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书网>其它小说>兰陵风流>第 333 章 333:借他山之玉,以传奇入世
  天光大亮,晴空高朗,今日又是一个丽景天。庭中的合欢树依然浓绿,翠盖如伞下间或有染上秋色的薄黄,廊下东北西北两角的青瓷大缸里种着两棵桂树,桂花串串金,香气悠长。

  晴空依旧,庭景如昨,中秋的白日和其他白日没什么不同,缺了那轮圆月,似乎就不是中秋,没有了那种情思和情怀,月亮真是奇妙。

  萧琰的情怀却不需要月亮渲染,坐在庭中的壶门漆榻上,抬目看着长廊上她和沈清猗的“诗情画意”,就觉得情怀如诗,情思如词,浪漫又婉约,“今日天光真好。”她眉色笑着,缱绻入画。

  沈清猗容色如丽景,旖旎清美,眸光似春日暄和,微笑说道:“庭树翠盖,秋色染晕;桂树年年,飘香醉人。不及今日,回廊昼白,诗卿画侬。”

  萧琰听到“诗卿画侬”就哈哈了。

  诗者卿卿,画者侬侬。你侬我侬,卿卿我我。果然桂树年年不及今日。

  沈清猗手指缠绕着她的手,萧琰的手指也随之缠绕着她,就这么在衣袖下绕着手指看一眼对方喝一口茶,金桂飘香很醉人。萧琰情不自禁想亲她,闻到她颈间幽香更是心旌摇曳,默念无无亦无,百般忍住,说道:“咱们今晚上喝桂花酒吧。”

  沈清猗含睇而笑,“你不怕动心忍不住性?”

  萧琰:“……就喝一杯。”

  沈清猗轻笑,“好,那就三杯。”

  萧琰立时开心,“嗯,三杯。”

  两人喝着茶、说着话,漫无边际,一时说起在家里的琐事,一时说起小时候的事,一时说起亲友间的趣事,不觉就近午时了,白苏上了一份石榴汁,一份秋日水果碎,这就是午食了,没有其他的。

  两人清晨做完月饼出来,沐浴更衣后就只是用茶去腻没有用朝食,因为月饼吃得太多了,萧琰出来还打了趟淬体拳去杂质,这会儿是一点都不想念午食,甜麻辣咸的各色月饼味道还在她胃里呢。

  端起八棱水晶杯喝了几口石榴汁,萧琰又感叹说道:“今晚我只赏月,再不和合月了。”说罢摊着手躺在壶门榻上,向着太阳光半眯着眼,像极了饱食后餍足晒太阳的猫。

  沈清猗端了石榴汁又放下,看着萧琰这样子就失笑。她月饼倒是食得不多,尝了两色味道就顿口,还是萧琰非要和她“一人一口月”才吃了四五六七八.九口,合起来也就六只玲珑月,不似萧琰除了丹药月饼不碰外、酸味苦哧月饼坚决不碰外,其他味道的月饼都切块尝了一口,这会保鲜盒里还有很多“半月”,送人是不可能送的,只能两人慢慢“一人一口月”了。

  当时从厨房出来萧琰就说晚上再也不和合月了,沈清猗笑说她不知节制,这会失笑后又打趣她,“你那洞真境修为都拿来消解月饼了。”

  那么多不同功效的月饼,都吃进她肚里了,沈清猗也是无语。

  萧琰咕咕笑一声。

  之前沈清猗笑她不知节制时,她挺有理的道:“我若没有修行,肯定为身体节制;既然已经修行,身体无忧,那自然开心享受美食。何况今天的月饼是不同的,是你我一起亲手做的,和的都是情和意,我吃的不是月饼,是情意心意。”

  这会她躺着笑嘻嘻的说道:“我是洞真境的修为这真好,修行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命呀。阿娘说,生命中唯美色与美食不可辜负也。我这是两不辜负呀。”

  沈清猗笑问,“谁是美色?”

  萧琰一下跳起来,半跪着抱着她腰肢,仰起脸道:“美人——舍你其谁!”

  沈清猗笑不自禁,一指点她脑门上,“不是你最秀色可餐么?”

  萧琰笑嘻嘻的,“我自己的秀色不稀罕,你在我眼中才稀罕。”

  赤芍在旁边煎茶嘴角抽抽,心道:看吧,甜蜜蜜的情话又来了。喝茶解什么腻呀,这都甜得倒牙了。

  正北庭廊下,菘蓝正在飞针走线,漆柏绣架上绷着的天光云影素缎上已经显全人物:沈清猗和萧琰对坐饮茶,含睇而笑,是“既含睇兮又宜笑”的姿容情态,也是“子慕予兮”的爱恋情怀。栩栩如庭中那对真人,乍看会吃惊萧琰和沈清猗出现了两个!?

  自始至终,壶门榻上两位阿君的情话菘蓝是一句都没听见,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所有感官中都是两人相处的容姿情态,除了丝丝入绣,心外无一物。

  萧琰偶然睇一眼,然后就认真的看了好几眼,对沈清猗感叹道:“之前觉得菘蓝将要入妙境了,现在是已入妙境了。可喜可贺。”

  大唐以文明为骄傲,也以文明繁盛为荣耀,对各行技艺从开始重视到越来越重视,如今这些手工技艺之道虽然比不上书画之道的地位崇高,也比不上琴棋之道的高雅,但也被大唐视为文明中的粒粒珍珠,对技艺有着评鉴划分,精通技艺的称为精工,而入妙境、由技成为艺的,尊称为师,有小师、中师、大师之分,大师级的无论是何技艺都是国珍级了,录名帝国大师殿堂并授大师金册。

  譬如白苏,厨艺上最擅长江南菜系,如今已晋入小师了,而点心技艺更在其上,已越过中师、离大师只差一步,故称为准大师。

  之前菘蓝初绣时,萧琰观她绣技是在精工的巅峰,已经濒临艺境,未想这会就突破了,于手眼耳鼻舌意心一体中浑然不觉入妙境,已入绣道小师了——当然是可喜可贺。

  赤芍闻言为菘蓝欣喜不已,心里又哎呀:我也要努力了,白苏菘蓝都是师了,我的炒茶技艺还在精工呢!虽然她在煎茶之道上已入了小师,但这还不够。像道师说的,要出陈创新呀。

  菘蓝对外界对话充耳不闻,萧琰沈清猗已经起身离榻,菘蓝的一切感官仍然停留在两位主人对坐饮茶含睇而笑时庭中的风光景致,颜色不同、深浅不同的丝线正一点一点显现庭树,桂花,天空……

  如看真景呀,萧琰欣赏感叹一会,转头看向赤芍含笑说道:“今日是中秋佳节,又逢菘蓝入妙境,这是两大喜庆,我送你们一份节礼。我的印刻得还不错,就以此为礼,送你们一枚钤名印,也祝愿你们艺道节节而上。青葙的我回清宁院再刻给她,你们三人好好想想,是要刻名、刻字,还是刻号?”

  沈清猗一笑,提醒道:“是要好好想想。”这印章会是你们艺道的见证。

  赤芍惊喜睁大眼又忙不迭点头,又行礼道谢,“赤芍代白苏三位姊姊谢谢阿君厚礼。”

  赤芍四人都知道,萧琰在印刻上可是出自帝国第一印刻大家长山君的亲自教授呀。

  萧琰认真说道:“不用谢我,我的印刻刚入中师,这枚印会随着你们的艺道流传,相得益彰。等以后你们入大师了,我也以大师印相赠。艺道求进不辍,彼此见证砥砺。”

  “是。”赤芍大力点头,更下决心要努力了,不然配不上自家阿君的印多丢人。

  沈清猗回屋换了道袍依然去真定亭打坐,萧琰取了张疏朗秀雅的黄花梨圈椅,坐在亭外继续阅读古希腊圣贤的思想。

  亭园安静,心中宁静,偶尔抬头看一眼沈清猗,萧琰就觉得心里宁静又美好,岁月静好大概就是你在我身边,所以静好。

  她唇边噙着不知觉的微微笑意,又低下头看书,进入圣贤的思想中。金秋的阳光斜照在她脸上,侧影静谧而美丽。

  沈清猗打坐出来萧琰还在思考中,凝神于思想碰撞中的脸庞有一种沉静的张力,似乎在时光长河中与先哲进行一场思想的对话。沈清猗微微而笑,落足无声走到她身边。

  萧琰回神,抬眸看着她一笑,“清猗。”容颜映着秋阳,似从岁月中带回了金晖,声音柔软,似从时光长河回身的眷恋。

  沈清猗纤手落她肩上,萧琰自然的抱着她纤细腰肢,头埋在她小腹上,口鼻之间和心里就全是她的温软清香气息。

  “看到哪了?”沈清猗眸光柔柔,随口而出的声音曼长,带着情思和悠然,纤指为梳,在她乌黑整齐的发间一下下梳着,温柔按摩着。

  萧琰有些舒服的眯起眼,头偏了偏侧脸贴在她腰腹间,说道:“看到古希腊人的美学思想,追求自由的美也体现着极致的理性。比如断臂的美神,我们的文明追求圆满,不可能因为追求极致美学而将神的雕像砍断手臂,但古希腊的雕塑家会,美学和理性在他们看来是统一的……”

  萧琰思考古希腊人的美学,是想到了至情和理性,想到了有情无心,都是对立而又统一。还有虚与实,阴与阳,有与无,所有的道理都是这样的:对立又统一。

  道理可以理解,她的道也是有无之道,但要领悟用到心境上,就不是容易的事。譬如有情无情,不是道理理解就能做得到;当然这也说明没有从心底理解道理,归根结底还是道理理解得不够透彻。萧琰就是在博采众家思想,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助力于自己对有情无心道理的理解。

  沈清猗眸光清柔明澈,看着园中的青翠浓绿浅金薄黄,春夏与秋色同存,微笑说道:“四季之景,春绿秋黄,树还是那棵树。思想是人心的思考,思考的来源不同,世界就有着不同的面目。古希腊圣贤者的思想来源于自然,于是自由理性,这就是自然的真实面目:万物有自由的天性,同时也在自然的客观规则下生存,这是理性的,不以人心变更。华夏先圣的思想来源于人,着眼于人心、人性,和人间,人是有感情的,以人为源头的思想也就趋于感性世界,以心去注释一切,但最终还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这就是感性世界与自然的合一。

  “华夏先代圣坚,与古希腊圣贤,创立思想的源头不同,但最终却归于一道。无论天人合一,还是自由理性,都是人与自然、人与天地的和谐。这就是大道同源,有不同的分支起源,顺着不同的树干向上,最终看到的是同一个天空。”

  萧琰点头,抬起头说道:“所以高宗皇帝说,我们有了道学,也要有理学。世界有阴有阳,有男有女,有人有万物,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就是中心,重一方而轻一方都是只见局部不见整体,但这样的蠢货书写了历史很多年,并让后面的人执着于这样的蠢。人天生有两只手两只脚,就是要同时用同时走路,谁愿意只有单手做事一只腿蹦着走路,以心为向的道学和以理为向的理学都是人族的智慧和学问,取一而舍一就是砍下自己一只手一只腿。”萧琰眼睛晶亮,日常崇拜高宗。

  在她心中,圣高武的圣才是这个纪元最伟大的思想家。

  沈清猗对她随时引用高宗的话已经习以为常了,唐人哪个不以圣高武为圣呢,只不过分盲目崇拜和明辨后跟随,萧琰是后者,正因明辨而更崇敬。

  沈清猗很少说圣人如何说,但凡是得到她认同的道理,她会用一生去实践。对先人道理最好的崇敬,就是用实践验证道理,然后再开辟道理。那么,人人皆可成圣人。

  “好了,别赖了,起来回吧。”沈清猗笑着捏捏她后颈。萧琰哼哼唧唧一声,头在她小腹上蹭了几蹭,这才恋恋不舍的起身,一手将书递给沈清猗拿着,自己拿了黄花梨圈椅,两人往回走。

  萧琰看到手上圈椅,就笑道:“其实日常处处见思想,人间处处都有对立统一,看这把圈椅,圆婉优美的线条、丰满劲健的神韵,圆满结合在一起,就成了美感。”她感叹道,“木工的技艺都是符合道的。”做椅的木匠未必清楚知道何谓美学理论,但经验和娴熟自然而然的成就了美感。

  萧琰忽觉心里得到了升华,暗道:练刀悟道也是这个道理,世上没有那么多顿悟,正常的悟道就是经验的积累和娴熟,我是心里有了急切呀。

  这段时间她的阅读是有成效的,尤其是在深夜里阅读,黑夜能让人思绪沉静,她觉得不止思想拓宽,心里也宁静了。

  之前以为自己对突破色.欲天不急,其实还是渴望早日突破心境、晋阶先天,才能更强,和清猗在大道上走得更久。说到底我还是受了“由爱故生怖”的影响呀!道理上想通透了,心理上还是畏惧死亡、畏惧失去。说到底还是心境不够。

  更清楚的看清自己心里,萧琰并不以此为羞愧,因爱而更怕生死离,这很正常,那就以道理积累、心境积累,最终一定会战胜自己的畏惧。

  沈清猗微笑看她,手指抚着书脊,“多读书,多思考。修为高深不会让人无所畏惧,反而更加畏惧,畏惧道的高深,畏惧力量的不可知。只有智慧可以让人不畏惧,因为它会让我们懂得如何去面对畏惧。读完了所有可以读的书,没有书可读了,那就去读自己写的书。即使我们的力量还不足以开辟一个世界,我们的思想却可以开辟一个世界。这也是圣高武的圣,力量还没有开辟整个世界,思想已经开辟了。”她调皮的加上了这一句。

  萧琰哈哈哈,眼睛比秋阳还明亮。

  “姊姊说的是!”

  我们都会成为自己的智慧者,勇敢无畏的面对一切。

  ……

  一场秋雨一场凉,秋雨连下三日,因这场秋雨,长安一下从温凉秋进入了寒秋,中秋还没到,已经是秋风萧飒了,行道树的落叶都比前些日子多了许多,显出了秋日的萧疏。

  但这没有消减长安人的风致,无论什么季节在长安人眼里都是美的,看着秋黄叶片打着旋儿落下,骑马骑驴的文人都会诗兴大发做首吟秋诗,就连市井百姓都会摇头晃脑吟上几句:“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飕飕不觉声,落叶悠悠舞”、“无边落木萧萧下”、“我言秋日胜春朝”……,表达对秋色的赞美,同时显露身为长安人的诗情和雅致,当然后一点尤为重要,长安百姓会告诉你这是身为长安人的必要修养。琇書網

  街市坊间的气氛已因临近中秋而热烈起来,毫无秋天的萧瑟,市坊商铺热闹依旧,大街小巷飘着桂花香和月饼香,各家知名的酒楼都在销售本店的特色月饼,各家商铺更是在秋雨还没下时就推出了中秋专柜,热烈售卖起各式样各色馅的大小月饼,大大小小的快递铺也因递送中秋节礼而火爆,大家有大家的送礼,小户有小户的送礼,中秋对唐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亲友节,也是最繁忙的“送礼节”之一。

  长安权贵的府第都会辟出一道收礼门,只作收礼不作他用,中秋节前每日都有送礼马车入门内,在长乐坊的“长乐府”也是如此——

  皇太子李毓祯将秦国公主府更名为长乐府,虽未明言,其实就是将整个府第都送给了亲姑母长乐嘉庆公主,这是皇族世家权贵都心知肚明的事:“长乐君”是谁,难道还有谁不知道吗!李翊浵虽未高调却也绝不低调,她这人就是不可能低调的人,“隐姓埋名”过一生不可能是她做的事,“长乐嘉庆公主薨逝”又不是李神佑薨逝,她长乐未央,活得精彩着呢。

  知道李神佑身在长安,送礼的人自然多,有皇族这一堆世家这一堆的亲戚,也有知道她还活着的名士隐士友人。

  确切的说,这些知交友人就从没相信过她的死讯,还彼此去信纷纷表示,吐蕃遇刺薨逝这种死法太不华丽了,完全不是李神佑的美感!得知她回到长安后都纷纷寄了礼物,恭喜她“祸害遗千年”,今年中秋节礼当然也少不了:

  或是兴起几个字猜猜我下面要写什么,或是半幅画说说我画的谁,或是新雕一具美男裸体雕塑相约明年某月出游去捡美人浪呀,也有看见一片秋叶生得好,题字送过来的,贺她这个祸害又过一半秋,李翊浵看了哈哈大笑,就在秋叶另一面题字“明秋君在否?”你还能活到明年中秋吗?命府中骑士连跑三匹马一日送到嵩山去,骑士觉得家主没挨揍都是离得远……。诸如此类,长乐府主管可以写出一本子的“说一说家主的奇葩友人奇葩礼物”,当然她自己的家主更奇葩,主管觉得自己要努力活得久一点才能写完。

  总之今年府中过中秋又是很热闹,收礼已经辟了两间屋子,当然送出的礼也有一间半了,礼门处签礼、卸礼和装车、送礼都是行云流水各成一条龙了。

  中秋这日,从凌晨卯正启门开始,收礼送礼就没歇过,刚过正午又有份快递礼,却是直接送到正门而非收礼门。

  门阍处立即通报主管,是无量观的神行递。

  无量神行递的东西必须收件人亲收或者亲信者持收件人印信签收,门阍处是没资格签收的。

  长乐府内喜庆热闹,一看就是过节气氛,侍人仆人们来来往往,热闹却不喧闹。李翊浵在霜天镜树听戏,这里是观秋景赏月之处,高楼平台上建着水晶宫,赏月时顶上的水晶天顶可以敞开,让人赏月更清晰。此时水晶宫里搭了戏剧台幕,唱的是李翊浵新编的剧目,不止有新乐器,还有新的编曲、配乐方式。今晚东阳公主要带着她的爱徒独孤静过来赏月并听新戏;五哥静王也要带着他的爱女来看戏,说李翊浵出的新剧他一定要先看;不止如此,还有三位重量级客人——住在东宫的剑阁三先天也要过来,这曲剧目的原著正是剑阁先天澹台熊写的话本:《蜀山剑侠传》。

  说起来这是一桩意外又不意外的缘份。

  萧琰离开长安前曾请托阁主大师伯督促阿娘修炼极情道,不管怎么说吧这是女儿的心意,李翊浵带着礼物诚心诚意去东宫宜春宫拜谢阁主,和阁主相谈甚欢,两人都是意趣丰富,蕴藉雅致,谈起来倒不限于说修行的事了。宜春宫另外两位先天剑君也插了进来,花行知是对李翊浵修行极情道感到欣慰,觉得这棵绝世好苗子终于不花天酒地(?)要走正道了,这种欣慰的心情简直与东阳公主申王霍王这几位天策师长同出一辙;澹台熊却和花行知不一样,他完全是作为书迷跳出来的!

  李翊浵二十岁时就已在大唐诸子百家中的小说家中有了盛名,子木三水君的小说和话本均是雅俗共赏,让人欲罢不能,悲乎欢乎叹乎,多少人捶胸大呼“子木误我!”哭书中人物,澹台熊就是其中高规格的一位,谁能想到一位魁梧刚硬的先天剑君会为小说话本中人物哭湿十几条手巾呢,阁主曾对此评曰:以赤子之心诚于情,以冷静之心诚于剑。

  阁主说,他的情绪都在小说中渲泄了出去,也就没有什么情绪可以影响他的剑。剑外无一物,剑道者都有自己的修行方式,这是澹台熊的方式,也是他的剑煞中去戾的独特方式。

  大唐坊间最狂热的书迷也不可能知道最热爱却又最神秘的子木君就是帝国最尊贵的公主,但澹台熊是能知道的,还时时以“蜀山剑君”的笔名去信催连载,李翊浵在吐蕃都没能避过蜀山剑君锲而不舍的催更信翻过雪山草原来到吐蕃王宫广场上的长乐宫……,如今,东宫宜春宫,最催更书迷和最散漫作者终于喜相逢。

  阁主微笑道:两君相见,必有一惊一喜。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李翊浵不意外,蜀山剑君是谁她一早就知道,见到他本人就立刻想起当初被追更到吐蕃的无语,这事让赤德松赞狂笑了三天,说蜀山君直人也。喜滋滋的蜀山君兴奋的拿出了自己首次创作的《蜀山剑侠传》,态度诚恳端正,请小说第一名家子木三水君指教。

  李翊浵多聪明的人呀,当即接过稿子歇在东宫,当晚以打坐代替睡眠,趁夜将稿子看完了。

  不得不说,澹台熊在话本上是有些天分的,虽然文笔与小说相比少了厚重与底蕴,也不讲究词藻和用文典故,但通篇质朴无华而流畅,对大众读者来说很有可读性,让人读着就不忍释卷,很有淋漓痛快一气呵成之感。更重要的是,他身为先天剑君的经历阅历,对道和道法的理解是其他传奇作者远远不能及的,这就让文中内容和人物都给人真实感又富有玄奇感,两相冲击下,让禁不住的人对蜀山世界和对剑道世界心神而向往之。若单从创作论这是一部好话本,但李翊浵关心的不是这个。

  澹台熊对话本的热爱无疑是真诚的,写蜀山传奇的心也是纯粹的。但剑阁阁主可不会是只关爱师弟兴趣爱好的人,对这部话本说是别有用心。李翊浵心道:论对大唐民众的宣传,有什么是比话本戏剧更快、而且更易深入人心的?蜀山,呵,这就是剑阁呀。话本中明写蜀山剑宗,实际一些细节就是在写剑阁,尤其宣扬的剑道意志,更是剑阁精神。

  李翊浵敏锐的察知到,剑阁是要入世了:从以前只在传说中的缥缈剑山和剑仙,开始以接近现实的话本进入到人们眼目中。

  这也不意外,天启时机就在今世,错过这一回可能很难有以后了,剑阁怎会不入世呢。

  话本中洋溢的剑道勇敢精神,为人立命,为道进取,敢将天捅破的大无畏,是澹台熊自己的剑道意志,是整个剑道的意志,也是剑阁想要宣扬的意志。

  天启时代即将来临,这是大争之世,是大唐和世界的征战,是人族欲破天路的征战,大唐民众中需要有这种大无畏精神去渲染,引导,浸透。

  李翊浵不会反对,剑阁的用意和皇室的想法是一致的,也是她阿爹想要看到的局面。

  李翊浵不愧是小说大家,提出的修改建议让剧情变得更加迭宕;对个别人物的性格也略作调整,使之出现的感情之路更合情理,感情之线也变得风流迭宕,更挠人心肺,澹台熊佩服,心道果然是情场第一风流人物;对主线作的修改也是局中添局,让人料不中结尾。澹台熊喜不自胜,当即要回去修改,李翊浵说还有个新主意,要以这部传奇创造出一种连载剧目,让人如看连载话本,看了这一场就想着下一场,折磨得人、哦不,吸引得人欲罢不能。澹台熊大喜拍腿,连说“好主意!”花行知敲着折扇失笑,心道:三师兄这是追连载追得辛苦,听说可以折磨别人就来劲了。

  阁主微笑坐圈椅中悠然品茶,聪明人就是省心,不需要说一言,合作就在意会中达成。

  澹台熊立即修改话本子,修改好一部分李翊浵即以“子木三水君”的身份推荐至大唐话本传奇类刊物第一家《传奇话本周刊》上作连载,每周出两个章回。

  同时李翊浵开始编剧本,又忽地发奇想,要按剧中人物的门派,编不同的戏腔,蜀山剑宗就是川腔,西秦剑派就是秦腔,吴中剑派就是吴腔,越女剑派就是越腔……一部戏将大唐各地的唱腔编到了一台上,这不是很有趣的事么。是很有趣,但也很挑战人,很容易台上杂乱。但难度越大李翊浵的兴致越高。就算做的事带有“政治目的”,李翊浵也会加入她自己的乐趣,将政治事儿变成她的趣味活动。

  李翊浵才情十分出色,将雅言小说改通俗话本、将通俗话本改戏剧本子都是娴熟的,再者经过对澹台熊原稿的修改,她对剧情人物理解得很透,改编剧本很快;心力主要用在每幕剧情、唱腔的和谐编排上,台词、编曲、配乐样样要考究。

  李翊浵天资横溢,加上府中乐部歌舞部戏曲部也都是人才济济,成为她的有力臂助。不久之后,又有东阳公主和五哥静王听闻她成立这个新剧目,也很感兴趣的加了进来。东阳公主是修行音道的洞真境宗师,乐感是不必说的,在戏曲的造诣上也很深。静王李翊渤已经职掌教坊司,戏剧演员有缺的,静王大笔一挥就写了调令,从教坊司择优秀者,暂归蜀山剧目团管辖。

  这般紧锣密鼓,经过半月的排演,前三幕戏已经排好了。

  李翊浵这会先验看,有瑕疵现场改,已经演到第三幕,主管提着一只黑铁箱进入了水晶宫中。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兰陵风流更新,第 333 章 333:借他山之玉,以传奇入世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