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书网>其它小说>锦衣泪>第 177 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
  辽东,原是指辽河以东的广袤地区。辽水为古六川之一,白山黑土,雪域冰河,自古以来便是沃土辽原但人迹罕至之地。溯史而观,最早于战国时,燕国在此设置郡,治所在襄平。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三国魏改为昌黎郡。西晋改为国,十六国时期被高句丽吞并,将襄平城之名改为辽东城,襄平之名至此废用。唐太宗东征高句丽收复,宋时始终被辽金占据,后又并入蒙元,直至国朝太祖将蒙古人赶出中原,位于东北边境的辽东变成了抵御蒙古的最前线。

  太祖置定辽都卫,治辽阳城。辽东都指挥使司治所亦在辽阳。辽东都司下辖二十五卫、二州,后直接发展为辽东军镇,成为北境九镇之一。此后明人所提辽东,是对辽东镇或辽东都司的简称,不同于秦汉时期辽东郡,也不是泛指的辽河以东,实为辽左地区。

  行政上,辽东事务其实归属山东省管辖,其原因有三:

  其一,立国之初,太祖曾说:“辽左之地,朕以其地早寒,土旷人稀,不欲建置劳民,但立卫以兵戍之。”太祖的判断十分准确,辽东地区比较特殊,不适宜建省,所以明廷转而在该地设置大量统属于辽东都指挥使司的卫所,起到管理开发与加强军事的双重作用。辽东地区成了只有都指挥使司,没有布政、按察二司的一个特殊地区。但随着地区稳定,人口增长,民政方面的事情越来越多。

  在缺少布政司和按察司的情况下,让军事系统的辽东都指挥使司处理这些复杂的民政事宜确实是难以长久。于是,为了处理辽东都指挥使司的民政事宜,明廷决定辽东设立辽海东宁分守道和分巡道,受山东布政司和按察司的管理。因而出现了武宗时兵科给事中屈铨所谓的“辽东地方分巡、分守等官以至钱粮吏役俱出山东。”的局面。

  其二,由于交通运输不便之故。有明以来,东北地区与都城和其它内地省份的联系在陆地上只能通过山海关附近这一狭长地带,但这条路不光难走,还危机重重。这是由于两个方面原因导致的。

  一是辽西地区多雨水和沼泽,使得“道经古泽,泥淖难行”;二则是辽东地区处于当时所谓蛮夷的三面包围之中,三面阻夷,出入无路,若走山海关这一狭长孔道,则有很大的风险会遇到蒙古人。

  陆上很是不好走,但海路则与陆路截然不同。辽东的东西北三个方向被女真和蒙古所包围,唯独南方隔海与山东相望,没有什么外来因素干扰。

  由旅顺口到山东的登莱地区,只有“五百五十路水程”,乘船的话,则一日可至,同时海上还有很多小岛,以至于明人感叹道:“各岛相接如驿递”。相较之下,辽东地区与山东之间便利的海上交通成为了两地紧密相连的天然纽带。山东粮饷、布花,由海渡辽,以给军需,渐成惯例。

  其三、辽东守军大量由山东调配而来,辽东人大多是山东出身,在血缘和地域文化之上也密不可分。

  再细说军事建制。辽东镇总兵驻广宁,管辖长城东起辽东附近的鸭绿江边,西南至山海关,全长一千九百四十余里。全镇官兵九万九千八百七十五名。辽东三面濒夷,一面阻海,特山海关一线之路可以内通,亦形胜之区也。与西北甘肃镇所在的河西走廊一样,辽东亦孤悬东北,环列诸夷,从右侧牵制着蒙古的左翼,为大明北部边防之左腋。

  明初,被推翻的蒙元残余势力仍在西北、东北进行顽强反抗,图谋恢复。为了巩固统治,明廷开始在东北地区屯兵筑城。正统七年及成化五年,先后建立了边堡,修筑了长城,建立了由山海关至辽东都指挥使司的驿站。继而建立了屯田、冶铁及煮盐等制度,以供军需;并委派总兵守辽东镇,使广大辽东地区形成一个完整的陆海防御体系。

  长城的城堡,按照等级可分为镇城、路城、卫城、关城、堡城。九边重镇所在地的城堡,称作镇城。镇以下分各路的城堡,称作路城。在要害地区设卫,卫所在的城堡,叫做卫城。卫城以下,还有关隘所在的关城和具有哨所性质的堡城。

  辽东镇按这样的防御体系建立了各种屯兵城。辽阳为辽东都指挥使司,是副总兵和巡按等的驻地;广宁为都指挥使分司,是巡抚及总兵驻地;因而建立了两座防御性的镇城。都指挥使司下设东、西、南、北、中五路屯兵,而实际屯兵的路城,只有三座,即南路的前屯卫城,西路的义州卫城,北路的开原卫城,其他路城则与镇城在一起。路下有二十五卫,分属于各路,单独建立了卫城的有,广宁中左屯卫城,广宁右屯卫城,宁远卫城,铁岭卫城,沈阳卫城,海州卫城,盖州卫城,复州卫城,金州卫城等九座防御城。卫下计有一百二十七所,单独设所建立所城,如铁岭卫之懿路所、凡河所等。所下设堡城一百零七座,关城十二座,共同防御绵延数千里的辽东长城防线。

  除了陆路防御系统,其地域西、南、东南濒临渤海、黄海和鸭绿江,西起山海关外芝麻湾,东至鸭绿江共千三百余里,由于岛夷、倭夷频繁出没,故海防亦重。设有卫、所、堡等屯兵城,称之为海防防御系统。它按军事地点的缓、冲,配备了防御军驻在其地,并建筑了堡、墩、架等设施。

  辽东为九边之首,总兵官初驻广宁,隆庆后移驻东宁卫。卫城多选在元旧城,围绕卫所建立城堡,在城堡周围安排军属居住,并开荒屯田。于是,新的城市、城镇就诞生了。卫所城市既有普遍意义的防御功能,又满足军府治理、百姓生活的需要。

  锦衣卫三百精锐一路急行军,走的就是延边的长城陆路。其实走水路更近,陆路难走。但今时不同往日,渤海之上有倭寇海军侵扰,为防倭寇海上阻击,骆思恭与罗洵选择了相对保守安全的陆路。这条陆路线之上,有着大大小小数十个驿站,情报、运输线完备,是锦衣卫这一路上歇脚、补给、住宿的地方。这一路走过去,还能检查一下各驿站是否运行良好,可以担得起未来的战争重担。

  自北京城出发,出山海关向北,经过高岭驿,至东关驿、曹庄驿、连山驿、杏山驿、十三山驿、闾阳驿、抵达义州,再过迁马岭驿,抵达广宁。又从广宁出发,过盘山驿、高平驿、沙岭驿、牛庄驿,最后抵达辽东都司治所辽阳城。xǐυmь.℃òm

  但辽阳城仍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地,他们此番要去的最前线驻扎地乃是九连城,该城与朝鲜义州仅鸭绿江一江相隔,乃是边防重镇。三百锦衣卫斥候部队先于辽阳暂停,是因为目前辽东巡抚郝杰和总兵杨绍勋都在辽阳,而此番需要接受调查的副总兵祖承训也在辽阳城中。锦衣卫需要先接触这几位官员,了解虚实。

  锦衣卫一路从北京行至辽阳,将近一千三百里路,耗费了十一天的时间,这已经是白日里全速疾走,夜里也会时常赶路的最快结果了。当他们抵达辽阳时,风尘满面,已是疲惫不堪。

  十一月初一,锦衣卫三百精锐进入辽阳城。这一日辽阳大雪纷飞,众人艰难行过了最后一段湿滑雪路,进城时,已然是傍晚时分。黄土夯筑、盖满白雪的丈高城垣是孟旷和穗儿对这座城的第一印象。守门的城卫裹得像一头熊,头脸也看不清楚,风雪中扯着嗓子喊话,能听到明显的山东口音。

  “甚么人?”

  “锦衣卫三百斥候,千里奔袭,前来驻扎!”为首的罗洵扯着嗓子回道,并亮出了锦衣卫令牌。

  那城上喊话的人立马就缩了回去,不多时,城门前的堑壕吊桥放了下来,城门开启,三个军士从其中步行而出。罗洵没有下马,他身后的三百锦衣卫也没有,气氛肃杀,纪律性极强。守门军士大约是被强大的气势所涉,上前来查验堪合调令后,便立刻放行了。三百锦衣卫纵马入城,直接往辽东都司而去。

  辽阳城并不很大,至少相比北京城差远了。其内的建筑大多都是夯土叠瓦的厚重建筑,除了瓦片覆顶,更多的人家也用稻草。家家户户都有地窖,用以储藏过冬食物,每家每户也都有土炕灶塘,每到冬日里烧柴取暖抵御寒冷,烟囱里白烟直冒。穿行在街道上,两侧遍布的民房看上去朴素无华。每家每户的屋瓦和门前道路都积了雪,大多数人在这样的雪季里是不会出门的,在家中烧炕取暖,窝着冬。

  尽管皮帽子、白巾帕蒙着头脸,穗儿的脸早就冻僵了,嘴巴都张不开。从今天清晨部队就一直骑着马奔袭,除了午间临时在野外驻扎,烧水做午饭吃,几乎没有停下来休息过。她疲惫不堪,体能已到了极限。尤其是越往北行,天气越发严寒,身上的皮袄似乎都成了纸片,霜风刀片般刮透进来,她一天在外赶路下来,身子都是僵的,到了驻扎点必须要和孟旷两个人拥抱在一起彼此抚慰生热,好一会儿才能缓过来。偶尔才会有条件泡个热水澡驱寒,大多数时候能烫个脚就算不错了。

  这种高强度的行路,使得她连与孟旷独处时都显得沉默寡言,每日里睁眼就是赶路,闭眼在梦里还在赶路。她被迫迅速掌握了骑术,驾驭马儿也越来越顺畅。那种在马背上颠簸的感觉实在是太痛苦了,她下了马,两条腿都并不拢,走路打晃,胯骨也十分疼痛,浑身都像是散了架般。

  孟旷知道她累,每日都力所能及地照顾着她,让她能尽量缓解高强度赶路带来的辛苦。与此同时,她还要负责轮班押送张允修。张允修被单独铐在一匹马上,随着他们骑马赶路,这匹马的马缰是由前面领路的押送人员控制的,后方还会有个押送人员一直盯着张允修,确保他不会做什么小动作。这项任务两人一组,五个人每日轮换着来,不论怎么换,江云平都是押送的主力,他被轮换到的次数是最多的。这个沉默的掌刑所锦衣卫,身上似乎有种可怕的意志力,极度地吃苦耐劳。

  张允修也是累得够呛,被高强度的赶路折腾得半条命没了。但他毕竟在辽东生活了很多年,对这里的严寒气候已然适应了。孟旷和穗儿这一路上并没能找到机会与他进行接触,一切,还待在辽阳城驻扎下来再说。他们会在这里修整一日,然后继续出发,前往九连城。

  一抬眼,穿过遮蔽视野的纷飞大雪,辽东都司的府衙大门已然在眼前了。

  作者有话要说:求评论!咋的开完车就不见人了。

  感谢在2020082218:13:462020082317:16: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若禅。、gatto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若禅。20瓶;coco5瓶;凤凰花又开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锦衣泪更新,第 177 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