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是处世之良药
不为小事生气,不患得患失,正是难得糊涂的真谛。
清朝画家郑板桥有一方闲章,曰“难得糊涂”,这四个字一经刻出,便立刻成了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座右铭。仿佛有许多人生的玄机一下子从这四个字里折射出了哲学的辉光。在我们身边,无论同事、邻里之间,甚至萍水相逢,不免会产生些摩擦,引起些烦恼,如若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往往越想越气,这样很不利于身心健康。如做到遇事糊涂些,自然烦恼会少得多。m.χIùmЬ.CǒM
人生在世,智总觉短、计总觉穷,纷纷扰扰、热热闹闹在眼前,又有几人能看清?常言道:不如意事总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天地间,立人处事,总有许多盘盘曲曲、枝枝节节,即便胸中有万丈光芒,托出来也不过就是那丁点儿亮。于是,俯仰之间,总觉得被拘着、束着、挤着、磨着,好比那郑板桥,硬着头皮做清官、好官,却屡屡遭贬、被逐,无奈掷印辞官,弹掉几两乌纱,自抓一身搔痒,自讨几分糊涂下酒,于是,身心俱轻。正是:行到水穷处,坐起看云时。此一糊涂,人生境界顿开,先前舍不下的成了笔底烟云;先前弄不懂的成了淋漓墨迹。因此,你不得不承认糊涂是一种智慧,犹似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径取朦胧捂眼,而心成闲云。
有一则外国寓言说,在科罗拉多州长山的山坡上,竖着一颗大树的残躯,它已有400多年历史。在它漫长的生命里,被闪电击中过14次,无数的狂风暴雨袭击过它,它都岿然不动。最后,一小队甲虫却使它倒在了地上。这个森林巨人,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闪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不曾使它屈服,可是,却在一些可以用手指轻轻捏死的小甲虫持续不断的攻击下,终于倒了下来。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们要提防小事的攻击,要竭力减少无谓的烦恼,要“糊涂”,否则,小烦恼有时候是足以让一个人毁灭的。我们活在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不要浪费许多无法补回的时间,去为那些很快就会被所有人忘了的小事烦恼。生命太短促了,在这一类问题上糊涂一些吧,不要再为小事垂头丧气。
“难得糊涂”是一剂处世之良药,直切人生命脉。按方服药,即可贯通人生境界。所谓一通则百通,不但除去了心中的滞障,还可临风吟唱、拈花微笑、衣袂飘香。
糊涂处世是极高明的精明
聪明人不可能做到真糊涂,但是假装糊涂却是更精明的人才能做得到。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表面上看是糊涂,其实是一种精明。这里的“糊涂”,并不是真糊涂,而是假糊涂,嘴里说的是“糊涂话”,脸上反应的是“糊涂的表情”,做的却是“明白事”。因此,这种“糊涂”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智慧,是精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适应复杂社会、复杂人事关系的一种高级的、巧妙的处世方式。
工程师史德柏希望他的房东能够减低房租,但是他的房东很难缠,许多人都作过这方面的努力,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于是大家得出一致的结论:房东太难打交道,不近人情。
但史德柏却不那样认为,他决定试一试。他给房东写了一封欲擒故纵的信,说合同一到期,他将搬出去(而事实上他不想搬走),如果房租能降低的话,他仍然想住下去。没过几天,房东就带着他的秘书来找史德柏。史德柏非常热情地在门口迎接了房东。
史德柏转了一个弯儿,没有立即谈论房租太高,而先强调自己多么喜欢他的房子,称赞他管理有方,希望能再住一年,可是房租有点儿太高。
多年以来,房东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如此热情而真诚的房客,他被史德柏的赞美感动了,接着,他把史德柏当成朋友似的,开始向史德柏诉苦,说有一位房客给他写过14封信,有些信言辞极其粗鲁,太伤他的自尊心;还有一位房客威胁他说如果他不制止楼上那位房客打呼噜,就要退租。
“有你这样的房客,我真是太轻松了。”他高兴地说。
这时情绪激动的房东在史德柏没有提出要求之前,就主动提出减收一点儿租金。史德柏希望再少一点儿,说出他能负担的数目,房东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后来史德柏回忆起这件事自信地说:“如果我用其他房客的方式要求减低房租的话,我相信一定也会遇到相同的阻碍,我之所以会成功恰恰就是因为我的友善、理解和赞扬。”每个人都喜欢被赞美,需要得到别人包括陌生人的尊重,需要别人知道自己的价值和优点,所以适度地装装糊涂,说些恭维话,捧捧别人,定会博得他人的欢心,使之乐于与你合作、交往。何乐而不为呢?
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夫人克莱门蒂娜有一次一同出席某要员举行的晚宴。席间,一位外国外交官将一只自己很喜欢的小银盘偷偷塞入怀里,但他这个小小的举动被细心的女主人发现了,她很着急,因为那只小银盘是她心爱的一套古董餐具中的一部分,对她来说很重要。怎么办?女主人灵机一动,想到求助于丘吉尔夫人把银盘“夺”回来,于是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克莱门蒂娜。丘吉尔夫人略加思索,便向丈夫耳语了一番。
只见丘吉尔微笑着点点头,随即用餐巾作掩护,也“窃取”了一只同样的小银盘,然后走近那位外交官,很神秘地掏出口袋里的小银盘说:“我也拿了一只同样的小银盘,不过我们的衣服已经被弄脏了,所以应该把它放回去。”外交官对此表示完全赞同,两人将盘子放回桌上,于是小银盘物归原主。
在故事中,出席宴会的都是一些头面人物,作为一名外交官,却偷窃了一只小银盘,实在是令人不齿的行为,但是,如果就此张扬出去,这名外交官就更是丢脸之至,而且,其国家的名声也会因为这次事件而蒙羞。所以说,这是一件令人难于处理的事件。丘吉尔的做法很妙,他既保全了大家的面子,而且还成功地做到了“物归原主”。按理说,把自己也变成“小偷”,显然是一种“糊涂”,那么有地位的人物,竟然会为一只盘子而自降身份,然而,这正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可见,高明的糊涂就是一种精明。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一时难于处理、难于解决的矛盾和冲突,人们可以借助于这种“故意的糊涂”,有意识地拖延时间,来缓和矛盾、化解冲突,以便利用最佳时机解决问题。这种“糊涂”实际上就是“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是一种少有的谨慎,可以使你有更多的时间去专注于某项重要的工作,是一种取得胜利的策略。
心里明白也要装糊涂
“糊涂”是一种良好的心态,也是一种美德,以糊涂的心态做人,自然能妥善地处理好与世间的人和事物的关系,既尊重自己,又能获得别人的尊敬,这也是糊涂做人的基本原则。
只有“糊涂”,人才会清醒、才会冷静;清醒了,人才会简单;只有简单而冷静的人,才能做到大度与宽容。总之,这里所说的“糊涂”的本意不是真糊涂,而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是为人处世低调的艺术。
北宋时有个叫韩琦的人,长期担任宰相之职,曾同范仲淹一起推行过新政。有一次韩琦带兵出征,夜里,他伏案办公,一名侍卫拿着蜡烛为他照明。那个侍卫不小心走神儿,蜡烛烧了韩琦鬓角的头发。但是韩琦并没有责罚侍卫,只是用袖子蹭了蹭头发,又低头书写了。写了一会儿,他抬头发现拿蜡烛的侍卫换了人,韩琦很担心侍卫长会鞭打那个侍卫,就赶快把他们召来,对他们说:“不要把他换掉,因为他已经懂得怎样拿蜡烛了。”军中的将士们知道此事后,无不感动佩服。
按理说,侍卫拿蜡烛照明时精神不集中,烧了统帅的头发是严重的失职,韩琦对其加以责备是应该的,即使不责备,被烧到时“哎呀”一声也难免,可他不但忍着疼没吱声,还怕侍卫受到鞭打而极力替其开脱。他这种容忍的态度比批评和责罚更能让士兵改正缺点、尽职尽责,而且,韩琦统率的是一支大部队,事情虽小,影响却大,上上下下无不知晓,谁不愿意为这样的统帅卖命呢?
韩琦镇守大名府时,有人献给他两只玉杯,这两只玉杯表里都毫无瑕疵,可谓稀世珍宝。韩琦非常珍爱它们,赏给献宝人许多银子。每次大宴宾客时,韩琦总要专设一桌,铺上锦缎,将那两只玉杯放在上面使用。可是有一次在劝酒时,一个官员不小心将玉杯碰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在座的官员都惊呆了,碰掉玉杯的官员也吓傻了,跪在地上请求治罪。可韩琦笑着对宾客说:“大凡宝物,是成是毁,都有一定的命数,该拥有时就有人把它献出来,该坏时谁也保不住。”说完又转过脸对跪在地上的官员说:“你偶然失手,并非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这番话说得十分精彩!玉杯已经打碎,无论怎样也不能复原,如果责骂、痛打肇事者一顿,不过是多了一个仇人,众位宾客也会十分尴尬,好端端的一次聚会便会不欢而散,于自己的形象也会不利。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有害,不如宽容大度一点儿,效果会好得多。果然,韩琦此言一出,立刻博得了众人的赞叹,而肇事者对他更是感激涕零。
元代吴亮在谈到韩琦时说:“韩琦器量过人,生性淳朴厚道,不计较疙疙瘩瘩一类的小事;功劳天下无人能比,官位升到臣子的顶端,但不见他沾沾自喜;经常在官场的不测之祸中周旋,也不见他忧心忡忡;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都能做到泰然处之;一生不弄虚作假。在处世上,被重用,就立于朝廷,与士大夫们公平议事;不被重用,就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一切出自真诚。”
韩琦一生处于危险的官场之中,而又一直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为什么呢?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天下之事,没有完全尽如人意的,一定要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不这样,连一天也过不下去。和小人在一起时,要心里明白装糊涂,知道他是什么人,同他少来往就是了。”这就是韩琦处世高人一筹的秘诀。
每个人对于糊涂,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也会悟到不同的真谛。糊涂是大智若愚、宽容忍让;是大勇若怯、以柔克刚;是外乱内整、内精外纯;是宠辱不惊、是非心外;是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是宽容忍让、不计前嫌;是不为物喜、不为己悲;是乐天知命、顺应自然;是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是与世无争、宁静安然;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清静养神、清心寡欲;是谤我容之、侮我化之……学会不置可否的方法
不执著于眼下小的是非可否,正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分个清楚明白。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秀才差一点丢掉到手的幸福,源于他对事物的认识太过执着,是非观念太强。换了是我,肯定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我觉得很多事情根本就没有对错之分。
很多人不会藏,藏不住该藏的东西,是因为不懂得不分是非的好处。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贪婪无度。统治秩序极其混乱,人民苦不堪言,绿林、赤眉两军适时打起反王旗帜,共图大业。但起义军内部不和,经常为权势而争斗不已。
公元23年,绿林军内部为争权夺势。设计杀死了刘秀的哥哥。刘秀得知后,赶紧从外地奔回“请罪”。缄口不谈兄弟两人在昆阳大捷中的功绩,不为哥哥服丧,也不与哥哥的旧将交谈,在绿林众将面前言谈举止和原来一样,丝毫看不出悲哀的样子。这样,刘秀终于骗过了当时已被拥立为帝的刘玄和许多参与谋杀哥哥的将领的眼睛,保住性命并渐渐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以致后来刘玄还糊里糊涂地派他去河北进行扩展势力的重要工作。刘秀趁此良机在河北境内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待羽翼成熟才拥兵自立,一举打败绿林军,杀了刘玄,自己当上了东汉的开国皇帝,这才有封建治世上的“光武中兴”。
丧兄之痛不可谓不大,但刘秀却能忍此大悲痛,强装笑颜。假使他当时心存是非之念,执着于对错之间,不隐亡兄之痛而发一夫之怒,非但不能为惨死的兄长报仇,反而会白白送去自己的一条性命。有时候,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才是上上之策。
孔子曾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占。”也就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万事万物,并没有规定怎么样处理好,也没有规定怎么样处理不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只要合理恰当,就可以了。
确实,人世间的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用对和错来简单区分的,合适与否,才是最为紧要的。对于身边的事理如何看待,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孔子的方法值得我们偕鉴。
生活中,凡事不可认死理,大事聪明,小事糊涂,学会不分是非,采取一种不置可否的态度接人待物,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品德。否则,聪明过度,妄下结论,往往会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甚至引火烧身。
随方就圆可减少阻力
在所有形状中,圆形是最无懈可击、前进时最没有阻力的。
东晋的元老重臣王导,晚年耽于声色,不理政事,手下人怨声四起,说他老迈无用,而王导自言自语道:“人言我愦愦,后人当思此愦愦。”意思是说,现在社会上的人说我昏愦无能,然而后代人将会因我现在的昏愦无能而感激我。此话怎讲?
原来五胡乱世之后,大批北方人移居到南方,既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带来了秩序上的混乱,东晋立国之初,政局极为混乱,皇帝被权臣走马灯似的换下,王导曾被皇帝戏邀共登龙床,幸好他聪明,赶快谢绝。手下权臣之间互相倾轧,士族与庶族之间互不通婚,互不往来,士族子子孙孙享受高官厚禄,庶族世代居下,两个阶层矛盾极深。北方人南下,势必要侵扰南方人的利益,形成南北之争,加之北方胡人时来侵扰,民心甚为不安。这一切对王导来说,简直就是剪不断,理还乱,甚至是越理越乱,因为只要他偏袒任何一方,都可能引起双方大的争斗,从而影响到政局的稳定,立国之初,根基本来就是稳不住的。只见他稳坐本位,无为而治,做和事佬。争斗的双方势力此消彼长后,政局也就稳定下来了,他死后,东晋的生产恢复起来,有了一定的中兴气象。难怪后代史家都评论此人是个聪明官。为了保存实力,达到向上升的目的,有时不得不装聋作哑。
孙子说:“混混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人际交往中也存在着“形”的问题,运用“形圆”的心术,关键要懂得“形”的作用,外圆而内方。圆,是为了减少阻力,是方法,是立世之本,是实质。
船体,为什么不是方形而总是圆弧形的呢?那是为了减少阻力,更快地驶向彼岸。人生也像大海,交际中处处有风险,时时有阻力。我们是与所有的阻力较量,拼个你死我活,还是积极地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生活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事事计较、处处摩擦者,哪怕壮志凌云,聪明绝顶,如果不懂“形圆”,缺乏驾驭感情的意志,往往会碰得焦头烂额,一败涂地。
威名赫赫的蜀国名将关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若说关羽的武功盖世超群,没有人会质疑。“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等,都是他的英雄写照。但他最终却败在一个被其视为“孺子”的吴国将领之手。究其原因,是他不懂心术,不懂“形圆”。他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为人心胸狭窄,不识大体。除了刘备、张飞等极个别的铁哥们之外,其他人都不放在眼里。他一开始就排斥诸葛亮,是刘备把他说服;继而排斥黄忠;后来又和部下糜芳、傅士仁不和。他最大的错误是和自己国家的盟友东吴闹翻,破坏了蜀国“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基本国策。在与东吴的多次外交斗争中,凭着一身虎胆、好马快刀,从不把东吴人包括孙权放在眼里,不但公开提出荆州应为蜀国所有,还对孙权等人进行人格污辱,称其子为“犬子”,使吴蜀关系不断激化,最后,东吴一个偷袭,使关羽地失人亡。
《菜根谭》中说:“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意思是建大功立大业的人,大多都是能谦虚圆活的人。
北宋名相富弼年轻时,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人告诉他:“某某骂你。”富弼说:“恐怕是骂别人吧。”这人又说:“叫着你的名字骂的,怎么是骂别人呢?”富弼说:“恐怕是骂与我同名字的人吧。”后来,那位骂他的人,听到此事后,自己惭愧得不得了。明明被人骂却认为与自己毫无关系,并使对手自动“投降”,这可说是“形圆”之极致了。富弼后来能当上宰相,恐怕与他这种高超的“形圆”处世艺术很有关系。但富弼又绝不是那种是非不分,明哲保身的人,他出使契丹时,不畏威逼,拒绝割地的要求。在任枢密副使时,与范仲淹等大臣极力主张改革朝政,因此遭谤,一度被摘去了“乌纱帽”。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许多人际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呢?
富弼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就是做人既要外形“圆活”,心胸豁达,与人为善;又要内心“方正”,坚持原则,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
糊涂之理正是一种随方就圆、游刃有余的人生智慧。水自漂流云自闲,花自零落树自眠。于狭窄处,退一步,糊涂一事,得一人生宽境;遇崎岖时,让三分,糊涂一时,开一人生坦途。于是,糊涂成了人生的润滑剂,智者抽身来,抽身去,出世、人世,均通达无碍了。糊涂是一种大智,纵目可及三千里,才能忍得闲气小辱,才能食苦若饴,从中得到滋养;糊涂是一种大智,能容纳天地,才能不为利急,不为名躁,左右逢源,进退有据;糊涂是一种大智,是一种能勘破世事,也能勘破自己的大智。给自己一个假面,又不怕丢失自己。
人际交往不可太认死理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推而广之,人和也万事兴。人际交往中切不可太认死理,装装糊涂于己于人都有利。
孟子认为,君子之所以异于常人,便是在于其能时时自我反省。即使受到他人的不合理的对待,也必定先躬省自身,自问是否做到仁的境界?是否欠缺礼?否则别人为何如此对待自己呢?等到自我反省的结果合乎仁也合乎礼了,而对方强横的态度却仍然未改,那么,君子又必须反问自己:我一定还有不够真诚的地方,再反省的结果是自己没有不够真诚的地方,而对方强横的态度依然故我,君子这时才感慨地说:“他不过是个荒诞的人罢了。这种人和禽兽又有何差别呢?对于禽兽根本不需要斤斤计较。”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有人的地方自然会有矛盾。有了分歧不知怎么办,很多人就喜欢争吵,非论个是非曲直不可。其实这种做法很不明智,吵架又伤和气又伤感情,不值。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事实上,按照一般常情,任何人都不会把过去的记忆像流水一般地抛掉。就某些方面来讲,人们有时会有执念很深的事件,甚至会终生不忘,当然,这仍然属于正常之举。谁都知道,怨恨会随时随地有所回报,所以,为了避免招致别人的怨愤或者少得罪人,一个人行事需小心在意。《老子》中据此提出了“报怨以德”的思想,孔子也曾提出类似的话来教育弟子,其含义均是叫人处事时心胸要豁达,以君子般的坦然姿态应付一切。
《庄子》中对如何不与别人发生冲突也作过阐述。有一次,有一个人去拜访老子。到了老子家中,看到室内凌乱不堪,心中感到很吃惊,于是,他大声咒骂了一通扬长而去。翌日,又回来向老子道歉。老子淡然地说:“你好像很在意智者的概念,其实对我来讲,这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如果昨天你说我是马的话我也会承认的。因为别人既然这么认为,一定有他的根据,假如我顶撞回去,他一定会骂得更厉害。这就是我从来不去反驳别人的缘故。”从这则故事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在现实生活中,当双方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对于别人的批评,除了虚心接受之外,还要养成毫不在意的功夫。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太多了,因此,一定要心胸豁达,有涵养,不要为了不值得的小事去得罪别人。而且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喜欢论人短长,在背后说三道四,如果听到有人这样谈论自己,完全不必理睬这种人。只要自己能自由自在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又何必在意别人说些什么呢?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许多人都会被看成罪不可恕、无可救药的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过分挑剔,“明察秋毫”,眼里不揉半粒沙子,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人家也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当“孤家寡人”,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具有宽阔的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鼠目寸光;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
但是,如果要求一个人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首先需要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并且需要经常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官,便容不得下属出半点毛病,动辄横眉立目,发怒斥责,属下畏之如虎,时间久了,必积怨成仇。许多工作并不是你一人所能包揽的,何必因一点点毛病便与人怄气呢?可如若调换一下位置,站在挨训人的立场,也许就会了解这种急躁情绪之弊端了。
有位同事总抱怨他们家附近小店卖酱油的售货员态度不好,像谁欠了她巨款似的?后来同事的妻子打听到了女售货员的身世,她丈夫有外遇离了婚,老母瘫痪在床,上小学的女儿患哮喘病,每月只能开四五百元工资,一家人住在一间15平方米的平房。难怪她一天到晚愁眉不展。这位同事从此再不计较她的态度了,甚至还建议大家都帮她一把,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公共场所遇到不顺心的事,实在不值得生气。有时素不相识的人冒犯你,其中肯定是另有原因,不知哪些烦心事使他此时情绪恶劣,行为失控,正巧让你赶上了,只要不是恶语伤人、侮辱人格,我们就应宽大为怀,不以为然,或以柔克刚,晓之以理。总之,没有必要与这位原本与你无仇无怨的人瞪着眼睛较劲。假如较起真来,大动肝火,枪对枪、刀对刀地干起来,再酿出个什么严重后果来,那就太划不来了。与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较真,实在不是聪明人做的事。假如对方没有文化,与其较真就等于把自己降低到对方的水平,很没面子。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方的触犯是发泄和转嫁他心中的痛苦,虽说我们没有义务分摊他的痛苦,但确实可以你的宽容去帮助他,使你无形之中做了件善事。这样一想,也就会容忍他了。
人生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特别涉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太认真,不是扯着胳臂,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乎。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一忍,受点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数(树),就不是荒山。有时候,事情逼到那个份上,就玩一次智慧,表面上给他个“模糊数学”,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是“糊涂”。评职、晋级时,某候选人向你面授机宜,讨你个“民意”,你明知道他不够格儿,可又不好当面扫他的兴,这时候你怎么办?不哼不哈,或嘻嘻哈哈,划“○”时再较真,不失原则。人格,似乎也不失。当事人问到了,坦诚指出他不够格儿的地方,不问就顺其便。“糊涂”是既可免去不必要的人事纠纷,又能保持人格纯净的妙方。
“难得糊涂”原本就是缘由“不公平”而发的。世道不公,人事不公,待遇不公,要想铲除种种不公又不可能,或启己无能,那就只好祭起这面“糊涂主义”的旗帜,为自己遮盖起心中的不平。假如能像济公那样任人说他疯,笑他癫,而他本人则毫不介意,照样酒肉穿肠过,“哪里有不平哪有我”,专拣达官显贵“开涮”,专替穷苦人、弱者寻公道,我行我素,自得其乐。这种癫狂,半醒半醉,亦醉亦醒,也不失为一种“糊涂”。
折中办事最受欢迎
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事情如果认真求全,往往不易办成,而且还会在心里产生挫败感,倒是折中一下比较好。折中能促成完满的人际氛围,妥善地化解各种矛盾。办事自然就永远也不会不顺利。
晚清名臣张之洞曾就任山西巡抚,即将启程时,有一个山西籍富商,泰裕票号的孔上司表示要送一万两银子给他。他对张之洞说,他深知张之洞为官清廉,手头并不宽裕,出于对张之洞的敬慕,他送“一点儿薄礼”,是为张之洞解决些差旅费。
张之洞当时婉言谢绝了孔上司的好意。可是当他来到山西,考察了当地的情况之后,深为山西罂粟种植之多而感到震撼,他决心铲除山西的罂粟,让百姓重新种植庄稼。而改种庄稼,就需要帮助百姓买耕牛、买粮种,但山西连年干旱歉收,加上贪官污吏的中饱私囊,拿不出救济款发放给老百姓。他深感世事多艰,有时太坚持原则会把人难死,他决定向商号募捐。这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孔上司。
他想,孔上司很有实力,他拿银子贿赂自己,无非是为了日后得到关照。如果说服孔上司把银子捐出来,为山西的百姓做善事,以银子换美名,他或许会同意。
经过商谈,孔上司终于表示愿意拿出五万两银子,但前提是要满足他的两个条件,一是请张之洞在他票号大门口的匾上题写“天下第一诚信票号”八个字。第二个条件是要张之洞为他弄个候补道台的官衔。
刚开始张之洞觉得孔上司的这两个条件都不能答应,因为自己连泰裕票号诚信不诚信都不知道,又怎么能说它是天下第一诚信票号呢?第二,他向来讨厌捐官,认为捐官扰乱吏治,怎么能做这样的事!但是张之洞转念一想,如果不答应他,又到哪里去弄五万两银子呢?没有这五万两银子,就没有五六千户人家的种子和耕牛,他们地里长的罂粟就不能被铲除,禁烟也就成了空话。
五万两银子毕竟不是个小数目,经过反复思考,张之洞决定采用折中的手段,答应为孔上司的票号题写“天下第一诚信”六个字,这跟孔上司所要求的那八个字相比,不仅仅是少了“票号”两个字的问题,而是意思上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因为“天下第一诚信”这六个字意味着:天下第一等重要的是诚信二字,并不一定是说他们泰裕票号的诚信就是天下第一。至于第二个要求,张之洞反反复复想了很久,最后给自己找了这样一个台阶:一来,捐官的风气由来已久,不足为怪;二来,即使孔上司做了候补道台,他依旧要做他的票号生意,并不会等着去补缺,也就不会去抢别人的位置,所以对孔上司来说不过是得了个空名而已;再者,按朝廷规定,捐四万两银子便可得候补道台,孔上司要捐五万两,已经超过了规定的数目,给他个候补道台的虚名,于情于理,都不为过。为了五万两救民解困的银子,张之洞终于“说服”了自己,而孔上司最后也接受了张之洞的折中方案。
把事情办得周全,让各个方面都妥帖,这才叫高明。张之洞采取折中的方式,借孔上司的钱改善民生,而孔上司也得到了虚名。
人们常称赞一举两得、两全其美的举措,是因为这些举措排除了触及各种人际关系后所产生的负面效果,直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有人询问一位办事高手:“如何才能办好每件事?”高手回答:“也没有什么,只是折中罢了。”这“折中”二字可使我们在生活中受益良多。
“糊涂”领导易受人拥护
领导如果在业务上精明,为人上宽容,非常容易获得下属的拥戴。
身为领导者,管理下属自然糊涂不得。但在很多情况下,精明也许恰恰表现为“糊涂”。这种别出心裁、恰到好处、闪烁着智慧之光的“糊涂”,往往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能获得超出想象的理想效果。与过分精明的领导者相比,一个“糊涂”的领导者,自有其独特的魁力。他绝不会虚张声势、盛气凌人,也不会自恃高人一等而颐指气使、乱发号施令。他总是温良敦厚、亲切随和,给下属以良好的心理影响,使其感到温暖、友好,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创造的热情和灵感,确保奋斗目标的实现。
三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各个势力长期混战,力量此消彼长。曹操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唯一能和袁绍抗衡的力量。
不过在当初,袁绍的实力比曹操强大得多。曹操手下的不少谋士都与袁绍有书信上的秘密往来,因为他们害怕曹操被袁绍兼并以后自己没有退路。
官渡之战结束后,在清理战利品时,曹军从袁军大营里缴获了一大摞书信,都是曹操的部下写给袁绍的密信,那些写了信的人一个个胆战心惊,不知如何是好。正当众人紧张万分之际,曹操却当着众人的面,把那些信全部烧掉了,并对他们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以前我们就像鸡蛋,而袁军就像石头。我也在为自己的退路担心,我的下属这么做,我完全能够理解。”
那些提心吊胆的人见曹操如此宽容,又目睹那一大摞书信在烈火中化为灰烬,个个如释重负,感到空前的轻松,几乎都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那些给袁绍写过信的人,从此成了曹操忠实的谋士,他们争相为曹操出谋划策,为曹操称霸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一个单位里,如果领导者处处精明,斤斤计较,那么他的下属们就很难对他说出真心话,他们做事的时候,在很多拿不准的地方也不会征询领导者的意见,因为他们怕领导会因为这种小事而大发雷霆。最糟的就是,即使他们遇到困难也不会,或者不愿意告诉上司。某五金材料公司发生大笔货款收不回来的情况,虽然业务负责人知道这件事,但因为怕被上司责备,所以一直没有说出真相。不久,事情越来越严重,消息传到上司耳中时,为时已晚。在催讨货款时,发现对方已经破产,并且已经把一些值钱的东西都抵押给先来讨债的债权人了,只留下一大笔未还清的债。
这种例子屡见不鲜,为什么平常很谨慎,做事一板一眼的上司,竟会遇到这种事情呢?通过对这类问题的分析发现:原来是业务负责人在账簿上动了手脚。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个别的下属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之外,多半是因为领导者太苛刻了,导致下属在做不好事情的情况下,不是选择及时告诉领导者来共同面对,而是试图通过自己的小手腕来调整,结果往往会把事情越弄越糟,最后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一般的上司会让下属有防备之心,所以上司有时候要放低姿态,表现出自己并不精明的一面,让下属觉得你和他们很相似,而不是监督机器,这样下属才能安心地畅所欲言。但是,不要真的什么都不懂,无论如何,上司应该事先对工作有所了解。如果下属不认为“上司还有一点儿真本事”,那么真的就会被下属看不起。
诚然,什么事都交给下属做、对工作进度一无所知是不行的。但是,经常一副战战兢兢、害怕被下属背叛的样子,也难保不会有问题发生。有时下班后和下属一起去吃顿饭、唱唱歌也不错,这样既能让下属看看自己私底下亲切的一面,也能促进与下属间的和谐关系。
培养视而不见的功夫
有时候难免看见不该看见的事,这时候不如装糊涂,假装没看见。
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如果我们总是睁大双眼,两只眼睛像显微镜似的观察、计较别人的缺点和不足,那么,我们永远不会满意对方,我们会嫌弃、厌恶别人,这就处理不好与同学、同事、朋友、亲人、爱人的关系了,会破坏起码的团结,会失去朋友,甚至失去亲人和爱人。如果我们闭上一只眼睛,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给别人一份信心,给自己一份轻松,生活就变得可爱多了。
有个孤儿被一个目瞽的算命先生收做徒弟。某日,一枚银元掉落在地上,徒弟刚伸手,却让师傅抢先一步捡去。于是西洋镜被拆穿,原来师傅的目瞽是假的!师傅说,伪装是为了谋生计,为了这生计你又不得不伪装。你看,那个女人手持药方,步履匆匆、神色慌张,你就知道她家里有人得了急病;那个男人大腹便便,讲话打哈哈,你就猜出是个当官的。如此,替人算起命来就容易多了。徒承师业,这孤儿后来也装成瞎子,戴上一副墨镜周游四方,号称“瞎半仙”。在他的算命生涯里,找他算命的可谓三教九流都有,有由秘书陪同的官员,也有由小官陪同的大官,有身边人替他付算命钱的,也有自己从“红包”里抽出钱来的。反正人家都以为他是瞎子,只会闭眼替人算命,不能睁眼看这个现实世界。事实上某些人在他眼前一站,他就能认出是谁。对其中的某位,“瞎半仙”或许会在肚子里直笑:昨天我在电视上看你口沫横飞地作扫除迷信的报告,今天你却到这里听我做算命文章。
这种行为在生活中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糊涂”行为。在生活中,“糊涂”不等于马虎,“糊涂”是一门学问,包含着物极必反的深奥道理,属于清醒的最高级别,需要倾注大量的文化情愫进行长年累月的修炼之后才能自然流露。而马虎不需要做什么,只不过是一种满不在乎的陋习罢了。
将糊涂学活学活用到生活中,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叫做视而不见。对有些事情,你好像已经看见了,又好像没有看见。工作中要多运用这种视而不见的功夫,少去注意那些不必要的东西,更不要肆意发挥你的好奇心,否则,你就是聪明过头了。
该糊涂的时候要糊涂
一个人遇事总是过分计较,一味地追究到底,硬要讨个“说法”,那么烦恼和忧愁便会先于“说法”而来,不利于身心健康。
有这么一件真实的事:某单位有两个职工不到规定的年龄就提前办了内退,一个是管理人员,大小是个干部,在单位是有名的“不占便宜就是吃了亏”的人;另一个是普通职工,当了一辈子工人也没有占过什么便宜,退休后更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退休一年后,那个中层干部因为老觉得自己这次提前内退吃了亏,整日郁闷,结果还没拿到退休证就忧郁成疾,很快就去世了。另一个职工上班时是车间中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出大力挣小钱,没占过什么便宜,内退后也只是靠卖点儿菜赚点儿小钱贴补生活,却心态平和,一家人一直过得和和美美。
这件事使人想起了一句话——糊涂者长寿。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经常处于烦恼和忧郁状态的人,不仅会加速衰老,而且高血压、精神病、心脏病等疾病也会不期而至。而心态“糊涂”既可使矛盾冰消雪融,又可使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从而保持心理上的平衡,避免许多疾病的产生。当你处于困境时,“糊涂”一点儿能使你保持心胸坦荡、精神愉快,减少对“大脑保卫系统”的不必要刺激,还可消除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和疲惫。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就是“糊涂长寿”的倡导者和受益者。
马季在继承民族曲艺的同时,也吸收了传统医学的精髓,并作为他的保健良方,潇洒地生活着。马季在“文革”时期不知挨过多少批,受过多少训,他对此总是“糊涂”以待,丝毫也不申辩。他说:“我要是小心眼儿,这世界上早就没有马季了!”当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马季忙于“传帮带”,推出年轻相声演员,可有人劝他:“干吗不露露脸,大家都快把你忘了。”他满不在乎地说:“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干吗老让大家惦记着。要那名干什么?谁不知你身上有几两肉?”
“糊涂”使他有清醒的头脑、轻松的精神状态。
有一阵,马季好久没有“出场”了。一次,在公共汽车上,两个小伙子谈论:“我听说马季出事被抓了!”
“不会吧,昨天电视台还在播他的相声呢?”
“那是早录好的!”
巧的是,马季当时正好坐在车上。可他又“糊涂”起来,把头往衣领里一缩,不吭一声,到站就下车了。
显然,马季的“糊涂”是一种平常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都能保持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态,而这正是养生的高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想“糊涂”却难“糊涂”,遇到不顺心的事,要么“借酒消愁”,要么“以牙还牙”,更有甚者,因想不开而轻生厌世,这都是错误的做法。
那么,怎样才能在该“糊涂”的时候做到“糊涂”呢?
首先,要学会理智处事,沉不住气时反复提醒自己要以理智的心态来控制自己的感情。其次,要学会苦中求乐,善于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让自己活得有滋有味。
第三,要学会广交朋友,遇到挫折、失败之事,不妨找知心朋友谈谈心。
第四,要学会巧妙地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以保持心理平衡,维护身心健康。会随遇而安的人眼光远大、胸怀宽广,把世间的一切变化都看得很平常,这样的人心理必然平衡,平时笑口常开,自然也就健康长寿,生活得愉快幸福。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生存本领更新,第3章 难得湖涂:超越精明的处世艺术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