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书网>穿越小说>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1707章 第一天的旅行
  蒸汽机车缓速加速,逐渐定格在四十公里时速。

  这一速度在杨明志看着真是磨蹭,想想也是,下个世纪的中国,普通公民都是乘坐时速三百五的高速列车穿梭在各个城市的,那时候中国的货运列车,也往往以每小时一百五的速度狂奔。

  谁都知道高速列车能更高效的运输物资,奈何本时空苏联必须迁就所有的慢速车头,以构筑一张巨大的战时物资输送网。

  现在,盟军的物资大部分是走北海线路,船队在苏联北方的摩尔曼斯克港卸货,少部分直接开到阿尔汉格尔斯克港。

  部分美国物资是走的北太平洋航线,为此美日两国海军还在阿留申群岛附近爆发海战,美军取得了胜利,从而稳定了援助苏联的太平洋航线。

  来自美国的物资,以及苏联的远东、西伯利亚的物资,全是通过慢吞吞又扎实稳健的货运军列运抵前线。

  德军也主要用军列给前线部队运输给养,以及源源不断的新兵,越来越频繁的游击队袭击,令德军的铁路运输愈发的艰难。

  苏联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如果有,也是提防渗透进来的德军间谍故意破坏铁路的行为。

  经过一年来的严密检查,德军特工试图对西伯利亚铁路的破坏,已经被完全杜绝了。

  杨明志想到了许多事,不禁有感而发。

  现在,如果告诉他人,仅仅七十年后,积贫积弱饱经战乱的中国,又变成了世界第一等强国,有谁会相信么?

  斯大林这种老谋深算的家伙,他绝对不相信,而德国的小胡子更完全是一种蔑视的态度。

  未来的中国将会重新定义什么叫做告诉铁路网络,而苏联人,他们的这条西伯利亚大铁路,修修补补却还是没有多大改观。

  以至于那时候凡是去过俄国中部城市旅行的中国人,总是表示苏联解体后,俄国人就没有再修善铁路,本来能飙到一百码的内燃机车,还是在以蒸汽动力时代的龟速磨蹭,就仿佛没有搞过铁路大提速。

  西伯利亚大铁最早是利用海拔最平缓的区域修建,它有一些拐弯,但拐弯半径非常大。而进入城市了,就开始弯弯绕绕。

  莫斯科是大城市,这趟开往喀山防线的列车也是饶了好几个弯,通过西方时隐时现的太阳,杨明志能判别方向,他也有些猝不及防,生怕这辆军列开错了方向。

  一切,待军列开出了莫斯科,进入郊外茂密的树林,它真是一骑绝尘向着东方径直的奔去。

  如今的西伯利亚铁路正是繁忙巅峰,战事紧张,每个月有八百趟军列,约合4.5万车皮,从东方运到莫斯科方向。如此众多的军列又和正在东欧繁忙行驶的军列混在一起,每一天,就有超过一万辆火车头行驶在苏联的铁路网上。

  西伯利亚铁路总长超过九千公里,但相当多的路段是单行道。苏联对其改建,增加了双行道,还增加了一些支路。在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想要用短短十年大规模增强铁路运力,斯大林和他的亲密战友们能想到的,还是优先加强东欧部分的铁路建设。

  毕竟顿巴斯的煤、扎波罗热的钢铁、西乌克兰的小麦、白俄罗斯的盐与木材,这些承载重工业发展的根本最依赖铁路运输。

  现在,问题非常尴尬!

  轴心军团正利用苏联精修修筑的铁路网运输物资,使得他们的攻势总能来势汹汹。

  苏联需要亚洲部分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援欧洲部分,这时候,大家猜尴尬的意识到,早知如此就该好好把西伯利亚铁路全面修善一番。

  铁路方面的事是苏联各个铁路局的,杨明志对此不慎关心,他只希望自己能更快速的抵达目的地,少在颠簸的列车继续受罪。

  他看着妻子吃下两块油腻的奶油蛋糕,虽然只是过了几天好日子,妻子本就圆滚滚的小脸更圆了。她吃得胖了一些,如果妻子一直有好胃口,等孩子出生,她想恢复以前的干练身材,只怕得逼着她每天跑步了。

  忙碌的人一旦停止下来就理解了做咸鱼的好处,惰性作用在全身,唯独不会干扰胃口。

  她吃过蛋糕,又吃了些面包,还有三个煎蛋。不得不说,这丫头的伙食以当前的标准真是优越,变成小胖妮儿简直是必然的。

  晚餐之后,天色完全阴暗下去,犹豫是乌云密布,整个世界陷入黑暗中。

  车厢内的灯光昏暗柔和,杨明志盘腿坐着,把手里的九月初发行的报纸放在小方桌欣慰地看着妻子的恬静睡相。

  由于小火炉的原因,车厢内变得温暖一些。她侧卧着身子,毛毯裹得严严实实,以微笑的表情轻柔吐息。

  “真是吃饱了睡,睡饱了吃,孩子还没生,你现在是生活就像坐月子。也罢,你一直在艰苦奋斗,现在老子是你男人,从现在开始,你该开始享受剩下大半个世纪的清福。”

  ……

  昏暗灯光看报纸实在难受,没过多久,杨明志把外衣一脱挂于木墙,自己也安静的睡去。

  待到夜里十点,整个车厢都熄灯了,只有少数值夜班的士兵继续站岗,轮班的司炉司机继续操纵列车,其余人等全都陷入梦乡。

  这一宿,杨明志仅有微弱的呼噜,普通卧铺车厢真是鼾声一片。

  格里申科少尉万万想不到,他因为是内务部的身份,被列车的护卫守军官兵极度敬畏,待到睡觉时候,那些士兵的鼾声着实吵得他浑身难受。

  以至于他不得不向列车长提出申请,以保护将军为由,领着自己的部下卷着铺盖,统统窜到豪华车厢大厅了,今夜就打上密集地铺,顺便感受大炉火的温暖。

  夜深了,预计的降雨也如约而至。军列正向着第一个站点弗拉基米尔市前进,并在晚上十点半平安的抵达。

  雨水伴随着北风悄然而至,户外的气温骤降,站在户外的人都会打寒战。

  一切都没有影响杨明志的睡眠,守着妻子他睡得很香。

  军列在弗拉基米尔停靠的半个小时,列车长下了车,一个电话就打到喀山铁路局,电话不为别的,只是询问那里的天气状况。

  “全线已经下雨,所有列车全面降速,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三十公里。”

  新的旅途自夜里十一点开始,列车长非常认同喀山铁路局的决定。现在不但是夜晚,雨水也把轨道弄得湿滑,如此状态降速才能安全。

  上级在调度时,就考虑到因降雨等影响车速不得不降低的情况,故而抵达新西伯利亚的时间下限也定在九月十二日。

  杨明志不知道军列降速的,他一宿睡得很舒坦,其中的缘由,和降速后颠簸更加轻弱有关。

  时间已经是早晨六点,杨明志慵懒的爬起身,迷迷糊糊的光着肩膀,钻进厕所里结束个人问题。他又洗了把脸恢复清醒,这才看到大厅低碳之上,既然横七竖八的睡了一堆人。

  “哎呦,格里申科,你们……你们怎么睡在这儿。”杨明志瞪大双眼,并没有打扰这些不速之客的清梦。

  精神恢复清醒,透过窗户,杨明志瞬间看到了异常。

  整个世界灰蒙蒙的,玻璃山满是水珠,一些玻璃上还有一层哈气?!

  “外面终于下雨了。现在我在哪?军列正开往哪个城市?”

  他想要搞明白这一切情况,看看现状,自己又麻溜的钻回被窝,继续睡个回笼觉。

  反正我肯定要到新西伯利亚,关心其他没用的又嘎哈呢?

  窗外的雨继续下着,听着雨水敲打的声音,降雨量绝对不小。

  1942年,俄罗斯的传统秋雨终于降临了!

  一场席卷苏联东欧部分的寒流,引发了一次大规模的降雨降雪过程。还处于包围状态的列宁格勒温度骤降,雨夹雪的糟糕天气,除了给一直试图突破的德军带来困境,更是给予挣扎中的列宁格勒军民重大打击。

  最北方的摩尔曼斯克下起了下半年的第一场雪,未来半年内风雪会持续,港口却永远不会被冻结。

  港口的军民丝毫没有被突如其来的降雪影响,他们甚至神采奕奕,已迎接久违的客人。

  军列在风雨中奋勇前进,距离下诺夫哥罗德越来越近,终于在早晨七点半,列车抵达城市的边缘。

  啪!啪!

  一阵清脆的敲门声,杨明志揉揉惺忪睡眼。

  “将军同志,我是费留多夫。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们即将抵达诺夫哥罗德站了。”

  “哦,是嘛。”

  杨明志坐起身,只见妻子还是侧卧着身子轻柔的吐息,她的睡相真是醉人。

  窗外的世界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无视掉窗户上的雨水,以及透过缝隙渗进来的丝丝凉意,杨明志看见的是成片的麦田。

  “真的和未来的中国有些像呢。俄国也到了麦收时节?这场雨来的真不凑巧,但愿麦子还没有完全成熟。”

  杨明志看到的就是下诺夫哥罗德附近的那些大型集体农庄所拥有的大片庄稼地,大战之前的几年,苏联的农业发展的比较迅速,在没有足够化肥的当下,苏联的粮食产量已经逼近瓶颈。

  在乌克兰,当地人可以种植冬小麦,收获后还能再种一季土豆。在温暖时期短暂的西伯利亚,就只好利用温暖的半年种一季春小麦。xǐυmь.℃òm

  “麦子,麦子。磨成面粉,可比土豆的能量密度高太多,大兵作战还是啃面包靠谱。”他一边嘀咕着,一边换好了衣服。咕咕叫的肚子催促他去吃点东西,想必还在睡懒觉的妻子也饿了。

  得益于小火炉持续的供暖,户外的气温仅有五度,室内却有十五度,穿着厚厚呢子大衣的杨明志甚至觉得有些热。

  和自己的部下一番寒暄,他领到了自己的早餐:面包片、一只煎蛋、一小块煎牛肉,以及一碗燕麦牛奶。

  此乃将军的早餐,其他人员就只能就这燕麦粥啃面包,甚至杨桃也不出意外。

  高营养的当然要有限给妻子,直到看到自己舒服的咬着牛肉,杨明志才心满意足的啃了一口面包。

  这一行径真是令列车长谢苗诺夫大吃一惊,仿佛将军就是在对故意怠慢而示威。

  “啊!将军,您……对不起,我立刻通知厨房再给您准备一餐。”说罢,他转身就要走。

  “什么?你先别走,我正好有些话要问你。”

  “遵命。”

  本来,列车长就是要亲自找到将军,向他说明今天的旅行安排,不曾想,将军先说话了。

  杨明志指着窗外的景致:“我对农业有一点点了解。您看,外面的那些东西,都是麦子吧?”

  “是,您观察的真仔细。它们都是麦子。”

  “嘿嘿,聪明的军人总是保持警惕。现在你告诉我,麦子何时收获?”

  “这……一般都是本月结束,最迟也是在十月初收获完毕。”

  “好啊!”杨明志若有所思的搬来凳子,拍拍列车长的肩膀,“早晨闲来无事,我们来聊聊。”

  此刻的列车长憋着话,暂且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将军一开口,就提到了非常现实的战局。

  “现在斯大林格勒战斗很胶着啊,整个南俄到处是战场。我们有数百万军队正在浴血奋战,等到本月底收完粮食,应该第一时间输送给南方军队?”

  “当然!那是必要,也许到了那个时候,我负责的这摊列车,也得从事南下的物资运输工作。”

  “到那个时候,恐怕的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粮食,都在向南俄战场汇集!这场战争已经演化成拼国力拼消耗,我们日子过得苦一些,前线战士就能以更好的状态作战。”

  将军说了这种话,列车长该怎么想?他寻思着,也许将军执意吃一般人员的早餐,就是在抗议规格太高了?

  列车长奔赴在莫斯科——远东这条线好几个月了,他非常关心联盟的状态,继而能对未来短期的任务量做出一个推测。

  既然将军提到了粮食的问题,他突然想起上周在真理报上看到了一则简讯。

  “将军,我获悉了一个消息,应该是个好消息。”

  “请讲。”

  “我们的盟友,英国人还有美国人,他们又组织了一支船队,现在已经航行在前往摩尔曼斯克的航线上。报纸说,这次盟友的护航力量很强,再次失败已经不可能了。”

  “还有这种事?!啊!真是个好消息。”杨明志猛地坐正身子,兴奋之情难以言表,立刻就抓住列车长的胳膊:“告诉我,您从哪获得的消息?”

  列车长有些受宠若惊:“是真理报,如果您看到九月一日的那一份,您就……”

  “哎呀!”杨明志猛地一拍额头,说好的让人带来些报纸,无论旧闻新闻,能打发时间就行。报纸送来了,结果还是被麻绳捆着,孤独的放在地上。

  很快的,列车长翻出真理报关键期刊,特意找到那则新闻版面,奉给莫名其妙兴奋异常的将军。

  “您看,就是这一则。”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更新,第1707章 第一天的旅行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