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书网>穿越小说>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1824章 娜塔莎在中学
  彼尔姆市,城里现有二十多所中学。

  如今的苏联中学教育,也就是八年级到十年级的教育,它的普及程度是在缓慢的提升。战争爆发前,整个联盟的中学生人数数量不多。越是稀少就越是弥足珍贵,他们是真的国之栋梁,联盟倾尽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以培养这些孩子。

  但凡是能升学到中学的孩子,他们的家庭状况几乎都是较好。

  苏联于本时代针对城市的孩子,普及的是七个学年的强制教育。这样的孩子完成七年的教育,普遍都到了十五岁左右的年龄。

  但凡能顺利完成这基本的学业,他们的身份就已经变得不一般,成为了真正的知识分子与预备的技术工人。

  想要上中学吗?

  那就必须通过入学考试,奈何苏联的中学都集中在城市里,小城市往往只有一所,大型城市有时能拥有二十所。

  考上中学,学生接触的不但是更高深的知识,还有更广阔的未来。

  至于那些没有考上的学生,也完全不用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因为,哪怕是农村籍贯仅仅接受四年教育的孩子,他们到了能够劳动的年龄,也和其父辈天壤地别了。

  他们普遍已经到了十六岁,这样的孩子就是各个国营工厂的抢手货。他们在学校生活就接触过工作实践,尤其是学生广泛加入俱乐部,大部分人已经了解了一些技术工作的基本知识。

  这样,对生产劳动有所了解的孩子,要把其培养成拖拉机手,或是纺纱工人,工厂单位并不需要消耗多少的培训时间,就能获得合格的工人。

  娜塔莎,她在莫济里中学上了两年学,渡过暑假就将完成最后一个学年,战争就突然爆发了。

  曾经的她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英雄,做了英雄后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乌拉尔重镇彼尔姆完成最后一个学年的学习,更不曾了解,彼尔姆第一中学,就如它的编号,确是城市里最优秀的中学。

  彼尔姆第一中学,它坐落在城市相对繁华的区域。

  该学校早在沙俄时代就建立了,只不过那时候它是彻头彻尾的贵族学校。

  人民的政权早已建立二十多年,昔日农奴的后裔也能够在这个学园接受最好的国民教育,孩子们获得的知识也将永远改变自己的人生。

  因为这样的历史,学校的旧建筑样式非常古典,尤其是学校的图书馆,罗马柱诠释了什么叫做恢弘厚重,学校的花园和林荫道,到了春夏鸟语花香。

  由于苏俄建立后,周边的大量农民成为了市民,他们的孩子也纷纷进城。相当多的孩子成为学业上的佼佼者,而彼尔姆市当局也抱着尽可能多的培养中学生的态度,整个城市录取了更多的孩子深造。

  城市里最高学府彼尔姆大学,固然入学考试颇为严格,却架不住新锐学子的才能,更多的孩子成为了大学生。

  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每一个学年,彼尔姆第一中学的在校生规模都在扩大。

  学校进行了扩建,一批筒子楼建设完毕,它们即为学生宿舍。除此外,还有一座田径足球体育场建设完毕,作为学生必要的体育训练的场所。

  另外,食堂、澡堂、公共自习室,一所正常学校该有的设施可谓一应俱全,也是彼尔姆市所有中学的标杆。

  真是优秀的学校,所以,能够考取该中学的孩子,不但学业能力合格,体育能力也合格。

  更为重要的,孩子们的学习态度令人欣慰,尤其是现在的战争时期,若是哪个孩子敢于怠惰,怕是要被同学们口诛笔伐为“伟大祖国的叛徒”了。

  娜塔莎吃过了简单却也丰盛的午餐后,就在大楼的休息室睡了两个小时。

  在此期间,共青团支部第一书记多克托洛夫,直接电话联络了第一中学的校长佩特洛夫。

  “她已经到了,很快我们会将她送抵学校,还请您做好接应准备。”

  “这件事我们会做好。关于她的学籍档案,也请您尽快将文件整理好。”

  “当然。现在出了一点小状况,她并不满意自己化名斯佩洛娃这件事,她执意要化名哈尔科娃。就是乌克兰那座城市哈尔科夫,您可以联想一下。”

  “如果……如果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我是没有意见。我收到州教育委员会的命令,我的任务就是保证她在我负责的学校,就像一般的学生那般上课,仅此而已。”

  “确实是仅此而已,我已经告诫过她,千万不得在学校里搞特殊化,更不能因为自己英雄的事实沾沾自喜。校长同志请您放心,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她的思想觉悟之高,完全超乎我的想象。”Χiυmъ.cοΜ

  “啊!如果是这样,真是太好了。您带着她尽快来吧,我这边也尽快做好接应工作。”

  校长佩特洛夫,他的形象可谓典型的俄罗斯大叔。

  他已经五十岁了,由于在沙俄灭亡之际就从事着乡村教师的工作,故而有着教书育人的经验。他非常用户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不仅是因为对革命的支持,也是清楚的看清局势,只要布尔什维克获得胜利,这些一直倡导国民全面教育的组织,必将给予自己全新的人生。

  如今,佩特洛夫已经脑门发光,鼻梁上也架起了眼镜。

  他压根就没曾想过,最高领袖居然会给自己下一道命令,更想不到,现在正被广泛宣传的年轻狙击手斯佩洛斯金娜,居然要到自己负责的学校上课。

  倍感压力之下,他深知自己必须妥善做好这件事。

  当然,一位英雄来此上学,这是值得骄傲的好事,他同时也担心,小小的彼尔姆第一中学容不下苏联的超级英雄。

  现实是,因为相关政策,斯佩洛斯金娜继续上学这件事是即为保密的,知晓此事的人为数极为有限。

  如果那个姑娘不自己抖出真实身份,佩特洛夫相信,普通学生如何知晓她的真实身份?

  既然有共青团的同志的保证,佩特洛夫心头的石头算是彻底落了地。

  约定的时间紧是三个小时后,挂掉了电话,佩特洛夫就一直待在办公室里静候着。他没有向下属具体说明此事,他倒是提前照会了几位教师,告诉他们以为转校生要来上课,也就仅此而已了。

  这番操作没有什么特别的,因为彼尔姆正在吸收大量的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于此继续学业,基本上彼尔姆市每天都要接受一批新的转校生,第一中学也不例外。

  如果说有一点特别的,就是校长会亲自给教师说明此事,而非是学校负责管理学生学籍的人员全权代理。

  那几位老师都清楚,这位女学生要转到自己所任教的班级。校长亲自说明此事,恐怕,这位尚未到来的女生,怕是哪位较高级别官员的“公主”吧!

  一番短暂的等待,传说中的传奇英雄斯佩洛斯金娜终于到了。

  她就站在办公室的拼花地毯上,与之近距离的接触,校长佩特洛夫感到了别样的感觉。

  作为校长,他的衣领处一直佩戴着醒目的标致,平日里他在校园里游走,也总是获得学生的正面敬礼。

  但是这个姑娘,她的敬礼……

  佩特洛夫本是露着一丝笑容的,现在却眉头紧皱。

  缘何?娜塔莎,她几乎是基于条件反射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报告长官!第63集团……”

  分明是意识到自己身份已经变了,女孩的话语戛然而止,这才缓缓放下右手,脸上流露出一丝失落。

  “看来,您还是以军人的身份要求自己,这很好。斯佩洛斯金娜同志。”校长欣慰的说。

  “对不起,我……我忘了。您会不会感觉很尴尬?”

  “有一点尴尬。我想了想,您一个月前还在战场作战,您已经从军一年多,想要迅速适应校园生活,这是有点困难的。”

  “即便是困难,我想……我想我能够迅速适应。”

  “希望如此。”校长佩特洛夫背着手,走进面前的这位背着行囊、腰板挺直的姑娘,情不自禁的大量起来。

  《真理报》不但刊登了关于狙击手斯佩洛斯金娜的文章,还贴上了照片。

  碍于技术的局限性,那些照片本就模糊,印在报纸上就更为模糊。纯粹和白色的报纸,亦是掩盖住女孩金色的头发。她于报纸上的形象已经非常失真,除非下次报社派人来,单门给她拍摄一张特写。

  “很好,今天看到了真正的您,比报纸上的照片漂亮多了。”

  “谢谢您的夸奖。”

  “啊!”佩特洛夫想到一些事,不禁长叹一口气:“我想其他同志已经跟您说的很透彻了。您是英雄,但是您现在所处的环境并不需要您张扬。您公开的照片都是模糊不清的,您即便站在普通人面前,他们也不能通过面容知道您的身份。我也是刚刚获悉,您决意化名哈尔科娃,这很好。”

  “是的!校长同志!我尽可能做一名低调的学生。”

  “您的觉悟很好,现在我还有一个小问题。”

  “您请讲。”

  “您为何要化名哈尔科娃呢?因为那座城市?还是因为……”

  “是一个婚约!”娜塔莎极为淡定的回答

  “您……”佩特洛夫都活了大半辈子了,他立刻明白了缘由,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本来嘛,苏联的法律规定男女结婚年龄都是十八岁,眼前的姑娘也快十八岁了,就是她话说时完全面不改色真的出人意料。

  佩特洛夫耸耸肩,寒暄到此为止,接下来正式处理接收任务。

  他拨通了电话,不一会儿,两名教务人员各拎着一个小麻袋就走入校长办公室。

  麻袋里的东西主要是些校方案例发放的生活用品,有洗脸用的木盆,刷牙用的搪瓷口杯,猪鬃做的木牙刷,以及一套女生校服,冬季作训服和女士运动装。

  至于另一个麻袋,则是沉甸甸的教科书。一个小帆布包里又装着一些文具。

  看到这一幕,娜塔莎的思绪仿佛瞬间回到了几年前。

  战争爆发前乃至战争进行时,凡是上了八年级,即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生,他们都是苏联的至宝。苏联奉行通才教育,所谓学生要学习五花八门的科目,课余还要去俱乐部、文化宫进修,战争时期,学生还增加了去靶场打靶、投掷手榴弹的科目。

  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就必须给予他们合适的生活条件。

  这些中学生,他们绝大多数是住校的,故而所有的生活用品、住宿吃饭基本都是免费。

  和平时期,学生可以一个学期不用出校门就能过得挺不错,用到钱的地方也非常少不说,学习优秀还能得到奖学金补贴。

  如今是战争时期,即便国家再艰难,所有的在校中学生,他们至少不用担心会饿肚子。

  在以往,苏联中小学食堂都会提供完全免费的早餐午餐,想要吃到更优质的午餐,就需要学生自己支付一笔钱。

  如今呢?奢侈的自费餐不复存在,倒是彼尔姆市第一中学别的不敢保证,吃饭问题他们做的还不错。在校的教职工食堂吃饭问题完全依靠当局补贴,就是自费餐被取消,餐桌上也变成土豆为主面包为辅的战时特色午餐。

  东西已经送到,佩德罗夫亲自躬身,将折叠好的崭新女生拿出,亲自交到娜塔莎的手上。

  “您现在还穿着共青团的制服,这不太合适。等一会儿您将校服换上,接着,会有老师将您领进宿舍。”

  娜塔莎轻轻点点头,接着俯视手里的宝贝。

  衣服被麻绳捆着,依旧难以遮掩它露出的蕾丝装饰。几年前,娜塔莎去了城里上学,她觉得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就是学校发放的校服。

  经历了一年多的军力生涯,她几乎忘掉自己穿着校服的模样。只怕现在穿上了,就是一个小天使再临人间。

  从苏联建立开始,苏联的女生校服款式就是“女仆装”,更奇特的是,从一年级到十年级,款式几乎完全一样。

  为什么是这样呢?也许是因为俄国在一战时期,因消耗国帑无数,又是国内饥荒,人口损失可谓非常严重,偏偏俄国的男人们对伏特加情有独钟。也许这样设计校服,会让姑娘们把众多男同学的目光,从伏特加转移到女人身上。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更新,第1824章 娜塔莎在中学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