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书网>都市小说>为人民服务[快穿]>第 104 章 三十年代来抗日
  如果要给聚龙山根据地写传记,那么说年军工专家的到来,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

  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他们进入了军工厂,才导致铁血军直接跑偏。

  咳咳,当然不是专家不务正业,没有好好指导自己的中国学生。

  相反的,他们非常严格,教带帮扶十分到位。

  可以说,聚龙山兵工厂后来能够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厂,与这些苏联专家的进驻,有着无法割断的关系。

  但正因为如此,铁血军的画风就渐渐跑偏了。

  人家建兵工厂搞生产是为了打仗,他们反其道而行之,打仗就是为了兵工厂发展。

  本来1939年他们已经连着打了两场大仗,完全需要休养生息,短期内都不该再有大动作。

  结果秋收秋种结束,本该是猫冬的季节,他们又动手了。

  这一次,目标是马鞍山。

  为什么打马鞍山呢?倒不是马鞍山就在南京旁边,过了马鞍山就是芜湖,地理位置很适合占据。而是马鞍山有大量的铁矿。

  先前铁血军打了金凤山,就是为了获取钢铁。后来因为人手不足,怕打了占不住,他们又改变策略,直接动手劫道,半路拦截日本人的运铁车和运铁船。

  但是苏联专家来了,要从无到有手把手教大家做无缝钢管,那就需要大量的铁矿石。先前他们获取钢铁的手段就不够用了。

  再说,如果半路劫走了铁矿石和生铁,日本鬼子只会强迫矿工用命去换矿石。

  铁血军商量过后,决定不如从源头解决问题,直接拿下马鞍山,将矿区都占了。

  这一仗打得相当惨烈,日本鬼子在江南地区的飞机几乎全出动了,每天马鞍山上空都嗡嗡作响,炮弹跟不要钱一样哗哗往下掉。

  如果不是季节不对,密集的简直让人怀疑天上在下冰雹。

  好在铁血军弄了不少高射炮,只要飞机一过来,就对准了轰。

  各地的游击队也行动起来,卯足劲哪儿想方设法端各地的机场,在敌后进行骚扰活动,干扰日本鬼子施行轰炸任务。

  与此同时,原本应该猫冬的农民也跟着忙碌。他们的目标是各个乡镇的日军据点。

  民兵一天24小时盯着据点不放。日本鬼子但凡想出来找吃的,他们就闷着头打。什么大刀长.枪汉阳造,齐齐往上招呼。

  胜仗打多了,老百姓们也就克服了对日本鬼子的恐惧。

  大家经过实践发现,日本鬼子也怕挨揍。只要你往死里打,直接把他们打趴了,他们就不敢随便乱作妖。

  这就好比一群野狗冲到你们村里四处撕咬。

  如果大家都大门紧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打开门奋起反抗的人家就会被野狗撕咬的骨头都不剩。

  可要是所有人都拿出钉耙锄头,瞧见野狗就打出他的狗脑子。那再凶残的野狗,在如此强大的攻击下,连逃都逃不掉,只能挨揍。

  只要把他们揍趴了,让他们不敢出来扫荡,大家就有安稳日子过。

  如此一来,日本鬼子想要聚集更多队伍就愈发困难了。

  因为只要他们敢将据点里的鬼子喊出去,集合出发去打仗,附近的民兵队就敢直接端了据点,甚至还有人堂而皇之地住了进去,负责留守的伪军连屁都不敢放。

  待到日本鬼子折回头,想要再抢了这些据点,那可是千难万难。

  一方面,民风愈发彪悍。占了据点的民兵根本不肯退出去,直接拿从伪军手上获得的武器跟日本鬼子对打。

  另一方面,原先待在这些据点里的日本鬼子也不愿意回去。

  城里的上官哪里知道他们被流放乡间的苦。补给动不动就被截了,上司还逼着他们去征粮。可连他们自己都动不动就挨饿。有的人为了能够吃顿好的,甚至连自己的军大衣都拿出去卖了。典型的吃不饱穿不暖。

  这种苦日子,谁爱过谁过。

  说好的打了中国,大家就能吃香的喝辣的。现在过成这样,他们实在没动力继续坚守乡下。

  日军丢了这些据点,仗就更难打了。毕竟铁血军跟一般的中国军队不太一样,打仗以豪横而著称,从来不吝啬炮弹。

  日本鬼子虽然具备海军和空军的优势,前者因为马鞍山地区的地理特点,难以派上用场。而后者,他们也没到了可以凭借空军就能直接压制战场的地步。况且铁血军的高射炮可不是摆设。

  双方打的难分难解时,负责驻防马鞍山的日军第十五师团新上任的师团长骑马行军时,一不小心进了地雷阵。

  因为游击队的自制地雷都经过特殊改造,里面经常用碎石子替换铁片,日军的工兵并不能将他们清扫干净。

  这位新上任的师团长打起了12分小心,让伪军先趟雷,然后又让士兵围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前进,他自己则骑着马。

  他本以为只要自己的脚碰不到地,那就是地雷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可惜这家伙运气不太好,前面的人都没事,就他骑的马精准命中,一脚踩上了地雷,然后人仰马翻。

  如果事情截止到这一步,那问题还不大。偏偏受惊的马先是一脚踩上了他的大腿,然后又踏上了他的肚子。

  当时随军的军医给他做了初步检查,以为他就是普通的开放性骨折,没意识到其他不对。

  军医给他打了马非止痛,结果他在担架上躺了几个小时,直接晕了过去。军医以为他是疼痛而造成的休克。可没想到,他这一晕过去赞也没能醒过来。

  到最后,军医才发现他肚子里全是血。原来在马踩在他肚子上的那一脚踩破了他的脾脏,他就这样内出血死了。

  堂堂陆军中将,自从来到中国战场上之后,一直都在镇压游击队。好不容易投回指挥上规模的大仗,就这样窝窝囊囊地死了。真够倒霉催的。

  第15师团的下层官兵不少人都在传,他们的长官真是蠢货,根本不会打仗。

  师团长死了,步兵团的指挥官也被炮弹炸断了一条腿。这场战斗就在第15师团等待新的师团长以及补充兵员的间隙中暂时告一段落。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因为一年之内三次战斗损失过于惨重,兵员严重不足。第15师团都没有熬到南下作战,就被撤销了番号。

  至此,皖南战役暂告段落,马鞍山落到了铁血军手上。

  原先驻扎在矿区的警卫大队,包括一中队的日本鬼子和一个营的伪军最后被打的只剩下几十个人。

  战斗结束以后,这几十号人缺衣少食,实在过不下去了,居然跑到当地财主家去年人家干活了。

  那财主原先还吓得够呛,后来发现他们干活挺利落,就真把人当成长工用了。

  铁血军一开始根本不知道这事,还是后来新四军的游击队过村子的时候发现不对劲。当时他们也吓了一跳,以为这帮日本鬼子是想搞潜伏,偷偷留下来使坏呢。

  新四军讲政治,要送他们回原部队。

  没想到这些日本鬼子却苦苦哀求,坚决不肯回去。

  他们实在被打怕了,完全不想再上战场。现在他们是被日本军方当成战亡,家人还可以享受抚恤金。假如他们回归部队,按照中国抗日军凶残的架势,过不了多久,他们就真阵亡了。

  待在乡下地主家做长工挺好。铁血军和新四军都管得严,不允许地主虐待雇工。他们一日三餐能吃饱,又不用担惊受怕,个个都长了好几斤肉。

  这几个日本鬼子还深情地表示,他们坚信这场战争日本绝对会输。等到日本投降的那一天,他们就能安安稳稳地回家了。

  田蓝和陈立恒听说这事时,都感觉离了大谱。

  妈呀,这都成啥样了?

  她原先是想俘虏日伪军后,直接将她们送下矿干活,也让他们尝尝挖矿的滋味,顺便挣工钱养活自己。

  他们聚龙山根据地从来不养闲人。

  不曾想,日本鬼子居然比她想的还积极,自己出去找活干了。m.xiumb.com

  这两人唏嘘感慨半天,都觉得世界好魔幻。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还是太年轻见识太少。这事的后续发展简直可以用天方夜谭来形容。

  隔了没两个月,还没开春呢,他们就收到了喜帖。

  雇佣日本鬼子干活的地主招女婿了,招的还是日本女婿。

  在他家干活的一个日本兵是孤儿,家里已经没亲人。

  地主看他干活老实,又是个高中毕业生,还会说简单的中国话,就相中他当女婿了,将他招到了自家。

  陈立恒看到喜帖时,整个人是懵的。

  这到底闹哪样啊?

  张将军还劝她出席婚礼,说这事意义非凡。

  陈立恒百思不得其解,这地主脑袋瓜子是不是被马踢了?亏他想得出来。

  张将军却一本正经:“有什么不好?放下武器,正确认识侵略战争的可怕和残忍,重新回归正常生活,不是很好吗?”

  陈立恒要疯了:“这日本鬼子怎么想到要在中国入赘?这翁婿两个都有毛病。”

  张将军哈哈大笑,伸手指着田蓝道:“你让他跟你解释解释。”

  田蓝面无表情,说话跟机器音似的:“日本很长时间是双系社会结构,所以他们的传统并不认为男方入赘是件丢脸的事。女婿继承岳家家产也比较常见。日本鬼子同意入赘很正常,他们基本上也不会在后面想方设法将岳家的财产改成自己的姓氏。这对于地主来说,是件好事。女婿是孤儿,而且在中国人生地不熟,必须得依附他们家。”

  想想真是感觉好苟啊。

  张将军笑得尤其欢快,一个劲儿撺掇:“去嘛,去嘛,要去的。你们出面表了态,他们的工作也好做。”

  铁血军打得太狠了。

  他们地盘附近的鬼子既压不住又不能真退出去了事。大家还是坐下来好好谈谈,能不打尽量不要打。

  抗日也得刚柔并济。毕竟刀剑无眼,江南的局势这么复杂,方方面面的关系都要考虑到。能兵不血刃解决的问题,就不要非得上战场。

  田蓝和陈立恒对视了一眼,决定还是听革命老前辈的话,过去喝喜酒了。

  谁让当地还有一大片冷浸田,田蓝本来就得过去手把手的教大家如何改造冷浸田。等晒一个春天,就能种水稻了。

  别说,地主家的猪养的就是肥,做出来的红烧肉真地道。

  田蓝就着红烧肉,干掉了两大碗米饭。

  他们这一桌都能吃。

  一大脸盆红烧肉啊,豆腐都没几块的那种,被他们吃的一干二净,连汤都用来拌土豆饭了。

  吃完之后,大家一抹嘴,雄赳赳气昂昂返回根据地。

  开会呢,耕地打仗两不误。

  有了铁矿,还得有铜矿和煤矿。

  刚好,芜湖过去就是铜陵,以铜矿资源丰富而著称。再往前头跑,池州在清朝时就开采煤矿了。除此之外,大名鼎鼎的淮南煤矿有华东煤都之称。

  铁血军就跟这些矿产杠上了。

  只要兵工厂研发生产有需要,他们就现打现采。到了1940年夏天,他们还从苏联又找了位开矿专家,专门指点矿产开采。

  不请人帮忙不行。好多矿产在七七事变之前就已经变成了日资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全是日本人,一直在疯狂地掠夺中国矿产。

  战斗一打响,他们跑了,矿也开不了了。辛辛苦苦拿命拼矿产的中国劳工根本没能掌握核心技术。

  铁血军打矿区就是为了拿矿产,总不好再跟以前一样一把火烧了或者直接捣毁机器,不让日本人利用就好。

  只能再拿图纸换,换苏联新的技术支持。

  除了开矿之外,开飞机也是。

  既往大家最爱干的事就是捣毁机场,放火烧飞机,能烧几架是几架。

  不烧不行啊,车子他们还能开走,拿回根据地当教学工具,教大家开车。

  可飞机怎么办?又不会开,又来不及拆了火炮回收再利用,那就只好霍霍掉了。

  来了专业人士就不一样,能动的飞机开走了,不能动的飞机被拆了拖走了,拉回新成立的聚龙山航校,给学生当教学工具。

  至于能飞的飞机,后来就成了根据地空军的家底。

  整个抗日阶段,苏联一共往聚龙山派了87位专家。

  这些专家,有些是靠发动机图纸,有些是靠火箭筒图纸达成的协议派来的。还有些是根据地用青霉素的制造方法换来的。

  他们当中部分人在根据地留了两年。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返回国内。

  有些人则一直待到抗日胜利,和中国军民一道见证了日本鬼子的投降。

  还有些人则长眠在中国,再也未能返回故乡。其中牺牲最多的是飞行员,教官带着他的学生们组成的飞行编队驾驶飞机迎击日本空军。

  在飞虎队的威名传遍全国时,江南有这样一只红色飞鹰大队,以航校为班底,捍卫了江南地区的空中安全。

  他们用鲜血践行了,有的时候同志要比同胞更可靠。

  当然,铁血军这样主动出击,日本鬼子的反扑也极为疯狂。

  除了战场上的火力输出之外,不管是陈立恒还是田蓝都上了对方的暗杀黑名单。

  最悬的一次,食堂的饭菜都被人下了毒。

  结果大家都拿起筷子要吃饭了,外面一颗炮弹砸了下来,将食堂都震塌了半边。

  大家哪里顾得上吃饭,赶紧往防空洞里钻,先避开锋芒再说。

  等到轰炸结束,他们从土堆里爬出来,却惊讶地发现狗死了。狗偷吃了饭菜,被毒死了。

  田蓝和陈立恒都吓得捂胸口,感觉自己应该烧炷香,感谢老天爷救了他们一命。

  后来陆陆续续的,暗杀就没停过。

  怎么半路上突然间有人冲上来把炸.弹丢进他们坐的马车里。

  什么游泳的时候,脚突然间被水草缠住,然后有人在下面死命拽着他们的腿不让他们动。

  什么出席工厂成立仪式时,牌匾突然间爆炸,田蓝的胳膊嵌了一堆木屑,差点儿就成了杨过。

  她甚至还掉进过陷阱,跟周老师在坑底呆了整整三天三夜,都已经渴得考虑要喝尿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活得够久,人生经历绝对丰富多彩。

  能从战争年代活下来的人,那个个都能写出一本厚厚的书。

  甚至到了日本鬼子投降后,针对他们的暗杀也没停下,反而愈演愈烈。

  因为陈立恒代表铁血军要求重庆政府和延安方面和谈,尽快建立新的联合政府,然后才允许还都南京。

  他们有这个底气,是因为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主力南下作战,铁血军一鼓作气将江南都拿到了手上。

  唯二留下驻军的上海和南京的日本鬼子,干脆蜷缩在主城区,头都不敢往外伸。

  铁血军豪横啊,到了1942年,他们虽然没有造出卡秋莎,可他们研发出了新的火箭筒,对付坦克有奇效。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射程比卡秋莎更远的火箭炮。

  前者让苏联军方都如获至宝,出口苏联之后,在对付德国人的坦克时,大显神威。

  正因为如此,1941年,苏德战争打响后,苏联自己都捉襟见肘时,还愿意继续往聚龙山根据地派更多的技术人员。

  对付德国鬼子都能意气风发的武器,放在中国战场上应对日本鬼子的坦克,那真是碾压性打击。毕竟虽然同为鬼子,这两个鬼子之间的坦克实力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有了火箭筒这个大杀器专门追着坦克打,再有火箭炮齐发过去直接摧毁一个阵地。加上空军时不时飞上天协助作战,铁血军面对日本鬼子时能不豪横吗?打的就是这么酣畅淋漓。

  就是,炮弹太贵,生产成本太高。

  负责后勤统筹的王友志每次给部队发炮弹时,都心痛的无法呼吸,拼命要求他们不许随随便便乱开炮。

  可惜他耳提面命再狠,到时候这帮家伙还是会把日本鬼子的阵地炸翻天。

  因为打得太狠,不仅日本鬼子要避其锋芒,对于铁血军疯狂强占矿产的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连重庆政府想依靠江浙沪皖一带的政府抗日部队来压制铁血军的发展,都没能得逞。

  开玩笑,谁傻呀?大家欺负游击队还行,毕竟人多枪多。自己去找铁血军的麻烦,不是送上门主动找虐吗?

  再说铁血军那洗脑的功力也就新四军能跟他们一较高下。自己的队伍拉过去简单,想要拉回头,那就比登天还难。

  这帮兔崽子在人家的地盘上好吃好喝的几顿饱饭,还被带着去打鬼子发射炮弹过足了瘾,眼睛都直了,死活不肯再回去,非得跟着铁血军混。

  有的吃,有的穿,还能打仗。关键是能打赢,打的日本鬼子灰头土脸,在他们面前低三下四。

  人生巅峰莫过如此!疯了他们才回去呢。

  对,是威胁,枪炮无眼。

  可既然都已经加入到抗日队伍里了,谁胸中还没一腔热血。以前是输的次数太多,被打的太惨,怂了怕了缩头了。

  现在,赢多输少,还能推出火箭炮压着敌人打。再不上战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抗过日了。

  战斗打成这个模样,明明开销巨大,损失惨重。照理说,根据地的军民应该早就烦了,谁不想过太平日子呀?

  但事实的真相恰恰相反。老百姓十分支持铁血军打仗。一听说铁血军要出发了,好些人主动送吃送喝的。

  军人当兵保家卫国,本来就是老百姓养着。老百姓从来不怕他们动不动就打仗,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上战场是为了保护大家的家园。

  老百姓真正害怕的是当兵的尸位素餐。打着抗日的旗号,根本不敢跟鬼子硬碰硬。

  所有打鬼子的人,直便吃掉了他们最后一粒粮食,在他们眼中也是人间值得。

  况且铁血军还从来不强征暴敛。

  他们有自己的垦荒队,明明是薄田,一季稻谷种下来,却能达到五六百斤的产量,比老百姓种的良田还多。

  后来整个江浙沪皖地区都推广了心室种植方法之后。1942年发旱灾闹饥荒时,这些地方就接收了大批流民,铁血军的队伍也达到了顶峰,足足有数百万人之众。

  其他地方都害怕流民过多,他们却直接跟重庆政府喊话,说多多益善。江南本是鱼米之乡,一定会想办法养活大家。

  他们没有食言,他们建了大批接收所,还专门派了部队前往灾区去接收灾民,一路由军人护送灾民来到根据地。

  那个时候,全国都流行“为人民服务”的黄挎包,而根据地拿出的各种美食,让苏联的专家都惊讶,他们到底存了多少粮食。

  那美味的面包,那香浓的乳酪,那醇厚的酸奶,那流淌的蜜糖,那滋滋冒油的烤肉,那大锅喷香的蔬菜汤,好像它们会自己变出来一样。

  这种美好的生活让灾民们度过了饥荒之后也选择继续留下,一鼓作气,将日本鬼子直接赶出了江南地界。

  有枪有炮有部队,还有大批衷心拥护的人民和世界都为之瞩目的盛名,铁血军当然有实力要求重庆政府尽快改建新政府,然后才允许新政府还都南京。

  一天改建不好,他们就一天不撤退。反正江南地区的老百姓已经习惯铁血军的治理。重新换回国民政府,他们还担心蝗虫又回来了。

  这个谈判持续了三个月,中间一度签署了协议,还对外发表了声明。结果还没度过秋天,大家就翻脸了,又开始打仗。

  因为铁血军拒绝内战,也不肯将新四军赶出江南地界,所以他们被宣称是叛军,上了剿匪的名单。

  可惜前来剿匪的部队都碰上了硬茬,谁也没能占到便宜。

  相反的,这个阶段里,曾经得过铁血军支援的武器以及药物的部队,都在跟他们暗通款曲。聚龙山的兵工厂反而发展的更好了。

  好到什么程度?

  好到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军事学院和军工大学。

  好到新中国成立后,要建立哈军工,陈立恒就被派去主持筹建工作,后来还当上了哈军工的副院长。

  你说,纵览全局,聚龙山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史上,这些苏联专家的到来是不是一座分水岭?

  如果没有他们,内战的结束很可能没那么快。新中国的建立,也许也不会那么早。

  早到陈立恒被授衔中将的时候,居然还不满30岁哩。

  注定了祝融将军的传奇。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为人民服务[快穿]更新,第 104 章 三十年代来抗日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