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及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
楔子
明朝末年,一对外地夫妇在京城开了一家“胡记客栈”。本钱小,店不大,生意一直惨淡经营着。
在胡姓夫妇苦苦支撑着店面的同时,京城里行乞的一些乞丐,常三五成群登门乞讨。胡姓夫妇不像其他店主一样,见到乞丐就呵斥辱骂,而是满脸堆笑,尽可能给乞丐们一些热饭热菜。好在当年的乞丐各有地盘,打搅他们的还不致太多。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着。一天深夜,胡记客栈隔壁的一家从事绸缎生意的店铺忽然失火,大火很快殃及了胡记客栈。
胡姓夫妇急急地张罗着几个客人外出躲避,根本无力阻止即,将漫过来的熊熊大火。正当他们束手无策之时,只见那群平常天天上门乞讨的乞丐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在老乞丐的率领下,冒着生命危险爬上客栈屋顶,三下五除二就掀掉了客栈毗邻绸缎铺的半个房顶。这样,尽管绸缎铺烧成了灰烬,也没有把大火扩散到胡记客栈。客栈虽然也遭受了一点小小的损失,但最终给保住了。
火灾过后,人们都说这是夫妇俩平时的善行得到了回报,要是没有那些平时受他们施舍的乞丐们出力,胡记客栈肯定片瓦无存。
一个人的德行是他最宝贵的财产,它构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本身,它是一个人在信誉方面的全部财产。它比财富更具威力,它使所有的荣誉都毫无偏见地得到保障,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显著地影响别人对他的信任和尊敬。
对于德行的修为,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而《易经》中对德行的修为刚为“厚德载物”。
《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意是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农夫不会为了土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不肖而放弃教育。天地问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应是一视同仁。
与任何人相处,都要平等待人,不高人一等、故作姿态,不自以为是,不要在别人的背后评头品足、说三道四和指手画脚,始终保持友好平等的姿态与对方说话和办事,才不至于伤及他人的面子和自尊心,才有可能与别人保持友好关系,才有助于做好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孟子把“天时、地利、人和”看作是战争中的三个要件,其实,战争如此,政坛如此,干工作事业如此,人生的成败也是如此。
“和为贵”,这是古今中外成功者最推崇的处世哲学。《菜根谭》里这样写道:“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唯和气热心之人,其福必厚,其泽亦长。”
人在社会上或在工作中表现出的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不仅肩负着共同的事业,而且也有很多工作必须依靠大家协作才能完成,否则,互相拆台,暗中作梗,明处捣乱,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是不大可能的。而让周围的人都能齐心协力、团结合作,自然需要有和谐的气氛。倘若同事之间情感上互不相容,气氛上别扭紧张,就不可能团结一致地完成工作任务。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追求和生活方式,因各自的教养、文化水平、生活经历等不同,不可能也不必要求每个人都处处与他所处的群体合拍,但是,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不可能仅靠一个人的力量,谁也不愿意成为群体中的不团结因素,被别人嫌弃而“孤军作战”。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在集体中都能团结一致、友善待人,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友善待人,平等尊重,是与人友好相处的基础。应该主动热情地与周围的人接近,表示一种愿意与人交往的愿望。如果没有这种表示,别人可能会以为你希望独立,不敢来打扰。切忌显出孤芳自赏、自诩清高的态度,使人产生你高人一等的感觉。不平等的态度,永远不会赢得友谊。
言谈举止也是非常重要的。谈话应选择别人感兴趣、听了愉快的话题,使人觉得你是个谈得拢的朋友,只有让人从你的言谈中得到乐趣,别人才会愿意与你交谈。我们反对一味地曲意迎合,但是善意、友好地称赞会使人愉快,刻薄、不善意的取笑会让人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不和你接近。
任何人和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尽如人意,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认识到大多数人都是通情达理的,会使自己以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谁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在别人产生消极行为和情绪时又能予以谅解,这正是一种有教养的表现,它会使人处处感到你友好的愿望。
其实,哪一个地方的人也不难相处,能否友好相处,主要取决于自己。美国出版的《成功座右铭》一书介绍,一所大学的研究结果说明,显示一种真正以友谊待人的态度,60%~90%的高比率是可以引起对方友谊的反应的。领导此项研究的博士说:“爱产生爱,恨产生恨,这句话大致是不会错的。”
与周围的人保持和气与友爱,最大的原则是不要批评,尽量少批评或委婉批评。
美国奥克拉荷马州恩尼德市的江士顿,是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协调员。他的职责之一是监督在工地工作的员工戴上安全帽。他说他一碰到没有戴安全帽的人,就官腔官调地告诉他们,要他们必须遵守公司的规定。员工虽然接受了他的纠正,却满肚子的不高兴,而常常在他离开以后,又把安全帽拿了下来。
他决定采取另一种方式。下一次他发现有人不戴安全帽的时候,他就问他们是不是安全帽戴起来不舒服,或者有什么不适合的地方。然后他以令人愉快的声调提醒他们,戴安全帽的日的是在保护他们不受到伤害,建议他们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戴安全帽。结果是遵守规定戴安全帽的人愈来愈多,而且不会造成愤恨或情绪上的不满。
平生不作皱眉事.天下应无切齿人。
古人说“有容德乃大”,又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能载物”。从社会生活实践来看,宽容大度确实是人在实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素质。做人要胸襟宽广,要有宽容平和之心,这不仅是一种魅力,更是社会成功的一种要素。
一个以敌视的眼光看世界的人,对周围人戒备森严,心胸窄小,处处提防,他不可能有真正的伙伴和朋友,只会使自己陷入孤独和无助中;而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则讨人喜欢,易于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18世纪,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围绕定比定律争论了有9年之久,他们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互不栩让。最后的结果是普鲁斯特获得了胜利,成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但是,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独占天功。他真诚地对与他激烈争论的对手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责难,我是很难进一步将定比定律研究下去的。”同时,普鲁斯特特别向众人宣告,定比定律的发现,有一半功劳是属于贝索勒的。
在普鲁斯特看来,贝索勒的责难和激烈的批评,对他的研究是一种难得的激励,是贝索勒在帮助他完善自己。这与自然界中“只是因为有了狼,鹿才奔跑得更快”的道理是一样的。
普鲁斯特的宽容是博大而明智的,他允许别人的反对,不计较他人的态度,充分看到他人的长处,善于从他人身上吸取营养,肯定和承认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正是由于他善于包容和吸纳他人的意见,才使自己走向成功。
这种宽容实在让人感动,想到时下学术界中屡见不鲜的相互诋毁、压制排挤、争名夺利等文人相轻的现象,让正直的人倍觉耻辱。
著名天文学家第谷和科普勒之间的友谊就是一曲优美的宽容之歌。
科普勒是16世纪的德国天文学家,在年轻尚未出名时,曾写过一本关于天体的小册子,深得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第谷的赏识。当时第谷正在布拉格进行天文学的研究,第谷诚挚地邀请素不相识的科普勒和他一起合作进行研究。
科普勒兴奋不已,连忙携妻带女赶往布拉格。不料在途中,贫寒的科普勒病倒了。第谷得知后,赶忙寄钱救急,使得科普勒度过了难关。后来由于妻子的缘故,科普勒和第谷产生了误会,又由于没有马上得到国王的接见,科普勒无端猜测是第谷在使坏,写了一封信给第谷,把第谷谩骂了一番后,不辞而别。
第谷是个脾气极坏的人,但是受此侮辱,第谷却显得出奇的平静。他太喜欢这个年轻人了,认定他在天文学研究方面的发展将是前途无量的。他立即嘱咐秘书赶紧给科普勒写信说明原委,并且代表国王诚恳地邀请他再度回到布拉格。
科普勒被第谷的博大胸怀所感染,重新与第谷合作,他们俩合作不久,第谷便重病不起。临终前,第谷将自己所有的资料和底稿都交给了科普勒,这种充分的信任使得科普勒备受感动。科普勒后来根据这些资料整理出著名的《路德福天文表》,以告慰第谷的在天之灵。
浩瀚如海洋般的宽容情怀,使第谷为科学史留下了一页光辉的人性佳话。这种宽容像雨后的万里晴空,清新辽阔,一尘不染。这种宽容像是舔犊情深,对下一辈给予温暖的关爱和呵护;像是辽阔的大地,让所有为大地增添靓丽生命的物质,都有自己的一片发展天地;亦像是一条乡间的小河,让水草悠悠地生长,让小鱼快乐地游来游去。
佛界有一副名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怀一笑,笑世问可笑之人”。谚语中还常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些话无非是强调为人处事要豁达大度,要奉行宽以待人的原则。也许是昨天,也许是在很早以前,某个人伤害了你的感情,而你又难以忘怀。你自认为不该得到这样的损伤,因而它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中,在那里继续侵蚀你的心。
当我们恨我们的仇人时,我们的内心被愤怒充溢着,这就等于给了他们制胜的力量,那力量能够妨碍我们的睡眠、我们的胃口、我们的血压、我们的健康和我们的快乐。如果我们的仇人知道他们如何令我们苦恼,令我们心存报复的话,他们一定非常高兴。我们心中的恨意完全不能伤害到他们,却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像地狱一般。
莎士比亚是一个善于宽以待人的人,他说过,不要因为你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炽热得烧伤自己。广览古今中外,大凡胸怀大志,目光高远的仁人志士,无不是大度为怀,置区区小利于不顾,相反,鼠肚鸡肠,竞小争微,片言只语也耿耿于怀的人,没有一个是成就大事业的人,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人。
在待人处事中,度量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经常会发生矛盾,有的是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有的是由于一时的误解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够有宽容的度量,以谅解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就可以赢得时间,使矛盾得到缓和,反之,如果度量不大,那么即使为了芝麻点大的小事,相互之间也会斤斤计较,争吵不休,结果是伤害了感情,影响了友谊。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各自止着自己的人生之路,熙熙攘攘,难免有碰撞,即使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难免有伤别人的心的时候。朋友背叛了我们,父母责骂了我们,或爱人离开了我们,都会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伤害。
哲学家汉纳克·阿里德指出,堵住痛苦回忆的激流的唯一办法就是宽恕。1983年12月的一天,教皇保罗二世就宽恕了刺杀他的凶手M.A.阿格卡。对普通的人来说。宽恕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一般人看来,宽恕伤害者几乎不合自然法规,我们的是非感告诉我们,人们必须为他所做的事情的后果承担责任。但是宽恕则能带来治疗内心创伤的奇迹,以致能使朋友之间去掉旧隙,相互谅解。
当人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很深的心灵创伤之后,人们自然对伤害者就产生了怨恨情绪。一位妇女希望她的前夫和新妻的生活过得艰难困扰,一位男子希望那位出卖了他的朋友被解雇等等,就是这种典型的怨恨心态。怨恨是一种被动的、具有侵袭性的东西,它像是一个化了脓且不断长大的肿瘤,使我们失去了欢笑,损害了健康。怨恨,更多地危害着怨恨者本人,而不是被仇恨的人,因此,为了我们自己,必须切除怨恨这个肿瘤。
然而怎样才能切除这个肿瘤呢?
首先要正视自己的怨恨,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经常痛恨别人,所以我们就应该把怨恨埋藏在心底,但怨恨仍然在平静的表面下奔流,损伤了我们的感情。承认怨恨,就等于强迫我们对扭曲的灵魂施行手术以求早日痊愈,即作出宽恕的决定。我们必须承认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面对另外一个人直接地说:“你虽然伤害了我,但我愿意宽恕你。”
丽兹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副教授,一个很称职的教师。她的系主任答应替她向教务长请求提升她,然而他口是心非,在向教务长提交的报告中却严厉地批评了丽兹的工作,以致教务长对丽兹说:“走吧,你只好另谋职业去了。”
丽兹恨透了系主任对她的诋毁。但她还得从他那里得到一纸推荐书,以便另寻职业。系主任对她说:“很抱歉,尽管我在教务长面前为你说了许多好话,但仍然不能使教务长提升你。”丽兹假装相信他的话,但她内心却无法忍受这口怨气,一天,她直接和这位系主任吐露了心中的怨气,系主任竟断然否认了事实,这使丽兹看出他是个多么可怜多么卑微的人。于是她感到和这样的人不值得生气,并最后决定把这桩事情抛在一边。
有人说,丽兹的这种宽恕是软弱的表现,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冤冤相报抚平不了心中的伤痕,它只能将伤害者和被伤害者捆绑在无休止的怨恨战车上。圣雄甘地说得好:倘若我们大家都把“以眼还眼”式的正义作为生活准则,那么全世界的人恐怕就要都变成瞎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家雷侯德·列布赫也说过这样一句格言:“我们最终必须与我们的仇敌和解,以免我们双方都死于仇恨的恶性循环之中。”
在同一联盟内部,宽恕是消除内部矛盾的有效方法;对志趣相投的群体来说,唯有不断地宽恕,才能取得事业上的共同成功。
让岁月为我们抚平仇恨的伤痕,因为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我们就不会再深深地伤害自己。让我们像大地一样,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一切,承载一切。
一个人经历一次宽容,就会获得一次人生的亮丽,打开一道爱的大门。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过高,当原其可从。
老子在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时,还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处众人之所恶故嵊于道。”所谓“处众人之所恶”,强调的是要处于众人所恶的低位,也就是讲做人要谦逊。如果能做到这些,该人就差不多参透了处世之道——“几于道”。
谦逊是人恪守的一种平衡关系,使周围的人在对自己的认同上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让别人不感到卑下和失落。非但如此,有时还能让别人感到高贵,感到比其他人强,即产生任何人都希望能获得的所谓优越感。这种似乎在贬低自己的“愚蠢”行为,其实得到的更多,如他人的尊重与关照。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懂得谦逊就是懂得人生无止境,事业无止境,知识无止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不知者,可谓知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有谦乃有容,有容方成其广。人生本来就是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障碍前进的,攀登事业的高峰就像跳高,如果没有一个刹那间的下蹲积聚力量,怎么能纵身上跃?人生又像一局胜负无常的棋,我们无法奢望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况且,“鹤立鸡群,可谓超然无侣矣,然进而观于大海之鹏,则渺然自小;又进而求之九霄之凤,则巍乎莫及”。只有建立在谦逊谨慎、永不自满的基础之上的人生追求才是健康的、有益的,才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的,也一定是会有所作为、有所成功的。
晋襄公有位孙子,名叫惠伯谈,晋周是惠伯谈的儿子。
这位晋周生不逢时,遇晋献公宠信骊姬,晋国公子多遭残害。晋周虽然没有争立太子的条件,更无继位的希望,也同样不能幸免。
为保全性命,晋周来到周朝,跟着单襄公学习。
晋是当时的大国,晋周以晋公子身份来到周朝。但晋周自小受父亲教育,养成良好的品性,他的行为举止完全不像一个贵公子。以往晋国的公子在周朝,名声都不好听,晋周却受到对人要求严厉的单襄公的称誉。
单襄公是周朝有名的大臣,学问渊博,待人宽厚而又严厉,是周天子和各国诸侯王公都很尊敬的人,晋周很高兴能跟着他,希望能跟着单襄公好好学习,以成长为有用的人才。
单襄公出外与天子王公相会,晋周总是随从在后。单襄公与王公大臣议论朝政,晋周从来都是规规矩矩地站在单襄公身后,有时,一站几个小时,晋周都从未有一丝不高兴的神色。王公大臣都夸奖晋周站有站相,立有立相,是一个少见的恭谦君子。
晋周在单襄公空闲时,经常向单襄公请教。交谈中,晋周所讲的都是仁义忠信智勇的内容,而且讲得很有分寸,处处表现出谦逊的精神。
人虽然在周朝,晋周仍十分关心晋国的情况,一听到不好的消息,他就为晋国担心流泪;一听到好消息,他就非常高兴。一些人不理解,对晋周说:“晋国都容不下你了,你为什么还这样关心晋国呢?”晋周回答:“晋国是我的祖国,虽然有人容不下我,但不是祖国对不起我。我是晋国的公子,晋国就像是我的母亲,我怎么能不关心呢?”
在周朝数年,晋周言谈举止的每一个细节,都谦逊有礼,从未有不合礼数的举动发生。周朝的大臣都很夸奖他。
单襄公临终时,对他儿子说:“要好好对待晋周,晋周举止谦逊有礼,今后一定会做晋国国君的。”
后来,晋国国君死后,大家都想到远在周朝的晋周,就欢迎他回来做了国君,成为历史上的晋悼公。
晋周本是一个毫无条件争当太子的王子,仅以谦逊的美德征服了国内外几乎所有有权势的人,最终却被推上了王位,可见谦逊的力量有多么巨大。老子说,“上善善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确不是虚言。
许多人对于谦逊这项重要的特质,感到不以为然。事实上,谦逊是一项积极有力的特质,若加以妥善运用,可使人类在精神上、文化上或物质上不断地提升与进步。
谦逊是人性中的精髓,因为谦逊,圣雄甘地使印度独立自由,施韦策为非洲人创造了更美好的世界。
不论你的日标为何,如果你想要追求成功,谦逊都是必要的条件。在到达成功的顶峰之后,你才会发现谦逊有多么重要。只有谦逊的人才能得到智慧。聪明的人最大的特征是能够坦然地说:“我错了。”
人心好胜,我以胜应必败;人情好谦,我以谦处反胜。
一年冬天,年轻的哈默随一群同伴来到美国南加州一个名叫沃尔逊的小镇,在那里,他认识了善良的镇长杰克逊。正是这位镇长,对哈默后来的成功影响巨大。
那天,天下着小雨,镇长门前花圃旁边的小路成了一片泥淖。于是行人就从花圃里穿过,弄得花圃一片狼藉。哈默不禁替镇长痛惜,于是不顾寒雨淋身,独自站在雨中看护花圃,让行人从泥淖中穿行。
这时出去半天的镇长满面微笑地从外面挑回一担煤渣,从容地把它铺在泥淖里。结果,再也没有人从花圃里穿过了。镇长意味深长地对哈默说:“你看,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我们这样做有什么不好?”
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花圃,每个人的人生之旅就好比花圃旁边的小路,而生活的天空不仅有风和日丽,也有风霜雪雨。那些在雨中前行的人们如果能有一条可以顺利通过的路,谁还愿意去践踏美丽的花圃,伤害善良的心灵呢?
后来,哈默在艰苦的奋斗下成为了美国石油大王。一天深夜,他在一家大酒店门口被黑人记者杰西克拦住,杰西克问了他一个最敏感的话题:“为什么前一阵子阁下对东欧国家的石油输出量减少了,而你最大对手的石油输出量却略有增加。这似乎与阁下现在的石油大王身份不符。”
哈默听了记者这个尖锐的问题,没有立即反驳他,而是平静地回答道:“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那些想在竞争中出人头地的人如果知道,关照别人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的理解与大度,却能赢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他一定会后悔不迭。给人方便,是一种最有力量的方式,也是一条最好的路。”
有一篇叫《慷慨的农夫》的短文,说美国南部有个州,每年都举办南瓜品种大赛。一位经常获得头奖的农夫,获奖之后,毫不吝惜地将得奖的种子分送给街坊邻居。有人不解,问他为何如此慷慨,不怕别人的南瓜品种超过他吗?农夫回答:“我将种子分送给大家,方便大家,其实也就是方便我自己!”原来,邻居们种上了良种南瓜,就可以避免蜜蜂在传播花粉过程中,将邻近的较差的品种传播给农夫的南瓜。这样,农夫就能专心致力于品种的改良。否则,他就要在防范外来花粉方面大费周折而疲于奔命。
这种“与人方便”的做法,貌似愚蠢,实则多么智慧——因为在“与人方便”的同时,自己也方便了!无论是安身还是立命,是经商还是致富,这种大智若愚的做法都极为高明。
恩不论多寡。当厄的壶浆,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浅深,伤心的杯羹,召亡国之祸。
2500年前,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信奉终身的人生箴言?”孔子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对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深刻概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是自己不喜欢和不愿接受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依据这个原则,虽然我们还不能判断什么是应该做的,但至少可以知道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了,所以孔子的这句箴言包括了安身立命的全部道理。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追求,难免有越轨抢道、碰撞争执的时候。人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行为受到太多的约束。我们不妨来看看,一个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有些什么特点。一个人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个人行为的后果只涉及到他本人,与其他人或群体无关;
第二种,个人行为的后果将影响到他人的利益;
第三种,个人行为的后果将影响到某一群体组织的利益。
对于第一种情况,个人行为的自由是应该得到充分保障的,对于这种行为,他人可以规劝、说服,乃至恳求其改变,但没有理由干涉它或阻止它。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或其他群体时才需对社会负责。不过我们平时属于第一种情况的行为并不是很多,大部分行为是属于后两种情况;在后两种情况下,一个人行为的自由必须以其后果不影响或不危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否则,社会就有权利干涉或中止这个行为。这个道理虽然极其简单,却是人类一切法律赖以存在的前提,也是社会舆论和道德标准的根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说就是恕人,就是推己及人。用孔子的话说,这是可以终身照着去做的实行仁德的方法。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推己及人,和民间说的以情度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指的是一个意思。琇書蛧
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好地考虑到其他人呢?真正的原因是: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果,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一个人怎样决定一件事自已是做还是不做呢?西方人用穷举法为此设立了无数的法律条文。中国人不喜欢被众多的条文所约束,再说不少人的文化水平也没有达到记识每了条法律条文的程度。中国人宁可用一种更模糊更简单的方式,凭自己的良心直觉来做出是非的判断与选择。在中国人看来,人心都是肉长的,人与人之间本来没有什么不同,糖吃起来人人都觉得甜,风吹上来人人都觉得凉。所以,一个人决定做不做一件事,不需要去问律师或法官的意见,只需问一问自己:我做这件事所产生的后果我自己觉得如何,如果自己能够接受,那么估计别人也能容忍;如果自己不能容忍,别人肯定也不愿意接受。这就叫以情度情,将心比心。
人与人之间,能够真正形成沟通,达成理解,不是靠逻辑或教条,而是靠感情。将心比心,需要借助于某种中介,这个中介就是人的感情。中国人常说“通情达理”四个字,一个人只有“通情”才能“达理”。不通情不能达理。一个人孝敬父母,并不是出于什么法律或首先责任,只是他觉得父母从小精心抚养自己,所以现在需要尽力还报;同样一个人讲究信用,也不一定是为了履行合同或诺言,只是他希望别人也能对他讲究信用。中国人之所以显得富有人情味,并非因为中国人懂得深奥的人生哲理,也不是由于中国人熟记多少道德教条,事实上,中国人很少从哲理和教条出发来决定生活的取舍,他们只是简单地以自身的经验来衡量他人的感受,这种做法有时候遇到古怪而不通人性的人或许要碰壁,但好在大多数人都能将心比心、声气相通,甚至肝胆相照,所以这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安身立命的艺术运用起来总是那么得心应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发源于人的同情,同情对于人来说并不陌生,即使一个人从来不同情别人,至少也会被别人同情过。我们看到孺子将要落井,心中不免一紧,这便是同情;我们看到朋友不幸失恋,心头难免沉重,这也是同情。这里所说的同情并非仅仅是一种怜悯,怜悯是同情的一种,但同情不全是怜悯。在较高层次上说,同情当指把我们自己与别人或物等同起来,使我们也分享他们的感觉、情绪和感情。同情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过去的经验使我们了解在什么样的境遇下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当我们看到别人处在自己曾经处过,或者凭经验很容易在想像中体验的情境时,我们就开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把自己与他们等同起来,去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是己欲,什么是他欲,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接下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人的同情心乃是一种崇高博大的情怀,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沟通交流的媒介。在传统社会里,这种道德意境被概括为“仁”。现代人常常对古人的一个“仁”字迷惑不解。什么是仁呢?其实很简单,人与人之间的同情、理解、沟通、默契、和谐便是仁。仁者人也,两个人在一起,能够在感情上彼此合二为一,这便是仁。仁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也可存在于人与物之间。人对万物的同情使人产生与天地万物同类的同体的感觉,由此引发以仁爱之心待人待物的道德良知。王阳明说,人看到孺子入井,肯定会有怵惕恻隐之心,就是因为人心之仁与孺子同体,孺子与他是同类;人看到鸟兽哀鸣就产生不忍之心,也是因为人心之仁与鸟兽同为一体,鸟兽也是有知觉的;人看到草木被摧折,必然有悯恤之心,是因为人心之仁与草木同为一体,草木也是有生命的东西;人见到瓦石被毁坏,必然有顾惜之心,这是因为人心之仁与瓦石同为一体。于是,人将万物视为一体,将天下看成一家,将中国当成一人。于是,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以及山川、鬼神、鸟兽、草木都是自己亲爱的对象,达到尽仁、尽善、尽性的人生最高境界,这样的人称为大人。《大学》之首所谓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指这种大人的生活之道。
既然有大人,当然就有小人。按中国人的想法,人与人,人与物本来都是同根同脉,同心同德,不分彼此。但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躯壳形骸,于是便很容易从身躯上分出个你我他,由此产生种种分隔隘陋的私欲之弊,这样的人就变成了小人。小人自然泯灭了人性中仁爱亲善的灵光,终日围着自己的小圈子打转,为社会所不齿。
有人说,推己及人,“它也是一切道德,特别是公共道德的基础。如果人们心中都只有自己,完全不顾他人,那也就不会有公共道德”。的确,现在社会上许多不良现象,可以说都与缺乏恕人的思想有关。这一点也是任何民族、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所普遍适用的,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应该普遍遵守的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
有一个企业讨论什么是“文明”的标准,他们的回答是,时时想到他人就是文明。这个回答通俗而又生动地反映了文明的本质。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有了社会生活,就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也要求人们自觉遵守这些规范,使自己的行为有利于而不是妨碍社会生活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人们时时想到他人、恕到社会,这也就是文明的要求。恕人的思想,正是反映了文明的这个最基本的精神。
社会生活愈发展,人与人的关系愈密切,对文明的要求也就愈高;就愈要求人们自觉地把自己放到社会中,想到自己言行的社会影响,想到社会和他人。在现代世界已经愈来愈成为地球村的情况下,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与社会、与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一点上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好的人缘也就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市思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春秋时,有一次中山君宴请都城中的士大夫,司马子其也在座,中山君分羊肉羹没有分给他。他一怒之下跑到楚国,劝说楚王讨伐中山国。中山君被迫逃亡。
逃亡途中,有两个人拿着刀尾随着他。中山君回过头来对那两个说:“你们要干什么?”这两个人说:“我家有老父,有一次饿得要死,您拿出壶中的食物给他吃。在我父亲将要死的时候,他曾说:‘如果中山有战争,你们一定要以死相报。’因此,我们追赶到这里,愿为您而死。”中山君听后仰天叹息说:“施恩不在多少,在于他正当困危之时;结怨不在深浅,在于是否伤了人心。我因为一杯肉羹而使国家灭亡,以一壶饭得到两位义士。”
《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备写给儿子刘禅的遗诏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告诫刘禅,不要认为坏事小就去做,好事小就不做。想必刘备是勘破这茫茫人世,不少人“大善无力举,小事不屑为;大恶知忌避,小害不在意”的常情,才语重心长地立此遗诏的。
时间流逝了1700多年,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警语,对今人依然很有现实意义。
善恶之别,界限分明,善虽小仍是善,恶虽小总是恶。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小可以变大,眼前的恶小虽不足挂齿,但从量变到质变,待将来闹大时却遗患无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
从前有一个劣迹斑斑的农妇死了,阎王命令鬼把她抓去扔到油锅里面。守护她的小鬼心善,欲救出该妇人。小鬼努力地想出了妇人生前作过的一件善行,于是向阎王报告:“她曾在菜园里拔过一棵葱,施舍给一个女乞丐。”阎王听了,大发慈悲,说:“那你就拿那棵葱,到油锅边去给她,让她抓住,拉她出油锅;如果葱断了,那女人就只好永远留在油锅里。”小鬼跑到农妇那里,把一棵葱递给她:“你抓牢了,待我拉你上来。”小鬼开始小心地拉她。可是在油锅里的人看见小鬼在拉妇人,就都来抓住她,想搭帮妇人一块儿上来。这个妇人很生气,使劲地用脚踢他们,并骂道:“滚开!人家拉的是我,不是你们,那是我的葱,不是你们的。”她刚说完这句话,葱就断了。她又坠人了油锅。
古人说:“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人的堕落,往往是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开始。如果一个人做了善事,哪怕那善行只是施舍了一根又细又小的葱,或是关怀民瘼之“一枝一叶”,爱就会如太阳一样,照在你身上,引导你走向真理之路。在生活里有许多人只施舍了一棵葱,而人的某种高度的事业就是从“善小”开始的。
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
春秋时,秦桓公伐晋。晋大夫魏颗领兵抵抗,把秦军打得大败,并且俘获了秦国出名的大力士杜回。
据说魏颗本来不能战胜杜回,在战斗中,幸好出现了一位老人,他把地上的草,结成许多结,杜回被草绊倒,魏颗才能擒住杜回,打了胜仗。
这老人是谁?为什么要帮助魏颗呢?魏颗不明白。晚上,魏颗在梦里见到了这位老人。老人说:“我的女儿,便是你父亲的小妾。你父亲临死时不是叫你把她殉葬的吗?可是你后来没有听从照办,而把她改嫁了。你这样救了我女儿的性命,我一直非常感激你。今日我在战场上结草绊倒杜回,便是为了报答你的恩情!”
后汉人杨宝,九岁时,有一天,在山下看见一只受了伤的小黄雀。这只黄雀,可能是被猫头鹰之类啄伤了,跌落在一株树下,浑身爬满了蚂蚁,动也不动,看来快要死了。
杨宝很可怜这只小黄雀,便把它救起,带回家去,养在小箱里,每天采些黄嫩的花蕊来喂它。经过了一百多天的细心抚养,才把它的伤完全养好。这时,小黄雀的羽毛也长得很丰满了,跳跳叫叫,非常活泼。杨宝就放它飞走了。
当天晚上,杨宝梦见一个黄衣童子,口衔四个白玉环,说是送给杨宝的礼物,并且感谢他的救命之恩,祝福他的子孙都像玉环一样纯洁清白,世代幸福。说罢,化作一只黄雀飞去了。
这两个故事就是“结草衔环”的出处。
还有个“一饭之恩”的故事,讲的是韩信年轻时,家境贫困,他既没有公职,又不会经商,只好常到别人家混饭吃,有时索性乞讨,人们对这个游手好闲的人十分厌恶。
一次,韩信在城外钓鱼,半天没钓上一条鱼,饥饿难忍。一位洗衣服的老太婆看见,便给他吃了碗饭。韩信感激地说:“我将来一定百倍地报答您!”老太婆很生气,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可怜你才给你饭吃,谁指望你报答!”
后来,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他立刻回到淮阴,找到当年舍食的老太婆,酬谢她黄金二十万两。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忘恩负义的势利小人,历来是人们所鞭挞的对象,如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所说:“我痛恨人们的忘恩,比之痛恨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是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朝鲜有一句谚语:“青蛙忘记了它曾经是蝌蚪。”可见对于忘恩负义的憎恨,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
战国时代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因为“窃符救赵”大破秦兵取得了胜利,赵王非常感激,封了五座城池给他。信陵君非常得意,不禁有些趾高气扬了。这时,有一位门客及时提醒他说:“有的事情不可忘记,有的事情不可不忘记。别人有恩于公子,公子不可忘记;公子有恩于人,希望公子把它忘记了吧。”接着便陈述了窃符救赵虽得大胜,但假冒王命,杀死大将晋鄙,有功于赵而得罪于魏国,如果再骄矜自负,后果是会很不好的。
信陵君听了,立刻责备自己,惭愧得无地自容。赵王打扫庭前台阶亲自迎接信陵君。信陵君却称自己有罪,现有负于魏国,亦无功于赵国,好像把救魏的事给忘了。其言辞恳切,丝毫看不出半点做作之态,真可谓大智若愚。赵王听了,更加敬佩信陵君。此后两人和睦相处了十年。
信陵君的门客这番忠告足以发人深思。对于功德,就应当提倡“不可忘记”和“不可不忘”,因为它不仅体现了做人的道德’,而且又极有分寸感,符合辩证法的原则。那就是:对己之恩“不可忘记”,不一定非得投桃报李,更不能丧失原则去感恩图报,而是不要忘记人家乐于助人的德行和精神,进而为自己带来责任感和原动力,这就把古人的“结草衔环”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至于对人之恩“不可不忘”。总之,在“忘”与“不忘”之间体现出的心术,足以令你大得人心。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垃则不可不念:人有思于我,不可忘,而怒则不可不忘。
老子在《道德经》中云:“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大意是:因此圣人要去掉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东西。老子看问题总是那么深刻、那么透彻:越是雄心勃勃、耀武扬威欲取天下者,越是得不到天下。只有能够以德服人、以德报怨,才能够得人心,进而得天下。
楚庄王有一次设晚宴招待群臣,忽然蜡烛燃尽熄灭了,竟然有一位色胆包天的大臣趁暗中混乱,拉扯劝酒的王妃衣袖,结果被王妃扯掉了帽缨。楚庄王听了王妃的申诉,并没有想追查那拉王妃衣袖的人,而且为了给这个人有台阶,他让群臣趁蜡烛尚未点燃,肇事者身份不明之时,全部摘去帽缨,从而保全了这位大臣。此种宽厚,怎能不叫当事者感激涕零?
后来在楚国进攻郑国的战役中,有一位战将表现甚为勇猛,楚庄王感到奇怪,因为自己对这名大臣并非十分宠爱,他怎么会这样为自己卖命呢?后来经询问才知,此人就是那位被扯去帽缨者。他十分感激当初楚庄王不追究调戏王妃之事,为了报恩,所以奋不顾身地杀敌,为国效劳,以此为回报。
看来,宽厚是最能赢得人心的,楚庄王“以德报怨”,那位战将又“以德报德”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也使得楚庄王名传千古,人人称颂。
在现代社会中,“以德报怨”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李·邓纳姆成功地在犯罪猖獗的哈莱姆黑人住宅区经营起了麦当劳,“以德报怨”的做事方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李·邓纳姆经营的是纽约老城区的第一家由麦当劳授权的快餐店。当李·邓纳姆决定放弃稳定的警官职业,在犯罪猖獗的哈莱姆黑人住宅区投资麦当劳店的时候,朋友们都说他疯了。
拥有一家餐馆一直是李·邓纳姆的梦想,他先在几家餐馆工作,包括纽约著名的“华道尔夫”饭店。李·邓纳姆非常想开自己的餐馆,为此他还特意报名参加了商业管理学习班,每天晚上去上课。
后来,他成功地应聘了警官职位。当警官的15年中,他一直继续学习商业管理。“我省下了做警官挣来的每一分钱,”他回忆说,“十年来,我没花过一毛钱去看电影、度假、看球赛,除了工作就是学习,我一直在为实现拥有自己的生意这个终生梦想而努力着。”
到了李·邓纳姆拥有4.2万美元存款的时候,他认为已经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了。麦当劳快餐决定给他一个授权,同时附加了一个条件:李·邓纳姆必须在老城区开店,这算是老城区的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麦当劳其实是想验证他们这种快餐餐馆是否在老城区也能取得很好的收益,而李·邓纳姆看上去则好像是开这样一家快餐官的最佳人选。
为了得到授权,李·邓纳姆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另外还借了10.5万美元。但他知道,所有那些年他为之努力和奉献的一切就在于此了,他相信自己多年来的准备工作,包括梦想、计划、学习和积蓄都不会付之东流。
接下来,李·邓纳姆开办了在美国老城区的第一家麦当劳快餐店。开始的几个月简直是灾难连连:流氓斗殴、枪战和其他的暴力事件频频在他的饭馆发生,好多次都将他的顾客全都吓跑了。不仅如此,在饭馆内部,雇员们偷食物和现金,他的保险箱经常被撬。而更糟糕的是,他无法从麦当劳总部得到任何的帮助,因为麦当劳总部的代表非常害怕到贫民窟来协调工作。李-邓纳姆别无办法,只有靠自己了。
怎么办?虽然李·邓纳姆的商品、利润甚至他人信心都曾被人夺去过,但李的梦想却没有人能夺走。因为,他为此付出和等待得太多了!终于,李·邓纳姆想出了一个策略:对那些不务正业的捣乱者实行“以德报怨”的策略!
李·邓纳姆同社区的那些小流氓们进行了开诚布公的交谈,他激励他们重新开始生活。然后他做了有些人认为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他雇用那些小流氓,让他们在自己的餐厅中工作。他不得不加强了管理,对出纳员进行突击检查来避免偷窃,这也算得上是恩威并重吧。他每周一次向雇员们讲授为顾客服务和管理方面的知识,鼓励他们发展个人的职业目标。
李·邓纳姆又赞助社区成立了运动队并设立了奖学金,使流浪闲逛在街道上的孩子们走进了社区中心和学校。他的做法看似很愚蠢,但回报很快就加倍而来。李·邓纳姆没有白白付出,在他的努力下,店内几乎不再发生流氓闹事的事件,顾客也越来越多了,纽约老城区的快餐店成了麦当劳在世界范围内利润最高的连锁店,每年利益高达150万美元!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几个月前还不愿跨进贫民窟半步的公司代表,现在簇拥在李·邓纳姆的麦当劳店门前,他们好奇而急切地想知道他是怎样做的。李·邓纳姆的回答既简单又深刻:“为顾客、雇员和社区服务。”
慢慢地,李·邓纳姆的快餐店发展壮大起来,每天卖掉数百万份快餐。
可以说,李·邓纳姆的成功是建立在“以德报怨”的基础上的。没有他当初对那些闹事者的收容以及对所在社区的贡献,他的麦当劳店根本就开不下去,更别说发展壮大,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了。
以上几个事例让我们明白一个恒久不变的真理:从古至今,凡是胸襟宽大者、有大家风范者,都能够对人“以德报怨”。这样做,从眼前来看,似乎有“忍气吞声”的嫌疑。不过,从长久的利益来看,这样做的好处就太大了。能够“以德报怨”的人,才能够得人之心,才能够成大事、得天下。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智若愚术更新,第3章 辛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