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书网>其它小说>大智若愚术>第1章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智愚之别,实乃内外之分。外智者工于机巧,赁于矫饰,喜好张扬,事事计较。内智者貌似糊涂,抱朴守拙,与世无争,不拘小节。外智而内愚,愚不可及;外愚而内智,智不可挡。至于外智而内智者,免不了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而不得外愚且内愚之人。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其攫鸟噬人的法术。有大智慧之人,表面上给人的感觉总是很愚笨。

  楔子

  在美国的一个乡村小镇里,一个小孩常常因为有点傻气而招来众人的捉弄。常有人把一枚五分的硬币和一枚一角的硬币扔在小孩面前,让小孩任意捡一个。小孩总是捡那个五分的,于是大家都嘲笑他,拿他开心。

  有一天,一位慈祥的妇人看到小孩很可怜,便对他说:“可怜的孩子,难道你不知道一角要比五分值钱吗?”

  “当然知道,”小孩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一角的,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

  这个小孩,后来成为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位总统。他的名字叫威廉·亨利·哈里逊。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都懂得深藏不露,努力把自己的聪明隐藏起来。在历史上,耍小聪明的人吃尽苦头,误了终身;而那些大智若愚、藏巧于拙的人却成就了大事,铸造了人生的辉煌。在这一方面,东方的大智慧者与西方的大智慧者是完全一致的。例如,《论语·为政》中讲孔子的弟子颜回善于守愚,深得其师的喜爱。他表面上唯唯诺诺、迷迷糊糊,其实他非常用心,所以课后他总能把孔子的教导清楚而有条理的讲出来。可见若愚并非真愚,在其“若愚”的背后,隐藏的是大智。

  明代大作家吕坤在《呻吟语》中写道:“愚者人笑之,聪明者人疑之。聪明而愚,其大智也。夫《诗》云‘靡哲不愚’,则知不愚非哲也。”其意思是:愚蠢的人,别人会讥笑他;聪明的人,别人会怀疑他。只有既聪明但是看起来又愚笨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者。

  照字面解释,“大智若愚”的意思就是有大智大慧大觉大悟的人不显露才华,外表上好像很愚呆。事实上,这既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又是人生大谋的回答。就前者而言,大智的人如同风一样自由,无牵无挂,无拘无束,俗世的一切都在身外。就后者而言,是在人前收敛自己的智慧,一种混混沌沌的样子,在小事上常常不如一般人精明,应变能力好像差一些。这正是城府很深的表现。假装愚钝,让人以为自己无能,让人忽视自己的存在,而在必要时,可以不动声色,先发制人,让别人失败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做人应尽量避免显山露水,不要成为别人妒忌的目标;愚蠢而危险的虚荣心满足之日,就是一个人失败之时。

  另外,“大智若愚”,并非故意装疯卖傻,并非故意装腔作势,也不是故作深沉,故弄玄虚,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方式,一种态度,即:心平气和,遇乱不惧,受宠不惊,受辱不躁,含而不露,隐而不显,自自然然,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从从容容,看透而不说透,知根而不亮底,凡事心里都清清楚楚,明镜儿似的,而表面上却显得不知、不懂、不明、不晰。

  大智若愚既表现在人的面部表情上,也表现在人的行为举止上。大智若愚的人给别人的印象是,即:时常笑容满面,宽厚敦和,平易近人,虚怀若谷,不露锋芒,有时甚至显得有点木讷,有点迟钝,有点迂腐。但我们需要切记:若愚者,即似愚也,而非愚也。因此“若愚”只是一种表象,只是一种策略,而不是真正的愚笨。在“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聪明大学问。而只要是真正具有大智慧大聪明大学问的人往往给人的印象是显得有点愚钝。因此,中国才有了“大智若愚”这个含有很深哲理意义的成语,从而也丰富了中国的人生哲学。

  大智若愚,这的确是中国人五千年文明智慧的一大结晶啊!

  拨开世上尘气.胸中自无火炎冰兢: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尘缘割断,烦恼从何处安身:世虑潜消,清虚向此中立脚。

  明朝时,况钟最初以小吏的低微身份追随尚书吕震左右。况钟虽是小吏,但头脑精明,办事忠诚。吕震十分欣赏他的才能,推荐他当主管,升郎中,最后出任苏州知府。

  初到苏州,况钟假装对政务一窍不通,凡事问这问那。府里的小吏们怀抱公文,个个围着况钟转悠,请他批示。况钟佯装不知,瞻前顾后地询问小吏,小吏说可行就批准,不行就不批准,一切听从下属的安排。这样一来,许多官吏乐得手舞足蹈,个个眉开眼笑,说况钟是个大笨蛋。

  过了三天,况钟召集全府上下官员,一改往日温柔愚笨之态,大声责骂道:“你们这些人中,有许多奸佞之徒,某某事可行,他却阻止我去办;某某事不可行,他则怂恿我,以为我是个糊涂虫,耍弄我,实在太可恶了!”况钟下令,将其中的几个小吏捆绑起来一顿狠揍,鞭挞后扔到街上。

  此举使余下的几个下属胆战心惊,原来知府大人心里明亮着呢!个个一改拖拉、懒散之风,积极地工作,从此苏州得到大治,百姓安居乐业。

  况钟用外愚蒙蔽了对手,待到时机成熟,内智喷薄而出,好似伪装成不会武功的叫花子,探明了对手的虚实后拔剑而出,一刀制敌,干净利落。

  唐朝第十七位皇帝李忱,是第十一位皇帝唐宪宗的十三子。李忱自幼笨拙木讷,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似乎略为弱智。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变得更为沉默寡言。无论是多大的好事还是坏事,李忱都无动于衷。平时游走宴集,也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模样。这样的人,委实与皇帝的龙椅相距甚远。当然,与龙椅相距甚远的李忱,自然也在权力倾轧的刀光剑影中得以保存自己。

  命运在李忱36岁那年出现了转折。会昌六年(846年),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食方士仙丹而暴毙。国不可一日无主,在选继任皇帝的问题上,得势的宦官们首先想到的是找一个能力弱的皇帝——这样,才有利于宦官们继续独揽朝政、享受荣华富贵。于是,身为三朝皇叔的李忱,就在这一背景下被迎回长安,黄袍加身。但李忱登基的那一天,令大明宫里所有人都惊呆了。在他们面前的,哪是什么低能儿,简直就是一个聪明睿智的人。不怀好意的宦官们都被皇帝的不凡气度所震惊,后悔选了李忱乍为皇帝。

  唐宣宗李忱登基时,唐朝国势已很不景气,藩镇割据,牛李党争,农民起义,朝政腐败,官吏贪污,宦官专权,四夷不朝。唐宣宗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他先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宣宗勤俭治国,体贴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唐朝国势有所起色,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百姓日渐富裕,使暮气沉沉的晚唐呈现出“中兴”的局面。宣宗是唐朝历代皇帝中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小太宗”。另外,唐宣宗还趁吐蕃、回纥衰微,派兵收复了河湟之地,平定了吐蕃,名义上打通了丝绸之路。无奈大中年问唐朝已积重难返,国力衰退,社会经济千疮百孔,只依靠统治阶级枝枝节节的改革已无法改变唐帝国衰败之势。大中十三年(859年)冬,浙东农民裘甫带领五百农民起义。起义军后发展至五十万人,为唐末大规模农民起义打下了基础。传说宣宗继位之前,为逃避唐武宗的迫害,曾当过和尚,所以对佛教极力推崇,据说曾在大中七年(853年)大拜释迦牟尼的舍利。大中十三年,唐宣宗去世,享年50岁。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忱的装傻功夫可谓炉火纯青。他自信沉着地演了36年戏,将愚不可及的形象深入人心,在保全自己的同时,用内智成就了一番伟业。

  古人云:“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其攫鸟噬人的法术。故君子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这大概可以形象地诠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这句话的具体含义。一般说来,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恶机巧的,而胸有大志的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机巧权变,又绝对不行,尤其是当他所处的环境并不如意时,那就更要既弄机巧权变,又不能为人所厌戒,所以就有了鹰立虎行如睡似病的外愚内智处世方法。

  愚者人笑之,聪明者人疑之。聪明而愚,其大智也。

  智和愚对人的一生命运影响极大。“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说聪明人有时也会办蠢事;“大智若愚”,“难得糊涂”,说确实聪明的人往往表面上愚拙,这是一种智慧人生,真人不露相,而“聪明反被聪明误”则是给了耍小聪明者的教训。

  老子是第一个推崇为人处世要“愚”的思想家。在《老子·德经》中,有如下文字: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离,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其用不屈。

  老子的话可以这样理解:至臻至善的东西好像有残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充实的东西好像空虚,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最直的东西好像弯曲,最雄辩的好像口钝,最灵巧的好似笨拙,但它的作用不会枯竭。

  “大智若愚”这句话就是从老子的上述论述中引申出来的。最早从这段话中引申出“大智若愚”这句话的是宋代的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晚年曾多次要求辞官,到六十五岁那年才被批准,朋友们向他庆贺,苏东坡也给他写了贺信——《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信中有两句称颂欧阳修的话,说欧阳修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大智如愚”也称作“大智若愚”。这句话虽然是苏东坡首次说出来的,但是,明显是从《老子》“大巧若拙”等句子中脱胎而来的。明朝李昌祖在其所著的《剪灯余话·青城舞剑录》中也曾说道:“所谓寓大巧于至拙,藏大智于极愚,天下后世,知其为神仙而已矣!”盛赞老子大直若离、大辩若讷、大巧若拙的观点。

  “大智若愚”是说有大智大勇的人,总是含而不露,绝无虚狂骄傲之气,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成语“木鸡养到”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据《庄子·达生》记载,春秋时期齐王请纪渻子训练斗鸡。养了才十天,齐王催问道:“训练成了吗?”纪渻子说:“不行,它一看见别的鸡,或听到别的鸡一叫,就跃跃欲试,很不沉着。”又过了十天,齐王又问道:“现在该成了吧?”纪渻子说:“不成,它心神还相当活动,火气还没有消除。”又过了十天,齐王又问道:“怎么样?难道还是不成吗?”纪渻子说:“现在差不多了,骄气没有了,心神也安定了;虽有别的鸡叫,它也好像没听到似的,毫无反应,不论遇到什么突然的情况,它都不动不惊,看起来真像只木鸡一样。这样的斗鸡,才算是训练到家了,别的鸡一看见它,准会转身认输,斗都不敢斗。”果然,这只鸡后来每斗必胜。后人称颂涵养高深,态度稳重,大智若愚的人,就用“木鸡养到”来形容。唐代诗人张祜在《送韦正字赴制举》一诗中就曾经写道:“木鸡方备德,金马正求贤”,称颂韦正字品德修养和学识高深。

  备受古人推崇的“木鸡”,在今天却被大多数人弃如敝帚。浮躁的空气弥漫在各个角落,虚荣的尘土蒙蔽了许多眼睛。在我们的周围,不凡有把一分才能当成十分使、把一分才能当成百分吹的人,他们喜欢招摇过市,把自己擅长的技能在众人面前显示,以此招揽别人的羡慕与宠爱。他们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小聪明与小技能,也惧怕被别人当作傻瓜,才会上演一幕幕引火烧身的悲剧。在报上曾见到一则让人唏嘘的消息,说的是在山东农村有一个爱好虚荣的男青年,在与邻村的青年人一同喝酒时,为了掩盖自己的贫穷,谎说自己的手提包里有五万元现金,结果他的酒友们闻财起意,用一把巨锤将他砸死,但是从他的提包里只找到两元钱而已。由此可见,虚荣心也会招来危难,即使有时一招得逞,或一时得势,但终究是自作聪明,只有没有智慧的人才会做出这样的蠢事。

  没有本事的人,要达到自己的日的,就只能耍小聪明或锋芒毕露,虚张声势。然而,真正的修炼之人是没有虚荣心的。他们不计较人世间的得失,不管吃多大的亏都是乐呵呵的,看其外表,恰似愚人一样;在其心灵深处修炼之人则知法明理,严格要求自己心性的提高,说话做事皆合乎道与义,不自夸其智,不露其才。不妄加评论他人之长短,凡事忍让,不骄不馁,那是一种远远高出世人的处世境界。

  智与愚,在现实人生中其深奥处常须久经世事后方能体悟。所谓“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抛弃其消极态度,这些话的确自有洞察事物的智慧包蕴其中。

  东汉时,北海王刘睦,好读书,礼贤下士,深得光武帝喜爱。当时,他的手下人到京城去,他召见其问道:“如果皇上问起我来,你将怎么说呢?”

  使者说:“大王忠顺孝悌,慈仁善良,敬重贤人,臣敢不如实汇报吗?”

  刘睦赶紧说:“吁!你这样说,我就危险了。如果你为我打算的话,只能说我自从继承王位以来,意志衰退,声色是误,狗马是好,这样,我才能免遭祸患。”

  刘睦如此,实在是深知隐其锋芒的愚拙之作用。对于皇帝之子,威望越高,皇帝越有戒心。此点,刘睦可谓知之甚深,体验颇多。

  对于追求功名、以自我价值确立并得到承认的代为政者,对这样的话可能会觉逆耳,但剔除时代造成的那些糟粕,而求其精华,其可取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孟子·尽心章句下》中说:只有点小聪明而不知道君子之道,那就足以伤害自身。盆成括做了官,孟子断言他的死期到了。盆成括果然被杀了。孟子的学生问孟子如何知道盆成括必死无疑,孟子说:盆成括这个人有点小聪明,但却不懂得君子的大道。这样,小聪明也就足以伤害他自身了。小聪明不能称为智,充其量只是知道一些小道末技。小道末技可以让人逞一时之能,但最终会祸及自身。《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大智才能使人伸展自如,只有大智才是人生的依凭。

  “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杨修恃才放旷,最终招致杀身之祸。他的才华,大智者看来,其实只是小聪明。大智者虽心里明白而不随便表露出来,绝不是表现比别人聪明。如果杨修知道他的聪明会给他带来灾祸,他还会耍小聪明吗?所以他的愚蠢处就在于他不知道自己的聪明一定会招来灾祸。这样的人是聪明吗?显然不是。多年中,他被提拔得很慢,显然是曹操不喜欢他的缘故,对此他没有意识到。曹操对他厌恶,疑心越来越深,他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说,该聪明的时候他反倒真糊涂起来了。如果他能迎合曹操不表现他的聪明,或适时适地适量地表现才能,那么他很可能会成功的。人们也许会说,杨修之死,关键在于曹操的聪明和他的多疑。但是换了谁,哪一个上级能愿意让部下知道他的全部心思、他的用意呢?显然杨修最终非失败不可。这可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罗贯中说他“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也只是说对了一半。他的才华太外露了,从谋略来看,尚不是真才,不是大才,那么除了灾祸降临,他还会有什么结果?曹操何等聪明之人,在他跟前,笨蛋当然不会受重用,才能太露又有“才高盖主”之嫌,非但不会受重用,还能引来灾祸。所以真正聪明的人会掌握“度”,过犹不及,就是说,太聪明反倒不如不聪明,实在是至理名言啊!

  明代大政治家吕坤以他丰富的阅历和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洞察,写出了《吟呻语》这一千古处世奇书。书中说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话:“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者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人之唯恐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也。”

  这就是说,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使用。财富可以使人过得很好,也可以使人毁掉。凡事总有两面,好的和坏的,有利的和不利的。真正聪明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那主要是深藏不露,或者不到刀刃上、不到火候时不要轻易使用,一定要貌似浑厚,让人家不眼红你。一味耍小聪明,其实是笨蛋。因为那往往是招灾惹祸的根源。无论是从政,是经商,是做学问,还是治家务农,都不能耍小聪明。xiumb.com

  西方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在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则是假聪明。培根认为,不论这两国人是否真的如此,但这两种情况是值得深思的。他指出:“生活中有许多人徒然具有一副聪明的外貌,却并没有聪明的实质——小聪明,大糊涂,冷眼看看这种人怎样机关算尽,办出一件件蠢事,简直是令人好笑。例如有的人似乎是那样善于保密,而保密的原因,其实只是因为他们的货色不在阴暗处就拿不出手……这种假聪明的人为了骗取有才干的虚名,简直比破落子弟设法维持一个阔面子诡计还多。但是这种人,在任何事业上也是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因为没有比这种假聪明更误大事的了。”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一个不知道“急流勇退”的人实在是一个傻瓜,一个机关算尽的人最终会被算到自己身上。俗语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绝好写照。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之得祸。精明者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人之唯恐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也。

  《孙子兵法》中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两军对垒,聪明的将领常以假象造成对方之错觉,能而示敌以不能,使敌人松懈戒心,而自身却在积极准备,伺机制敌。本来能攻则守,有战斗力,却故意佯装不能攻、不能守、没有战斗力的样子,只是为了最后一举成功。

  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的朋友要离,个子虽然又瘦又小,却是个无敌的击剑手。他和别人比剑时,总是先取守势,待对方发起进攻,眼看那剑快挨着他的身子时,才轻轻一闪,非常灵巧地避开对方的剑锋,然后突然进攻,刺中对手。

  伍子胥向他请教取胜的诀窍,要离说:“我临敌先示之以不能,能骄其志;我再示之以可乘之利,以贪其心,待其急切出击而空其守,我则乘虚而突然进击。”

  三国时的张飞,是以嗜酒成癖而著称的,这是他的一大弱点,经常因此误事。但这弱点也给他帮了大忙。在硬仗面前,张飞偶尔利用自己逢酒必喝、喝酒必醉、醉必打人的形象,麻痹敌人的警惕神经,诱使其上当受骗。一次,张飞在巴西一带战败张邰之后,乘胜追击,一直赶到宕渠山下。张邰利用有利的地势据山守寨,坚持不出,五十多天,相持不下。张飞见状,就在山前扎住大寨,每日饮酒,饮至大醉,又坐在山前辱骂。刘备得知后,大惊失色,急忙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不但不惊慌,反而立即派人送去三车好酒,还在车上插着“军前公用美酒”的大旗。张飞得到美酒后,不但自己喝,还把美酒摆在帐前,令军士开怀大饮。

  那张邰在山上见此情景,以为张飞大寨全变成了醉鬼的天下,再也按捺不住杀敌的心情,便乘夜带兵下山,直袭蜀营。当他杀到张飞的大寨时,见帐中端坐一位大汉,举枪就刺,谁知竟是一个草人!等他知道中了张飞的埋伏时,已经晚了,结果被打得大败。

  能而示之以不能,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有能示不能,不能是假,能是本质,是基础。这样才能在敌方麻痹时伺机攻击,战而胜之。运用这一大智若愚术,是建立在对战争全局的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主动的。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达到“制敌而不致于敌”的日的,也常采用这种方法。

  日本的著名拳击手轮岛功一曾经有过这么一段事。由于前次的不幸失败而失去拳王宝座的他,决心在下回比赛中夺回冠军,于是宣布要向上届冠军挑战。但是不巧得很,在比赛前夕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这名拳击手居然全身裹着厚重的大衣,还戴着口罩,频频咳嗽,精神显得异常憔悴,使在场的记者十分不安。他们想,在此重大比赛的前夕,这位老兄的身体竟然是这般状况,真是太不幸了。

  相反,功一的拳击对手,身强体壮,一副自信的样子,人们都一致认定这场比赛的胜者非他莫属。然而比赛的结果竟然出乎大家预料,拳王宝座竟然被功一成功夺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在比赛的记者招待会上,功一不过是在“做戏”而已,其日的是要松懈对手的戒心。

  由此可见,生活中无论何种挑战,其道理是一样的。如果要松懈对手的警戒心理,就要善于运用“能而示之以不能”的大智若愚术。纵使自己具备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也万不可轻易地将它显示出来。如是,则凡事胜算大增。

  聪明圣贤,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法;富甲天下,守之以谦。此所谓大智慧也。

  看古典小说《红楼梦》后,特佩服薛宝钗的谋略,其待人接物极有讲究,且善于从小事做起:元春省亲与众人共叙同乐之时,制一灯谜,令宝玉及众裙钗粉黛们去猜。黛玉、湘云一千人等一猜就中,眉宇之间甚为不屑,而宝钗对这“并无甚新奇”,“一见就猜着”的谜语,却“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有专家一语破“的”:此谓之“装愚守拙”,因其颇合贾府当权者“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训,实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高招。读之而想,不由拍案:绝了!

  看《射雕英雄传》,忽然发现,郭靖之所以成为郭靖,并不只是因为黄蓉,而是他的傻。在他成功的道路上,有无数的善良人心甘情愿地为他当铺路石,黄蓉只是最大的那一块而已。

  想想吧,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所有的聪明人都把他当成弱者,忙不迭地为他出谋划策,江南七怪为他贡献了下半辈子,全真派老道守着内功心法不肯指点梅超风,可是却不惜千里到他身边手把手地教他;九阴真经、降龙十八掌是人人都想要的,却无一例外落到他的手上。

  人们常说:傻人有傻福。为什么?因为无论是聪明人还是傻人,都喜欢关照傻人。

  小陈和小张一起进了公司。小陈是农村孩子,辛辛苦苦考上了上海的大学。据说他第一次坐火车上学时,是他爸爸骑自行车把他送到车站的;小张是上海小囡,学习优秀,技能多样,一看就是精干的样子。两人进了一个部门,遇到的是同一个部门经理,待遇却大相径庭。

  经理觉得小陈实在是不容易,所以不忍心打击这个艰难长大的孩子,小陈效率低,因为他不熟悉上海;小陈业绩差,因为他在上海没有根基。而小陈谦虚、诚恳,看见部门经理立刻把她当成了大人物,态度恭敬,为人热情。这些安慰着部门经理在职场上已经沧桑的心。

  小张很敬业,工作上手很快,成绩斐然,可是经理觉得这是应该的,遇到小张犯了一点错误,经理会说:“小张,这种错误你也会犯?聪明面孔白长了?”小张有点娇气,且大二就开始在大公司实习的她见过不少大人物,一个小小的部门经理还不在她崇拜的名单上,所以遇到经理批评她,脸色就有点难看。她的脸色难看,经理的脸色自然也好看不了。

  于是经理每次派给小陈的活总比小张的简单,因为他能力有限。工作业绩评估的时候,小张听见的赞扬也没有小陈多,因为小陈的态度好,主观能动性强。小张很有点不甘心。其实小张应该看开一点,黄蓉的资质多好,洪七公硬是没有把降龙十八掌传给她,到了《神雕侠侣》的时候,还差点儿成了一个坏人,她不是比小张还冤?

  看似精明的人成功起来的确会难一些,因为你还未开口,别人已经把你当成了假想敌,和防备着你的人合作总会有点难。或者周围的人觉得你有不错的资质,对你的期望过高也是一种阻力,因此你让他们失望的概率会更高。

  ——如是看来,人还是傻一点好,不够傻的话,就装装傻吧。

  装傻,看似愚笨,实则聪明。人立身处事,不矜功自夸,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已。即所谓“藏巧守拙,用晦如明”。

  人人都想表现聪明,装傻似乎是很难的。这需要有傻的胸怀风度,既能够傻,又愚得起。《菜根谭》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也就是说老鹰站在那里像睡着了,老虎走路时像有病的模样,这就是他们准备猎物吃人前的手段,所以一个真正具有才德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显才华,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古时有“扮猪吃虎”的计谋,以此计施于强劲的敌手,在其面前尽量把自己的锋芒收敛,“若愚”到像猪一样,表面上百依百顺,装出一副为奴为婢的卑恭,使对方不起疑心,一旦时机成熟,即一举把对手结果了。这就是“扮猪吃虎”的妙用。

  不过,装傻实在是一门高超的大智若愚术。它需要出色的表演才能:拿出来表演的,是为了愚人耳日,真功夫却不可告人。或者装疯,或者装哑,或者装傻,或者装不知道。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掩藏真实日的;要求也只有一个,即逼真,使旁观者深信不疑。

  既是演戏,除了演技之外,.顶要紧的是自信。自信自己会成功,自信自已确能愚人耳目,自信自己演技胜人一筹。这样,演起戏来才会面不改色心不跳,沉着冷静,应付自如,仿佛完全进入角色。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受教于老子。当时老子曾对他讲:“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毫无益处的。

  中国旧时的店铺里,在店面是不陈列贵重的货物的,店主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只有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告诉他们好东西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有贼不惦记之理。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所以,无论才能有多商,都要善于隐匿,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的境界。

  所以聪明不露,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人们不本身是机巧奸猾还是忠直厚道,几乎都喜欢傻呵呵不会弄巧的人,这并不以人的性情为转移,所以,要达到自己的日标没有机巧权变是不行的,要学会装傻、懂得藏巧,不为人所识破,也就是大智若愚。

  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乜。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智若愚术更新,第1章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