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书网>其它小说>人性的优点(165-235)>第十章 迈向活力的巅峰
  你为什么会疲劳

  ◇我们所感到的疲劳绝大部分是由于心理的影响。事实上,纯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劳是很少的。◇一个坐着工作的人,如果健康情形良好的话,他的疲劳100%是受心理因素,也就是情感因素的影响。

  ◇困难的工作本身很少造成好好休息之后不能消除的疲劳,忧虑、紧张和情绪不安才是产生疲劳的三大原因。

  ◇你在任何时候都能放松,任何地方也能放松,只是不要花费力气去让自己放松。

  有一个很令人吃惊而且非常重要的事实:单单用脑不会使你疲倦。这句话听起来非常荒谬,可是几年之前,科学家曾试图了解,人类的脑子能够工作多久而不致使“工作效率降低”,也就是科学上对疲劳的定义。令这些科学家们非常吃惊的是,他们发现通过活动中的脑细胞的血液,毫无疲劳的迹象;但如果你由一个正在做工的人的血管里抽出血液,就会发现血液里充满了“疲劳毒素”和各种废物。但是如果你从爱因斯坦的脑部抽出血来,即使是在一天的终了,也不会有任何疲劳毒素在内。

  如果只用脑的话,那么,“在8个甚至12个小时之后,工作能量还像开始时一样地迅速和有效率”,脑部是完全不会疲倦的……那么是什么使你疲倦呢?

  心理治疗专家大都认为,我们所感到的疲劳,多半是由精神和情感因素所引起的。英国最有名的心理分析家J.A.哈德非尔德在他那本《权力心理学》里说:“我们所感到的疲劳绝大部分是由于心理的影响。事实上,纯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劳是很少的。”

  一位美国著名的心理分析家A.A.布里尔博士说得更详细。他说:“一个坐着工作的人,如果健康情形良好的话,他的疲劳100%是受心理因素,也就是情感因素的影响。”

  什么心理因素会影响到坐着不动的工作者,而使他们疲劳呢?是快乐?是满足吗?不是的,绝不是这样!而是烦闷、懊恨,一种不受欣赏的感觉,一种无用的感觉,过于匆忙、焦急、忧虑……这些都是使那些坐着工作的人精疲力竭的心理因素。它们使他容易感冒,减少他的工作成绩,而且会让他回家的时候带着神经性的头痛。不错,我们之所以感到疲劳,是因为我们的情绪使我们的身体紧张。

  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在一本讨论疲劳的小册子上特别指出了这一点。“困难的工作本身,”这本小册子上说,“很少造成好好休息之后不能消除的疲劳,忧虑、紧张和情绪不安,才是产生疲劳的三大原因。通常我们以为是由劳心劳力所产生的疲劳,实际上都应该怪在这3个原因之上……请记住!紧张的肌肉,就是正在工作的肌肉,应该要放松,把你的体力储备起来,以应付更重要的责任。”

  为什么我们在劳心的时候,也会产生这些不必要的紧张呢?丹尼尔·乔斯林说:“我发现主要的原因……是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越是困难的工作,越要有一种用力的感觉,否则做出来的成绩就不够好。”所以我们一集中精神就皱起了眉头,耸起了肩膀,要所有的肌肉都来“用力”。事实上这对我们的思考,根本没有丝毫帮助。

  碰到这种精神上的疲劳,应该怎么办呢?要放松!放松!再放松!要学会在工作时放轻松一点。

  这很容易吗?那才不,你恐怕得把你养成了一辈子的习惯都改过来。可是花这种力气是值得的,因为这样可以使你的生活起革命性的变化。威廉·詹姆斯,在他那篇题名《论放松情绪》的文章里说:“过度紧张、坐立不安、着急以及紧张痛苦的表情……这是一种坏习惯,不折不扣的坏习惯。”紧张是一种习惯,放松也是一种习惯,而坏习惯应该祛除,好习惯应该养成。

  你怎样才能放松呢?是该先从思想开始,还是该从你的神经开始呢?二者都不是。你应该先放松你的肌肉。

  让我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我们先从你的眼睛开始,先把这一段读完,当你读完之后,把头向后靠,闭起你的眼睛来。然后默不出声地对你的眼睛说:“放松,放松;不要紧张,不要皱眉头;放松,放松。”如此慢慢地重复、再重复念一分钟……

  你是否注意到,经过几秒钟之后,你眼睛的肌肉就开始服从你的命令了?你是否觉得,有一只无形的手把这些紧张的情绪都驱走了。噢,虽然看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可是在这一分钟里,你却已经试过了放松情绪艺术的全部关键和秘诀。你可以用同样的办法放松你的脸部肌肉、头部、肩膀、整个身体。但是你全身最重要的器官,还是眼睛。芝加哥大学的爱德蒙德·雅各布森博士曾说,如果你能完全放松眼部肌肉,你就可以忘记你所有的烦恼了。在消除神经紧张时,眼睛之所以这样重要,是因为它们消耗了全身散发出来能量的1/4。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眼力很好的人,却感到“眼部紧张”,因为他们自己使眼部感到紧张。

  以写长篇小说著名的女作家维基·鲍姆曾说,她小时候遇见一位老人,教了她一生所学过的最重要的一课。她摔了一跤,跌破了膝盖,还扭伤了手腕。那个以前在马戏团当小丑的老人把她扶了起来,在帮她把身上灰尘拂干净的时候,老人说:“你之所以会碰伤,是因为你不知道怎样放松你自己。你应该假装你自己软得像一只袜子,像一只穿旧了的袜子。来,我来教你怎么做。”

  那个老头子就教她和其他的孩子们怎么样跑,怎么样跳,怎么样翻斤斗,还一直教他们说:“要把你自己想象成一只旧袜子,那你就能放松了。”

  任何时候都能够放松,任何地方你也能够放松,只是不肯花费力气去让自己放松。所谓放松,就是消除所有的紧张和力气,只想到舒适和放松。开始的时候先想怎样放松你眼部的肌肉和脸上的肌肉,不停地说着:“放松……放松……”放松,再放松。要感觉到你的体力,由你的脸部肌肉,一直到你身体的中心。要使你自己像孩子一样完全没有紧张的感觉。

  这也是著名的女高音盖莉·库尔奇所用的办法。海伦·吉卜森告诉过我,他常常看见盖莉·库尔奇在表演之前坐在一张椅子上,放松全身的肌肉,而且下颚松得像脱臼似的。这种做法非常不错——可以使她在登台的时候,不至于感到太紧张,也可以防止疲劳。

  下面是帮你学会怎样放松的5项建议:

  1.请看关于这方面的一些好书——大卫·哈罗·芬克博士所写的《消除神经紧张》。我也建议你看一看这本书——由丹尼尔·乔斯林所写的《为什么会疲倦》。

  2.随时放松自己,使你的身体软得像一只旧袜子。我工作的时候,常在书桌上放一只红褐色的旧袜子,提醒我应该放松到什么程度。如果你找不到一只旧袜子的话,一只猫也可以。你有没有抱过在太阳底下睡觉的猫呢?当你抱起它来的时候,它的头就像打湿了的报纸一样垮下去。印度的瑜伽术也教你,如果你想放松,应该多去学学猫。要是你能像猫一样地放松自己,大概就能避免这些问题了。

  3.工作时采取舒服的姿势。要记住,身体的紧张会产生肩膀的疼痛和精神上的疲劳。

  4.每天自我检讨5次,问问你自己:“我有没有使我的工作变得比实际上更重?我有没有用一些和我的工作毫无关系的肌肉?”这些都有助于你养成放松的好习惯。就像大卫·哈罗·芬克博士所说的:“那些对心理学最了解的人们,都知道疲倦有2/3是习惯性的。”

  5.每天晚上再检讨一次,问问你自己:“我有多疲倦?如果我感觉疲倦,这不是我过分劳心的缘故,而是因为我做事的方法不对。”“我算算自己的成绩,”丹尼尔·乔斯林说,“不是看我在一天完了之后有多疲倦,而是看我有多不疲倦。”他说:“当那一天过完而我感到特别疲倦时,或者是我感觉我的精神特别疲乏的时候,我会毫无问题地知道,这一天不论在工作的质和量上都做得不够。如果每一位生意人都能学会这一点,因为神经紧张而引起疾病致死的比率,就会马上降低了,而且在我们的精神疗养院里,也不会再有那些因为疲劳和忧虑,导致精神崩溃的人。”

  每日多清醒一小时

  ◇防止疲劳和忧虑的第一条规则是,经常休息,在你感到疲倦以前就休息,这样你每天清醒的时间就可以多增加一小时。

  ◇爱迪生认为他无穷的精力和耐力都来自他能随时想睡就睡的习惯。

  ◇休息并不是绝对什么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补”。

  在这本谈论如何防止忧虑的书里,我为什么要写进防止疲劳的问题呢?很简单,因为疲劳容易使人产生忧虑,或者至少会使你较容易忧虑。任何一个还在学校里学医的学生都会告诉你,疲劳会减低身体对一般感冒和疾病的抵抗力;而任何一位心理治疗家也会告诉你,疲劳同样会减低你对忧虑和恐惧等等感觉的抵抗力,所以防止疲劳也就可以防止忧虑。

  我是否说“可以防止不快乐”呢?这话说得太温和了些。艾德蒙·雅各布森医生说得更清楚。雅各布森医生是芝加哥大学实验心理学实验室的主任,他写过两本关于如何放松紧张情绪的书——《消除紧张》和《你必须放松紧张情绪》。他花过好多年的时间,主持研究放松紧张情绪的方法在医疗上的用途。他认为任何一种精神和情绪上的紧张状态,“在完全放松之后就不可能再存在了”。这也就是说,如果你能放松紧张情绪,就不可能再继续忧虑下去。

  所以要防止疲劳和忧虑,规则第一条就是:经常休息,在你感到疲倦以前就休息。

  这一点为什么重要呢?因为疲劳增加的速度快得出奇。美国陆军曾经进行过好几次实验,证明即使是年轻人——经过多年军事训练而很坚强的年轻人——如果不带背包,每一小时休息10分钟,他们行军的速度就会加快,也更持久,所以陆军强迫他们这样做。你的心脏也正和美国陆军一样的聪明。你的心脏每天压出来流过你全身的血液,足够装满一节火车上装油的车厢;每24小时所供应出来的能力,也足够用铲子把20吨的煤铲上一个3尺高的平台所需的能量。你的心脏能完成这么多令人难以相信的工作量,而且持续50年、70年,甚至可能90年之久。你的心脏怎么能够承受得了呢?哈佛医院的沃尔特·加农博士解释说:“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人的心脏整天不停地在跳动着。事实上,在每一次收缩之后,它有完全静止的一段时间。当心脏按正常速度每分钟跳动70次的时候,一天24小时里实际的工作时间只有9小时,也就是说,心脏每天休息了整整15个小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丘吉尔已经六七十岁了,却能够每天工作16小时,一年一年地指挥大英帝国作战,实在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他的秘诀在哪里?他每天早晨在床上工作到11点,看报告、口述命令、打电话,甚至在床上举行很重要的会议。吃过午饭以后,再上床去睡一个小时。到了晚上,在8点钟吃晚饭以前,他要再上床去睡两个小时。他并不是要消除疲劳,因为他根本不必去消除,他事先就防止了。因为他经常休息,所以可以很有精神地一直工作到半夜之后。

  约翰·洛克菲勒也创造了两项惊人的纪录:他赚到了当时全世界为数最多的财富,也活到98岁。他如何做到这两点呢?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他家里的人都很长寿;另外一个原因是,他每天中午在办公室里睡半个小时午觉。他会躺在办公室的大沙发上——而在睡午觉的时候,哪怕是美国总统打来的电话,他都不接。

  在那本名叫《为什么要疲倦》的书里,丹尼尔说:“休息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休息就是修补。”在短短的休息时间里,就能有很强的修补能力;即使只打5分钟的瞌睡,也有助于防止疲劳。棒球名将康尼·麦克告诉我,每次出赛之前如果他不睡午觉的话,到第五局就会觉得筋疲力尽了。可是如果他睡午觉,哪怕只睡5分钟,也能够赛完全场,并且一点也不感到疲劳。

  我曾问过埃莉诺·罗斯福夫人,当她在白宫当第一夫人的12年里,如何应付那么紧凑的节目。她对我说,每次接见一大群人或者是要发表一次演说之前,她通常都坐在一张椅子或是沙发上,闭起眼睛休息20分钟。

  我最近到麦迪逊广场花园,去拜访吉恩·奥特里这位参加世界骑术大赛的骑术名将。我注意到他的休息室里放了一张行军床。“每天下午我都要在那里躺一躺,”吉恩·奥特里说,“在两场表演之间睡一个小时。当我在好莱坞拍电影的时候,”他继续说道,“我常常靠坐在一张很大的软椅子里,每天睡两次午觉,每次10分钟,这样可以使我精力充沛。”

  爱迪生认为他无穷的精力和耐力,都来自他能随时想睡就睡的习惯。

  在亨利·福特过80岁大寿之前,我去访问过他。我实在猜不透他为什么看起来那样有精神,那样健康。我问他秘诀是什么,他说:“能坐下的时候我决不站着,能躺下的时候我决不坐着。”

  被称为“现代教育之父”的霍勒斯·曼在他年事稍长之后也是这样。当他担任安蒂奥克大学校长的时候,常常躺在一张长沙发上和学生谈话。

  我曾建议好莱坞的一位电影导演试试这一类的方法,他后来告诉我说,这种办法可以产生奇迹。我说的是杰克·切尔托克,他是好莱坞最有名的大导演之一。几年前他来看我的时候,他是M-G-M公司短片部的经理,他说他常常感到劳累和筋疲力尽。他什么办法都试过,喝矿泉水、吃维他命和别的补药,但对他一点帮助也没有。我建议他每天去“度假”。怎么做呢?就是当他在办公室里和手下开会的时候,躺下来放松自己。

  两年之后,我再见到他的时候,他说:“出现了奇迹,这是我医生说的。以前每次和我手下的人谈短片的时候,我总是坐在椅子里,非常紧张。现在每次开会的时候,我躺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我现在觉得比我20年来都好过多了,每天能多工作两个小时,同时很少感到疲劳。”

  你是如何使用这些方法的呢?如果你是一名打字员,你就不能像爱迪生或是山姆·戈尔德温那样,每天在办公室里睡午觉;而如果你是一个会计员,你也不可能躺在长沙发上跟你的老板讨论账目的问题。可是如果你住在一个小城市里,每天中午回去吃中饭的话,饭后你就可以睡10分钟的午觉。这是马歇尔将军常做的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觉得指挥美军部队非常忙碌,所以中午必须休息。如果你已经过了50岁,而觉得你还忙得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那么赶快买人寿保险吧——最近葬礼的费用涨得相当高,而且这种事都来得非常突然,而那位小女人也许想拿你的保险金,去嫁一个比你年轻的男人呢。

  如果你没有办法在中午睡个午觉,至少要在吃晚饭之前躺下休息一个小时,这比喝一杯饭前酒要便宜得多了。而且算起总账来,比喝一杯酒还要有效5467倍。如果你能在下午5点、6点或者7点钟左右睡一个小时,你就可以在你生活中每天增加一小时的清醒时间。为什么呢?因为晚饭前睡的那一个小时,加上夜里所睡的6个小时——一共是7小时——对你的好处比连续睡8个小时更多。

  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如果休息时间多的话,每天就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弗雷德里克·泰勒,在贝德汉钢铁公司担任科学管理工程师的时候,就曾以事实证明了这件事情。他曾观察过:工人每人每天可以往货车上装大约12.5吨的生铁,而通常他们中午时就已经精疲力竭了。他对所有产生疲劳的因素做了一次科学性的研究,认为这些工人不应该每天只送12.5吨的生铁,而应该每天装运47吨。照他的计算,他们应该可以做到目前成绩的4倍,而且不会疲劳,只是必须要加以证明。

  泰勒选了一位施密特先生,让他按照马表的规定时间来工作。有一个人站在一边拿着一只马表来指挥施密特:“现在拿起一块生铁,走……现在坐下来休息……现在走……现在休息。”

  结果怎样呢?别的人每天只能装运12.5吨的生铁,而施密特每天却能装运到47.5吨生铁。而当弗雷德里克·泰勒在贝德汉姆钢铁公司工作的那3年里,施密特的工作能力从来没有减低过,他之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他在疲劳之前就有时间休息:每个小时他大约工作26分钟,而休息34分钟。他休息的时间要比他工作的时间多——可是他的工作成绩却差不多是其他人的4倍!

  让我再重复一遍:照美国陆军的办法去做——常常休息;照你自己心脏做事的办法去做——在你感到疲劳之前先休息,这样你每天清醒的时间,就可以多增加一小时。

  一张抗疲劳的良方

  ◇如果你在一天之中没有笑,那你这一天就算白活了。

  ◇“一笑解千愁”“乐而忘忧”,笑能使人驱散忧虑和压抑的消极情绪,使人变得快乐。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经常笑的人,会比心情郁闷、整天绷着脸的人拥有更多青春活力,同时,也更健康。

  中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曾高度评价笑的作用,他指出:“笑,是治病的偏方,是健康的使者。”

  传说神医华佗有一天路过一个村庄,看见一对小姐妹眼睛红肿如桃。华佗询问得知姐妹因失去双亲,日思夜哭,眼患重疾。华佗告诉他们:“你们只要每日在足心抓49下,过半个月,病就会好的。不过,要当心,抓多了不灵,抓少了不行。”妹妹一有空就抓起来,手指一触足心就发痒,忍不住就笑,果然,不到半个月,眼疼就获痊愈,可谓“笑到病除”。可姐姐不相信,未按华佗医嘱去抓,两眼仍然红肿。

  笑能使人精神愉悦,同时还对心脏大有好处;相反,心情沮丧则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会增加早死的危险。马里兰大学的迈克尔·米勒博士表示,笑给心血管带来的好处就像锻炼可以给心血管带来好处一样,因为笑可以促使血液流通。而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另一项研究则表明,心情沮丧或缺少笑容常常与诸如抽烟、吸毒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联系在一起,同时还能将死亡的危险增加44%。

  在调查过程中,米勒选择了20部让人发笑的喜剧片或是会使人紧张不安的悲剧片,并让20名平均年龄为33岁的,不吸烟、身体健康的志愿者观看这些影片。当志愿者观看影片时,研究人员检测他们血管内发生的变化。研究显示,观看悲剧片时,20名志愿者中有14人胳膊上的动脉血流量减少;相反,在观看喜剧影片时,20人中有19人的血流量增加。研究人员得到的结论是,在笑的时候,血流量会平均增加22%;而当人们有了精神压力时,血流量则会减少35%。

  由此,米勒博士得出这样的结论,笑和做有氧运动时差不多,但笑可以使我们远离由运动带来的伤痛和肌肉紧张等不良影响。但是,他也同时表示,笑也不可能取代体育锻炼,两者应该有规律地同时进行。他说:“我们建议人们一周进行3次体育锻炼,每次30分钟;另外,每天要笑15分钟,这样会对人们保持活力和身体健康有好处。”

  现在,世界各国的人们逐步认识到乐观幽默在生活和事业中的重要作用,于是都纷纷做出努力,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大家生活得快乐些。这些年,几乎在全世界都掀起了一股漫画热。尤其是在日本,漫画达到了风靡的程度,以至于形成了一种所谓漫画文化,使漫画成了与空气一样不可缺少的东西。现在日本最畅销的报刊就是漫画报刊。

  据统计,漫画杂志一年可销售16.8亿册,平均每个日本人一年购买15册。人们认为,日本漫画热的形成首先是因为日本社会的高度紧张,人们都很疲劳,为了松弛一下,便纷纷逃到漫画世界里去。而现在,日本的一些漫画家甚至把一些难读难解的书籍如经济、历史等方面的著作也编成漫画。人们在轻松地阅读中领略到笑意,在笑意中理解书的内容,可真是寓教于乐。

  我们在前文说过,笑是一种有益的健身锻炼,笑有利于消化、循环和新陈代谢,重要的是笑有助于乐观地对待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了笑声,人就会生病,并使病情日趋严重,而幽默则能激起内分泌系统的积极活动进而有效地解除病痛。

  乐观、愉快、喜悦、幽默和笑,都能使大脑皮层处于中等兴奋状态。这是一种最佳情绪和最佳心理状态。在这种最佳情绪和最佳心理状态下,大脑皮层对身体内外的刺激会产生最佳反应,并发出最佳指令,从而使身体各部分得到最佳调节,使生命活力和抵抗力得到最佳表现,从而最有利于心身,并能战胜各种疾病的侵袭;同时,它能使人的才能、智力、体力和创造力得到最佳发挥,所以又最有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和取得最佳的成就。Χiυmъ.cοΜ

  由此,我们认为,乐观的情绪是保健延年的最佳药方,是成就事业的最佳方法。健康的大笑是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种很愉快的发泄不良情绪的好方式。而看看喜剧或是听听笑话,从而引发内心的喜悦,让你由心底发出笑意也是一个松弛神经的好方法。

  生理学家对笑的生理学原理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笑具有很好的医疗效果。其中包括笑对血压的冲击力、对神经内分泌的反应、对呼吸的良好影响作用。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句话:“如果你在一天之中没有笑,那你这一天就算是白活了。”医学证明人在幽默欢乐的过程中,会引起荷尔蒙的改变,与长寿有着积极联系。

  现在一些保健专家也建议:医生不要犹豫为病人开出“笑”的处方,给他们指出适当的笑的频率,教给病人一些发笑方法,这对健康和长寿是有益无害的。

  归纳起来,笑有六大好处:

  1.增强肺的呼吸功能,清洁呼吸道;

  2.抒发健康的情感;

  3.消除神经紧张现象,使肌腱放松;

  4.散发多余的精力,驱除愁闷;

  5.减轻社会束缚感;

  6.克服羞怯心理,乐观地面对现实。

  我相信,本书的很多读者会像奥尔嘉·加维一样,具有那种意志力和内在力量。她住在爱达和州,在最悲惨的情况之下,发现自己还能停止忧虑。我非常坚定地相信你和我也都能那样做,只要我们应用这本书里所讨论的一些很古老的道理。下面就是奥尔嘉·加维所写的故事:

  “8年半以前,医生宣告我将不久于人世,会很慢、很痛苦地死去。国内最有名的医生——梅奥兄弟也证实了这个诊断。我走投无路,死亡就要扑向我。我还很年轻,我不想死,绝望之余,我打电话找到了我的医生,告诉他我内心的绝望。他有点不耐烦地拦住我说:‘怎么回事,奥尔嘉?难道你一点斗志也没有吗?你要是一直这样哭下去的话,毫无疑问,你一定会死。不错,你碰上了最坏的情况。要面对现实,不要忧虑,然后想点办法。’就在那一刹那,我发了一个誓,我是如此坚决以至于连指甲都深深地掐进肉里,而且背上一阵发冷:‘我不会再忧虑,我不会再哭泣,如果还有什么需要我常常想的,那就是我一定要赢!我一定要继续活下去!’

  “在不能用镭照射的情况之下,每天只能用X光照射10分半钟,连续照30天。但他们每天为我照14分半钟的X光,照了49天。虽然我的骨头在我瘦削的身体里撑出来,像是荒凉山边的岩石,虽然我的两脚重得像铅块,我却不忧虑,也没哭过一次。我面带微笑,不错,我的的确确在勉强自己微笑。

  “我不会傻到以为只要微笑就能治疗癌症。可是我的确相信,愉快的精神状态有助于抵抗身体的疾病。总之,我经历了一次治愈癌症的奇迹。在过去这些年里,我再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健康过,这都多亏了这句富于挑战性和战斗性的话:‘面对现实,不要忧虑,然后想点办法。’”

  在这一节结束的时候,我要再重复一次亚历西斯·卡瑞尔博士的这句话:“不知道怎样抗拒忧虑的人都会短命而死。”

  4个工作的好习惯

  ◇清除你桌上所有的纸张,只留下与你正要处理问题的有关东西。

  ◇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事。

  ◇当你碰到问题时,如果必须做决定,就当场决定,不要迟疑不决。

  ◇学会如何组织、分层管理和监督。

  良好的工作习惯可以让一个人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持续高效地工作。下面我们为你推荐4种良好的工作习惯,可以让你高效工作,摆脱疲劳的困境。

  良好的工作习惯之一:清除你桌上所有的纸张,只留下与你正要处理的问题有关的东西。

  芝加哥与西北铁路公司的总裁罗兰德·威廉姆斯说:“一个桌上堆满很多种文件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开来,留下手边待处理的一些,就会发现他的工作更容易,也更实在。我称之为家务料理,这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如果你走进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会图书馆,你就可以看到天花板上悬挂着几个字,这是著名诗人波普曾写过的一句话:“秩序,是天国的第一条法则。”

  秩序也应该是商界的第一条法则。但是否如此呢?一般生意人的桌上,都堆满了可能几个星期都不会看一眼的文件。一家新奥尔良的报纸发行人有一次告诉我,他的秘书帮他清理了一张桌子,结果发现了一部两年来一直找不着的打字机。

  光是看见桌上堆满了还没有回的信、报告和备忘录等等,就足以让人产生混乱、紧张和忧虑的情绪。更坏的事情是,经常让你想到“有100万件事情待做,可自己就是没有时间去做它们”,这样不但会使你忧虑得感到紧张和疲倦,也会使你忧虑得患高血压、心脏病和胃溃疡。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教授约翰·斯托克博士,曾在美国医药学会全国大会上宣读过一篇论文——题目叫作“生理疾病所引起的心理并发症”。在这篇论文里,斯托克博士在一项“病人心理状况研究”的题目下,共列出了11种情况,下面就是其中的第一种:

  “总是有一种必须去做或是不得不做的感觉,总是感到有做不完的事情,而且必须去做。”

  像清理桌子,作出各种决定等等,这些简单的事情怎么能帮你避免那些很重的压力——那种“不得不做”,以及那种“必须做而且永远也做不完”的感觉呢?著名的心理治疗家威廉·萨德勒博士,就让一个病人用这种简单的办法避免了精神崩溃。这个病人是芝加哥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当他初到萨德勒博士诊所去的时候,非常紧张不安,而且很忧虑。他知道他可能精神崩溃了,可是他没有办法辞去工作。他需要有人帮助他。

  “当这个人正把他的问题告诉我的时候,”萨德勒博士说,“我的电话铃响了起来,是医院打来的电话。我没有过多讨论这些问题,当场就下了决定。我总是尽可能当场解决问题。我刚把电话挂上,铃声又响了。这次又是一件很紧急的事情,我花了一点时间讨论。第三次来打扰的是我的一个同事,为了他一个病得很重的病人来问我的意见。当我和他讨论完了以后,我转过身来准备向我的病人道歉,因为我一直让他在旁边等着。可是他脸上的表情完全不一样,非常的开心。”“不必道歉了,大夫,”这个人对萨德勒说,“在刚才的那10分钟里,我想我已经知道我的问题在哪里了。我现在要动身回到我自己的办公室里,改一改我的工作习惯……可是在我走之前,你能不能让我看看你的书桌呢?”

  萨德勒博士打开他书桌的几个抽屉,里面都是空的,一只放了一些文具。“请你告诉我,”那位病人说,“你没有办完的公事都放在哪里?”

  “都做完了。”萨德勒说。

  “那么你还没有回的信放在哪里呢?”

  “都回了,”萨德勒告诉他说,“我的规则是,信决不放下来。我都是马上口述回信,让我的秘书打字。”

  6个星期之后,那位高级主管把萨德勒博士请到自己的办公室去。他整个儿改变了,他的办公桌也不一样了。他打开办公桌的抽屉,抽屉里不再有还没做完的公事。“6个星期以前,”这位高级主管说,“我在两个办公室里有3张写字台,我整个人都埋在工作里,事情永远也做不完。当我和你谈过以后,我回到办公室里,清出一大车报表和旧文件。现在我的工作只需要一张写字台,事情一到马上就办完。这样就不再会有堆积如山的没有做完的公事威胁我,让我紧张和忧虑。可是,最让我想不到的是,我完全恢复了健康,现在一点病也没有了。”

  以前担任过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查尔斯·伊文斯·休斯说:“人不会死于工作过度,而会死于浪费和忧虑。”不错,死于浪费精力——而他们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他们的工作似乎永远做不完。

  良好的工作习惯之二: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做事。

  查尔斯·卢克曼,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在12年之内,变成了派索登特公司的董事长,每年有10万美元的年薪,另外还能赚100万美元——他说这都是归功于他能够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行事的能力。

  查尔斯·卢克曼说:“就我记忆所及,我每天早上都在5点钟起床,因为那时候我的思想要比其他时间更清楚——那时候我可以考虑周到,计划一天的工作。计划去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做事的先后次序。”

  弗兰克·贝特吉是美国最成功的保险推销员之一,他不会等到早上5点钟才计划他当天的工作。他在头一天晚上就已经计划好了。他替自己订下一个目标,订下一个一天要卖掉多少保险的目标。要是他没有做到,差额就加到第二天——依此类推。

  我由长久以来的经验知道:一个人不可能总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做事的先后次序。可是我也知道,按计划做事,绝对要比随兴之所至而去做事好得多。

  如果萧伯纳没有坚持该先做的事情就先做的这个原则,他也许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作家,而一辈子做一个银行出纳员了。他拟定计划,每天一定要写5页。这个计划使他每天5页地写了9年。虽然在这9年里他一共只得了三十几块美元——大约每天只得到一毛钱。就连漂流在荒岛上的鲁滨孙,也订出每天每一个钟点应该做些什么事的计划。

  良好的工作习惯之三:当你碰到问题时,如果必须做决定,就当场决定,不要迟疑不决。

  我以前的一个学生——已故的H.P.豪威尔告诉我,当他在美国钢铁公司任董事的时候,开起董事会总要花很长的时间——在会议里讨论很多很多的问题,达成的决议却很少。其结果是,董事会的每一位董事都得带着一大包的报表回家去看。

  最后,豪威尔先生说服了董事会,每次开会只讨论一个问题,然后做出结论,不耽搁、不拖延。这样所得到的决议也许需要更多的资料加以研究,也许有所作为,也许没有,可是无论如何,在讨论下一个问题之前,这个问题一定能够达成某种决议。豪威尔先生告诉我,结果非常惊人,也非常有效。所有的陈年旧账都清理了,日历上干干净净的,董事也不必再带着一大堆报表回家,大家也不会再为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忧虑。

  这是个很好的办法,不仅适用于美国钢铁公司的董事会,也适用于你和我。

  良好的工作习惯之四:学会如何组织、分层管理和监督。

  很多生意人替自己挖下了个坟墓,因为他不懂得怎样把责任分摊给其他人,而坚持事必躬亲。其结果是,很多枝枝节节的小事使他非常混乱。他总觉得很匆促、忧虑、焦急和紧张。要学会分层负责,是很不容易的。我知道,我以前就觉得这个很难,非常的困难。可是分层负责虽然很困难,一个做上级主管的,如果想要避免忧虑、紧张和疲劳,却非要这样做不可。

  远离亚健康

  ◇疲劳,是一种信号,它提醒你,你的机体已经超过正常负荷,出现疲劳感就应该进行调整和休息。如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会诱发疾病。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什么叫会休息呢?现代科学赋予的含义就是主动休息。这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比起累了才休息的被动休息法有着质的进步。

  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代社会,人们的疲劳感正在蔓延,最流行的问候语由10年前的“吃了吗”变成了如今的“吃力吗”。在我们的周围,不乏这样的“工作狂”,他们早上班,迟下班,整日整夜地工作,连星期天、节假日也不休息。很多人年纪轻轻健康就已经严重损毁,甚至发生“过劳死”。

  “过劳死”就是在慢性疲劳综合症基础上发展、恶化的结果。而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以持续或反复发作至少半年以上的虚弱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特点是从生物学上(指临床体检、化验等)查不出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自我感觉很累,工作时无精神,生活中缺少乐趣,而且常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反应,也就是处于一种似病非病的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

  刚过而立之年的美术师汤姆森先生,虽说工作、生活都还算过得去,但地位、收入都较平平。他不甘心,四处活动,做了好几个兼职,集艺术学校美术教师、广告公司创意总监、美展中心顾问于一身,一个星期几头跑,名声大了,腰包鼓了。正当他春风得意之际,身体向他抗议了,他用一个字来概括:累!每晚回到家里,觉得骨头都要散架了,一上床那些莫名其妙的梦便来烦他。

  安东尼已近40岁,典型的上班族,最怕夜晚来临。因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成了没有睡眠的人,几乎用尽了除药物以外的所有土法洋方,也未能解决失眠问题。不仅如此,食欲下降、神经衰弱、性欲减退等症状也相继赶来凑热闹,去医院又查不出什么问题。

  疲劳,是一种信号,它提醒你,你的机体已经超过正常负荷,出现疲劳感就应该进行调整和休息,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如果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还会诱发疾病。

  人体就像“弹簧”,劳累就是“外力”。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这个弹簧就会产生永久形变,导致老化、衰竭、死亡,所以每个人都要小心地保持它的弹性,不要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因此,适当的休息和减压是保持“弹力”的良方。“过劳死”只能预防,“累”病没有特效药,病程越长越难治,病程要是超过三四年的话,治疗会相当困难。劳逸交替才能保持弹性,增加承受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人都要学会调节生活,短途旅游、游览名胜、爬山远眺、开阔视野、呼吸新鲜空气、增加精神活力、忙里偷闲听听音乐、跳舞唱歌、观赏花鸟鱼虫都是解除疲劳,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止疲劳症的精神良药。

  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列出“过劳死”十大信号:

  1.“将军肚”早现。30~5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潜在危险信号。

  2.脱发、斑秃、早秃。每次洗桑拿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

  3.频频去洗手间。如果你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

  4.性能力下降。中年人过早地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或男子阳痿、女子过早闭经,都是身体整体衰退的第一信号。

  5.记忆力减退,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8.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9.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

  10.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还公布了自查方法,如下:

  具有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下者,则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无须担心。具有上述3~5项者,则为一级“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6项以上者,为二级“红灯”危险期,可列为“综合疲劳症”——“过劳死”的预备军。

  3种人易“过劳死”:

  1.有钱(有势)的人,特别是其中只知消费不知保养的人。

  2.有事业心的人,特别是称得上“工作狂”的人。

  3.有遗传早亡血统又自以为身体健康的人。

  人类为何会与“过劳伤害”或“过劳死”结缘呢?科学家归咎于以下诸方面因素:

  一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是社会竞争的加剧;

  三是人们错误地认为不加班或休假是工作态度不积极的表现,进而影响到工资待遇与晋升,因而不得不以健康为代价拼命工作。

  我们常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休息与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现代人防止“过劳伤害”的“灵丹妙药”。

  什么叫“会休息”呢?现代科学赋予的含义是主动休息。近年来,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休息方式——主动休息。即在身体尚未感到疲乏和心境达到临界状态时就休息,包括主动休身和主动休心。这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比起累了才休息的被动休息法有着质的进步。

  掌握生活平衡

  ◇生活的原则是和谐,因此,你要在工作和休息之间,事业和家庭之间取得平衡。

  安妮花了5年时间思考,今年终于决定改变工作,重新安顿身与心。她领悟到,工作中的快不快乐,可能只是5.1:4.9的微差而已,中间有个阶梯,你可能爬到中间的梯子拥有恰好的平衡,也可能只走了一阶。即使如此,你也在进步,平衡尺上的浮标又往前游移一格。

  安妮有个生命平衡法则,用来制衡工作与生活。她将生命切成健康、时间、自由与快乐等4块,视个人状况分配比重以及排序。如果每个元素都不缺,反映到工作中的态度与情绪,就比较平和,因而获得适当的平衡。长期处在平衡中,就能正向积极思考。许多专家呼吁,积极思考可以调适工作压力,清除不必要的情绪,上班族多亲近正向思考的人,能减少倦怠感。

  具体做法是,如果将事情弄得很糟时,只允许情绪低落一下子。她很快会换个想法,太棒了,我们又学到一招,下次又有机会尝试其他处理方法,我们不因此认为自己很差劲。

  学会工作也要学会休息。

  在职场上学习让自己喘口气,是一门学问,郑淑敏,一个中型电脑公司的总经理,她一年至少休一次长达两星期的假,半年内会有几次短短两天的假,不一定出国,有时只是到山里或海边走走。

  如果感觉莫名的倦怠迫在眉睫,休假又遥遥无期,试着忙里偷闲吧。一位女作家透露她平时如何排解倦怠:“我偶尔请个半天假,溜去街上晃晃、逛书局或找个清幽的咖啡店想事情。在忙碌中留点空间给自己,因为塞得太满容易窒息。”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平衡工作与生活关系方面可谓是一个专家。谈起工作和生活,他说:“这么多年以来,我执行的原则就是好好工作,好好享受,花一点时间来当父亲。但是回头看去,很显然我所选择的平衡对于我家里和办公室的其他人都有不利的影响。例如,我的孩子们主要是由他们的母亲独自带大的。”

  尽管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问题一直是很多中年人所关心的问题,但似乎直到我退休之后,它才真正热门起来。在我过去的工作中,我听到了许多这方面的问题。最常见的是:“你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打球,还能继续干好总裁的工作?”

  在个人应该如何排列生活中各部分的优先次序的问题上,我显然不是专家。何况我一直以为这些选择应取决于个人。

  洛克菲勒认为要平衡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首先应该处理好管理的优先秩序问题。他是这样说的,我们首先要谈谈所谓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究竟指的是什么。它涵盖了我们所有人应该如何管理生活、支配时间的问题——关于优先次序和价值观的问题。基本上,这个平衡是关于“我们应该把多少精力消耗在工作上”的讨论。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一个交易——你和自己之间就所得和所失进行的交易。平衡意味着选择和取舍,并承担相应的后果。让我们站到你的老板的视角上,换个位置对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问题做些思考。

  1.你的老板最关心的事情是竞争力。当然他也希望你能快乐,但那只是因为你的快乐能够帮助他的公司赢利。实际上,如果他的工作做得好,他就可以让你的工作变得很有吸引力,使你的个人生活显得不那么拖后腿。

  老板给你付工资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希望你贡献所有的一切——包括你的头脑、体力、活力和献身精神。

  2.绝大多数老板都非常愿意协调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的矛盾,如果你能给他出色的业绩。这里的关键词是“如果”。

  实际上,我倒愿意通过一个老式的积分系统来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问题。那些有突出业绩的人可以获得“积分”,用以交换自己工作的弹性。

  3.老板们很清楚,公司手册上面关于工作、生活平衡的政策主要是为了招聘的需要,而真正的平衡是由一对一的谈判决定的,其背景是一个相互支持性的企业文化,而不要总是强调“但是公司说过……”

  公司手册是件华丽的宣传品,有醒目的照片、多项终身福利的介绍,也包括倒班或工作弹性等。然而许多聪明人很快就明白,手册上所列举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规划”主要是面向新人的招聘工具。

  真实的平衡安排是在老板与员工之间就具体问题进行单独谈判得到的,使用的方法正好是我们刚介绍过的业绩与弹性交换的制度。

  4.那些公开为工作与生活的矛盾问题而斗争、动辄要求公司提供帮助的人会被当作动摇不定、摆资格、不愿意承担义务或者无能的人,或者以上全部。因此,那些消极抱怨的人最后总免不了被边缘化的命运。

  所以,在你第五次开口,要求公司减少你的出差,要求在星期四上午请假,或者希望回家去照顾小孩之前,你应该知道自己是在发表一项声明。而且不管你用什么辞令,你的请求在别人听来都似乎是:“我对这里的工作并不真的感兴趣。”

  5.即使最宽宏大量的老板也会认为,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需要你自己去解决的问题。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也知道,的确有一些策略能帮助你处理好这个问题,他们也希望你能采用。

  毫无疑问,谈判、协调这种平衡关系要给经理人的工作再增加一层复杂性。但是你的经理人应该欢迎这种挑战,因为那会给他提供另外一套办法,来激励和挽留优秀的员工。这套新办法与高薪、红利、晋升或其他所有形式的认可一样有效。

  不过,在此期间,你也可以并且应该学会帮助自己。有关工作与生活的话题已经讨论了相当长的时间了,也有不少好的经验被总结出来。那些非常老练的老板们都知道这些技巧,很多人自己已经开始采纳,他们也希望你能借鉴。

  通过上面的一段话,我们知道平衡工作和生活是一个人取得事业上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的重要参照标准。一个能够出色处理工作与生活平衡的人既不会像工作狂那样拼命地忠于工作,不顾生活,也不会像一个碌碌无为、毫无事业心整日混日子的小职员那样打发时光。他应是一个高效工作、精力充沛、富于生活情趣的人。

  再见,郁闷

  ◇郁闷不是疾病,但比真正的疾病更可怕,它不仅可以摧毁你的健康,而且还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一大障碍。

  ◇郁闷情绪的产生来自于个人认知上的误区。改变对郁闷的看法,你就可以彻底地摆脱郁闷。

  在《人性奥秘》一书中,有一篇标题为《无名病》的文章,作者弗雷德曼说到现今世界愈来愈多妇女所面临的苦境,她们对生活厌烦不满,她们压根儿就没有快乐。

  一位25岁的母亲如此自述:

  “我身体健康,孩子们都活泼可爱,家庭舒适,经济上也算宽裕。我的丈夫是一个电子工程师,前途无量,但不知为何我总觉得不满足,我常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的丈夫认为我可能需要度假休息一阵子,但我需要的并不是休息,因为我根本就不能独自坐下来看书。孩子们午睡时,我就会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等着去叫醒他们。有时早晨醒来,我会觉得一点盼头也没有。”

  一个名叫史密斯的医生,在《读者文摘》上写道:

  “现今世界的文明和优越的物质生活乃前所未有的,然而现今一代的人却愈来愈厌倦生活。我们寻求娱乐却常常觉得索然无味;甚至在剧院上演一幕精彩的戏剧时,也常常出现幕还没拉上就走了好几批观众的现象。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一出又一出的电视剧、电影,但脑子里却不知道看了些什么。我们看报章、杂志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大多数人在说‘我累了’的时候,实际上是指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厌倦了,对自己的生活感到索然无味。”

  弗雷德曼所讲的“无名病”就是厌烦病。各个行业、各个阶层的人都会患这种病;无论你有什么,抑或你没有什么,都不能保证你不会患上厌烦病。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聪明的还是愚拙的,知识分子还是文盲,都同样会患上此病。

  厌烦病不仅是妇女特有的病症,男人也同样会有。有一个商人去医院看病,却说不清自己有什么不妥。于是医生给他做了彻底的检查,结果找不到这个商人有任何毛病。经过一段轻松的谈话后,医生就对他说:“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的,你的体格检验完全正常,我不用在你的病历卡上写任何东西。”

  商人听了并不显得高兴,他说:“医生,我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没有一刻不觉得疲倦。”这时,医生才意识到他的病人患的是“厌烦病”,而不是一般的身体不适。于是医生就开始指出这个商人所拥有的一切:兴隆的生意、舒适的家庭、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和其他能用金钱买到的许多东西。但这个商人听了以后却说:“让别人把这些东西都拿去吧,我对这些简直厌透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难道患这种病的人大多不是生活一帆风顺的人吗?难道他们不是处于别人不能奢望的“顺境”之中吗?

  这还是和我们的心理习惯有关。这个世界上,可以说除了圣人之外,没有人能随时感到快乐。一位哲人曾说道:“如果我们感到可怜,很可能会一直感到可怜。”对于日常生活中使我们不快乐的那些众多琐事与环境,我们可以由思考使我们感到快乐,这就是:大部分时间想着光明的目标与未来。而对小烦恼、小挫折,我们也很可能习惯性地反映出暴躁、不满、懊悔与不安,这样的反应我们已经“练习”了很久,所以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不快乐反应的产生,大部分是由于我们把它解释为“对自尊的打击”等这类原因。司机没有必要冲着我们按喇叭;我们讲话时某位人士没注意听甚至插嘴打断我们;认为某人愿意帮助我们而事实却不然;甚至某个人对于事情的解释,结果也会伤了我们的自尊;我们要搭的公共汽车竟然迟开;我们计划要郊游,结果下起雨来;我们急着赶搭飞机,结果交通阻塞……这样我们的反应是生气、懊悔、自怜,或换句话说——闷闷不乐。

  抑郁就好像透过一层黑色玻璃看一切事物。无论是考虑你自己,还是考虑世界或未来,任何事物看来都处于同样的阴郁而暗淡的光线之下,诸如“没有一件事做对了”“我彻底完蛋了”“我无能为力,因此也不值一试”“朋友们给我来电话仅仅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当你工作中出了一点毛病,或思想开了小差,你就认为“我已经失去了干好工作的能力”,好像你的能力已经一去不回了。回想过去,你的记忆中充满着一连串的失败、痛苦和亏损,而那些你曾经认为是成就或成功的事情,以及你的爱情和友谊,现在看来都一文不值了。你的回忆已经染上了抑郁的色彩。一旦戴上这副黑色的滤光镜,你就再也不能在其他的光线下观察任何事物。消极的思想与抑郁相伴,情绪低落导致消极的思想和回忆;反之,消极的思想和回忆又导致情绪低落。如此反复下去,形成一个持久而日益严重的抑郁恶性循环。

  在某种程度上,你对你的抑郁是有责任的。你可以采取许多办法来控制它,甚至还能控制它的某些起因。你肯定能改变它,如果你真的想要克服郁闷的习惯,你就必须改变自己对待郁闷的态度。然而人们对于抑郁症的感受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有所波动,有所摇摆,看来这部分是由于我们大脑中的生物化学精密结构之差异所致,而这种生物化学结构是不能随意控制的。因此,把你的抑郁症看成是超出你控制能力的事,就像你患感冒一样,不要看得过于严重,有时候也许对你是有帮助的。用这种体贴的态度对待自己,反而能帮助你解脱抑郁,不至于被它所控制。

  不要让一时的抑郁长时间地主宰你的情绪,如果你想让自己永葆活力的话,请记住下面的原则: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你就能够轻松地摆脱郁闷。

  自然轻松入眠

  ◇为失眠症而忧虑,对你伤害的程度,远远超过失眠症本身。

  ◇治疗失眠症的最好办法,就是使你自己的体力劳动到疲倦的程度。

  疲劳容易使人产生忧愁,而且会减轻身体对一般感冒和疾病的抵抗力,疲劳也同样会减轻你对忧虑的恐惧等的抵抗力。同时,任何一种精神和情绪上的紧张状态,在完全放松之后,它就消失了。防止疲劳,就是要好好休息,在你疲劳产生之前好好地休息。因为,如果你常常没有办法入睡,那是因为“忧”得让你自己得了失眠症。

  为失眠症而忧虑,对你伤害的程度,远超过失眠症本身。

  如果你经常睡不好觉的话,你会不会忧虑呢?你也许愿意知道塞缪尔·昂特迈耶——国际知名的大律师——这一辈子从来没好好睡过一天。

  塞缪尔·昂特迈耶上大学的时候,很担心两件事情——气喘病和失眠症,这两种病似乎都没有办法治好。于是他决定退一步去想,他要充分利用清醒的时间。他不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让自己忧虑到精神崩溃的程度,他下床来读书。结果呢?他在班上每一门功课都名列前茅,成为纽约市立大学的奇才。

  甚至在他开始执行律师业务以后,他的失眠症还是没有治好。可是昂特迈耶一点也不忧虑,他说:“大自然会照顾我的。”事实果然如此。他虽然每天睡得很少,健康情形却一直很好,而且也能像纽约法律界所有的年轻律师一样努力工作,甚至超过其他人,因为别人睡觉的时候,他还是清醒的。

  昂特迈耶大律师21岁的时候,每年的收入已经高达7.5万美元,因此很多其他年轻的律师都到法庭去研究他的方法。1931年,他在一个诉讼案子上所得到的酬劳,可能是有史以来律师界所得酬劳最高的一次——整整100万美元,而且都是现金。

  可是他还是有失眠症。晚上他有一半的时间都在看书,然后清早5点钟就起床,开始口述信件。当大多数人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他一天的工作差不多就已经做完一半了。他一直活到81岁,一辈子里却难得有一天晚上睡得很熟。可是如果他一直为失眠症担心忧虑的话,恐怕他这一辈子早就毁了。

  我们的生活中,有1/3用于睡眠,可是没有一个人知道睡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知道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休息状态。可是我们不知道每一个人需要几小时的睡眠,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是否非睡觉不可。

  很难想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名叫鲍劳·柯恩的匈牙利士兵,脑前叶被枪弹打穿。他的伤养好了,可是奇怪的是,他从此没有办法再睡着。不管医生用什么样的办法——他们使用过各种镇静剂和麻醉药,甚至使用了催眠术——鲍勃·柯恩就是没有办法睡着,甚至不会觉得困倦。

  所有的医生都说他活不久了,可是他令所有人吃惊了。他找到一份工作,非常健康地活了好多年。他有时候会躺下来闭上眼睛休息,可是永远也没有办法睡着。他的病例还是医学史上一个未解的谜,也推翻了我们对睡眠的很多想法。

  有些人的睡眠时间必须比其他人长。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每晚只需要睡5个小时,可是柯立芝总统却需要两倍的时间。每24个小时,柯立芝要睡11个小时。换一句话说,托斯卡尼尼一生大概只花了1/5的时间在睡眠上,而柯立芝却几乎睡掉了他生命的一半时间。

  为失眠症而忧虑,对你伤害的程度,远超过失眠症本身。举个例子来说,我的一个学生——伊勒·桑德拉,就几乎因为严重的失眠症而自杀。下面是他所讲述的故事:

  “我真的以为我会精神失常,问题是,最初我是个睡得很熟的人,就连闹钟响了也不会醒来,结果每天早上上班都迟到。我因为这件事情而非常忧虑——事实上,我的老板也警告我说,我一定得准时上班。我知道我如果再这样睡过头的话,我就会丢了工作。

  “我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的朋友,有一个人建议我,应该在睡觉以前集中我的精神去注意闹钟,就这样造成了我的失眠症。那个该死的闹钟的滴答滴答声缠着我不放,让我睡不着,整夜翻来覆去。到了早晨,我几乎病得不能动,又疲劳又忧虑。这样继续了有8个星期之久,我所受到的折磨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深信自己一定会精神失常的。有时候我会走来走去转上好几个钟点,甚至想从窗口跳出去一了百了。

  “最后,我去见一个我认得的医生。他说:‘伊勒,我没有办法帮你的忙;没有一个人能够帮你,因为这种事情是你自己找的。每天晚上上床后,要是你睡不着的话,就不要去理它,对你自己说:我才不在乎我睡得着睡不着哩,就算醒着躺在那里一直到天亮,也没有关系。闭上你的眼睛说:反正我只要躺在这里不动,不去为这件事担忧,就能得到休息。’

  “我照他的话去做,不到两个星期我就能安稳地睡着了。不到一个月,我就能每天睡8个小时,而我的精神也恢复了正常。”

  伊勒·桑德拉受到折磨的不是失眠症,而是失眠症所引起的忧虑。

  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的纳撒尼尔·克莱特曼博士,曾对睡眠问题做过很多的研究,他是全世界有关睡眠问题的专家。他说过,从来没有听说哪一个人是因失眠症而死的。实际上,可能有人为失眠而忧虑以致体力减低受到细菌的侵袭,可是这种损害是由忧虑所造成的,而不是由于失眠症。

  克莱特曼博士也曾说过,那些为失眠症担忧的人,通常所得到的睡眠比他们所想象的要多很多。那些指天誓日地说“我昨天晚上连眼睛都没有闭一下”的人,实际上可能睡了好几个钟点,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举个例子来说,19世纪最有名的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老年的时候还是独身,寄住在一间宿舍里,整天都在谈他的失眠问题,弄得每个人都烦得要命。他甚至在耳朵里带上“耳塞”来避免外面的吵闹声,镇定他的神经,有时候还吃鸦片来催眠。有一天晚上,他和牛津大学的塞斯教授同住在一个旅馆房间里,第二天早上斯宾塞说他昨天晚上整夜没有睡着,实际上却是塞斯教授根本没有睡着,因为斯宾塞的鼾声吵了他一夜。

  要想安稳地睡一夜的第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有安全感。我们必须感觉到有一种比我们大得多的力量,一直照顾我们到天明。托马斯·希斯洛普博士在英国医药协会的一次演讲中就特别强调这一点。他说:“根据我多年行医的经验发现,使你入睡的最好办法之一就是祈祷。这样说,纯粹是以一个医生的身体来说的。对有祈祷习惯的人来说,祈祷一定是镇定思想和神经最适当也最常用的方法。”

  “把自己托付给上帝——然后放松你自己。”

  著名的歌唱家兼电影明星珍妮·麦当娜告诉我说,每当她感觉精神颓丧而忧虑得难以入睡的时候,她就重读《诗篇》第23篇来让她自己得到“一种安全感”。

  如果你没有信仰,不能轻松地解决失眠问题的话,我们可以从放松肌肉开始。芬克博士推介的方法——而且在实际上也很有效用——就是把枕头放在我们膝盖下,来减轻两脚的紧张。然后把几个小枕头垫在手臂底下。然后叫自己的下颚、眼睛、两个手臂和两腿放松,我们就会在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之前入睡了。我自己曾经试过,所以我知道有效。如果你有失眠症,想办法去买一本芬克博士的书《消除神经紧张》,这本书我前面也曾经提到过,这是我所知道唯一具有可读性、又能治好失眠症的一本书。

  另外一种治疗失眠症的最好办法,就是使你自己的身体劳动到疲倦的程度。你可以去种花、游泳、打网球、打高尔夫球、滑雪,或者只是做很多体力劳动的工作。这是名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做法。在他还是一个为生活挣扎的年轻作家时,也曾经为失眠症而忧虑过。于是他到纽约中央铁路去找了一份铁路工人的工作,在做了一天打钉和铲石子的工作之后,就疲倦得甚至于没有办法坐在那里把晚饭吃完。

  如果我们够疲倦的话,即使我们是在走路,大自然也会逼迫我们入睡。我可以举一件事情来说明:我13岁那年,父亲要运一车猪到密苏里州的圣乔城去,因为他有两张免费的火车票,所以他带着我一起去。在那以前,我从来没有去过任何4000人口以上的小城。当我到了圣乔城——一个人口有6万人的大城市——我兴奋得无以复加。我看见6层高的楼,还有——再好也不过的是——我看到了一辆电车。我现在闭上眼睛,好像还能看到、还能听到那辆电车。在经过我一生最兴奋的一天之后,父亲带我坐火车回家。到达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两点钟了,我们得走4里路回到农庄上。我当时已经疲倦到一面走一面就睡着了,还做着梦。我也常常骑在马背上就睡着了,这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事。

  当一个人完全筋疲力尽之时,即使在打雷或战争的恐怖与危险之下,也能够安睡。神经科医生佛斯特·肯尼迪博士告诉我说,在1918年,英国第五军撤退的时候,他就看过精疲力竭的士兵随地倒下,睡得就像昏过去一样。虽然他用手撑开他们的眼皮,他们仍不会醒过来。他说,他注意到,所有人的眼球都在眼眶里向上翻起。“在那以后,”肯尼迪医生说,“每次我睡不着的时候,我就把我的眼珠翻成那个位置。我发现,不到几秒钟,我就会开始打呵欠,感到瞌睡,这是一种我没有办法控制的自动反应。”

  从来没有一个人会用不睡觉来自杀。不论他有多强的意志力,大自然都会强迫一个人入睡。大自然会让我们可以长久不吃东西、不喝水,却不会让我们长久不睡觉。

  谈到自杀,就使我想起亨利·林克博士在他那本《人的再发现》一书里所谈到的一个例子。林克博士是心理问题公司的副总裁,他曾经和很多忧虑而颓丧的人谈过。他谈到一个想要自杀的病人。林克博士知道,跟这个人争论,只会使情况更坏,所以他对这个人说:“如果你反正都要自杀的话,至少要做得英雄一点。绕着这条街跑到你累死为止吧。”

  他果然去试了,不只是一次,而且试了好几次。每一次都让他觉得好过一点,不过那是在心理上而不是生理上的。到了第三晚,林克博士终于达到他最先想要达到的目的——这个病人由于肉体疲劳,使他能睡得很沉。后来他参加了一个体育俱乐部,参加各种运动项目,不久就感觉到开心而想要永远活下去了。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人性的优点(165-235)更新,第十章 迈向活力的巅峰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