿童的犯罪倾向(1927)
- 第九章 俄狄浦斯情结的早期阶段(1928)
- 第十章 儿童游戏中的拟人化(1929)
- 第十一章 艺术作品中反映的婴儿焦虑情境(1929)
- 第十二章 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1930)
- 第十三章 对精神病的心理治疗(1930)
- 第十四章 智力抑制理论(1931)
- 第十五章 儿童良心的早期发展(1933)
- 第十六章 论犯罪(1934)
- 第十七章 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1935)
- 第十八章 断奶(1936)
- 第十九章 爱、罪疚与修复(1937)
- 第二十章 哀悼及其与躁郁状态的关系(1940)
- 第二十一章 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情结(1945)
- 附录一
- 附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