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品茶的四要素
品茶可分为4个要素,分别是:观茶色、闻茶香、品茶味、悟茶韵。这4个要素使人分别从茶汤的色、香、味、韵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将其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更视为一种艺术追求。不同的茶类会形成不同的颜色、香气、味道以及茶韵,要细细品啜,徐徐体察,从不同的角度感悟茶带给我们的美感。
观茶色
观茶色即观察茶汤的色泽和茶叶的形态,以下的哲理故事与其有一定的关联:相传,闲居士与老禅师是朋友。一次,老禅师请闲居士喝普洱茶。闲居士接过茶杯正要喝时,老禅师问他:“佛家有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看这杯茶汤是什么颜色的?”闲居士以为老禅师在考他的领悟能力,于是微笑着回答:“是空色的。”老禅师又问:“既然是空色的,又哪来颜色?”闲居士一听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便请教老禅师。老禅师心平气和地回答道:“你没有看见它是深红色的吗?”闲居士听完之后,对其中的深意忽然顿悟。
故事中两人喝的普洱茶,它所呈现的茶汤颜色是深红色的,而每类茶都有着不同的色泽,我们可以分别从茶汤和形态两方面品鉴一下:
1.茶汤的色泽
冲泡之后,茶叶由于冲泡在水中,几乎恢复到了自然状态。茶汤随着茶叶内含物质的渗出,也由浅转深,晶莹澄清。而几泡之后,汤色又由深变浅。各类茶叶各具特色,不同的茶类又会形成不同的颜色。有的黄绿,有的橙黄,有的浅红,有的暗红等。同一种茶叶,由于使用不同的茶具和冲泡用水,茶汤也会出现色泽上的差异。
观察茶汤的色泽,主要是看茶汤是否清澈鲜艳、色彩明亮,并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彩。茶叶本身的品质好,色泽自然好,而泡出来的汤色也十分漂亮。但有些茶叶因为存放不善,泡出的茶不但有霉腐的味道,而且茶汤也会变色。
除此之外,影响茶汤颜色的因素还有许多,例如用硬水泡茶,有石灰涩味,茶汤色泽也混浊。假若用来泡茶的自来水带铁锈,茶汤便带有铁腥味,茶汤也可能变得黯沉淤黑。
以下介绍几类优质茶的茶汤颜色特点:
(1)绿茶。绿茶由于制作时以高温杀青,因此叶绿素使茶叶保持翠绿的色泽。按叶片的色泽来说,可分深绿色、黄绿色,而茶叶愈嫩,叶绿素深绿色的含量愈少,便呈黄绿色。这也是龙井茶的色泽称为“炒米黄”的原因所在。而毛峰茶冲泡之后,茶汤都应是清澈浅绿,高级烘青冲泡之后,茶汤却显深绿,我们完全可以由茶汤的这个特点来判断绿茶品质的好坏。
黄山毛峰茶汤
西湖龙井茶汤
(2)普洱茶。普洱茶因制作工艺不同,茶汤所呈现的色泽也略有不同,常见的滋味醇和的汤色有以下几种:茶汤颜色呈现红而暗的色泽,略显黑色,欠亮;茶汤颜色红中透着紫黑,均匀且明亮,有鲜活感;茶汤颜色黑中带紫,红且明亮,有鲜活感;茶汤呈现暗黑色,有鲜活感等等。这几种汤色都算得上优品普洱茶的表现。
宫廷普洱茶汤
老茶头茶汤
普洱散茶茶汤
熟饼茶茶汤
熟砖茶茶汤
(3)工夫茶。工夫茶往往观茶色也可以辨“功夫”。4~5泡的茶色浓而不红,淡而不黄,即在橙红与橙黄之间时,应有鲜亮的感觉,这样的汤色可谓工夫茶中的上品。
坦洋工夫茶汤
铁观音茶汤
2.茶叶的形态
观察茶叶的形态主要分为观察干茶的外观形状以及冲泡之后的叶底两部分。
(1)干茶的外观。每类茶叶的外观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观察干茶的外观、色泽、质地、均匀度、紧结度、有无显毫等。
一般说来,新茶色泽都比较清新悦目,或嫩绿或墨绿。炒青茶色泽灰绿,略带光泽;绿茶以颜色翠碧,鲜润活气为好,特别是一些名优绿茶,嫩度高,加工考究,芽叶成朵,在碧绿的茶汤中徐徐伸展,亭亭玉立,婀娜多姿,令人赏心悦目。
信阳毛尖的干茶
茉莉银针的干茶
西湖龙井的干茶
茉莉龙珠的干茶
如果干茶叶色泽发枯发暗发褐,表明茶叶内质有不同程度的氧化;如果茶叶片上有明显黑色或深酱色斑点或叶边缘为焦边,也说明不是好茶;如果茶叶色泽花杂,颜色深浅反差较大,说明茶叶中夹有黄片,老叶甚至有陈茶,这样的茶也谈不上是好茶。
(2)看叶底。看叶底即观看冲泡后充分展开的叶片或叶芽是否细嫩、匀齐、完整,有无花杂、焦斑、红筋、红梗等现象,乌龙茶还要看其是否具有“绿叶红镶边”。
安吉白茶
女儿环
祁门红茶
黄金桂的叶底
茶叶随陈化期时间增长,叶底颜色由新鲜翠绿转橙红鲜艳。生茶的茶叶是由新鲜翠绿,随着空气中的水分来氧化发酵,进而转嫩软红亮。反之若是在潮湿不通风的仓储环境陈化,在半世纪或一百年也没有多大效益,因为茶的发酵将彻底失去意义,叶面将是暗黑无弹性感。
以上两种即观茶色的重点,也是大家对茶叶最初的印象,不过有时候茶叶的色泽会经过处理,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品鉴,并从其他几要素中综合考虑茶叶的品质。
闻茶香
观茶色之后,我们就需要嗅闻茶汤散发出的香气了。闻茶香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干闻、热闻和冷闻。
1.干闻
干闻即闻干茶的香味。一般来说,好茶的茶香格外明显。如新绿茶闻之有悦鼻高爽的香气,其香气有清香型、浓香型、甜香型;质量越高的茶叶,香味越浓郁扑鼻。口嚼或冲泡,绿茶发甜香为上,如闻不到茶香或是香气淡薄或有一股陈气味,例如闻到一股青涩气、粗老气、焦煳气则是劣质的茶叶。
2.热闻
热闻即冲泡茶叶之后,闻其中茶的香味。泡成茶汤后,不同的茶叶具有各自不同的香气,会出现清香、板栗香、果香、花香、陈香等,仔细辨认,趣味无穷,而每种香型又分为馥郁、清高、鲜灵、幽雅、纯正、清淡、平和等多种。
干闻
热闻
冷闻
3.冷闻
当茶器中的茶汤温度降低后,我们可以闻一闻茶盖或杯底的留香,这个过程即冷闻,而此时闻到的香气与高温时亦不同。因为温度很高时,茶叶中的有些独特的味道可能被芳香物质大量挥发而掩盖,但此时不同,由于温度较低,那些曾经被掩盖的味道趁这个时候会逐渐散发出来。
在精致透明的玻璃杯中加少许的茶叶,在沸水冲泡的瞬间,让迷蒙着的茶香清奇袅袅地腾起,来得快,去得急。深深地吸一口气,那香气已经深深地吸入肺腑,茶香混合着热气屡屡沁出,又是一番闻香的享受。
品茶味
闻香之后,我们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分3次将茶水细细品啜,这就是品茶的第三个要素——品茶味。
清代大才子袁枚曾说过:“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品茶时,应该将茶汤含在口中,像含着一片花瓣一样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吞下去时还要注意感受茶汤经过喉咙时是否爽滑。这正是教我们品茶的步骤,也特别强调了一个词语:徐徐。
茶汤入口时,可能有或浓或淡的苦涩味,但这并不需要担心,因为茶味总是先苦后甜的。茶汤入口后,也不要立即下咽,而要在口腔中停留,使之在舌头的各部位打转。舌头各部位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如舌尖易感觉酸味,舌对鲜味最敏感,近舌根部位易辨别苦味。让茶汤在口腔中流动,与舌根、舌面、舌侧、舌端的味蕾充分接触,品尝茶的味道是浓烈、鲜爽、甜爽、醇厚、醇和还是苦涩、淡薄或生涩,让舌头充分感受到茶汤的甜、酸、鲜、苦、涩等味,这样才能真正品尝到茶汤的美妙滋味。最后咽下之后,不久就口里回甘,韵味无穷。一系列的动作皆验证了“徐徐”二字,细细品尝,慢慢享受。
品茶
一般来说,品茶品的是五感,即调动人体的所有感觉器官用心去品味茶,欣赏茶。这物品分别是眼品、鼻品、耳品、口品、心品。眼品就是用眼睛观察茶的外观形状、汤色等,即观茶色的部分;鼻品就是用鼻子闻茶香,也就是闻茶香的部分;耳品是指注意听主人或茶艺表演者的介绍,知晓与茶有关的信息的过程;口品是指用口舌品鉴茶汤的滋味韵味,这也是品茶味的重点所在;心品是指对茶的欣赏从物质角度的感性欣赏升华到文化的高度,它更需要人们一定的领悟能力。
我国的茶品繁多,其品质特性各不相同,因此,品饮不同的茶所侧重的角度也略有不同,以下分别介绍了品饮不同茶叶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1.绿茶
绿茶,尤其是高级细嫩绿茶,其色、香、味、形都别具一格。品茶时,可以先透过晶莹清亮的茶汤,观赏茶的沉浮、舒展和姿态,察看茶汁的浸出、渗透和汤色的变幻。然后端起茶杯,先闻其香,再呷上一口,含在口中,让茶汤在口舌间慢慢地来回旋动。上好的绿茶,汤色碧绿明澄,茶叶先若涩,后浓香甘醇,且带有板栗的香味。这样往复品赏几次之后,便可以感受得到其汤汁的鲜爽可口。
2.红茶
品饮红茶的重点在于领略它的香气、滋味和汤色。品饮时首先观其色泽,再闻其香气,然后品尝茶味。饮红茶须在品字上下工夫,慢慢斟饮,细细品味,才可获得品饮红茶的真趣。品饮之后,我们一定会了解为什么人们将红茶称为“迷人之茶”的理由了。
3.青茶
青茶品饮的重点在于闻香和尝味,不重品形。品饮时先将壶中茶汤趁热倒入公道杯,之后分注于闻香杯中,再倾入对应的小杯内。品啜时,先将闻香杯置于双手手心间,使闻香杯口对准鼻孔,再用双手慢慢来回搓动闻香杯,使杯中香气尽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享用。品啜时,可采用“三龙护鼎”式端杯方式,体悟青茶的美妙与魅力。
4.白茶与黄茶
白茶和黄茶都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品饮的方法也与其他类茶叶有所不同。首先,用无花纹的透明玻璃杯以开水冲泡,观赏茶芽在杯中上下浮动,再闻香观色。一般要在冲泡后10分钟左右才开始尝味,这时的味道才最好。
5.花茶
花茶既包含了茶胚的清新,又融合了花朵的香气,品尝起来具有独特的味道。茶的滋味为茶汤的本味。花茶冲泡2~3分钟后,即可用鼻闻香。茶汤稍凉适口时,喝少许茶汤在口中停留,以口吸气、鼻呼气相结合的方法使茶汤在舌面来回流动,口尝茶味和余香。
以上是对不同种类茶叶的品饮方法,一般来说,茶汤入口后甘鲜,浓醇爽口,在口中留有甘味者最好。
茶是世间仙草,茶是灵秀隽永的诗篇,我们要带着对茶的深厚感情去品饮,才能真正领略到好茶的“清、鲜、甘、活、香”等特点,让其美妙的滋味在舌尖唇齿中演绎一番别样的风情。
悟茶韵
茶韵是一种感觉,是美好的象征,是一种超凡的境界,是茶的品质、特性达到了同类中的最高品位,也是我们在饮茶时所得到的特殊感受。
我们知道观茶色、闻茶香,小口品啜温度适口的茶汤之后,便是悟茶韵的过程了。让茶汤与味蕾最大限度地充分接触,轻缓地咽下,此时,茶的醇香味道以及风韵之曼妙就全在于你自己的体会了。
茶品不同,品尝之后所得到的感受也自然不同。也可以说,不同种类的茶都有其独特的“韵味”,例如,西湖龙井有“雅韵”;岩茶有“岩韵”;普洱茶有“陈韵”;午子绿茶有“幽韵”;黄山毛峰有“冷韵”;铁观音有“音韵”等等。以下分别介绍各类茶的不同韵味,希望大家在品鉴该茶的时候能感悟出其独特的韵味来。
茶韵渺渺
1.雅韵
雅韵是西湖龙井的独特韵味。龙井茶色泽绿翠,外形扁平挺秀,味道清新醇美。取些泡在玻璃直筒杯中,可以看到其芽叶色绿,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因此,龙井茶向来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不愧称得上“雅韵”,实在是雅致至极。
2.岩韵
岩韵是岩茶的独特韵味,岩韵即岩骨、俗称岩石味,滋味有特别的醇厚感。人说“水中有骨感”就是这意思;饮后回甘快、余味长;喉韵明显;香气不论高低都持久浓厚、冷闻还幽香明显,亦能在口腔中保留持久深长味道的感觉。
由于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经过当地传统栽培方法,采摘后的茶叶又经过特殊制作工艺形成,其茶香茶韵自然具有独有的特征。品饮之后,自然独具一番情调。
3.陈韵
众所周知,普洱茶是越陈的越香,就如同美酒一样,必须要经过一段漫长的陈化时间。因而品饮普洱茶时,就会感悟其中“陈韵”的独特味道。其实,陈韵是一种经过陈化后,所产生出来的韵味,优质的热嗅陈香显著浓郁,具纯正,“气感”较强,冷嗅陈香悠长,是一种干爽的味道。将陈年普洱冲入壶中,冲泡几次之后,其独特的香醇味道自然散发出来,细细品味一番,你一定会领略到普洱茶的独特陈韵。
4.幽韵
午子绿茶外形紧细如蚁,锋毫内敛,色泽秀润,干茶嗅起来有一股特殊的幽香,因而,有人称其具有“幽韵”。冲泡之后,其茶汤色清澈绿亮,犹如雨后山石凹处积留的一洼春水,清幽无比,幽香之味也更浓,品饮之后,那种幽香的感觉仿佛仍然环绕在身旁。
细啜一杯午子绿茶,闭目凝神,细细体味那一缕绿幽飘渺的韵味,感悟唇齿间浑厚的余味以及回甘,相信这种“幽韵”一定能带给你独特的感悟。
5.冷韵
冷韵是黄山毛峰的显著特点。明代的许楚在《黄山游记》中写道:“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齿腭,谓之黄山云雾。”这首诗中提到的就是黄山云雾,而据考证,黄山云雾即黄山毛峰的前身。
用少量的水浸湿黄山毛峰,看着那如花般的茶芽在水中簇拥在一起。由于温度较低,褶皱着的茶叶还未展开,其色泽泛绿,实在惹人怜爱。那淡淡的冷香之气也随着茶杯摇晃而散发出来,轻抿一口,仿佛能体味到黄山中特有的清甘润爽之感。
6.音韵
音韵是铁观音的独特韵味,即观音韵。冲泡之后,其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留香沁人心脾,耐人寻味,引人遐思。观音韵赋予了铁观音浓郁的神秘色彩,也正因为如此,铁观音才被形容为“美如观音,重如铁”。
当你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或是心里失去平衡的时候,不如播一曲轻松的大自然乐曲,或是一辑古典的筝笛之音,点一柱檀香,冲一壶上好的茶叶,有人同啜也好,一人独品也罢,只要将思绪完全融入在茶中,细品人生的味道即可。
第二章宜茶之境:雅室品茗
饮茶不仅是物质上的需要,更是精神上的享受。不仅需要好茶、好器、好水,同样需要良好的环境。明末文人冯可宾在总结品茶氛围时曾说:“饮茶之所宜者,一无事,二佳客,三幽坐,四吟咏,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赏鉴,十三文僮。”由此看来,饮茶之境从古至今都如此讲究。但无论哪一时刻,茶室的选择地点多在幽静之处,即便是闹市中的茶馆,也通常闹中取静。清幽典雅,安谧闲适,相信这就是人们所追求的“宜茶之境”了。wWW.ΧìǔΜЬ.CǒΜ
源远流长的历代茶馆
茶馆是一个古老而又时尚的行业,始兴于唐代,在宋代开始繁冗,元代明时一度衰落,直到明末清初又开始兴起,到了清末后百年渐趋萧条,到了改革开放30年,古老的茶馆才又迎来了无限的春光,真可谓起起伏伏。可以说,茶馆是茶文化中一道最有韵味的风景,它源远流长,历经数代,让无数人在其中相聚休闲,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品味着人生。
茶馆的别名很多,最开始被称为茶肆、茶楼、茶园、茶坊、茶邸,还有人称它为茶房、茶亭、茶社、茶轩和茶棚等,直到明清时期才被称为茶馆。
承载悠悠茶香的古代茶馆余韵
唐代《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唐代时,住持请全寺僧众饮茶的过程被称为“普茶”。一些佛寺专门设有茶堂,茶堂的西北角还有茶鼓,每次敲鼓时,都是在召集僧人饮茶。佛寺中的僧人每日坐禅,听见鼓声就可以出定,饮茶。不仅寺中僧人饮茶,寺院中还设有“茶头”,他们的职务就是专门负责烧水煮茶,招待客人。慢慢地僧人饮茶被传播出去,唐人学禅饮茶也成为了一种风尚。
到了宋代,城市中的大街小巷都遍布了茶肆茶坊,还有一类专门提着壶往来叫卖的流动茶担、茶摊,当时的人称其为“茶司”。茶肆中烹茶技术高超的人被成为“茶博士”,听起来就会让人觉得专业,而茶博士的出现也充分证明了当时烹茶向着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反映出茶在宋代已经开始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当时的茶肆中常常悬挂名人字画,同时摆设四时花朵,用来招揽顾客。其中所卖的茶品种也开始增加,也有各类吃食。据《梦梁录·茶肆》记载:杭州的茶肆“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鼓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由此看来,当时茶馆中的小吃还真不少呢。
其实,茶馆里的点心并不是用来填饱肚子,而是悠闲时光的一种点缀罢了。正如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里说:“我们对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中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他虽然写的是现代的茶食,但古时也同样如此,精致的点心主要为人们在品茶之余增添情趣。
不仅茶点,戏曲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茶余后的消遣。有人曾这样评价戏曲:“戏曲是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由此看来,有戏曲的地方,必定有人饮茶。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就已经有戏曲艺人在酒楼、茶肆中做场,到清代才开始在茶馆内专设戏台,那时的戏曲发展繁盛,并逐渐将茶馆和戏园合二为一,这也是我们后来常在电视中看到的边听戏边品茶的画面了。
到了明代,茶馆转换了饮茶方式,不用茶鼎或茶瓶煎茶,而是用沸水直接浇。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简单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矣”。这种饮茶方式一直流传至今,不仅简单方便,同时也很有趣味。明末时,北京的街头巷尾出现了一种简易茶摊:一张桌子,几条板凳,摆起粗瓷碗,专卖大碗茶,这就是极富盛名的北京大碗茶。
清代可算得上是茶馆的鼎盛时期。《清稗类钞》中记载:“京师茶馆,列长案,茶叶与水之资,须分计之,有提壶以注者,可自备茶叶,出钱买水而已。汉人少涉足,八旗人士,虽官至三四品,亦厕身其间,并提鸟笼,曳长裙,就广坐作茗憩,与圉人走卒坐谈话,不以为忤也。然亦绝无权要中人之踪迹。”通过这一形象的描述,我们一定会想起这类图片及电视:八旗子弟提着鸟笼,在北京城的各个茶馆听戏品茶,悠闲自在。这副画面显然成了大清王朝的一个典型标志。也正是在清朝,茶馆的各种形态与功能已经逐渐发展齐备。
清末时的茶馆大体可分为三类:大茶馆,素茶馆和清茶馆。大茶馆的院落要比其他两种宽敞,柜灶间有一个“大搬壶”,壶高五六尺,直径三尺,以红铜制成,两边有壶嘴,中贮沸水,设计得极为特殊,并悬于屋梁之下,以便人们随时取用;素茶馆虽然叫茶馆,但实质上却是经营饭食。虽然茶馆中不卖荤菜,但其中的品种也很多。
这三类中,数量最多的莫过于清茶馆了。它既不像素茶馆那样经营饭食,也不像大茶馆那么有排场,而只是卖茶水,其他一概皆无。茶馆中的摆设也很简单:方桌木凳、茶壶茶碗。偶尔里面会有人演评书等节目,也算得上是其中的的最大特色了。
18世纪来华的英国人曾说过:“在中国,无论在城市街道上,还是在公路旁边,或者运河堤上,到处都有小贩卖茶,好似英国到处都卖啤酒一样。”由此看来,茶馆、茶摊显然成为了中国的一道古老风景,真可谓“古今中外,皆在一壶茶中”。
精彩纷呈的当代茶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话形容改革开放后的茶馆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自政府的扶持让许多经营茶叶的人重新创办茶艺馆,茶馆也开始慢慢复兴起来。另一方面,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也开始增多,直接或间接地拉动了茶馆的经济。
总体说来,茶馆经历当代这几十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成就和突破。
1.传统老茶馆
晚清至民国期间,一些小茶馆因经济萧条而纷纷倒闭,日渐稀少。只剩下那些大茶馆仍苦苦坚守,只因为与百姓息息相关,即使那时物资匮乏,它们也依旧留存至今。就全国而言,那时的茶馆已然形不成一个行业了,只有在茶叶消费比较多的城市才能寻找到几家“老字号”和强撑着的几个小茶馆。
精彩纷呈的当代茶馆
直到改革开放后,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调整茶叶市场,从而大大地促进了茶叶生产。许多茶叶产区的茶农因为卖茶难而困惑,于是人们开始呼吁重建茶馆,扩大茶叶消费事宜。由地域来看,当时南方城市的茶馆经营状况要比北方好些,茶馆的数量也略多,尤其以成都、杭州、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独具特色。但即便如此,也只有一些老字号茶馆仍继续维持着生计,其他小茶馆尚未见兴起。
2.时尚茶馆
1984~1993年间,是当代茶馆由传统向时尚转型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全国各地相继开办了一批极具特色的茶馆与茶楼,不仅在选茶选水选器具时颇为讲究,连茶馆中的装饰也别具特色。
可以说,这一阶段是茶馆转型的重要时期之一,从各个方面皆与传统茶馆不同,各地的先行者们为后人留下了探索和实践的足迹,也为茶馆的时尚化、生活化贡献了一份不可忽视的力量。
到了1990年,一批彰显“茶艺”的茶馆也开始在全国出现。杭州、浙江、福州等地均有茶馆打出了“茶艺”的招牌,将饮茶文化与生活融为一体。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茶馆”曾远涉重阳,来到巴黎,并在巴黎一个剧院的休息厅内开办了一家,不仅弘扬了茶文化,还将中国的其他传统文化带到了巴黎。
3.茶艺馆的繁盛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茶艺馆开始大批出现,并开始向北方以及中西部地区快速扩张。据资料记载:“截至1999年秋,北京城区之中各档次的茶艺社、茶苑、茶园……已有160余家。”由此看来,当时的茶馆已经在北方地区广泛盛行。
同时,全国各地还涌现出一批极具特色的茶馆。例如北京的许多茶馆中经常有评书、曲艺等演出进行,这也将北京城的风韵味道展现无余;上海的茶馆中,有的展现出市民独特的生活方式,有的同时兼容了时尚与文化,让人们在品茶的同时也体验了茶的魅力。
4.茶的多元化时期
近几年来,我国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在生活品质方面有所体现,茶与茶馆也开始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时期。许多极富创意与精神的茶馆相继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休闲模式,人们在品茶的同时还能享受个性化的服务,实在不枉消费一回。以下列举了几种独特的饮茶模式,简单介绍一下其不同的风格及特点:
(1)西湖茶宴
茶真正成为宴会中心的茶宴,在东晋初年就已有了。随后经过历朝历代文人雅士以及专业茶师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茶宴逐步成为承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西湖茶宴”继承了古今茶宴在品茶、佐以茶食点的传统格调,又突破了其单一的做法,在传统的以茶入菜基础上,把饮茶、尝茶食、品菜肴以及器乐欣赏、诗词书画有机融合于一席之中,顺应形势,将时尚与生活巧妙结合起来,从而呈现了“中国茶都”独特的风情与韵味。
(2)茶文化之旅
许多茶馆召开了文化之旅活动,他们邀请各界人士或学生到茶馆中观赏茶艺表演,在现场互动的过程中将如何识茶、泡茶、品茶的方法与大家交流,通过实际操作和讲解,将我国的茶文化向所有人传播。
(3)茶艺会所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中小城市都建立起这种品茶消遣的时尚之地。将现今社会人们爱喝茶、重享受的特点融合在了一起,为各界爱茶之人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交流情感的平台,让人们在品茶的同时放松身心,获得多方面的享受。
从古至今,茶馆一直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茶馆,当代茶馆从另一个角度记录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成就。相信不久之后,当代茶馆将融入更多的时尚元素,把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延续得更远。
温馨舒悦的家庭茶室
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且工作越来越繁忙,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去茶馆品茶了。有时候也会在家里冲泡一壶好茶,既省钱又省事,还别具情调。
那么,如何打造一个温馨舒悦的家庭茶室呢?首先要制定想要的格调。一般来说,茶室最好以清新淡雅,宁静悠闲的风格为佳,这样能让我们在品茶的同时舒缓心情,让环境与茶韵相应。
温馨舒悦的家庭茶室
其次,家庭茶室要讲究布局。我们可以选在客厅一角作为饮茶之处,或者用屏风、花架隔出一块小空间稍微布置一下,布局主要以明快简洁为主。如果有条件,我们可以在家里单独隔出一个房间作为茶室,这样也可以在饮茶的时候更有意境,且不被打扰。在茶室中最好能挂一些名人字画,或与茶有关的诗词,这样不仅提升了主人的品位,同时也起到怡情悦性的作用。
总体来说,家庭茶室可以选取以下几个地点:
1.客厅
一般将客厅作为茶室的家庭,主人通常喜欢与客人一同喝茶,建立茶室的目的在于会客聊天。这时,如果自家的客厅面积较大,不妨截出一部分空间,可以半封闭,也可以与客厅连在一起,建立一个简单的茶室。这样也使客厅更加雅致清新,直接提升了客厅整体的艺术美感。
2.书房茶室
如果主人喜欢读书,且喜欢安静地品茶,那不如在书房的一角设立茶室。这样,在看书之余,或是练字之后,泡一壶香茗,仔细品啜其中的韵味,不仅可以达到心神合一的境界,同时也能使自己完全安静下来,以更闲适自如的心态投入书卷与书法之中。
3.阳台茶室
当我们把阳台作为茶室的时候,就可以在品茶的同时欣赏外面的美景,看着夕阳,看着雁群,一定会将品茶的乐趣大大提升。由于天气原因,我们可以将在阳台用玻璃隔出茶室,这样也能起到防风挡雨的作用。
4.餐厅茶室
有些家庭人口众多,且家人都喜欢茶余饭后聊天聚会,那么这时,我们完全可以把茶室建立在餐厅之中。将家人聚在一起,冲泡一壶香浓的红茶,看着家人手捧茶杯笑意盎然的模样,相信你一定会觉得十分幸福。
5.独立茶室
有些家庭如果空间允许,可以专门将一间屋子做成茶室,并在其中稍加布置,将主人独特的品位融入其中。既品啜到了鲜爽的茶叶,又可以待客,同时也提升了品位与格调,真是一举多得。
关于家庭茶室的装修,我们可以记住以下几点:茶室虽然可以按照主人的喜好任意布置,但也要注意茶室与整个房间的协调。尽量采用材质、颜色、风格相近的材料构建,否则,无论茶室制作得多么精美,与整个房间不搭调也只能降低主人的品位。其次,茶室的装修材料尽量以接近茶性的建材为好,例如竹、木、藤、麻等材料,并且不要选择带有异味的材料。因为竹具有清新脱俗之意,木带给人温暖踏实的感觉,藤又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美感,麻则象征着淳厚。总体来说,所选材料一定要以自然、舒适为前提,切不可太过花哨而影响了品茶的意境。
家庭茶室的出现是时代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家中设立茶室。这的确给饮茶环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将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搬入家中,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感悟着华夏文明与发展。
清新幽静的山水之间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这首《浣溪沙》是苏轼被贬谪之后所作,他三言两语便将其闲适欢愉之情勾勒出来:泡上一壶浮动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着山野中的茼蒿、新笋,以及嫩绿的野菜,心情豁然开朗。
由此看来,古人畅游在山水之间时,一定不会忘记品茶。哪怕被贬也好,哪怕孤寂也罢,一旦他们将心思付诸于茶香山水之中时,所有的烦恼也就开始消散了。因而,在山水间品茶的确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也许有人说,古时的自然环境美,现今社会的人们去哪儿找这样的地方呢?其实也很简单。古人饮茶多在自然环境中寻找乐趣,而现实生活的人们可以趁着假日远离闹市而回归田园。如果我们找不到自然的风景区,那么现在有许多地方也开设了度假村,人造景观等等,这些地方同样会带给我们如临山水的感觉。
除此之外,现在还有许多以品茶作为目的的旅行。每年清明前后,便是春茶的采摘旺季,这时,我们可以到茶叶的产地区采茶、购茶、品茶、观茶艺。游走在青山绿水间,徜徉于香气氤氲的茶乡里,与茶农们一起背着竹篓,在翠绿的茶海中体验一次采茶之乐,这种感觉该是何等惬意?正如欧阳修所说:“纵情山水间,茶亦能醉人。”纯天然的自然茶香味,想来一定与冲泡之后的味道大为不同。
茶,营造出了优雅闲适的感觉,不管心灵有多疲惫,只要投身于茶香之中,身心的困倦仿佛都被冲淡了一般。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喜欢品茶,同时,为了享受品茗的乐趣,爱茶之人也精心布置了一个个人造设施和条件,以确保人们能在现今社会体悟到古时那种清新幽静的饮茶之境。实际上,无论是喧嚣的都市还是僻静的山村,都可以利用该环境的特有风格设立山水之境。其实,只要心中装有山水,心中清净悠闲,哪怕是在人工景观之下品茶,也会别有一番滋味。
茶室的类型与风格
茶室的类型有很多种,可以分为中式茶室、日式茶室、传统茶室、休闲茶室、田园茶室等几种。每种风格都具有其各自的特色,虽然可以依据主人的性格和偏好自由地选择,但同时也要注意与房间整体装饰风格相协调,且要以清幽宁静为设立准则,这样才会与茶韵相符。
风情各异的茶室
下面,我们将几种不同类别的茶室详细介绍一下:
1.中式风格茶室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整日生活在浑浊的空气下,极其希望拥有一个能够休闲、减压的空间。人们经常怀念那些过去的时光,甚至对其深深地眷恋,于是,中式风格茶室由此而生。这种类型的茶室风格清雅古朴,其中浓郁的东方色彩令许多人走进其中为之眷恋,它通过传承和发扬中国古典风格和文化,带给人们一种对中华韵味的体悟与怀念之情。
中式风格茶室主要渲染中国风。首先,茶室所营造的气氛应该以舒适、安逸、休闲、宽松为主,所摆设的物品也要典雅高贵,这对于茶室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往往细节影响着整体。可以在茶室中布置上好的红木或是仿明清的桌椅装饰,并且在造型上讲究对称。再配以素雅的书法条幅,意境悠远的国画山水,渲染出古色古香的氛围。而装饰材料应以木材为主,图案多为图腾纹样等元素。在小摆设的搭配上最好选用宜兴的紫砂茶壶或是细腻的青瓷盖碗,使气氛显得温婉和谐,情趣盎然。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增加茶室浓郁的中华韵味,同样可以让人们在品茶的同时欣赏中国古老的文化,可谓一举多得。
2.日式风格茶室
异域色彩一直带给人们神秘的感觉,无论是茶馆还是家庭茶室,如果布置一间日式风格的茶室,一定会令整个空间更具风情。
日式风格茶室与现代风格的装修比较接近,一般采用色彩淡雅、线条流畅、简洁明了的设计。并且,茶室中最好布置实木地板,简单的地台或榻榻米,一张小木桌,几个软靠垫,再加上相宜的落地窗、竹帘和茶具,别具特色的茶室就做好了。
日式风格茶室与普通茶室功能基本一样,都是以自然休闲为主,关键在于整体的风格。如果有条件,我们也可以利用胡桃木本色或石材类的东西制成一些喜欢的水景或流水装置,这样更能增添异域色彩。
3.传统风格茶室
传统风格茶室比较贴近古时的感觉。它要求有一个独立的小间,四面有窗,光线一定要明亮。靠窗的院子里栽种树木或竹子,这样打开窗户喝茶时就会感觉到如临山水一般。院子里最好有水井或者小溪,既取水方便又增加情调。我们可以用竹筒取水,也可以用长竹管将水引入茶室,这样效果更好。
但现代人如果想要做成这类的茶室比较困难,但可以酌情减少一些设施。例如在墙壁上挂一幅美妙的山水画或一对茶联,用来助兴。另外,购买一些与茶有关的精致小摆设,饮茶的同时还可以播放一些幽静古朴的古典乐,联想古人的饮茶乐趣。
4.休闲风格茶室
休闲风格茶室之所以休闲,就在于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需要刻意地装饰,只要以轻松自然为目的就好。不需要拘泥于形式,随心所欲地摆放自己喜欢的茶具,在具有自己风格的小屋内品茶,身心才会得到彻底的放松。
5.田园风格的茶室
这类茶室可以选用朴实自然的材质,例如用原色的树皮装饰一面墙,或制作成红砖墙的感觉,摆放天然的原木桌子,再放几个木墩子作椅子,桌上摆的是粗瓷的茶壶和茶碗,墙上挂着几串玉米,这样才会使整个房间朴素无华,使人仿佛闻到了田园的气息。
茶室有很多不同的类型,除了以上几种,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总之,只要能遵循宁静清新的感觉即可。
第三章品茶的精神与艺术
回顾历史,佛家钟情于茶,道家热衷于茶,文人墨客离不开茶,连九五之尊也整日饮茶,这说明了什么?茶的滋味以及韵味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品茶的精神与艺术,这正是品茶真正神奇的地方。品茶表现的是人们精神的闲适与放松,同时品茶的意境与韵味又是对艺术的追求。在这个过程中,品茶不仅提升了个人的内在修养,同时也结合了时代的要求和中华民族的特色,在弘扬茶文明的同时,间接地推动了社会的高度文明。
茶之十德
唐末刘贞亮提出茶有“十德”,分别是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由此看来,茶之十德其实是指茶之“十用”,即茶的十种益处或功效。
茶之风情
茶的作用非常多,根据其“十德”,我们可归纳为茶有如下用途,即散郁结、养生、养气、除病、利礼仁、表敬、赏味、养身、雅致、行道。
1.散郁结
散郁结即消除郁结情绪。现在市场上有许多茶类产品都可以起到这种作用,例如保健茶、花草茶等等。冲泡之后,看着其艳丽的色泽,袅袅的香气,以及独特的味道,人们心中的郁结之情一定会减少许多。更何况这些茶类中含有可以舒缓心情的茶元素,散郁的效果自然也很显著。
2.养生
茶具有养生作用,例如提神醒脑、消脂减肥、利尿通便、保护牙齿、消炎杀菌、美容护肤、清心明目、消渴解暑、戒烟醒酒、暖胃护肝等。
3.养气
养气主要是指保养人的元气,如菊花茶。人们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用红枣、桂圆等滋补类的食材制成香浓的滋补花草茶,既起到养气的作用,又能将其作为营养的饮品,实在是一举多得。
4.除病
多种实验和数据表明,茶还具有抑制心脑血管疾病、防癌抗癌等作用。
5.行道
在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而中国不同。中国人不轻易言道,在所有饮食、玩乐等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6.利礼仁
我国自来讲究礼仁二字。以礼待客,以礼待人,都是我们从茶中得到的启示。茶德仁,自抽芽、展叶、采摘、揉碾、发酵、烘焙到成茶,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这是一次苦难的洗礼,也是对道德的升华,唯有仁人志士才能体会出茶的仁德,并生仁爱之心。
7.表敬
我国的茶道就包含“敬”这个字,即尊敬。对待客人要尊敬,对待亲人要尊敬,对待朋友要尊敬,茶道茶艺中的每个动作皆可以带给人们这种感觉。
8.赏味
品茶时,我们自然可以品尝到茶汤的美味。通过各类不同茶叶的滋味,我们还可以体会其茶韵,获得极大的收获。
9.养身
茶中有许多种滋养身体、强身健体的茶元素,这些物质可以起到养身的作用。因此,老年人很适合饮茶。
10.雅致
无论是冲泡之后茶叶的舒展形态,还是别具一格的清幽香气,亦或是极富深意的茶韵以及品茶时的环境特点,都包含了“雅致”二字。焚一炷香,听一段舒缓的古筝曲,捧起茶盏,与友人轻声慢语地闲谈几句,相信这幅画面必定极其雅致。
茶之十德,将喝茶与生活中的各类事联系在一起,不仅使它看起来极其重要,同时也使茶文化被更多人认可。
只斟茶七分满
“七分茶、八分酒”是我国的一句俗语,也就是说斟酒斟茶不可斟满,茶斟七分,酒斟八分。否则,让客人不好端,溢出来不但浪费,还会烫着客人的手或撤泼到他们的衣服上,不仅令人尴尬,同时也使主人失了礼数。因此,斟酒斟茶以七八分为宜,太多或太少都是不可取的。
“斟茶七分满”这句话还有这样一个典故,是关于两个名人王安石和苏东坡的故事。
一日,王安石刚写下了一首咏菊的诗:“西风作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正巧有客人来了,他这才停下笔,去会客了。这时刚好苏东坡也来了,他平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当看到这两句诗后,心想王安石真有点老糊涂了。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与秋霜斗,他所见到的菊花只有干枯在枝头,哪有被秋风吹落得满地皆是呢?“吹落黄花满地金”显然是大错特错了。于是他也不管王安石是他的前辈和上级,提起笔来,在纸上接着写了两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完就走了。
斟茶
奉茶
王安石回来之后看到了纸上的那两句诗,心想着这个年轻人实在有些自负,不过也没有声张,只是想用事实教训他一下,于是借故将苏东坡贬到湖北黄州。临行时,王安石又让他再回来时为自己带一些长江中峡的水回来。
苏东坡在黄州住了许久,正巧赶上九九重阳节,就邀请朋友一同赏菊。可到了园中一看,见菊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像是铺了满地的金子,顿时明白了王安石那两句诗的含义,同时也为自己曾经续诗的事感到惭愧。
等苏东坡从黄州回来之后,由于在路途上只顾观赏两岸风景,船过了中峡才想起取水的事,于是就想让船掉头。可三峡水流太急,小船怎么能轻易回头?没办法,他只能取些下峡的水带给王安石。
王安石看到他带来了水很高兴,于是取出皇上赐给他的蒙顶茶,又用这水冲泡。斟茶时,他只倒了七分满。苏东坡觉得他太过小气,一杯茶也不肯倒满。王安石品过茶之后,忽然问:“这水虽然是三峡水,可不是中峡的吧?”苏东坡一惊,连忙把事情的来由说了一遍。王安石听完这才说:“三峡水性甘纯活泼,泡茶皆佳,唯上峡失之轻浮,下峡失之凝浊,只有中峡水中正轻灵,泡茶最佳。”他见苏东坡恍然大悟一般,又说:“你见老夫斟茶只有七分,心中一定编排老夫的不是。这长江水来之不易,你自己知晓,不消老夫饶舌。这蒙顶茶进贡,一年正贡365叶,陪茶20斤,皇上钦赐,也只有论钱而已,斟茶七分,表示茶叶的珍贵,也是表示对送礼人的尊敬;斟满杯让你驴饮,你能珍惜吗?好酒稍为宽裕,也就八分吧。”
由此,“七分茶,八分酒”的这个习俗就流传了下来。现如今,“斟茶七分满”已成为人们倒茶必不可少的礼仪之一,这不仅代表了主人对客人的尊敬,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艺助兴
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六艺”是指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6种基本才能,即礼、乐、射、御、书、数。而品茶时的六艺却与这有些不同,指的是书画、诗词、音乐、焚香、花艺与棋艺。
1.书画
书画与品茶二者之间自古就有着紧密的关联。在现代茶社内部人文环境布置上,很注重书画的安排,茶人多将之挂在墙上,衬托茶席的书香气息。与书画相伴来品茶,可以营造浓重的文化氛围,并激发才学之士的灵感,同时也能烘托出具有文化底蕴且宁静致远的品茗气氛。
南宋刘松年的《斗茶画卷》、元代画家赵孟頫的《斗茶图》、清代画家薛怀的《山窗清供图》、唐寅或文徵明的《品茶图》、仇英的《松亭试泉图》等意境都很高远,均为古代书画家抒发茶缘的名作珍品。除了这些名人的作品,那些只要能反映出主人心境、志趣的作品也可。
书画
2.诗词
古人常常在茶宴上作诗作词,“诗兴茶风,相得益彰”便是由此而来。茶宴上的诗词既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也是一种即兴的畅言。因为诗词,让茶的韵味更具特色,因为诗词,使人的品位提升。在品着新茶的同时吟几句诗似乎是自娱,亦是一种助兴。古往今来,数不胜数的诗可信手拈来,在与友人对饮时一展文采,高雅脱俗,真可谓是一种怡情养性的享受。
诗词
音乐
吟诗作对对有些茶人来说很难,那么也可在墙壁上悬挂与茶有关的诗词。看得久了,读得久了,也自然能咂摸出其中的几分气韵来。
3.音乐
品茶时的音乐是不可缺少的。古人在饮茶时喜欢临窗倾听月下松涛竹响,抑或是雪落沙沙、清风吹菊,获得高洁与闲适的心灵放松。由此看来,音乐与茶有着陶冶性情的妙用,正如白居易在《琴茶》诗中所言“琴里知音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我们可以在品茶时听的音乐有很多,例如《平湖秋月》、《梅花三弄》、《雨打芭蕉》等,或是古琴、古筝、琵琶等乐器所奏的古典音乐也可,都能营造品茗时宁静幽雅的氛围,传送出缕缕的文化韵味,具有很强的烘托和感染性。
4.焚香
中国人自古就有“闻香品茶”的雅趣。早在殷商时期,青铜祭器中就已经出现了香器,可见,焚香在那时起就已经成为了生活祭奠中的必需品。香之于茶就像美酒之于佳人,二者相得益彰。饮茶时焚的香多为禅院中普遍燃点的檀香,既能够与茶香很好地协调,更能促使杂念消散和心怀澄澈。
焚香
当我们心思沉静下来,焚一盘沉香,闻香之际,就会感到有一股清流从喉头沉入,口齿生津,六根寂静,身心气脉畅通。饮茶时点上一炷好香,袅袅的烟雾与幽香,成就了品茶时的另一番风景。
花艺
5.花艺
品茶时的鲜花一定不能被我们忽视。因为花能协调环境,亦能调节人的心情。花是柔美的象征,其美妙的姿态与芬芳的气息都与茶相得益彰。因此,品茶的环境中摆放几枝鲜花,一定会为茶宴增辉不少。
6.棋艺
一杯香茗,一盘棋局,组成了一副清雅静美的画面。在悠闲品茶的同时深思,将宁静的智慧融入对弈之中,僵持犹豫时轻啜一小口清茶,让那种舒缓棉柔的感觉冲淡胜负争逐的欲望,相信品茶的趣味一定会大大提升。
茶与六艺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六艺衬托了品茶的意境,而茶也带给六艺不同的韵味。我们在品茶的同时,别忘了这几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信它们一定会带给你独特的精神与艺术的享受。
花艺
棋艺
茶与修养
品茶是一门综合艺术,人们通过饮茶可以达到明心净性,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的作用,也就是说,茶与个人的修养息息相关。
《茶经》中提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所以被称为嘉木,正是因为茶树的外形以及内质都具有质朴、刚强、幽静和清纯的特点。另外,茶树的生存环境也很特别,常生在山野的烂石间,或是黄土之中,向人们展示着其坚强刚毅的特点,这与人们的某些品质也极其相似。
人们通过接触茶,了解茶,品茶评茶之后,往往能够进入忘我的境界,从而远离尘世的喧嚣,为自己带来身心上的愉悦感受。因为茶洁净淡泊,朴素自然,因而,在感受茶之美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借助茶的灵性去感悟生活,不断调适自己,修养身心,自我超越,从而拥有一份美好的情怀。
冲泡沸水之后,茶汤变得清澈明亮,香味扑鼻,高雅却不傲慢,无喧嚣之态,也无矫揉造作之感。茶的这种特性与人类的修养也很相似,表现在人生在世,做人做事的一种态度。而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则成了一种境界,一种品格,一种智慧。因而,我们可以将茶与人的修养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以茶为媒”,修身养性的作用。
除此之外,茶在操守、雅志、养廉等方面一直被历代茶人所推崇。《茶经》中记载了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各朝各代皆有之:齐国的宰相晏婴大家一定不陌生,文中记载,晏婴平日吃糙米饭,除了少量荤菜之外,只有茶而已,以此来要求自己一切从简;恒温也与他很像,平日里宴请宾客只奉上几盘茶和果品招待客人,表明其崇尚简朴,追求廉俭之风。与他们相似的名人还有许多,这些人均以茶崇俭,被后世敬仰。
然而,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常常感叹活得太累,太无奈,似乎已经失去了自我。而茶的一系列特点,例如性俭、自然、中正和纯朴,都与崇尚虚静自然的思想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契合。所以,生活在现今社会的人们已经将饮茶作为一种清清净净的休闲生活方式,它正如一股涓涓细流滋润着人们浮躁的心灵,平和着人们烦躁的情绪,成为人们最好的心灵抚慰剂。看似无为而又无不为,让心境回复清静平和状态,使生活、工作更有条理,同样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的体现。
通过饮茶可以达到明心净性,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
烹茶以养德,煮茗以清心,品茶以修身。通过品茶这一活动的确可以表现一定的礼节、意境以及个人的修养等。我们在品茶之余,可以在沁人心脾的茶香中将自己导入冷静、客观的状态,反省自己的对错,反思自己的得失,以追求“心”的最高享受。
吃茶、喝茶、饮茶与品茶
经常与茶打交道的人一定常听到这几个词:吃茶、喝茶、饮茶与品茶。一般而言,人们会觉得这4个词都是同样的意思,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细分之后,彼此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1.吃茶
吃茶强调的是“吃”的动作。在我国有些地区,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邀请,“明天来我家吃饭吧,虽然只是‘粗茶淡饭’……”这里的“粗茶”只是主人的谦词罢了,并不是指茶叶的好坏。由此看来,“吃茶”一词便有了一点方言的味道。
一般来说,吃茶的说法在农家更为常见,这词听起来既透露出农家特有的淳朴气息,又多了一份狂放与豪迈之情。如果是小姑娘说出来,仿佛又折射出其柔美、淳朴、热情好客的品质。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吃茶在某些地区俨然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家人围在桌旁,桌上放着香气四溢的茶水,老老少少笑容满面地聊天,看起来其乐融融。
吃茶
2.喝茶
喝茶强调的是“喝”的动作,它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将茶水不断往咽喉引流,突出的是一个过程,仿佛更多的是以达到解渴为目的。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补充人体水分不足,人们在剧烈运动、体力流失之后,大口大口地急饮快咽,直到解渴为止。而在喝茶的过程中,人们对于茶叶、茶具、茶水的品质都没太多要求,只要干净卫生就可以了。
喝茶也是大家普遍的说法,可以是口渴时胡乱地灌上一碗,可以随便喝一杯,可以是礼貌的待客之道,可以是自己喝,可以是几个人喝,可以是一群人喝,可以在家里喝,可以在热闹的茶馆喝,可以是懂茶之人喝,也可以是不懂茶之人喝。总之,喝茶拉近了人与人的关系。
喝茶
3.品茶
品茶的目的就已经不止于解渴了,它重在品鉴茶水的滋味,品味茶中的内涵,重在精神。品茶要在“品”字上下功夫,品的是茶的质、形、色、香、味、气、韵,仔细体会,徐徐品味。茶叶要优质,茶具要精致,茶水要美泉,泡茶时要讲究周围环境的典雅宁静。品的是过程,品的是时间文化的积淀,品的是茶中的优缺点,品的是感悟,并从品茶中获得美感舒畅,达到精神升华。
可以说,品茶与喝茶极其不同,它主要在于意境,而不在于喝多少茶。哪怕随意地抿一小口,只要能感受到茶中的韵味,其他的也就无足轻重了。
4.饮茶
饮茶包含的是一种含蓄的美,它要求人心绝无杂念,注重的是人与茶感情的融合。同时,它还要求环境静,人静,心静,环境绝对不是热闹的街头茶馆,人也绝对不是三五成群随意聚集,更显得正式一些。
品茶
饮茶
其实,我们现实里常常把喝茶、饮茶与品茶混为一谈,这在某些程度来说,也并没什么太大的影响。无论是吃茶、喝茶、饮茶还是品茶,都说明了我国茶起源久远,茶历史悠久,而茶文化博大精深,同时也使茶的精神和艺术得到弘扬。
品茶如品人
“不慕黄金甿,不慕白玉杯。不慕朝入省,不慕暮入台。唯慕江西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由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品味出一个人的人性与特点。茶圣陆羽不慕黄金宝物,高官荣华,所慕的只是用江西的流水来冲泡一壶好茶。而这些也将品茶和品人联系在一起,使品茶成为评判人品如何的一种方法。
茶有优劣之分。好茶与次茶不仅在色泽、形状、香气以及韵味方面有很大差异,人们对其品饮之后的感觉也各有不同。喝好茶是一种享受,喝不好的茶简直是受罪。有时去别人家做客,主人热情地泡上一杯茶来。不经意间喝上一口,一股陈味、轻微的霉味、其他东西的串味直扑肺腑,真是难受。含在口里,咽又咽不下,吐又太失礼,实在让人左右为难。
而人也同样如此,也可分出个三六九等。一个人的气质、谈吐、爱好和行为都可以体现这个人的水平与档次。茶可以使人保持轻松闲适的心境,而那些整天醉生梦死地生活的人,是不会有这样的心情的;那些整天工于心计,算计别人的人也不能是好的茶客;心浮气躁喝不好茶;盛气凌人也无法体会茶中的真谛;唯有那些心无纷杂,淡泊如水的人,才能体会到那缕萦绕在心头的茶香。
泡好一壶茶,初品一口,觉得有些苦涩,再品其中味道,又觉得多了几分香甜,品饮到最后,竟觉得唇齿留香,实在耐人寻味。这不正如与人交往一样吗?人们开始接触某些人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与其性格格格不入,交往得久了才领略到他的独特魅力,直至最后,两人竟成为了推心置腹的好友。
将品茶和品人联系在一起,使品茶成为评判人品如何的一种方法
人们常常以茶会客,以茶交友。人们在品茶、评茶的同时,其言谈举止,礼仪修养都被展现无余,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些方面评判一个人的人品。也许在品茗之时,我们就对一个人的爱好、性格有所了解。若是两人皆爱饮茶,且脾气相投,那么人生便多了一位知己,总会令人愉悦;而一旦从对方饮茶的习惯等方面看出其人品稍差,礼貌欠缺,还是远远避开为好。
人有万象,茶有千面。茶分许多类,而人也是如此。这由其品质决定,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真正的好茶经得起沸腾热水的考验,真正有品质的人同样也要能承受尘世的侵蚀,眼明心清,始终保持着天赋本色。品茶如品人,的确如此。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对一般茶来说,初次泡时,其味道苦涩,继而转为甘爽,最后味道转淡转浅。有人也因此将茶比喻为人生,起初时苦涩艰辛,而后甘美宜人,最后转为平淡。
人生如茶,人一生的经历都仿佛融入一壶茶水之中,随着滚烫的开水冲入,茶叶翻腾,水花滚动,最后归为平静。因此,人们常把少年期的涉世茫然用刚沏泡的头道茶水的浑浊来形容,此时应该去除泡沫,冲洗茶具,而后才能让茶汤清澈见底,韵味有神。这正如少年时期一样,应摒弃浮躁,让心灵沉静下来,这样才会凸显出年轻生命的韵味来。
而二道茶则比喻为人的青壮年时期。二道茶水中所含的茶碱和茶多酚最多,同时还夹有或多或少的其他味,所以喝起来带有较浓的青涩苦味。正如青壮年时期的人们,辛苦打拼,经历了一段艰难困苦的时期,也为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人一生的经历都仿佛融入一壶茶水之中
第三道茶水才是真正的茶叶好坏的韵味体现,这道茶汤最醇,最甘甜,最有韵味。因而,人们用这道茶来形容中年时期,经历了前两个时期的青涩与艰辛,这个年纪的人都已经有所成就,所以用这道茶来形容人生中年后的成果收获期是最恰当不过的。
第四道茶水虽清淡韵暇,却能让人回味起前几道茶来。就仿佛步入老年时期的人们,往往会怀念年轻时的一幕幕美好时光:少年时的青涩懵懂,青壮年时期的拼搏,中年时期的成就与满足,每一幕都令人感慨万千,最终化为一缕茶香,萦绕在清新恬淡的生活中。因此,用第四道茶汤形容老年时期实在很贴切。
也有人将第一道茶比为生命,第二道茶比喻成爱情,第三道茶则化为人生。生命是苦涩的,正如第一道茶,或浓烈或平淡,功名利禄,起起伏伏,其中还夹杂着苦涩的味道,使生命也变得厚重起来;爱情是甘甜的,即便其中有小矛盾,小分歧,最终也仍会化为甘美,留住余香;人生是平淡的,也应该平平淡淡,当一切化为尘土,一切归于平静之后,看透人生的大起大落,想必此时的人们,一定更懂得人生。
在这个功名利禄的世界中,人人都在为生存而奔波,忙忙碌碌地实现着自己的希望与梦想。与其被生活与工作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不如冲泡一杯清茶,享受一份独有的心情,塑造一片淡然的心境。在淡淡的甘美之中细细品尝茶中所独有的韵味,在那蓦然回首之中感悟真正的人生。
茶中的大雅——茶与《红楼梦》
茶是雅物,也是俗物,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便会沾染什么样的气息。若是进入官场,便沾染了几分官气;若是流入寻常百姓家,便多了几分亲和气;若是行走于江湖,便带着江湖气;而一旦进入了地位显赫的贾家,便沾染了其中的几分贵气。
据红学专家统计,在120回本的《红楼梦》中,如果不算与茶有关的事物,曹雪芹在小说中有273处写到了茶。这个数字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相当于每一回要提到两次之多。其中,茶衬托出了贾府的高贵与风雅,而贾府也带给茶别具一格的特色与魅力。《红楼梦》中的茶品种繁多,有暹罗国进贡的“暹罗茶”、怡红院里常备的“普洱茶”、黛玉房中的“龙井茶”、贾母不喜欢吃的“六安茶”、妙玉为老祖宗沏的“老君眉”、茜雪端上的“枫露茶”以及贾府饭后用来漱口的漱口茶等等,种类繁多。曹雪芹通过书中不同人物对茶的不同需求,由此也看出他将《红楼梦》刻画得极为详尽,甚至连小小的茶叶都不忽略。
除了小说中的茶叶名之外,《红楼梦》还多处涉及到饮茶器具与冲泡茶叶用水的问题。小说中的茶具极其奢华精致,例如贾母的花厅上摆着洋漆茶盘,里面放着旧窑什锦小茶杯;王夫人的房中,茗碗瓶花具备,不愧为正室所用的茶具;而冰清玉洁的妙玉接待贾母时,捧上的是一个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可见其蕙质兰心以及独到的品味。
好茶离不开好器,也同样离不开好水。《红楼梦》中最爱茶的妙玉,她在为众人煮茶的时候,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贾母问她煮茶的水是什么水,妙玉说是旧年蠲的雨水。而她单独请宝钗、黛玉喝茶时,冲泡的水是她五年前住在玄墓蟠龙寺时,收的梅花上的雪,用花瓮盛装,埋在地下,5年后才打开来吃,所以那茶才“轻浮无比”。虽然古人一直有用雨水、雪水煮茶的事例,但经妙玉之手烹茶,自然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味道。以雪烹茶,更衬托出妙玉孤高清冷的性情以及逸尘如仙的雅致美感。
除了好茶、好器与好水之外,《红楼梦》中的人物名字也独具特点。说到以茶命名的人物,大家一定会想到贾宝玉身边的小厮茗烟。这个小厮刁钻古怪,起初的名字为“茗烟”,后又在第24回改为“焙茗”,直到第39回又改回了“茗烟”。这究竟是作者的疏忽还是版本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个小厮的名字却值得我们仔细考虑一番。《红楼梦》中丫鬟的名字以琴棋书画命名,而小厮的名字亦有泉(引泉)、花(扫花)、云(挑云)、鹤(伴鹤),单凭曹雪芹对茶的喜爱,其中必然不能少了“茶”字,那么,“茗烟”也就不意外了。
《红楼梦》可称得上是一部集历史、社会、人文、人生的百科全书,单凭曹雪芹在小说中对茶的极尽描写,就足以证明其审美水平之高与艺术技巧的精湛。品读红楼之余,我们必能在茶香袅袅中领略那段抹不去的风流佳话。
茶与《红楼梦》
茶中的大俗——茶与《金瓶梅》
茶落入了贾府,就多了几分贵气;而流进了西门庆的宅院,便多了几分俗气。与《红楼梦》中极尽大雅之能事的饮茶方式不同的是:《金瓶梅》一书集中展示了市井小人物的世俗生活,在饮茶方式上也主要描述了这个阶层人的饮茶习俗。
茶与《金瓶梅》
例如其中描写了许多与婚礼茶俗有关的段落。如西门庆女儿定亲“下茶”;李衙内一心要娶西门庆遗孀孟玉楼,多次写到与茶礼有关的民俗:从打算“行茶礼”到“买办茶红酒礼”和去西门庆家“下茶”;西门庆的女婿陈敬济去调戏已改嫁的丈母娘孟玉楼,特地请她吃“双人儿”香茶等等,这些“茶礼”真可谓多姿多彩,但由于其中的描写多为市井阶层的茶文化,因此,一直被文人墨客认定的高雅茶事也显得香艳庸俗了。
据有关专家统计,《金瓶梅》中描写到茶的地方多达629处,其中谈到的茶坊也数不胜数,比《红楼梦》要多出两倍还多,这在古典小说作品中真可谓空前绝后了。小说中提到的茶有许多种,除了我们所见的清茶,还有许多特别的茶类。
例如,其中有两种可餐可饮的茶,分别是胡桃夹盐笋泡茶和木樨芝麻薰笋泡茶。它们的味道与特点都不同于普通茶类。其中薰笋是指玉兰片,木樨是指桂花,这些原料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价格极其昂贵,非一般人家可以享用。按小说中所描绘,用桂花、芝麻、玉兰、茶叶等材料泡制成的茶必然唇齿留香,即便食用起来也不会感觉到腻。
除了这几类半饮半食的茶,西门庆家中还有“雀舌”、“鹰爪”之类的茶叶。在这些茶中,多是一些嫩绿茶,诸如现在的西湖龙井、庐山云雾、黄山毛峰,还有福建武夷茶、浙江阳羡茶……等等。这些茶在当时都属于贡茶,一般人家如果能饮用这些茶,想必也是非常不一般的了。
与《红楼梦》中相同的是,《金瓶梅》中也提到了以雪烹茶。但妙玉本就是个清高如仙般的妙人,用此方法收集雪煮茶,给人的感觉也带了几分神清气爽,脱俗不凡;但《金瓶梅》中以雪烹茶的人却是西门庆的正室夫人吴月娘,在《吴月娘扫雪烹茶》这段故事中,她与西门庆刚刚言归于好,忽然望见窗外的雪如“寻绵扯絮,乱舞梨花”,于是便有了“吴月娘见雪下在粉壁间太湖石上甚厚,下席来,教小玉拿着茶罐,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与众人吃。正是:白玉壶中翻碧波,紫金杯内喷清香。”这段场景。以雪烹茶,本是文人追求的雅诗,目的在于在幽雅高洁的茶水中寻求精神的超脱,可吴月娘扫雪却无法到达这种境界。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两人并未言归于好,而是大打出手,即便那雪下得再美,她又哪会有那种心情?
《金瓶梅》中所用到的茶器也特别精致,如金杏叶茶匙、银杏叶茶匙、紫金壶、金台盏、银厢殴儿、银汤瓶等,多用金银所制,形态各异,质地贵重,不仅显示出西门庆家的奢华富贵,更反映出当时城镇富商官吏阶层的茶文化生活。
小说中描写了许多与茶有关的事物,将市井小民的饮茶习惯刻画得惟妙惟肖。“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是作者对明代世俗茶风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概括,由此看来,《金瓶梅》不愧为描写明代市井世俗饮茶风俗的奇书,也称得上是我们采掇茶文献史料的一座丰富多彩的宝库。
第四章品茶是一种心境
品茶之趣,不仅注重茶叶的色、香、味、韵等,还注重品茶人的心态。喝茶,品茶,喝的是一种净化,品的是一种心境。呷一小口茶,任由那鲜爽香醇的味道在舌尖花开,充满齿喉,此时,我们不但品出了茶香,还品出了另一种隐约的情感。茶,喝的就是一种心情,一种情调,需要平心,需要清静,需要禅定,需要放松……它不仅温润了我们的五脏六腑,更滤去了浮躁,沉淀下的则是对人生的思考。
品茶需要平心
“我们的力量并非在于武器、金钱或武力,而在于心灵的平静。”这是一行禅师曾说过的一种修行方法。尘世的喧嚣让我们的心灵备受折磨、饱受煎熬。我们的思绪总是被各种外物干扰,从而给心灵增加了许许多多的负累。在这种浮躁的风气中,我们需要寻求一种力量,一种可以约束杂乱思想,让心灵重归安定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叫做平静。
心灵的平静是一股最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让我们约束起不需要的思想,从喧嚣的尘世安然抽身,也能让我们安心地活在当下,而品茶时就需要这种平和冷静的心境。
我们可以让自己完完全全地休息1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不要让心灵沾染琐事,心平气和地冲泡一壶好茶,让自己完全沉浸在香醇清爽的茶香里,安安静静地享受这段时光,让思绪随意地在头脑中游动,你会发现,茶香能起到安抚神经的作用,它能让你觉得精神多了,头脑也跟着清醒,心情也慢慢地转为平静。
心灵的平静意味着从稚嫩到成熟的转化,它是一股温柔的力量,让你的心灵归于一种最平稳的状态,让追求平静的人内心能够获得满足与安定。与其同时,轻啜一口茶汤,任那润滑清淡的茶汤在舌尖上滚动,它仿佛变成了一股温热的暖流,一直涌入我们的心底。在纷乱的世界中,给自己一段时间,细细品味茶中的香气与浓浓的滋味,回到内心深处细细地体会生命的奥秘,这无疑是一种追求平静的最高境界。
身体的彻底放松可以让我们的思绪变得清晰有条理,不再因各种外界的因素而变得混乱不堪。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常常绞尽脑汁也记不起来的事情,在我们不去想的时候就自己跳出来的原因。
世间浮躁,人心浮躁,若要平心,唯有香茗,难怪古今圣贤、文人骚客,皆对茶赞之不绝,爱之难舍。当你烦躁时,不妨喝一杯茶,聆听心底最原始的声音;当你愤怒时,不妨喝一杯茶,它会让你躁动的心情慢慢归于平静;当你悲伤时,不妨喝一杯茶,你会发现原来生命中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静静地品茶,你的世界才会多了一处平和的角落。
品茶需要清静
长期生活在纷繁都市的人们,整日与钢筋水泥的建筑打交道,在灰尘喧嚣中行走,心也随之疲惫吵闹。我们很难在城市中寻找到一处清净的角落,忧愁烦闷也自然随之而来。此时,如果我们能离开城市几日,到山野间,看着蓝天碧水,轻饮慢品一杯清茶,一定会使心性变得纯净起来,那些烦恼也自然可以化解。
茶饮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自然会有清心净心的作用,它有助于陶冶人们的情操、去除杂念、修炼身心。中国历代社会名流、文人墨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在饮茶中获得清净之感。他们特别喜好在品茗中论经议事、轻吟浅唱、对弈作诗,以追求高雅享受的同时,也除却内心的繁冗。
茶的清静之美是一种柔性的美,和谐的美。古代的文人雅士介入茶事活动之后,发现茶叶的这些特性与他们的儒家、道家和禅宗的审美情趣都有相通之处,于是就将日常生活行为的饮茶发展提升为品茗艺术。而这种品茗艺术的性质自然是与茶叶的自然属性一脉相通的,都具有清、静的本质特征。
他们通过饮茶品茶创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内心的每一个角落时,心灵便在这种虚静中显得空明,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净化,人们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裴汶在《茶述》中写道:“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写的就是茶的特性;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提到:“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也是茶可以使人清净;北宋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也同样指出茶的功效——“祛襟涤滞,致清导和”;明代朱权在《茶谱》中也提到:“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
由此看来,古人从喝茶中得出了“茶可清心静心”这一结论,这对我们后人来说,无疑是极有启发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功利的世界中,人人都在为生存而奔波忙碌,因而,我们常常忽视了那些生活中原本十分美好的东西,甚至一次次地与快乐和幸福错过。人们渴望清净、安宁的心情,渴望不被尘世所困扰烦忧,同样也期盼远离喧嚣,追求向往的东西,于是,茶便成了我们最忠实的朋友。
品茶需要禅定
茶在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称为禅茶。由于佛教寺院多在名山大川,这些地方一般适于种茶、饮茶,而茶本性又清淡淳雅,具有醒脑宁神的功效。因而,种茶不仅成为僧人们体力劳动、调节日常单调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成了培养他们对自然、生命热爱之情的重要手段,而饮茶则成为历代僧侣漫漫青灯下面壁参禅、悟心见性的重要方式。
禅茶是一种境界,也是一次心与茶的相通,它是指僧人在斋戒沐浴、虔心诵佛后,经过一整套严谨而神圣的茶道仪式来泡制茶的全过程,共有18道程序。禅茶属于宗教茶艺,自古有“茶禅一味”之说。禅茶中有禅机,禅茶的每道程序都源自佛典、启迪佛性、昭示佛理。禅茶更多的是品味茶与佛教在思想上的“同味”,在品“苦”味的同时,品味烦苦人生,参破“苦”谛;在品“静”味的同时,品味遇事静坐静虑,保持平淡心态;在品“凡”味的同时,品味从平凡小事中感悟大道。
品茶需要禅定。佛门弟子在静坐参禅之前,必先要品一杯茶,借由茶来进入禅定、修止观。茶能防止昏沉散乱,有类似畅脉通经的效果,特别有助于“制心一处”的修行功夫。饮茶后的身体会特别舒畅,仿佛一股清气已先游遍全身,再加上观想或默持咒语,很容易“坐忘”,较快达到“心气合一”的觉受。体内有茶气,在念经修法时,因散发上品清光茶香,往往能感召较多的天人护法来护持修行人用功。
禅茶有许多好处,在品饮的时候其功效自然体现出来。首先,禅茶可以提神醒脑。出家僧众要打坐用功,因五戒之一就是不准饮酒,二来夜里不能用点心,三者打坐不可打盹,于是祖师们就提倡以喝茶来代替。茶能提神少睡、避免昏沉、除烦益思,有利修行人静坐修法、养身修性。
另外,禅茶还可以帮助平衡人的心态。喜欢喝茶的朋友都知道,茶的味道是平淡中带有幽香,经常品茶就会使人的心境变得和茶一样,平静、洒脱、不带一丝杂念,这样有助于人们保持心态的平衡。心理决定生理,当心态平衡了,身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都会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样的身体必然是健康的。
总体来说,禅定是修行之人的一种调心方法,它的目的就是净化心灵,提升大智慧,以进入无为空灵的境界。若以这种佛家之心去品茶,我们一定能在茶香余韵中体会人世间存在的诸多智慧,洞悉万事万物的实相,从而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品茶需要风度
刘贞亮《茶十德》中明确指出“以茶可雅心”。古往今来,无数名人雅士都将情寄托于茶中,在茶香弥漫之间弹琴作诗,气度翩翩。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品茶的另一种心境——风度。
风度是一种儒雅之美,它是在清静之美与中和之美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气质、一种神韵。它来源于茶树的天然特性,反映了茶人的内心世界及道德秉性。茶取天地之精华,禀山川之秀美,得泉水之灵性。在所有饮品中,唯有茶与温文尔雅,心志高洁的人最为相似。
所谓儒雅便是一种飘然若仙的风度,通常是指人们气质中蕴含着的较高的文化品位。正如唐代耿讳所说:“诗书闻讲诵,文雅接兰荃。”因而,儒雅的风度一直是古今茶人形成的一种具有浓郁文化韵味的美感。
从审美对象而言,与茶相关的诸要素都呈现出雅致之美。品茗的器具、品茗的环境、品茗的艺术都可以与风度联系起来。中国茶人受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很深,追求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他们常把山水景物当作感情的载体,借自然风光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与自然情景交融,因而产生对自然美的爱慕和追求。看着青天碧水,捧着精致的茶具,细细品茶,其中的风雅可见一斑。
艺术作为审美的高级形态,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品茗就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与观赏性,因此,它和生活中原生态喝茶动作就有雅俗之别。大口喝茶的人算不得品茶,边喝茶边大声喧哗的人也算不得高雅的茶人,只有那些言谈举止皆有风度的人才能将“品茶”二字诠释得完美。
品茶需要风度,在煮水的时候,在泡茶的时候,在端起茶杯的时候,都可以见到每个人的修养与品行。品茶同时也能提升一个人的风度气韵,若我们想要修炼身心,不妨冲泡一杯香茶,体会那种风雅之美吧。
品茶需要心意
中国的品茶艺术虽然高雅,却并不是高不可攀,它不似其他艺术那般令人难以企及,只需有一番心意就好。
提到心意,我们可能会想起这样一个故事:相传苏东坡当年来到一个寺院中,由于一路上风餐露宿,他的衣服有些破旧。主持看了看他,只是把他领到普通的房间,淡淡地说了一个字:“坐。”接着又对小和尚说:“茶。”当主持与苏东坡谈了许久之后,发现其文采飞扬,知识渊博,于是马上把他领到高级客房,微笑着说:“请坐!”又对小和尚喊道:“泡茶!”等又谈了一会儿,主持才知道对方就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又惊又喜地将他领到自己居住的房间,恭恭敬敬地对他说:“请上坐!”又吩咐小和尚说:“泡好茶!”等苏东坡要离开的时候,主持希望他能留下字迹,好悬挂起来为僧人和香客瞻仰,苏东坡想了想之后,提笔写了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主持一看,顿时羞愧难当。
先不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但就主持这种表现来看,他就缺乏品茶的心意。佛门本就应不分尊卑,一视同仁,而他的做法却恰恰相反。诚意是发自内心的意愿,自动自发竭尽全力去做,发自内心想让客人尝到一杯最好的茶,这种诚意的表现,实际上茶未饮而心已感到一股暖流了。
客来敬茶一直是中国人的基本礼貌之一,它给人的感觉便是热情好客的温暖之感。从迎宾时选好茶、好水、好器开始,到优美的泡茶手法与茶艺表演,处处都能体会到主人的心意与热忱,这是用华丽辞藻也无法表达出来的感受。当客人捧起茶碗,听主人讲述茶的典故与文化时,那种以心交心的过程也在这种平和愉悦之中完成了。
茶的制作过程极其复杂,从采茶开始到品饮结束,要经历太多的过程,而每一个过程都有需要注意的事。因此,品茶的时候我们便能体会到每一个过程中制茶人的那份心意,带着这份满满的感动之情去品茶,一定更能体会茶中的韵味了。
品茶需要放松
生活压力、职场压力、情感纠纷,无一不是生活在现今社会人们的苦恼。每个人都想要寻求一种轻松的生活,却总是被形形色色的压力“捉弄”得苦不堪言。每每此时,我们可以为自己冲泡一杯茶,放松心情,舒缓一下紧张的神经。
所谓“茶者心之水,饮之畅灵”。喝茶跟所有的感官都紧密相连,尤其是心。有心喝茶就可以清净身心,达到心、气、脉、身、境五者的融合,心若放松,那么整个人也会随之畅快无比。品一口茶,人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念等都会受到茶的影响,渐渐地放松起来。主人与客人之间连结着的纽带就是茶,彼此之间怀着对茶、对水、对茶具的喜爱与感激之情品饮,让整个人开始放松,仔细体会茶水流经喉咙的感觉以及它们流入你心的过程。
眼睛放松,便能看清整个泡茶的过程,看清楚茶叶在清澈的水杯中上下沉浮,茶汤色泽如何,茶叶品质如何,茶具是否美观,品茶的环境是否雅致等等。
耳朵放松,便能听到茶水倾入杯中的声响,听清主人边泡茶边细心的讲解,听到品茶者呷饮时的愉快之声以及对茶的赞美之情。
鼻子放松,就能对茶的清香之气更为敏感,使香气更完整地进入我们体内,闻到比平常更细微的味道。
舌头放松,品尝到的茶汤美感自不必说。口腔中的津液自然分泌,或香醇或清冽的茶水顺着舌根流入身体里,就像沿着心脉在体内循环,将每一个器官都抚平了一样。
身体放松,我们就不会觉得与世间万物有距离。茶具不是独立的,茶水不是独立的,茶香也不是独立的,都与我们融为一体。此时天地之间的万物都是一个整体,都随着柔滑的茶水,扑鼻的香气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物”与“我”完全合一。
意念放松,内心则不再有执着,内心才会得到自由和解脱。一个彻底放下执著与意识最深层惯性的人,才会具备享受人生的洒脱之情。当我们每一个念头都是自由自在,不受其他念头的制约时,就有了所谓般若的智慧,也就是大师们所说的“无念”。
品茶可以使人放松,而放松之后才能更好地品茶。若有闲暇时间,请将执著心放下,让六根放松,沉浸在茶的芬芳与韵味之中吧。
品茶需要乐观的心态
中国著名作家钱钟书曾经说过:“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这是人类文化又一进步。”快乐由精神决定,以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品茶,也就能使茶的品饮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交互共鸣,真正体会到品茶的真正快乐。
乐观是甘霖,是一次拯救,是因为卓识和对事物的深入了解才会展现出的洒脱。当乌云布满天空之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欢乐时不要过分炫耀欢乐,悲伤时也不要过分夸大悲伤,现实往往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或那么糟。当“山穷水尽”的时候,乐观还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完全可以依靠这笔财富重整旗鼓。但如果连这笔财富都没有了,那可真是彻头彻尾的“一无所有”了。
品茶与吟咏一样,都需要有一种闲适的心态。这种“闲”并非仅仅是空闲,而是一种摈弃了俗虑,超然于世的悠闲心态。这样从容乐观的啜品,才能悟得出茶的真色、真香与真味,正如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由此便能看出他乐观开朗的本性了。
带着这种乐观的心态去品茶,就可以得到同样乐观的享受。无论茶叶是不是名茶,水质是不是上好的山泉水,茶具是不是精致昂贵的名品,饮茶环境是不是布局精美,这些在乐观人的眼中,往往都不重要。他们只在乎一种品茶的心境,是不是从心底感觉到快乐,他们以这种乐观的心情品茶,那么无论外部条件如何,他们都能得到快乐,这便是乐观最大的好处。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识茶 泡茶 品茶更新,肆 一瓯甘饮惬余暇——品茶篇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