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
【大意】所以,君子不得已而居于统治天下的地位,那就不如一切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方才能使天下人保有人类自然的本性与真情。
无为,然后能无不为;无为,然后能有作为。
有为与无为两个看似相反的作为,其实是相互贯通的。顺应客观,无为而治,并非完全听天由命,任人摆布,而是在顺应客观的同时,主动地、策略地、乐观地、自觉地去驾驭现实环境中所遇到的矛盾,并制定合理的方针、策略。所谓“无为而治”,其实是指大有为而无为,貌似无为,实则有为,眼下无为,长远有为的一种为政策略。
人说话不在多,只求精,有时默默无言,就足以使对方慑服。就像诸葛亮布下空城计,看上去空空荡荡,反而给敌人一种受到包围的不详预感,只得夹着尾巴溜走了。“欲擒故纵”,“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其意思是遇事不慌,镇定自若,挥洒自如。这是在个人为人处世或企业经营或谈判中都可以动用的高招。也是一种智慧人生。
庄子继承《老子》政治论的精髓,一言以蔽之,即“无为”。“以无事而治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朝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其意为,禁令越多,人民越贫;技术越进步,社会越混乱;智慧越增加,人民越不幸;法令越完备,犯罪者越滋生。为此,他奉劝领导者们要“无为而民自化,好静而民自正”。
这种“无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作为领导者应尽量少施行命令或指示;二是不要实行使下属负担过重的政策;三是对下属的各种活动尽量避免介入或干涉。但这并不是说领导者对一切都不管,而是要领导者随时留心下属的动向。口出怨言或者发牢骚、自叹倒霉的领导者并不称职。因为无论工作多么辛苦,都是自己应负的责任,所以表面上不应显出痛苦的样子。而要以悠闲自在的精神状态面对下属。就像鸭子若无其事、轻轻松松自由地划进水面一样的自然。
“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符合辩证法的原理。“有为”是手段,“无为”也是手段,“治”才是目的。表面看来,“有为”和“无为”似乎是不相容的,但作为工作方法来看,它们能够殊途同归,共同达到“治”的目的。
随着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部门层次的增多,一个高层(相对来说)的领导者即使精明强干,能力超群,也是无法事必躬亲,样样“有为”的。他必须忽略可以忽略的东西,做到大事“有为”,小事“无为”。
那么,如何做好“有为”与“无为”呢?
首先,高层领导者只需在事情的开始阶段表现出“有为”来。实践证明:很多事情不必高层领导者躬亲其过程,而只需要在开始表示一个态度就可以了。这种表态可叫“拍板”,也可叫“决策”。算是“有为”的举动。高层领导者仅在工程之始参加的“奠基仪式”“开工动员”等亦属于此类性质。
其次,高层领导者只需在事情的中间环节上表现出“有为”来。此时的“有为”,是为了引导、完善群众运动,促使高潮的到来。而当高潮形成后,他应当奔向新的目标,在新的领域开始自己的“有为”。
再次,高层领导者的“有为”只需要在两头有所表现就够了。意在表明一件事的开始和完结。以便把群众的思路引向一个领域和转向新的领域。同时,也表明领导者对有关事情的态度和此事在全局中的地位。
另外,对有的事情,高层领导者只需扮演“旁观者”的角色,自始至终都在表现着自己的“无为”。但这种“无为”的目的在于给其下属提供“有为”的锻炼机会。
值得说明的是,高层领导者的“有为”,不应是直接指向目的的活动,而应是直接指向被领导者的活动。对一个高层领导者首先的和基本的要求,应该是他能够组织别人“为”什么,而不是单纯他个人能够“为”什么。一个高级军事指挥员,如果放弃组织战役、调兵遣将的战略任务,而去直接参与肉搏或冲锋,那么他就不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原因是,他的“有为”和“无为”正好颠倒。
什么“有为”,什么“无为”,何时“有为”,何时“无为”,对于一位成功的高层领导者来说,至关重要。
第一,如果不该“不为”时有所作为,不仅会限制下属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还会妨碍、干扰下属的工作。这样长期下去,会使下属不能独立处理自己分内的事,养成照抄照搬的依赖心理,即我们说的“有靠头”。
第二,不该“有为”时有所作为,必然会破坏整个领导机构的系统功能,影响各级领导者在“管理场”中的固定位置,导致工作秩序紊乱。一个领导者,如果越俎代庖,干了下属的事,难免顾此失彼,势必疏于职守,“金字塔式”的领导系统的发散性和收敛性功能必然不能兼备运行。
第三,不该“不为”时有所作为,很容易将不成熟的意见强加于人,从而造成失误,降低组织的威信。在实践中,一些高层领导者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支配组织,给事业造成损失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人们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往往习惯用组织的失误或不成熟来为领导者开脱“罪责”,这样的评判未必准确。因为,组织的思想、行为是受人(领导及其成员)支配的。因此,组织的人尤其是高层领导者成熟与否直接表现为组织的成熟与否。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不成熟的个人,没有不成熟的组织。同是一个组织,为什么有的人担任高层领导者,工作就做得好,而另外的人却做不好呢?
第四,不该“有为”时而有所作为,即使高层领导者的用心是良苦的,也必然如前所述,因小失大,祸害无穷。一个高层领导者只有真正站在社会实践系统所赋予他的固定位置上考虑全面,掌握方向,而在具体事务上则较为超脱,当“甩手掌拒”,那他才算是高明的高层领导者。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
北欧航空公司董事长卡尔松大刀阔斧地改革北欧航空系统的陈规陋习。开始时,他的目标是要把北欧航空公司变成欧洲最准时的航空公司。但他想不出该怎么下手。卡尔松到处寻找来负责处理此事的人,最终找到了合适的人选。于是卡尔松去拜访他:“我们怎样才能成为欧洲最准时的航空公司?你能不能替我找到答案?过几个星期来见我,看看我们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几个星期后,他来见卡尔松。卡尔松问他:“怎么样?可不可以做到?”
他回答:“可以,不过大概要花6个月时间,还可能花掉你160万美元。”
卡尔松插嘴说:“太好了,说下去。”因为他本来估计要花5倍多的代价。
那人吓了一跳,继续说:“等一下,我带了人来,准备向你汇报,我们可以告诉你到底我们想怎么干。”
卡尔松说:“没关系,不必汇报了,你们放手去做好了。”
大约4个半月后,那人请卡尔松去,并给他看几个月来的成绩报告。此时北欧公司已成为欧洲第一。但这还不是他请卡尔松来的唯一原因,更重要的是他还省下了150万美元经费中的50万美元,总共只花了100万美元。
卡尔松事后说:“如果我只是对他说,‘好,现在交给你一件任务,我要你使我们公司成为欧洲最准时的航空公司,现在我给你200万元,你要这么这么做。’结果怎样,你们一定也可以预想到。他一定会在6个月以后回来对我说,‘我们已经照你所说的做了,而且也有了一定进展,不过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也许还需花90天左右才能做好,而且还要100万元经费等。’可是这一次这种拖拖拉拉的事却不曾发生。他要这个数目,我就照他要的给,他顺顺利利地就把工作做好了。”
可见,正是卡尔松的“无为”变成了“有为”。
“无为而治”和“有为而治”兼而有之的领导方法对人们来说,并非生疏。它在实践中早被广泛地应用着,只不过是,有的被自觉应用,有的被不自觉应用,有的被正确应用,有的被不正确应用罢了。
高层领导者的“有为”如果能够沁出牡丹的芳香,那么高层领导者的“无为”,则是为了让下属“有为”,以显示绿叶的清馨。两者兼而有之,方能收到牡丹绿叶之效。
“有为”与“无为”兼而用之,才是最好的“达”。
【原文】无为为之之谓天。
【大意】用无为的态度去做就叫作自然。
庄子认为做事应用自然的态度,一切不必强求,无为的自然往往会开花结果。
一个人越是有私心,就越难以做自己;越想有所为,就越难以有所为。如果你与全国人去争国家,与全天下人去争天下,与全事业领域中的人去争成败,结果必然是一无所获。
你如果不与他人去争,恬淡无为,或许会有所得,不争之争反而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庄子说:“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雌柔的本分,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一样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守于昏暗的本分,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就没有过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下的本分,甘愿当天下的川谷。甘愿当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能得到充足,回复到自然开端的朴素、纯真的状态之中。”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能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茫。做事情时,没有必要刻意去寻找结果,用随性的方法有时会是最好的方法。
计划之中总有计划,比如每件大事都有它的计划,分门别类,按部就班。而每个计划又有若干阶段的独立计划,每一独立计划,前后彼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是相互衔接的。
例如一次战争,都有全盘计划,而每一次战役,又有每一次的计划。一个国家有整个国家计划,而每一部门,又有每一部门的计划。如政治建设计划,经济建设计划,农业建设计划,教育建设计划,国防建设计划等。
计划中又有按时期、种类的分别计划,国家是这样,个人也是这样。一个人有一生的计划,一年的计划,一日的计划。一件事又有一件事的计划,然后按计划行事,按时计工,自然有所成就。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把国家治理得有条不紊,征服了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小国。最后,只剩下齐国没有征服。
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军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率重兵去攻打楚国,管仲却连连摇头。他对大将军们说:“齐楚交战,旗鼓相当,胜负难决。齐就粮草而言,得把辛辛苦苦积蓄下的粮草倾仓用光;更有齐楚两国万人的生灵将成尸骨!”
大将军们听后不敢再出声,都用询问的眼光注视着智慧超人、功劳卓著的管仲。管仲却不慌不忙,带领大将军们看齐人炼铜铸钱去了。
一天,管仲派100多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鹿是较稀少的动物,仅楚国才有。但人们只把鹿作为一般的可食动物,两枚铜币就买一头。管仲派的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
齐商人开始购鹿,3枚铜币一头,过了10天,加价为5枚铜币一头。
楚国成王和大臣闻此事后,颇为兴奋。他们认为繁荣昌盛的齐国即将遭殃,因为10年前卫国的卫懿公好鹤而把国亡了,齐桓公好鹿正蹈其覆辙。于是他们便放松警惕,在殿里大吃大喝,等待齐国大伤元气,他们好坐得天下。
这时管仲却把鹿价又提高到10枚铜币一头。
楚人见一头鹿的价钱如此之高,纷纷做猎具奔往深山去捕鹿,不再种田;连楚国官兵也陆续将兵器换成猎具,偷偷上山了。
又一年,楚国遭到大荒,铜币却堆成了山。
楚人欲用铜币去买粮食,却无处买。管仲已发号施令,禁止各诸侯国与楚商通粮。
如此下去,楚军人黄马瘦,大大削弱了战斗力。管仲见时机已到,便集合八路诸侯之军,浩浩荡荡,开往楚境,大有席卷残云之势。楚成王内外交困,无奈之下,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据一方,欺凌小国,保证接受齐国的号令。
管仲不动一刀,不杀一人,就制服了本来强大的楚国,为东周列国赢得了一个安定的时期。后来,有人把管仲这次用的计策称为“买鹿之谋”。
古人说:天地以顺为动,所以日月就以四季更替而不差失;圣人以顺为动,所以刑罚清明而人民归服。阴阳以顺则豫,天地以顺动而有规有序,圣贤以顺动就能正直,国家以顺动就能富强,战争以顺动就能取得胜利,全人类与天下所有万事万物以顺动就能宜而可止,达到至善。宜就适当,适当就真实无妄,真实无妄就不停息,不停息就久远,久远就宽厚,宽厚就高明。这样不见自彰,不动自变,不战自胜,不争自有,无为自成,无私自大,就是顺应的功效。
所以对于领导者来说,成功的秘诀在于顺应,一切随性、随缘、随自然,才能够不争天下却得天下。
【原文】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
【大意】如果能够进入到追名逐利的环境中遨游而不为名利地位所动,君主能采纳你的意见就说,不能采纳你的意见就不说。不去寻找仕途的门径,也不向世人提示索求的目标,心思凝聚全无杂念,把自己寄托于无奈何的境域,那么差不多合于“心斋”的要求了。
事情很多,看你怎么去做,怎么去处理,聪明人懂得“入则鸣,不入则止”。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职场中人,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职场问题。作为一名为生存、为事业而努力的职场中人,不可能“入则将相,出则隐逸”,如果上司“给你难堪”,你应学会游刃于职场而有余。
如果你遇到“暴脾气”的上司并被无端指责,你可与上司进行一次真诚而深入的沟通,让上司了解你的工作态度,同时你也要了解上司的具体要求,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减少这种冲突。如果你的上司并不是有意指责你,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会与上司达成谅解。当然,也有些上司会故意为难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觉得自己与上司确实无法相处,那么你可以另寻他主。
有的上级不愿意用表扬激励下属,而是好挑剔、指责。这样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水平较高,认为你应该把一切都做得很好,干的漂亮是应该的,做得不好便是无能。因为他总是用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要求水平能力不同的下属,所以总是不满意;再一种就是嫉妒心较强者,从不承认别人的优点,没有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习惯,更不懂表扬的艺术。不会设身处地考虑下属的难处,也不肯亲自去实践,只是坐在上面发议论,以为不挑出毛病,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水平高,不足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有的上级在让下属做事时,加上一句“别搞砸了呀”,“不要再出什么闪失了”,“我怀疑你的能力”等等,以为用这样的话便可提醒下属加倍注意。然而事实却相反,一些下属听了这种话会想:“既然这么怀疑我,你自己去做好了,干吗要我干呢?”有的上级因不信任下属,而邀请其他部门的人来做本该由下属做的事,这更令下属感到尴尬,甚至愤怒。如果你的上级也有这些“症”状,如果你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员工,下面几种方式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1)了解你的上司与你自己。首先了解你的上司是何种类型的领导,然后看看你自己,是不是你上司满意的那种员工。如果不是,有没有改进的必要。迅速摸清上级的工作思路,好恶情况,按上级的要求开展工作,以免费力不讨好,走弯路、白辛苦。
(2)如果你是部门主管人员,你的工作方式以及你的为人方式与上司保持协调一致是十分重要的。举例说,如果你的上司较容易发脾气,你协调的方式是最好保持沉默。
(3)面对上司对你发脾气,如果这个脾气发得对,你就必须承认错误并且做出承诺如何去改正或提高,而不是对错误进行辩护。如果他的脾气发得不当,你可以给他指出并且向他把事情解释清楚,告知他不应当对你发脾气,而且,你与他达成谅解后还可以为他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4)明确上司的工作要求。这包括上司对你的工作目标、工作方式的要求。在这一方面,部门主管应尽力达到上司的要求,如果达不到,应及早向上司反映。
减少与上司的冲突,还必须注意不要将情绪带到工作中去,这时即使你受到了极大的委屈,也不能把这些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很多人会以为自己是对的,等着上司给自己一个“说法”,于是,正常的工作也中断了。由于很多工作是靠着众人之间一起协作才能完成的,你一旦停顿,就会影响了工作的进度,拖了别人的后腿,使其他同事对你产生不满,更高一层的上司也会对你形成坏印象,而上司更有理由说你是如何如何不对了。这时,我们必须告诫自己,克服自己的情绪化,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要影响自己手头应做的工作。而有些人以不做工作来胁迫上司,这是极不理智的行为,只会使自己今后的处境更为不妙。
与上司产生不愉快时,难免会产生些情绪,需要向人倾诉,如果失误在于上司,同事对此都不好表态,他们也不愿意介入你与上司的争执,又怎能安慰你呢?假如是你自己造成的,他们也不忍再说你的不是,往你的伤口上撒盐。
更有甚者可能把你对他的诉说,经过添枝加叶后告到上司那儿,加深你与上司的裂痕。
所以,当你“得罪”了上司后,不要急于向人倾诉,不要指望得到人们的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自己清醒地理清问题的症结,找出合适的解决方式,使自己与上司的关系重新有一良好的基础。
利用一些轻松的场合表示对他的尊重。如果你与上司有冲突,不可用敌对或是藐视的眼光看待对方,否则只会使自己今后的处境更加尴尬。或者不妨在一些轻松的场合,比如会餐、联谊活动等机会时,向上司问个好、敬杯酒,这些做起来很自然得体,既没有拍马讨好之嫌,又能表示你对他的尊重,上司自会记在心里,排除或是淡化对你的敌意。
找个合适机会沟通。当你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后,下一步就是要消除你与上司的隔阂,因为你还要与上司相处,受其领导,如果相互之间心存敌意,总会给你的工作以致你今后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最好自己主动地伸出“橄榄枝”。如果是你错了,你就要有认错的勇气,找出造成自己与上司冲突的症结,向上司做解释,并对其做合适的恭维,表明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以此为鉴,并希望继续得到上司的关心。
假若是上司的原因,可以找个适当的时间和场合,在较为宽松的时候,以婉转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与他沟通一下,或以一时冲动或是方式还欠周到等原因,与上司达到和解,这样有益于恢复你与上司之间的良好关系。
只要你是上班族中的一员,就会处于人际职场里,难免有时会“得罪”上司,这可能是你自己造成的,也可能是对方引起的,但不管谁是谁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件好事,只要你还没想调离或辞职,就不可陷入僵局,否则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你不仅不愉快,而且还可能会影响你的前程。所以不可一时冲动,而要理智地处理,为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做一个职场聪明人。
【原文】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常出乎众哉!
【大意】要是存在出人头地的心理,何尝又能够超出众人呢!
庄子认为光有越众的心理,却没有超出众人的实力,不如先学会退一步向他人学习,然后超出众人才水到渠成。
退一步需要有艺术,换句话说,不可以白退步,要退得有价值。
有一道脑筋急转弯题:飞机在高空中盘旋,目标紧紧咬住装载紧急救援物资的卡车,就在这危急时刻,前面出现一个桥洞,且洞口低于车高几厘米,问卡车如何巧妙穿过桥洞。
问题早就有了答案——把车轮胎放掉一部分气即可。问题的答案简单却教给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遇事不如像轮胎放气一样低一低头,你会发现再抬头会比原来看得更远。开始时不是一筹莫展,搞得焦头烂额,就是硬往前撞,哪管它三七二十一,死了也悲壮。这固然表明一个人有勇气和自信,但往往会适得其反,事情会扯不清理更乱。毫无价值的牺牲,最终受害的是自己,随着“吃堑”的增多,也长了些许的“智”,在每逢遇到类似的难题时,不妨向后退一步是不错的方法。
纵观历史,也有借鉴的镜子。三国刘备再三低头让步:从三顾茅庐到孙刘联合,每一次低头,都会踱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终于做成“三足鼎立”中的辉煌。这是古人的典范。有一人在广告公司谋事,由于年轻易冲动,便轻而易举地得罪了经理。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开会都自然而然成为会议的第一个主题——挨批。被批得面目全非后,真想一走了之。但是转念一想,如果真的走了,一些罪名不光洗不清,而且会被再蒙上厚厚的污垢;再者,这是一家很有名气的广告公司,自己完全可以从中源源不断地得以“充电”。于是坚持留了下来,整理好乱七八糟的心情,低头实干,以兢兢业业来为自己疗伤,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回击谎言。一笔又一笔的业务,增添了他的信心,也使他积攒下了许多经验财富。坦率地讲,最重要的是,此人学会了退一步路会更宽的做人道理。
漫漫人生路,有时退一步是为了踏越千重山,或是为了破万里浪;有时低一低头,更是为了昂扬成擎天柱,也是为了响成惊天动地的风雷;退步是为了更好地进步。
【原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
【大意】为了警惕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小贼所做的防守戒备,就应捆紧绳索,关紧锁钮,这是世俗上所说的聪明。
庄子认为所有为防备盗贼做的努力,其实是为盗贼更好地窃取,即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应正视自己的不足。
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是一种期待成长的勇气,每个人都有长有短,真正看清这一点,不仅需要你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也需要你有一颗透明的心。
生活中你会时常觉得自己在很多地方不如别人。
比如在家务上,不如勤劳能干的主妇;在工作上,不如善于察言观色的同事;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甚至不如未成年的少年;在新知识的运用与掌握上,不及年轻人的迅速灵敏;碰到复杂事物,又缺乏长辈的精明练达、长袖善舞;最糟的是遇到紧急情况缺乏应变能力,反应迟钝,甚至明明稳操胜券的事情,却偏偏输得干干净净。
某人也许会扬扬自得地对你说:你不用和我吵,你根本吵不过我。你吵你准输。想想也确实如此。口讷,碰到情急的事情,往往张口结舌,而且失却判断,根本忘记事情的核心点及对方理论的关键,莫名其妙地被对方的声势所压倒,真是窝囊。这就印证了一句话:会拉有被,会说有理。世上原是有是非的,却还得看你怎么说,和谁说。
调子放得最低最低,心态修炼得最静最静,经历了几番风雨几轮挫折,渐渐地,就会明白了,一个人不可能处处胜于人。有得必有失,样样齐全了,你也许会遭到更大的、意料不到的天灾人祸。就像小病小灾缠绵一生的人,往往安享天年,而无病无痛、大红大紫的人常常遽祸忽至,防不胜防。命运往往是无常的,做什么都要留有余地。
其实,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自信。只有敢于正视自己,才能胜于人。天外有天,楼外有楼,一个人怎能时时处处胜过所有的人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优势,也都有自己的缺点与短处,扬长避短才是机智,拿自己最不擅长的柔弱之处去硬碰别人修炼得最拿手的看家本领,其结果是可想而知了。
人虽有各种潜能与优越,但你不可能在所有地方都有机会发挥出来,你只能在一个地方用足你的力气,在你没有用力气的地方,在你无暇顾及的地方,你必然不如那些在这地方用足力气的人。你的精力有限,机遇也有限,因此,你能如人的地方肯定很少很少,而不如人的地方绝对很多很多。人往往难得糊涂,也难得明白,只有真正的明白,才能使你的人生更上一层楼。
【原文】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
【大意】所以田成子虽有盗贼的名声,但自己仍处在尧舜一样安稳的地位。
庄子认为田成子虽有不好的名声,但他却有稳固的地位,用自己的小我成就了自身的大我,实乃明智之举。
成功有的时候需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这就犹如人跳高跳远,退几步助跑一段才能跳得又高又远。成功者不会在意小得小失,他们追求的往往是最后的结果,只有成功才是他们最终的真实目标。
公元616年,李渊被诏封为太原留守,北边的突厥用数万兵马多次冲击太原城池。李渊遣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几乎全军覆灭。后来巧使疑兵之计,才勉强吓跑了突厥兵。超乎意料的是在突厥的支持和庇护下,郭子和等纷纷起兵闹事,李渊防不胜防,随时都有被隋炀帝借口失职而杀头的危险。
许多人认为李渊当时是内外交困,必然会奋起反击,与突厥决一死战。不料李渊竟派遣谋士刘文静为特使,向突厥屈节称臣,并愿把金银珠宝统统送给始毕可汗!
李渊为什么这么做呢?原来李渊根据天下大势,已决定起兵反隋。要起兵成大气候,太原虽是一个军事重镇,但不是理想的发家基地,必须西入关中,方能号令天下。西入关中,太原又是李唐大军万万不可丢失的根据地。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保住太原,顺利西进,才是关键。
当时李渊手下兵将不过三四万人马,即使全部屯驻太原,也要一边应付突厥的随时出没,同时又要追剿有突厥撑腰的四周盗寇,这已是捉襟见肘,而现在要进伐关中,显然不能留下重兵把守。唯一的办法是采取和亲政策,让突厥“坐受宝货”。因此李渊不惜俯首称臣。
李渊的舍小我成就大我的计划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始毕可汗果然与李渊修好。后来,李渊派李世民出马,不费多大力气便收复了太原。
而且,由于李渊甘于让步,还得到了突厥的不少资助。始毕可汗一路上送给李渊不少马匹及士兵,李渊又乘机购来许多马匹,这不仅为李渊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奠定了基础,而且因为汉人素惧突厥兵英勇善战,李渊军中有突厥骑兵,自然凭空增加了声势。
李渊的这种舍小我成就大我的做法虽然从名誉和物质方面处于暂时的不利,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策略,它使弱小的李家军既平安地保住后方根据地,又顺利地西行打进了关中。如果再把眼光放远一点看,突厥在后来又不得不向唐求和称臣,突厥可汗还在李渊的使唤下顺从地翩翩起舞哩!这种牺牲是九牛一毛了。
生活中也是如此,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暂时放下个人恩怨,以愉快的心去面对烦恼的事,日子会轻松许多,或许你的曾经放弃会给你留下超乎想象的结果。
【原文】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大意】烧掉符、毁掉印,而百姓就会朴实单纯。
庄子认为只有将外在的制约去除,人们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本质。
人往往习惯拥有,爱好拥有,觉得拥有是最蹋实与安全的。人们不想放弃,觉得放弃就会有损失,迷失自己,其实则不然。放弃,并不意味着消失与失败。像下围棋一样,小的利益虽然放弃,得到的却是更大的利益。
要想获得,首先就要懂得去放弃。汉代司马相如所著《谏猎书》有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放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理性的抉择。
岛村芳雄出生在日本一个贫困的乡村,年轻时背井离乡到东京谋生,在一家材料店当店员,每月薪金只有18万日元,还要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因此生活非常拮据。
岛村想自立门户创业,但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于是,他选定一家银行作为目标,一次又一次地提出贷款申请,希望人家大发善心。前后经过3个月,到了第69次时,对方终于被他那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感动,答应贷给他100万日元,当亲朋好友知道他获得银行贷款时,也纷纷帮忙,这样,岛村又借到了100万日元。于是辞去店员的工作,成立丸芳商会,开始了贩卖绳索的业务。
为了打开市场,岛村想出了“先予后取”的方法:
首先,他往麻产地冈山以05日元的价钱大量买进45厘米长的麻绳,然后按原价卖给东京一带的纸袋厂。这样做,不但无利,反而损失了若干运费和业务费。
生意虽然亏了本,但“岛村的绳索确实便宜”的名声远播,订货单从各地像雪片一样飞来。
于是,岛村按计划采取积极的行动。他拿进货单据到订货客户处诉苦:“到现在为止,我是一毛钱也没赚你的。如果让我继续为你们这么服务的话,我便只有破产一条路可走了。”客户为他的诚实做法深受感动,心甘情愿地把每条麻绳的订货价格提高为055日元。
然后,他又到冈山找麻绳厂商商量:“您卖给我一条绳索05日元,我是一直照原价卖给别人的,因此才得到现在这么多的订单,如果这种无利而赔本的生意继续做下去的话,我只有关门倒闭了。”
冈山的厂商一看他开给客户的收据存根,也都大吃一惊,这样甘愿不赚钱做生意的人,他们生平头一次遇见,于是不假思索,一口答应将单价降到每条045日元。
这样,一条绳索可赚010日元,按当时他每天的交货量1000万条算,一天的利润就有100万日元。
可见,在拥有中学会放弃,有时可以带来更大的收获。所以说不要在关键时刻前怕狼后怕虎,由于舍不得放弃而最终大失败。
拿破仑在滑铁卢大战中,大雨造成的泥泞道路使炮兵移动不便。拿破仑不甘心放弃最拿手的炮兵,而如果推迟时间,对方增援部队有可能先于自己的援军赶到,那样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在踌躇之间,几小时过去了,对方援军赶到。结果,战场形势迅速扭转,拿破仑遭到了惨痛的失败,并且从此一蹶不振。
拿破仑的失败向世人证明:在人生紧要处,在决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能犹豫不决,徘徊彷徨,而必须明于决断,敢于放弃。卓越的军事家总是在最重要的主战场上集中优势兵力,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而甘愿在不重要的战场上做些让步和牺牲,坦然接受次要战场上的损失和耻辱。
同样,在人生的战场,我们也须学会放弃,而倾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于主战场上,不必计较次要战场的得失与荣辱。就算“鱼”与“熊掌”同等重要,在必须只取一件时,也必然要放弃一件。
不要怕选择错误,因为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它会教我们逐渐学会放弃。
现实中,我们也应学会在拥有时敢于放弃。学会可以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个森林,这也许便是另一种珍惜。未来是不可知的,而对眼前的这一切,我们还来得及把握,我们还可以在无限中珍惜这些有限的事物!
人生,也就是在这种放弃与珍惜之中得到升华的。
在我们的生命中难免会长出一些杂草,侵蚀我们美丽丰富的人生花园,搞乱我们幸福家园的田地。我们要学会对这些杂草铲除和放弃。放弃不适合自己的职业,放弃异化扭曲自己的职位,放弃暴露你的弱点缺陷的环境和工作,放弃实权虚名,放弃人事的纷争,放弃变了味的友谊,放弃失败的恋爱,放弃破裂的婚姻,放弃没有意义的交际应酬,放弃坏的情绪,放弃偏见恶习,放弃不必要的忙碌压力……
只有懂得放弃和敢于放弃才有机会,同真正有益于自己的人和事亲近,才会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土地上播下良种,致力于有价值的耕种,最终收获丰硕的果实,在人生的花园采摘到美丽的花朵。
懂得在拥有中放弃,需要你的智慧与勇气,在放弃丢掉你不值得带的包袱,才可以简洁轻松地上阵,人生的旅途才会更加愉快,事业才会更加辉煌。
【原文】弹残天下之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大意】毁尽天下的圣智法制,百姓才可以议论是非和曲直。
庄子认为若让百姓敢于议论是非,首先要做的就是去掉约束议论的法制,任何事物有所得必有所失,要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妥协退让有时是必要的。
关键时刻的进退哲学可以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适时的妥协和退让是最明智的选择,此乃是成大事必备的,必要的妥协和退让会让你的生活焕然一新。
日本著名的电器经销商铃木太郎,在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时认为,在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时,不仅要小心谨慎,更要高瞻远瞩,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以赢得最大的胜利。
1960年的一件事对铃木太郎的震动很大。当时,日本铃木电器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就有关技术合作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商务谈判。双方正陷入谈判的困境,一方面,西门子公司坚持技术使用费的提成率要占销售总额的9%,铃木太郎不赞同这一提案,经过艰苦的斗争,最终把提成率压低到5%。但西门子公司尽管作出了让步,却又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提成率优惠的条件即专利转让费定为60万美元,并且要一次付清。这又让铃木太郎陷入了两难的处境。答应还是不答应,他在思索着。若答应则公司必将陷入财务危机,一场灾难势必在劫难逃。不答应,则公司又会失去一次发展的大好时机。
当时铃木电器公司的资本总额不过4亿日元,而60万美元相当于2亿日元!这笔技术转让费对于刚刚起步不久的铃木公司来说的确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对方的要求、条件能否接受?如果妥协和退让值不值得做呢?铃木太郎对此感到极度的犹豫。此时的形势对于铃木公司来说极其不利。因为合同文本是由西门子公司单方面拟订的,这样,就有许多条款是向着他们自身的,比如,其中的违约和处罚条款的订立就明显有利于西门子公司。
在这种形势对己不利的情况下,铃木太郎高瞻远瞩地指出,退一步海阔天空,懂得退才知道进,他决定采取“假人之手,从中渔利”的经营策略:如果做些妥协、退让,接受对方的条件和要求,付出这笔钱,也就是先吃亏,后赚钱。这样做也顾全了大局,对铃木公司的发展,对日本电子工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因为接受了对方的条件和要求,就可以利用他们的技术专利,为自己生财,这叫“借脑生财”,他在实践中用活了这一招。
铃木太郎的退实则为进。为了保证技术合作项目效益的稳定,他又对西门子公司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调查中,他发现西门子公司拥有一个30多名研究人员的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实际上就是西门子公司的大脑。他们设备先进,人员精良,每天都在进行着世界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的开发研究。这也是西门子引领世界先进潮流的秘密所在。
铃木太郎深知,如果他要创造一个同等水平、同样规模的研究所,无疑要花上几十亿日元和几年的时间,而现在,仅以2亿日元为代价,便可以充分利用西门子公司研究所的人员和设备,等于是拿2亿日元和几十亿日元交换。这实际上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可惜,大多数的人却都看不到这一点,只是简单地心痛于表面上花的那些钱。
由于铃木公司从西门子公司获得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所以,当时凡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几乎都有铃木公司的参与。这为他们一跃而发展成为驰名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这样说,双方的合作使铃木公司开始确立了国际大公司的地位。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他落了下风,不仅做出了妥协和让步而且还接受了西门子公司巨额的专利转让费和不公正的违约和处罚条款。
但事实却证明,铃木太郎才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大的赢家。
适当的妥协与退让在现实中会时常涌现,铃木太郎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同样巧妙地运用了此策略,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日本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本身就缺乏工业资源,在这场危机中,金融界一天比一天萎缩,疲软,导致工厂缩小、倒闭;员工被减薪、解雇;劳资纠纷不断……然而,铃木并没有重视这场到处弥漫的危机,他继续扩充自己的事业。大规模地建设公司总部、第四工厂、员工住宅。
不久这场经济危机就影响到了日本的商业市场,铃木太郎这才感觉到了危机的压力:销售额剧减一半,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滞销品。更糟糕的是,由于公司刚刚贷款建了新厂,资金极端缺乏,若这种滞销情况持续下去的话,整个铃木电器公司的倒闭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屋漏偏逢连阴雨”,恰恰在这关键的时刻,铃木太郎偏偏病倒,不得不躺在病床上。
面对危机一般的化解难关的方法就是裁员和减薪,当时代行社长职务的川行会三等高级主管也没有跳出这一条框,都主张采用这两种办法,他们的计划是要把公司的生产量相应的减少一半,员工也裁减一半。
铃木太郎坚决不同意这个方案,对经济危机,他自有一套理论:“国家与企业越不景气,越不能紧缩银根,必须要通过扩大生产,扩大就业等措施来渡过危机。如果生产日趋萎缩,工人们大量失业,就成为政府‘紧缩政策’的牺牲品。政府的‘紧缩政策’才是经济不景气的罪魁。因此必须采取与之相反的方法。否则的话,公司将在泥淖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紧接着,他作出了一个常人所无法理解的指示:“生产额立即减半,工厂开工时间减为半天,但员工一个也不许解雇。而且,员工的薪资照发不误,不减薪。但前提条件是,所有的员工必须得全力销售库存产品。用这个方法,先渡过难关,静候时局转变。”
“半天工资的损失,是个小问题。但最重要的是使员工们有以工厂为家的观念,才是问题的根本。所以任何员工都必须照旧雇用,不得解雇一个。”铃木太郎认为工资是小问题,让员工们以工厂为家的观念才是根本问题。因此他没有解雇一个员工。
自然,铃木太郎的这个决定像一簇熊熊燃烧的烈火在寒冷的冬季,温暖着每个员工的心灵。当员工们听到松下的指示,无不欢欣鼓舞,无形中,都感到自己就是公司的主人。因而人人奋勇,个个尽力,拼尽全力销售工厂库存的产品。
铃木太郎的这一做法使公司不但转危为安,并且创下公司历年来大销售额!
铃木太郎的成功充分说明,如果交易双方在商务会谈中能够灵活巧妙地运用“假人之手,从中渔利”的技巧,将会较顺利地实现交易目标。这也充分说明妥协退让有时是必要的,这一决策是为那些聪明人准备的,只有认清事物本质,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原文】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
【大意】君主一心追求圣知而不遵从大道,那么天下就一定会大乱了!
庄子认为君主如果想拥有天下,必须在圣知大道之间做选择,懂得取舍,才能真正的坐拥天下。
随着IT产业迅速兴起,开创了微软帝国的比尔·盖茨已成为人们心目中了不起的英雄,特别是他在机遇面前敢于选择和放弃的勇气更让许多青年人佩服不已。
“雅虎”公司的创始人杨致远,就是在比尔·盖茨成功之路的感召下成长并取得成功的青年人。
1998年,这是“雅虎”公司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一年。“雅虎”网站的日平均点击量超过7000万次,“雅虎”成为世界最知名的品牌网站之一,同年9月,“雅虎”公司市场值达到将近250亿美元,市场盈率达到416%。在同一时期,这令信息产业界一枝独秀的“龙头老大”微软公司的市场盈率相形见绌,同时也创造了连续两年进入“福布斯”(Forbes)排名前500家企业的惊人纪录。
然而,四年前“雅虎”产业的全部内容还只是杨致远一台电脑中的网络资料搜索手册而已。
“雅虎”公司的成立充满了戏剧性。
1993年底,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研究所攻读电机工程博士学位的杨致远,开始率先使用全球网络来协助自己科研项目的完成。但在复杂网络的使用当中,他和课题组同学大卫·费洛都觉得目前的国际网络内容包含非常广泛,但是要找一个相关题目往往需要耗费很多时间。
因此,他们便想,如果能建立一套可供搜寻的软件,有系统和分门别类地将所有资料加以组织,那么使用网络资料时便会很方便,所花费的时间也会大大减少。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从1994年开始,年仅25岁的杨致远便时常利用一台名为“睹”(AKEBONO:日本有名的美裔相扑手名称)的电脑,借助学校的工作站,着手在互联网上发布自己编写的网络搜索软件,并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雅虎”网站。
“雅虎”(Yahoo)一词,源自英国作家斯威富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中一群野人的名字。至于为何以此来命名自己的公司,杨致远说:“我是从一本旅游手册中看到这个名词的,我们觉得‘雅虎’这个词代表了那些既无经验,又无教育的现代社会中的外来游客,与我们这群初涉IT业的电脑人非常相近,所以,我们就用了‘雅虎’(Yahoo)一词来作为这个网站和相关软件的名称了。”
由于“雅虎”网站及其软件的内容生动有趣,集中了一些当下热点话题和文化焦点问题,加之它所收集并公布的资料分类详细,网民们很快发现并喜欢上了这个网站,许多网友纷纷进入斯坦福大学电机系的工作站,来使用这套软件。但是,校方的正常科研秩序开始受到干扰,许多利用网络才能实现的科研项目无法正常展开。为此,校方大为恼火,毫不留情地将他们的代理服务器“请”出了学校网站。
为此,杨致远开始积极寻找其他潜在的合作者和投资者。
他来到美国西部的“硅谷”地区,抱着碰运气的心理找到当时成功的企业家、国际购物网络的创始人亚当斯。当亚当斯看完杨致远的求助计划和关于“雅虎”网站及相关软件的文字说明后,立即被它吸引住了。
凭借多年的经营经验,亚当斯断定这将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开发项目。因此,他不仅帮助“雅虎”网站横空出世,还将“雅虎”公司介绍给硅谷的风险投资公司“硅谷高科技投资风险公司”,由这家公司直接协助运作“雅虎”公司的全部上市工作。
此时,杨致远与费洛一致认为,在这个推出自己公司及软件的黄金时机,继续开发“雅虎”公司的商业潜力及其软件工作,要比最后完成博士研究的全部课程更为重要。于是,他们毅然放弃即将完成的博士学位,携手成立了“雅虎”(Yahoo)软件公司。
就这样,在IT产业的巨子中,除了早期放弃大学学业的比尔·盖茨、史蒂夫·鲍尔默之外,又多了杨致远和费洛,他们虽然都暂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但同样在自己的领域内开拓了无比成功的事业。
成功的人往往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在机遇面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关键时刻,及时取舍,凭借这一新的决策改变他们未来的整个人生,使他们的事业如朝阳一样永远不落。
【原文】逐万物而不反,是穷响以声,形与影竞走也,悲夫!
【大意】(惠施)追逐万物而不能返璞归真,这是用声音来止住回响,用形体避去影子而加速跑离,真可悲呀!
庄子认为惠施之所以最后无所收获是因为只知追逐而不知归真。如果你的前方遇到了阻力,要静下心来转个弯,寻求解决的方法是最好的选择。
当你所要坚持的迟迟等不到结果的时候,不如转个弯,换一种方法来做事,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千万不要像那条鳄鱼到死也不知道转个弯来寻找生路。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一个小箱的两端,中间用一个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第二次更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再也不进攻了。这时候,心理学家将隔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它放弃了所有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马嘉鱼很漂亮,银肤燕尾大眼睛,平时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之交溯流产卵,随着海潮漂游到浅海。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挺简单:用一个孔目粗疏的竹帘,下端系上铁,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马嘉鱼的“个性”很强,不爱转弯,即使闯入罗网之中也不会停止。所以一只只“前赴后继”地陷入竹帘孔中,帘孔随之紧缩。孔愈紧,马嘉鱼愈激怒,瞪起鱼眼,张开脊鳍,更加拼命往前冲,结果被牢牢卡死,为渔人所获。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有些惊惶失措。显然,它迷路了,左冲右突努力了好多次,都没有飞出房子。
这只蝴蝶之所以无法从原路飞出去,原因是它总在房间顶部的空间寻找出路,总不肯往低处飞,那低一点的位置就是敞开的窗户。甚至有好几次,它都飞到高于窗户顶部至多两三寸的位置了,可就是不肯再飞低一点!最终,这只不肯低飞一点的蝴蝶耗尽了气力,气息奄奄地落在桌子上,就像一片毫无生气的叶子。
或许这些都是些很平常的故事,但是告诉我们的却往往是人生的大道理。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人:他们一方面抱怨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另一方面又因循守旧、不思改变,习惯在老路上继续走下去。
适时放弃,是要我们懂得放弃需因时而异,不要拘于一格。死脑子一根筋,那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自己也会活得焦头烂额。
【原文】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
【大意】当时机,命运顺应自然大行于天下,就会返归混沌沌之境而不显露形迹;当时机,命运不顺应自然而大穷困于天下,就深藏缄默来静心等待。
庄子认为人活于世应适时机而动,顺利时就可顺其发展,不顺利时,要静心等待,要懂圆通之道,不可强求。
“软硬兼施”,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略。“软硬兼施,圆滑世故”,有些人会对此感到厌恶,如果想做到适时无为,实则有为,也少不了这种圆滑之道。
软和硬都是为人处世的手段。既然是手段,聪明人大可不必担心对它的褒贬之词,尽管善择机会,见机行事。自古以来,软硬兼施的处世之道,正人君子可以使用,奸佞小人更加擅长,只不过是各取其用罢了。前者用以坚持正义,捍卫尊严,并且规劝他人行正道,后者则是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既然它是手段,恶人用之作恶,正人自可用之“弃恶扬善”。
软硬兼施,需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作家三毛举例说:“对一个恶人退让,结果使他得寸进尺;对于一个傻子夸奖,结果使他得意忘形。”看来,要想使其发生效用,需见机行事,对欺软怕硬的人,可以以“硬”克之,对于吃软不吃硬的人,自可以以“软”化之。
“外圆内方”是软硬兼施的另一种表现。有方有圆,百事不难,为人处世既要坚持原则性(即“方”),又要保持灵活性(即“圆”),二者相辅相成,才能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方与圆是构成各种不同形状体的两个基本几何形体,无论何种物体,离开方与圆就难以成形,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也少不了有方有圆的处世之道。“方”,即指品行方正,“圆”,即指婉转机警。有的人外方内圆,秉性刚直,心地善良;有的人外圆内方,面容慈善,行事有方。这些人并不都是老谋深算,老于世故的人。他们以“方”为立身处世的根本,以“圆”作为减少阻力的方式。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斤斤计较、处处与人摩擦者,即便他本领高强,聪明过人,也往往会使自己壮志难酬,事业无成。青年人未经社会的打磨,总呈现出棱棱角角,容易碰壁,为了减少前进中的阻力,为了集中精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必要时,我们应该作出某种让步或妥协,即用“圆”的方法去取代“方”的精神,当然不能把“方”全丢了。人们活在复杂的社会当中,像舟行于江河,处处有“风浪”,有阻力,而一个人如果时时事事以“方”处之,以硬碰硬,竭尽全力与阻力相较量,相抵抗,甚至拼个你死我活,这样做的结果,一来精力难以承受,二来树敌太多,更不好过,与其如此,何不适当地用些“圆”的方法,积极地去设法排除一些困难或减少部分阻力,这样不就使通向成功之路上少几块绊脚石了吗?
以战争为例,两军对峙,若正面进攻(可以说是“方”)不成,因为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硬要上只能是“以卵击石”。有经验的统帅,面对这寡不敌众的形势,采用迂回包抄的战术,避其主力,击其侧翼,就可扭转战机,取得胜利。这“迂回包抄”的战略,不就是“圆”的战术吗?
行事为人,过于方正可能会树敌过多或显得不近人情而伤了别人;过于婉转又容易被人说成圆滑,所以行方圆之道要掌握“火候”。总而言之,无论软硬兼施也好,有方有圆也好,它都是启示人们处理好社会生活中各种人际关系的重要思维。
【原文】忠谏不听,蹲循勿争。
【大意】忠诚劝谏不被接纳,就应退一旁不要再去争谏。
庄子认为作为忠臣当自己的劝谏不被采纳时,就不要据理力争,否则,有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人都有软弱的一面,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使对方慑服,就应该适时低一下头,然后再争取。
古人有一句很有见地的处世格言: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它教给了人们在屋檐下要忍耐一时之辱,但同时这句话也显得有些无奈和勉强。若想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则不如改为“一定要低头”为好。琇書網
“不得不低头”显然是充满了无奈、勉强、不心甘情愿,是一种与自我的自由意志相冲突的行为,这种行为暂时还能为自己所忍受,但长期这样下去,那心理上怎能承受得了?不如我们顺其自然,承认“在人面前一定要低头”这一人性原则。而愉快接受之并欣然行之,这样与自己的自由的心灵造不成压力;没有痛苦的感受,而是充满着欢乐的心情去适应社会的,寻找生存之道,这样岂不更好。
“虎落平阳遇犬欺,龙游浅水受虾戏。”同理,在别人屋檐下的,无论你是强者还是弱者,此时你都是客人而不是主人,所谓的“屋檐”也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处于别人的势力范围内,你稍有抬头,便有被碰着的危险。你随时面临着别人挑剔的眼光。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排挤、打击甚至消灭掉,强出头和抬头都是没出路的。
这一点刘邦做得最好。在鸿门宴上,刘邦深知自己的处境不利,清楚地看到“人在屋檐下”,所以从宴会的开始到结尾都一直低着头行事,始终把自己的身份贬得极低而把项羽抬得极高,称他为大王,又称赞大仁大义。这样,在项羽的内心已渐渐对这位“臣子”产生了同情和怜惜之情,从而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这样,刘邦终于赢得了逃脱的时机,为以后打败项羽奠定了基础。
对于弱者来说,“在人屋檐下,一定要低头”,这已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对于强者来说有没有必要在人屋檐下,一定要低头呢?
假若你作为一名强者,而且是势力远远超过对方时,也就是对方的力量与自己比起来显得弱小时,这时一旦进入对方的势力范围是可能会因为面子问题而不愿“低头”。其实,你的这种思维错了。你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人具有本能地排斥“非我族”的本性,一旦你这样做了,他们表面上会害怕你的威力而不敢反抗,但内心深处,他们会与你产生不良的抵触情绪,这与你以后的发展不利。试想,难道你能确信你永远是强者吗?所以最明智的做法不如给对方以“礼”,这样,你既不失面子,又使对方觉得你有绅士风度。
假如你的对手是一位与你实力相当的同伴时,你更要谨慎行事,切不可有一点马虎和麻痹的态度,毕竟,你俩的实力相当。若此时这种关系处理得不好,很可能激怒对方,而使得他成为你的竞争对手或潜在的竞争对手。记住,千万不可激怒对方,也千万别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这时,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礼”,在他的势力内主动提出和他合作,承蒙对方多多关照的要求。这样,你首先满足了他的自尊心,给了他面子,又给了物质利益,这样他会考虑与你合作的。为了自己的长远利益,他不会置你于背后而不管的,毕竟他也知道有一天会利用你的势力范围的。
总之,不论作为强者和弱者在别人的屋檐下的,你一定要低头,主动地与对方保持一定的合作和默契,而不能丝毫表现出一点无奈和勉强,也不能靠别人的提醒才去低头,这样会有以下好处:
首先,不会因为自己不情愿低头而碰破了头。屋檐是客观存在的,阻力也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它,不论你看到没看到它,它都会存在的,只有你自觉地顺其自然,才不被碰破了,才可顺利地通过对方的势力范围。
其次,因为你很自然地低下了头,而不会成为对方注意的目标。凡是强出头或抬头而横冲直撞者都会引起对方的高度警觉,而你一旦成了对方的注意目标时,你的前进阻力将会增加很大,所以这样的结局是得不偿失的。
再次,你不会转为沉不住气而一怒之下发誓要拆掉对方的“屋檐”,要知道,不管拆掉不拆掉你都会耗费自己的精力的。
最后,不会因为你的脖子太酸而忍受不了这种气而离开“屋檐”。离开并非不可以,但此时此刻你正需要这个屋檐,为了争口气而去换雨淋,值得吗?淋雨不要紧,感冒了怎么办?况且当你离开时万一后悔,再想返回时,那就是很不容易的事!
总之,“在人屋檐下,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环境有和谐的关系。即所谓低头是为了更好的抬头,把你和对方的摩擦降低到最小可能,从而减少你前进的阻力,也是为了保存你自己的实力,以便为了你更长远的利益。当然,这也是为了把不利于你的目前环境转化为对你有利的因素,这一思维就是以柔克刚,做到刚柔相济的思维。
【原文】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大意】人的形体逐渐枯竭衰老,而人的精神又束缚于其中随之消毁,这能不算是莫大的悲哀吗?
庄子认为如果人的形体衰老,而人的精神却又被困其中,不知自拔,这是很悲哀的,所以做人不要太死板,要懂得放弃,这样人才能活得有精神有快乐。
面对生活所带给我们的困境,如果不能放弃、不能放手,就会使自己深陷在无法自拔的困境之中。这些看似无解、凝滞的痛苦与困境,往往就在我们懂得了放弃和放手的艺术与智能之后,豁然开朗。生命于是向你展现出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景致和场面。
有个年轻的建筑师一直苦闷自己无法突破前辈们出色的建筑设计,他只能跟在大师后面亦步亦趋,这使他感到十分沮丧。
于是,他暂时告别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带上所有的积蓄准备游览全世界的著名建筑。
当他跋山涉水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城市,游览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的雄伟建筑,最后来到一个无与伦比的辉煌建筑——闻名世界的泰姬陵时,他被这绝无仅有的建筑迷住了。
他的灵感顿时泉涌般喷泻而出,他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出色的建筑设计。
他成了知名度颇高的建筑设计师。
因为热爱才放弃,当思路被阻塞时,暂时放弃,换一种方式寻求另一种突破。
1月8日,美国一位年仅21岁的奥运会游泳冠军萨·桑德斯宣布退役。她是在一次游泳大奖赛的发奖仪式上正式宣布这一决定的。
参加仪式的几百名来宾无不感到惊讶:她还那么年轻!
是的,她不是因为超龄,不是因为受伤,不是因为要结婚,不是为了任何客观原因,她只是对一家报纸的记者说:“我已经不再热爱这项运动。”
惊人的坦诚!对于曾抛洒了那么多青春血汗的游泳运动,她一定深深热爱过,她一定曾为之竭尽全力。但那一切并非不可以这样结束,并非总要苦苦支撑拖沓到力不从心,并非因曾经付出而总要与之纠缠不清,并非因曾经热爱而在告别时总要有一个暧昧的过程。
对于曾经热爱的过去,当我们为之竭尽全力之后,有时选择洒脱地放弃而不是苦苦支撑到力不从心,也许是一种真正的热爱。
希尔·西尔弗斯坦在《失去的部件》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圆环失去了一个部件,于是它旋转着去寻找这个部件。
因缺少这个部件,它只能非常缓慢地滚动,这样它就有机会欣赏沿途的鲜花,并可以与阳光对话,同蝴蝶吟唱,和地上的小虫聊天……这些都是它完整无缺、快速滚动时所无法注意、没能享受到的。
有一天,这个圆环终于找到了丢失的那个部件,它很高兴,又开始滚动起来。可是,因为完整,滚得太快,它失去了所有的朋友,不再能从容地赏花,也没有机会聊天,一切都变得稍纵即逝……这个圆环最后在一片草地上丢下了那个找到的部件,又成为一个有缺陷但快乐的圆环。
也许,有人认为缺损是非常痛苦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它,也许是一件好事,放弃你曾经拥有但却不能带给你快乐的东西,即使成为一种缺陷,但那也是一种美丽。
【原文】言与齐不齐也,故曰无言。
【大意】主观言论跟客观同一的自然之理不能谐和一致,所以虽然有言可发却不如不发。
庄子认为当你的言论迷失了自然本性,虽说却似没有说,那就不如不说。
生活中,如果你发现自己所做的事即使非常努力,也达到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那就应该换一种方法,适时而动。
对于未来每个人都有一个目标,当你确定了目标以后,下一步便是鉴定自己的目标,或者说鉴定自己所希望达到的领域。如果需要改变,就必须考虑到改变后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决定解决某一问题,就必须考虑到解决问题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当描述了理想的目标以后,你必须研究一下达到该目标所需的时间、财力、人力的花费是多少,你的选择、途径和方法只有经过检验,方能估量出目标的现实性。你或许会发现自己的目标是可行的,否则,你就要量力而行,修改自己的目标。
有许多满怀雄心壮志的人毅力很坚强,但是由于不敢进行新的尝试,因而无法成功。请你坚持你的目标吧,不要犹豫不前,但也不能太生硬,不知变通。如果你确感到行不通的话,就尝试另一种方式吧。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百折不挠,牢牢掌握住目标的人,下面有两个建议对你或许有所帮助。
1.告诉自己“总会有别的办法可以办到”
每年有几千家新公司获准成立,可是五年以后,只有一小部分仍然继续营运。那些半路退出的人会这么说:“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只好退出为妙。”真正的关键在于他们遭遇障碍时,只想到失败,因此才会失败。
你如果认为困难无法解决,就会真的找不到出路。因此一定要拒绝“无能为力”的想法。
2.先停下,然后再重新开始
不要钻进牛角尖而不知自拔,要找出新的解决方法。
成功者的秘诀是随时检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轻松地走向成功。
一个非常干练的推销员,他的年薪有六位数字。很少有人知道他原来是历史系毕业的,在干推销员之前还教过书。这位成功的推销员这样回忆他前半生的道路:
“事实上我是个很没趣的老师。由于我的课很沉闷,学生个个都坐不住,所以,我讲什么他们都听不进去。我之所以是没趣的老师,是因为我已厌烦教书生涯,毫无兴趣可言,但这种厌烦感却在不知不觉中也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最后,校方终于不与我续约了,理由是我与学生无法沟通;其实,我是被校方免职的。当时,我非常气愤,所以痛下决心,走出校园去闯一番事业。就这样,我才找到推销员这份胜任并且愉快的工作。
“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我不被解聘,也就不会振作起来!基本上,我是很懒散的人,整天都病恹恹的。校方的解聘正好惊醒我的懒散之梦,因此,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很庆幸自己当时被人家解雇了。要是没有这番挫折,我也不可能奋发图强起来,而闯出今天这个局面。”
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品性,但不适合每一件事,有时过度的坚持,会导致更大的浪费。
历史上的永动机,就使很多人投入了毕生的精力,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一些没有胜算把握和科学根据的前提下,应该见好就收,知难而退。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成功的希望,屡屡试验是愚蠢的、毫无益处的。
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波林说:“一个好的研究者知道应该发挥哪些构想,而哪些构想应该丢弃,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差劲的构想上。”有些事情,你虽然用了很大的努力,但你迟早要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地位,你所走的研究路线也许只是一条死胡同。这时候,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抽身退出,去研究别的项目,寻找成功的机会。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及时检查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放掉不必要的固执。因时夺势的作出正确抉择。以此来引你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有的人失败,不是没有本事,而是定错了目标,成功者为避免失败,时刻检查目标是否合乎实际,合乎道德。
阿尔弗莱德·福勒出身于贫苦的农场家庭,成年后,他虽然努力却失去了三份工作。之后,他尝试推销刷子,他立刻明白了,他喜欢这种工作。他将思想集中于从事世界上最好的销售工作。
他成了一个成功的销售员。在攀登成功阶梯时,他又定下一个目标:那就是创办自己的公司。如果他能经营买卖,这个目标就会十分适合他的个性。
阿尔弗莱德·福勒停止了为别人销售刷子。这时他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兴高采烈。他在晚上制造自己的刷子,第二天就出售。销售额开始上升时,他就在一所旧棚房里租下一块空间,雇用一名助手,为他制造刷子。他本人则集中精力于销售。那个最初失去了三份工作的人得到了什么样的最终结果呢?
福勒制刷公司拥有几千名销售员和数百万美元的年收入!
目标,是成功人士的起点。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但这个目标必须是合理的,即合乎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合乎社会道德的,如果不是,那么,即使你再有能力,千百倍努力,也不会获得成功。
人生只有懂得适时放开不可能成功的事情,才能重获机遇,赢得成功的可能。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庄子大讲堂更新,第七章 适时无为,则无不为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