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暂代榆林知府的李序南进宫面圣。
同样接到旨意的,还有翰林院侍读仲逸。
与李序南早有安排不同,仲逸是当日得到口谕,传旨之人到翰林院时,他正与同僚费思应等人说着话。
翰林院即将有一次遴选活动,主要针对庶吉士的选拔,与以往不同,此次评选由翰林院内部先进行,拟定初步名单后,报朝廷核准。
不用说,如果不出意外,翰林院内部的名单将是最终名单,至少也是八九不离十。
掌院学士不愿得罪人,便将这个任务下发到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甚至侍读、侍讲这一层。
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翰林院品阶不高,就连掌院学士也只是个正五品,但这里边的人,大多还是有些来头的。
抛开像费思应这样的,有个在礼部当郎中的老爹不说,其他人在六部九卿的靠山不在少数。
此外,还有学生与老师之名、同乡之情,也是得罪不起。
翰林院掌院学士将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了下边,只要下边报上来,他就全部核准,如此一来,即便有人问起,他也有了个托词。
仲逸身为翰林院侍读,后面没有“学士”二字,自然品阶与地位也就差了些。
但即便如此,还是给他交了任务,掌院学士真是有些不厚道。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此事一旦传开,翰林院立刻就不淡定了。
翰林院内部更热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除了老爹,费思应首先找到的,当然就是国子监的同窗、翰林院侍读仲大人了。
“我双手赞成,至于其他人,就看你费兄的本事了”。
仲逸望望窗外,程默立刻领会,他端起茶壶,笑眯眯道:“仲大人,进宫面圣的时间到了,诸位大人就由小的来伺候吧”。
这话说的,就是个“逐客令”。
众人纷纷站立,施礼道:“仲大人先忙,面圣是大事,可耽误不得”。
再次寒暄几句,大家也就散伙了。
……
“仲大人,你稍后,李大人正聆听圣训,下一个传唤你”。
内侍太监见到仲逸后,急忙迎了上去
司礼监事、总督东厂黄锦在一旁侍奉,对他而言,李序南还是比较陌生的,在此之前,他从未单独面圣。
相比而言,仲逸面圣的机会则多了些,仅是黄锦本人就见过好几次,上次在宛平县被人陷害,进了刑部大牢,也是黄锦说了几句公道话,也算是个厚道的人。
相比其他管事大太监,黄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懂的收敛,能自我约束,身在这样的位置,做到这一点,已经相当不错了。
“仲大人,里边请”。
黄锦亲自为仲逸领路,二人还简单的寒暄几句。
“仲侍读,圣上最近刚刚静修结束,龙体要紧,差事上的事儿,还要靠内阁及诸位大人多操劳,剩下的事儿……”。
黄锦说的再清楚不过:皇帝龙体欠安,待会儿面圣的时候,就请少说两句吧。
仲逸频频点头,自然是领会了这位皇帝大伴的意思,只是应承归应承,可他心里却犯了嘀咕:皇帝不说结束,我一个小小的六品侍读,能说结束吗?
看看再说吧,好在李序南还在里边。
“你们二人应该见过了吧?西北榆林府的事儿,你应该都知晓了吧?当时,你们可都在榆林府”。
一个大大的圆盘上,朱厚熜正稳稳坐于中间,如同正在修炼之人,即将开始运作大法。
很明显,之所以将李序南与仲逸同时叫来,自然是因为当初二人同时去过榆林府,李序南是去赴任,仲逸则是去明察暗访,为了三边镇大煤矿的事儿。
而榆林府调整耕地、改良农田、荒草畜牧、农闲时发展副业的举措,也是仲逸当初建议的。
身为榆林府的代知府,李序南实际上就是个执行者。
如今,一年结束,探索也初有成效,李序南回京复命,仲逸自然也要说句话了。
仲逸微微上前,施礼道:“李大人回京后,微臣与他倒是见过一面,对榆林府之事,大多已知晓”。
“那你说说看,这样的新举措,到底如何?若是在其他州府县推广开来,是否可行?”。
类似的问题,朱厚熜已向李序南问过。
当时,李序南的答复是:第一年,即便见了成效,也不是很明显,没有三年五载的,恐怕难以成气候。
这话说的在理,莫说别的,仅是百姓们适应这样新的环境和耕作方式,就需要一个过程。
看来,朱厚熜确实有些着急了。
不管是基于自己身子不适的缘故,还是社稷安危的迫切性,他更愿看到一个明显的效果,而且是很好的效果、全民的效果。
对一个帝王而言,他的眼里,从来都不是一个州府县,甚至于几个布政使司。
可是,这话,又该怎么说呢?
“启禀万岁,恕微臣直言:万事开头难,而且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思量片刻,仲逸便接着方才的话题继续道:“北方种谷、南方插稻,栽树要幼苗、养鱼离不开水,天时地利,各有不同,难以一概而论,也从来不会有一个地方的经验,能得到所有地方普遍效仿,更不能完全适应所有地方”。
咳咳,微微一个提醒,黄锦在一旁稍稍动了一下,算是张嘴说话了。
暗示之意,再明白不过:不要把话题扯远了,同时也要注意会用词。对臣子而言,与圣上说话,无论多么深刻、有理的建议,那也仅仅是个建议而已。
采不采纳,只是天子一句话的意思,千万不能将所谓的大道理,弄得像先生教导学生一样。
如果是那样,就是天大的事儿、圣人之言,恐怕也得不到回应,莫说是赞许了。
黄锦,不愧是打小就在皇帝侍候的人,察言观色、所见不凡,不得不服。
同样的感觉,也让一旁的李序南看出端倪,他不由的向仲逸投来短暂的目光:听黄公公的吧。
人与人之间,尤其是比较熟悉的那种,交流的方式都有一种固定的默契,有的人喜欢开门见山,有的人喜欢说一句、品三句。
留下半句,还要让你回味无穷。
同理,因身份、年纪、经历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同样一件事,也会有多种表达,有时可以就事论事,而有的时候,则需要委婉一点。
眼下的身份再明白不过:一个为君,一个为臣,君,是真正一言九鼎的帝王,而臣,则是一个小小的六品“微臣”。
这一层,李序南能看的出来,黄锦虽然知道仲逸有时‘不安套路出牌’,但当下之际,还是要适可为止。
不过,他们还是看错了,也想错了。
不是黄锦的境界不够,也非李序南还是那个书生气的‘愣头青’。
朱厚熜,本就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纵观他的一生,从起初整顿朝务、雷厉风行,到后期一心佛道、闭关修炼,简直判若两人。
帝王,竟能做到如此近乎于荒诞之事,简直不可思议。
好在,他还能将大事紧紧攥在手中。
但,不可思议的事儿就是发生了,而且就在眼前。
“如你所言,仅是榆林府就耗时三五年,然后换个州府,再来他三五年,这里不行,那里也不妥,照此下去,没有个百十年,怕是不成了”。
朱厚熜睁开双目,目视前方,而后又微微闭上双眼:既然是这样,那就什么也别干了,一辈子也做不成一件事。
“嗯”,一个简短的颤抖,黄锦不知该说什么,他只得走到火炉旁,挑挑火星。
李序南更是不知所措:皇帝之言,明显有所暗指,嫌时间太长,没有魄力。
可是,这话到底是说给李序南听呢?还是正在‘面圣’的仲逸呢?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两个人都有所指。
仲逸却并不慌乱,他只是顺着方才的话继续道:“万岁息怒,微臣所言并非久拖不决,而是在方法上有所调整,若方法得当,无论南北、无论农田、水利,皆可实行”。
屋内再次一阵沉默。
此刻,能开口的,只有朱厚熜和仲逸。
看似‘话不投机’,实际上才刚刚开始。
距离火炉最近,然而黄锦此刻的心里却拔凉拔凉的:原本打算是一次简单的面圣,现在看来,一时半会是结束不了。
果真是不按套路出牌,见两个五品、六品的小官,有时比六部尚书、内阁辅臣都用时之久。
“微臣建议:由户部牵头,吏部、刑部、工部协同,各地详情,包括农田、荒地、水利、畜牧、副业,进行一次大调整,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统一采取措施,实行新举措,对执行不利、阳奉阴违者,予以严惩”。
仲逸一字一句道:“具体细节,要会同地方知县、县丞,甚至当地老农、村民,掌握真实情况后,统一由朝廷下旨执行”。
如此一说,朱厚熜的脸色缓和了许多,竟然不时的微微点点头。
仅此一项,黄锦心中长长舒口气:这个仲侍读,简直就是能掐会算,每次见皇帝,都有个不错的结果。琇書蛧
各自有各自的差事,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和打算。
对黄锦而言,地方衙门的差事与他关系不大,他也无需操那个心。只要将皇帝伺候好,就是最大的功劳。
“那你说说,是不是对各地的知府、知州、知县等进行一次大的调整?”。
朱厚熜微微向李序南望望,继续向仲逸说道:“他这个知府,还需不需要继续留下榆林府?”。
这话?皇帝任命人,需要问这两个‘微臣’吗?
时而糊涂,事儿清楚,这大概就是朱厚熜的特点之一吧。
未等仲逸开口,李序南急忙跪拜道:“启禀圣上,微臣存留,全凭圣裁,只要能办好差事,微臣个人绝无半点怨言”。
这个话题,终于还是来了。
仲逸与李序南心中再明白不过:或许,就是在接下来很短的时间内,皇帝一句话,将决定李序南的命运。
既然问到了,还是要回答的。
“微臣以为,既然李大人在榆林府任上已有一年之久,当地的风土民情、农田水利,他已十分熟悉,今年又是第一年实行新举措,无论从衔接性、可行而言,他都应继续留在榆林府的任上”。
这一刻,仲逸已经忘了那晚与樊文予、李序南叙旧时,所说过的话了。
从私交而言,李序南留在京城,最好是做到户部郎中,那便是最好的了,若到榆林府,虽然知府也是一方父母官,但毕竟远离京城,西北荒凉,下次进京,就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当然,还有一点不得不提:李序南这个知府,还是‘暂时’的。
显然,不能为了私交而忘了大义。
“就这样吧,今日先到这里”。
朱厚熜微微动动身子,有些疲惫道:“让内阁会同六部,尽快拿个章程出来,细节当然要重视。不过,事情该做的时候,还是需要些魄力的”。
“遵旨”。
黄锦如释重负:总算结束此次面圣,至于向内阁、六部的旨意,那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才走一步,却又听到朱厚熜淡淡的说了一句:“那个,仲侍读,留一下”。
好吧,白高兴了一会。
李序南跪拜,缓缓退了出去。
黄锦原本想说一句:圣上注意龙体,可看看朱厚熜意犹未尽的样子,话到嘴边,还是算了吧。
“最近到裕王府去了吗?”。
朱厚熜简单的问了一句:“自从东南福建抗倭战事结束后,咱们君臣间,还没好好说说话呢”。
多么熟悉的感觉,这样的说话,才是真正的说话,与常人无异。
试问,几人能有这份殊荣?
但仲逸此时却感觉到:朱厚熜那有些吃力的神情,明显是药物所致,体力不能久支。
“回万岁的话,微臣从福建回京后,一如既往去裕王府侍读,不敢有丝毫懈怠”。
仲逸也只得放慢语速:“微臣也想见万岁,当面聆听圣训,只是圣上日理万机,万不敢打搅,保重龙体要紧啊”。
本是一句平常的话。
“怎么?你听到什么风声吗?朕只是微有不适,难不成,在有的人眼里,就要变天了?”。
朱厚熜脸色顿时不悦起来:“最近,裕王府,是否有什么异常?”。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略更新,第479章 不安套路出牌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