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书网>其它小说>读懂孩子的心>第3章 与孩子一起成长
  让孩子远离焦虑:先管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心智健康状况已经越来越受到我们大家的关注了。

  社科院曾做过一个调查,有的高考状元工作后,表现不再出众。为什么这些高考状元学习那么超群,后来工作的时候“泯然众人”?原因很简单。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小孩儿,大多是被家长威胁出来的。很多家长喜欢对孩子施加这样的压力,说:“咱家没钱,你老爸也没有多大的能量。你要是长大了,自己不行,是没人帮你的。我们俩把钱花完,都不给你留。”然后,家长还会告诉孩子社会竞争多么激烈。从当时的效果看,孩子为之一振,开始努力学习了。但是长此以往的结果是,他内心有一个东西被破坏了,那就是安全感。

  孩子在从小学习的过程中,被破坏掉了安全感,而产生了焦虑。

  孩子慢慢长大以后,看起来随着他人格的成熟,焦虑感被逐渐掩盖了,但是内心深层次的安全感被破坏以后,终身对他都会有影响。他努力想成为一个最普通的、跟别人没有什么差别的人,每个月给他发固定工资没问题,只要别让他担风险就行。《让孩子远离焦虑》具有重要的意义。

  孩子的焦虑因何而起

  孩子焦虑是有一些表现的,有的孩子总是特别担心未发生的事,比如说有的孩子发问的句式是:“如果(发生了不好的状况),我们怎么办……”这种频繁担忧的问句,不该是小孩儿问话的句式,小孩儿正常问话的句式是“这是什么,为什么……”

  当使用“如果……怎么办”的时候,他比我们要担心得多。《向前一步》中,有一个幼儿园的小女生特别难过。她的理想是当宇航员,汤姆的理想也是当宇航员,她想跟他结婚,她的担心是:“如果我俩都当宇航员了,谁来照顾孩子?”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焦虑,家庭生活中,男人只要把钱拿回来,几天没回家,不会觉得内疚。很多男人经常一出差走好久,而女人出差这么久则容易内疚。

  焦虑是对无常的抗拒。每当你明知道无常会发生,还是在内心不断地希望这件事最好别发生,或者最好别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你的焦虑情绪就会出现。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焦虑是一种大脑功能障碍。通俗地讲,焦虑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面临不确定状况的时候,他们无法对事件的结果做出预测,在不能确保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的时候,焦虑就产生了。

  换成更通俗的说法就叫“纠结”,严重的纠结就是焦虑。比如,有一个小姑娘,她纠结于自己的选择。我对她说:“你愿意读研究生就去读,愿意工作就工作。”她说:“可是如果我工作了,就失去了读研究生的机会;如果读研究生,那我就没法工作了。再说,读研究生,万一得不到我想要的效果呢……”

  当我们总想到万一的时候,就是对无常的抗拒。

  其实,不管选择去工作还是去读研究生,只要认真地过每一天,都是最好的选择。

  人生没有平行线,人生是一条单行线。从心理学来说,来自对不确定状况的未知会产生焦虑。焦虑是遗传基因、气质、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一个综合体,没有哪一个单独的因素可以解释这一切。

  只从遗传或者个人的经历来看,没法解释这一切。这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甚至包括很多人遭遇外界的冲击后,也会产生这个问题。比如说,父母离异,父/母去世,暴力事件的伤害,生病住院,等等。这些都会引起焦虑状况。

  我有一个同学焦虑得很严重,是因为他住院时发现肝上面有一个阴影。他觉得是肝癌,整天忧心忡忡,自己吓自己,去搜很多医学资料,非得证明自己的担忧是对的。

  后来,医生对他说这不是肝癌,他说:“医生,你别骗我,我是有知识的人,你跟我就说实话吧。”医生说:“那是肝上长了一颗痣。”人的脸上会长痣,这只是肝上长了一颗痣。他没有患癌症,只是太焦虑。

  在家庭中,要想改变孩子的焦虑,很多家长就直接告诉孩子“你这叫‘焦虑’”,这只会把孩子搞得更焦虑。家长想改善孩子的焦虑状况,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的教养方式。

  如下教养行为,会导致孩子焦虑。

  ·父母的过度控制

  书里有一个提法,叫“直升机父母”。家长天天在孩子身边“飞”,什么事都要管,吃东西、穿衣服、走路全要盯。当父母是一种直升机式的人物时,会把孩子搞得特别焦虑。比如,总是问孩子“冷不冷”“疼不疼”“能不能及格”“有没有人欺负你”。

  实际上,孩子的生活没有那么糟糕,但是直升机式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呈现的全是担心,让孩子觉得生活中好像到处是陷阱,随时都会出事。

  有一次,我儿子跟别人在学校里打架了。他自己无所谓,说:“今天,我和朋友小小地打了一架,他蹭了我一下。”他说完,这件事情在我家就结束了。但如果这时候父母过来说“怎么办,要不找他们家长,要不到学校,我去找老师……”家长过度紧张,把情绪不断放大,孩子的负担就会变得越来越重。

  ·焦虑解释的模型

  如果家长总跟孩子强调陌生人都是坏人,孩子会对陌生人,甚至对整个的环境产生担心。还有家长随口说:“如果一个人成绩不好,这辈子就完了。学习成绩好就有一切,成绩差就什么都没有。”

  这本身就立不住脚。我给很多总裁上过课,有一次,上课时我要求他们练习用左手写自己的名字,这是我们课程中的一个练习。有一个总裁就是不写,他特别诚恳地道歉:“樊老师,对不起,我不会写字。”

  身家10亿的老板,他不会写字,但他一样想学习,并且已经拥有了好的生活。我们去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标准绝不仅仅是成绩,孩子的心理健康、人品、情商、个人特色、气概、探索精神都比学习成绩重要。

  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请我为她高中的儿子做辅导。这个孩子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很差,语文、政治、英语特别棒,他还喜欢研究哲学。

  他妈妈告诉我,孩子在分科的时候,要选择理科。

  这令人不能理解,妈妈知道他上理科很难考上大学。

  我就问这个男孩:“既然对文科这么感兴趣,也这么擅长,为什么要选理科?”

  这个很帅的小伙子说:“我觉得我的人生不能有短板,别人能学会,我也能学会。别人能把物理学好,我也应该能学好,我应该挑战一下。”

  这是为了外部的评价在学习,忽视了自己内心的追求,他认为自己有短板很丢人,因为不符合老师的评价,老师喜欢全面发展的学生。

  我有个朋友,感叹自己上高中的时候总坐在最后一排,学霸都坐在前排。班里每隔一个月换一次座位,完全按成绩来换座位。我一听就很吃惊,按成绩排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恶劣的,会让有的孩子过早地自我放弃。

  我们需要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我对那个男孩讲,马云高考成绩一般,琼瑶数学不好,作家三毛也学不好数学,一个人有点儿跟别人不一样,没什么不行。

  不去把孩子的某一面负面地放大,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容忍或鼓励回避行为

  如果家长建议或者帮助孩子回避,就像房间里的大象,每个人都假装没看见它。一个家庭里明明有问题,但是不能说,大家都假装没有。这会令孩子养成一个习惯,知道某件事情是不能提的,他会产生焦虑。

  ·拒绝或者是批评

  比如,孩子说饿了,家长立即反问:“你刚吃完饭怎么会饿?”

  ·冲突

  孩子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行为习惯就是自我归因,小孩儿看到两个人打架,哪怕并不认识这两个人,都会认为跟他有关系。

  在家庭中,尤其是很多爸妈在吵了架以后,拿孩子撒气。比如,妈妈对孩子说:“都怪你,要不是你这样,我跟你爸会吵架吗?”当妈妈说出这样的话语的时候,孩子的自我归因会变得更加严重。

  很多家庭,只要父母一离婚,孩子就会说:“爸爸,我以后乖乖的,你不要走好吗?”因为他觉得是自己不乖,父母才分开。

  孩子有特别强烈的自我归因,家长就要在孩子面前谨言慎行,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大声呵斥别人,与人发生特别多的冲突,以免孩子特别担心。

  以上都是和孩子的焦虑水平有着明显关系的一些行为。

  减轻焦虑的教养方式

  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减压。

  ·行为奖励

  比如说,孩子愿意接受挑战,或者他的一个行为只是部分成功了,家长要给他一定的肯定和承认。在此,要让孩子知道很多正面的情感类词语,他理解这个词语之后,就会找到成就感。

  例如,孩子玩完玩具后能把玩具收好、放好,家长可以说:“你很棒,你刚刚这个行为叫‘自律’。你懂得自律,懂得自己管理自己,懂得秩序感。”

  要告诉他这是对的,把好的一面告诉他。他会有成就感,会乐于再做这样的事。

  我儿子不迟到。每天早上,根本不用催他,闹钟一响,推他一下,他就起来了,起来以后自己洗脸、穿衣服、吃早饭。

  吃完早饭,他来看我。如果我还在睡觉,他就过来在我脸上亲一下,说“爸爸,我上学去了”。保姆就送他去上学。从开学到现在,他没有迟到过一次。

  很多家庭是要不断地催孩子:“赶紧赶紧!”“快点儿,快点儿!”“完蛋了,要迟到了!”……“直升机父母”来了!这时候,孩子会把妈妈的抓狂当作闹钟,就是“妈妈不抓狂,说明时间还没到;等我妈一抓狂,就该行动了”。这样的孩子完全依赖在父母身上,反倒他会焦虑,他没有自信和安全感。

  我怎么让嘟嘟能够做到不迟到的呢?在他两三岁的时候,有一次他表现出来不迟到的行为,他说:“爸爸,我们早出去,别迟到。”这时,我专门停下来,对他进行了表扬和肯定,我说:“嘟嘟,你知道吗,你有一个行为很棒。”他问:“什么行为?”我接着说:“你很守时,守时是一个非常好的素质。这个社会上的人都喜欢跟有素质的人打交道,你这个行为很受欢迎。”

  此后,他就爱上了守时这件事。

  ·消除过度的焦虑行为

  无论是出于关心,还是其他的感情,父母都不要对孩子的焦虑行为做出过度反应。父母越过度地关注孩子的焦虑行为,他就会越强化这件事。

  比如说,孩子不愿意见陌生人,他会往后躲。父母觉得很丢脸,说:“怎么老躲着呢,过来打招呼!”孩子特紧张地走出来,打个招呼,其实会让孩子下一次更不愿意出来。因为父母在强化这件事情,所以当孩子表现出不愿意在大家面前表现的时候,没关系,摸摸他的头,替他介绍一下就完了。

  父母也不用解释:“我们家宝贝就这样,就是不愿意见人,很害羞。”当父母不断地强化这些标签的时候,这个孩子就记住了。

  正常地处理就好了,不要表现得过于夸张,在他偶尔表现出愿意跟人接触的时候,要肯定他。也不要过度地表扬,不要做得让孩子觉得这件事好像很奇怪。

  ·管理自己的焦虑

  要控制自己的痛苦表现,不要把自身的焦虑平添到孩子的身上,因为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焦虑。孩子的感受力特别强,他能够完全地感受到你的状态是什么。

  父母首先要让自己平静,提高自控力。可以考虑去做瑜伽,读一些哲学类、心理学的书,要让自己在情绪管理方面上一个台阶。父母淡定,对孩子会有很好的影响。

  ·提高家庭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一个家可以通过沟通、民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大喊大叫,或者比赛看谁更强硬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从家长身上学习的。如果在一个家里,妈妈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对孩子的爸爸喊叫,那么孩子和妈妈之间出现矛盾就是喊;如果妈妈的处理方式是躲起来哭,那么孩子也会躲起来哭;如果爸爸处理问题的方式是摔门,孩子也会摔门;如果你把孩子甩在大街上说不要他了,孩子也会不要你,因为他发现不合作就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

  父母放松是接纳的前提

  很多父母说,虽然知道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是什么,但自己免不了总为孩子担心,想“为他好”。但实际上,我们应该理解“为他好”的背后是自私,是不敢或者不愿意让孩子成为他本来的样子,而只想让他成为父母希望的样子。

  我有个朋友是个摇滚青年,非常有活力,自己抱着吉他到处去唱歌,他想成为一个另类的、与众不同的人。后来,他爸妈由于担心他不稳定,苦口婆心地劝解。他挣扎了五六年之后,终于回到老家,从事了稳定的工作。我再见他的时候,他的确“老实”了很多,老老实实地上班,下班之后和同事喝喝酒,时间一天天就过去了。父母这次放心了,因为孩子终于在自己身边,成为父母想让他成为的人了。

  所谓的“为他好”,常常是代表着我们对孩子的控制。比如,担心孩子的成绩不好,担心他青春期叛逆,惧怕他将来可能有危险或者失败:眼睛总是盯着孩子的问题,总是不满地想要调整,想要帮助孩子来控制他的未来……

  我们其实要学会接受,只要我们的孩子不成为犯罪分子,不危害社会,我们就为这个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况且,孩子成为犯罪分子的可能,只来自扭曲的教育环境,比如天天挨揍。挨揍的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的行为习惯就是暴力,他看到暴力能得到想要的一切。

  所以,父母不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和行为习惯,恶果会随之而来。父母要勇敢地接受孩子成为跟你想象的不一样的人。

  我爸从未想过我成为现在的样子。我爸原本希望我学理工科,成为一个工程师。直到我给他听了一期樊登读书的《论语》,他承认我超乎了他的想象。此前,我大学毕业去中央电视台,我爸说中央电视台不稳定。后来,我考博士、当老师,我爸说:“中央电视台那么好的工作,你说不要就不要了?”我没有朝着他设想的方向去发展,我在北京创业,有自己的公司。我爸说:“回西安吧,西安好。”直到我办了读书会,他听了我讲的书,说还挺有意思的。

  其实,孩子有可能会给你带来很多的惊喜,只是他不按照你的方式去做。认识到这一点,父母就容易放松很多了。父母放松了,孩子才能放松。

  我们要学会接受,否则,接下来讲的所有的工具你就不会用。

  减少孩子焦虑,要限制自己的忧虑和想象。以下四个思维方式可以帮到我们。

  第一个思维方式叫作“你想的事未必会发生”。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让每一个人把自己最担心的一件事写在纸上,投进纸箱子。两周之后,大家打开箱子,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担心的事都没有发生。焦虑来自担心。

  第二个思维方式叫作“你想的事未必是事实”。

  人是一种特别善于幻想的动物,大量的矛盾是幻想出来的。人的痛苦往往来自推理。“庸人自扰”就是说很多烦恼是自己找来的。比如说:别人看你的时候只是当时眼睛被风吹得不舒服,但是你觉得对方在斜视你;公司里的“帮派”有可能就是你俩出去吃饭没叫我,我就觉得你俩联合起来针对我……谣言止于智者,因为智者不轻易推理,自然就减少烦恼了。

  当一个人焦虑的时候,要能够停下来提醒自己:这只是我想的,未必是真的。

  一位女士发现她老公有一个信用卡的刷卡记录是某家酒店,时间是星期三——是上班时间。她问老公星期三干吗去了。她老公说上班去了。

  她就开始琢磨离婚还是不离婚,离婚的话,孩子跟谁。她不知道怎么办,很苦恼,开始找闺密哭诉。

  她自己先痛苦了一个多星期,闺密说“你跟他摊牌”。

  她又问老公那个星期三到底干吗去了。她老公还是说上班去了。她说:“你要这样说就没意思了。”这位老公更疑惑了,问:“到底怎么回事儿?”

  她拿出老公的刷卡记录,问是怎么回事儿。老公也奇怪,自己明明没去,怎么会有酒店的刷卡记录呢?她说:“赶紧说吧,说了咱们好聚好散。”

  老公很生气,两个人跑去查刷卡单,去找POS机。

  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酒店旁边有一个加油站。加油站的POS机坏了,借酒店的POS机来刷,刷完了就是酒店的记录。

  一个小小的误会,把这位女士气得已经快崩溃了,整天琢磨着怎么离婚。

  我举这个极端的例子是说生活中很多的事不是事实。

  第三个是思维方式决定感受。

  事件发生未必导致你的压力增大,在事件发生和压力增大之间,隔着你的思维方式——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比如说,成绩考得很差,是不是压力就一定很大?未必!看你怎样看待这件事了。

  有人觉得成绩考得差很丢脸,要当学霸。但对于我来说,60分也不错,我上大学的成绩里有很多课是60分,我感激我的老师让我没有一门功课挂科的。还有更强大的人,挂科也不要紧。有一位美国总统回母校演讲,说:“你的考试成绩是C,也可以当美国总统。”大家为他热烈鼓掌。

  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反应。当价值观不稳固,或者不正确的时候,我们会把一个小小的痛苦变得特别大。而真正有稳定价值观的人,即便身处困境,他依然可以露出安详的微笑,对所有来帮他的人双手合十,表示感激。

  第四个思维方式就是要对抗全有或全无。

  我们特别容易在生活中产生全有或全无的表现。比如,我表扬了一个团队的小姑娘,她有可能很高兴,觉得自己在这个公司特别有前途。但如果我说她的某个方案写得不好,她就立即觉得自己在这个公司没前途了,老板不喜欢自己,得换工作了。

  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一件事就特别高兴,也会因为一件事特别不高兴。同样的事,它未必完全是个好消息,也未必完全是坏消息。当我们看透全有或全无时,才会达到中庸,才知道生活中发生什么事就处理什么事,只要保持正面即可。

  给孩子的焦虑管理计划

  管理自己和孩子的焦虑状况,可以尝试一些练习。

  第一步:理解孩子的感受。

  不去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妈妈知道你现在有点儿紧张,这很正常,因为妈妈也会紧张。”这表示你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说:“你别紧张、别难过,这事不要紧,做坏了也没人说你!”这对孩子来讲是压力,只会让他变得更焦虑。

  第二步:给焦虑的大脑重贴标签。

  我儿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可能是分离焦虑症,每天回到家就动手,总想打人。有一天,我跟他进行了一次谈话。我说:“嘟嘟,你知道吗?你体内有两个小嘟嘟。”他很好奇,我接着说,“一个是‘小天使’,一个是‘小魔鬼’。当‘小天使’出来的时候,你是这么可爱,咱们很愉快。你也很喜欢这个‘小天使’,对吗?你也喜欢跟我们在一块儿快乐地玩,是吗?”他说:“对,我也喜欢。”

  我接着说:“那个‘小魔鬼’出来的时候,你就生气,想打别人。这时候,你想帮谁?”

  他说:“我想帮‘小天使’。”

  神奇之处在于,谈完这一次话以后,“小魔鬼”几乎没有出现过。因为他只要一生气,我们就会说“小魔鬼”来喽,他一会儿就好了,就高兴了,因为他要去帮助“小天使”。

  对应《让孩子远离焦虑》这本书里讲的,就是你要学会贴标签。

  你不要对孩子提“焦虑”,你把它叫作“恐慌先生”“留心小姐”“担心妹妹”。不要起很多个,根据需要,起一个就行。

  比如说:“担心小姐又出来了。”当他能够自己看到“担心小姐”的时候,他就学会控制了。你关注自己的内心了,才能够控制它。在日常生活中,被焦虑控制,是因为你自己已经变成了“担心小姐”,但你自己完全没有感觉,因为看“担心小姐”的人不在。当你能够盯住那个“担心小姐”看,“担心小姐”就离开了。

  第三步:启用第二反应。

  我们平常一有想法就去做,叫“第一反应”。《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也就是说,季文子遇事都要考虑三次才去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想两次就可以了。”

  “三思而后行”是句成语,但三思而后行不是孔子提倡的,孔子觉得想三遍太过了。

  一个人想干一件事,一想就去干,这很危险。一想,停下来,再想一下,再干,此时既想干,又有行动力,行动力和考虑之间是一种和谐关系。但是,当你想太多,比如再多想了一步,三遍想完后,这事就做不了了。

  第二反应就是想做一件事之前停下来,回忆一下,想一想该不该做,质疑一下自己的这个想法。一般来说,焦虑的人在遇到焦虑的时候,会倾向于做一个抵抗的、保护的动作,比如做一个大喊大叫的动作,释放焦虑。这时,应该给自己一个再次思考的机会,看可不可以改变。

  插入一个我可不可以改变的动作,下一个动作就变了,就不是过去焦虑的动作,而变成一个改变的动作了。

  第四步:关掉身体的警报。

  身体一发警报,人就紧张。这时候,最好大人和孩子都能够学会呼吸,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去感受呼吸。

  我每次讲课也好,出差也好,累的时候也好,感受呼吸10分钟,精力就会恢复过来。

  第五步:学会让孩子做主。

  我家不存在抢手机的状况,嘟嘟想看手机,我会问他:“看到什么时候还给我,决定看多久?”他说:“打五局就还。”

  他不会特别在意手机,有的孩子特别在意手机。只要有机会,孩子就立刻把手机抢过来,反而让孩子很焦虑。

  第六步:鼓励。

  在你帮助孩子做出这些改变以后,要给孩子更多的鼓励、更多正面的能量。在一个充满着肯定的家里,孩子自信心会更强。

  千万不要担心表扬孩子多了,孩子会翘尾巴,人这一辈子因为翘尾巴所犯的错其实不多,大量的错是因为不敢做而犯的,一个有自信的人是没错的。

  有句话叫:“永远自信,即便在犯错的时候。”

  帮助孩子自信,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是非常重要的事。

  最后,结合我的经验,为大家分享书中的小贴士:

  ·害怕,我也能做。我害怕这件事,但我照样能做,这才叫“勇敢”。

  ·了解孩子的想法,知道他们为什么感到焦虑。

  ·帮助孩子划定他们的舒适区,并且一步一步地扩大这个舒适区。

  嘟嘟有一年暑假跑去学自由泳,他说学自由泳很开心。我问为什么,他说自己已经不怕水了。他的舒适区变得越来越大。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去探索世界,让舒适区变得越来越大:乘火车、坐高铁、坐飞机、坐轮船,到乡村摸一摸小动物……让他能够感受到:“我现在开始不怕这个了,我开始不怕那个了……”他不怕的越来越多,他的世界就在不断地扩大了。

  ·不要回避恐惧的情境。对于恐惧的事用愉悦的、冷静的语言来跟他们一起讨论。

  ·不要设定过高的目标,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没那么高,他反倒可能会成长为一个带来惊喜的人。如果家长整天给他特别高的期望,他最后可能真的变成一个普通人。过高的期望带来的是压力,压力带来不安全,不安全带来的结果是寻找安全,寻找安全的结果就是带来平庸。

  这个推理很明确,我们看到有的人,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孩子完全是自由发展和成长。孩子长大后,即便遇到很坎坷的事,也能够很好地处理,反败为胜。

  ·要让孩子有掌控的感受,多给他一些掌控的机会。

  ·不要强迫孩子面对恐惧,孩子应该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而不是在恐惧的环境中成长。用恐惧的方法让孩子摆脱恐惧,最后的结果反倒是他更恐惧。

  ·不要对他有过度的担心就好了。衣服穿少了,感冒了很正常。跟小朋友打架,也很正常。

  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中,有一点是无条件的爱。让孩子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爸爸妈妈永远爱他,这样孩子才有安全感。

  另外一点是,帮助孩子建立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这样,他遇到任何情况都是淡定的。这是个很高的境界,可有的孩子能做到。

  关键期关键帮助:孩子是无限的未来

  樊登:芭学园的创办人李跃儿是一位专家。我有一个朋友为了让孩子上芭学园,竟然从城里的繁华地带搬家到回龙观,为了提前几年来排队报名。我的朋友告诉我,芭学园有很多特别有意思的理念,比如从来不给孩子买现成的玩具,都是给他面粉、泥巴和木棍。

  李跃儿:孩子的玩具被我们称为“工作材料”。孩子所有的玩都不是真正地为了娱乐在玩,而是他们的发展行为——从开始玩到结束,孩子的能力其实已经发展了,他已经不是玩之前的那个孩子了。

  大部分现成的玩具存在的问题是创造玩具的人已经把创造空间全部给开拓完了,孩子并不能拿一个玩具小汽车进行再创造,除非把它拆了再装起来。但是,6岁之前的孩子没有这个能力,大人又心疼玩具车不让拆。

  很多大人给孩子买了玩具后,孩子两三天就弄坏了,就又要买新的。因为大人给孩子的是一个不能供他去创造和发展的玩具,这个玩具对他没有用,他就会拼命地要。就像孩子的肚子饿了,你给他一块泡泡糖,他吃了以后还饿,就想要更多的泡泡糖。

  樊登:在芭学园,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孩子们和老师在一起时,会喜欢直接叫老师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呢?

  李跃儿:十多年前,孩子们就管我叫大李。到现在,家长和孩子们还是管我叫大李。

  对孩子来说,老师只是一个职业,年龄跟孩子不同。从人格来说,老师和孩子是平等的,名字就是每个人的代号。孩子们起初也会叫大李老师,随着不断地熟悉与亲近,孩子们就像家人一样会直接叫我大李,我很享受这样的亲密感。

  有一天,一个3岁的小孩儿,背着小书包,像个布娃娃一样,站在幼儿园门口,质问我:“这个幼儿园是你办的吗?”

  我说:“对呀,是我办的。”

  他说:“你为什么收那么高的学费?”

  我好吃惊,赶紧蹲下来,为了让他能看到我脸上的神情,因为孩子交流是用感受去交流的。我说:“你觉得芭学园的学费高吗?”

  他说:“都收了三块钱,还不高吗?”

  这是一个有趣的画面,其实我们的费用是中等的。

  芭学园长大的孩子,已经有上千人了。芭学园为其努力去建构的,是适用于人类生活和生存的良好人格状态。

  曾经有德国的儿童心理学家来芭学园考察,他们认为芭学园的教育是成功的。其中重要的元素是芭学园的孩子有自我保护能力,他们不容易受伤。

  芭学园第一批毕业的一个孩子,她6岁去上学,第一天就迟到了。她“当当当”地敲门,因为芭学园为孩子建构的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进任何屋子,必须敲门,还有开门的时候要留意门后有没有人,不要碰到他人。

  老师让她进来后,批评她:“你怎么搞的……”

  她平静地看着老师,老师说完后,她对老师说:“请你不要这样跟我说话了。”

  老师很吃惊,心想:哪有一个6岁第一天上学的孩子这么跟老师说话的?

  孩子接着说:“我明天可以不迟到,我也可以到你的办公室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芭学园,孩子有问题是可以到园长办公室去解决的。这个孩子就有这样的概念。

  老师开始上课,这个孩子特别活跃,上课的时候举手说:“老师,你这个地方讲错了,不是这样的。”

  老师觉得她扰乱了课堂纪律,让她站在讲台上听讲。

  孩子的妈妈觉得一个女孩子站在讲台上太丢脸了,非常焦虑,担心对她的心理造成伤害,因为芭学园非常讲究对孩子心理的保护。芭学园有三个重要的板块:心理健康的保护,人格完善的建构,艺术的熏染。

  妈妈放学的时候问孩子:“今天发生什么事情了?”

  孩子说:“没有,挺高兴的。”孩子完全没有受伤的样子。

  妈妈说:“老师是不是对你有一些特殊的对待?”

  孩子说:“老师可好了,让我站在最前面,能看到全班的同学。”

  孩子就是这样,不受伤,乐呵呵地面对一切。后来,老师也没有再继续让她罚站。

  芭学园第一批毕业的孩子现在已经高中毕业了,还是拥有很高的抗挫力的特质。不过,他们比小时候更加有智慧,更能够在社会群体中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尊重别人,如何能更有益于大家。

  关键期的特点及应对

  樊登:我们如何界定关键期?

  李跃儿:种一棵菜,还要讲究先下种子,出来小芽的时候怎么对待,快要开花的时候怎么对待,结了果以后怎么对待。世间万物都有它发展的阶段和规律性。规律包括它的特质和它需要的帮助。

  人的成长中,并没有分为特别明显的阶段,为了家长更容易了解和掌握,我们大致用年龄段和关键期的概念进行讲述。

  从出生到6岁,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胚胎时期。

  人是有两个胚胎的动物,一个胚胎是精子和卵子相碰的那一瞬间,形成了一个物质身体。但婴儿离开母亲的身体,只是人的一个胚芽,他小小的物质身体里还有精神的胚胎体。人类的精神带有各自的民族、家族、文化特质、生活习惯,这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涵。

  精神胚胎要在母亲的体外去完成,从没有到有,形成精神的婴儿,即一个人的立场、观点、感受、思维模式、行动模式。这要经历六年才能够诞生。

  每一个阶段发展某一个特殊的生命成长任务,被称为“某一个关键期”。

  《关键期关键帮助》讲的就是如何给孩子提供精神成长的营养食粮。孩子出生了,我们知道要给他喂奶,奶粉里的营养成分如何才能具足,但只知道喂养他的物质身体,不知道喂养他的精神是非常可怕的。一个人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心智模式所决定的。孩子特别积极、热情或者特别被动,都是神经元连接起来的心智结构所决定的。如果6岁前不注意养育,6岁以后想把孩子“改造”成一个热情的人,很难。

  让孩子充分地体验成长的规律,这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是苍天送给我们的礼物!

  安全关键期,也叫“秩序关键期”。从一个摇摇晃晃的水的世界,从一个永不平静的噪声很大的世界,突然经历了一次苦难,来到世界上,完全不同的处境势必令人感到恐惧。

  就像直升机把我们空降到一个陌生的区域,不知道这里到底有多危险,内心充满恐惧。如果有一个人站在远处对你微笑,你就会感觉这里是安全的。那么,远处微笑的人就是安全参照点。

  安全关键期就是要把以前在妈妈肚子里的经验作为参照点。婴儿要跟妈妈有一段体外孕期,六到八周要跟妈妈的身体在一起,闻到妈妈的味道,听到妈妈的心跳,适应妈妈的气息。这样,他觉得来到这个世界,自己是安全的。

  当他能把周围的环境完整地记忆下来,铭刻在大脑皮层中的时候,可以作为安全参照点,这个环境就是他的窝了。所有的小动物首先信任的是自己的窝,因为妈妈一定会把窝建在非常安全的地方。

  他会刻板地记录下环境里所有元素的位置和排列,以及完整的形象。比如,在他刚出生的时候,家里的灯在哪里,如果换位置了,他就会焦虑。

  这个时间大概有两个月,但有的人会延续到1岁多以后,有的到2岁还会持续敏感。

  没有建立好安全感的孩子,会用一生发展的力量、生活的力量、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智慧来寻求安全感。这是很可怕的,因为不能确定他做的事情是不是完全有建设性,还有可能是破坏性的。比如,有人得到的钱已经够花了,但还是拼命地要。

  没有建立好早期的安全感的孩子,非常黏妈妈,本来跟妈妈在一起还在哭,还让妈妈别走。当然,如果是妈妈晚上回来晚,孩子不停地找妈妈,这未必是安全感没建构好。因为儿童的第一依恋人一定是父母,如果父母跟他的互相依恋关系建构得比较牢固,妈妈不在的时候,他会很难受。如果妈妈没有按正常的时间回来,破坏了他的秩序,他焦虑是正常的,反而这种安全依恋是一个非常好的情况。

  人类的神经是从头往脚逐步发展的。吃手最早是从两个月开始,四个月开始能够抓东西往嘴里送,六个月就达到高潮,七个月就开始逐渐朝手过渡了,九个月过渡到手的敏感期。我每次看到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吃手,让他把手从嘴里拿出来,都特别悲伤,觉得浪费了很珍贵的发展行为。

  儿童是通过外显行为去积淀内在的精神内涵的。起初,人类的神经元是没有连接的,当孩子出生后受到环境刺激,才开始连接不同的信息。

  比如,嘴巴啃到东西了,来自嘴的刺激让神经元快速地连接,连接后就形成了心智模式。到了手的敏感期,见了危险的东西、不能动的东西、可能动的东西,如何去决定动哪些不动哪些、喜欢哪些不喜欢哪些,依赖口的敏感期所建立起来的心智模式。

  在口的敏感期,有人看到孩子出牙就给磨牙棒,这让他只有一个感觉。其实,啃到不同的东西,大脑的神经元有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连接,可以刺激神经元更多地连接。当全世界只剩下磨牙棒,就浪费了口的敏感期的发展。

  还有人给安慰奶嘴,我看着可惜死了、心疼死了。安慰奶嘴只有一种感觉,只满足吸吮的需求,并没有发展大脑。

  口的敏感期和手的敏感期是重叠的。孩子的一个行为模式建立起来以后,碰到新的东西,他不知道如何处理新的东西,会用旧有的模式去处理。比如,放在口里试一下,然后再决定如何用手去支配它。人类的经验就是新旧交替的。

  到了腿的敏感期,所有孩子都出现同一种情况。以前,他会用脚走路,也会踏步,但是到脚的敏感期,他的脚突出地对他所踩到的环境非常痴迷,爱走不平的地面。

  比如,一个小孩儿爬台阶,爬上去、下来,再爬上去。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主张人类所有发展行为的本质都是愉悦,为了寻求愉悦,就会出现循环动作,大脑开始发展。

  处于腿的敏感期的孩子,爱走地面肌理特别丰富的地方。比如,下水道的井盖,或者地面砖的洞洞里长点儿草的地方。

  如果你硬要把他抱起来,不让他走,他就哭、踢、闹。

  过了腿的敏感期,他就不想走了,反而让大人抱。

  很多爷爷奶奶最生气的就是孩子有个时期到处跑,大人追不上。等后来真的会走了,指望他多走的时候,他又老让人抱。

  腿的敏感期,他痴迷于来自脚底的感觉,不断去体验来自腿的感觉。信息从脚到大脑的右脑,右脑把信息用神经元再传递给左脑,左脑的神经元把信息进行加工,形成了大脑的工作能力。

  要想让孩子将来学习好,都要通过这些学习。有的孩子一学走路,大人就给他穿上带响笛的鞋,走一步、响一声,听到我心焦。这等于干扰孩子去体验、去感受来自脚的感觉,把来自脚底的信息在大脑里干扰了。他注意的是声音,而不是注意来自脚的感觉。

  1岁往后,孩子进入空间建构敏感期。

  孩子会走路,能够在空间移动,就走向了独立。在手的敏感期之前,他就使用手,但是他没意识到手,他只意识到嘴巴。手的敏感期,他意识到手,就有了巨大的意义。不光是能把东西拿来填到嘴里,还代表着一种象征。比如,握手代表着一种精神内涵。

  腿的敏感期的时候,儿童发现了自己是可以独立的。

  一个安全感建构好的孩子,尽可能地离安全依恋对象越来越远,去探索更远处的事物,开始向空间探索。

  当看到整齐的书时,他会通过他的外显行为,比如通过自己的手的力量把整齐的样子给打乱。这种新的模式是由儿童自己的力量所产生的,儿童会产生自我效能认知,这是自信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童年时没有建构起自我效能认知,未来,再让他对着镜子喊“我很棒”,都没有好的效果。

  这时候,家长会感觉特别受不了。家长对自己挺满意的,觉得自己是好家长,给孩子搭积木,但孩子一来,“哐”的一声就把积木踢倒了。孩子把建好的东西弄乱,来感觉自己的能力,但他又没有发展出恢复好的能力。

  比如,孩子整天撕扯手纸,就是自我效能的体验,还有就是在空间位置上进行改变。我们要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当孩子把东西扔过来,最好是再把它扔回去,让他发现事物在空间中是可以移动的。

  孩子探索空间,弄坏、弄乱东西的时候,家长再带着他放整齐,就是一个学习如何整理的过程。这给我们提供了教育的机会。

  这种状态会一直到2岁。

  2岁后会出现几个关键期。

  此时不再称之为“敏感期”,因为敏感期只是突出某个行为,而关键期是预备期,也叫作“发展功能的发展期”。

  空间感知能力不好的人,就会很糊涂。比方说,本来想摸一下,结果是打得很重。还有的孩子,推着车本来要转弯,但就是转不了,一下就撞到其他物体上了。

  还有因果关系。比如,看到有两个木头向前移动,孩子会观察,是前头拉着后头走,还是后面在推着前面走。这是人早期的逻辑思维建构过程。

  此时的大脑发展,跟1岁之前所发展出来的内容完全不一样。

  1岁之前,他是用感觉器官——眼睛、鼻子搜集信息,搜集来的信息被儿童加工成一个个关于事物的概念。比如,1岁多的孩子只要听到书的概念,所有的黑书、白书、图画书、识字书,都会纳入到书的概念中。这是大脑工作的过程,高度总结、归纳的能力就培养起来了。

  到了因果关系构建的时候,他就开始把1岁之前搜集到的信息、建立起来的概念,形成一个心理链条,就是思维列车。

  比方说,1岁之前的孩子玩过杯子,由杯子又发现了给杯子倒水的壶,因为壶,孩子又发现了水,由于水,孩子又发现了烧水的炉子,这是一个系统。

  到了1岁以后快2岁的时候,孩子说一句“给妈妈倒水”,壶和杯子都不在现场,孩子却在大脑里完成了倒水的过程,这叫作“早期的心理活动”。

  当大脑里能建立起形象时,儿童就会去探索因果关系。比如,大瓶子盖大盖、小瓶子盖小盖、中瓶子盖中盖的秩序感。

  一个人生活中的逻辑为人类以后的思维奠定了一个基础,因果关系没建立好的人,就会出现问题。

  有一天,我们公司在二楼做一个活动。大家发愁说,今天没有男人在,谁能把音响拿上来?一个姑娘就说“我去拿”,她是一个很柔弱的淑女。

  我们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判断这个姑娘可能在童年的时候因果关系的概念没建立好,以为音响就是两支麦克风。

  大家都爱玩游戏和观察,果然,她拿回来两支麦克风。

  大家就跟她讲,音响的整体结构是什么样子的,但她不太能够把信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

  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学的知识,有人都是一块一块塞到大脑里的,但是知识和知识的关系更重要。大多数人生活中的常识根本不用别人教,联想的能力是在2岁左右开始构建的。有的孩子很简单的题就是不会,还有的人要往床上躺,大部分人会算好距离,知道怎么躺正好让头落在枕头上,可有人计算不好距离,一动,后脑勺就碰到墙上了。

  这表面叫作“感统失调”,实际上是大脑反射性地对空间和因果关系的判断有问题。

  6岁没建立起来,此后再训练会极其痛苦,因为他不知道为什么要折磨自己。在腿的敏感期和因果关系敏感期,孩子一天24小时只要醒着,就想去训练,但做感统训练,只要1个小时,他就已经苦得不得了。

  很多父母在孩子该去体验空间的时候阻止孩子。比如口的敏感期,父母要给孩子提供恰到好处的玩具,不要满屋子到处都是东西,孩子心乱了,就没有了选择能力。家长至多提供三个新玩具,两周以后换掉2/3,留1/3,跟旧有的经验相连接即可。

  空间和因果关系之后,是永久客体。

  永久客体就是一个东西不在你的面前,但你依然知道它在。

  如果一个人的东西暂时看不到了,但是他分析肯定还在一个屋子里,早晚能找到,但是他就是焦虑,那就是永久客体的概念没建构好。2岁之内建构的这个概念,从九个月开始穿插进行。

  0~1岁,孩子是通过事物建立自己内在的最基础的心智模式,叫作“通过物质”玩自己的身体。

  2~3岁的时候,是建立人和事物的关系的时期,就是物质与物质的关系、自己和物质的关系。这时候,孩子特别执拗,处在一个小的叛逆期。一般从2岁开始,有的早一点儿从2岁前就开始了。

  3岁以后集中会出现几个时期,一个是执拗期,一个是完美期,一个是交友期。

  每个年龄段大致发展三个部分。到了执拗期,就开始建构对这个世界的概念了,但是他不知道东西是丰富的、是可以变量的,只要本质不变,表面是有很多改变的。

  比方说,妈妈烫了头发还是妈妈。但是有的孩子见到妈妈烫了头发,他就觉得妈妈不再是自己的妈妈,哭得死去活来。

  我们称这个时期为“执拗敏感期”。他自己建立起来的概念,他固守已经建构起来的初级概念,不允许改变。

  比方说,他出门去摁电梯,非要自己摁,够不着的时候大人抱着他摁,他不同意。大人给他个凳子,让他站着摁,他也不同意。他哭得昏天暗地,闹得天翻地覆。

  这种试误是有价值的,儿童只有在试验错误中才能够真正建立起内在有关这个事物的认知。当他固执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接纳。必须让孩子发现,世界的真实情况就是这样:你可以哭,可以难受,你痛苦,我可以理解你,但这件事情不行。

  3~4岁的阶段,孩子要进幼儿园了。

  2岁的孩子,关于永久客体的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妈妈离开了以后,他的大脑已经留存了妈妈的形象,但妈妈不在身边,他就不能理解,又哭又伤心。到了3岁,他知道妈妈暂时离开了,妈妈还会回来,经过几天他就总结出来,妈妈早晨把我送来,晚上会来接我。

  3岁入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已经经历了永久客体空间概念和因果关系概念。在人类的基础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已经能够自己应付自然环境了。这些概念建构起来,就不会老碰到柜子上,不会老把环境弄乱了。

  5~7岁,关键期就结束了。

  关键期是苍天赋予的,孩子会按照苍天给的节律一步一步地走。但是,这个力量消失了以后,孩子就不知道该拿自己怎么办了。

  养育环境的好与坏

  樊登:我们怎么看一个孩子的养育环境?

  李跃儿:芭学园的老师一般在孩子五个月的时候就抱着孩子来上班了。几年的时间,我们发现,这些孩子的社会性能力建构得特别好,主要是带孩子的人是经过专业训练的。

  芭学园创造了一个项目,跟其他亲子园不一样,不是给孩子一节一节地上课,而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做事情。做的过程中,家长学会如何尊重孩子,如何跟孩子一起工作。孩子在执拗期,家长学会该怎么对待。这能对孩子起到很好的帮助。

  3岁以后,就是芭学园的人格建构。如果上过芭学园的亲子园,孩子一进来就是熟悉的感觉就会更好。否则,孩子从家庭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从同化到下一个同化,是人类失去内心平衡的一个过程。

  比如,从小学到初中再到大学,一直在念书,虽然念的内容不一样,但是念书的性质是一样的。突然,不念书了要去工作,到单位了就紧张,所有的事情都做不好,担心、害怕、发现别人脸色不对。以前,你是消费者,交了学费,别人为你服务。现在,你是拿别人的钱,你要服务于别人了,完全就不适应了。

  这会经历一个心理失衡期,孩子过早地离开了所依恋的对象,就会生病、痛苦、焦虑。本来人类在6岁以前,应该跟着家庭一起成长,但是现在人类发展到这一步,不进幼儿园、不尽早地去适应社会、不学习社会知识和社会技能是不行的。

  我们要把幼儿园打造得跟家庭环境一样,因为儿童6岁之前,先学习人最基础的生活。办公室的条件再好、设备再好,也不是家的氛围。家的环境再不好,硬件再不好,也是吃、喝、睡的基本生活内容。儿童要先学习过家庭生活,再学习适应社会生活。

  养育环境的好与坏,不是指物质环境,而是看成人懂不懂儿童。儿童注意什么才能研究什么,研究什么才能发展什么。

  比如,手的敏感期:孩子一吃手,就把他的手拿掉、打、抹辣椒。

  再如,孩子洗手的时候,肥皂和水一起配合,使他产生特殊的感觉。

  对于人类的发展来说,当水跟肥皂融到一起时,孩子对肥皂能干什么完全不感兴趣,他只着迷肥皂的触感。

  如果家里能买一堆肥皂,每天让孩子在水龙头下玩,一直到玩够为止就对了。如果心疼肥皂、心疼水,不让孩子去玩,甚至把他连哭带喊地抱走,那就是干涉了孩子的发展,就是养育环境不好。

  还有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渲染暴力情绪。

  我有一次看到一个老人抱着一个孩子,孩子乖乖地在老人怀里,没有任何特殊行为。路上有一条小狗,老人指着小狗说:“小狗咬你。”她的眼神放出来的是爱的光,但是嘴里的话却是可怕的。

  大人不懂孩子成长的规律,如果懂了,就不会冲上去一人拿一把大镰刀,把孩子可发展的苗“哐哐”全部砍掉,一根不剩了。这是对人的天性的发展机会的浪费。

  对芭学园来说,养育环境不好的家庭,孩子越早入园越好。6岁以后还有机会,因为人到18岁物质身体成熟,21岁精神才完全成熟,还有机会去弥补,只要方法是好的。但如果你用完全是训练式的、集中营训练和其他让人感受到痛苦的方式,肯定会失败。

  樊登:送孩子去幼儿园,孩子哭得特别厉害,父母该怎么做?

  李跃儿:第一,世界上的哺乳动物离开妈妈都会哭。你的孩子哭是正常的。

  你把孩子养育得再好他都会哭,如果孩子不哭,我们就会担心他是否存在阿斯伯格综合征,或者自闭症。

  我们太害怕孩子不哭,除非孩子在别处已经有过训练。

  孩子被送进幼儿园,哭得很厉害,这时候,家长的心应该放在肚子里了——孩子是正常的。他的依恋模式是最好的依恋模式,叫作“安全依恋”。

  回避型依恋是妈妈回来了他既不管,又不理,把他送到幼儿园他都没哭,直接冲进去就拿着玩具去玩。这样的孩子反而令人比较担心。

  孩子有分离焦虑是正常的。分离焦虑如果特别严重,一般来说,因为养育环境过于单一,只有家里几个人,领到院子让孩子自己玩,很少有跟其他孩子冲撞、抢玩具、亲密交往的机会,那孩子只要离开家族的人和家族环境就会焦虑。

  这样的孩子被送到幼儿园,完全是跟其他人在一起的,没有家人作为背景支持,他焦虑的时间就会很长。

  一般来说,孩子的情绪都是由成人传导的,儿童的灵魂似乎没在物质身体以内,它是在物质身体以外的。你站在儿童的背后,如果情绪恼怒,他都有反应。

  第二,你要选一家让自己放心的幼儿园。

  第一方面,幼儿园的老师懂孩子;第二方面,幼儿园的办园宗旨是建立在帮助孩子上的,而不是帮助老板多挣钱;第三方面,幼儿园所有的发展目标,都是朝向对孩子有利的,所有人员的提升都是朝向要实现这个目标。幼儿园的管理者要是一个对教育极其感兴趣、极其有人类学情怀的人,他会带着这个团队去实现自己的教育理念。

  选了这样的幼儿园,家长可以放心了,也不用安摄像头了。为了选这样一个幼儿园,你付出再多都值得,因为这个阶段对孩子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很重要。

  第三,孩子焦虑的时候,家长如果自己也很难受,这也是正常的。

  看到孩子交到别人手里头那一刻,家长如果不难受,就不是一个好家长了。此时,家长可以看自己难受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对对方不信任,还是作为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不舍……这些都是正常的情感。

  如何去解决这个情感问题?要告诉自己,幼儿园已经有很成功的经验了,尤其是办园时间长的幼儿园,时间验证幼儿园有能力照顾好孩子。孩子哭既然是正常的,就可以安排自己去散步、喝咖啡、看书、看电影。大约过一个星期之后,妈妈会开始好起来。如果孩子焦虑的时候妈妈也焦虑,孩子焦虑的时间会更长,等于是妈妈在帮孩子修炼焦虑。

  第四,送孩子的时候,家长要尽量淡定。

  不要跟老师形成对抢。比方说,孩子抓住你的头发了,你拼命地撕扯就成了战斗。冲击力就会把孩子吓坏,他会感觉自己被陌生人抢走了。

  家长可以先把孩子的大拇指轻轻拨开,再把孩子的其他手指和你的头发分开。

  你握住孩子的手送给老师,老师早就预备好了,家长笑着跟孩子说“再见”,在孩子面前一定要笑着走。一定不要偷着走,孩子一扭头,发现妈妈不见了,是不可以的。如果妈妈的眼睛在走的那一刻露出非常同情、可怜孩子的光,就会影响到孩子,让孩子认定自己在受苦受难,明天会哭得更凶。妈妈在看孩子的时候,要蹲下来,平静地看着孩子,等着孩子最艰苦的时间过去,让孩子透过妈妈的脸和眼神知道这里是安全的。

  入园集中的几天,我们园长和教导主任会站在门口,看到谁流眼泪了就赶快跟出去安抚。要不然家长会联想,比如孩子放到这儿,老师会不会把他扔在沙发上,不再理他,孩子这一天多可怜……妈妈如果忍不住想哭,就不要看孩子的眼睛,而是看鼻子和脖子。只要不看眼睛,眼泪就出不来。

  孩子打架到底怎么办

  樊登:幼儿园里,孩子被别人揍了,到底应该怎么处理?教他揍回去呢,还是忍?

  李跃儿:我经历了两个失败案例。

  一个孩子每天回去说:“爸爸,今天谁谁谁没打我。”

  爸爸一听“谁谁谁没打”,就认为每天都有人打他的孩子。

  爸爸教孩子:“明天他打你,你就打他。你能打人却不打是道德品质高尚,本来应该打你不敢打叫‘窝囊’。”

  第二天,孩子一进教室,先叉着腰,脚尖绷得很直……

  芭学园注重每个孩子的自我特质,各路“神仙”都有,大家见怪不怪了,横就横吧。

  可是当天晚上,爸爸就打电话了,要拍桌子了,说孩子今天回来,眼睛哭得红肿。

  我就问老师:“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老师说这孩子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去打各种各样的人。别人正弯着腰,他去在别人脊背上打一拳。

  这个孩子还没有练习打人的技术,他总是打人家一下就等着。有的孩子练了打人的技术,打完就跑。

  所以,当天这个孩子跟很多孩子打了架。

  我问他爸爸:“你在家做了什么?”他说:“孩子老被人欺负,我今天早晨教他反击。”

  我说:“你知道孩子反击谁吗?”

  他说:“当然反击那个打他的了。”

  我说:“孩子完全没有概念,他光记住了要打。他打那些没惹他的人,而面对打他的人,他不敢打,这是人的本能。”

  这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还有一个失败的案例。芭学园是混龄班,混龄班是想让孩子的社会环境更复杂,孩子的社会性能力建构得就更好,因为一个人不会从小到大都在同龄人中生活。

  有一个爸爸想象混龄的环境中,大孩子一定会欺负小孩儿。

  他的孩子快要入幼儿园了,他就去教孩子打人。家里不能打妈妈,爸爸就让孩子拿着玩具打他。爸爸假装被打倒,让孩子有成就感。

  快入园的时候,孩子有一天拿了个盘子扔过去,把爸爸的头打伤了。这时,爸爸也想到了,如果孩子在芭学园把玩具扔出去,打伤其他孩子,那就出大事情了。

  他问我怎么办。他说:“孩子以前不打人,是我把他训练成这样的。”

  我只好给他讲了在芭学园关于打架的概念。

  国际儿童发展心理学机构给人们30条建议,其中有一条就是小小地打一架,因为6岁之前的孩子打架,顶多一个小拳头,打得稍微疼一点儿,也不会伤到生命,但是通过打架,孩子就比较了解,跟别人互动还有一个打架模式,打了架也不过如此。

  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没打过架,到13岁如果有人横一些,想要从他身边过去,他就很害怕,害怕就会招致这个人本来不想打都要打他。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陷入巨大的危险,因为十三四岁的孩子是最冲动的时候。

  为了使一个儿童内心抗得住人与人的冲突事件,我们比较希望孩子在6岁之前,能够经常有一个吵架、打架的机会。现在,在芭学园,孩子如果互相吵起来了,老师会密切注意。芭学园第一批的孩子,是要打得需要老师干预的时候老师才上前。

  打架对人类成长是有好处的,就像孩子走路的时候,摔跤对他有好处。如果他不摔跤,将来摔倒了以后,两只手都没有反射性的支撑行为,自然的自我保护机制就没了。

  现在的文化氛围,第一认为打架是不好的,第二是家长内心承受不了。我还是比较怀念孩子能打架的时候,男孩很英气的样子。

  当孩子回家说自己和其他孩子打架了之后,家长可以这样回应:

  第一,家长的心里不要认为孩子是受害者。

  孩子有架打说明孩子跟其他人在互动。最可怕的是孩子在群体中被忽略了,没人跟他玩、没人理,孩子的社会性能力就建构不起来。

  人类社会中,不论你是谁、具有什么能力,都是通过为他人服务获得生存机会。所以,如果你不能感受他人、不能体贴他人、不能了解他人的需求,将来会无法生存。

  第二,不要把打架当成欺负。

  欺负在好的学校氛围里是很好的,如果一听打架,家长马上当成欺负,家长自己就有受害者心理。受害者心理会把打架无限地想象、放大,家长就开始愤怒、开始攻击,把孩子的社会环境破坏了,孩子只好被孤立。一旦孤立,对孩子的社会性能力的建构就很麻烦。

  孩子在6岁之前必须建构社会性能力,此时的孩子没有评估能力、判断能力。如果6岁之前,一个男孩想要和一个女孩玩,可是这个女孩不理他,他不会太难过,会继续邀请她和自己一起玩。这样持续一年,男孩都没有自我评估,是不是自己不够好,对方不和自己玩,或者是对方太坏了,不和自己玩,他没有以上的评估。

  到了6岁以后,他成熟了,会觉得我可能不够好,人家都不喜欢我,或者他们都是坏人,我不要跟他们来往,那就麻烦了。

  6岁之前,你会发现,孩子在跟人交往的时候,是完全不进行这样的评估的,他会一门心思地按照苍天给他的任务去完成社会交往。

  第三,孩子哭诉的时候,家长唯一的办法就是平静地去倾听,不要加任何评论。

  家长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要加任何评论。等孩子倾诉完了,家长可以讲故事。比如讲自己小时候,有个小男孩,很喜欢和我玩,我坐在那里,他就老揪我的头发,我就特别生气,我是如何如何解决的……或者讲一个绘本上的小熊的故事,孩子会从这个故事里获得经验,就会去慢慢练习这个能力。

  最不好的幼儿园是完全没有打架的,孩子全部坐着上课。因为孩子特别害怕老师,根本不会有打架的行为。

  一般好的幼儿园孩子是自组织——孩子自然组织出来的群体,会有打架、吵架,各种社会上发生的成人之间的问题在幼儿园里都会有。所以,我们叫“儿童江湖”,孩子会成长得很好。

  为人格建构保驾护航

  樊登:您如何看幼小衔接?

  李跃儿:现在号召不再做幼小衔接。实际上,是把小学的课程下沉到了幼儿园的教学机构,并不是不做幼小衔接。

  幼儿园自有幼儿园的发展任务。

  第一,学习探索他人的心智。孩子在4岁的时候,探索他人的心智可能会有撒谎、编故事、偷东西的行为,要给孩子两个月让他去发现自己知道的东西别人都不知道。如果孩子没有构建起这个能力,以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别人都知道,那是没有办法生活的。

  到了6岁,孩子会进入群体。3岁的时候,孩子建立友谊,只想跟一个人在一起。到了6岁,想进入一个四个人的群体,哪怕群体里没有一个是自己的朋友。他会通过三种方式:第一种是说服他们接受自己的意图;第二种是放弃自己的意图,去适应他们;第三种是拿物质把他们都收买了。这些都是需要练习的。这些如果都没有建立好的话,6岁之后进小学就会很成问题。

  第二,提高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就是学习模式,5岁之前,就是通过身体学习的,儿童是通过行动去思考的。5岁之后要上学了,孩子通过坐着、身体不动,用大脑去思考。如果不转换,上课了还用身体学习,就无法上课。

  第三,要练习表达。孩子以前是用行动去表达,比方表演我是一条蛇,到了6岁以后,需要写“蛇”这个字。

  人格建构没办法通过授课的方式来完成——讲述、问答、抄写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没办法用的。

  幼儿园如果用的是讲述、抄写、问答的模式完成人格建构,说明这个幼儿园不是好的幼儿园。

  樊登:您在书里列了爱的误区,您觉得哪些错误居多?

  李跃儿:第一个是大人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就可爱;大人跟老板吵了一架,就看着孩子哪儿都不对了,便去伤害和攻击孩子。

  第二个是仆人式的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打家人,家人还说打得好。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把在家庭中所获得的这种模式泛化到社会交往中,就容易处处受伤害。

  第三个是忽视。

  第四个是把孩子当白纸:我爱你,我要把你培养成物理人才。

  第五个是公式化的爱。

  第六个是隔代教养,好多家庭中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帮着带孩子。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已经十几年了。首先,就是老人刚带大了一个孩子,可以安享晚年了,现在又来了个小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孩子直接扔给老人,老人完全没有心力了,又要重新养大一个人。对他们来说是很愁的,他们要受累又要受苦,还不能不高兴。

  我们发现最成功的案例是年轻的父母唤醒老人对教育的研究,老人把孩子作为一个良好教育的实验品,就会有信心了,就有一个事业了。

  芭学园有这方面的教育培训,即家长工作坊。一般年轻父母不让老人来,他们觉得自己平常没有时间带孩子,现在要花心思,就是去培训。结果,他们接受完培训后回家就指责老人。这是很糟糕的模式。好的方法是给老人花钱、让老人去接受培训。学习回来后,老人就有力量了,他就去探索了。

  我是幸运的,有自己可耕耘的精神田园。我一辈子喜欢教育,老了我要么从事继续教育,要么画画。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人帮助他们去开拓自己的精神田园。晚年,工作已经没有了,精神生活也没建构好。

  如果他能被送去学习,又给他一片事业和一个可耕耘的家园,老两口儿可以在学习后讨论如何给孩子建构原则。当学习了手的敏感期后,在实际带孩子时,老人发现孩子的手的敏感期确实来了,是非常兴奋和享受的。

  这像栽了一院子的植物,能够拥有看到它们成长、开花、结果的幸福感,而且看到孩子身上的人格特质,是你培养出来的。

  樊登: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芭学园,但是芭学园承载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大家在挑选其他的幼儿园时,从内行人的角度说,如何能够判断幼儿园的好坏?

  李跃儿:第一要看环境。环境虽然不是为了让大人觉得幼儿园材料很贵、很高级,但是幼儿园的每一个细节、边边角角都是为孩子去做的,做妈的肯定能看到。

  比方说,我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就很美,像一幅静物画一样,如果有两个孩子蹲到这儿就更美了。那么,我是考虑儿童的审美,就像空气一样,让他只要在这个环境里,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有艺术感、有素养的人。

  所有的老师都很放松,脸亮亮的、红红的,所有老师就像在自己家一样。他们的微笑和跟孩子说话,都是很自然的,不是见了家长,装得过分亲热和快乐,用夸张的口气说话。因为一个正常人一天24小时都那么“快乐”是受不了的。

  好的幼儿园,园长和管理层对老师都很护持,大家知道老师心里不舒服,再让他们爱孩子是不可能的。好的幼儿园老师很放松,而且走路也不会快快地走。

  你和老师交流的时候,如果是他们打开门笑,他们的笑容应该是从教室里头带出来的,而不是打开门以后才笑的。

  我从1980年开始做教育,直到现在。做教育最核心、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知道教育是人类升沉的枢纽。人类是一个可变性很大的动物,可以变成狼孩、猪孩,也可以变成君子、圣人。

  要保证人类的这个特质不沦落,枢纽就是教育。

  搞教育的人要知道:一旦你下决心搞教育,这就关乎人类是成为人,还是成为动物。这么重要的把手在育人者手里攥着,就一定要有这样的使命感,这是不可以突破的底线。

  任何教育机构,可以追求正当盈利,但是不能够突破教育底线。如果只把教育看成赚钱的工具,那是人类最糟糕的一件事情。

  当然,做教育的人还需要专业。有的人一心要搞教育,但是并不懂教育,就像一个人说:“我不懂医学,但我非常爱你,我现在要给你开刀。”后果将不堪设想。教育是人类最复杂,也是最高级的职业,必须很专业。

  翻转式学习:孩子当下的学习与未来的教育

  《翻转式学习》对我影响很大,本书的两个作者分别是拉塞尔·L.阿克夫和丹尼尔·格林伯格。拉塞尔·L.阿克夫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管理学荣誉教授,丹尼尔·格林伯格帮助成立并发展了位于马萨诸塞州弗雷明汉的瑟谷学校。

  《翻转式学习》的分享,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帮助。樊登读书开展线下活动时,有一位大学老师告诉我,他用这本书的理念改造了他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原本上课的状态,是不停地看表、心不在焉,非常涣散,结果一经改造,学生们在课堂上玩得特别开心,甚至还跟老师讲,能不能别下课。

  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作者在吐槽整个人类的教育。他们提出了翻转式学习的理念,探讨怎样能够把教育引回到正轨上来。

  人类教育的可笑之处

  书中提到传统教育强调教,而非学。很多知识在一个人毕业后三至五年,基本就忘记了,老师是记得最清楚的人。

  书中有一个例子:作者做讲座的时候,有个学生问他什么时候第一次教课。他说是1941年9月。学生接着问什么时候最后一次教在学生时代学的课。他说是1951年9月。

  我反思自己,第一次当大学老师的时候,我去教公共关系,我没学过这门课程。我本科学的是金属材料技术处理专业,硕士学的是管理,博士学的是传播学。

  因为我要教学生这门课,我就去新华书店把能够买到的所有关于公共关系的书都买了回来。用了一个假期,我把所有的书都看了一遍。看完了以后,就做笔记、画导图、准备课件。讲了几年,竟然有很多人找我请教。

  真正能够使我们学得会的东西,并不是在课堂上老师教的东西,而是一个人的责任感。很多书友见到我就问:“樊老师,为什么你读了书就能记住,我们读完书就忘了?”

  我给他们的建议,永远只有一个——讲给别人听。当你有这个责任感时,你就会记得很牢。这就是翻转式学习的基本理念。

  这本书大体分三个结构:第一块是讲传统教育的问题所在,第二块是讲现在社会为什么存在着转机,第三块讲理想的教育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作者还给出了一个范例,就是美国的瑟谷学校,从1965年创办至今,它是一个完全翻转式学习的教育典型。

  现代教育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在不断发展,工业化的前提就是要把人变得更加统一,变成一个机械化的方式。因此,我们就给人们划分专业,打破了人完整的天性,人变成了听话的机器,这是最基本的前提错误。

  书中有一个案例:物理学家米特拉在印度的贫民窟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洞里放了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安装好后,大家就都走了。

  贫民窟的小孩儿开始过来玩电脑。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在没有人教他们的情况下,他们几乎瞬间就获得了基本的电脑技能,能用鼠标指点、拖拉、删除、复制,甚至浏览网页。他们还自己发明称呼,比如在电脑上显示程序运行的沙漏,他们叫作“湿婆之鼓”。他们还发现了微软的绘图工具,用来画画。

  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人类的摸索和探索是多么重要。

  我上学的时候,曾在一家广告公司里兼职。公司的美工是一个湖南的孩子,没怎么上过学,不懂英文,但用的是全英文版的软件。我们一帮大学生坐在他旁边,看他特别熟练地用软件。我说:“你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吗?”他说:“完全不认识,但就是因为老用,手就特别熟练。”我们只能站在旁边,请他帮我们做效果,他很快就做出来了。

  人类自我学习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只是有时候孩子学习的能力被局限住了。我们强调老师要怎样按部就班地教,而不是强调学生怎样学。实际上,一个人学习的主动性一旦被激发出来,没有人教他,他也能够学得很快。

  一个人学习的过程就是他成长的过程,伴随着成长,不断地增长知识是一种更天然、更自然的教育方式。

  当我们在错误的前提之下,机械地学习这些既定的知识模块,使劲儿干的时候,就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把错误的事情做得好上加好,必然而且会不可改变地导致糟上加糟的后果。”

  正确的方法是做正确的事,即便做错了,也可以重新尝试。但我们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再使劲儿,也是徒劳。

  所以,应激发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尝试。这是和现代教育在根本上的偏差。

  在课堂环境上有很多错误,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假如你在高楼里,身上带着一个灵敏的气压表,如何用气压表测量出楼房的高度?有个学生想了一个办法:把气压表从楼顶扔下去,测量它落到地上用多长时间。另外一个方法是把气压表固定在长绳子上,放到地面,测量绳子的长度即可。

  考官宣布不正确,一个学生据理力争。考官又给了他一次机会,学生说:“我把气压表作为礼物送给管理员,让他告诉我楼的高度。”

  这当然不是考官等的答案,答案是测量楼房底层和顶层的气压,运用从楼房底层到顶层气压下降与高度增加关系的公式,计算出楼房的高度。

  很多问题都是生硬地套用公式来算的,但是事实上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我们所面对的基本上没有简单的问题。比如说,这件事按照原理讲应该是这样的,但是有个人不高兴,你怎么处理?

  考试的时候考来考去,总在拼记忆力。你当然不能问别人,否则就是作弊。但生活中,遇到一个问题,你完全可以先考虑找一个什么样的帮手,组合成一个团队。这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我们学了智猪博弈、囚徒困境,可我几乎从没有遇到过什么问题,一定要用博弈论的方法来跟别人处理关系,反倒更多的时候是“这事我包了,你放心吧”“为朋友两肋插刀”。我们经常不理智地处理问题,而不会套用公式的方法处理问题。

  教学环境所模拟的东西,是典型的让人们不会去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霸普遍都并不怎么成功,而像马云、比尔·盖茨、乔布斯这样不听话的人,反倒拥有大量的创造力,成为很棒的创业者或者企业家。有的学霸太听话了,被塑造成规规整整的、老老实实的机器。

  在现在全球的教育中,基本上推行的是打击创造性行为,要求标准答案这一种方法。这是我们说的教学环境的谬误,还包括科目的划分。科目划分这件事,是亚里士多德那时候开始的。现在,你会发现,我们在学校里学的总是专业,但是一出学校,我们要找跨学科合作,经常涉及边缘领域。就是我们必须知道,一个人得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某一个学科的人。一个科学家如果不懂得带团队,那他也就只能是一个实验员。他必须懂得带团队,才能够做出一个伟大的课题。

  孔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讲“君子不器”,就是不要给人分门别类,说某个人就是干什么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孔子的教育理念,其实跟瑟谷学校,跟我们今天讲的翻转式学习非常接近。《论语》中,孔夫子很少说:“上课,现在我给你们讲一段……”总是学生跑过来问什么叫“君子”?什么是“人”?怎么去求甘露……

  当学生有主动性想要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老师所做的事只是稍微点拨一下,学生来讲一大段回应的话。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这里学习的主体是自己,是学生要学习,而不是老师逼着学生按照教材往前推进,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教育存在缺陷的根源

  对于现代教育出现的问题,两位教授分析第一个原因是学校破坏了孩子的自由精神。电影《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拿着个扳手一直拧一直拧。一个有创造性的人,是根本没法做这样的工作的。工业化要求每个人按部就班,每个岗位要求干什么就干什么,导致教育扼杀了自由性。因此,人们才会变得更加听话。

  第二个原因是工业化的影响,工业化对我们的要求是,传授给下一代基本的技能,因为传授给下一代具体的技能,最有利于我们一代一代把这个产业传递下去。这些具体的技能就会变成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的内容,考核标准化。每个人都是反抗者,反抗的方法就是遗忘。

  为什么你要遗忘?因为你不喜欢它、你恨它,你一想到高中做物理题,就跟惨痛的高中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你不愿意记住这段惨痛的经验,就选择连带它一块儿忘记。

  反过来想想,有些事在你脑海中真的忘不了,是美好的事物。比如初恋,你在追求一个人时的心动。

  翻转式学习,就是一个人主动地想做一些事。

  我上大学的时候,最大的收获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我们代表西安交通大学参加大专辩论赛,得了冠军。辩论赛就是翻转式学习,我们为一个辩题去主动找素材、玩命地学习,看几十本、上百本书。那时候所学到的东西,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还有一件事就是我去打工。我在广告公司打工,我自学了广告文案的相关知识,开始帮人想方案、出文案。这都是在大学里忘不了的事情。

  那些坐在教室里认真地为考试而学的知识,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我真的对不起我交的那些学费,很多都忘记了。简单地一对比,就能立刻发现翻转式学习和传统的正统教育之间的区别。

  有人问:“万一不用那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孩子们会不会不想学,总想玩?”

  玩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孩子在6岁以前学东西很快。我儿子上小学之前,家里没有刻意教过他识字。他自己愿意问,我们就告诉他;他学会了,我们就表扬他。有一次,我们给他做了一个测试,数他到底认识多少字,上小学之前,他认识的字达到2000多个。在没有任何人打算教他的情况下,这孩子就能学会这么多东西。

  翻转式学习的方法,就是孩子有了主动性,学习能力和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让孩子为了记住一个字,你和孩子协商一百遍,真是小瞧了孩子,限制了孩子学习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可行的前提是所有孩子都是一样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有的孩子可能学语言文字很厉害,他可以学更多的语言文字;有的孩子画画很厉害,他可以学更多的相关知识。

  现代教育最大的败笔就在于他们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抵制教育改革。

  第一个就是小班制。小班制是一个班只有二三十个学生。而如果一个班上70多个孩子,你的孩子有可能遇到更多类型的人,学到更多、更有意思的东西。两位作者强调打破小班制,根本可以没有班,大家自由组合,谁愿意在一块儿玩就在一块儿玩。这才是他们组织学校的方法。

  第二个就是终身教职。有了终身教职后,老师就没有了任何做教育改革的动力。

  书里有一段话我特别喜欢:

  错误分两类——做而出错和避而不做。做而出错就是做了不应做之事,避而不做乃是没有做应做之事。二者相比,避而不做的代价通常更为昂贵,因为补救一个过错的机会要比改正已做过的事情难得多。

  当我们要求很多学生听话、照做、回答问题的时候,学生也学会了怎样做到避而不做。方法就是不再主动做事、按照要求做事,这就造成了大量的被动型人格的产生。

  正确的方向是,宁愿一个人做而出错,他在努力地做事,出了错他可以改,也好过这个人永远不做事。不做事是最大的败笔。

  可憧憬的未来教育

  未来的教育会如何,我们在当下就看到了改变的机会。现在,你根本不需要只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老师的知识含量再丰富,也超不过“沃森医生”、谷歌和百度。任何领域里,你都能找到最佳案例。你可以与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形成兴趣小组。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件事的话,就一定能找到这样的俱乐部,与人交流,沉浸其中。你的新想法可以非常简单地广而告之。当你把想法变成现实的时候,有机会立刻获得丰厚的回报,并能够获得用户的及时反馈。现在的社会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特别大的机会。

  跟随你的心去做事,是现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教育改革的机会。

  通观教育,最重要的不是考试,也不是上课。

  第一是激情。你学一样东西的时候有没有劲儿,是不是特别想钻研它。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集邮,这是课外的事,没有人要求我学习集邮,但是因为特别喜欢集邮,所以我研究了大量邮票,凡是跟集邮有关的信息,我都会去搜集。那时候,我真的算半个集邮专家。

  我儿子特别喜欢天文,我们家没人喜欢天文。他现在整天跟我们讲星座的故事、地球的故事、宇宙的故事,他讲的知识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真的学了很多天文学的东西。

  第二是决心,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把它学会的决心。

  第三是自信。有一位家长在微信上向我求助,她女儿在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走神了,没听清,就问了老师。老师很生气,当着所有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了她一顿,说“你听课不认真,这次作业就别做了”。

  女孩回家好难过,哭得天昏地暗,她是个好学生,很少受到这种对待。我听后觉得我的心真的挺痛的,老师的要求过于严厉,连孩子走个神、没有记笔记都不能接受,都没有耐心去再讲一遍,这怎么能够教出一个品格完善的孩子?怎么能让一个孩子对别人有耐心、有爱心?

  有时候,我们不断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很多孩子在很多地方表现得很棒的时候,大人还要说“你不要翘尾巴”。我见过有的老师对学生们说:“你们将来毕业了,如果能找到一个8000元月薪的工作,就算你厉害。”

  大人本来是善意的,可是大人不相信这些孩子身上所拥有的潜能。

  自信是很重要的,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的能力、与他人互动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习中很重要的部分。

  《翻转式学习》提出责任感很重要,就是你有没有觉得一件事是自己应该去学习的。我曾在一个中学做演讲,我对孩子们讲:“一定记住,你们学习绝对不是为父母增光,你们学习唯一的目的是自己要把它学会,自己认为探索这个世界很有意思。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理想的教育?两位教授从学龄前开始讲起。学龄前,应该去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满足孩子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力图用自己心目中孩子的需求取代他们真正的需求。

  有一些家庭,到了点就必须吃饭。孩子如果不吃,爷爷奶奶、保姆、爸爸妈妈会追着这个孩子,甚至威逼利诱。我还曾经见过有人在饭桌上把孩子训哭的,结果孩子一边哭一边吃,他实在吃不下。这根本没法让孩子感受到自身的节奏。

  我们的喂食方法就是一种教育的节奏,这种教育的节奏从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去体会怎么样是好的。

  书中讲到许多人给孩子自由的时候总是很担心浪费,比如,今天孩子对卫生纸感兴趣,明天是大米,后天是面粉,大人担心孩子要毁掉一切。其实,孩子是企图学会如何正确、安全地对待环境。

  大人应该向这个孩子解释这个世界,解释得越多,孩子的大脑发育就会越快,跟家长的亲密关系也会越好。

  不要去心疼卫生纸,你不让他做,他做得更厉害。你应该给他创造机会,让他去探索这个世界,我们唯一要规避的就是危险。比如说,他爬向一把刀子,这时候,你要告诉他这是刀子,很危险,然后赶紧拿开。除此之外,他哪怕在地上爬,拿嘴舔了一下地板,都没多大问题。

  学龄前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允许孩子犯错,“不拿篮球的人永远不犯规”。

  孩子6~18岁时,要知道学习是一种自我激励和调节的结果。孩子自己找一个目标,自己负责调节。要给予所有的兴趣同样的地位,比如说孩子喜欢做手工、喜欢画画、喜欢研究中世纪打仗的事,都很好。

  孩子们没有课堂,只有共同的兴趣小组。有共同兴趣的孩子聚在一起研究如何解决问题,商量怎么做更好。大家寻找材料,动手做出成果。没有所谓的老师,学校里没有准确区分谁是老师、谁是学生,只有给课题提供帮助的人。

  这里的主角是有着共同兴趣的孩子们,不用年龄来划分。

  我们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和我们身边很小的孩子在一起玩,打破了班级的构造。通过观察学生们的兴趣,老师来引导大家充分地学习。这就是社群。

  做自我评估不是由考试来进行的,而是由小组成员共同来民主决策。民主决策要求6岁的小孩儿也有投票权,所有的孩子一块儿投票。比如说,咱们学校能不能办一个睡衣派对?老师下次还能不能接着留任?

  用这种方法让孩子们习惯于用民主的方法来决策。

  使用这样的方法,孩子依然可以上大学。有的孩子想去哈佛大学读书,有的想去耶鲁大学读书,就会有这样的兴趣小组,研究怎样才能考入理想的学校。

  大学教育是为了学习的快乐,而不是只想着就业。我们现在一进大学,首先想的是将来到了社会上做什么工作。其实,大学里学的东西将来未必能帮你找到工作,大学不是技校,大学要学的是这个世界上你还不知道的、需要探索的领域。

  理想的教育是没有入学要求,有毕业要求,毕业的时候要拿出一个惊艳的作品,通过实践来获得技能。比如说,学习工商企业管理的人,可以去做生意,去学习合作。

  没有所谓的老师的办公室。如果人为地把老师和学生划分开,学生一般进老师的办公室都会特别怵。现在是老师跟这个兴趣小组在一起,老师可能是队长,大家共同完成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学校里取消教授职称,没有等级之分,人们都在享受教与学的过程,甚至是学生教老师的过程。

  两位教授提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使用教育券,政府发给父母教育券,教育券的价值相当于每位学生的平均花费。这样,父母和孩子也有了选择学校的自由。教育券能够快速地使这个市场变成一个有结果导向的、家长和学生来投票的市场。

  瑟谷学校的成功试验

  瑟谷学校于1968年开始运作,是一个真正执行翻转式学习的学校。

  学校招收4岁以上的孩子,大部分学生是19岁或者再小一些的。

  这里很有趣,孩子们可以自由地玩耍,因为没人意识到自己正在“学习”。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活动:有的人可能在做手工;有的人在讨论中世纪史;有的人在听音乐;有的人在彩排话剧,可能是原创的,也可能是经典话剧,他们可能想演出来,也可能只是为了一时好玩……

  老师们穿插其中,帮孩子们实现他们兴趣的目标和要求。

  这里的孩子习惯于独立做事,也能够克服困难。他们探索自己的兴趣,选择的大学也是兴趣可以得到满足的地方。有一个4岁起就待在瑟谷学校一直到毕业的人回忆,说自己在瑟谷忙极了,他度过了一个极棒的童年。

  咱们今天的孩子如果真的不上学了,很多孩子会打游戏,因为他除了打游戏能够发泄和放松之外,别的事都一概觉得没意思。事实上,坐在那儿对着一个电子屏幕打游戏挺没劲儿的。生活中有特别多有趣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让孩子们做,所以导致孩子们对整个生活丧失了信心。

  瑟谷学校的孩子们从刚开始上学就忙了,他们忙着各种各样的事,他们要完成这个社团的任务,完成那个社团的任务,他们需要演话剧……忙极了!

  每个人在小组里都有着责任,所有人都非常快乐。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在努力挑战最难的事。千万不要小看孩子们,我特别希望家长们好好回忆一下孩子6岁以前的状况。当他有一个挑战的动力的时候,他整天希望挑战那个更难的事,他是希望探索的。但当我们不断地打击他,不断地告诉他“你不能探索”,不断地说“你要老实点儿,你要上课、你要排名、要考大学”的时候,他慢慢地就对最难的事退避三舍了,他不再去碰那个东西。我们扼杀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和责任感。

  所以,瑟谷学校出来的学生,总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价值。他们涵盖了美国所有的职业类型:学者、商人、专业人士、艺术家……

  我看完这本书以后很激动,给一个大学的校长发了微信,聊到大学真的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位校长很高兴,他也提倡老师学习翻转式学习的内容。比如说在课堂上,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换成学生讲、老师听。然后,老师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而不是具有标准性答案的任务,学生的感觉就会不一样。

  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换一种思路,想想怎么能够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怎么能够让孩子探索更广泛的课外阅读,这就是教育理念的转变,也是翻转式学习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每一个学习的人都是影响身边其他人的一颗种子。大家一起传播,让这本书影响到更多的校长、老师和家长。

  爸爸军团:留给孩子受用一生的财富

  《爸爸军团》的封面人物中,坐在中间的爸爸是该书的作者布鲁斯·费勒,他曾跋涉一万多千米游历《圣经》记载的遗迹,并创作出畅销书。他有一对双胞胎女儿。

  他43岁时被诊断出患有骨肉瘤。美国每年大约有600人患上这种病,85%在25岁以下,成年人的数量甚至不到100人。这意味着,对成年患者的治疗困难很大。我有一次参加书友活动的时候,有一位书友也得了癌症,他非常坦然地跟大家交流他得癌症以后的感受。他请我一定把《爸爸军团》讲出来,癌症患者非常无助,他们特别需要得到大家的理解和鼓励。

  作者感受到自己无法见证女儿们的一生,有可能会提前离开女儿,他非常悲痛。他找来了生命中不同时期的六个朋友,每一个朋友身上都有着一些独特的、令他非常钦佩的素质。他邀请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这样可以教育他的女儿们,让她们不会感受到父爱的缺失,他们组成了“爸爸军团”。

  成立“爸爸军团”

  要了解整个故事,我们就先从他的第一封信开始。

  亲爱的各位:

  我想你们大概都已经知道了,我的左侧股骨里长了一个约18厘米大的肿瘤。那天下午,我在曼哈顿约克大街上徘徊的时候,接到了癌症的确诊通知。我就近找了个路边的台阶坐下,开始打电话给琳达,告诉她这个坏消息,接下来通知我的父母。不知不觉间,我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我勉强起身,去买了一副拐杖,跌跌撞撞地走回家。一头倒在床上,愣愣地盯着天花板发呆,想着自己的人生从此天翻地覆。就这样,足足几个小时动也没动。

  然后,伊甸和泰碧跑了进来。两个人咯咯笑着跑去照镜子,表演几个月前她们刚满3岁时自己编排的舞蹈,那风格算得上是做游戏、跳芭蕾和健身操的综合产物。她们笑着、闹着,疯狂地转着圈儿,越转越快,越转越快,最后跌倒在地,嘻嘻哈哈地滚作一团,像是全世界最快乐的一对宝贝儿。看着她们,我再也没办法控制自己,整个人发起抖来。我没法想象自己竟然可能缺席她们的人生。我要陪她们一起散步;要去欣赏她们的芭蕾舞表演,并大声叫好;要帮她们完成手工作业,哪怕搞得一团糟;要对她们的小男朋友们挑三拣四,摆摆老爸的威严;还有……要像每个送女儿出嫁的父亲一样,挽着她们的手走过幸福的红毯。这一切触手可及的幸福,现在竟然都化作了泡影。

  接下来的几天很混乱,眼泪、深夜长谈、医生会诊和保险谈判,混杂着决心、希望和恐惧,所有的东西都交织在一起。很快,我看清了摆在自己面前的三个选择:1.丢掉一整年(接受治疗);2.丢掉一条腿;3.丢掉性命。

  说实话,在整个过程中,我始终觉得自己能够应付。不管未来会发生什么,我迄今为止的生活都是充实和圆满的。我曾经周游世界,还写了10本书。可以说,我并没有虚度人生,我很平静。

  还有琳达,我觉得她也会没问题的。当然,她不得不一个人承受许多痛苦和麻烦,但总有一天,我相信她会重新找到充满快乐和激情的幸福生活。

  可是,伊甸和泰碧怎么办呢?每每我忍不住想象,失去了父亲,她们的生活会变得多么糟糕。她们会不会对我的人生感到好奇?她们会不会揣测我的想法?她们会不会苦苦期待,渴望得到我的认同、我的指导、我的爱?她们会不会想要听到我的心声?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突然惊醒,脑袋里冒出了一个主意,这也许能为女儿们重现我的心声。我写下了六个男人的名字,他们来自我人生的不同阶段,从童年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他们是最了解我的男人,和我分享同样的价值观,指引我、帮助我找到真正的自己。他们和我一起读万卷书,一起行万里路,共同经历了这人生的苦与乐。

  他们懂得最真实的、最完整的我,他们明白我的心声。

  于是,那天早上,我开始试着写下这封信。

  我相信女儿们的一生中会得到许多人的支持和鼓励。我相信她们会得到家人的体贴照顾,会有温暖、幸福的归宿,会彼此相亲相爱。但她们的生活中可能永远没有我的存在,她们可能永远无法享受到父亲的陪伴。

  你们愿意替我做她们的爸爸吗?

  你是否愿意聆听她们的细细倾诉?你是否愿意解答她们无穷的疑问?你会不会定期领她们出门去餐厅大吃一顿?你会不会参加她们的足球赛?你会不会耐着性子看她们来来回回跳芭蕾?等她们大一点儿了,你可不可以偶尔小奢侈地宠爱她们一次,就送一双新鞋、买一部新手机,或者来点儿什么我现在根本想不到的新鲜玩意儿,怎么样?你会给她们提供人生建议吗?你会像我一样严格地要求她们吗?你会在她们有麻烦的时候,为她们排忧解难吗?然后,等她们慢慢懂事了,你是否愿意偶尔邀请她们去参加你的家庭聚会?你是否愿意把她们介绍给能让她们梦想成真的人?你是否愿意告诉她们身为人父的想法和考虑?你是否愿意告诉她们,能够成为她们的父亲是多么骄傲和自豪的一件事?

  你们是否愿意,替我倾诉我的心声?

  就在那天早上,我躺在床上想着这封信,一面希望自己没有吵醒琳达,一面忍不住颤抖、哽咽。我打定主意,要成立这个“爸爸军团”。

  “爸爸军团”里包括六个男人,他们每个人都很忙,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活挑战。不过,如果他们齐心协力,也许就能代替我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当然,我希望自己能早日康复,和家人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但我也希望,不管自己的病情最后如何,这个“爸爸军团”都能长久地持续下去。你们每个人都像一扇灵魂的窗户,我希望女儿们能够通过你们去认识这个世界,也希望她们可以通过你们来认识我。

  我更希望,女儿们能够通过这个为她们而成立的“爸爸军团”认识真正的自己。

  我知道,这样的请求对你们来说可能是一种压力和负担。我并不是自私地想要你们为此投入自己的全部时间、精力和感情。只是时不时地给她们几句贴心的话语、几个手势、一扇敞开的门、一个温暖的拥抱,这就足够了。她们会明白,你们永远会陪在她们身边,你们永远都会是她们的指引和依靠。

  而你们每个人的话语,都倾诉着我的心声,都是我的肺腑之言。

  尽管写下这些让我感到很痛苦,不过说实话,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这个异想天开的念头确实给我和琳达带来了几分安慰和鼓励。这些年来,我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人生经验,一想到女儿们也有这样的机会,就觉得很宽慰。更别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会因为这个主意而越来越亲近,那有多好啊。能够邀请你们成为“爸爸军团”的一员,我们真心感到非常荣幸。

  最重要的是: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这个“爸爸军团”将会代替我,成为她们的父亲。

  爱你们的,布鲁斯

  还有一个细节需要交代,就是布鲁斯为什么会突然得这么奇怪的病。这可能跟他小时候遭遇的车祸有关系。本书有一半是他和这些“爸爸军团”的成员交流,另外一半是他治病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痛苦,整个人翻江倒海、“昏天黑地”。

  他和妻子设定了选爸爸的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不需要有家庭成员,因为生来有血缘关系,总会有机会见面交流。

  第二,仅限于男人。

  第三,感情的深浅,不是靠时间来衡量的。

  第四,要从人生的每个阶段中选出一位朋友。

  第五,要全方位地担当起爸爸的责任。

  独特的六位“爸爸”

  他们选择的第一个人叫作“行者爸爸”,名叫杰夫。

  杰夫做学生旅行社的生意,他从上大学开始,就被父亲要求去当旅行的领队。1983年,布鲁斯交旅行申请的时候,杰夫正准备第三次领队。

  布鲁斯对那个夏天印象深刻,尤其是在荷兰掀翻奶牛。杰夫一辈子就是一个行者,他永远都能够跳入泥浆,绝对不会做生活的旁观者,他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探究感和参与感。

  杰夫永远能够带给他的,是对生活的探索精神和热忱。他懂得与人建立联系的重要性,他知道人和人之间需要不断地去体验、去感受,才能够获得更深的交往。所以,作者希望“行者爸爸”杰夫能够教会他的孩子们怎样开放地行走在世界的角落,帮助他的女儿们开始人生之旅。

  布鲁斯念完信,杰夫说:“好。”他这样回应了布鲁斯的请求。

  杰夫一向不善言辞,比较擅长以身作则。

  布鲁斯问杰夫说:“假设10年以后,我们的女儿即将开始第一次海外旅行,你会和女儿们说什么?”

  杰夫深吸了一口气,说:

  我想我会这么说:“姑娘们,你们来自一个开放式的家庭。你们家的传统观念是支持和鼓励你们努力学习,你们也会有很多机会去见识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但是,我希望你们把这次旅行当成小孩儿第一次进泥水坑的过程。你们可以俯下身去,看水中的倒影,也可以伸出手指搅动一下,弄出点儿波纹。甚至可以跳进去,溅它个稀里哗啦,感受一回,品味一下……”

  杰夫爸爸带给姑娘们的是探索精神,是对于这个社会的参与感。

  第二个人叫“做自己爸爸”,是布鲁斯耶鲁大学的舍友马克斯。

  大一学年结束后,他们当了两个月的背包客。旅行的时候,因为马克斯坚持穿着跨栏背心和人字拖鞋,两个人被人从豪华饭店轰了出来。

  马克斯坚持穿人字拖,是自己的权利。马克斯曾经遇到过特别重大的灾难,就是他的爸爸自杀了——他的爸爸在他3岁时开枪自杀了。布鲁斯的女儿们有可能也面临着在没有爸爸的家庭中成长起来。

  布鲁斯希望马克斯做女儿们的爸爸,教会她们怎样生活,并教会她们如何做真实的自己。

  布鲁斯问:“那比方说,10年后,泰碧和伊甸过来问你,‘你是我们的爸爸最亲密的朋友,咱们有一样的丧父经历。你说,我们俩该怎么办呢’?”

  马克斯思考了一会儿,说:“我会从你对她们的爱开始。我亲眼所见女儿的诞生让你多么欢喜,你是个多么好的爸爸。我总觉得,为人父母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让孩子在爱的沐浴中成长。我会让你的孩子感受到爱的。”

  布鲁斯又问:“那她们该如何应对失去父亲的痛苦呢?应该面对它,还是淡化它,让它过去?”

  “恐怕你没法淡化它,”马克斯说,“那已经成了你的一部分。所以,你不得不直接面对它,并且会经常如此。犹太人的传统是每年都要纪念逝者,这很有效。我每年都哭一次,我祈祷着,念着悼文,说着说着,那种情绪又回来了,那个伤口还在那儿。”

  马克斯自己的伤痛至今未抚平,他依然会难过。他说:“但同时我也会做些别的事。我会给她们讲故事。当你失去某个人的时候,这种丧失本身就成了最深刻的记忆。你需要建立可以与之竞争的回忆,‘我们一起来过这里,做过这件事;他带你去过那儿,做过那件事’。这么做,可以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声音,这样就把负面的悲伤转化成了正面的能量。”

  他的意思是,我们需要更看重的是能在一起的时候所建立的那些回忆。

  有一部日本的电视剧叫《血疑》,三浦友和和山口百惠主演的。有一个情景我印象特别深刻,当山口百惠饰演的角色知道自己有病要死了的时候,她对爸妈发脾气说:“你们就当白养了我这个女儿吧。之前的事情没有任何意义,它都没有发生过,就假装我没有来过。”她希望能够减轻父母的痛苦。这时候,大岛茂(山口百惠剧中的爸爸)非常生气,他很爱他的女儿,他说:“你胡说些什么?难道之前的生活都没有意义吗?我们大家在一起,那么开心地郊游,看着你第一次走路,教会你学说第一句话,这些怎么会没有意义?这些都是我们最珍贵的记忆。”

  我看这个电视剧的时候,大概是10岁,这个场景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我觉得意义不是来自一定要活多长时间,意义是来自你跟你的亲人创造了特别多的回忆。

  布鲁斯在后来就刻意跟他的女儿创造回忆。有一天,他说:“来一个读书会怎么样?”女儿们抱着一堆书回来了,孩子们咯咯地笑着,他读着读着说:“你们要是能坚持读书,就会永远开心、快活。”

  他觉得这就是女儿们永远忘不了的一句话。他希望这个场景能够留在女儿们的脑海里。

  我在带孩子的时候,也会经常希望孩子能够把这一刻永远记住。只有记住了这一刻,你才真的拥有了你人生中的这一部分。

  马克斯特别有智慧,本人也很成功,做过总统的幕僚。他妻子是美国第一位亚裔法官,他非常自由地让自己的儿子跟随妈妈姓潘。他教会女儿们的是,要学会做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走到哪儿都不要忘记自己的那双人字拖。

  第三个人叫作“梦想爸爸”,是布鲁斯的经纪人大卫。

  作者到了写作瓶颈期的时候遇到了大卫。所有的经纪人都是贩卖梦想的人,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人相信自己伟大的梦想,并且能够把这个梦想付诸实施。

  布鲁斯希望大卫能够把他看不到眼前那堵墙的能力,传递给他的女儿们。

  他找到大卫,他们俩既是合作关系,同时住得很近。

  布鲁斯在跟大卫聊天的时候,问大卫:“身为梦想的代理人……你会给追梦的人哪些最重要的礼物?”

  大卫说:“信念。相信他们有能力取得成功,你相信他们,就给了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

  布鲁斯说:“可我第一次进你办公室的时候,我根本没有信心,我已经写了10年,毫无起色,我撞上了南墙。”

  大卫说:“我可没看见那堵墙,而且我希望你也看不见,‘忽略那面墙’……”

  “假如20年后,泰碧或者伊甸坐在你的安乐椅上说她有一个梦想,想开个餐馆、去登山、跑马拉松,或者想写本书。可她没有勇气,说:我不行,那太难了,我没有钱。你会怎么跟她说呢?”

  “我会说,‘让我们坐下来,分析一下可能性’。”大卫回答说,“咱们画一张登山的路线图,或者做一个开餐馆的创业计划,或是列一下那本书的提纲,让我们做点儿了不起的实在事。”

  这就是成熟和幼稚的区别:幼稚的人会在梦想前担心、怀疑做不到怎么办,他们只会有想法、情绪,但不会行动;而成熟的人如果真的想做的话,就要从小事做起,来分析,制订计划,画路线图,一点一点地行动。

  第四位爸爸叫作“老朋友爸爸”,名字叫本。

  本和布鲁斯之间最重要的故事发生在家乡的小河沟里,他们小时候去抓蝌蚪,观察蝌蚪长出腿来,变成青蛙。

  本上中学的时候,做了很无稽的事,所有的小朋友都嘲笑他,都不再理他,只有布鲁斯依然正常地对待他,从来没有提过这件事。本说,这就叫作“忠诚”。

  他俩是互相非常忠诚的朋友,布鲁斯希望本能够教会孩子们如何刻下自己的回忆,怎样在人生中留下特别多童年的印记,等等。

  布鲁斯问他说:“那么,试着想象20年以后,我的女儿们去看你。她们说:‘你是认识我爸爸最久的人’,你会把她们带到哪儿去呢?”

  本说:“这很难回答,我想我会带她们到你家后面那条脏兮兮的小河去,就是我们抓蝌蚪的地方。那条河就是我们的故乡,那地方脏、乱、差,我们本来不该去的,但是就在那里,我们学会了做自己。所以,那就是家。”

  布鲁斯突然意识到,本说中了埋藏在布鲁斯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东西,这个他几乎不了解的朋友,这个他很少见面的朋友,这个总是排在他紧急联系人名单首位的朋友,突然让他明白自己做这个名单的目的,其实只是要提醒自己,本在他生命中有多么重要。

  布鲁斯把自己的童年借由本带给他的女儿。

  第五位爸爸是“好奇爸爸”,这个人也叫本。

  本是最早确定的“爸爸军团”成员,但比较晚的时候才通知他,因为本太喜欢质疑了。

  本为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新闻部工作过,新闻记者往往以质疑为生。布鲁斯认为本能够教会孩子:可以自己思考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

  本听完布鲁斯的请求,哽咽着说:“但你不会有事的。我完全否决这个假设。因此,我正式提出辞呈。”

  布鲁斯说:“可是,琳达希望你能够加入‘爸爸军团’。”

  琳达问本如果新闻里说了什么,本会和女儿们怎么说。

  本说:“我会和她们分享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名言——对于你心里一切的疑难要多多忍耐,要去爱这些问题本身,像是爱一间锁闭了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别种文字写成的书。现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还不能得到的答案,因为你还不能在生活里体验到它们。一切都要亲自生活。现在,你就在这些问题里生活吧。”

  本还提到了一句非洲谚语:“懂得提问的人永远不会迷路。”他教会女儿们的是只要会提问,总能找到自己的路。在提问的过程中,人会对自己充满自信。要在问题中生活,要将自己投入找寻不同观点和角度的人生中去,就像布鲁斯,为了找到答案,走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本说,在“爸爸军团”中,他就要坚持做那个反叛的家伙,那个不和谐的音符。不是走调的那种,而是一个提示音。人们可能觉得它不应该存在,但它的存在恰恰衬出了整个乐章的完美。

  世界上的人分三类:第一种人叫作“犯人”,他永远觉得自己被关着,别人阻碍了他;第二种人叫“过客”,浑浑噩噩,每天过去就好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第三种人叫“发现者”。每一个人都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角色,你究竟是做犯人、过客,还是发现者?

  我们永远都可以选择做一个发现者。在你读一本陌生的书的时候,在你听一个显得很无聊的讲座的时候,或者在老板跟你讲话,你觉得昏昏欲睡的时候,你都可以转换自己的心态,成为一个发现者。

  本用提问的方式,教会女儿们在生活中永远做一个发现者。

  最后一个爸爸是“创造力爸爸”,叫约书亚。

  他曾是《时代周刊》的编辑,女儿们特别喜欢他。布鲁斯问约书亚,为什么生病成了加深友谊的契机?

  约书亚说:“一开始,我是想,你病了之后,身边的人可能不够用。所以,我打算多帮你一点儿。谁知道在这个过程中,面对不仅缺乏美感而且‘丑相横生’的日子,你的应对让我吃惊。你是那么优雅又幽默。坦白讲,我想我根本做不到。我本来想说陪伴你是无私的奉献,而事实上,是你在教育我重新认识人的潜能。”

  布鲁斯问:“如果女儿们找到你,问你这一年里的情况。你会怎么说呢?”

  约书亚说:

  “我会告诉她们我看到这样一个人:他遇到了世界上最坏的状况,但他依然坦然面对,不留半点儿遗憾。想想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我曾经见过,人们在面对致命疾病时的痛苦挣扎,我知道那是什么样子,但你和他们不一样。我想原因就是,你知道自己是谁。你的心清楚你的前进方向。”

  布鲁斯问,要怎么让女儿也学会这样做?

  他说:“我相信美感是最好的老师。我会让她们背诵奥登的诗歌,还有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这样一来,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时间,她们就可以靠在树下,邀请奥登或莎士比亚与她们相伴。我会让她们去听马勒的交响乐,这样她们以后可以来回听,每次都会激发相似的情感。我会让她们学会欣赏中国书法,那是表达内心力量的一种方式。如果你对自己心存疑惑,就会在运笔中表现出来。

  “我想让泰碧和伊甸知道的是,发现美并不困难,她们可以永远保有在飞机上看见彩虹时的那种感动。奇迹处处可见。她们只需要学会看到乌云的背面,自己走出去收获奇迹。当然,我也希望她们能明白,你即使病倒在床的时候,也依然保有这种态度。而我们都希望她们能以这样的方式去看世界。”

  有这么一个爸爸多好,约书亚教会女儿们的是欣赏美,发现包括中国书法在内的能够给心灵带来美感的艺术。

  为了真正地活过

  布鲁斯在书中写了希利大夫。希利大夫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对待每一位病患,他不会像别的大夫那样,吓唬病人,而是把战胜疾病视作一场战斗。

  他对布鲁斯说:“我和你一样恨癌症,这是一场战斗,我们决心要取得胜利。这事儿会改变你的一生,但通常它会让你变得更好。

  “巴顿将军曾经说过一句话:‘战争会逼出人们身上最好的一面。’……即便是以失败告终,我也依然能够看到其中蕴含的非凡含义。事实上,我认识的人里面最了不起的就是熬过了这场疾病的人。他们清楚自己的生活,知道自己想做的,这是令人震撼的体验。我很荣幸,能够成为他们的医生。”xiumb.com

  很多人活了一辈子,其实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是,有时候得了一次重病,大部分的人就明白了。当一个人能够把一场重病视作一次洗礼、一次考验,或者一次学习的机会时,人生升华得可能会更快。

  布鲁斯问希利大夫:“如果不得这个病,”他指着自己的腿说,“要怎样才能获得这些改变呢?”

  希利大夫说:“我想,那就是我正在努力的了,我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我们做治疗的人都相信,只要行善就不会得病,对我来说这是真的,我也觉得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当然,从科学的角度看,这是无稽之谈,但我宁愿选择相信它。”

  布鲁斯问:“假设15年后,我的女儿们来看你,问‘我的爸爸是怎么死的’,你会如何回答?”

  希利大夫说:“我会说,答案并不简单。一方面,人人都会死。很多人甚至从来没有真正地活过,但你们的爸爸确实活过,只是他活的时间没能像我们希望的那么长。他活得很好,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虽然他不在了是件让人悲伤的事情,但你们要知道,你们的爸爸很爱你们,他为了和你们在一起,与癌症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他又想了一会儿说:“做什么事都要开心。帮助身边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足迹。”

  希利大夫在一年前,曾经看着布鲁斯的眼睛说:“给我你的手,我告诉你怎么做。我们一起并肩战斗。”那个瞬间,布鲁斯的腿几乎无力支撑身体,眼里充满了恐惧,但希利大夫给了布鲁斯勇气,他会跟着希利大夫走向任何一个地方。

  “我会对你的女儿们说:‘准备好。’找到你最佳的支持盟友,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把注意力集中在目标上。不要回头,因为那只会削弱你的力量,干扰你的焦点,只会在你心中播下怀疑和摇摆不定的种子。无论对你还是身边的人,那都是致命的打击。”

  实际上,希利大夫在这过程中也扮演了一个爸爸的角色。因此,这个“爸爸军团”,加上布鲁斯,一共是八个人。

  留给女儿的财富

  作者想留给女儿们的10个财富,如下:

  1.做个行者,不要当观光客;

  2.永远做自己;

  3.忽略阻挡的墙,放飞梦想;

  4.给老朋友留个位置;

  5.探索一切的未知;

  6.用发现美的眼睛,在阴天去寻找彩虹;

  7.说出你的心声;

  8.放手去做,不要犹豫;

  9.和乌龟一起散步;

  10.拥抱怪兽。

  死亡是每个人人生必然会面临的最终归宿,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拥抱怪兽,学会拥抱不确定感,学会和无常和平地相处。

  虽然这本书没有给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但我觉得这本书可以启发我们认真地思考一下,作者所选出的10条启示,是不是也是我们的人生要思考的?我们在人生路上,要么有匆匆过客的心态,要么有“犯人”不自由的心态——这种心态不断地折磨我们,抱怨周围的人、事、物,虚度人生。这是一个选择。

  在面临生离死别的那一刻,每一个爸爸都能够给孩子打开生活中的一扇窗。布鲁斯没有选任何一个爸爸教女儿怎样去赚钱,或者教女儿职业的方向,给她们做指引。

  我的理解是,金钱与务实的职业选择,每一个孩子会有不同的缘分,每个孩子会碰到完全不一样的现实或境遇,走向人生不同的路线。这都能够接受,但是真正需要让一个孩子传承下去的东西是价值观。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在一个家庭中,什么事是我们需要不断传承和发扬下去的。

  正面管教:创造自由又有规矩的家庭风格

  2016年,我曾在一个教育论坛上遇到简·尼尔森的女儿玛莉。她作为发言嘉宾说:“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感觉痛苦,那么你的方法一定是错的。”根据我的教养经验以及我所掌握的原理,我也认同这个说法。

  有人说你这样讲也太夸张了,管孩子哪有不生气的。生气和痛苦是两回事。有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已经成了特别大的一块心病,觉得太气了、太没招了。比如,孩子不守时,喜欢吃零食,写作业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跟父母对着干,打游戏上瘾……每一件事都让父母觉得没法解决、无比痛苦,那么只能说明父母的方法一定错了。

  我们今天来学习简·尼尔森非常经典的著作《正面管教》。《正面管教》的英文书名直译为“积极的纪律”,要让纪律性的环境带来积极的作用。整本书贯穿一种态度——和善而坚定,或者叫“温柔而坚定”,或者是“温柔但有边界”。指父母让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是爱他的,并且孩子跟着父母能够学会生存的技能,以及与他人互动的方法。

  简·尼尔森是七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祖母或者是外祖母,还是两个孩子的曾祖母,她有着非常丰富的育儿经验。

  《正面管教》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思想为基础,书中提出了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孩子觉得这事我能行。

  2.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是有价值的,大家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的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人的情绪,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的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和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这七个方面将会为一个孩子的一生打下牢固的基础。

  严厉与骄纵之路走不通

  父母跟孩子互动大致分三条路。

  第一条路叫作“严厉”。有一次,我在公开场合看到一位妈妈训斥自己的孩子,态度非常严厉。我并不觉得这位妈妈没有修养,她是为了让孩子安静,不要去打扰别人才发脾气,但是她的态度真的让我觉得冷若冰霜。她非常严肃地把孩子叫到面前,说:“我跟你怎么说的?有记性没记性,出去!”

  我丝毫不怀疑妈妈爱孩子,但是妈妈训这个孩子时的态度就是严厉。小男孩听后根本就没有改,他嘻嘻一笑,又到别的地方去闹了。

  被严厉的方式控制的孩子,其后会有很多种反叛的方法。有四种表现,叫四个R,是英文字母R开头的四个词。

  愤恨(Resentment):孩子心中有恨,现在他小没办法,长大了就可以表现出来了。

  报复(Revenge):一有机会,就想闹得更厉害。

  反叛(Rebellion):他会把错误的事情做得更多。

  退缩(Retreat):要么悄悄做父母不允许做的事情,要么自卑地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

  扪心自问,如果因为自己的某种行为而被揍过那么多次,你这一行为到底改了没有?你是不是变得更加狡猾了?只想每次不被父母发现而已。

  严厉的方法带来的这四个问题是明显能看到的,深层问题则是责任感缺失、自律性差。一个人的自律性是来自他的自尊水平的,这种严厉的教育方式,大幅降低了孩子的自尊水平。很多父母为了避免孩子打游戏,就把手机锁在抽屉里。

  还有人会拿手机来做奖励,孩子做了一件事,就被奖励玩手机15分钟。孩子的自尊水平在不断地下降,孩子会觉得自己是没有任何主宰能力的人,要么取悦父母,要么跟父母闹,到最后才能得到许可。

  我见过很多父母足够幸运,一路使用连打带骂、监督、惩罚、诱惑等手段,把这孩子哄得上了大学。上了大学以后,孩子在大学里才可以放开了打游戏,做出更加糟糕的事情。所以,严厉是肯定行不通的。

  第二条路叫作“骄纵”。骄纵就是父母说:“随孩子的天性吧,一切都没关系。”我见过很多父母以天性教育为借口,当自己的孩子把别人揍了时,就说不要管孩子们的事,但是别的孩子把他的孩子揍了,那就不行。我在博物馆里,看到有的孩子吵翻天,拿脚去踢博物馆的文物,父母还说要天性教育,不去管他。

  骄纵的方式会使得孩子没有自信,看起来这个孩子非常开心,觉得自己什么都行。实际上,他内心没有自信,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的边界在哪儿。

  他只是觉得好像这一切父母都能够包容,到最后,这个孩子反倒会有成瘾性人格,因为父母给他的指导不够多。

  我在这本书中读到了一句非常棒的话,是德雷克的解释:“孩子们的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差。”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阿黛尔2岁的时候,家里出生了一个小宝宝。妈妈给了小宝宝很多关注。

  阿黛尔解读为妈妈爱小宝宝胜过爱自己,所以,她想夺回妈妈的爱。于是,她的办法就是自己表现得像个小宝宝,好让妈妈也照顾自己。她爱哭,需要奶瓶,用小宝宝的方式争夺爱……所以,如果父母不能够跟孩子把这件事说清楚,孩子对父母的解读就是错误的。

  我常常把父母比喻成孩子的导游,而非主人。也就是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对这个世界是陌生的,他根本不知道一切是为什么。父母要跟他解释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并告知边界在哪里。

  学习和善而坚定的态度

  第三条路叫作“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简·尼尔森认为判断一个教育方法是否有效,有四个标准。

  1.是否做到了和善而坚定?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一个婴儿哭了起来,有人支着儿说不要抱,越抱他哭得越厉害。这是完全外行的说法,孩子哭闹的时候是在寻求归属感,他在寻求有人爱。如果父母根本不管他,他会特别焦虑。这种焦虑有可能在他结了婚以后释放,导致婚姻生活中出现大量争吵。

  3.是否长期有效?

  父母对孩子冷冷地说话,或者非常凶地大喊大叫,有时候让整间屋子的人都害怕。

  父母觉得只有这么严厉才会有效,这个有效就是短短5分钟之内。父母要考虑长期有效,就是这个行为能否再过10年或者15年,他长大了还有作用。

  4.能否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

  符合四个特征才是一个有效的教养方式。

  如何做到和善而坚定?

  孩子跟父母顶嘴,孩子发飙了,有的父母会很生气,把孩子拉到一边,狠狠地批评一番,这叫作“严厉”。有的父母说“随他去吧”,就变成了放纵。

  和善而坚定的表现是,父母转身先离开。这表示父母此时不能够要求孩子要尊重自己,但是最起码可以自己尊重自己。当感受不到孩子对自己的尊重了,就冷静一下。

  这个过程是让父母冷静。一个人在情绪激动之时,处理问题没法做到和善而坚定。

  父母调整完心态以后过来说:“宝贝,我很抱歉,你刚才生这么大的气。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是我不能接受你刚才的做法。今后,每当你不尊重我的时候,我都会暂时走开一下。”这是告知孩子,我不能够接受你的这种做法,虽然我爱你。

  接下来要说:“我爱你,我愿意和你在一起,因此当你觉得你能够做到尊重我的时候,你就来告诉我,我会很乐意和你一起找出处理你怒气的其他方法。我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找出对你我都尊重的解决办法上。”

  当你能够表现出平和的态度,用建设性的方法跟孩子来解决问题时,孩子很快也会学会这样的方式。

  在制定规矩的过程中,一定要邀请孩子加入进来,我家就是如此。嘟嘟喜欢玩一个电子游戏,玩了两三年,有一天他删掉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已经玩了这么多年,想换一个新游戏。我问他原来的游戏里还有什么积分。他说没关系。

  这让我很欣慰。有人会因为丢了一个游戏里的道具特别抓狂。我还听过一个人的所有装备丢了以后竟然自杀的极端案例。嘟嘟能够平静地删掉游戏,内心也不会过于难过,因为他心中有确定的爱。他知道父母深深地爱着他,所以不会对外在的某个游戏或者装备那么在意。

  我和嘟嘟讨论如何玩一个新的游戏时,我建议他一天玩半个小时,他说那不行,然后跟我商量,提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办法。

  后来,他真的能遵守他的提议,因为孩子有自尊心。他的自尊水平高,他就会有自律能力。当你邀请孩子一起制定规矩,再加上你有一个平稳的态度,你就温柔而坚定。

  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

  正面管教中,自尊是一个基本概念。

  父母肯定孩子的时候,是培养孩子自尊非常重要的时机。很多父母肯定孩子时说:“宝贝做得很好,爸爸很高兴。你看这几件事都做对了,你还不错……”这种话都不是帮孩子提高自尊水平的话,而是让孩子觉得他依附于大人。

  真正的自尊是让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感,父母可以说:“你今天能帮我做这件事,我的内心非常感激。因为你所做的事就叫作‘关心’,我能够感受到你对爸爸的爱。”这才是能够调动孩子对自己所做的行为那种价值感的感受。

  我们还要注意赢得孩子和赢了孩子的不同,很多父母做事是为了赢了孩子。比如,很多父母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坐在后边看,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和节奏做作业。

  当父母总是期望在各个角度赢了孩子,甚至到孩子长大以后要嫁给谁、要做什么工作、要不要出国也是家长说了算。父母在跟孩子做斗争的时候,父母赢,孩子就一定会输。父母习惯于做一个赢家,孩子就习惯做一个输家。

  赢得孩子是要让孩子知道父母跟他之间是爱的关系,有任何事都可以问自己的父母,都可以尊重自己父母的意见,这才叫“赢得”。

  赢得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同理心去倾听。当孩子表现出了错误的习惯时,父母如果能够说出下面这样的话,我觉得孩子会觉得特别暖心。

  有一次,嘟嘟在家里玩球,不小心打碎了一个他妈妈很喜欢的茶杯。嘟嘟当时都快哭了,觉得闯了祸。我们的表现就是告诉他:“这件事儿还真是挺难过,因为我们真的很喜欢这杯子,真是可惜。”先让他知道自己做的这件事,有一个错误的后果。再告诉他:“没关系,没有伤到人是最重要的。我帮你收拾玻璃碴儿,要小心。”

  我还告诉他:“爸爸小时候也打碎过东西,打碎了东西以后,就觉得特别害怕。但是,我们从这件事情学会了什么?”

  嘟嘟说:“学会小心一点儿。”

  我问:“有哪些方法能够小心?”

  他说:“我可以去没有杯子的地方玩。”

  我说:“好的,这里是客厅,这是陈列着很多东西的地方。”

  嘟嘟说:“我以后不在屋子里玩球了。”

  从那以后,他很少再打碎东西。我们要把孩子每一次犯错都变成一个学习的机会,而不是把每一次犯错都变成一个谴责的机会。

  有的家里,孩子一犯错,老爸老妈就出来说:“当初跟你怎么说的?跟你说过多少次,你就是不长记性……”

  这样做就是跟孩子划清界限。很多父母急于批评孩子,核心的原因是不想跟孩子共同承担这个结果。父母觉得自己没错,自己教也教过了,说也说过了。

  但事实上,父母应该和孩子共同来承担这个错误的结果。因为孩子是你的孩子,孩子是你培养的,你是他的监护人。

  急于划清界限,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比如,童年的时候,一个人整天被父母谴责。杯子碎了,第一个念头是有人要被骂了,那么,最好不是我。所以,父母有时候是没长大的孩子,是因为打碎一个杯子而害怕的小孩儿。他们把恐惧的心情变成了愤怒,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让孩子背锅,让孩子觉得特别有负罪感。但是,孩子并没有从这件事中学会些什么,他唯一学会的就是别惹父母,惹了就会挨骂。

  嘟嘟两三岁的时候,我教会他一个词,叫“吃一堑,长一智”。我告诉他,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做了一件错事后,一定会学会一样技能。有时候,他在家里做错了事,就会总结说“吃一堑,长一智”。

  我觉得在家里,就算是孩子犯了错,也是非常美好的互动。有一次,嘟嘟考试回来,数学考了73分,他很兴奋,他没见过自己的成绩那么低。我问他,怎么会突然成绩低这么多呢?他说背后印了题,没看见。

  我说:“你学会什么了?”他说这次学会以后要把整个卷子先看一遍,他学会了吃一堑,长一智。

  我们要“赢得”孩子,而不是整天要“赢了”孩子。

  我们要在教育中学会道歉,父母也要学会道歉。

  书中有3R原则:

  1.承认(Recognize)。父母承认自己犯了错。

  2.和好(Reconcile)。父母说:“我向你道歉。”

  3.解决(Resolve)。父母和孩子一起找办法弥补错误。

  简·尼尔森的女儿玛莉,有一天跟妈妈吵架了。吵架之后,妈妈非常生气,说:“你就是一个被宠坏了的调皮鬼。”

  女儿知道妈妈的理论,说:“你可不要待会儿来找我道歉。”

  简·尼尔森说:“我肯定不会。”

  我们学了很多理论,即便是理论的创始人,犯错也难免。

  玛莉摔门回到屋子里去了,简·尼尔森过了一会儿便冷静下来,她毕竟是有修养的人,她完全理解理论。冷静了以后,她去给女儿道歉。门一推开,她发现玛莉坐在屋子里拿着一本《正面管教》,在上面写“骗子”。

  因为女儿是正面管教的方法带大的孩子,所以她的修复能力比较强,情商比较高。三五分钟后,女儿消了气,就过来拥抱她的妈妈了。

  任何一个家长,即使你的方法是对的、你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也难免会犯错。你要用你的道歉,帮助孩子学会道歉。当孩子也学会了道歉后,在家庭互动中就会出现修复的机会。

  阿德勒有一个“14天治愈计划”的方案。

  有一个人得了抑郁症,跑来找阿德勒。阿德勒说:“14天,我就能帮你治好你的抑郁症。”

  阿德勒让她每天为别人做一件事,就是咱们中国人讲的“日行一善”。如果做了14天,抑郁症就好了。

  这个人反对的理由是:“凭啥我为别人做,而不是别人为我做?”

  阿德勒打趣说:“那14天不够,你得21天。”

  事实上,你真的为别人做一些事(比如,你开车拐弯的时候,有一个人要过马路,你能够踩住刹车,没有按喇叭催促他,示意那个过马路的人先过),你就会很愉快,心情会很好,因为你的自我认同度提高了。

  又如,在地铁上让座。有测试显示:让一些人在地铁上不让座,还有一些人让座,结果发现让了座的人比不让座的人觉得更轻松。不让座的人下了车以后觉得好累,因为他没有社会价值感。

  我们要了解信心的概念。行为失当的孩子是因为丧失了信心,感受不到归属感,也感受不到自己独特的价值。

  不良行为有四类:

  1.寻求过度关注

  我接触过一个朋友的孩子,他过于需要妈妈盯着他。只要妈妈不盯着他,他就哭。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更敏感,妈妈只要一动一走,他就大哭。

  2.寻求权力

  典型的方式就是家中发生了权力争夺。如果家长把前期工作做好,就不容易出现权力争夺。

  在我家,很多朋友说嘟嘟很听我的。很多时候,我只需要一句话、一个微笑,或者冲他示意一下,他就知道我是什么意思,就按照我说的、我的提议去做了。

  因为在我家,我们都知道谁说了算。父母是监护人,父母的决定肯定是要执行的,这没有疑义。那么,能不能尊重孩子的意见?当然可以。我们的决策是建立在对孩子的尊重之上,我们会跟他讨论,问他的意见。

  一旦父母做了决定,孩子就不会轻易挑战了。因为孩子充分地相信父母,3岁以前打下来的基础,后期就会很少出现权力争夺。

  3.报复

  比如,乱花钱、破坏家里的东西、故意搞得家人没法睡觉。孩子有很多种方法来让父母觉得不舒服。

  4.自暴自弃

  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觉得无力,不愿意努力,也不愿意学习,更不喜欢交朋友,父母骂他也不还嘴。

  这四种行为听起来并不陌生,因为成年人身上也会出现。

  识别不良行为有从内到外两种方式。

  从内寻找的方式是,大人关注自身的感受。当家长感受到孩子让人有恼怒、着急、内疚或者烦恼等感觉时,孩子的目的可能是寻求过度关注;如果家长感觉到威胁、受到挑战、被激怒或者有时候被打败了,孩子的目的可能是寻求权力;如果家长感觉受到伤害,感到失望、难以置信,或者是憎恶,孩子的目的很有可能是报复。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有一个抽烟的小孩儿,最后选择的办法就是放一把火,把整个学校烧掉了,这是极端的报复。如果家长感觉绝望、无助,那么孩子有可能是自暴自弃。

  由外而内的方式是,观察孩子的行为,从孩子身上寻找线索。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停下来,孩子的反应是停下来一会儿,但通常不久就重新开始,这有可能是寻求过度关注。

  如果你要求孩子停止,他还继续他的不良行为,并且对你的要求言语顶撞、消极抵抗,这可能是他在寻求权力。

  如果孩子以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或伤害你的话来反击你,那么这常常会升级为孩子对你的报复。

  如果孩子很消极,希望你快点儿放弃努力,别再打扰他。比如,他会在班上成为一个很放任的人,成为班上经常闹笑话的人。有的孩子在班上总是出洋相,这其实就是自暴自弃的一种表现。

  出现以上四种行为,最基础的解决方法,是你要跟孩子建立感情,要对他表达你对他的欣赏,要更多地关注他的优点,并且表扬他,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对他有无条件的爱。

  1.对于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你可以尝试给孩子一些确定的任务,当去关注那个任务时,他会有成就感;经常拥抱他;创造一些特别时光,比如约定好一个亲子时光,不被任何人打扰。

  书中有一位妈妈,在陪她3岁的女儿享受特别时光时,如果电话响了,这位妈妈会接起电话说:“对不起,我现在不能和你通话。这是我和萝莉的特别时光。”孩子听到后,感觉自己得到了充分的关注。

  学会营造特别的时光后,孩子就根本不需要天天引起你的关注。

  我随时可以从嘟嘟身边走开:我去出差,嘟嘟跟我告别;我去工作的时候,他也不会来打扰我。他不需要通过不断地打扰我的工作来引起我的关注,他心中很确定地知道,爸爸是非常关注他的。

  我跟嘟嘟可以完全相安无事地在一起,我看我的书、画导图,他写作业。有时候,他写完作业,还说:“爸爸,你的导图画得真棒!”

  父母还可以跟孩子会意地一笑,约定一些暗号。比如,我跟嘟嘟约定吹一个曲调的口哨就是要见面。口哨响起,他一定“噔噔噔”地跑过来。独特暗号会让孩子感觉到亲密感。还有的父母会约定做某一个动作就代表“我爱你”。

  书中还有一条建议,就是避免特别服侍。如果一个家长对孩子过度伺候,孩子做任何细节,家长都满足的话,孩子就会过度地索取。他就会不停地要,因为这是永无止境的。

  如果他寻求过度关注,你可以不说只做。就是你不要忽略他,而是忽略他那个引起你过度关注的行为,带他进行下一步该做的事。比如,他应该去洗脸、刷牙,但他闹、他不去,你给他挠挠胳肢窝,他乐一下,你把他推到洗漱台那儿去,带他去就好了。不用把这件事放大,不用跟他一直讲道理。

  2.对于寻求权力的孩子,有效的一招是退出。权力的争夺代表着权威感的丧失,代表这个家里没有人说了算,大家只能够争。

  家长退出,先冷静,等情绪平稳的时候再来解决问题。

  要确定你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规定孩子的行为。如果你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的话,要说出来。比如,今天不整理厨房的话,就无法做饭。

  如果你确定了这么一个行为,你就要把这个行为告诉他,并且大家都要执行,要让孩子跟你一起来面对。如果不能够达成一致的话,就会形成自然后果。

  在正面管教中,一定要分清楚逻辑后果和自然后果。

  简·尼尔森提到了自己的一个经验。她很多年都在提倡逻辑后果,但令人沮丧的是,不少父母和老师给她提供的逻辑后果的案例看起来更像是惩罚。很多人会拿孩子的正确行为来交换一些东西,这是非常糟糕的行为。

  比如,孩子的成绩不理想,父母就取消说好的旅游。这听起来是一个逻辑结果,但实际上是一种惩罚。这会破坏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觉得你跟他之间并不是爱,而是索取、要求或者交换的关系。

  简·尼尔森提出了自然后果,自然后果是指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比如:不做饭,肯定没饭吃;提醒孩子很多次要带便当,孩子还是忘了,忘了就自己想办法。这都属于自然后果。这是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有他们的原则和底线。

  还有一招是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通常,孩子们是很有创意的,可以邀请孩子把底线都列出来,大家共同商议。

  还要经常对孩子表达爱和关怀。因为寻求权力的孩子往往是觉得父母不爱他,爱是一种缺失。

  3.当孩子出现报复的手段时,书中的建议是不还击。

  如果孩子划破你的沙发,你把他的书包撕烂,这都是你买的,何必报复呢?

  我记得中学的时候我们爱踢毽子,我们班上的一个孩子不听话。他就拔教室里的鸡毛掸子上的毛,一会儿拔一根,拿去做毽子。

  老师很生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鸡毛掸子撕碎了。老师抓狂了,整个教室里飘的全是鸡毛。

  我现在想想觉得很残忍,老师的心里多么痛苦,他是拿这帮孩子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我们还把老师撕下来的鸡毛全拿回家做毽子,觉得很开心,这节课也不用上了。

  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冲突时,父母不要跟孩子计较,始终保持友善的态度。你可以撤出,还可以反映情感,说:“你刚刚这样做是代表了你内心很痛苦,我知道你觉得自己受到了忽略,所以你才会做这样的事。”当家长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孩子的情感时,他的报复行为就会减少。然后,家长再邀请孩子一起来想办法解决问题。

  4.对一个自暴自弃的孩子,我们需要学会花时间来训练他。比如,教他先做一些简单的任务,他完成一点儿,就给他足够的激励和肯定。别在肯定他以后提出更高的要求,防止给孩子带来很强的挫败感。父母肯定孩子的这些小成功,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优点。

  有趣、有效的管教工具

  《正面管教》里有不少非常独特的工具,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工具,叫“积极的暂停”。

  积极的暂停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惩罚,不是对孩子说“闭嘴、站着别动”,而是说一起寻找一种方式,找到一个空间,让大家冷静下来。

  比如在家里,大家闹僵了、生气了、开始权力争夺了、报复了,这时候要喊暂停。

  积极的暂停有一些原则是需要学习的,不只在家庭环境,在学校里也十分有效。

  第一要花时间训练,要告诉孩子,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有一种方法叫“积极的暂停”,这是为了让我们快速地从不良的生气状态中恢复过来,这是需要训练的。

  第二是让孩子们布置自己的暂停区。有的孩子会布置一棵棕榈树,生气了就去棕榈树下待一会儿,有的孩子会把暂停区布置成玩具、布置成书。

  我还见过一个特别好的案例:一个青春期的男孩,经常在班上暴躁、发火,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老师用正面管教的方法说:“我理解你刚刚真的很生气,我能够感受到你的愤怒是发自内心的,咱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别把其他同学吓到了。”

  后来,老师和男孩商量的方法是,每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时,男孩就主动地到教室外面去走一圈。一开始,男孩往教室外面走的频率特别高。过一小会儿,他就冲到教室外面去走一圈。老师表现得很正常,看他走出去就微笑一下。等他回来的时候,老师有时候会跟他谈谈:“今天又生气了,是吗?有什么感觉?”慢慢地,男孩往外走的频率越来越低。往外走就是一个积极的暂停的过程。

  第三是大人可以事先跟孩子们或者学生们商量好一个计划。

  第四就是要教孩子感觉好起来后,如果问题仍然在,就要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做出弥补。

  解决问题的一个工具叫“启发式问题”。

  比如说:“你刚刚做这件事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觉得我们怎样才算是把这件事更好地解决了?要照顾到大家的情绪。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和建议吗?”在启发式问题的这个环节,尽量少用“为什么”。“为什么”这个词很容易让对方听到觉得是谴责。

  简·尼尔森认为启发式问题的核心技巧,在于你问这个问题是发自内心想要帮助孩子开阔视野,让孩子知道有更多的选择。

  另外,还要有效地运用鼓励和赞扬。

  好的鼓励和赞扬是表扬孩子并告诉孩子为什么表扬他。

  有个实验是,两组玩拼图的小孩儿接受表扬,其中一组接收到的是“你真聪明”,另外一组是“你们真有探索精神”。

  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更多地选择了更简单的拼图。而被表扬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游戏中,更多地选择了更难的拼图。

  我们的一句话能够让孩子的行为产生这样完全相反的行为方式,大人说的话是如此重要,我们要更多地肯定他的动机和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肯定结果。

  简单地肯定结果,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对了、不知道哪儿做对了,不会继续养成这个习惯。如果肯定的是过程和动机,他就会继续保持探索精神,下一件事情会做得更好。

  最后,我们可以学习开一个家庭会议的大致内容。

  1.家庭会议每周一次应该就够了。

  2.应该在全体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做出决定,家里有一个人不同意,就要和他讨论。但是,如果他真的不同意的话,就先搁置,不做决定。

  3.家庭会议应该包括对下周活动的讨论。

  4.会议不光是严肃地解决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还要讨论娱乐活动。

  5.家庭会议应该以一个全家人参与的活动来结束。大家可以一块儿玩个游戏、吃爆米花、切一个蛋糕。

  6.在家庭会议上,大家围坐在一张干净的桌子前有助于专心地解决问题。

  开会的时候一定要正式,要有主持人,要有会议的秘书,要有发言的顺序,要有一些秩序。这种做法会帮助孩子很容易地学习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会知道,讨论问题、开会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很少有家庭会开这样的会议,我家也没有定期开这个家庭会议的习惯,只是在遇到一些事的时候,大家坐下来讨论。今后,我觉得可以开起来,尤其是我们可以讨论下周玩什么、吃什么。这是特别有意思的,可以让自己的家庭氛围变得特别活跃、热情。

  在《正面管教》中,简·尼尔森还提到了单亲家庭。单亲家庭不是破碎的家庭,只是不同的家庭。

  很多人现在一遇到问题,就会说因为这个孩子是在单亲家庭中生活,所以如何如何,这会给孩子和家长造成很大的压力。

  单亲家庭的孩子依然可以出圣贤,把问题归结为单亲家庭是不负责任的。单亲家庭只是父母有了不同的选择,是否存在问题取决于这个家庭里的人如何看待这件事。如果父母能够正常、开心、冷静地面对,认为这只是家庭的一种形态,父母对孩子照样有爱,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爱,孩子是没有太大影响的。但是反过来,如果父母在内心已经设定了失败,孩子才会出现行为上的偏差。

  《正面管教》的英文版1987年问世,现在依然畅销不衰。让我们一起学习用温柔而坚定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既建立自己内心的爱和安全感,同时又能够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则,让孩子依天性健康地成长。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读懂孩子的心更新,第3章 与孩子一起成长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