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当即就有许多人质疑,修路是应该的,修如此高端的路是否有必要。
它的确非常有必要!
面对质疑声,提出此计划的杨明志迅速表态:“修建能承载二十吨重车辆的路是有原因的!这绝非我的突发奇想,我们修一条这样的路,并非仅仅是我们自己使用。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一年后,红军主力的坦克能顺利的通过这片沼泽地,以向北进攻!
因此,我们必须修好这条路。”
有的人顿时恍然大悟,有的人还非常迷茫,亦有许多人理智的看待司令的决定。
佩罗尼斯基,战役已经结束,他回来后又开始兼任“修路队长”的工作。他这个队长并非要下到基层,其主要职务已经是训练军队,真正做实事的是其以前的部下,一个姓伊瓦申科的快六十岁的老铁路职工负责。
司令要修路,佩罗尼斯基和伊瓦申科都参与此次会议,两人对此事非常敏感。
因为当前的铁路运输对游击共和国已经非常重要,毕竟铁轨是铺设好的,道路也是笔直的。当下有两台蒸汽火车头,每天都在三个集体农庄穿梭,运输大量物资。
固然畜力运输也非常重要,因照着地的泥煤资源非常丰富,干燥后的泥煤是极好燃料,这使得铁路运输有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不像是马匹,还要准备大量草料喂养。
修一条高规格的公路以使得运兵方便,那还不如修铁路来得舒坦,因为在本时空,任何人都觉得,铁路运兵才是最高效的手段。
伊瓦申科举手起立,他先是自我介绍后,先是支持杨明在意见,接着申请自己能上台说说。
“很好,铁路建设也是非常重要,您是专业的铁路工人,您请!”
杨明志主动退下来,顺便喝些水湿润喉咙。
他抿着水杯,注视着这位一脸胡须穿着背带裤的老人,拎着一些文件走上台。很显然,为了本次会议他是有备而来!
游击共和国是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微型加盟共和国,体量再小,目前也是有铁路运输部门的。
原本的戈梅利火车站还活着的那一小撮职工,一部分在沼泽地做起了老本行,一些人则去教授战士如何炸毁德军控制的铁路线,另有一些人在兵工厂,担任钢轨制造顾问。
苏联继承沙俄时代的宽轨铁路,而德国等大部分国家使用的是窄轨。到了游击共和国,铁路更窄,当然其上跑着的列车也更小。
这里的铁路线完全是按照“矿山轨道车”标准建造,设计初衷只是单纯满足游击共和国核心区的物资运输罢了。
轨道大部分路段所使用的钢轨,依旧是坚硬的榉木包裹铁皮,只有部分容易损坏的路段被换成纯粹的工字钢。铁路整体是比较脆弱的,胜在它修善效率非常高。因为铁路部门训练了一批村民,组建了专门的筑路修路队,就是铺设新的铁路,伊瓦申科有着极大的信心。
伊瓦申科代表铁路运输部门,提出了新的铁路修善计划。
“我们应该将铁路线延伸,不仅仅是延伸到硫磺矿场这么简单。我们要修建一条通向霍姆尼奇的铁路,以及通向普里佩特河右岸定居点的铁路。这两个据点是我们的外延防御重镇,是游击共和国的北大门和西大门。修建铁路后,原本北上要走一天半的路程,只需三到四个小时即可抵达,军队效率增加,使得我军机动性加强。
我们修完铁路,也完全不用担心德军可能利用我们的铁路快速进攻我们的核心区。一旦有危险,我们即可炸断铁路线以自保。
总体而言,我们有必要增修这两条铁路!”
会场陷入聒噪,杨明志注意到与会人员大多在交头接耳。
修铁路本身就无可厚非,既然铁路部门已经提出了修建计划,当然是支持了。
杨明志站在一边满意的点头。
这种会议,只要指挥部定调或作出决定,底下人就必须无条件去做,指挥部就好比大脑,下级部门无条件执行。但下级也不可能是一群只会做事的庸才,游击共和国也有他们的一份,包围她就是保卫自己。
杨明志主动边鼓掌边走近讲台:“同志们,他说的很对啊!尤其是霍姆尼奇,围绕着这座化作废墟的小城市,我们已经和德军打了三场大战!今后它的战略地位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又必须修建一条铁路,使得运兵迅速。”
杨明志不想再磨蹭,为了彰显民主,他特别的问道:“有谁反对修建铁路的吗?请举起手。”
没有,一个举手的人都没有。
并非是有反对者为避免尴尬而保持沉默,而是所有人都认为增修铁路的必要性。尤其是刚刚打完仗的基层军官们,徒步奔袭的确是63集团军的优良传统,只是这么做对士兵的身体伤害挺大。如果能乘坐火车进驻霍姆尼奇,先不提能节约24个小时的时间,士兵的体力能得到巨大保存,同时也不会消耗太多粮食,它带来的是一种三赢。
在没人反对的状态下,铁路部门针对增修铁路的请求被通过,同时杨明志在其提案上又增加了一个修订案。
即是把已经修到硫磺矿场的铁路线继续向南延伸,一直修到盐矿。
游击共和国的确非常有必要加强铁路线建设,最好能建成一个铁路网。不过铁路线也有自身的局限性,那边是铁路的运力取决于蒸汽车头的数量和马力。
杨明志可不会因为增修铁路了,就弱化对公路的建设。
何况在长远的未来,公路系统才是最重要的。
伊瓦申科沧桑的老脸露出笑容,整个人笑呵呵地走下台,坐回一样高兴的佩罗尼斯基面前。
讲台上的杨明志敲了敲桌子,待会场安静后,继续坚持自己的决定——必须修一条苛刻的公路。
“仅仅是铁路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再说,我们增修的铁路能运输装备轻武器的军队,但是能一口气运输三十辆我军的T34坦克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据我所知,一辆T34坦克足有三十吨,我们缴获的那几辆三号突击炮则有二十吨。
所以我们必须在沼泽中修一条路,使其能让坦克稳定行进。仅仅是二十吨的标准我都认为不太合适,考虑到我们的能力,就先按照这个标准修建。
当我们修好这条路,当我军开始大规模的反攻,我们就可以向上级表示,被认为是天堑的沼泽地中存在一条可以供坦克卡车高效奔驰的路径。”
杨明志的修路计划,都是为了契合自己上午提出来的未来发展战略,道路就是为了己方坦克狂飙。
但也有人提出质疑,霍姆尼奇兵站的负责人科尔金站起来表示怀疑:“我们修了这条路,不也给了敌人机会?利用我们修的路,德军的坦克也能够狂奔,他们南下进攻我们再也不用担忧陷入泥地。我们完成了这些计划,那么通向霍姆尼奇的道路,想必就有一条铁路和一条非常结实的土路吧!请问司令同志,您如何避免糟糕情况的发生。”
这一问有着很强的进攻性,杨明志一惊,不由慌了神。
杨明志压根就没想到德军利用这条路反攻的可能性。明面上他不想损害自己的面子,所以故意手指敲着桌子,表示自己没慌。
正在尴尬时刻,终于有人站起来环境这糟糕的尴尬。
还是刚刚的老铁路职工伊瓦申科,他举手起立,继续支持司令的计划,接着严肃地驳斥科尔金的执意。
“如果是担心敌人南下,我们还修什么路?到处挖水坑,最好挖成一个大湖,使得我们成为湖心岛,那就安全了。这种消极的防御是错误的,我们迄今为止的一切作为,都是为进攻做准备!
无论司令的语言是否正确,我们早晚有一天要战略大反攻。那么作为沦陷区最大的反抗组织,我们必须为主力的反攻创造突破口。我认为司令几乎修建的路,就是这一北上明斯克的重要突破口。
如果您担心这条路会威胁霍姆尼奇,那就不要修到霍姆尼奇。”
“什么?好啊……可是不修到霍姆尼奇,您觉得修到哪里合适?”科尔金问。m.xiumb.com
其实修这条路,杨明志的计划是修一条从米西渡口直抵霍姆尼奇的好路,它要届时还要尽量平直。霍姆尼奇实在太重要了,所以自己虽然没具体说明,科尔金立刻想到路的末端就是他负责的霍姆尼奇!
此事,伊瓦申科,或者说是铁路部门的一众人有了新的建议。
“我们应该围绕着沼泽地修这条路,如此就不用担心德军可能利用此路一直杀到我们的核心腹地。如果仅仅是以能够奔跑大量坦克的标准修建,我们只需要修建一条从斯拉夫季奇镇废墟到米西渡口,以及米西渡口到洛耶夫废墟的路。因为本来洛耶夫到霍姆尼奇就有一条固定的路,那里已经是沼泽地的边缘,战争中德军不已经利用那条路跑坦克了吗?
未来,我们只要在第聂伯河上修筑一座浮桥,反攻的红军坦克就能顺利过河,在他们抵达洛耶夫废墟后,等待他们的就是比较坚硬的土地了。”
比起自己的计划,显然这位伊瓦申科的论述更合适。杨明志不禁感慨,苏联还真是大有人才啊,尤其是在困境中,逼着大家想办法。
所以,这条路将在铁匠村的东北方向修善,它距离游击共和国核心区的直线距离尚有十二公里。
可莫小看这十二公里,从铁匠村到米西渡口,目前就只有一条土路,冬季的时候此路封冻是可以跑坦克的,但到了夏季的雨后,许多路段就成了泥坑。
修一条能在任何集结承载大量坦克行动的道路,技术上没有问题,因为是围着核心区修,的确没有多少人质疑。
在这个问题上,杨明志完全支持了新方案,那么还有什么可质疑的吗?没有了。
仅仅是增修一些铁路,和修建一条专跑坦克的路,根本不能满足游击共和国的交通需求。那条新路,顶多能使得未来将大本营定在斯拉夫季奇的米罗什尼科第17游击旅,和铁匠村的物资人员往来更加迅速罢了。
困扰游击共和国运输稳定的,还在于三个集体农庄固有的道路。
它们清一色的俄罗斯式土路,即冬季结实,开春泥泞。这些道路一直在被修善,奈何一场降雨后,道路立刻不满水坑。若不是三个村子长期使用无线电通信,光是骑马的传令兵都能跑得崩溃,更不说那些闲置下来的自行车。
本次会议就是指在解决内部的各类问题。
经过会议研究,关于交通问题有了一套解决方案。
第一:修建米西-洛耶夫路,修建斯拉夫季奇-米西路。此两路要尽量平直,能够承载坦克,降雨后不积水。
第二:修善现有所有道路,抬高公路路基,并用硫磺矿场挖到的石块提高强度,道路两侧挖掘水沟。
第三:延伸铁路线到霍姆尼奇、普里佩特河右岸定居点、盐矿。
问题一道道得到解决,结果完全超过了杨明志的与其。
他很高兴这些苏联公民表现出了强烈的务实性,想到那个位面的苏联,其末期的腐朽,不禁让他有些唏嘘。至少游击共和国的组织度非常高,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明日针对道路的修善就开始了。
该用什么结束第一天的会议呢?
杨明志依旧站在讲台,他因为说了很多话,嗓音都有些沙哑了:“同志们,我们现在的所做作为,都是为了1944年白俄罗斯全境解放的大战役做准备,也只有那一次的奇袭才是最为猛烈的!诸位想想看,通过我们修好的道路,原本天堑的沼泽地,成为我军的巨大集结地。我军可通过这条路,运来上千辆坦克!沼泽地本身也很大,它足够能装下一个方面军!”
白俄罗斯会在1944年解放?黎明的曙光不远了?!
司令已经为苏联规划处了一副伟大的反攻蓝图,第一天会议也在热烈中结束。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更新,第1623章 道路建设问题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