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全面解读
李辅国身为宦官为什么能当上宰相
李辅国(704~762),本名静忠。本来是闲厩小儿,由于略通书计,高力士便命他掌管闲厩账簿。后来转入东宫侍奉皇太子。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在途中他劝太子李亨脱离玄宗,到灵武即皇帝位,即唐肃宗。在前往灵武的途中,至凤翔改名辅国。由于李辅国有拥立大功,肃宗遂任命他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从此专权用事,凡奏章、军符都由他掌管。收复长安后,他转升任殿中监、闲厩、五坊、宫苑、营田、栽接等使,兼陇右群牧、京畿铸钱、长春宫等使。他还在银台门决断国事,并置察事厅子数十人,即侦探,到处打探官员动静,朝中官吏微有小过,没有他不知道的。后升为兵部尚书,还不满足,又要求任宰相。并指使其他宰相向皇帝推荐他为宰相,但未能如意。宝应元年(762)肃宗将死时,他与宦官程元振等杀张皇后,拥立太子李豫(代宗)即位。因为他有拥戴之功,被唐代宗尊称为尚父,加司空、中书令,终于如愿当上了宰相。此后他更为跋扈,代宗难以忍受,遂逐渐削去他的权力,在时机成熟后,罢职归家,后被代宗派人刺死。
杨炎在财政方面有什么建树
杨炎(727~781),字公南,号小杨山人,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凤翔)人,著名的理财家。
杨炎出身于书香门第,曾祖父在唐初为国捐躯,父亲也曾考中进士,但隐居不仕。杨炎长得风流倜傥,一表人才。他最初在河西节度使吕崇贲手下做幕僚,很受器重。后入朝为官,他与常衮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文笔雄丽,名冠一时。元载待他“亲重无比”,屡屡提拔,后元载得罪,他也因此受到牵连。但久慕杨炎风华的德宗一即位,就任命他为宰相。
杨炎果然不负众望,一上任就在理财方面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把国家财赋从皇帝的私库里独立出来,有利于政府对财政的管理,朝野为之称颂。二是改变了税收制度,改“租庸调”为“两税法”。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改变了长久以来以户口、人丁为标准的征税原则,确立了按财产、土地征税的原则。不但减轻了劳苦大众的负担,而且扩大了征赋范围,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杨炎是个很有影响的理财家,却不是一个豁达大度的政治家。杨炎独掌大权后,专意报恩复仇,因为刘晏在诛杀元载时出过力,所以杨炎为给元载复仇,虚构罪名将其杀害。刘晏也是个德高望重的人物,他的冤死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也使杨炎的声望受到极大的损害。
马燧为什么被称为唐之名将
马燧(726~795),字洵美,唐朝后期著名将领,祖籍右扶风(今陕西西安西北),后徙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他治军严整,作战灵活,在平定叛将李灵耀、田悦、李怀光等战斗中屡立战功,为唐王朝的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堪称一代名将。
马燧自幼喜读兵书,立志从军。一日他与兄弟们一起读经书,他忽然停下来感叹道:“天下有事,大丈夫应建功于当代,以济四海,怎能辛辛苦苦地去做一个儒生呢?”于是他改读兵书。
安禄山起兵后,令贾循守范阳(今北京西南)。马燧劝说贾循倒戈,断掉敌人的后路。贾循犹豫不决,事情败露后被杀,马燧侥幸逃脱。
大历十年(775)马燧任河阳三城使。第二年汴州大将李灵耀在魏博镇田承嗣的支持下起兵反唐。马燧奉命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共同进讨。但李忠臣畏缩不前,马燧只得独自杀敌。汴州平定后,马燧奉命让功于李忠臣。不久,魏博镇田悦起兵,马燧再次奉命讨敌。在行军路上,他给田悦送信以示友好,使田悦放松戒备;至邯郸后,斩其来使,大破其军,在临洺又与田悦展开殊死搏斗。后逢“朱泚之乱”,他回军太原。李怀光反于河中后,马燧先后在陶城(今山西永济北)、长春宫(今陕西大荔境内)等地大败李怀光军,逼得李怀光走投无路,被其部将斩杀,献其首而降。
马燧以其卓著的战功名盖一时,但也有失误。在吐蕃问题上他料敌失误,致使唐军损失惨重,他因此被削夺兵权。死后赠太尉,谥“庄武”。
卢杞为什么被视为大奸相
卢杞(?~约785),字子良,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他的祖父卢怀慎是开元初年的宰相,名重一时,且治家严俭。卢杞相貌丑陋,满脸凶气,虽然承袭家风粗衣粗食,但在政治上惯于使用阴谋诡计,排斥异己,陷害忠良,是一代奸相。
古代名画
卢杞仗着父祖的功德直接步入仕途,加之本人心思缜密,巧舌如簧,在仕途上难免不春风得意。一个偶然的机会,卢杞受到了德宗的重视,升任为御史中丞,一年后就当上了宰相。上任后,卢杞妒贤嫉能,立威固权,名臣杨炎、颜真卿先后被其害死,李揆、张镒纷纷被挤出朝班,其他被害、被排挤之人不计其数。
杨炎身材魁梧,气宇轩昂,很看不起丑陋不堪的卢杞,经常借故不与卢杞在政事堂一起用餐,卢杞自然怀恨在心。恰逢梁崇义造反,受命前去讨伐的李希烈因久雨没有进军,卢杞乘机说:“李希烈迟迟不肯进军,主要是因为杨炎曾建议陛下不重用他。陛下何必为了一个杨炎而耽误了讨伐梁崇义的大事呢?依我之见,不如暂且免除杨炎宰相之职,等稳定后再起用他。”德宗本来就因杨炎曾把处死刘晏的罪过推到自己头上而心怀不满,就听从了卢杞的建议罢去了杨炎的相职。至此卢杞仍不罢休,又以杨炎家庙临近王气很重的曲江而借题发挥说杨炎蓄意谋反。这一下触动了皇帝最敏感的神经,杨炎也就必死无疑了。
卢杞整人的手段花样翻新,层出不穷。颜真卿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又敢说话,对于卢杞来说自然是个危险。对于德高望重的颜真卿,诬陷是行不通的,于是卢杞想出了更为毒辣的办法。建中四年(783),李希烈造反,卢杞乘机进言:“李希烈年轻气盛,一时头脑发热才如此,只要派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臣前去安抚一下就行了。颜真卿三朝元老,名望最高,是最合适的人选。”得病乱投医的德宗当然顾不得颜真卿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这一事实,急忙派他前去劝降。颜真卿一去,老迈之人饱受侮辱、谩骂,直至被杀。卢杞终于达到了假他人之手去除敌人的目的。
同年,卢杞为了达到排挤李揆的目的,派七十三岁的李揆出使吐蕃。当李揆向皇帝表达了自己老迈、身体不堪远行的意见时,卢杞阴险地说:“出使吐蕃必须选老练的官员,越老经验越丰富。况且李揆这次如果去了,以后其他年轻人就再也不能推辞远行了。”李揆终于病死于归途。
如果说平日无事搞搞个人斗争尚可原谅,那么当国家处于危难之中还继续如此就真是十恶不赦了。泾原兵变,德宗逃难奉天,李怀光前来勤王,德宗自然应该召见予以慰抚,但卢杞害怕李怀光谋害自己,就从中阻挠。李怀光觉得自己劳苦功高,皇帝连见也不见,以致怨气冲天,这成为他后来背叛朝廷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怀光反叛后,皇帝再度逃亡,平叛工作更为艰巨。
贞元元年(785),卢杞死于贬所澧州,走完了罪恶的一生。
裴延龄是什么人
裴延龄(728~796),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人。他为官奸佞,以谄媚、逢迎取得皇帝信任,办事无能,却整人有术。
贞元八年(792),丝毫不懂理财会计的裴延龄被德宗任命为度支使。上任后,他故弄玄虚,将左藏库分为六个别库:欠库、负库、耗库、剩库、季库和月库。库中财务不增加,只是多费了些簿书、账目及人吏而已。德宗皇帝却认为他很有理财能力。提拔他为户部侍郎。第二年他又以开通财货为名,巧立羡余、底折(以和市场价折充)、本分钱(皇帝庖厨钱)等名目,肆意搜刮,取媚于皇帝。裴延龄处处顺着德宗的意思说话,谄媚之本领空前绝后。为标榜四海升平,德宗想以报天恩的借口建神龙寺。建寺则需要一些长五十尺的松木,裴延龄趁机报告说同州有数千棵八十多尺的大林可做木材。德宗惊喜地说:“朕听说开元、天宝时,在京师附近寻觅五六十尺的木材已十分不容易,必须到很远的岚州、胜州一带才能得到,怎么现在近处就有了这么好的大树呢?”裴延龄满脸媚笑地回答道:“臣闻贤材、珍宝、异物到处都能存在,只是要遇到圣君方才能出现。开元、天宝年间怎么能出现呢?如今这上好的树木就生长于关辅,都是因为您是圣君,方才出现的啊!”对于这样的好事,德宗自然就不去分辨真伪了。为进一步取悦德宗,他上奏:“在粪土中得白银十三万两,得缎匹、杂货百万有余,此皆是库藏羡余,应移杂库别供支用。”
德宗对裴延龄的宠信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陆贽直言极谏,指出裴延龄的种种奸邪,德宗大怒,免陆贽相位,对裴延龄愈加亲厚。裴延龄“得理”不饶人,仍不断地在德宗面前诬陷陆贽,陆贽最终被贬为忠州(今四川忠县)司马。裴延龄还用种种卑劣手段谋害不少朝中忠直之士及与他不和或指斥过他的人。裴延龄有恃无恐,公然对人讲他一定会得到宰相这个职位的。他生病了,唯恐别人夺取权力,竟将一切度支的账目、印章均搬到自己家中。但自陆贽后,没人再敢讲他的不是。
德宗也知道裴延龄的“诞妄”,但还是完全听任他的诡计,异乎寻常地宠信他。贞元十二年(796)裴延龄去世,中外朝臣俱称贺,唯有德宗悲伤不已,为其举行隆重葬礼,只是朝臣们都不愿去吊祭。
颜真卿生平有哪些主要事迹
颜真卿(708~785),字清臣,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是北朝著名学者颜之推的后代,唐初学者颜师古的后世孙。颜真卿少年好学,文章做得好,书法也很好。开元年间考中进士,始入仕途。当他做监察御史时,一次出使到河陇地区,当时此地有冤狱,很长时间没得到正确的判决。适逢天旱,颜真卿做出裁决后,天下了雨,当地人称之为“御史雨”。
由于颜真卿刚直,坚决不依附杨国忠,被贬出京师,出任平原太守。当安禄山反迹越来越明显的时候,颜真卿未雨绸缪,以预防连绵大雨为借口,修缮城池,招兵屯粮,而表面上泛舟饮酒,若无其事,以免打草惊蛇。安禄山范阳起兵后,河朔一带望风瓦解,唯独平原城起兵坚守。颜真卿与哥哥常山太守颜杲卿联军抗叛,河北十七郡云集响应,合兵二十万,极大地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力量。后来因为无兵救援,力寡难支,在敌人强大的攻势下,颜真卿只得弃城奔灵武。
颜真卿忠良耿直,恪尽职守,军国大事知无不言,屡为权臣元载、李辅国等人嫉恨,出为外州刺史、长史。代宗时再次回到京师任尚书左丞,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德宗即位后,杨炎也嫉恨他的耿直敢言,改任为太子太傅,表面上予以尊宠,实际上是夺取了他的实权。
在唐玄宗刚刚听说爆发叛乱时,曾感叹地说:“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等听到平原派来的使者奏报后,极为高兴,对左右的人说:“朕不知颜真卿形状如何,所为得如此?”
贾耽在地理学方面有什么贡献
贾耽(730~805)字敦诗,沧州南皮(今属河北)人。他既是一位务实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地图学家和地理学家。
贾耽生于开元盛世,自幼喜爱读书,尤爱地理,天宝中考中明经科,步人仕途。由于才华出众,政绩突出,他从最初的县尉一路升迁到了宰相,其间曾任鸿胪卿,专门负责接待外国使节。贾耽居相位十三年,待人诚恳,克勤克俭,忧国忧民,是唐代中期重要的政治家。
除政治上的贡献外,他在地图学、地理学、方志学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划时代的贡献。在我国地图学发展史上,如果说裴秀(晋代)是制图理论的奠基人和创建者,那么贾耽就是制图理论的继承人和发展者。他创造性地用“古墨今朱,古今殊文”的注记方法绘制地图,将制图的方法提高了一步。贾耽自五十五岁开始,前后用了十七年的时间,绘制了巨大而又精详的唐代全国地图——《海内华夷图》,大概有十平方米大。这不仅是中国地图学史上的盛事,也是世界地图学史上的盛事,只可惜没有流传下来。另外由于长期担任鸿胪卿工作,贾耽有条件接触更多的外国使节和地理书籍,因此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有感于陇右地区积年被吐蕃占领的现状,他绘制了《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等图》,并作图说十卷,涉及山川河流、人口、驻军等,内容丰富,希望能为唐王朝收复失地做出贡献,可见其眷眷爱国之心。
贾耽地理著作颇丰,除上述之外,还有《皇华四达记》十卷、《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六卷、《吐蕃黄河录》四卷等等。他在《广州通海夷道》中详细地记录了从广州经越南、马来半岛,南到爪哇,西到印度、斯里兰卡,一直通到波斯湾沿岸各国的海上航路情况,记述得详细、准确。
陆贽在政治上有什么建树
陆贽(753~805),嘉兴(今属浙江)人,字敬舆。死后谥号为“宣”,后世亦称为陆宣公。大历八年(773),二十岁的他考中进士,继而又考中博学宏词科。在诗的海洋中,他的赋文独树一帜,他亦因此而扬名。德宗为太子时已闻其名,登基后任命他为翰林学士。
陆贽博古通今,才识练达,审时度势,敏于应变。在仓皇危难之际,全靠他过人的洞察力和冷静的应变能力,德宗才得以避免许多困厄,渡过危难。建中四年(783)朱泚乱京师,德宗被围困在奉天(今陕西乾县)。当时北面诸军受敌牵制,南方藩镇多闭境自守,观望不动,形势十分危急。值此人心向背之际,德宗在陆贽的反复劝谏下,终于在兴元元年(784)元旦向天下颁布了陆贽代为草拟的罪己诏,诏文情词恳切,一味引咎自责而毫不文饰。历数自己的幼稚暗昧:“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恤征戍之劳苦”,“天谴于上而朕不寤,人怨于下而朕不知”。斥逆臣之狂肆,哀民生之多艰,武夫悍将读后皆感动得流泪,对奉天之围的化解起到了重要作用。
陆贽精于谋略,是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李楚琳原是凤翔将,乘泾师之乱杀主帅自立,归附朱泚,及奉天围解,楚琳又归附朝廷,时处危难之际,德宗不得不承认他的风翔节度使地位,但旋即反悔。陆贽为其分析了安抚李楚琳的必要性,德宗听从了他的劝谏才得以免遭不测。兴元四年(787)陆贽揭露李怀光的反状,建议德宗令李晟移军,摆脱李怀光的控制,德宗予以批准,结果李晟军得以保全;而另外的李建徽、阳惠元的移军奏议没有被批准,结果这两节度兵马尽入李怀光之手。在财政上,陆贽劝德宗节俭,戒奢侈,也堪称济世良方。正如宋代苏东坡言,假使德宗听从陆贽的建议,则有可能重见“贞观之治”的盛况,成太平伟业。
奉天之难解除,德宗还朝,陆贽开始任宰相,但终因他直言谏诤,遭他人的诬陷,在其入相仅两年的时候被贬出京师,这一贬就长达十年之久。等到顺宗即位召他还朝,诏书未至,他已去世。一代英才,未尽其用,举世叹息!陆贽以文著称。他的文章和遭遇常常令人想到汉代贾谊,后人论及他的政论文也每每用贾谊来作对比。
韦皋在保卫唐朝西南边境方面做出过什么贡献
韦皋(745~805),字城武,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年轻时是建陵(肃宗墓)的挽郎,后来在凤翔节度使张镒的提携下,当上了陇州行营留后,开始掌握地方军权。朱泚造反时曾派使者劝他同反,他则杀掉使者,显示了对李唐王朝的忠心。此后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屡屡升迁。贞元元年(785),他被委以重任,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蜀地历来富庶,是唐王朝财赋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剑南西川节度使更肩负着镇守西南边陲的重任。四十岁的韦皋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在镇蜀的二十年中,他“服南诏,摧吐蕃”,立下了赫赫功劳,使“南诏入贡,西戎寝患”。
韦皋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是因为他采取了以招抚为主,用武为辅,争取西南各民族以孤立吐蕃的策略。韦皋入蜀后,深感南诏在平定吐蕃中有巨大作用。南诏本来是在唐王朝支持下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但天宝末年杨国忠错误地发动了两次对南诏的战争,致使南诏改臣吐蕃,甚至南诏王阎罗凤在叛唐后刻碑于国门,表明自己为人所逼,心里还是向着唐朝的。当韦皋得知当时的南诏王异牟寻有归唐之意后,马上派人前去招抚。韦皋不仅使南诏重新归唐,而且废除了过去强迫南诏子弟入京城做“质子”的制度,帮助南诏人民发展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同时韦皋也对其他西南边境的少数民族予以招抚,真正地实现了对吐蕃贵族的孤立。他借用武力,毫无后顾之忧地多次痛击吐蕃。他身先士卒,浴血奋战,转战千里,俘虏吐蕃宰相论莽热,彻底解除了西南边疆的困扰。
韦皋一生,位兼将相,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长达二十一年,为保卫唐代西南边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柳宗元的生平情况如何
柳宗元(773~819),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字子厚。是北魏侍中济阴公的后代,曾伯祖柳奭(shi)曾在高宗朝任宰相,父亲柳镇是太常博士。柳宗元出生于长安,也是在那里长大的。有的书上称他为柳河东,有时他也自称晋人,其实这只是沿用祖籍的习惯说法罢了。由于晚年被贬往柳州并最终客死于此,因而人们又称其为柳柳州。
古代人物
柳宗元少年时就很聪慧,尤其精通西汉诗赋,写得异常精美,为时人所称道。他儿时的文化知识主要是由他母亲卢氏教的,卢氏出身于涿郡范阳的大族,祖上也世代为官。受家庭的影响,柳宗元从小就以读书做官作为努力的目标。他父亲为官清正,刚正不阿,对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他于贞元九年(793)春考中进士,贞元十四年又通过了博学宏词科考试,被任命为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时因患严重风疾而不能正常处理国事,朝政由顺宗为太子时的亲信王叔文、韦执谊执掌。这二人都很欣赏柳宗元的才华,经常在一起讨论政事。“二王八司马”事件爆发后,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还未到任又远贬为永州司马。由于永州生活比较艰苦,因而不到半年他的母亲卢氏便因病去世了。元和十年(815)又被贬为柳州刺史,这时他的好友刘禹锡由于写诗得罪了当朝新贵们而被贬为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柳宗元不忍心刘禹锡母子别离,因为刘母年已八十余,不可能随其子长途前往,于是柳宗元就上疏请求让自己去播州,刘禹锡去柳州。后经裴度在皇帝面前再三说情,才最终让刘禹锡改去连州(今广州北部)。
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严令禁止巫术,又废除了典贴良人男女做奴婢的旧习俗。已设为奴婢的可按照时间计算应得的工钱,如达到所欠债务的数目则可以恢复自由。这项革新措施的实行,立即受到了当地广大贫苦百姓的欢迎,而且这一措施对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也是有利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柳宗元初到柳州时,年纪并非很老,然而由于长期的贬谪生活,特别是母亲的去世和刚到柳州堂弟就暴病身亡等事情,使他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承受了很大的痛苦和打击,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他在文学上成就很大,尤其是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鼓励后学,许多考上进士的年轻人不远千里向他学习。元和十四年(819),宪宗皇帝因受尊号而实行大赦,经裴度说情,才同意召回柳宗元。然而遗憾的是诏书还未到柳州,柳宗元就于同年十月病逝了,年仅四十七岁。有文集四十卷传世。
如何评价李吉甫这个历史人物
李吉甫(758~814),字弘宪,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少时好学,会写文章。二十七岁时被任为太常博士。他博学多闻,尤其对国家典制及其历代沿革特别精通,很受人们称赞。曾任屯田员外郎,后改任驾部员外,深得名臣李泌、窦参的赏识。
古代名画
陆贽当了宰相之后,李吉甫被贬为明州(今浙江宁波)员外长史,后遇赦,重新起用为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此时,陆贽也被贬到忠州,人们颇为陆贽担心,以为李吉甫定会伺机报复。出乎意料的是,李吉甫不计前嫌,对陆贽非常友好,终于赢得了陆贽的信任,人们也更加敬重李吉甫。宪宗即位,李吉甫被任用为考功郎中、知制诰,不久又升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中书小吏滑涣与宦官刘光琦亲善,经常弄权作弊,李吉甫力主除去二人。元和元年(806),西川节度使刘辟叛乱,李吉甫支持宪宗发兵讨伐,并提出了合理的出兵之策,因此深受宪宗信任。第二年,升任宰相。他生性聪敏,精通政务,又因贬在江淮十五余年,深知民间疾苦。因而担任宰相后,颇重民意,多纳贤才,甚有美称。
元和三年,宪宗举行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的制举考试,有人在应试对策中指责时政之失,言词激烈,无所回避,李吉甫认为考生是在攻击自己,哭诉于皇帝。宪宗听信李吉甫的话,将主持考试的官员贬谪,攻击朝政的考生们当然也名落孙山。
李吉甫看到裴垍久在翰林院,又深受宪宗信任,主动向宪宗提出重用裴垍,代替自己为相。元和三年九月,李吉甫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宪宗亲自到通化门楼为他饯行。在扬州(今江苏扬州),他仍然关心朝政,每遇军政大事,他都密疏皇上,陈述己见。他还在高邮(今江苏高邮)筑堤为塘,溉田数千顷,为当地百姓办了实事。
元和五年(810),裴垍因病免职。李吉甫于第二年春回到京师,拜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监修国史、赵国公。李吉甫再度拜相后,他针对时政之弊,提出了许多改革意见,如裁减官员、重新量定官员俸禄等。李吉甫还常为宪宗提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谏议,深受宪宗的赏识与信任。
李吉甫知识渊博,学术上亦很有成就。其著述有《元和郡县图志》、《六代略》、《国计簿》、《百司举要》等,但留传至今的只有《元和郡县图志》(图已丢失)。元和九年十月,李吉甫暴病而卒,终年五十七岁。
李吉甫作为唐后期一名政治家,史称他“该洽经典,详练故实”,虽时有沉浮,但始终对国家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他为人正直,且有突出的学术贡献,不愧为一代名臣。
杜佑是何许人?任宰相期间政绩如何
杜佑(735~813),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出身名门望族,十八岁以门荫入仕,历任济南郡(今山东济南)参军、剡县(今浙江嵊县)丞、工部郎中、江西青苗使、御史中丞、容管经略使、水陆转运使、户部侍郎等职。后因奸臣卢杞排挤,外放到地方,先后担任苏州刺史、陕州(今河南陕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等职。
古代皇帝
贞元十九年(803),杜佑出任宰相。德宗驾崩,杜佑行冢宰之职,又任检校司徒,兼度支盐铁使。当时王叔文为度支盐铁副使,杜佑因身为宰相而不能亲自处理度支盐铁之事,王叔文独揽大权。王叔文遭贬斥后,杜佑遂推荐李巽为副使。顺宗居丧期间,杜佑再次行冢宰之职,把度支盐铁之权交给李巽。当时,国家经费由度支总领,度支为了节省费用,常常让一官身兼数职,涉及各个官府,导致官员权务繁杂而又不得要领。杜佑对此进行了改革,他将营缮事务归于将作监,将木炭管理归于司农寺,将漂染业归于少府监。通过改革,简化了官员职务,理顺了管理环节。
元和元年(806),杜佑拜为司徒,封岐国公。这一年,党项暗通吐蕃在边境寻衅,边将为了邀功,力请出兵讨伐。杜佑认为唐朝政府财政紧张,不具备大规模用兵的有利条件,于是上疏极力反对用兵之事,并提出用怀柔之策安抚少数民族。宪宗非常赞成,采纳了他的建议。一年多后,杜佑因年老多病请求离职。宪宗准许他三五日一人中书省参与政事,且对他非常尊敬,每次见面时只称他的官职而不呼姓名。元和七年,杜佑连续四次上表请求离职,宪宗考虑到他的确是年迈体弱,只好准许其颐养天年。元和八年,杜佑患病而亡,终年七十八岁。
杜佑是唐朝中后期一位有名的政治家、理财家。他为人谦逊,为政宽厚,一生为宦近六十年,权衡事务总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深得人们尊重。但是行军打仗之事,却非其所长。贞元十六年(800),徐州张建封之子擅立节度使,德宗命杜佑为主帅统淮泗之军进讨,然杜佑一味固守,不敢进军,以致贻误了战机。
杜佑还是杰出的史学家。他一生勤奋,博学多闻。夜晚灯下苦读,虽位至宰相,始终孜孜不倦。贞元十七年,他在刘秩《政典》的基础上完成了《通典》二百卷。《通典》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典章制度的通史。书中叙事上起远古黄帝,下至玄宗天宝末年,有些甚至涉及肃宗、代宗时事,对历代典章制度的源流演变做了详细叙述,还收录了前人的评议和评论,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它开创了我国史书编著的新体例,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郑余庆为什么被当时人称为“一代儒宗”
郑余庆(746~820),字居业,出身名门荥阳郑氏之后。他历仕于德宗、顺宗、宪宗、穆宗四朝,贞元与元和年间先后两次拜相,是唐中期著名的大臣。
代宗大历年间,郑余庆举进士入仕。德宗贞元初,他由幕职官选为翰林学士,以工部侍郎知吏部选事。贞元十四年(798),晋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后因得罪被贬官为郴州司马。顺宗时,重新起用为尚书左丞。宪宗即位后,再度拜相。
郑余庆先后四朝为官,刚正耿直,奏闻文雅流畅,言多中肯,切中时弊。他还不畏权奸,宪宗朝有个中书主书叫滑涣,他职务虽低,但为人阴险狡诈,勾结权宦,干预朝政,气焰嚣张一时。有一次,宰相们在一起议事,滑涣竟然在宰相前指手画脚,目中无人。其他宰相都不敢惹他,唯独郑余庆当场把他臭骂了一通。后滑涣怀恨在心,暗中使坏,把郑余庆罢为太子宾客。直到滑涣贪污腐败的丑事被揭发,宪宗才恍然大悟,由此更加敬重郑余庆,累迁国子祭酒、吏部尚书。元和九年(814),郑余庆出任山南西道、凤翔节度使。后又历任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国子祭酒等职,封爵荥阳郡公。
郑余庆精通六经,在奏议中也能引经据典,为人所敬重。他还积极倡导儒学,一些不理解他的人都说他不合时宜。他的文集、表疏、碑志、诗赋广泛流行于世,在当时影很大。他为人清俭朴素,家无余财,志节始终不渝,不失儒者之道。他出将入相,为官显要,将近五十年,但却没有任何积蓄,所得俸禄,都分给了亲族故友。在他任节度使时,把所得的钱物都用来周济别人,很得人们的爱戴。唐宪宗知道他穷,每逢派中使外出,总是告诫他们不许向郑余庆索取任何东西。他死后,因为没钱安葬,穆宗特许给一月俸钱以帮助办理丧事。因为他的学识和品行为时人所敬仰,所以被时人称为“一代儒宗”。
韩愈生平有哪些事迹
韩愈(768~824),字退之,邓州南阳(今河南孟县)人。由于先世居于昌黎(今河北昌黎),故世称其为昌黎先生。三岁时父母双亡,靠兄嫂抚养长大。幼时聪慧好学,博闻强记。贞元八年(792)中进士,但是并未很快被任用。宰相董晋出任宣武节度使,韩愈被聘为幕僚。董晋死后,又为宁武节度使张建封宾佐。后来入朝,任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他生性率直,疾恶如仇。贞元十九年(803),韩愈上疏数千言,极言当时政出多门、宦官专权及宫市掠夺的弊政,触怒了德宗皇帝,被贬为连州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又改任江陵(今湖北江陵)法曹参军。
韩愈
元和初年(806),韩愈被召为国子博士,后升任都官员外郎。元和八年,韩愈为犯赃贬官的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令柳涧上疏申诉,得罪了当权者,又贬为国子博士。韩愈才高气盛,由于在官场上不得志,累遭贬黜,遂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者见到此文之后,大受感动,认为韩愈很有史才,于是将他调任比部郎中、史馆修撰。次年,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
元和十二年八月,宪宗任宰相裴度平定淮西,韩愈由裴度推荐任命为行军司马。淮西平定以后,韩愈因随军有功,提升为刑部侍郎,仕途很是得意。然而,很快因《论佛骨表》之事再次遭贬。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佛指舍利,唐代每三十年迎一次佛骨,据说每逢迎佛骨之年,岁丰人和。元和十四年正月,宪宗命中使杜英奇与宫人三十多人迎佛骨。佛骨入京后,先在宫中供奉三日,然后又遍送长安诸寺供奉,好多百姓荒废产业而虔诚膜拜。韩愈素不信佛,上疏反对,触怒了宪宗皇帝,于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在潮州,韩愈曾组织民夫将州城西一个大水池决堤放水,消除了当地百姓的鳄鱼之患,并作《鳄鱼祭》一文,以资纪念。后改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他在袁州废除了当地买卖奴婢的陋习,故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元和十五年(820),韩愈拜为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七月,镇州(今河北正定)叛乱,穆宗派韩愈前去宣慰。韩愈到达镇州后,召集叛军,谕以大义。他言辞恳切,使叛军头目王廷凑敬畏不已。回朝后,升任吏部侍郎,后又任京兆尹等职。长庆四年(824)十二月,韩愈病逝。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所以后世敬称他为“韩文公”。
韩愈一生为官为政,同时做诗撰文,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思想家。他的文学和思想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其作品除《韩昌黎集》外,还有《顺宗实录》流传于世。韩愈思想的主流是儒学传统,他的哲学代表作有《原道》、《原性》、《原人》、《原毁》、《原鬼》等,阐述了他的天命论、道统论和人性论。这些思想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天命论”在韩愈的世界观中占统治地位,强调天是有意志的,人是无法改变的。道统论强调的“道”是儒家之道,是以孔孟所讲的仁义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主张博爱是“仁”,行为合乎封建等级秩序就是“义”,按照“仁义”的法则行事就是“道”,内心具备了“仁义”就是“德”。认为这种“道”自古延续至今。这种儒家思想到宋朝加以发挥,被称为“道”或“理”,被宋明理学家更进一步哲学化了。“人性论”也称“性情说”,“性”是人性,即人的本性,由仁、义、礼、智、信组成。由于人对五德具备情况不同,决定了人性的不同,韩愈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即“性三品说”。
元稹的人品为什么前后期截然不同
元稹(779~831),字微之,在二十四岁时与白居易同时考中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他又考取制举才识兼茂科,名列第一,授右拾遗。与白居易一样,在刚刚踏上仕途时,他也抱着“兼济天下”、为国除弊兴利的愿望。
元稹生性敏锐,既然身为谏官,便不愿碌碌度日。被授官的当日他便上疏论谏官之职,以后又论及西北边事,皆朝廷大事,宪宗多次召他询问方略。但元稹很快受到权贵们的嫉恨,被出为河南县尉。恰在此时他的母亲病逝,没有赴任。服丧结束后,他被授为监察御史。元和四年,元稹出使东蜀,弹劾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擅自加赋,又吞没吏民田宅、奴婢及财物。当时严砺已死,七州刺史都被责罚。元稹虽然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但引起朝中与严砺交好之人的厌恶。其后元稹又弹劾了一批不法官吏,使得他们非常不满。后来宦官刘士元在驿馆羞辱元稹,打伤了他的脸。事发之后,执政借口元稹年少气盛,务作威福,将他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这次贬斥对元稹是一次很大的打击,他逐渐改变了过去的信条和做法。史书上说他“信道不坚,遂失所守”。元和十四年(819),元稹回到京师任膳部员外郎。穆宗一直很欣赏元稹的文采,与元稹相厚的宦官崔潭峻进元稹诗歌数十百篇,穆宗大悦,即擢祠部郎中、知制诰。朝中宦官因崔潭峻的缘故,争相与元稹结交,元稹益发得到穆宗重用。长庆二年(822),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裴度同为宰相。但因为元稹在朝中没有威望,诏下之日,朝野皆讥笑之。元稹思穆宗恩宠眷顾,超次拔擢,急于有所建树以报答皇恩,堵塞众人之口。当时深州有战事,元稹的好友于方诡称有人可以说服叛贼,但需要兵部空名告身二十,以便宜行事。于方以此卖官纳贿。后元稹给于方二十个兵部告身之事暴露出来,元稹、裴度俱罢相,元稹出为同州刺史。谏官言此事与裴度无关,裴度不当罢,而责罚元稹太轻。穆宗回护元稹,只削去其长春宫使之职。
大和三年(829),元稹入朝为尚书左丞,整顿纲纪,出郎官无状者七人,然而因元稹威望扫地不被公议所赞扬。恰值宰相王播突然死亡,元稹四处活动,想要恢复失去的宰相之位,但没有结果。不久拜为武昌军节度使,大和五年七月,卒,年五十三,赠尚书右仆射。
如何评价李逢吉这位历史人物
李逢吉(758~835),字虚舟,陇西(今甘肃陇西东南)人,唐代政治家。
李逢吉在唐德宗贞元年间考中进士,被范希朝辟为振武节度掌书记,后又入朝为左拾遗、左补阙、改侍御史,充入吐蕃册命副使、工部员外郎,又充入南诏副使。元和十一年(816),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逢吉为人阴险诡诈,妒贤害能。宪宗命裴度总领兵讨淮、蔡叛军,李逢吉恐其成功后位在己上,便暗中破坏,没有得逞,却由此与裴度交恶。到裴度亲征时,学士令狐楚因制辞不合旨,遭到贬斥。李逢吉因与令狐楚相善,也被罢去宰相之职,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检校兵部尚书。唐穆宗即位后,李逢吉因曾服侍东宫,觉得有侍读之恩,便遣人密结权贵,求还京师。长庆二年(822),他被召入朝,为兵部尚书。恰巧裴度也在此时自太原入朝,朝廷以裴度招降河朔有功,与工部侍郎元稹先后拜为宰相。因元稹结交内官为士人嗤笑,裴度在太原时,数次上疏言元稹奸邪。李逢吉认为二人同为宰相,势必倾轧,乃遣人诬告元稹结交小人,欲行刺裴度。元稹、裴度俱被罢相。李逢吉取而代之,成为宰相。他与朝中不得志之人结纳,把持朝政,捏造诽谤,百般中伤裴度。赖学士李绅、韦处厚数次在皇帝面前申诉力谏裴度于国有功,裴度才得以以仆射之职留在朝中。当时唐朝已失河朔,徐、汴两州动乱,天下俱思裴度再秉国政,以攘动乱。及李逢吉挟私嫁祸裴度,夺其权,四海侧目。李逢吉又厌恶学士李绅得到穆宗宠信,阴谋将其赶出朝廷。他任命韩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认为李绅褊(biǎn)直,韩愈木强,两人必起争执。后来李绅果然与韩愈意见不合,在朝堂上争吵不休。李逢吉乘机罢韩愈为兵部侍郎,李绅为江西观察使。敬宗时,李逢吉又企图阻止裴度入朝为相,没有得逞,乃以使相出镇山南东道。大和中,移镇宣武。大和八年(834),其侄李训当政,征拜他为左仆射,后以司徒致仕。大和九年卒,年七十八,赠太尉,谥曰“成”。
柳公权的生平与书法成就如何
柳公权(778~865),唐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
柳公权自幼好学,十二岁便能作辞赋。元和初年,他考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皆侍书禁中。文宗时,累迁中书舍人,有诤臣风,授谏议大夫。开成三年(838),转工部侍郎,迁承旨学士。武宗时,为集贤院学士、判院事,累官工部尚书。
柳公权为人宽厚正直,为官时多次直言进谏。为勋戚家书写碑志获金每岁达到巨万,尽付家中主藏奴仆代为收藏,被奴仆窃去大半。他曾特意收藏银器一套于笥(sì)中,后来打开发现锁匙完好而银器不翼而飞,他询问仆人,仆人推说不知道,柳公权只是笑笑说:“银杯羽化耳。”便不复追问。唯砚、墨、册簿,自己锁鐍(jué)密藏,绝不假手他人。
柳公权善书法,尤工正楷。初学王羲之,得力于欧阳询、颜真卿笔法。书体道健,结构劲挺,虽不及颜书体局宽裕,亦别自成一家,号称柳体,与颜真卿并称“颜柳”。当时贵宦家墓碑铭志非其所书,人们就认为他的子孙不够孝顺。外邦入贡,均另备货贝曰:“此购柳书。”可见当时柳公权的书法得到许多人的喜爱,影响已经超越了国界。
唐懿宗初,柳公权以太子少师致仕。咸通六年(865)卒。
白居易为什么一生仕途坎坷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太原人,后迁居于下邦(今陕西渭南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及第,贞元十八年又考中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从此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从一开始,白居易怀着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抱负投入到政治生涯中。宪宗元和元年(806),他与好友元稹仔细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写出了《策林》七十五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吏治、文化等方方面面,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同年四月,白居易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对策语直,入第四等,授盩厔(zhōuzhī,今陕西周至)尉。县尉的职责是“拜送长官”,“分判众曹,收率课调”,白居易不愿去压迫百姓。元和二年,白居易被召回长安,授翰林学士。次年,除左拾遗。左拾遗为谏官,正是他乐于担任的工作,在任左拾遗的几年中,屡屡上疏针砭时弊,并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颜直谏,极言宪宗之误。宪宗心中不乐,对宰相说:“白居易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在难以忍受。”因为家贫,元和五年改任为京兆府户曹参军,第二年因母病故回乡守制。元和九年,白居易“丁忧”(守丧)期满回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赞善大夫是一个闲职,职务只是陪太子读书,却无权过问朝政,但这并不能阻止白居易。元和十年春,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杀了宰相武元衡,刺伤御史中丞裴度。此事一出,朝野哗然,宰相在京城被杀,是藩镇对朝廷的莫大蔑视,更是朝廷的奇耻大辱,但满朝文武惮于藩镇威势,竟无一人敢上疏提出对策。白居易出于义愤,不顾不能先于谏官奏事的朝规,首先上疏请求追捕凶手,因此激怒朝中与藩镇勾结的官吏,将白居易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这是诗人仕途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之后,白居易一直徘徊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矛盾之间,但他仍然关心社会现实,渴望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元和十四年,白居易奉调回京,任司门员外郎,后改授主客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十二月,爆发了“使酒骂座”事件。李景俭等人因不满朝廷在出兵讨伐藩镇叛乱时的无能,借酒闯入中书省,直呼宰相之名,面数他们的过失。事后李景俭等人均被贬黜出京。白居易虽极力上疏营救,奈何不果。同时,他的好友元稹又因积极主张讨伐河北藩镇而开罪于权贵,被贬为同州刺史。白居易深感回天乏力,自请出为外任。长庆二年,他被任为杭州刺史。宝历元年(825)又为苏州刺史。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官员,他仍力所能及地为百姓做一些好事。会昌二年(842),白居易坚持辞去太子少傅官职,以刑部尚书致仕,结束了他长达四十年的仕宦生涯。
白居易
崔祜甫在宰相任中有何作为
崔祐甫(721~780),字贻孙,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中唐宰相。天宝年间考中进士,补寿安县尉,肃宗时任起居舍人,代宗时为中书舍人。他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敢直言极谏。
代宗朝常衮为宰相,时中书省缺侍郎,祐甫以舍人摄省事,二人常遇事争执不下。于是常衮调他任吏部选事,崔祐甫每次拟定的官员人选,常衮总要驳回。恰逢朱泚上奏军中出现猫为鼠哺乳的怪事,常衮率领群臣去祝贺皇帝,认为这是祥瑞之事。崔祐甫则反驳道:“人养猫是要它捕食老鼠,为人除害。今猫不捕鼠反而养老鼠,是失其本职。犹如执法官吏不惩邪恶违法之人,边将不抵抗入侵之敌。我认为应当派人巡察地方贪官污吏,告诫边防守将要严加防范,则可以消除这种怪异现象。”代宗很赞同他的话,而常衮则更加嫉恨他。
代宗死后,在代宗灵前,为守丧事宜,两人再次冲突。一怒之下常衮欲贬崔祐甫,未征得郭子仪、朱泚的同意便在诏书上联署其名,被德宗视为欺君,遂罢贬常衮,任崔祐甫为相。祐甫为相后,选官允当,受到皇帝以及朝臣的认可。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为试探朝廷对他的态度,上表进献钱三十万贯。德宗不知如何应对,问计于祐甫,祐甫说:“李正己献钱是行诈,不如派使者前去劳军,将所献钱转赐军内将士,李正己若承命,士卒必感谢皇恩;若违抗,则军内自乱。这样也向其他藩镇表明朝廷并不贪图地方的贿赂。”德宗采纳了他的意见,李正己自然是哑巴吃黄连,只得拿钱赏赐部下。因崔祐甫有一定才能,为政期间政绩颇丰。建中元年(780),崔祐甫病死,时年六十岁,追赠太傅。虽在仕途,他勤于读书撰文,有文集三十卷传世。
刘禹锡的生平状况如何
刘禹锡(772~842),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梦得。一说他是中山(今属河北)人。武宗会昌二年(842),刘禹锡曾写过一份自传《子刘子传》,在这份自传中,他自称为洛阳人。
贞元九年(793),刘禹锡考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辞科,授太子校书,后来又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处当记室,受到杜佑的赞赏。贞元十九年,他随杜佑入朝,授监察御史。他与当时服侍太子的翰林学士王叔文交好,王叔文“以宰相器待之”。贞元二十一年初,唐顺宗即位。由于顺宗长期生病,不能料理国事,王叔文得到重用。刘禹锡也得以参议国政,开始了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改革,因而遭到宦官和与之勾结的官僚们的嫉恨。贞元二十一年八月,宦官俱文珍勾结大官僚与藩镇势力,强迫顺宗逊位,拥立太子李纯(宪宗)为帝。改革派全遭贬斥,刘禹锡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逐居朗州十年。元和十年(815),他被召回长安,不久又因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一诗,触怒新贵,被斥为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后改为连州(今广东北部)刺史。长庆元年(821),改任夔州(今四川奉节)刺史,长庆四年,调行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大和二年(828),他被召回长安,任主客郎中,作《再游玄都观》诗,表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奋斗到底的勇气。大和五年(831),他出任苏州刺史,后又相继转为汝州刺史、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二年(842)七月病逝,终年七十一岁。赠户部尚书,他的作品主要收录在《刘宾客集》中。
白敏中是什么人?如何评价他任宰相期间的作为
白敏中(792~861),字用晦,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北)。唐代诗人,白居易从父弟。
白敏中少孤,跟随诸长兄学习。长庆二年(822)中进士,辅佐义成军节度使李听,历河东、郑滑、邠(bīn)宁三府节度掌书记,试大理评事。大和七年(833),因母亲病逝守母丧退居下邦。会昌初,他以殿中侍御史分司东都。同年夏,转为户部员外郎,回到长安。唐武宗素闻白居易诗名,及即位,想要征用他。宰相李德裕认为白居易已经是衰病之躯,不能上朝谒见,以其辞艺类似白居易,举荐白敏中。遂诏白敏中为翰林学士,改兵部员外郎、承旨学士。宣宗立,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牛李党争中,白敏中为牛党要员,不断诬陷、打击李德裕,及李德裕被贬,敏中抵毁甚力,议者訾(zǐ)恶。李德裕亦言“惟怨报德为不可测”,斥责白敏中。此后白敏中又历任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太原郡公,五年之中十三迁。
等到崔铉任宰相后,企图专辅政之权,于是担心白敏中位在己上。这时恰逢西北的党项族屡次骚扰边境,崔铉趁机向皇帝进言应派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前去镇抚。朝廷于是任白敏中为邻宁节度使、招抚制置使。白敏中到任时,属下将领已打败入犯之敌。他于是劝说党项人归顺朝廷,并在终南山至黄河间设屯卫以防外患,回绕千里。第二年,又改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他在任上增骡军,完创关壁,治蜀五年,有功绩。唐懿宗即位,召他拜为中书令。咸通二年(861),出为风翔节度使。不久以太傅致仕,诏书未至,卒,赠太尉。
牛僧孺在牛李党争中充当什么角色
牛僧孺(779~847),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德宗贞元时中进士,任伊阙尉,迁监察御史。宪宗元和三年(808),因对策中批评时政,为宰相李吉甫所排斥,久不得叙用。至穆宗时,累官至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敬宗时,出任武昌军节度使。文宗大和四年(830),再次还朝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武宗时,李吉甫子李德裕为相,他被贬为循州长史。宣宗时还朝,于途中病死。著有传奇《玄怪录》。
牛僧孺是牛李党争中牛党的首领之一,与李逢吉、李宗闵、杨嗣复、白敏中、令狐绚等结为朋党,与李德裕为首的李党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斗争。牛党执政期间,则大力排挤李党人物;李党得势时,又排挤倾轧牛党,双方水火不相容,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朝廷政治。牛僧孺曾两次拜相,在任期间,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唯知排挤异己,勾结宦官,打击排挤裴度等正直官员,对藩镇采取妥协政策,把持朝政,“权震天下”。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对牛僧孺曾给予了严厉的批评,后世学者也认为牛党在政治上不如李党积极进取。
李德裕为什么被称为“李党之首魁”
李德裕(787~850),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宪宗时名相李吉甫之子。少年时苦心力学,尤精《汉书》、《左传》。他自以为门第高贵,耻于与诸生共同参加科举考试,所以无意于仕进。后来先到藩镇幕府任职,逐渐升任大理评事、殿中侍御史等职。唐穆宗即位后,升任考功郎中、知制诰,转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他在翰林时,李绅、元稹等人均在翰林任职,往来密切,遂为牛党李逢吉所厌恶。元稹、裴度罢相后,当时牛僧孺与李德裕拜相的呼声都很高,牛僧孺由于有李逢吉的帮助得以任宰相,而李德裕则被排挤出京,外任浙西观察使,后又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职。所到之处,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唐武宗即位后,早就闻李德裕的大名,遂召人京师拜为宰相。在任期间,他辅佐武宗讨平了擅自袭任泽潞节度使的刘稹,沉重地打击了跋扈藩镇的气焰。他还力主对侵犯边境的回鹘坚决回击,从而保证了唐朝北部边境的安宁。唐武宗坚持抑制佛教发展,采取措施打击佛教,也得到了李德裕的支持。武宗死后,唐宣宗即位,牛党重新得势,他被贬为崖州(治今广东琼山东南)司户,后死任上。著有《次柳氏旧闻》、《会昌一品集》等书传世。
李德裕被视为李党首魁,与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明争暗斗。总的来看,李党的政治主张更积极一些,而牛党则趋于保守。如在对待跋扈藩镇问题上,李党主张讨伐,牛党则主张姑息;在对待吐蕃、南诏等民族问题上,李党的态度比较积极,主张练兵强国,用军事手段保卫疆土,而牛党则主张姑息,以息事宁人为能事,主张消极的防御;在对待宦官问题上,两党都利用过宦官势力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但牛党之人则陷得更深一些。且李党人物大都政绩突出,不像牛党人物多碌碌无为。不过李德裕以门第自高,反对科举考试,主张朝廷公卿大臣应由贵族子弟充任,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李德裕任宰相期间有什么作为
李德裕一生曾两次拜相,第一次在文宗大和七年(833)二月,但是到次年九月,就被牛党排挤出朝,任镇国军节度使。第二次拜相是在武宗会昌元年(841)九月,至宣宗大中元年(847)罢相。李德裕第一任宰相由于时间短暂,很快就被排挤出朝,故没有大的作为,他的成绩主要在第二次任宰相期间。
在这期间,李德裕主要办了以下几件大事。其一,回鹘被黠戛斯击破,部族离散,无法在故地容足,余众在其乌介可汗率领下南迁,同时还带来了早年远嫁回鹘的唐朝大和公主,于会昌二年,逼近塞上,并遣使向唐朝求助兵粮,同时还要求借天德军辖区以安置公主。朝臣多主张出兵进击,而李德裕认为回鹘过去曾有功于唐朝,应该借给粮食,天德军兵寡将弱,不能抵御回鹘,先借其粮,然后静观其变,再做决定。不久回鹘发生内乱,乌介势孤,遂率军侵扰唐朝边境。李德裕命大将石雄奇袭回鹘牙帐,夺回大和公主,然后出兵击退了回鹘的侵扰,稳定了唐朝的边界。其二,泽潞节度使刘从谏死,其侄刘稹不待朝命自为留后。朝臣中不少人主张授予节钺,承认其地位。李德裕认为泽潞不同于河北三镇,力主用兵讨伐。在讨伐泽潞的过程中,太原发生兵变,驱逐其节度使李石,拥立都将杨弁为留后。李德裕主张用兵讨叛,终于平定了这次叛乱,稳定了河东地区。接着官军一鼓作气,终于攻下潞州,平定了刘稹之乱。这次胜利是唐朝自平定淮西以来,在平定藩镇之乱中最大的一次胜利,对提高朝廷威望,震慑不法藩镇,稳定社会秩序都有极重要的意义。其三,在这期间,李德裕整顿朝政、吏风,限制宦官权势,发展社会经济,制定法规,使唐朝的政治气象为之一新,受到了史家的高度评价。《旧唐书·李德裕传》评价说:“德裕特承武宗恩顾,委以枢衡。决策论兵,举无遗悔,以身捍难,功流社稷”,确是比较客观的评价。
大宦官杨复光是何许人
杨复光(841~883),福建人氏,本姓乔。在唐宣宗统治时期,从福建来到长安,入侍皇宫,当时只有十几岁,于是投在内常侍杨玄价门下,成为其养子,改名为杨复光。
懿宗即位以后,杨玄价以拥戴之功恩宠特异,对于军政号令、拜免将相等事都横加干预,杨复光耳濡目染,深切感到权力的重要,同时也意识到要想成就大事,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为此,他向杨玄价请求到地方担任监军。杨复光虽然身为宦官,却略涉武功,而且善于谋划布阵,所以在担任监军的期间,很多人都对他印象不错,凡有征讨作战,杨复光也一定参加。
古代名画
僖宗乾符二年(875),唐末农民大起义正在如荼地发展。在此期间,杨复光历任曾元裕、宋威、王铎诸军的监军,帮助镇压农民军,维护唐廷的统治。乾符四年,王仙芝所率领的义军被曾元裕、杨复光击败。杨复光当时担任招讨都监之职,他看到农民军力量分散,就派了判官吴彦宏潜入义军内部,诱说王仙芝投降。王仙芝大为动摇,随即派大将尚君长等亲自就投降事宜展开谈判,谁知在途中被招讨使宋威派兵抢劫而去,宋威为谎报战功,奏称自己和尚君长军队在颍州西南作战,俘获了尚君长等人。杨复光向朝廷上奏,言明实情,但是宋威为了防止他节外生枝,竟抢先将尚君长一干人全部杀害,结果这一次劝降因为宋威的缘故而没有成功。
广明元年(880),黄巢义军攻入长安。不久,黄巢命令大将朱温攻打邓州,杨复光兵败,逃到许州,准备投靠忠武军节度使周岌。周岌曾是杨复光的部下,广明元年十一月任忠武军节度使。十二月农民军攻下长安后,周岌就投降了黄巢,但是周岌并不是一心降巢,杨复光此时也看出了周岌的观望之意,便想劝他复归朝廷。中和元年(881)五月的一天,周岌设宴,邀请杨复光赴宴,杨复光的左右侍从都认为这可能是阴谋,劝他说:“周岌已经投降了黄巢,恐怕对你要下毒手,千万不能去啊。”杨复光却认为这是个劝降的好机会,不能轻易放过,于是对部下说:“事情已到了这般地步,也只能舍生取义了!”随后亲自赴宴。酒宴时,周岌谈起了唐朝政府的一些事情,杨复光见时机成熟,对周岌说:“大丈夫应该感恩报答,你从一般的小百姓一跃成为公使,这都是当今天子给予的,为何要舍弃天子而向贼人称臣?”第二天,杨复光派他的养子杨守亮率兵在旅馆把农民军的使者杀死,周岌便公开叛变义军,投归朝廷。
之后,杨复光又成功吞并了蔡州割据者秦宗权的部分军队,并将它分为八都,自任总指挥。不久,被皇帝升任为天下兵马都监,监督诸路大军,入关镇压农民军。王重荣为东面招讨使,杨复光率兵与他会合,向长安进发。中和二年(882)夏,王重荣、杨复光进攻同州(今陕西大荔),和朱温对峙。杨复光派奸细潜人同州城,先以高官重金收买了朱温的部将胡真、谢瞳,接着胡、谢二人又极力劝朱温投降。九月,朱温公开叛变义军,举城向杨复光投降,从而使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随后,杨复光又联合沙陀贵族李克用收复长安,击败黄巢义军,成功镇压了这场起义。
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杨复光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长安收复以后,僖宗回到京城,下诏晋封杨复光为开府仪同三司,同、华制置使,封弘农郡公,赐号“资忠辉武匡国平难功臣”。但是杨复光还没有享受一下特权,就于中和三年六月,突然得病,死在了河中,时年四十二岁。杨复光虽然身为黄门近幸,但向来胸怀大志,善于安抚军心,战场上也常常身先士卒,屡立战功,故去世时,军中上下悲痛欲绝。
李密自愿降唐,为什么又叛唐
李密率领的瓦岗军被王世充打败后,走投无路,决计投奔唐朝。早在李渊太原起兵反隋时,曾写信给李密,称他为兄,还推他为反隋义军的盟主。李密以为自己率领瓦岗军长期和宇文化及、王世充作战,使李渊无东顾之忧,才得以轻松入关,占领长安,对于唐朝的建立自己是有很大功劳的,李渊一定不会亏待自己,因而李密决定率部下前往长安投奔唐朝。李密原以为李渊一定会拜他为宰相,但是到了长安后,唐高祖虽然对他很客气,却只给了他光禄卿的官职,虽然位列九卿之一,但却属于事务性的官职,没有多大权力。最让李密没有面子的是,每当重大的朝会仪式,作为光禄卿的他还要主持廊下食,给百官供给食物。这使李密感到极大的耻辱,所以他很后悔投唐,等待机会东山再起。
武德元年(618)十一月,唐高祖决定派李密出关招降他的旧部,李密以为机会来了,决定乘机重新起事。对于李渊的这个决定,唐朝很多官员反对,他们担心李密会重新拉起自己的势力,极力劝止李渊,不要放走李密。于是李渊又改变了主意,命已经出发的李密返回长安。李密半路接到命令,以为唐高祖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便决意叛唐。他打算先攻下桃林县(今河南灵宝),然后收编那里以前自己的部队,补充粮饷,再北渡黄河,前往黎阳。他的旧将徐世勋仍驻守在那里,有很大的势力,他只要到了黎阳,就可以再次独树一帜,争夺天下了。十二月,李密设计攻下桃林县。在熊耳山南山道的进军途中,李密遇到唐将盛彦师的伏击,李密被杀死,死时才三十七岁。
所谓“石璧九经”是怎么回事?现收藏于何处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工部侍郎郑覃向朝廷奏称传统的经籍中颇多讹谬之处,请求召集饱学之士一起校订经典,并依据东汉蔡邕刊碑的前例,勒石于太学。文宗准其所奏。
郑覃遂奏请以起居郎周墀、水部员外郎崔球、监察御史张次宗、礼部员外郎温业等校订《九经》文字,然后刻于碑石。所谓“九经”,指《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粱传》。接着,文宗又下令由翰林勒字官唐玄度复校字体。开成三年(838)十月十三日,郑覃奏称国子监《石经》修成,并《孝经》、《论语》、《尔雅》共有一百六十卷,是为“石壁九经”。
“石壁九经”现保存于陕西省碑林博物馆内,又名《开成石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石刻儒家经典书籍,为国宝级的珍贵文物。
“上巳”是什么节日
“上巳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因为是在夏历三月初三,所以又被称为“三月三节”。在唐朝,上巳节的娱乐活动主要有修禊、踏青游宴、曲水流觞等,内容丰富,妙趣横生。
修禊也就是上巳春浴。据《荆楚岁时记》载:汉代人徐肇,在某年三月初连得了三位千金,可是在三月之内又都夭折了。人们以为是有邪魔附身,于是争相到水边洗涤,来驱逐邪怪,从此以后,就相沿成习。在唐代,在上巳这一天,人们也要结伴到郊野水畔,用清水洗涤污垢,以驱除病魔。加上这时春光无限,人们相携漫游时,常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坐下,戏水赏花,饮酒作乐。长安周围的风景名胜区,像杏园、曲江、乐游原等,成为唐人聚会的首选之地。大诗人杜甫在他的《丽人行》一诗中,描绘了盛唐时上巳日士女游春的盛况:“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此外,游人在河边谈笑取乐的同时,还常常将酒杯放在托盘上面,让盘顺水漂流,人则顺水游走,酒杯漂到谁的面前,那人就倾杯而饮。因为流水弯曲,所以称之为“曲水流觞”,又因长安的游人常在曲江聚会,所以又有“曲江流饮”的美称。
上巳节这一天,皇帝也常常参加游宴活动。据康骈《剧谈录》记载,每逢上巳这天,皇帝就在曲江大宴群臣,并有乐舞助兴。此时,湖中彩船荡摇,皇亲贵戚、翰林学士泛舟湖中,颇为壮观。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青年男女也往往趁此机会,在水边自由结交,彼此中意的就互表衷肠,定下终身,留下了许多佳话。上巳节传到日本以后,发展成为后来的“女儿节”。在中国,则逐渐合并到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是什么节日
“寒食”是冬至以后第一百零五日,一般多在夏历清明节前一两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士介子推而创设的一个节日。介子推对晋国公子重耳有恩,重耳当了国君(晋文公)后,欲请介子推出山做官,介子推不愿,遂躲入山中。重耳为了逼他出山,遂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未出山。后来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天定为“寒食节”,即要禁火,吃冷食的意思。据唐人徐坚《初学记》卷四《寒食》条所载:禁火的传统可能在周代就已经存在。寒食节原先延续时间较长,大约一个月左右,后来天数逐渐减少,一月只有数天。唐代诗人元稹《连昌宫词》云:“初过寒食一百天,店舍无烟官舍绿。”描写的就是寒食节的情景。
由于寒食节过后就是清明,两个节日紧紧挨在一起,节日风俗又大同小异,所以人们常常把这两个节日相提并论。白居易诗《寒食望野吟》就已经把寒食和清明节连在一起了,描绘了时人思念亡亲的画图:“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可见,寒食拜扫的风气在当时已经非常盛行了。
在初唐时期,寒食上墓游乐是遭到明文禁止的。直到开元二十年(732),玄宗针对寒食拜扫、浸已成俗的情况,才下旨允许上墓,但不得取乐。可是在“行乐不违亲”的观念下,饬令的严格还是禁不住人们游乐的欲望。尤其时值仲春,冷暖适宜,空气清新,树绿草青,正是踏青郊游的大好机会,元稹《寒食日》一诗云:“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韦庄《丙城年鄜州寒食》诗亦云:“雕阴寒食足游人,金风罗衣湿麝薰”,“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可惜数株红艳好,不知今夜落谁家。”这些诗句都是描写寒食节期间举家外出旅游的情景。
唐朝制造并使用过哪些天文仪器
要想制定准确的历法,就需要发明和制造精良的天文仪器以观测天文,并取得尽可能准确的数据。唐朝制造并使用过的天文仪器,最主要的有如下数种:
贞观年间(627~649),李淳风发明的浑天黄道铜仪。它吸收了北魏铁仪设有水准仪的优点,又新设了一个三辰仪,加在古浑仪的六合仪和四游仪之间,使浑天仪由二重变为三重。三辰仪由黄道环、白道环和赤道环三圆环组成,分别用以测量太阳、月亮和恒星的位置。经过改进后的浑天仪,可以直接用来观测日、月、星辰在各自轨道上的运行情况。可惜此仪不久就亡佚了。
开元九年(721),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研制了一台仪器,开元十一年制成,铸为铜仪,并取名为“黄道游仪”。其基本结构与浑天黄道铜仪一致,但较之更为合理,同样用于天文观测。
开元十一年,僧一行与梁令瓒还制成了另外一件天文仪器,即“水运浑天俯视图”。其主要功能就是演示天象,同时还可以计时。其结构是:浑象球体安置在一个开口向上的木柜中,一半呈现在外,一半隐藏于内,柜内有许多互相交错的齿轮,木柜上缘立两个木人,一位每辰敲钟,一位每刻击鼓,十分精妙。此仪以流水为动力,类似后世出现的自鸣钟。
此外还有一些小的天文仪器制造,由于不重要,就不赘述了。
“梨园”何时建立?它是什么性质的场所
梨园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年间(713~741)为自己设立的内廷乐舞机构,因为它设置于禁苑内的梨园而得名。梨园分男、女两部,男部三百人住在梨园,女部数百人住在蓬莱宫旁边的宜春北院。这些人员都是从坐部伎和宫女中严格挑选出来的优秀乐舞人才,统由指派的中官梨园使主管,人称“皇帝梨园弟子”。白居易《长恨歌》一诗中有“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之句,便是指这批人。玄宗所创作的作品常常交由梨园演奏,并且经常亲自指导排练。此外,宫外还有梨园别教院约一千人,隶属长安太常寺;洛阳太常寺也有梨园新院一千五百人,都是“散乐”机构,他们的演技水平相对较低,其中优秀人才可以选人教坊坐部伎。
“安史之乱”以后,代宗于大历十四年(779)解散梨园,其中部分人留在太常寺。开元时期著名的宫廷乐师李龟年,在“安史之乱”以后也流落江南,在逢年过节及喜庆日子时,才为人弹唱几段,在坐众人无不为之落泪。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云:“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后人称戏曲表演场所为“梨园”,艺人为“梨园弟子”,戏曲行业为“梨园行”,戏曲表演世家为“梨园世家”,都溯源于此。
唐初的“十道”是根据什么划分的?后来有什么变化
“道”在唐代有多种含义,在唐前期主要是指监察区。贞观元年(627)太宗分天下为“十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都是按自然山川形势而划分的地理区域。但此后所置的巡察等使,并不按“十道”分遣,直到天授二年(691)以后,“十道”才成为定制。唐初的道没有固定的职官,贞观八年(634)仿照汉代十三部刺史的形式,派李靖等十三人为黜陟大使,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以施赏罚,并询访下情。对经过战争或受过水旱灾的地区,则另派大使巡视,以安定社会秩序,安抚人心,称为安抚使。到高宗神龙二年(706),以五品以上官二十人为十道巡察使,又称存抚使,其职责是考察各道官吏的政绩,巡视道辖的灾区。此时的“道”已是名副其实的监察区。
古代风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又新置京畿道、都畿道、黔中道,并分江南道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分山南道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是为开元十五道。每道置采访处置使,并有了固定洽所,这个时期的“道”仍是一种监察区,采访使属于监察官员。
“安史之乱”以后,道的数量越来越多,名称也变化颇多。至德(756~757)以后,改采访使为观察使,天下道增至四十余,其中大道辖十余州,小道仅辖二三州,基本上以军事、行政需要划分。观察使一般兼节度使,或兼都团练使或防御使。观察使成为道的基本使职,掌监察,并兼理民事。其长官带节钺者为节度使,不带节钺者为观察使,掌管军事、民事、财货。道的性质也就由监察区逐渐变成凌驾于州郡之上的一级行政实体,遂使唐代的行政区划由州县二级制发展成为三级制。
此外,在唐代还有其他性质的道,如作为军事行军路线的道,如引月道、金牙道等;作为军事防御区域的道,武德中(618~626)分关中为十二道;还有作为行台省统领的区域,比如武德年间的陕东道大行台省、河北道行台省等。
乾陵前的六十一宾王像是怎么回事
乾陵是唐高宗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今陕西乾县城北六公里的梁山上,距西安市八十五公里。乾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唐代十八座帝陵中最具代表性和迄今保存最好的陵墓。
唐高宗于弘道元年(683)十二月病逝,文明元年(684)八月葬于乾陵。武则天于神龙元年(705)病逝,神龙二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于乾陵。乾陵的营造时间约有二十几年,原有大量地面建筑,其中六十一宾王像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批。
六十一宾王像,又称“蕃臣曾侍轩禁者”像,位于乾陵陵园朱雀门前两侧,东西对称。西三十二尊,东二十九尊,两群体均作四行八列。群像曾遭破坏,如今绝大多数均首残或缺上半身。石像穿紧袖衣,腰束宽带,足踏皮靴,两手前拱,以示祈祷。石像背部刻有其人所属国名、官职和姓名。目前能辨识的有七个,他们大都是各少数民族羁縻国的首领,这些国家的位置分别在今伊朗、阿富汗和新疆一带。六十一宾王像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边疆各族和中亚各国与唐友好往来的历史。
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国力强盛,统治势力影响所及北逾大漠,西跨葱岭,达到中亚各地。周边少数民族与唐的往来十分频繁,“四夷酋长”多被任命为唐朝的地方官,或在朝中担任十二卫大将军之职。因此,高宗下葬时,有六十一个友邦和少数民族曾派特使前来参加葬礼。武则天为了纪念当时的盛况,下令雕刻了六十一宾王像,置于陵前。另一说法认为,神龙二年唐中宗在埋葬武则天时,把当年曾在朝廷中担任职务的少数民族首领六十余人雕成石像,置于陵前,以反映唐高宗与武则天的文治武功以及各民族对唐王朝的臣属关系。无论哪种说法,六十一宾王像都反映了唐朝的强盛以及各族之间的友好往来的历史事实。
为什么说敦煌是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地
敦煌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之上。河西走廊是一条东西方向的狭长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从中原通向西域的孔道。它南临青藏高原,北界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古林沙漠,南北宽度从十几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降雨量稀少,年平均降水量约五十毫米,主要依靠祁连山的雪水才形成片片绿洲,而敦煌就位于走廊的最西端。古玉门关在敦煌西北一百公里处,而阳关则在敦煌西南约二十公里处。出了玉门关和阳关,就进入了广大的西域,在古代中原人看来就已经是异域。而敦煌以西则是蒲昌海(即罗布泊)和库姆塔格沙漠,所以这里也是西进商旅的最后一个休憩地,或者说是迎接西域来客的前哨。
早在新石器时代(前10000~前4000),敦煌就有人类活动,以后历代在此居住的有塞种人、乌孙人、月氏人等等。到汉代时打通了河西走廊并在此地建立了四郡:武威(今甘肃武威)、酒泉(今甘肃酒泉)、张掖(今甘肃张掖)以及敦煌(今甘肃敦煌西)。汉代时有两条路可从中原到达西域,分为南道和北道。南道经过楼兰(今若羌东北)、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一带,向西到达阿拉伯半岛上的条支和地中海一带的大秦(今意大利罗马);北道经车师前(今吐鲁番)、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越葱岭到大宛、康居,直抵安息、大秦。两条丝绸之路的走向说明西方商人要想来到中原,无论走哪条道,都必须经过敦煌,此后所设的阳关和玉门关就有扼两道咽喉的重要作用。敦煌是丝绸古道上最大的交通枢纽,在宋代新开海外贸易之前,它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联结中原和西域、中亚以及欧洲的咽喉之地,当时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它成为中外文化交汇之地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关于“敦煌”的得名或解释,东汉应劭认为:“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唐李吉甫也认为:“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而近代学者认为这是匈奴语的音译,日本学者则认为是吐火罗语的音译,总之说法不一。
敦煌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所拥有的巨大石窟群及其中包涵的丰富文化艺术内容,而光绪二十六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藏经洞的发现,更是开启了一座宝库。由于清政府未能对其进行应有的保护,致使其中大量敦煌遗书和文物先后被英、法、日、俄等国家盗劫和破坏,分散于世界各地,对中国文化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但在客观上也推动了东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整理和研究,并在二十世纪形成了一门新的世界性学科——敦煌学。
敦煌石窟艺术中,到处可以看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外文化交融的痕迹。比如在敦煌石室中发现了大量的梵文佛经写本,莫高窟壁画上的玻璃器皿出现了萨珊的艺术风格,在新发现的丝织品上也有伊朗风格的图案,等等。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一方面源源不断地传送着从中土来的丝绸、瓷器、汉文典籍等;另一方面又迎来络绎不绝的自西域而来的使者、商人。它不断从内地吸收传统文化,同时又汲取西域、印度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独具魅力的融合性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唐代为例,敦煌石窟中唐代壁画人物的风格,既有印度犍陀罗式的外形,骨子里又渗入了中国的写实手法,生动雄健中又有圆润柔和的风格。敦煌壁画、遗书中关于音乐、舞蹈的记载,既有西域、印度的特点,又有中原本土的特色。从敦煌壁画所反映的内容来看,也有许多是有关丝路贸易以及植物、动物、珍奇物等。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外,敦煌还对中外科学技术的交流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是我国西部著名的文化宝藏。
何谓“六部二十四司”?有何职权
“六部二十四司”是指尚书省下设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其下属的二十四司,负责处理全国军政、财务、兵刑、钱谷等一切事务。六部的主要工作是发布政令,也管理部分实际事务。其中吏部,主要掌文官的铨选、考课、封爵、勋级等事。开元以前,科举考试也由吏部主持,开元二十四年(736)移归礼部。户部,掌全国户口、田赋、仓储等民政、财务方面的政令。礼部,掌全国礼仪、祭祀、教育、科举等政令。兵部,掌管军籍、武官铨选、军训讲武等。刑部,掌全国刑法及徒隶、勾复、关禁的政令,刑部的长官还与大理寺及御史台长官共同参加“三司”推鞫。工部,掌土木、水利工程及国家农、林、牧、渔业的政令。
六部长官称尚书,龙朔中(661~663)曾改为太常伯,正三品。其次官称侍郎,龙朔中曾改为少常伯,吏部侍郎为正四品上,其余五部侍郎均为正四品下。
六部之下各设有四司,共二十四司。司的正长官称郎中,从五品上;副长官称员外郎,从六品上。其下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掌固等官员。其中吏部下统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吏部司掌文官阶品、朝集、禄赐、给假、告身、假使;司封司掌封诰、爵位、赐予之级;司勋司掌官吏勋级;考功司掌文武百官功过、考课及其行状。
户部下统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其中户部司掌户口、土地、赋役、贡献、蠲免、优复、婚姻、继嗣之事;度支司掌天下租赋、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涂之利,岁计所出而支调之,实即掌管国家财政预算;金部司掌天下库藏出纳、权衡度量之数,管理两京市、宫市等交易之事,并供给宫人、王妃、官员奴婢衣服,其中最主要是掌管国库出纳;仓部司掌天下库储、出纳租税、禄粮、食禀之事,即掌管国家粮库出纳。
礼部下统礼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其中礼部司掌礼乐、学校、衣冠、符印、表疏、图书、册命、祥瑞、铺设及百官、宫人丧葬赠赙之数;祠部司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筮、医药、僧尼之事;膳部司掌陵庙之牲豆、酒膳;主客司掌外国及少数民族朝觐之事。开元二十四年(736)开始,玄宗诏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大大提高了礼部的地位。
兵部下统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其中兵部司掌兵马名籍、武官阶品及选授、军戎调遣;职方司掌地图、城隍、镇戍、烽候、防人道路的远近及周边少数民族归化之事;驾部司掌舆辇、驿传、马牛、杂畜等的簿籍;库部司掌兵器、卤簿、仪仗之政令。
刑部下统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其中刑部司掌辅佐尚书、侍郎掌律法及按复大理寺及全国各地上报的大案;都官司掌配没之隶和俘囚簿录,给其衣粮医药,并理其诉免;比部司实际上是中央财务审计机关,负责勾会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勋赐、赃赎以及军资、器械、和籴、屯田所入;司门司主管天下诸关门禁出之政令,以及各地上缴失物的处理。
工部下统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其中工部司掌城池、土木、工程之政令;屯田司掌全国屯田及在京文武官员的职田、公廨田;虞部司掌京都衢巷、苑囿、山泽、草木及百官、蕃客的蔬果、薪炭的供给及畋猎之事;水部司掌渡口、桥梁、陂堰、沟洫、渔捕、运漕诸事,是国家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
何谓“三省制度”其详情况如何
“三省制度”是指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国家最高决策和政务机构,其中,中书省负责提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封驳,尚书省负责政务的执行。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制约,是古代中央官制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个标志。
古代名画
中书省,设中书令二人,是中书省的长官,正二品(代宗以前为正三品)。高宗龙朔元年(661)改中书省为西台,中书令称为右相。光宅元年(684)改中书省为凤阁,中书令称为内史。开元元年(713)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称为紫微令。不久均又恢复旧制。中书令总体负责中书省的事务,安史之乱以前,是当然的宰相,在政事堂议事,决策国家的大政方针。又设有侍郎二人,正三品,也参议朝廷大政,临轩册命,若四夷来朝,则受其表疏而奏之。又有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是中书省的骨干官员,掌侍从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他们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上报的奏状,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署名,称为“五花判事”。专门负责执笔草诏的称为“知制诰”。中书舍人中选出一个资格最老的,称为“阁老”,负责处理本省杂事。六名中书舍人还分押尚书省的六部,辅佐宰相判事。此外还有起居舍人二人,从六品上,掌记言记事,季末送往史馆;通事舍人十六人,从六品上,掌朝见引纳,殿廷通奏,导其进退,告以礼节,并接受呈进四夷贡物;有主书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右散骑常侍二人,右谏议大夫四人,掌供奉讽谏之事。
门下省,置有侍中二人,为其省长官,正二品(代宗以前为正三品)。高宗龙朔二年改门下省为东台,改侍中为右相。光宅元年,改侍中为纳言。垂拱元年(685)改门下省为鸾台。开元元年改门下省为黄门省,侍中又称黄门监。不久均又恢复旧称。侍中与中书令一样,在安史之乱前都是当然的宰相,政事堂会议的参与者,负责本省事务。有侍郎二人,正三品,一度称为东台侍郎、鸾台侍郎,为门下省之副属。门下省的属官有左散骑常侍二人,正三品下,掌规讽过失;给事中四人,正五品上,掌分判省事,凡百司奏抄,则驳正违失。凡是诏敕有不便者,涂而奏还,谓之“涂归”;起居郎二人,从六品上,掌记录天下起居。此外,门下省还设有录事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分掌各类事务。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掌讽谏。城门郎四人,从六品上,掌京城、皇城、宫殿诸门之开关;符宝郎四人,从六品上,掌天子八宝及国家之符节。
尚书省是朝廷的最高行政机构,主要负责具体政务的执行。龙朔二年改尚书省为中台,光宅元年改为文昌台,垂拱元年又改为都台,不久又恢复旧称。尚书省置令一人,正二品,掌典领百官。由于太宗李世民曾在即位前任此职,故此后不复置,即以原副长官左右仆射为本省的实际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从二品,唐初也是当然的宰相,总理六部,纲纪庶务。另有左丞一人,正四品上;右丞一人,正四品下,主持省内的日常事务。有左右司郎中各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各一人,从六品上,为丞之助手,分判本省六部诸司的事务。以上都是尚书都省的官员,尚书省下设有六部二十四司,分别由左右丞来统摄。
唐代宰相名号是什么?是如何演变的
唐代宰相名号之多,为历代所仅见。唐承隋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皆为宰相。中唐以后,同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正规的宰相名称,三省长官若不带同平章事(或同三品),也就不是宰相。
三省长宫中书令(中书省)、侍中(门下省)和尚书令(尚书省)在唐初皆为宰相,但尚书令因位高权重,并不轻易授人,有唐一代仅李世民未登基前曾为之。这样,武德(618~626)、贞观(627~649)年问,尚书省副长官仆射不仅是尚书省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同为相职,而且在众宰相中还具有超出他相的首席地位。
武德年间还没有以三省长官之外的官员任宰相的。太宗时期,以他官参预宰相事的记载逐渐增多。这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资历较浅的官员加“参议朝政”、“参知政事”之类名号行宰相之权。另一种情况是给一些老资格的功臣元勋加“平章事”或“同三品”的名号,使其继续参与宰相事务。
高宗时期,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名号行宰相事的逐渐减少,安史之乱后则几乎绝迹。而“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高宗时则相继成为正式固定的宰相名号。高宗后期,“同平章事”的使用更加广泛,而“同中书门下三品”则渐渐减少,代宗之后,“同三品”的名称最终绝迹了。高宗后期,三省长官作为宰相职官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武德贞观之世,左右仆射具有实际首席宰相的地位。高宗即位时,李勣以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谓同侍中、中书令。仆射本来是从二品,为宰相正官。高宗此举开了一个先例:此后,凡除仆射者,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方为宰相。也就是说,官员只被任命为左右仆射而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称号便不是宰相,不能参与宰相事务。
开元(713~741)、天宝(742~755)之后,中书令和侍中也不再轻易授人,“安史之乱”后,两省长官已基本停止单授。大历二年(767),中书令、侍中升为正二品,只有藩镇勋臣才带此称号,但只具有荣誉性质,已失去作为宰相职官的意义。
综上所述,尽管唐代宰相名号,纷繁复杂,大约在代宗大历(766~779)以后,已基本统一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来了,终唐之世不变。不论是哪一种职官,只要有“同平章事”之号,均为宰相之任。
什么叫“宫市”?为什么当时人对它大加指责
白居易的《卖炭翁》云:“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黄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这正是中唐之世扰民的宫市的真实写照。什么是宫市呢?我们都知道京城的皇宫住着皇帝、皇后、皇子、皇孙,还有数不过来的妃子、宫女、宦官,这么一大帮人每天肯定要消费很多东西,吃、喝、用等等,而这些东西皇宫内不可能全部自产,也不可能全靠贡献,所以就要派人到集市上采购。起初有专门负责为皇宫置办物品的官员,但从天宝末年开始出现宦官代为采买的现象,而且随着“安史之乱”以后宦官势力的逐渐扩大,到德宗贞元末年正式改由宦官为宫市使,负责为宫中采购物品。宫市使采购多压价强买,仗势欺市,因此“宫市”就是指唐时宦官承办宫中用品、在市场上以低价强购掠夺商品的方式。后来宫市使干脆又设置“白望”数十人于长安东、西两市及闹市区,凡见所需之物,则强迫卖主送到皇宫,所付价钱甚至不到十分之一。卖主把货送到宫门口时,还要被征收进门的钱。名为宫市,实为劫掠。
正因为宦官打着为皇宫采购的旗号,光天化日之下在街市行抢、勒索,致使怨声载道,所以顺宗皇帝即位后,在王叔文等人的建议下,罢去宫市,长安市民为之欢呼雀跃。
史馆制度始于何时?有什么历史影响
史馆始置于太宗贞观三年(629)。南北朝时,修史之任属秘书省著作曹,并有了“史馆”之称。唐太宗重视修史工作,于是别置史馆,以宰相为监修,隶属门下省,开元(713~741)时又改隶于中书省。
史馆置修撰四人,其资格较老者为直馆。天宝(742~755)以后,以他官兼史职者称修撰,初入馆者称直馆。元和六年(811)又规定朝官领史职者为修撰,以高官一人判管事,未登朝官者皆为直馆。天祐二年(905)又改修撰为兼修国史,以祟其名。另外还有楷书手二十五人、典书四人、亭长二人、掌固六人、装潢直一人、熟纸匠六人。史官掌修国史,不虚美,不隐恶,直书其事。但天地日月、山川封域、昭穆继代、礼乐师旅、诛赏废兴等事,都以起居注、时政记所记为准,以编年为其体例。唐代史馆荟萃了当时史界之精华,组成修撰集体,利用丰富的资料等优越条件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修撰人员责成事功,分工合作,开创了修撰国史的一种较好模式,它具有私人修史不可比拟的优越条件。
我国自古就有设立史官的传统,但官修史书的制度化则完成于唐代,自此以后历代政府都有为前一王朝修撰史书的责任,成为一个优良的传统。史馆最主要的职责还是撰修本国国史,即当代人修当代史,并成为一种制度,保证了历史记载的延绵不断。
唐朝的科举都包括哪些科目
科举制是一种允许士人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从中选择人才任官的制度。此制创始于隋,至唐趋于完善。自唐代开始,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种。所谓常科,就是根据制度定期举行的考试;制举,则是根据需要临时和不定期举行的考试。
常科的科目设置如下:
进士科:科举中最主要的科目,始置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唐代最重进士,被看做是仕途中的正途。考试内容有:试策(对时事发表议论)、帖经(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杂文(即吟诗作赋的才能,由于这一考试内容,进士科又被称为“词科”或“辞科”)。
秀才科:唐以博识高才、强学博闻者为秀才,此科最为难考,士人多不敢报考。唐高宗时废除。
明经科:主要考查士人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程度。又细分为五经、三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等。唐代以《礼记》、《春秋左氏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为小经;而《孝经》与《论语》则要求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均须熟习。凡通三经者为明经。
明法科:属于法律科,选拔法律人才。
明算科:选拔精通数学的人才。
史科:唐穆宗(820~824)时置,分一史与三史两科,选拔具有史学才能的人才。
开元礼科:唐德宗贞元(785~805)年间置,考唐玄宗开元(713~741)年间修定的《开元礼》,选拔礼仪人才。
道举: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置。考试内容为《老子》、《庄子》、《列子》、《文子》等道家经典,及第后待遇同明经。
童子科:凡童子十岁以下,通一经及《孝经》、《论语》,每卷诵文十道全通者,授官;通七者,赐童子科出身。
制举的科目设置极为繁多,大致可归纳为文词、军功、吏治、长才、不遇、儒学、贤良忠直七科。属于“文词”科的如辞殚文律科、文以经国科、文辞雅丽科等。属“军功”科的如将帅科、武足安邦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属“吏治”科的如详明吏理达于教化科、清廉守节致术可堪任县令科、达于吏理可使从政科等。属“长才”科的如文艺优长科、绝伦科、茂才异等科等。属“不遇”科的如才高位下科、才高沉沦草泽自举科、才高未达沉迹下僚科等。属“儒学”科的如抱儒素之业科、文儒异等科、风雅古调科等。属“贤良忠直”科的如志烈秋霜科、疾恶科、贤良方正科等。
制科的考试是在内殿举行,皇帝亲临现场观摩。被录取的待遇是成绩优异者直接授官,其次则给出身(即做官的资格)。唐末五代,制科渐趋废弛。
此外,武则天在长安二年(702)创立专为选拔武官而设的科目,称为武科,亦称武举,由兵部主持。贞元十四年(798)至元和三年(808)武举曾一度中断,此后则定期举行。wWW.ΧìǔΜЬ.CǒΜ
“开元通宝钱”是何时铸造的?为什么这种钱流传颇广
唐朝建立时,仍沿用隋朝的五铢钱,但流通中劣币充斥,亟待整顿。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七月,宣布废除五铢钱,开始铸行“开元通宝”钱。新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这种新钱名“开元通宝”,或称开元钱。开元即开国,作为钱文有爰创轨模,创立一种新的钱制的意思;通宝,即流通的宝货之意。这种钱的行用很成功,终唐之世,除高宗及肃宗时偶铸以年号为名的“乾封通宝”、“乾元重宝”钱外,钱文均以“开元通宝”为定制。
此钱流传范围比较广,在我国新疆各地的唐代遗址中,几乎都能发现。此钱流通广的原因,一是铸造方法比较科学,有了铸造成色的标准;二是它的轻重大小比较合理;三是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货币意识增强,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唐开元通宝钱的创制,在我国钱币形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此以后,历代的铜钱都不再以重量为名,而皆名之曰“通宝”、“元宝”等,金属铸币便全然脱离了以量名钱体系,而发展成为高一级的铸币形式了。这种“通宝”钱制,不仅是唐朝一代的定制,而且在唐朝以后还持续流行了近千年。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从何时开始的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代中期开始的。“安史之乱”以后,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却比较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乱迁到江南,给江南增添了劳动人手。因此在唐朝后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仍能保持迅速发展的趋势。此外,在唐后期,江南人民掀起了一个兴修水利的热潮,大量陂塘堤堰的修整和兴建,不仅增加了灌溉面积,而且也使许多荒废的土地开辟成为肥沃的农田。唐代修筑的水利工程,前期北方多于南方,后期南方则显著多于北方,这种升降变化反映了唐后期长江流域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
古代人物
除了水利的兴建外,生产工具也得到改进,这都促进了江南的粮食生产的发展。在唐后期,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已居全国首位,漕运粮食到关中成了维系唐政权的命脉。江南的手工业生产,在唐后期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以丝纺织而论,这时南方已超过北方。吴越是江南地区的丝纺织中心,贞元(785~805)以后,越州向朝廷进贡的丝织品达数十种之多,因而当时有“辇越而衣”的说法。荆州(今湖北江陵)和宣州(今安徽宣城)也成了丝织物的重要产地,荆州的贡绫、宣州的红线毯,都居全国的上选。
唐后期的商业也有显著的发展,特别是长江流域的商业更为活跃。唐后期的扬州,是漕米、海盐、茶叶等货物的集散地,故而富甲天下,商业更加繁荣。商人在这里从事珠宝一类的奢侈品买卖。益州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西南地区出产的各种货物,多在这里运销外地,所以商业也非常繁荣,时人称“扬一益二”。可见在唐后期,扬州、益州的经济地位已超越长安和洛阳。东南地区的杭州,到唐后期也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对外贸易城市。大历五年(770),外国商船到达广州的有四十多艘。它们载来丁香料、药品、象牙、犀角、珍宝等货物,从中国贩走瓷器、丝绸等物品。唐朝廷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商务。唐末在广州居住的外国商人数以万计,在泉州也有不少外商居住。明州则是对日贸易的重要港口,许多商船从这里出海前往日本。江南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与北方社会的残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遂使这里的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成为唐王朝的经济命脉。所以说从唐代中期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如何评价颜真卿的书法成就
颜真卿(708~784),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端庄雄伟,独树一帜,人称“颜体”,传世很多。墨迹有正书《自书告身》、行书《祭侄文稿》。碑刻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麻仙姑坛记》等。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颜真卿的书法吸取了前代和同时代书法家的艺术精华,茶神陆羽称他的字体得王羲之之筋骨心肺,笔法师承了唐代书法家张旭,并请教过名僧怀素。颜真卿对笔法很有研究,曾作笔法十二意。他擅长于正书、行书,尤以正书而名闻后世,字形具有蚕头燕尾的特点。
他的书法遗迹一直为后人珍爱,并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他的高超书法和他的高尚品格一样,可以并传而不朽。
骆宾王在文学上有什么贡献
骆宾王(627~687),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七岁就能够作诗。高宗显庆(656~660)时,为道王李元庆的属官。闲居齐鲁十余年,后赴京对策中式,授奉礼郎,兼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贬,从军于西域。后又调赴姚州平叛,并奉使入蜀。后返回京师,历任武功主簿、明堂主簿、长安主簿,迁侍御史。不久被诬陷下狱,遇赦获释。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军中书檄,皆出其手,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一文便是这时写成的。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被杀,一说逃亡后落发为僧。
骆宾王写诗擅长于七言歌行,《帝京篇》当时被认为绝唱。《畴昔篇》五七言间用,洒洒洋洋,可见其生平行迹及嵌崎磊落之气,对以后歌行颇有影响。其五言律诗亦时有佳作,在《在狱咏蝉》一篇中,托物兴怀,至今犹为人所传诵,吴之器称赞他的诗:五言诗则气象雄杰,构思精沉,包罗万象,卓然不群;七言诗则字字珠玉,气吐山河。《帝京》、《畴昔》是他的代表作,而《灵妃》、《艳情》也是不可多得的极品。他还擅长撰写骈体文,他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据载武则天看了后,曾经感叹到宰相怎么会让这样一个人才流失呢?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等齐名,世称“王杨卢骆”。
初唐四杰的作品,在诗歌的发展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重要作用,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称之为“不废江河万古流”,可见也是承认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
王勃是什么人?在文学上有什么成就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孙。从小就聪明好学,九岁读颜师古注《汉书》,撰《指瑕》十卷指出此书的失误。唐高宗麟德元年(664),上书刘祥道,刘祥道表荐于朝。三年,应幽素科举,对策高第,授朝散郎,后为沛王府侍读。当时诸王斗鸡,王勃于总章二年(669)戏作《檄英王鸡文》,唐高宗看后非常生气,被逐出府。遂南游巴蜀。友人凌季友时为虢州司法参军,乃求补虢州参军。王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妒。咸亨五年(674),因藏匿杀官奴的曹达,犯死罪,遇赦革职。其父王福时时任雍州司户参军,亦受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王勃赴交趾探亲,途经南昌,作《滕王阁序》。自交趾返回时,渡海溺水而死。时年二十八岁。
王勃
王勃在唐初四杰中成就最大,在短短的二十八年生涯中,竟能写出内容丰富的著作,的确难能可贵。他补完了其祖父王通有录无书的著作共二十五篇,又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其文章以《滕王阁序》最为有名。诗歌中的代表作有:《采莲曲》、《送杜少府之蜀州》、《山中》等。他在纠正当时文坛积弊方面,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他的诗歌风格意境高远,旷达爽朗,感情真挚,为人们所广泛传颂,在唐代以及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而他无愧于四杰之首。
孟浩然在诗歌创作中有什么成就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少年时在故园度过,后隐于鹿门山,读书写作,准备应举。玄宗开元十六年(728),赴京应试,游秘书省,同诸名士赋诗,孟浩然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叹为惊绝,为之搁笔。次年,落第还乡。开元十八年,漫游吴、越等地,与友人张子容、崔国辅交游,前后三年。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次入长安,韩朝想向朝廷推荐他,因孟浩然爽约而未果。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镇荆州,署其为从事。开元二十七年,离幕职返回襄阳养病。次年,王昌龄自岭南北归,至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不久因病而死,终年五十二岁。王维过郢州,画孟浩然像于刺史亭,世称“浩然亭”,后更名“孟亭”。
孟浩然终于布衣,沦落平生,但在当时名气很大。孟浩然与张九龄、王维、裴朏、裴总、独孤策等人为忘形之交。与王维齐名,同为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世称“王孟”。孟浩然擅长写五言诗,杜甫在《解闷十二首》中称其诗“清诗句句尽堪传”。孟浩然继陈子昂、张说、张九龄之后进一步用诗歌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了下层士子的理想抱负和生活遭遇。作为盛唐诗坛年辈较高的诗人,他大力写山水行旅和隐逸生活的作品,创造出富于个性的风格,从而大大地促进了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发展。总之,孟诗不如王维,但也能独标风韵,自成境界。他的诗是初唐诗歌向盛唐诗歌的高峰过渡的一座丰碑,对唐宋及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何评价王昌龄的诗歌创作
王昌龄(697~757),字少伯,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开元二十二年,登博学宏词科,超绝群类,授汜水尉。开元二十七年,贬岭南,次年北归,经襄阳,与孟浩然相聚甚欢。这年冬季,出任江宁丞。天宝二年至三年间(743~744),因公至长安,不久即南归江宁。天宝中(742~755),被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时,还江东,任亳州刺史,被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开元、天宝时,诗名甚大,当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与李白、王维、綦毋潜、李颀等诗人有交往,与王之涣、崔国辅“联唱迭合,名动一时”。殷瑶编《河岳英灵集》,王昌龄诗入选的竟达十六首,居诸家之首。王昌龄尤以七言绝句成就最高,与李白七绝并称于世,明人焦竑在《诗评》中认为李、王“七绝当家,足称联璧”。他的诗作现存约一百七十余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边塞诗,另一类则为描写妇女生活的作品。在边塞诗中,他不像岑参那样对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有真切的描写,而是长于刻划人物思想感情,善于揭露征戍者的内心世界,因而具有独特的风格。
李白的生平情况如何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其先代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出生在中亚碎叶城(今托克马克城)。中宗神龙(705~706)初,随父潜回广汉,居于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南太平镇)清廉乡。一说李白生于蜀中。
李白
李白少年时博览经史百家,喜纵横术,好击剑任侠。开元十二年(724),诗人出蜀后漫游江汉、洞庭、金陵、扬州等地。娶故相国许圉师之孙女为妻,遂留居湖北安陆。据近人研究,李白于开元十八年夏,西入长安求官,从张垍、崔宗之等游,并出入玉真公主别馆。开元二十年,失意东归。开元二十四年后,移居山东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惟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时号“竹溪六逸”。天宝元年(742),由玉真公主推荐,应诏入京,供奉于翰林。
天宝三载(744)春,因权贵谗毁,被玄宗“赐金放还”。出京后,与杜甫、高适相会于梁宋,同登吹台,慷慨怀古,后漫游东鲁。天宝十一载,北上塞外,游幽蓟,又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安史之乱”时,李白隐卧庐山,永王李磷东巡,召至幕中,随军东下。肃宗至德二载(757),永王谋乱兵败,李白受牵连被关在浔阳狱,后被流放夜郎。乾元二年(759),遇赦东还。往来于岳阳、浔阳、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762),前往当涂投靠县令族叔李阳冰,不久病死,终年六十二岁。
杜甫为什么一生非常坎坷
杜甫(711~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他是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甫生在素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天宝初年(742),杜甫应试进土科不第,不断投献作品于权贵,以求仕进。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天分手,再未相会。天宝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宰相试以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载十月,即“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京兆府兵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于叛军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风翔肃宗行在,被授予右拾遗之职。不久因宰相房管案直谏,触怒肃宗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当时战乱,关中地区发生大饥荒,杜甫儿女中有几个被饿死,使得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辞官后,到达成都。在成都被严武推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遂又称其为杜工部。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断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战乱而流亡梓、阆二州。代宗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举家离开成都。其时正逢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杜甫一家居无定所,辗转江陵、公安、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两年,则漂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大历五年(770)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他也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
杜甫现存的作品有一千多首,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杜甫的诗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杜甫的这种爱国热忱,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分。而在《三吏》、《三别》中,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出于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他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祸国殃民的罪行,必然怀有强烈的憎恨。这一点在名篇《兵车行》、《丽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关系的抒情诗,也无不渗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通过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描述,将作者的爱憎态度表现得十分鲜明。
总之,杜甫的诗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杜甫以积极的人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前所未有的。
如何评价白居易的诗歌创作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也是继杜甫之后更自觉地以诗歌为武器,深刻反映民生疾苦,无情揭露封建统治者罪恶的最杰出的诗人。白居易存世近三千首诗歌,其中他本人最重视的是以《秦中吟》、《新乐府》为主体的讽谕诗,这些诗篇反映了人民的苦难与辛劳。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口号,并与元稹积极提倡新乐府诗。他的《新乐府》五十首,主题鲜明,措辞尖锐,且整体构架精巧缜密,体现了议论与叙事的统一,并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卖炭翁》、《轻肥》、《观刈麦》、《买花》等名篇固不用赘述,还有许多精彩的诗篇值得一读,如《秦吉了》嘲弄御史台官员的无能:“秦吉了,人云尔是能言鸟,岂不见鸡燕之冤苦?吾闻凤凰百鸟主,尔竟不为凤凰之前致一言,安用噪噪闲言语!”《伤宅》:“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新丰折臂翁》:“臂折来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飞骨不收,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几乎当时社会上每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他都注意到了。
古代人物
“元和体”也是白居易对诗歌的一大贡献。所谓“元和体”,即包括《长恨歌》、《琵琶行》在内的一些诗及感伤小诗。《长恨歌》以浪漫主义手法,叙述了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了两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果,后世许多诗歌及戏剧创作皆取材于此。《琶琶行》则借长安故娼自叙身世,抒发了诗人失落受贬的情感,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引人共鸣,驱人联想。这两首长诗构思奇妙,语言瑰丽,犹如一幅活动的画卷,令人震撼。
此外白居易还有一些寄赠诗、感伤诗和闲适诗,其中亦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啼。”《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天明来,夜半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等等,不一而足,皆能以小见大,以少胜多。
白居易的诗歌不仅数量多,佳作亦多,实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巨人,后世诗人均在不同程度上向他借鉴学习。
如何评价柳宗元的诗歌刨作
柳宗元不仅是古文运动的健将,“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诗和古文一样,大多是被贬官后所作,内容多抒发自己悲愤抑郁和离乡去国的情思,也有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各种体裁均有造诣,内容广泛,风格多样,而他的山水诗成就最高,历来与陶渊明并称。
他的感时诗中,最著名的是《登柳州城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等几首,其中《登柳州城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是唐人七言律诗之名篇。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他刚被贬到柳州时,诗人登楼远眺,怀念同遭贬斥的韩泰、韩哗、陈谏、刘禹锡等人,作诗寄赠。诗云:“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寓激愤之情于景物之中,风格明净简峭,景语、情语难以分辨,染浓重之感情色彩。
柳诗中较受后人称颂的,则为描写贬谪生活而较为闲适之作,如《渔翁》、《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夏昼偶作》等,明朗圆润,韵致悠扬。《渔翁》为柳诗七言名篇:“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歙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寓实于景,寓情于景,暗含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烟销日出不见人,歙乃一声山水绿”二句,构思奇特,得到后世许多名家的赞赏。
柳宗元诗歌中的意境,往往是孤独、冷清,不带一点儿人间烟火,这在他久负盛名的代表作《江雪》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全诗仅二十字,便将作者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思想表现出来。
总之,柳宗元的诗歌情致深沉委婉,描绘细致简洁,艺术成就很高,处处显示出他清峻高洁的性格,也流露出被贬远荒的忧愤。
如何评价刘禹锡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
刘禹锡(772~842)是中唐著名诗人,他的诗匠心独运,立意深远,在当时已享有盛名,白居易就曾称赞他诗风的豪迈、语言的犀利,很少有人能出其右,并与元稹开玩笑说:“由于你的缘故使我不能在吴越一枝独秀,这已经很不幸了;而我年老以后又遇到刘禹锡,是不是更不幸呢?”
刘禹锡的诗歌主要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怀古诗。刘禹锡的《金陵五题》一向被推为怀古的名作。其中如《乌衣巷》已成为千古诵咏的绝唱。另一首《石头城》中写道:“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以后的诗人,虽然也写过一些金陵怀古的诗篇,但都受刘禹锡的影响,化用了他诗中的词语和意境。二、民歌体诗。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为人又耿直,不谄权贵,所以数次被贬到边远之地。在这期间,他努力学习民歌,从民间汲取营养进行诗歌创作,他在文学上的革新为唐诗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体裁——民歌体。以《竹枝词》为名的一系列作品是其代表作。《竹枝词》是巴渝民歌中的一种,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时曾写过十余首,最有名的是《竹枝词二首》之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及《竹枝词九道》之二:“山桃江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依愁。”新颖独到,不落窠臼,给人一种清新之感。三、感时诗。这类诗篇虽然不多,但集中体现了刘禹锡倔强坚韧的性格和从不屈服的勇气。关于玄都观的两首诗最典型地表现了他的这种性格和精神。元和十年(815),他在遭贬斥十年后回到长安,看到政治上投机取巧、青云直上的新贵们,便作《元和十年自郎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中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之句,触怒了权贵,再次被贬。十四年后,刘禹锡又回到长安,作《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直接向权贵们挑战,表达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
刘禹锡的诗歌技巧高超,又极富生活气息,善于将比喻与写实结合应用,且能融化无迹,流利自然,是中唐诗歌的优秀代表。
杜牧在文学史上有什么地位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828)中进士,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左补阙、史馆修撰、司勋员外郎等职,还在许多地方担任职务,如在黄(今湖北黄州)、池(今安徽贵池)、睦(今浙江建德)、湖(今浙江湖州)等州任过刺史。晚年居于长安郊外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大唐帝国已是日薄西山。目睹国势的衰落、社会的黑暗,杜牧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杜牧秉性刚直,不善逢迎,自负经略之才,政治上却多有失意。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爱国忧民、怀古论今的咏史诗最为著名。有的借历史题材讥讽统治者的奢侈荒淫,有的则对历史兴亡成败发表议论。另外,杜牧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也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如《山行》、《秋夕》等诗都很脍炙人口。杜牧风流倜傥,有一些诗篇反映了城市生活和妓女歌姬的恋情。杜牧的诗,词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情景交融。而且,杜牧作诗注重思想,在晚唐浮浅轻靡的诗风之外自成一格,与晚唐另一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杜牧的散文也很出色,代表作《阿房宫赋》,是他二十三岁时写的,笔力遒劲,铺陈华丽,音韵迭荡,深得赋家本色,堪称千古名篇。杜牧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樊川文集》流传于世。
杜牧还是一位兵学专家。他年轻时好读兵书,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成为兵学名著之一,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他还著有《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议论当代兵事。
李商隐的生平情况如何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奚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李商隐初学古文,十九岁以文才得到令狐楚的赏识,改从令狐楚学骈文章奏,被引为幕府巡官,后经推荐,于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次年,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其才,举荐其为掌书记,又将爱女许之为妻。由于令狐楚为牛党人物,而王茂元为李党人物,牛党之人骂他“背恩”,李商隐卷入到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斗争中。此后牛党执政,他一直遭到排挤,在各藩镇幕府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大中十二年(858),潦倒而死。
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歌具有什么艺术特点
在晚唐诗人中,李商隐的诗发展了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李诗广纳前人所长,他的五言古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学杜甫,《海上谣》学李贺,七言古诗《韩碑》学韩愈。他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律。这方面他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在用典上,他掌握了杜甫用典不啻从口出的技巧,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使不便明言的意思得以畅达,使容易写得平淡的内容显得新鲜。他爱情诗中还善于用神话志怪故事,点染意境气氛,深得李贺诗神奇中见真实的想像本领。这些精湛的技巧在他七绝中也有很好的表现。当然,他用典也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地方。元好问《论诗绝句》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说的是有根据的。
唐代佛教共多少宗派
印度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我国,至两晋南北朝时,各种佛教经典大量译出,译人在译出经典后又聚徒传授,因而养成了讲习经论之风,此风在南朝尤为盛行。由于僧众所习经典不同,遂形成了不同的佛教学派。从南朝末年开始,一些佛教学派逐渐和某一特定的世俗统治集团相依托,又与日益发展、巩固的寺院经济相结合,形成了在教义和财产上排他的集团,学派遂演变成宗派。最早的佛教宗派肇始于陈、隋之际,多数的佛教宗派则形成于隋唐时期,大致情况如下:
天台宗形成于隋代,此宗的实际创始者是陈隋之际的智(531~597),他以天台山为中心,所以将此作为宗派的名称。智死后,即由其弟子灌顶继续弘传。入唐后,又有法华寺智威、天宫寺慧威、左溪玄朗相次传承。
三论宗隋代已具雏形,其祖师吉藏晚年在长安,曾受到唐高祖的优礼,被聘为十大德之一。吉藏诸门人中最杰出的为慧远、智拔、智凯、智命诸法师。
法相宗,又称唯识宗、慈恩宗。是唐代佛学大师玄奘游学印度归来后,搬用印度佛学的理论,按照印度教团的模式建立起来的教派,其学说繁复,含义精密。用“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他门下的人物很多,最杰出的是窥基,发扬了玄奘译传的新说。慧沼、智周等人,相继阐扬,遂使此宗达于极盛。
律宗。从南北朝以来,由于国家对佛教僧徒的管理逐渐严密,教内也需要统一实行戒律来加强自己的组织。唐朝的道宣继承北朝慧光到智首的系统,在理论上吸收了玄奘译传的新义,较旧说为长。因为道宣后来居住在终南山丰德寺,所以一般称呼他一系传承的律学宗派为南山宗。同时还有法砺的相部宗、怀素的东塔宗,都各有不同的见解,也各成一派。另有义净也锐意讲求律学。他曾费了二十五年的时间,历三十余国,留心关于实行戒律的各种作法,写成记录,从南海地方寄回国内,即《南海寄归传》一书。
禅宗。北魏时菩提达摩在北方传授禅法,以《楞伽经》为印证,就有了楞伽师一派。唐初,黄梅双峰山有道信禅师,在楞伽禅法之外,参用般若法门,从事静坐。道信直传的弟子是弘忍,移住东山,传法四十余年,门人多至千数,尊其所说为东山法门。他的门人中著名的有神秀、慧能等十余人。慧能后还岭南,提倡顿悟法门,又结合世俗信仰而推重《金刚经》,不专主坐禅,这样就和神秀一系墨守成规、信奉《楞伽经》、主张渐悟的恰恰相反,而逐渐成为南北两宗的对立。后来南宗禅的势力大增。形成一些支派,如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合为五宗。
密宗。用陀罗尼(咒语)作为佛教的修习方法,这在当时的印度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相继来唐的有善无畏、金刚智等人,他们分别传承胎藏界和金刚界的法门,后经过一行、不空的阐述,更充实了内容,创立密教(从真言秘密得名)一宗。此宗带着神秘色彩,为统治阶级所特别喜好。当时几代帝王都对不空十分优礼,并以官爵相笼络,这样就形成了王公贵族普遍信仰密教的风气。
贤首宗。此宗是推尊《华严经》为佛说的最高阶段,故又名华严宗。法藏因为参加了《华严经》的新译,又吸收玄奘新译的一些理论,充实了观法,形成了宗派。后人即以他的法号贤首作为这一宗派的名号。
净土宗。北魏的昙鸾在并州石壁山玄中寺提倡净土念佛法门。唐初道绰在寺中见到记载昙鸾事迹的碑文,得到启发而归心。他的弟子善导来长安传教,最终形成了净土宗。
隋代信行创立的三阶教,在一度被禁后,因其门徒甚多,又受到隋代重臣肖璃、高颎等的保护,仍然保全实力,延续到唐代,又在长安恢复了相当的盛况。武后证圣元年(695)明令判为异端。至开元元年(713年),断绝了三阶教的经济来源,不许其再行传教发展。
玄奘游学印度对我国佛学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玄奘(约600~664),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他是唐代高僧,唯识宗的创始人、翻译家。俗姓陈,幼年出家,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多年来在各处讲筵所闻,使他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瑜迦师地论》以会通一切的念头。贞观元年(627),玄奘动身西行求法。由长安出发,西出玉门关,越葱岭,经中亚各国,抵达印度北部边境,然后进入印度佛教中心——摩揭陀国。他在当时佛教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跟戒贤大师学法,历时五年。玄奘一面留学,一面巡游五天竺。中印度的戒日王慕玄奘之名,请他到曲女城,专为之举行一次全印度的佛教辩论大会。玄奘在会上战胜了一切论敌,被称为“佛门大乘天”,从此声名震于五天竺。离开曲女城后,玄奘即取道北印度回国。
古代名画
贞观十九年初,经过十九年千辛万苦后,玄奘终于带回大量佛经归抵长安。回国后,初被安置于京城的弘福寺,后移往新修成的大慈恩寺,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他是中国佛教、中外交通与文化交流历史上一个无与伦比的人物。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显扬圣教论》二十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录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又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后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贞观二十二年五月,泽出《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并请太宗作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显庆五年(660),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六百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到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一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卒。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七十五部,总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些佛经后来在印度大部分失传,中文译本就成了研究古代印度文学、科学的重要文献。在印度留学时,玄奘把《秦王破阵乐》介绍到了印度。回国后,他又把老子《道德经》译成梵文,送往印度。所译经籍,多用直译,笔法谨严,对丰富祖国思想文化典籍有重要贡献,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的典籍,世称“新译”。曾编译《成唯识论》,论证“我”(主体)、“法”皆为“识”之变现,均非真实存在,只有破除“我执”、“法执”,才能达到“成佛”境界。由于其佛教活动的卓越成就,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传说。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的《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而来。
弘忍为什么被称为高憎
弘忍(601~674),俗姓周,黄梅(今湖北黄梅)人。七岁时依蕲州黄梅县(今湖北今县)双峰山东山寺道信(580~651)出家,十三岁时,正式剃度为僧。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永徽三年(652)道信付法传衣给他。同年九月道信圆寂,由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因为四方来学者日多,另建道场,名东山寺,时称他的禅学为东山法门。由其开始,禅宗传教改以《金刚般若经》代替《楞伽经》。
中国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到三祖僧璨,其门徒都行头陀行,一衣一钵,随缘而往,并不聚徒定居于一处。到了道信、弘忍时代,禅风一变。道信于唐武德(618)初入黄梅双峰山,一住三十余年,会众多至五百。弘忍移居东山,二十余年,徒众多至七百人,两代禅徒都定住一处,过着集体生活。他们实行生产自给,把运水搬柴等一切劳动都当作禅的修行;弘忍认为学道应该山居,远离嚣尘。这是后来于深山幽谷建立丛林,实行农禅生活的指导思想。唐显庆五年(660),高宗遣使召弘忍入京,被他拒绝。上元元年(674)十月二十三日,弘忍圆寂,年七十四,葬于东山之冈。代宗时追封为大满禅师。
弘忍的禅学传自道信。道信自说他的法门:一依《楞伽经》以心法为宗,二依《文殊般若经》的一行三昧。道信一行三昧的修法,也被弘忍继承,成为他门下建立念佛禅的理论依据。其门下高才有慧能、神秀等,因弘法的地方不同,故后称“北神秀”,“南慧能”。
神秀在佛教史上占有什么地位
神秀(约606~约706),汴州尉氏人(今河南尉氏县),俗姓李,佛教禅宗北宗的开创者。早年博览经史,唐武德八年(625)在洛阳天宫寺受戒。五十岁时,到蕲州黄梅县双峰山东山寺参谒弘忍,成为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偈,表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但未得到弘忍赞许。弘忍死后,在荆州当阳山(今湖北当阳县东南)玉泉寺传法,声名远播。后为武则天召到京师,朝野景仰。当时神秀已年过九十,住于洛阳内道场,受到特殊的礼遇。武后时时向他问道,并令于尉氏置报恩寺,表彰他的道德。中宗即位(705)后,更受礼遇。神秀在洛阳六年,于神龙二年(706)圆寂,谥号为“大通禅师”。
神秀继承了道信、弘忍以心为宗的禅法,主张“一切佛法,自心本有”。被立为禅宗第七祖。因其在北方倡导渐悟法门,故其法系称为北宗,神秀实为禅宗北宗创始人。因南宗认为他所传的禅法是渐悟法门,故称其禅法为北渐或渐门。神秀圆寂后,普寂、义福两大弟子在帝王的支持之下,继续阐扬他的理论,盛极一时。
慧能为什么被称为禅宗南宗之祖
慧能(638~713),是中国禅宗的第六祖,佛教禅宗(南宗)之开创者。俗姓卢,先世是河北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其父谪官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东),遂在岭南落籍。慧能家境贫寒,三岁丧父,迁居南海。年纪稍大一点就以狩猎养母。因听人诵读《金刚经》有所领悟,决心学佛出家。二十四岁时,慧能到湖北黄梅东山寺去投五祖弘忍为师,被留作行者。他一面舂米干活,一面随众听法。后来弘忍要选继承人,命寺僧各作一偈。神秀是弘忍的上座,饱览经史,博学多闻,当即提了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不识字,也请人代笔题了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看后,认为神秀偈所表达的思想只达到佛的门前,而慧能偈用“无相”破“有相”,以“顿悟”破“渐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空无观”比神秀彻底,于是就把衣钵传给了慧能。因慧能与神秀同为弘忍弟子,分别在南北之地弘法,故后世有“北神秀,南慧能”之称。
古代战争图
慧能得到祖传衣钵后返回广东,藏匿了整整十五年,直到唐高宗仪凤元年(676),才公开露面。这年的正月初八,慧能来到广州法胜寺(今光孝寺)。一天,风扬起寺庙的旗幡,两个和尚在争论到底是“风动”还是“幡动”,慧能说:“既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耳。”慧能的说法,令众僧大为惊叹,引起了印宗法师的关注和尊敬。不久,印宗法师为慧能剃度。后又召集高僧名师为慧能举行了隆重的受戒仪式。次年春,慧能离开法胜寺,北上到南华寺开山传法,前来送行的有一千多人。在南华寺,慧能传教说法长达三十七年之久。慧能的言行后被其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六祖法宝坛经》。在佛教中,只有佛祖释迦牟尼的说法记录能被称作“经”,而一个宗派之祖言行录也被称作“经”的,慧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后人称其学派为禅宗南宗,为禅宗正系。唐玄宗先天二年(713),慧能圆寂于家乡新兴县的国恩寺,享年七十六岁。
慧能创立的禅宗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第一,他大胆破除佛祖的权威,不承认有所谓外在的佛,认为佛就在本心中。第二,他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这与儒家“人皆可为尧舜”的性善论相通。慧能之后,禅宗更进一步向儒家靠拢,竭力与儒家的以孝悌为人之本的伦理学说相调和,写了大量论教的著作,从而促使了佛教的进一步儒学化。第三,他不但主张人人都可以成佛,而且主张不用背诵佛经,不需累世修行,只要认识本心,就能成佛,即所谓“顿悟成佛”,不但迎合了上层统治者和士大夫的需要,而且也为下层人民信佛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第四,他在宣传“顿悟成佛”的同时,还提倡自由的生活方式,促使禅宗生活的平民化、世俗化。慧能的三传弟子法海禅师,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宗佛,并将这一宗佛写进了《百丈清规》,从而对后世禅寺的建设及其劳动自养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禅宗得以在中国迅速传播、广泛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奚是什么民族?与唐朝关系如何
奚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名。南北朝时自号库莫奚,隋唐简称为奚。与契丹同是源出鲜卑宇文部的一支。东晋建元二年(344),鲜卑慕容部北攻宇文部,俘其民五千余,宇文部单于逸豆归死于漠北,其残部分为契丹与奚。北魏以来,奚居饶乐水(古饶乐水包括今西拉本伦河与老哈河,奚居老哈河流域),东北与契丹为邻,西接突厥。以游牧为主,兼射猎,略知农耕。突厥汗国兴起后,臣属于突厥。奚众分五部,每部以“俟斤”一人统领。阿会部最为强盛,各部均听其指挥。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奚遣使朝唐,此后十余年,共有四次朝贡。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伐辽东,奚大酋苏支随同作战有功,贞观二十二年(648),唐在其领地设置饶乐都督府,并封其首领可度者为都督、楼烦公,赐姓李。以五部为五州,以其各部的首领为刺史,属饶乐府,受营州都督府节制。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奚与契丹共同叛唐,依附后突厥汗国。开元三年(715)又归附于唐。唐玄宗封其首领李大辅为饶乐郡王,将宗室女固安公主嫁给他,大辅死后,册封其弟鲁苏为奉诚郡王,将东光公主嫁给他。后又封延宠为饶乐都督、怀信王,将宜芳公主嫁给他。唐中叶前,奚最为强盛,当时奚与契丹并称为“两蕃”。唐中叶以后,契丹日渐强大,奚族转衰,最终成为契丹的役属,常为契丹守疆界。
唐末,为了逃避契丹的剥削压榨,一部分奚民在首领去诸率领下背离契丹,西迁妫州(州治在今河北怀来县)北山内附,别称西奚,遂有东奚、西奚之分。公元911年,奚被辽太祖征服,奚王五部降,后分为六部奚。大多散居在辽朝的中京地区,以农为主,兼营畜牧业,手工业也颇有特点。辽中叶以后,虽然仍有契丹、奚、汉、渤海等称谓,但奚人已逐渐与契丹人融合。
室韦是什么民族?与唐朝关系如何
室韦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公元五至十世纪,主要活动在嫩江、绰尔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流域。又作“失韦”或“失围”。中唐以后,文献上又把室韦称作“达怛”。室韦——达怛人,是东胡后裔,是蒙古族的先民。自北魏时期起,室韦各部开始与中原王朝通贡。狩猎地在黑水靺鞨的西面、契丹的北面,处在原始公社阶段。他们已经开始从事原始的农耕和畜牧,使用角弓和长箭猎获野兽,用鹿皮制作衣服。男子束发,妇女束发做叉手髻。语言与契丹相同,都属东胡语言的方言分支。
唐初室韦分岭西室韦、山北室韦、黄头室韦、大如者室韦、小如者室韦、婆莴室韦、讷北支室韦、骆驼室韦等九部分,小部一千户,大部数千户。每部有酋长。酋长实行世袭制,在继承人断绝的时候,才推选部内勇健者充当酋长。各部酋长定时会猎,猎后散去,互相并不统属,比起奚、契丹能够推选大酋长号令诸部,室韦显得更落后。这一时期室韦人生活主要依靠狩猎,畜牧业也刚刚开始发展,知道养犬,但不知养羊,有牛不会用,有马也不多。这样低级的经济生活,也就不会有推选大酋长的要求。贞观五年(631),室韦开始对唐朝朝贡。唐中宗时(705~710),室韦表示愿帮助唐攻打突厥。唐玄宗(713~756)时,入朝十次。唐代宗(762~779)时,入朝十一次。唐德宗(780~805)时,室韦都督和解热素等十人来朝见。唐文宗(827~840)时,室韦大胜督阿成等三十人来朝见。唐懿宗(859~874)时,大酋怛烈遣使者来朝。唐朝文化对室韦有一定的影响,有助于室韦社会的发展。
靺鞨是什么民族?与唐朝关系如何
靺鞨是中国古代东北民族名。两汉时称“挹娄”,北朝魏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靺鞨分为数十部,互相并不统属。各部有酋长,父子世袭。隋末,酋长突地稽率部千余家内附,居住在营州。唐初突地稽立下战功,唐太宗(627~649)命突地稽改姓李。其子李谨行,唐高宗(650~683)时为守边名将。诸部中黑水部最为强大,开元十年(722),黑水靺鞨酋长倪属利稽入朝于唐,受命为勃利(即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州刺史,并设置长史对其监督。开元十三年,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军,次年又设置黑水都督府。以黑水部酋长为都督,赐姓李,名献诚。以诸部酋长为州刺史,受都督统率。此后,靺鞨不断向唐朝贡,唐朝文化也自然要影响靺鞨社会,都督、刺史的设立,有助于靺鞨诸部趋向于统一。
七世纪时,棘揭粟末诸部役属于高句丽。唐太宗李世民讨伐高句丽,粟末部众大都入唐,部分粟末靺鞨人南移至营州(今辽宁朝阳市)定居。武则天(684~704)时,粟末靺鞨人在其首领乞乞仲象率领下东归故地,武后圣历元年(698)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在松花江上游、长白山北麓一带建立了政权,自立为振(一作震)国王。振国居民以靺鞨人为主体,也有部分汉人、高句丽人。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派崔忻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所统地区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不称靺鞨,而以“渤海”为号。大祚荣死后,其子大武艺即位。大武艺扩大疆土,成为东北方强国。渤海与唐保持朝贡关系,经常派遣学生到长安,入太学读书,学习唐朝制度,渤海在东北方又成为文化最高的强国,公元926年,被辽所灭。
铁勒是什么民族?与唐朝有什么关系
铁勒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名。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称为“敕勒”、“丁零”,北魏到隋唐时则称为“铁勒”。唐初,铁勒由十余部落组成,即:薛延陁、回纥、都播、骨得干、多览葛、拔野古、仆骨(仆固)、同罗、浑部、契苾、思结、阿跌、奚结、斛薛、白霫等部。其中实力较强的是薛延陁和回纥。
薛延陁是铁勒诸部中最强的一部。部众有七万帐,风俗大抵与突厥相同。唐太宗曾封薛延陁酋长夷男为可汗。夷男役属于铁勒诸部及靺鞨、白霫等部,是漠北大国,有军队约二十万。贞观十五年(641),夷男出兵到漠南攻打李思摩的突厥国,唐大将李勣等大破薛延陁军。夷男死后,国内发生战乱,贞观二十年,唐军灭薛延陁。铁勒诸部酋长请求内附于唐朝。贞观二十一年,唐朝置六个都督府、七个州,以各部酋长为都督或刺史。置燕然都护府于西受降城(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东南的古单于台,统率六府七州。诸酋长奏请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一条驿路,称为参天可汗道,分置六十八驿,备马和酒肉供使者往来,各部每年贡貂皮作为赋税。唐太宗应允了各部的请求,从此唐势力达到漠北广大地区。
东突厥是怎样灭亡的
突厥是匈奴的别支,兴起于北魏(420~534)末年,到北齐、北周时很强大,成为中原五朝的劲敌。开皇二年(582),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由于隋朝国力强盛,东、西突厥先后臣服。隋末唐初,突厥再度强盛,成为唐朝北边最大的威胁。唐初由于忙于削平国内群雄,同时国力又不是很强盛,所以对突厥采取和亲及妥协政策,致使突厥愈加骄横,多次进兵骚扰唐北方州县,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危害。太宗即位以后,永久解除突厥对唐的威胁,成为他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古代风景图
武德九年(626)八月,太宗刚刚即位,东突厥颉利可汗突然大举入侵,企图乘太宗地位不稳之际捞取好处。后来两国在渭水便桥上杀白马祭天结盟,东突厥暂时退兵。东突厥退兵后,太宗励精图治,大力发展生产,训练士卒,积极备战,决心早日消除边患。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唐朝的国力大为增强。与此同时,唐太宗还派人与西突厥结好,不使其支持东突厥,同时还结好于薛延陁等东突厥的敌对势力。
正当唐朝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东突厥汗国内部却矛盾重重,日渐衰落。由于东突厥汗国是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内部包含许多部族,如薛延陁、回纥、拔野古等。东突厥统治者颉利可汗向诸部课以重税,引起激烈反抗,诸部纷纷叛离。由于回纥等部叛乱,颉利可汗屡征无效后,派突利可汗去征讨,结果也大败而回。颉利大怒,将突利拘押十余日。为此突利怀恨在心,便向唐朝上表请降。颉利便发兵进攻突利,突利派人向唐朝求援,太宗却以与颉利有盟约为由,并不出兵相救,实际上是坐观东突厥内战以收渔人之利。
贞观三年(629),东突厥汗国又发生罕见自然灾害,可谓是内外交困,唐太宗决定大举出兵,扫平东突厥。这年十一月,太宗命李勣、李靖、柴绍、薛万彻、李道宗、卫孝节六总管共率军十余万,由李靖统一指挥,分六路进攻东突厥。四年初,李靖等在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大破东突厥,获隋炀帝妻萧后及其孙子杨政道,送于长安。突利可汗来降,颉利败走铁山(阴山以北),遣使假言请和,实际是借机重新纠集势力反扑。唐太宗派鸿胪卿唐俭前往安抚。李靖与李勣商议,颉利并未遭毁灭性打击,此时应趁唐俭安抚之机,颉利疏于防范,彻底将其击溃。计议已定,李靖率军夜袭阴山颉利牙帐,斩首万余,俘获男女十余万人。颉利逃至灵州(今宁夏灵武)被生擒,送往长安。太宗赦其不死,封右卫大将军。贞观八年,颉利死于长安,葬于灞水之东。至此,东突厥势力基本被扫清,唐朝疆土扩至阴山乃至于大漠。
西突厥大体分布在今天什么地区
隋朝时突厥分为东、西两部。西突厥的疆域为东至突厥国(东突厥),西至雷翥海(今里海,一说今咸海),南至疏勒(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北至瀚海。这是泛指其鼎盛时期的版图。
西突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突厥十姓部落,这本是当初从蒙古高原随室点蜜西征的十大首领所率的十万部众。十部首领各持西突厥可汗所赐的一箭,因此十部又称为“十箭”。十箭分左、右两厢。左厢为五咄陆部,各部首领的官号为“啜”,即处木昆律啜、胡禄居(屋)阙啜、摄舍提暾啜、突骑施贺逻施啜、鼠尼施处半啜,这五个咄陆部落分布在碎叶(今中亚托克玛克附近)以东地区;右厢为五弩失毕部,各部首领的官号为俟斤,即阿悉结阙俟斤(该部最为强大)、哥舒阙俟斤、拔塞干暾沙钵俟斤、阿悉结泥孰俟斤、哥舒处半俟斤,这五个弩失毕部落分布在碎叶河以西地区。至七世纪中叶,十姓部落已发展到拥有精锐兵土约数十万人。
除突厥本部外,游牧的葛逻禄、处月、处密等部族和若干铁勒部落,定居的龟兹等城郭之国,位于今中亚境内锡尔河、阿姆河一带的许多小国以及吐火罗等地,也都归附于西突厥。位于今阿富汗喀布尔北的迦毕试国,喀布尔南的漕矩吒国(今加兹尼),曾是西突厥南方的属国。因此西突厥仍然是西域中亚一带最强大的汗国,在当地具有很大的影响。
突骑施是什么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如何
突骑施为突厥十姓部落之一。分布在碎叶以东地区。武后时突骑施部逐渐兴起,招抚诸部,建立起以碎叶川为中心的大国。神龙二年(706),唐中宗封突骑施酋长乌质勒为怀德郡王。乌质勒死后,其子娑葛即位,封为金河郡王。娑葛与部将阿史那忠节不和,互相攻击。金山道行军总管郭元振奏准令阿史那忠节入朝,将其部众迁居于瓜、沙等州。唐经略使周以悌指使阿史那忠节停留在半路,派人送贿赂给宰相宗楚客等,请发安西兵,并引吐蕃兵攻娑葛。宗楚客等受贿赂,竟按照阿史那忠节的要求部署军事。娑葛发觉唐朝阴谋后,遂于景龙二年(708),自立为可汗,发兵攻破安西(龟兹城),唐将或被擒,或被杀,娑葛上表要宗楚客的头,朝廷只好宣告娑葛无罪,并封其为归化可汗。娑葛退兵,安西四镇又得到安宁。娑葛与弟遮弩不和,遮弩逃归东突厥默啜可汗,请求做向导进攻娑葛。默啜发兵擒娑葛,对遮弩说:“你们兄弟还不能相容,能忠心为我办事吗?”于是就把二人全都杀死。
娑葛死后,突骑施属部车鼻施部继而兴起。开元七年(719),唐玄宗封其酋长苏禄为突骑施忠顺可汗,又封阿史那怀道的女儿为交河公主,嫁给苏禄。苏禄娶唐、吐蕃、东突厥三国女为可敦(皇后),是想在三国间谋利。开元十四年,交河公主派人驱马一千匹到安西城互市,使者宣读公主教书,安西都护杜暹发怒道:“阿史那女,也配来宣教!”杖责使者,并放马于雪地,使其全部饿死。苏禄大怒,发兵攻四镇,这时候杜暹已入朝为宰相,苏禄捉不到杜暹,大掠四镇人畜储积退去。此后,苏禄被部属杀死,突骑施分为黄姓(娑葛部属)、黑姓(苏禄部属)两部,各立可汗,互相攻击。唐朝因发生内乱,也就无力过问突骑施的事情了。
回鹘是什么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如何
回鹘,原称“回纥”,中国古代北方与西北民族名,原为九姓铁勒之一部。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回纥可汗上疏唐朝,请求改称为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回鹘就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古代战争图
隋末,时健俟斤被回纥部众推为君长,时健死后,其子菩萨继立。贞观二十一年(647),唐朝在回纥所在地设瀚海都督府,委任回纥酋长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吐迷度在部落联盟内部仍称可汗,设置官吏,建立起汗国。后突厥汗国强大时,攻占了铁勒族的住地,回纥等部经唐朝允许,迁徙到甘肃凉州一带居住,受唐朝保护。后突厥汗国衰落,回纥首领骨力裴罗联合其他部落起兵反抗,摆脱了后突厥的控制,并在开元三年(715)称可汗。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次年,怀仁可汗灭掉后突厥汗国,占有突厥故地,成了漠北的强国。
回纥的国家制度,兼采用突厥和唐制。可汗的子弟称特勒,别部领兵者称设,大臣称叶护、俟利发、达干、吐屯等,这是突厥制度。此外还设置内宰相三人,外宰相六人,又置都督、将军、司马等官员,这是唐制。回纥可汗在九姓铁勒等部设立都督,加以管理。回纥汗国初期是奴隶制国家,在唐朝的影响下,到八世纪时,它已明显地进入了封建社会。
回纥政权一直和唐朝保持着密切关系,每一任可汗都经过唐朝的册封。“安史之乱”爆发后,回纥曾两次派兵帮助唐朝平定叛乱。唐朝从至德二年(757)起,每年送给回纥绢二万匹。回纥每年还要向唐朝运送几万匹马,以换取内地丝绢、茶叶等货物。回纥从唐朝得到的大量绢、茶等物品,除自用外,有很大一部分远销到中亚各地,这对其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安史之乱”以后,吐蕃占据了西域和河西,唐朝和西域的经济交流遭到阻隔。由于回纥对唐友好,唐朝和西方商人多改道经回纥进行交易,因此,回纥一时成为陆上东西交通的枢纽。在这种情况下,回纥的商业呈现出空前的活跃,其商人到内地经商者常以千计,他们在内地购置资产、店铺,有的和汉族通婚,久居不归。
但是回鹘汗国内部也充满着矛盾,黠戛斯和回鹘连续交战二十多年。九世纪三十年代末,回鹘地区连年发生疾疫,又大雪成灾,严重地破坏了经济。同时,回鹘统治阶级的内部又不断地自相残杀。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回鹘将军句录莫贺勾引黠戛斯十万骑入侵,攻破可汗城,回鹘汗国灭亡。回鹘汗国灭亡后,部众四散。一支迁移到河西走廊定居,一支进入吐鲁番,一支迁至天山北路及葱岭以西地区。后两支定居新疆的回鹘,发展成今天的维吾尔族人。
黠戛斯与唐朝有过什么关系
黠戛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记》称“鬲昆”,汉朝称“坚昆”,魏晋时称“结骨”、“契骨”,唐朝称黠戛斯。他们活动于伊吾(今新疆哈密)之西,焉耆北白山旁(今叶尼塞河上游),以畜牧为主,兼营农业和狩猎。公元前后他们曾隶属于匈奴,后来成为铁勒诸部之一。公元六世纪中叶,又依附于突厥,当时被称为“黠戛斯”。唐王朝打败东突厥后,黠戛斯与唐加强了联系,并乘突厥内乱,向唐朝遣使纳贡。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唐朝在黠戛斯居住地设坚昆都督府,由燕然都护府管辖,并册封其酋长为英武诚明可汗。八世纪时,黠戛斯与回鹘汗国争雄,终于在唐文宗开成五年(840),灭亡了回鹘汗国。黠戛斯曾在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助唐平息李克用叛乱。在这个时期他们的统治中心仍在叶尼塞河上游,但活动范围已南下扩大到漠北及今新疆东北部广大地区。以后二百年间,黠戛斯人不断迁往天山西部。今天我国柯尔克孜族和中亚吉尔吉斯人,就是他们的后裔。
八至十世纪时,黠戛斯人的畜牧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农业也具有一定规模。他们用古老的文字记述自身的发展,并创制历法,用动物名称纪年,编制乐舞,歌颂生活。
沙陀与唐朝关系如何
沙陀,原名处月,为西突厥别部。处月分布在金娑山(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格多山,一说为尼赤金山)南、蒲类海(今新疆东北部巴里坤湖)东,名为“沙陀”的大沙漠一带,因此号称沙陀突厥,简称沙陀,亦作“沙陋”。唐代文献将沙陀原来的名称处月,译写成“朱邪”,作为沙陀统治者的姓氏。
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处月部首领曾随西突厥贵族阿史那弥射,到长安朝见唐太宗。后来,处月隶属于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贞观十六年,乙毗咄陆可汗攻唐朝的伊州(今新疆哈密),又遣处月、处密(亦作“蜜”)二部围天山军(今新疆托克逊东北)。唐安西都护郭孝恪击退西突厥军,并攻克处月俟斤(官号)所居住的城。贞观二十二年四月,西突厥叶护阿史那贺鲁降唐,处月朱邪阙俟斤阿厥也内属于唐。唐玄宗龙朔二年(662),处月首领沙陀金山跟随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击败铁勒于天山。沙陀金山因功被授予墨离军讨击使之职。武则天长安二年(702),沙陀金山升任金满州都督,封张掖郡公。他死后,其子朱邪辅国嗣位。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处月部因避吐蕃,迁居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朱邪辅国率其部属至长安朝见唐玄宗李隆基。唐宪宗元和四年(809),范希朝调任河东节度使。唐朝命沙陀跟随范希朝迁往河东。范希朝挑选该部骁勇的骑士一千二百名,组成“沙陀军”,并置阴山府,以酋长朱邪执宜为兵马使,赐姓李。其子李克用助唐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为晋王。公元907年,唐昭宣帝被迫禅位于朱全忠,唐亡。朱全忠建立梁朝(史称后梁)。这年,割据四川的王建劝李克用建立割据政权,李克用谢绝王建的建议。次年,李克用病死。同光元年(923),李克用之子李存勗灭后梁,建立后唐王朝,李存勗即后唐庄宗。
渤海国是哪个民族所建?兴衰情况如何
隋唐时期,黑龙江流域与长白山地区的主要居民是靺鞨。靺鞨分粟末、黑水、白山等部。唐武德年间(618~626),粟末靺鞨纷纷归附,唐设慎州、黎州安置他们。总章元年(668),粟末靺鞨首领乞乞仲象和乞四比羽率部移居营州(今辽宁朝阳),并有部分白山靺鞨和高句丽人随同前往。唐于该地设置营州都督,先后设置十七个羁縻州,以安置靺鞨诸部及其他民族。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人在李尽忠、孙万荣率领下反叛唐朝,攻陷营州。营州一带靺鞨人也卷入反唐战争。为分化反唐势力,唐册封靺鞨首领乞四比羽为许国公,粟末靺鞨首领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但他们拒不受命,率其众离开营州,返回靺鞨故地。唐命契丹降将李楷固率兵追击,乞四比羽被杀。乞乞仲象死后,其子大祚荣率粟末靺鞨打败李楷固,合并了乞四比羽部众,收容高句丽的遗民后,东渡辽河,返回靺鞨故地,据今长白山、牡丹江上游一带,树壁自固,筑城以居。这就是最初的都城,后称为旧国,其地在今吉林敦化县敖东城。圣历元年(698),大祚荣以其父乞乞仲象曾被唐封为震国公之故,自立为震国王。粟末靺鞨迁居营州后,受到唐封建经济文化的影响,返回故地后收抚靺鞨部众及高句丽、夫余等族人,在短短几年间强大起来,有编户十余万、甲士数万人。中宗复位后,遣使前往靺鞨抚慰。大祚荣派次子入唐为质子,宿卫京师,与唐朝正式建立臣属关系。开元元年(713),大祚荣遣使入唐,请求双方在边境开展贸易。唐朝也派使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领之地设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又称渤海都督。从此,不再以靺鞨为号,专称渤海国。这个渤海政权传世十六,历国二百二十余年,一直延续到五代后唐明宗的天成元年(926),才被契丹主耶律阿保机所灭亡。
渤海极盛时疆土辽阔,东至于海,西接契丹,北抵黑龙江,南和新罗接壤。全国分置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八县。其官制大抵是模仿唐朝的,为了避免和唐官职名称相同而略做变动。渤海国经济文化发达,与唐朝始终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
大食国在今天哪个地方?与唐朝的关系如何
大食是唐代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在伊斯兰阿拉伯帝国兴起之前,古代中国就已经同古代阿拉伯人发生了联系。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大食帝国消灭萨珊王朝(古代伊朗历史上的一个王朝),同年大食王派使者到达唐朝宫廷。此后随着大食势力持续向东推进,唐与大食的接触日渐频繁。由于唐与大食均为当时世界上的强盛帝国,他们之间的交流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显庆五年(660),摩维亚即位,建立乌梅雅王朝,他们的服饰崇尚白色,中国称其为“白衣大食”。天宝八载(749),阿拉伯另立阿拔斯为王,建立阿拔斯王朝,服饰崇尚黑色,中国称其为“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建都于底格里斯河边的报达城(今伊拉克巴格达)。黑衣大食在唐高宗时灭波斯国,并继续向东发展势力,从而不可避免地与唐朝发生冲突。
大食的东进,引发了中亚地区政治格局的大变动,被大食消灭或受到大食威胁的国家或政权纷纷请求唐朝的庇护,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朝由东而西,吐蕃由南向北,大食由西向东,三方在西域展开激烈角逐。但唐与大食并未发生十分严重的冲突,唐与大食在西域唯一一次规模较大的战争是玄宗天宝十年(751)的怛罗斯之战。此战唐军大败,但对西域形势并未产生严重影响。然而这次战役在东西文化传播史上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战争中,大批唐朝士兵包括工匠在内被俘往阿拉伯地区,被俘的工匠有金银匠、画匠,尤为重要的是有造纸匠,他们对中国造纸术的西传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大食与唐朝的交往中,中国的货物大量输入大食,如丝绸、瓷器、纸、墨、香料、肉桂、姜等。在阿拉伯文中,由中国传入或与中国有关的物品大都被冠以“sini”(中国的),如肉桂作“darsini”,玫瑰作“wardsini”等。在唐与大食的交往中,值得提及的还有杜环所写的《经行记》一书。杜环是唐宰相杜佑的族子,在怛罗斯之战中被俘,寓居大食长达十年之久,宝应元年(762)搭乘商船回国。他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写成《经行记》,留下了中国与阿拉伯交往的最早、最可靠的记录。此书已佚,但在杜佑《通典》中保留有部分内容,其中有些内容保留了早期阿拉伯风俗和伊斯兰教教义的最早汉文记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有一条著名的圣训:“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表达了阿拉伯世界了解中国的迫切愿望。中国医学对大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中国脉学在唐代传入大食,十世纪末被阿维森纳的《医典》所采用。他在诊脉方面列出四十八种脉法,其中三十五种是中国传入的。
与亲历西亚的唐朝人相比,东来中国从事贸易及相关活动的大食人要多得多。阿拉伯人阿布·塞义德曾记载说:黄巢曾在广州杀害了伊斯兰教徒十二万人。上元元年(760),淮南节度使邓景山邀平卢兵马使田神功前来扬州,帮助镇压“刘展之乱”,田神功至扬州后,大肆掠夺百姓商人资产,其中就有大食、波斯商人数千名。
来华的大食人中,有些长期居住在唐朝境内,具备了很高的汉文化素养。宣宗大中元年(847),唐宣武军节度使卢钧向朝廷推荐大食人李彦升。次年,李彦升宾贡进士及第(唐代科举科目之一,专门为外国人设立的科目),成为唯一取得进士出身的大食人。
在与唐朝长期交往的过程中,大食的器物也传入了中国。唐代伊斯兰玻璃器就是突出的代表。近年在西安法门寺唐代地宫中出土了约二十件完整的玻璃器,其中大部分属于伊斯兰早期玻璃器。阿拉伯金币也随着唐与大食的贸易交往而传入了中国。伊斯兰教也在唐代传入了中国,在现代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有十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传入,无疑是唐朝与大食关系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大、小勃律国在今天的什么地方
大、小勃律二国大致在今天的中亚地区。其中小勃律国地理位置独特,对唐王朝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在其所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指出:“唐关中乃王畿,故安西四镇为保护国家中心之要地,而小勃律(今巴基斯坦北部)所以成唐之西门也。玄宗之世,华夏、吐蕃、大食(泛称阿拉伯)三大民族皆称盛强,中国欲保其腹心之关陇,不能不固守四镇。欲固守四镇,又不能不扼据小勃律,以制吐蕃,而断绝其与大食通援之道。”
鉴于小勃律国的重要地位,唐与吐蕃就此展开争夺战:早在开元十年(722),吐蕃就曾重兵围攻小勃律,小勃律王没谨忙求救于当时唐朝的北庭节度使张孝嵩说:“勃律,唐之西门,勃律亡则西域皆为吐蕃所有了。”张孝嵩随即出兵赴援,大破吐蕃军。但吐蕃并没有就此死心,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嫁女予小勃律国王,逼使他反唐,从而控制了西域二十余国。当时唐朝面临着北境外患,无力着手反击,被迫以防守为主。天宝四载(745),东突厥灭后,玄宗改变了以往以防守为主的做法,在西北方向主动出击。天宝六载,他命安西副都护高仙芝将兵万人出击小勃律。
由于唐军多次征伐小勃律,均无功而返,高仙芝此次进军颇为慎重。他先到达五识匿国(今帕米尔高原南),然后兵分三路,先突袭吐蕃的据点连云堡(在小勃律北)。吐蕃仓皇应战,一触即溃,被斩杀五千余人,俘一千余人。唐军随后挟大胜之威,深入小勃律国内地,一举擒获其国王及吐蕃公主,扫平了其军队。此役威震西域诸国,使唐朝重新控制了该地。高仙芝也以功授为安西四镇节度使。
焉耆在什么地方?与内地有什么交往
古代焉耆在今新疆焉耆一带,东邻高昌,西与龟兹接壤。隋朝末年,群雄割据,他们忙着抢夺地盘,原来内地通往西域经过沙漠的那一段路闭塞了,东、西方的使者和商旅来往必须经过高昌,高昌常常难为他们。贞观六年(632年),焉耆王龙突骑支来到长安,请求疏通大沙漠中的那条路,让东西交往更方便些,唐太宗答应了这一请求,可惹恼了高昌。高昌王把一切怨忿全都向焉耆发泄,派兵袭击焉耆,占领焉耆的大块土地,还抢夺了大量人口和财物。为了焉耆跟高昌的关系,唐太宗曾几次派使者调解。
贞观十四年,突厥重臣屈利啜给他的弟弟聘娶了焉耆王的女儿,这样的姻亲关系使焉耆倒向突厥,加入了反唐势力。贞观十八年,安西都护郭孝恪在征得唐太宗的同意后,出兵焉耆。焉耆的都城四面环水,易守难攻,龙突骑支自以为可以凭险固守,哪料到郭孝恪率军队昼夜兼行,一天夜里,唐军来到城下,将士渡水攻城,赶破晓时分,已登上城墙,军号声、战鼓声,震天动地,唐军冲进城去俘虏了龙突骑支。郭孝恪留下焉耆王的弟弟栗婆准处理他们国内的事情,把龙突骑支和他的妻子送到长安。唐太宗下诏赦免了焉耆王,让他留在长安。唐朝出兵焉耆是间接地打击了西突厥,这也是唐太宗统一西域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了唐高宗时期,焉耆人请求放归龙突骑支,高宗应允,并拜龙突骑支为左卫大将军,送他回国。
龟兹与内地有什么交往
龟兹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国家,在今新疆库车县一带。龟兹的经济文化水平较高,龟兹的乐曲是闻名于世的。唐高祖李渊称帝以后,龟兹王苏伐勃駃派使者来到长安,建立了友好关系。苏伐勃駃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苏伐迭继承了王位。贞观四年(630),苏伐迭给唐太宗送来西域的好马,唐太宗不但赐给玺书,还送去优厚的礼物。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双方和睦友好。后来,随着西突厥势力的膨胀,龟兹就近臣属了西突厥。贞观十八年,安西都护郭孝恪讨伐焉耆的时候,龟兹竟出兵援助焉耆,双方关系开始恶化。贞观二十年,唐朝派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杜尔为昆山道行军大总管,和安西都护郭孝恪、司农卿杨弘礼,调集了铁勒十三部兵十几万人讨伐龟兹。唐军攻克龟兹都城,龟兹王诃黎布失毕逃到拔换城,凭险固守。唐军围攻了四十天,终于攻克,活捉了诃黎布失毕。后来,唐太宗授诃黎布失毕为左武翊卫中郎将。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死后,刻了诃黎布失毕的石像,列置在昭陵祭坛内。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又拜诃黎布失毕为右骁卫大将军,让他回国,仍做龟兹王。
于阗与内地有何交往
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其地出美玉,崇信佛教,其王姓尉迟。贞观六年(632),于阗王派使者来到长安,向唐太宗进献玉带。唐太宗热情地接待了于阗使者,回书信表示答谢。贞观十三年,于阗王伏阇信还把其子送到长安,侍奉唐太宗,两国交好。贞观二十年,阿史那杜尔讨伐龟兹的时候,伏阁信诚惶诚恐。于阗是龟兹西边的邻居,唐朝的军队荡平龟兹以后,谁能保证他们不顺手牵羊也把于阗灭掉呢?他就让他的儿子带着一万零三百匹骆驼去慰劳唐朝的军队。贞观二十二年十二月,在唐朝的军队将从龟兹班师的时候,行军长史薛万备给阿史那杜尔建议:“眼下我们已经破了龟兹,国威大振,为什么不借着这个机会派出轻骑去取于阗呢?”于是,阿史那杜尔派薛万备带着五十余骑兵到了于阗。薛万备把唐朝的强盛夸耀了一番,劝伏阁信到长安朝见天子。当伏阇信随着薛万备到长安的时候,已是贞观二十三年七月,唐太宗已经去世。高宗李治拜他为右骁卫大将军,还赐给他金带、锦袍和六十段布帛。于阗王伏阁信在长安住了数月,临走时,请求把他的子弟留在长安守卫皇宫,以表示他的友好和忠诚。
倭国指什么国家?与唐朝的关系如何
倭国即今日本。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这时日本社会正处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和巩固的阶段,对唐朝的昌盛极为倾慕,因此向唐朝派遣的使者、留学生和学问僧数量很多。
贞观五年(631),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批“遣唐使”。唐高宗永徽四年(653),日本派出两批使团,每批各有留学生、学问僧一百二十余人。开元四年(716),日本使团总人数有五百五十六人。开元二十年,日本使团总人数有五百九十四人。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日本使团总人数有九十余人。唐文宗大和八年(834),日本使团总人数达到六百五十余人。直到开成三年(838)为止,日本共派出遣唐使十三次,另有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三次。唐代宗大历十年(775),日皇还授遣唐使节刀,告诫使者,因唐丧乱,不许有非礼行为。至于附商船往来的日本学生和僧徒,为数也不会少。唐时汉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及佛教的各个宗派,都给日本文化以巨大的影响。唐后期商业发达,唐商船经常往来日本,见于记载的多达数十次。
1970年在西安发现的日本银币,很可能就是遣唐使带来的。日本奈良东大寺内正仓院所存放的唐代乐器、屏风、铜镜等珍贵文物,就有一部分是遣唐使带回去的。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开元初年,日本使者请儒生授经学,唐玄宗派四门助教赵玄默到使者寓所传授儒经。日本人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长期留居中国,擅长诗文,在唐朝历任光禄大夫、秘书监等职。他与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人有着深厚的友情,常作诗相酬赠。日本留学生回国以后,对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波斯国指哪个国家?与唐朝的关系如何
波斯,即今伊朗,是西方大国,西汉时称为安息。贞观七年(633),大食(阿拉伯)入侵波斯,波斯战败,国王伊嗣候逃亡。贞观二十一年,伊嗣候遣使来朝,请求援助。因道路遥远,唐太宗不允许出兵。伊嗣候死,子卑路斯逃亡到吐火罗,又遣使来求救,唐高宗仍因路远不允许出兵。大食兵退,吐火罗护送卑路斯返国。龙朔元年(661),卑路斯奏称屡被大食侵扰,请唐援救,唐高宗置波斯都督府,任卑路斯为都督,算是表示了援救。事实上波斯土地已被大食占领,都督府只是个空名。咸亨年间(670~674),卑路斯入朝,客死在长安。波斯的余部,对唐朝颇有好感,玄宗时十余次来唐贡献方物,直到唐代宗时还有用波斯名义来朝贡的,不少波斯人(主要是商人)在唐朝居住做生意。
百济国与唐朝有什么关系
百济在朝鲜半岛西南部,汉代为带方郡,北接高丽,东连新罗。祖先出自高丽,因人种复杂,有高丽人、新罗人、中国人、倭人,故称“百济”。其风俗与高丽略同。隋文帝伐陈时,有一艘渡江战船曾漂流至东海北部济州岛,回归时途经百济,百济王扶余昌资送返隋,并派遣使者奉表贺隋平陈成功。此后百济屡次遣使来隋通好。武德四年(621)遣使朝贡。贞观元年(627)太宗赐其王玺书。高宗即位,百济又遣使朝贡。
百济是在马韩故地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国王姓扶余。百济与新罗为邻,两国互相攻击,新罗较弱,就向唐朝要求更多的保护,唐朝也常为两国和解,但百济、高丽则不断抢夺新罗土地。显庆五年(660),唐派左卫大将苏定方率水陆军十三万出兵百济,以解新罗之危。苏定方大军从成山(今山东荣城)由海路出发,进军百济,船帆千里,随流东下。新罗武烈王闻讯即率军五万与唐军会师,同年七月,百济为唐、新联军所灭。于是百济国故地置熊津、马韩、东明等五个都督府。苏定方留郎将刘仁愿等驻守百济王城,自押俘虏回国。百济虽亡,但百济将军武王从子鬼室福信与浮屠道深等人率部死守周留城,誓死抵抗唐军。龙朔三年(663),唐军又击败百济的反抗。唐高宗命扶余隆为熊津都督。唐军撤退后,扶余隆受新罗压迫,也退回长安。百济土地被新罗占据,百济遂彻底灭亡。
新罗国为什么能最后统一朝鲜半岛
公元一世纪前后,鸭绿江中游一带的部落联盟逐渐统一,形成了朝鲜半岛上最早的国家高句丽。稍后,半岛西南部原马韩各个部落也逐渐统一起来,形成了百济国。二至三世纪,在半岛的东南部,以辰韩各部落为基础,建立了新罗国。从四世纪起,半岛上这三个国家鼎足而峙,一直到七世纪后被新罗统一。朝鲜历史上把这段时间称作“三国时代”。
古代皇后图
三国统治者为了争夺半岛的霸主地位,展开了长达三百多年的斗争。最初以高句丽为最强,它不断南下扩张,迫使百济首都一再南迁。百济为了挽救衰弱的局面,则不断袭击新罗。新罗从六世纪起,由于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普遍使用,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经济、政治、军事力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它利用高句丽忙于对隋和唐的战争无暇南顾的有利时机,积蓄力量,始终把统一半岛当作重要目标,新兴的军事贵族金庾信和政治家、外交家金春秋起了重要作用。对内他们镇压了消极保守的大臣毗昙为首发动的政变;对外积极采取亲唐政策,力量迅速增强。高句丽看到新罗日盛,对己不利,便先后两次联合百济、扶桑夹击新罗。新罗利用唐朝与高句丽的矛盾,并使与高句丽有同盟关系的百济与唐朝对立,然后与唐朝结盟,展开大规模的反击。龙朔三年(663)灭亡百济,668年打败高句丽。唐朝在高句丽灭亡以后,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各地分设九个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个县,在半岛北部直接进行统治。
公元670年,高句丽人民在剑牟岑领导下首先在穷牟城发难,从大同江南下,以汉城(今载宁)为根据地,扩大自己的力量。新罗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于同年三月动员大军,强渡大同江,投入了驱逐唐军、完成统一的斗争。经过多次斗争,挫败了唐将薛仁贵的干预,占有了原百济的大部分土地。公元674年,唐军又以刘仁轨为大总管、李谨行为副总管进攻新罗,均被击退。经过七年的斗争,唐军被迫撤走,高宗将安东都护府由平壤移至辽东(今辽阳)。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唐与新罗会盟,约定两国以今大同江为界,朝鲜半岛完成统一。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唐王朝3更新,大唐王朝全面解读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