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书网>其它小说>普京语录>第七章 地球上的事够我忙的了
  ——普京人生语录

  “宽容常常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

  人需要鲜明地体现出一种品质——这就是宽容,依我看,宽容常常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

  ——谈做人的品质

  背景解读

  普京认为,宽容是做人最重要的品格,“常常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普京不仅是这样说的,在现实生活中,他也是这样做的,他虽然显得冷峻铁血,却能处处容人,所以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

  塔吉扬娜·萨普诺娃是一个普通的俄罗斯女性,某一天,她驾车与母亲和女儿在莫斯科市郊的基辅公路行驶时,发现路旁树林中竖立着一块“犹太人该死”的标语牌。出于对种族主义和极端主义的鄙视,她停下车,走上前去,欲拔除标语牌,谁知标语牌下有人事先放置了约两公斤的炸药,萨普诺娃当场被炸得血肉模糊。

  标语炸弹事件在俄罗斯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广大人民义愤填膺,纷纷谴责极端主义者的卑劣行径。俄罗斯犹太人联合会迅速筹集资金,将萨普诺娃送往以色列治疗。经过以色列医护人员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萨普诺娃已基本痊愈,曾一度失明的双眼又恢复了视力,只是在漂亮的脸庞上留下了深深的疤痕。

  会见时,普京高度评价了萨普诺娃的英勇举动,并当场签署了授予她勇敢勋章的总统令。

  在与萨普诺娃的对话中,普京强调说:“我们俄罗斯民众一定要有宽容心,虽然我们当初和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产生过争执,但是现在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我们一定要宽容。”

  普京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看待过去、包容未来,这让他显得理智而又极具人情味。

  延伸阅读

  宽容是人类应当具有的一种品德修养、一种美德,它来源于勇敢、善良的心。它是化解一切矛盾的良药,可以消解人间的多种不快。拥有宽容心态的人,必是一个心胸如大海,深沉而又从容的人。

  有一句话说得好:“宽恕别人是对自己最好的解放。”如果总是把别人的过错和自己的失败存在心里,那么时日一久,心灵就会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更别说享受生活的乐趣了。所以,快乐的人都善于用他们宽容的心去包容别人,有时甚至用自己心灵的明灯去照亮别人。

  面对工作中的种种混乱,要具有一种宽容豁达之心。是我的便是我的,别人抢也抢不去,不是我的也不用去强求。这样的心态会让你不再斤斤计较工作中的得与失,不会再纠缠于上司的刁钻、同事的陷害,而专心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有什么东西能够比事实更能证明一些事情呢?你做得好,自然会有人看见,自然就会有人称赞,何必让暂时的困扰把自己的心情打乱呢?宽容一点,就是给自己打开了一条宽广的道路。

  面对家庭和感情的时候,也需要宽容之心。因为自己的爱人是和自己最亲近的人,最亲近的人都不能宽恕,那你的宽容之心用到哪里去了呢?世界上的爱有千万种,可以是风花雪月,山盟海誓;也可以是轰轰烈烈,死去活来。但是一段感情过了初期的狂热之后总是要归于平淡,生活中的种种不和谐也就会相应产生。这时,忍让的爱、宽容的爱就显得十分珍贵了。以爱的方式善待对方的缺点,用包容的胸怀宽恕自己的爱人,给他一个悔悟的机会,留一个自省的空间,于无声中加深感情的积淀,即使不是传奇式的爱情也会变得永恒,再平淡的婚姻也会令人流连。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宽容自己。很多人都有“遇事想不开”的心理倾向。其实人生最可怕的就是一辈子背着心灵的包袱前行了,一辈子不断地用自己的过错来惩罚自己,不断地责备自己。可是,这样的折磨已经是毫无用处了的,事情已经发生,无可挽回,何不抛开包袱,重新拥抱生活呢?再说你的痛苦也会影响周围的人,你的亲人、爱人也会因你的痛苦而受到心灵上的炙烤。

  “人首先应当遵从的,

  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的良心”

  人首先应当遵从的,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的良心。别人的意见有对有错,这无法预计,但唯一不会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良心,是我们做事的准则,是我们的是非观。而我们需要坚守的,就是良心。

  ——2012年就职演说

  背景解读

  普京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政治家,他拥有广泛的民众支持,拥有坚定的政党的支持,这是他作为成功政治家所必需的硬件,也是他连续多年在政坛打拼“无往不利”的基础。普京是个强势的人,他有着刚强的性格,但是他也有温柔的一面,这是隐藏在普京内心深处的大度与从容。普京可以放过曾经的敌人、曾经的对手,他也可以不跟曾经拿他作挡箭牌、不顾他利益的人计较;普京还可以细致观察,用心去体验,然后关心所交往的人,更加关心自己的亲友。

  普京的老同学对他的这一特点印象特别深刻。他介绍说,虽然身在官场多年,但普京一直保持着对长辈的尊重。有一次,他在电视上看到普京为俄罗斯英雄颁奖,在座的都是些老年人,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和领军人物。当普京走进大厅的时候,那些老人都起来迎接他,这让他感到很不好意思。在电视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普京为此很不自在,这些为国家做过巨大贡献的人,这些令人尊敬的长辈,怎么能让他们站起来呢?这让他想起了普京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到处跑着玩,同学们都不会注意过马路的老人,但是普京不一样,他总是让老人先过,或者去搀扶着老人们过。要是老人们表扬一下他,他就会很害羞地将头别过头去,脸上飞起红晕。

  就是这样,普京在阳刚之中掺有温柔之气,原则问题上坚持到底,礼节上则是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这就是他的特性!

  延伸阅读

  “人首先应当遵从的,不是别人的意见,而是自己的良心。”这是普京对自己的态度,也是对国家的态度。普京不只有刚强的代表,他也是有血有肉的男子汉,他更以内在的尊重长辈、爱护弱小、关怀病弱的品质来感动国家、感动人民。

  我们每个人绝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都要来自别人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但你怎样接受、理解和加工、组合,是属于你个人的事情,这一切都要独立自主地去看待、去选择。谁是最高仲裁者?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歌德说:“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走自己开辟的道路,不被流言所吓倒,不受他人的观点所牵制。”让人人都对自己满意,这是个不切实际、应当放弃的期望。

  如果你期望人人都对你看着顺眼、感到满意,你必然会要求自己面面俱到。可是,不论你怎么认真努力,去尽量适应他人,能做得完美无缺,让人人都满意吗?显然不可能!

  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只会让你背着沉重的包袱,顾虑重重,活得太累。

  所以,千万不要拿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更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纵使他人议论纷纷,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就遵从自己的良心,勇敢地坚持下去。

  “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

  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谈苏联解体

  背景解读

  1999年12月下旬,普京发表《21世纪的头十年》一文,其中提到,过去百年来的“共产主义尝试”已经“失败”。12月30日,普京又发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其中说:“在即将过去的这个世纪里,俄罗斯有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为共产主义原理而奋斗的标志下生活的。看不到这一点,甚至否定这一时期不容置疑的成就是错误的。然而,如果我们不意识到社会和人民在这一社会试验中付出了那种巨大的代价,那就更是大错特错了。主要的错误是: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社会昌盛、人民自由。用意识形态的方式搞经济,导致我国远远地落后于发达国家。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但是我们将近70年都在一条死胡同里发展,这条道路偏离了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普京还说,“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所遇到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继承了苏联的经济模式所付出的代价。”

  2000年3月,普京当选总统后,实行“强国”战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力图“复兴”俄罗斯。普京在从事国务活动时,经常遇到如何对待苏联时期的重要标志、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的问题,其间,他往往力排众议,作出重大决定,在许多方面肯定过去苏联的传统。

  2000年12月,俄国家杜马根据普京的提议通过有关法律,规定用苏联国歌旋律作为俄罗斯的国歌,并用红旗作为俄军军旗。当时,普京的主张遭到右翼势力及前任总统叶利钦的强烈反对。叶利钦批评说,老国歌只代表官僚权力的苏共党代会,年轻一代人不会喜欢,总统不应该盲目崇尚民意。但普京强调,苏联国歌曲调激昂,振奋人心,否定苏联时期的一切象征性标志从原则上讲是错误的,否定历史会使整个民族“数典忘祖”。

  2000年2月9日,普京在共青团真理报社现场回答读者的热线电话,当有人提出“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的问题时,普京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在回答“什么时候退出苏共”的问题时说:“我没有退出。苏共不存在了,我就把党证放在抽屉里。”

  延伸阅读

  忘记历史就没有良心,这是振聋发聩的警语。对历史的传承,青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2005年4月25日,普京在“国情咨文”中对苏联解体作了更为具体的评述。普京说:“首先应当承认苏联解体是20世纪地缘政治上最大的灾难,对俄罗斯人民来说这是一个悲剧。我们数以千万计的同胞流落在俄罗斯土地之外,苏联解体就像流行病一样波及俄罗斯自身。人们的积蓄化为乌有,曾经的信仰不复存在,许多部门机构或被解散或是匆忙地进行了改革,而国家的完整因恐怖主义的影响和随后的妥协而遭受损害。要知道,所有这些都是在经济急剧下滑、金融动荡和社会瘫痪的背景下发生的。”

  2005年5月,普京在接受德国电视记者采访,谈到苏联解体时还形象地说,这确实是千千万万人的悲剧,“我们在泼水的时候,连同孩子一起倒掉了”。

  “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就是忘记历史,忘记历史的人就没有良心。普京这句话也可以推而广之,对我们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我习惯于学会分出必要的时间,

  做点自己愿意的事”

  我习惯于学会分出必要的时间,做点自己愿意的事。

  ——谈业余生活

  背景解读

  自从开始担任俄罗斯总统后,普京就成了全球最忙碌的人之一,他每天的工作几乎都是排得满满的,而且要经常性地出国访问,一年平均多达五十余次,真正闲暇的时间很少很少。

  每天,普京都有大量的工作,他要批阅文件,要接见外宾,要跟克里姆林宫和政府的下属们谈工作,还要……他的工作强度是很大的,可以说,那种强度之大一般人都是难以承受的。事实上,这样的工作强度早在普京到莫斯科工作时就开始了,甚至在圣彼得堡当副市长时就开始了。

  尽管工作如此繁忙,但普京非常重视业余生活,忙里偷闲,挤出时间读书、看电影,有时还上剧院欣赏音乐剧。尤其是体育,普京一直坚持着,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练柔道,他认为柔道对自己特别重要,不仅能让自己保持健康体魄,而且是展示自己生活健康的一种好形式。普京不但早就拿到了柔道黑带,而且游泳技术高超,骑马、钓鱼、驾车也样样精通。除此之外,他还参加漂流、跳伞等各种极限运动。

  普京还喜欢划船,当然,旁边还是要有警卫保护。

  2004年,普京在阿尔泰高山河流中划船,看到一些当地人正在河里骑马捕鱼,总统问他们:“老乡,马不会感冒吧?”当时普京戴着头盔,这些人没有认出来,一个人回答说:“马嘛,是不会感冒的,而您,小伙子,还是赶快离开吧。听说普京很快就要来啦。”结果船上的人哈哈大笑,这位当地居民却愣住了,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笑的。

  普京的业余生活安排得丰富合理,调剂得有滋有味。

  普京是个“夜猫子”,睡得通常都比较晚,早上则要较早起来,想多睡一会儿也很难做到。他通常在7点半起床(俄罗斯人早上9点开始上班),做运动,练一套柔道,游泳(2公里)。

  读书也是普京空闲时间的主要“消遣”之一。普京主要阅读的是历史、资料性著作以及经济类杂志。当然,总统家的书柜里也有文学家的作品,除了对俄罗斯作家契诃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青睐有加外,普京也喜欢读大仲马、凡尔纳、莫泊桑等法国作家的名著。每天的报纸,普京多是信手拈来,广泛阅读,其中主要有《消息报》《苏维埃俄罗斯报》《生意人报》等。据说普京喜欢反复研读萨尔特科夫·谢德林的小说,俄罗斯人猜测或许普京想从书中获取洞悉他手下那些官员们在想什么的钥匙。

  闲暇时,普京还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尤其对柴可夫斯基、舒伯特、李斯特的作品情有独钟。他常常是泡上一杯茶,手里拿着一本书静静地读着,耳边则流淌着舒缓、优美的音乐……

  延伸阅读

  自从2000年首次当选俄罗斯总统以来,普京获得了诸多称号,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总统先生和总理先生。无论你认为他是铁腕治国的硬汉,还是眷恋权力的“大帝”,都无法否认他的百变与全能。普京既能展现豪情,驾机翱翔,赛车飞飙,也能柔情若水,喂养幼鹿,甚至端坐钢琴前,弹一首小夜曲,令观众如痴如醉。

  自曝曾获过四级木匠证

  2010年7月14日,普京在视察索契冬奥会场馆建设并与大学生建筑队代表进行交流时,自曝他年轻时候还曾经获得过四级“木匠证”。

  当时,普京向大学生们详细讲述了自己上大学期间在建筑队实习的经历,说他当年也曾是建筑队的一员,在俄罗斯科米共和国人迹罕至的森林地区开设林道、修理房屋,当实习活动结束时,他甚至获得了四级“木匠证”。

  有学生问道:“您那时在建筑队里拿多少钱?”

  普京回答说:“干了一个半月拿到大约900卢布,当时全国的月平均工资只有200卢布,我们拿到的(比这个水平)要高。”他解释说,工资高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工作条件很艰苦,蚊子非常多,在篝火旁都没办法久坐,娱乐的时间非常少。

  “也许,您都不知道怎么花这笔钱吧?”学生问道。

  普京说:“不,我们知道怎么花。我和朋友一起去加格拉(黑海海滨城市,位于阿布哈兹地区)玩,在那儿花掉了一半的钱。之后我还买了一件外套,穿了10年。”

  普京同时表示,从担任领导职务的角度看,这段经验是“无价之宝”,因为“要领导好集体,就应该明白,是为了什么而工作”。

  音乐达人

  早在担任俄罗斯总理期间,普京就曾在一个好莱坞众星云集的慈善表演上展露了自己的音乐才华,他不仅进行了钢琴独奏,还大秀歌艺。

  当晚宴主持人问普京是否会表演时,他说:“如同大多数人,我不会唱歌跳舞,但我还是很喜欢这么做。”

  他接着上台在钢琴前演奏了苏联爱国歌曲《从哪里认识祖国》。接着,普京拿起麦克风,在爵士乐队的伴奏下唱起美国著名歌手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名曲《蓝莓山》。

  普京在这次慈善表演上的演唱甚至被网友恶搞到了俄罗斯版“好声音”上。在网民制作上传的视频中,普京的卖力以及动人演唱吸引了三位导师为其转身,转身后的导师被这一位重量级学员给吓到,而普京参加“好声音”的视频也迅速走红网络。

  尽管普京参加“好声音”只是网友的恶搞之作,但普京本人的演唱实力还是得到了众多网民的力挺。

  普京还喜欢嘻哈音乐,曾现身一场嘻哈音乐比赛,为参赛选手颁奖。普京说:“我不认为‘摇摆步’‘排腿’之类街舞技巧与酒精、毒品有什么关联。”当时,现场观众热烈回应,高喊“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

  深潜贝加尔湖

  2009年7月底8月初,在任俄罗斯总理期间,普京曾乘微型潜艇潜至世界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水面下大约1400米处,探查新能源“可燃冰”。

  “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类似情形,”普京在水下度过超过4小时后浮上水面说,“这种感受非常特别。”路透社记者形容,普京当时看似面色苍白,有点晕。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俄罗斯贝加尔湖为世界最深、最古老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普京连续两天“亲水”。7月31日,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契卡洛夫岛,普京身穿紧身潜水服,走入齐腰的深水中,为一头名为“达莎”的大白鲸安装无线电信号发射器,以帮助科学家研究大白鲸的迁徙模式。随后,他与当地渔民一同把“达莎”放归大海。

  8月1日,他身穿蓝色保温服乘潜艇在贝加尔湖中说:“这次潜水过程相当完美。”普京在水下借助无线电系统告诉岸上记者们,他惊讶于湖水的不清澈。他说:“从生态角度考察,湖水干净,而事实上我可以称它为浮游生物汤。”

  贝加尔湖以湖水清澈闻名。普京上岸后参加了一场环境保护会议。他在会上说,俄罗斯缺乏能促使企业采用环保技术的机制。普京强调:“我们需要引入、发展这种机制。另外,令污染环境者承担责任的措施也应发挥作用。”

  赛车手普京

  2010年11月7日,圣彼得堡郊外,普京试驾了一部黄色的雷诺一级方程式赛车。

  普京当天身穿黄色赛车手服装,头戴有俄国旗标志的头盔,钻进一辆黄色雷诺赛车。他开玩笑说:“我的扎波罗日人轿车空间更大一些。”

  普京在圣彼得堡附近一条道路驾驶赛车,最高时速达到240公里。他这样评价自己的表现:“第一次,这不错。”

  通常情况下,F1赛车手比赛中直线赛道时速超过300公里。俄罗斯政府当天发表声明说,普京驾驶前花数小时热身。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城市索契将从2014年开始举办F1赛事,普京这一举动意在为赛事造势。

  鉴于普京已完成驾机灭火、射虎戏鲸、乘潜艇深潜、试驾F1等挑战性活动,一名记者打趣地问他是否打算游太空。普京幽默地回答道:“不,地球上的事够我忙的了。”看来,普京的全能称号实在是当之无愧啊。

  普京这位总统,可真好比一座冰山。你只看得见顶端,底下有多大谁都不知道。

  “电影,我也很喜欢看”

  电影,我也很喜欢看。

  ——谈电影

  背景解读

  作为总统,普京的业余生活却并不单调。他很会安排,总是会分出必要的时间,做点自己愿意的事,看电影就是其中之一。性格使然,普京更喜欢看那些硬派电影。在看了俄罗斯著名导演米哈尔科夫执导的《12怒汉》后,他甚至被剧情感动得流了泪。

  《12怒汉》描写一名车臣族男孩杀死俄罗斯族继父、12名陪审员错综复杂的心理变化最终宣判男孩无罪的故事。《12怒汉》在威尼斯电影节赢得了最高荣誉金狮奖,票房收入也可观,可谓口碑票房双赢。

  但是,对于米哈尔科夫来说,真正让他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这部片子赢得了总统普京的青睐。普京表示非常喜欢这部片子,而且认为片中男孩的经历和自己有几分相似。

  在影片中,米哈尔科夫对战争给车臣带来的影响做了惊人描写:一条流浪狗从街头窜过,嘴上叼着一只人手,手上的钻戒闪着恐怖的光芒。片子的结尾同样给人留下强烈印象:陪审团最终做出男孩无罪的裁决,但这实际上却等于宣判了他的死刑——现在,他将成为那些杀了他父亲的人的猎杀对象。孤身一人的男孩吓得不知所措,不过米哈尔科夫本人扮演的角色——从前是军官、现在是艺术家——毅然担负起保护和拯救他的责任,并且承诺说:“我们一定会找到他们。”

  看到这里,坚强的普京忍不住热泪盈眶,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擦了擦眼睛!《共青团真理报》文章强调说:“在出任总统的这些年里,普京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反应。”普京毫不隐瞒自己的“脆弱”——当灯光重新亮起时,他说:“尼基塔·米哈尔科夫是赚人眼泪的大师,这次他又成功了。”充分表达了他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之情。

  延伸阅读

  每个人脾气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看待事物的方式也就不同,普京之所以会如此喜欢这部《12怒汉》,正是源于他那种“怒汉式”的性格。

  《12怒汉》是普京第二次请摄制人员到总统官邸放电影。第一次是导演邦达尔丘克把自己的作品、描写阿富汗战争时苏军英勇作战的《第九突击队》放映给总统。那次放映让邦达尔丘克很郁闷——由于设备故障,影片三次“失声”,以至于普京开玩笑说:“该让放映师滚蛋了。”米哈尔科夫可不想让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放映开始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设备。

  放映开始后,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的普京和卡德罗夫、贾济耶夫边看边讨论。当银幕上出现一处武装分子的营地时,普京扭脸问车臣首脑卡德罗夫:“像吗?”后者回答:“只是武装人员头上的帽子不对。”

  值得一提的是,普京不仅喜欢看电影,对电视节目也有关注,每到双休日,假如在家的话,普京就会同家人一起看电视。面对不同的节目内容,普京的情绪也会随之改变,时而放声大笑,时而义愤填膺,时而郁郁寡欢。平时普京可是很少有时间能看上电视的,也只有同家人在一起他才能享受一下看电视的乐趣。但是,据说普京很少看电视剧,只喜欢看新闻、政治以及体育节目,其中包括英语和德语节目。俄罗斯一位主持人在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就在自己主持的电视节目中宣布:“我知道,总统现在正在观看我们的节目!”结果收视率随之直线上升。

  “我可是来自工人家庭的人”

  我可是来自工人家庭的人。

  ——回应精英文化

  背景解读

  普京总是以平民身份深入民间,被人们承认是可以见到面、可以向其亲自倾诉、可以触摸到的总统。因此,在俄罗斯人民眼里,普京不仅是国家领袖,也是他们的“邻家小伙子”“大街上的熟人”。有人曾建议普京,俄罗斯的发展要依靠“精英”,普京严肃地回答:“我可是来自工人家庭的人!”

  俄罗斯人拥戴普京,喜欢他,特别是一些俄罗斯妇女,可以说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媒体对他的各种报道也铺天盖地,从衣食住行到家庭生活乃至个人业余爱好、生活习惯、总统的爱犬……无一不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一篇报道说,记者在他家里采访时,看到总统居室里沙发颜色是相当独特的一种黄色,与其他家具的颜色很不相配,记者就问总统对这个特别的黄色沙发感觉如何?普京说:没什么,挺好的。他就是这样一位平民色彩很浓的领袖。

  普京在日常生活中极不讲究。1999年秋季,普京视察滨海地区时在导弹巡洋舰“瓦良格”号上过夜,不知是谁没有切断他住舱的喇叭电源,致使时任总理的普京整夜都在听巡洋舰上的“实况转播”,普京没有对舰长提出任何责备。对这件事,当时的滨海边疆区行政长官纳兹德拉坚科请求普京原谅,普京说:“你这样高抬我,让我感觉到快活不下去了。”

  普京,就是这样一个平民总统,该高调的时候高调,该低调的时候低调,而这也正是他长时间能得到俄罗斯民众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普京出身于列宁格勒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长期的平民生活使普京对俄罗斯民众的艰辛有着切身体验,对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有着深刻的了解。

  对俄罗斯民众生活的体察使普京成为一个平民色彩很浓的领袖,他把了解民众的呼声与疾苦作为正确决策的关键,认为当国家领导,就应当真切地了解祖国。正是这种平民主义的理念与做法,使普京的内外政策反映了多数俄罗斯人的愿望,他本人也成为普通百姓心目中的“自己人”。

  一次,普京考察远东时,路过一个村子。有个汉子正穿着裤衩在劈柴。老婆对他嚷道:“当家的,总统来了!”“什么总统,见鬼了!”汉子不相信,可是抬头一看,愣了:“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真的是您!”“不,不是我。”普京开玩笑说。汉子不知深浅地请普京跟他儿子一起游泳。当时水温只有21摄氏度,普京二话没说就下了水。这段故事很快就变成了传奇。

  在普京之前,不论是叶利钦还是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都喜欢进行事先精心策划的视察:听听当地领导汇报,看看名胜古迹。普京则讲究“眼见为实”。

  即使在大众场合,普京也善于躲开当地领导安插的“工农代表”,专挑未经“训练”的普通人,跟他们聊家常。一次在外地,有个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太太对他抱怨,说自己的退休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没有享受任何优惠。普京回莫斯科后立即向退休基金会会长问明情况。原来,根据规定,要享受优惠就要自己办齐证件去申请,不申请就没有优惠。在普京的过问下,这种规定很快进行了修改,变为基金会工作人员为退休老人上门服务。

  2001年,普京利用休假长途考察了俄罗斯西北地区,2002年又考察了远东。这两个地区是俄罗斯前领导人最不愿意去的地方,时差大,没什么好玩的,民众愣,问题多。“来了,许了一堆愿,什么也不落实。”——这是人们对前领导人视察的概括。但是普京一改前任们的态度,考察并不是摆给人看的“公关姿态”,他乐于摆脱成堆的记者。一次,他在极北地区的苏尔古特考察,天气突然变得很恶劣,随行的三架直升机驾驶员不敢起飞,记者和摄像器材都只好留下。只有专用直升机驾驶员技术过硬,带着“全天候总统”飞到第一线,普京同天然气开采工待了一整天。

  普京的考察一般时间都不长,但日程安排很紧,随行人员很少。一次在外地考察期间,他应一位农村老太的邀请,去尝尝她的醋渍蘑菇,就只开了辆小面包车。要不然,大批随行人员还不把老太过冬的食品吃光了!

  普京在与民众接触时,真真实实是一位平民总统。他有着普通俄罗斯人的那种对甜食的爱好,他爱吃加蜂蜜和葡萄干的酸牛奶,爱吃传统的俄罗斯甜食——蜜糖饼干。他也爱喝伏特加酒,但每次只是一小杯。他甚至能跑到农家去喝那种自酿的伏特加酒——“萨莫贡”,而“萨莫贡”的主人就把自己酿的酒取名为“普京”,密封窖存,期待着普京的第二次造访。

  延伸阅读

  普京贵为一国首脑,却始终对自己的定位有清醒的认识,谈起个人定位,他说:“我希望公民把我看作雇来打工的人。”在行动上,他也把为公众服务落到了实处。

  2005年夏天,一位叫丽季娅·瓦莲季娜的俄罗斯老妇人的家乡发了大水,镇上所有的人都遭受了损失,她的损失是最大的,家里的一切几乎全被淹没:花园、菜地、养的鸡,特别是她的两头奶牛都被淹死了。瓦莲季娜有2个孩子和5个孙子。5个孙子全靠她抚养,因为他们的父母都在两年前的一次车祸中丧生了。瓦莲季娜的养老金本来就不够这一家人糊口,现在又突遇这么大的灾难,无异于雪上加霜。于是她去请求区领导援助一些钱,使她能再买一头奶牛。但是该区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地方政府无力答应每个人的要求。瓦莲季娜很失望。但恰在这时普京总统来到了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视察工作。瓦莲季娜决定碰碰运气,斗胆直接去找普京,说不定总统会帮助她。

  她坐火车来到首府克拉斯诺达尔市,一下火车就直奔市政府大楼,当时市政府正在举行会议。自然,瓦莲季娜被突然出现的警察和持枪便衣拦住了,他们对她说:“请离开这里,女公民。”

  这时,在这里参加会议的普京恰好从大楼里走了出来。瓦莲季娜看见了他,不顾一切立即向他跑了过去。

  “亲爱的普京……”她边跑边喊。

  警察再次拦住了她,将她拿着信的那只手扭向背后。但是普京听到了瓦莲季娜的喊声。他突然转过身来,看见了被警察抓住手臂的瓦莲季娜。总统命令放开她。这时,站在总统面前的瓦莲季娜由于激动,把所有事先准备好的话都忘得一干二净,她只是重复说道:“请帮帮我,请帮帮我……”然后,把写好的信递给了总统。

  过了两周,区政府叫瓦莲季娜去一下。她看到那里所有的人都毕恭毕敬地对待她:从克里姆林宫打来了电话,请区政府想办法尽快拿出25000卢布帮助瓦莲季娜买一头奶牛。就这样,瓦莲季娜得到了买奶牛的钱。

  “这就是说,普京没有扔掉我的信,而是读了它,并交给了应该交办的人。”她兴奋地逢人便说,并且经常指着她新买的奶牛,得意地对镇上的居民夸耀说:“瞧!这就是普京总统送给我的奶牛。”

  还有两个奥姆斯科的妇女想请求普京帮助医治她们的孩子。普京来到她们居住的城市后,她们早早站在一条路边——那是普京那天行程的必经之路。果然,不多时,被保卫人员护卫着的普京走过去了。两个妇女用尽全力高喊“普京,普京”。普京听见后走过去问:“你们在叫我?”两个女人激动地点点头,赶紧拿出了给总统的信。保卫人员跑过去接过了信。不久之后,她们的孩子很快在克里姆林宫的过问下得到了治疗。

  还有一些俄罗斯人在普京到当地视察时,特别是与当地居民交谈时,为了引起总统的注意,有意带上他们的孩子。普京很喜欢孩子,常常会把他们的孩子抱起来。一次一个5岁的男孩对普京说想当总统,普京对自己的小“接班人”说:“那你就赶快长大吧。”

  想求普京帮助的俄罗斯人很多,他们采用的方式各种各样。他们有的直接写信给他们的总统,从任何一家邮局寄到莫斯科旧广场4号。总统特别管理局公民信访办公室在那里工作。特别信访办公室每天接到各地约5000封来信。虽然寄去的信普京总统未必都能亲自读到,但他的助手会认真阅读,并有效处理。来信提出的问题各种各样,有的请求经济上的帮助,有的请求多上演对孩子们有教益的本国动画片,代替那些凶杀恐怖等进口电视片等。

  俄罗斯人用这种办法寻求总统的帮助,新鲜有趣,也总能见效。这既反映了普京的亲民意识和对人民的关爱,也反映了人民对普京的信任。

  普京是一个巧妙的执政者。他十分善于关注民众心理和情绪的变化,时刻注意无论在外表上,还是在言辞上赢得民众或者对话者的好感。

  “(个人网站)不是为了宣传自己”

  (个人网站)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致力于宣传俄罗斯的民主政策,帮助年轻的公民了解国家体制,对儿童进行民主和政治体制基础知识教育。

  ——关于个人网站

  背景解读

  2004年,普京第二次当选俄罗斯总统之后,他在国内的支持率已经高达70%,而在这一年的1月19日他的个人网站首次开通后,为他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尤其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登录设计得极为卡通的总统网站——“学龄公民俄罗斯总统”网站后,不仅可以与总统普京直接对话,分享家庭趣事,还能欣赏总统全家的照片。

  开办总统网站的想法是由11岁的小女孩薇罗妮卡·皮图科瓦提出来的。2002年6月,她设法将这一建议告诉了总统。百忙中的普京愉快地接受了皮图科瓦的这一建议,立即责成有关部门着手组建这一网站,18个月后,“学龄公民俄罗斯总统”网站终于创办起来。

  这个网站共由5大部分组成,分别为:总统、国家、民主课程、克里姆林宫和紧急救助,网站的主要对象群是年龄在8~13岁的学龄儿童。所以网站的所有内容都用浅显易懂的俄语书写。网站上还设计了3位民间故事人物来帮助孩子们选择阅读内容,从而了解到更多知识,如政府结构、宪法、政府历史等。考虑到孩子们爱玩的天性,网站还特意开设了游戏专区。比如有这样一个游戏:玩家被邀请作出某一重大历史决定,而与他平起平坐的人物都是俄罗斯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

  在该网站的一个名为“认识总统”的栏目里,普京亲自回答了电子表格里所列的全部问题。其中比较引人关注的就是“如果不能连任,那么他将去从事什么工作”,普京回答说,他最希望从事的职业是研究俄罗斯的国内问题,预测未来形势,捍卫俄罗斯普通民众的利益。

  从该网站其他的栏目里还得知,普京在总统的宝座上并不觉得寂寞,“俄罗斯土地那么辽阔,在这里怎么会感到寂寞呢?”

  网站开通当天,普京做客网络聊天室,与众多小网友展开了轻松的网络可视对话。一位小朋发问:“您小时候上学迟到过吗?”普京坦白说:“我有时候也会迟到。我家离学校很近,所以我上学总卡着点……”当被问及儿时是否也打架时,普京笑着说,当然也打过架,自己表现不好的时候,父母也会被老师叫到学校,但是这种情况“不是经常发生”。

  还有一个学生问:“如果回到少年时代,总统还想学什么专业?”普京回答:“自己小时候有过各种各样的想法,其中包括当飞行员或者水手。”一个男孩好奇地问:“为什么网站上没有他当克格勃特工时的照片?”普京略带幽默地说:“他们很少用我那时候的照片。”当被问到“退休以后做什么”时,普京想了想说,他下台之后可以做今天无法做的一些事情。比如,他说,“尽管很喜欢”,但现在“没有机会自己开车”。另外,他将花更多的时间照料自己的宠物。他说,除了爱犬科尼外,他家里还养了一匹马、两只卷毛狗,还有莫斯科市市长赠送的一只山羊。这只山羊不久前刚生出一只小羊羔。

  小小的网站对孩子的教育也许起的作用并不大,但从中可以看到,普京对俄罗斯儿童的期望。普京的梦想是建设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也许他知道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他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他希望这些孩子都能成为祖国的栋梁。

  对于这个个人网站,普京明确表示:“不是为了宣传自己,而是致力于宣传俄罗斯的民主政策,帮助年轻的公民了解国家体制,对儿童进行民主和政治体制基础知识教育。”所以,普京希望网站不要过分关注他个人,而是应该关注别的问题,比如民主和俄罗斯的历史。

  如今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即使身为俄罗斯总统的普京,也不例外。

  延伸阅读

  早在2001年,普京就曾通过互联网和全世界的网民进行交流。当时,数千网民通过俄罗斯的两家网站和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一共向普京提出了一万七千多个问题,其中既有大家感兴趣的俄罗斯国家政策和对外政策的大问题,也有关于普京总统个人生活的小问题。普京在长达一个小时的网上采访中回答了20个问题,向人们首次展现了一个立体的俄罗斯总统形象。

  普京网上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对互联网的态度。有网友问:“您家人常用网络吗?您的女儿经常上网吗?”普京回答说:“我两个女儿上网的积极性非常高,甚至有点过了头,所以她们的妈妈现在正准备稍微限制她们上网的积极性。”

  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替大家提出一个私人问题:“您喜欢现代文学和电影吗?有没有时间欣赏呢?”普京回答说:“当然喜欢了,为什么不呢?现在当然时间不太够了,但以前我是有很多时间来欣赏它们的。我非常喜欢看电影,我特别喜欢法国的感情片。在俄罗斯电影演员中,我最喜欢普莱默特演的角色;在西方的电影演员中,我最喜欢的是斯科纳德。”

  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接着问:“您最喜欢的作家有哪些呢?”

  普京回答说:“我最喜欢的作家有:古典文学作家契诃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我经常读大文豪大仲马和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作品,莫泊桑的作品我也很喜欢。我还非常喜欢文学性较强的作品。我在学校上学的时候,曾有一个非常好的老师,他教我们怎么欣赏文学,怎么读好书用好书。我现在正在读两本书,两本都是关于俄罗斯的书,第一本是关于凯瑟琳二世统治史的书,第二本是利克哈契夫关于俄罗斯思想的书。”

  有网友问:“您喜欢什么音乐呢?如果回家放一张CD的话,最喜欢的乐曲会是哪些呢?”普京回答说:“我喜欢流行的古典音乐。如果我回到家里并有时间听CD的话,我当然会立即放上光盘了。我会听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或者李斯特改编的舒伯特的曲子。”

  英国广播公司记者又问了让许多人都感兴趣的问题:“总统先生,您一定对许多人想把您作为一个普通人来了解而不感到意外吧!加利福尼亚的一位网友的问题就很有代表性,他问的是您普通一天的安排。您一天花几个小时学习?您有时间看书吗?”

  普京回答说:“既然问题来自加利福尼亚,那么当然对生活在白雪皑皑的莫斯科人的一天的工作生活感兴趣了。我一天的安排相当紧张:起得非常早,每天锻炼身体30分钟,游泳20分钟,此后开始一天的工作,中间设法休息l小时,运动半小时,然后工作到很晚,也就是深夜,l0点、11点才能休息。”

  丹麦和圣彼得堡的网友提问:“三八节马上就要到了,您给您妻子送什么礼物呢?您跟妻子谈过俄罗斯第一夫人应该如何表现的问题吗?”

  普京回答:“我可不能给她下命令。我跟我妻子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我硬要她这么干,那么结果恰恰相反,也就是说她完全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我三八节要送她什么礼物呢?我现在或许不能公开说,因为那样的话就不能给她一个惊喜了,我要在3月8日那一天给我妻子一个惊喜。”

  “全部生活都是由矛盾构成的”

  全部生活都是由矛盾构成的,哪里没有矛盾了,哪里就将是一片荒芜。

  ——谈生活中的矛盾

  背景解读

  生活无时无刻不充满矛盾,如果一个人妄图消除所有矛盾,那他恐怕永远也无法达到心目中的理想状态。谈到如何处理生活中的矛盾,普京认为应该积极对待,并说:“全部生活都是由矛盾构成的,哪里没有矛盾了,哪里就将是一片荒芜。”这其实是普京从个人的生活中得出来的智慧。

  小时候,普京曾转学到列宁格勒281中学读书。新学校对外地生很排斥。有一次上自习课,普京后脑勺被人无缘人故地打了一下,他扭脸看去,却是身后坐的一个当地学生,普京毫不客气地还了他一拳。两人当即约定放学后“决斗”。

  放学后,普京的两个要好的朋友准备和普京一起迎战。三个人来到事先约定的地点,发现那里站满了人,粗略一算竟有十七八个之多,每个少年都一脸怒气地望着到来的三个人。普京大步走到那个当地男生面前说:“你是想像个真正男子汉那样一对一的较量,还是想倚仗人多打群架?”见普京一脸平静、镇定自若的样子,那男生有些吃惊,便说:“这要看你怎么选择了,只要你向我道个歉,今天的事情,咱们一笔勾销,要不然,哼……”普京也冷哼了一声:“事情是你引起的,要道歉的人也只能是你。”那男生诧异地说:“你真的不害怕?”普京说:“我为什么害怕,就因为你们人多?”那男生回手指了指站在身后的十几个帮手,威吓说:“他们可都是打架的高手。”普京一字一顿地说:“那你为什么不试试看?”

  那男生沉默了片刻,笑着说:“你很了不起。我十分尊敬你这种无所畏惧的人。我们握手言和吧?”普京说:“好吧,其实,我也并不喜欢打架,让我们交个朋友吧。”“很好。”两双手紧紧握到了一起。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普京一直保持着这种不畏惧矛盾并积极解决矛盾的态度,而这在他以后的政治生涯中,多次帮助他渡过难关。

  延伸阅读

  直面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前提,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很容易沉浸在自己想象中的童话世界里,忽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在发现了矛盾以后,又往往会畏惧和逃避矛盾。而事实上,矛盾是无处不在的。既然矛盾无处不在,那么,与其畏惧和逃避矛盾,不如面对和解决矛盾。随着矛盾的解决,我们的生活也就有了新的希望和转机。

  每个人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而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善于解决生活中的矛盾。解决矛盾的结果,则是生命的轨迹向着他们所希望的方向延伸。

  “我们几乎不见面,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活”

  我们几乎不见面,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活。

  ——谈离婚

  背景解读

  普京和柳德米拉在一起生活了30年的时间,2013年6月,在普京第三次当选为总统一年后,两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其实早在2010年就曾传出普京离婚的消息,克里姆林宫为了辟谣公布两人的合影,似乎为了显示“第一家庭”是多么和谐幸福,但是照片上的两个人怎么看都有些尴尬。

  两人最后一次同时露面是2012年5月7日,在普京第三任期的就职典礼上。当时关于两人分手的消息已经甚嚣尘上。

  普京说,离婚是两人共同的决定,“我们几乎不见面,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活”。柳德米拉在电视上表示,两人对离婚的处理是“非常文明”的。而且他们二人会一直保持密切的关系。当记者问道:“这是离婚吗?”柳德米拉说:“对,可以说,这是和平离婚。”

  延伸阅读

  在克格勃工作期间,普京结识了妻子柳德米拉·亚历山大罗夫娜,并与其建立起了幸福的家庭。

  普京与妻子柳德米拉的相识到结婚都很戏剧化。设想一个克格勃军官与一位空姐在列宁格勒的一次音乐会上相识的情景,那真是很有意思的电影桥段。那个年代距离现在并不是太过遥远,但说起那个年代里男女相识、相爱开始的方式与情景,普柳之恋可谓一部最好的恋爱电影。

  柳德米拉比普京小6岁,年轻时候的她,是个标准的俄罗斯美女。她出生于一个普通的俄罗斯家庭,中学毕业后当过邮递员、学徒,后来成了一名空姐。

  说起这两人的相识,可谓十分偶然。

  “我是加里宁格勒人,21岁那一年的夏天,我约了一个女伴一同飞往我们向往已久的列宁格勒休假。虽然,这次旅行对我来说是一件心驰神往的事情,可是我哪里知道,事实绝不那么简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命运。我们两人刚到列宁格勒的第一天,就被邀请去看戏,剧院的名字叫列宁苏维埃。我和沃洛加(普京的小名)就是在剧院的台阶上认识。”

  这就是柳德米拉保留在记忆中的和普京的第一次相识。柳德米拉后来回忆道:“我一来到列宁格勒,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正因为如此,我过得非常愉快,城市令人喜欢,遇到一些好人,很让人开心……”

  而普京当然也不会忘怀这样的初识。他曾经这样写道:“我的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请我去看戏。他有几张票,还有女孩也去。我们就去了。还真的有女孩。我和其中的一个开始约会。我们交上了朋友。她就是柳德米拉,后来成了我的妻子。我当时跟她说,我在警察局工作,因为我实际上是在安全部门工作,是保密的。要是你让更多的人知道你在安全局工作,就不会把你派到国外去了。当时我还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成……”

  一连三天,两人连看了三场演出。

  快乐的三天很快就结束了,就在地铁口道别时,普京出人意料地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柳德米拉。

  谈恋爱有一段时间之后,普京对柳德米拉坦白了自己的情报人员身份。不过,在当时,对于以后的关系能够发展到哪一步,两人都没有底。

  “我们认识3至4个月以后,我就决定到列宁格勒去找沃洛加。他当时建议我去上列宁格勒大学的预科班,然后报考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我同意了。”柳德米拉这样回忆说。

  从结果来看,普京的建议很有效,并且还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柳德米拉在预科班的宿舍找到了床位,两个年轻人的约会也更方便了。

  1983年,在交往三年之后,普京以他自己的方式向柳德米拉求婚。他对她说:“现在你应该清楚我是什么人了。我不爱说话,脾气不是很好,你是不是也感觉到有时无法忍受。我是不是一个你的人生伴侣,你现在可能已经决定了该怎么做了。”听了普京的话,柳德米拉以为这大概是他要同自己分手的托辞,便说,“我已经决定了!”“真的决定了?”普京用探求的目光望着柳德米拉。柳德米拉点点头,以为他们的关系就要告吹了。“我爱你,想选择一个日子和你结婚。”普京低沉而又坚定的话语传入柳德米拉耳中,这完全出乎柳德米拉的意料,她没想到普京向她求婚的方式会是这样让她感到意外。

  1983年7月28日,普京和柳德米拉在涅瓦河的一艘游轮的“浮船”餐厅举行了简朴的婚礼。那一年,普京31岁,柳德米拉26岁。双方的家属都出席了,大家按照俄罗斯的传统方式,祝贺他们成为夫妻。

  婚礼结束之后,普京和柳德米拉去蜜月旅行,他们最喜欢的地方就是波罗的海海边。蜜月回来之后,他们就和普京的父母住在一起,因为他们当时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当时住的是列宁格勒市斯塔切克大街的一幢楼房,那是一套两居室的房子,他们房子的面积才27平方米。柳德米拉回忆说,普京的父母与她的关系相当融洽。

  其间,柳德米拉的父母多次从加里宁格勒到列宁格勒来看望女儿,发现小两口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很是心疼。但看到他们相互关爱,生活得还算幸福,又很感欣慰。两家亲家因为相同的家庭背景,每次见面也谈得很投机,关系一直都很好。

  没多久,普京被派往东德工作。柳德米拉觉得,她和普京结婚之后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是在德国度过的。当时普京被派往东德工作,柳德米拉和孩子也一同前往,他们住在国家给他们租的一幢德国公寓里。公寓和普京的办公室只有一墙之隔,从家里走到办公室也就几分钟的路程。“沃洛加经常从办公室的窗户朝家的方向眺望,他特别想见到他的女儿。”柳德米拉回忆道。普京上班的时候,柳德米拉就在家里照顾他们的第一个女儿玛莎,后来,他们又有了第二个女儿卡佳。

  在德国的时候,晚上的时光是最为美好的。普京的家里经常有同事光顾。有的时候,还有德国朋友全家来做客。周末的时候,普京经常开着他的那辆公车(那是一辆白色的拉达牌轿车),带着全家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他们德国生活的结束,他们又回到了列宁格勒。

  虽然那时生活清苦,但柳德米拉觉得很甜蜜。

  柳德米拉回忆说:“还记得有一次生日,当我醒来时,发现床头放着一串金项链和一个十字架。我好高兴,为自己有这样一个有心的男人而感到高兴。”那是普京早在两个月前去耶路撒冷时就为她准备好了的礼物。

  虽然,普京和柳德米拉的婚姻最终走向了结束,但两人之间的婚姻生活总体来说还是完美而和谐的,柳德米拉作为普京背后的女人,对普京政治生涯的贡献无疑也是巨大的。

  “他们很重要,因为他们与政治没有任何瓜葛”

  我有几个朋友。我定期去看望他们,但并不经常,这些都是挚友,他们直言不讳地批评我。这甚至成了他们的主要消遣!对我来说,他们很重要,因为他们与政治没有任何瓜葛。

  ——谈自己的朋友

  背景解读

  作为大国总统,普京的朋友并不少,但若是没有利益关系的真正的友谊,那还是儿时的伙伴和中学时结交的几位朋友。

  在普京的中学时代,普京的朋友是来自同一所中学的沃洛佳·伦津和斯拉娃·雅科夫列娃。伦津和普京是同桌,而坐在他们前面的是斯维特兰娜·波塔普丘克和列娜·奥夫奇尼科娃。

  斯维特兰娜回忆说:“很显然,伦津喜欢列娜。但是,他却不敢动手揪她的小辫子。因此,他就求自己的好朋友普京:‘普京,你来揪!’有时候,普京就按照伙伴的要求去做,然后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如果不是我亲耳听到,根本猜不到是他干的。”

  斯维特兰娜认为,正是这种性格,决定了普京最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克格勃特工。而伦津虽然也曾想过要当间谍,但是他的性格决定他无法胜任这样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这几个小伙伴中,普京与列娜·奥夫奇尼科娃的关系更为密切,有张老照片可以作证。照片上,普京与列娜·奥夫奇尼科娃神色亲昵:列娜将一条围巾围在普京的脖子上,普京的手则搭向列娜的胳膊,两人就那样含情脉脉、微笑着注视着对方,看上去完全是一对沉浸在热恋中的小情侣。

  列娜的姐姐加丽娅·格里戈良后来成为化学家,她回忆说:“列娜是插班生,她是在新学年开学一个月之后才到普京所在班的。”一天,列娜放学回家后,用十分欣赏的口吻对姐姐加丽娅说,他们班上有个叫沃洛加·普京的男孩,他十分优秀。这之后,列娜多次提到她这个新同学,每次对他都赞不绝口。这引起加丽娅的好奇心和兴趣。加丽娅说:“我妹妹打小就娇气十足、心高气盛,对谁都不看在眼里。可一提起普京,她的话说起来就没完。这个同学究竟哪一点值得妹妹这样大加赞赏呢?”“在列娜指点下,有一天,我终于见到了普京。不过,我当时非常失望,因为第一眼看上去,他只不过是个非常不起眼、即不英俊也不有趣的男孩。我简直大吃一惊,妹妹怎么会对他如此推崇备至呢?自从他们好了以后,妹妹几乎一放学就往沃洛加家跑,两人聊天,逛马路,有说不完的话。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从没有出格。”

  中学毕业后,普京考上了大学。列娜则在不久之后被父母送往德国留学,毕业前又在德国实习,两个人因此中断了往来。

  就在妹妹列娜离开圣彼得堡之后不久,有一天,加丽娅突然给普京打电话,一开口就向他诉说自己的苦恼。她在电话中说,妹妹走后,她一个人在家寂寞无聊,心里憋得慌。普京撂下电话,很快就来找加丽娅了。以一副善解人意的异性伙伴身份,出现在加丽娅的身边。见面后,普京问长问短,百般安慰。那一次他们在一起谈了好久好久。

  此后,加丽娅同普京的接触变多了,对他的了解也随之一步步地加深。加丽娅说,就这样,她和普京在不知不觉间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们联系频繁,加丽娅一有心事,普京就百般开导。可相反,他有什么不称心的地方,从来不向加丽娅诉苦。通过一次次接触,加丽娅发现普京少年老成、幽默风趣、博览群书,又办事沉稳、对人体贴入微,的确不同凡响。“我也迷上了沃洛加。”加丽娅承认,妹妹之所以欣赏普京,是十分有道理的。

  一天,加丽娅从别人口中偶然得知普京在克格勃工作。她对克格勃向来没有好感,所以就很生气。加丽娅当即打电话约见普京,一见面,她就气咻咻地冲普京嚷嚷:“多少好工作你不干,为什么非去克格勃?克格勃尽干坏事,我爷爷就是因为有人告黑状而饱受苦难,最后惨死在惩戒营的。有的人仅仅因为开几句玩笑,克格勃就把人家打入大牢。你终究会因为给克格勃卖命而感到羞耻的!”

  普京表现得很淡定,他先是耐着性子听加丽娅发泄,等加丽娅的情绪平静下来之后,他神情淡定地说:“我绝不会去做任何坏事的,这一点请你放宽心。另外,克格勃也绝不是这样的机构。”面对普京的真诚,加丽娅选择了相信,她相信自己的好朋友是正派人,决不会去干伤天害理的事情(以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经过这一小小的风波之后,他们仍保持正常来往,并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m.χIùmЬ.CǒM

  加丽娅十分喜欢戏剧,而普京因为身份关系能很容易地搞到戏票。于是,加丽娅便常走“后门”,甚至还不止一次地到普京单位找他,每回他都能搞好几张戏票。

  当时普京家里有一辆“扎波罗日人”轿车。这是他母亲买彩票中的大奖。普京车开得很棒,他常常开车带加丽娅去别墅看望他的父母。

  加丽娅结婚后,经济条件不是太好,为了生活,她有时不得不伸手向普京借钱。普京对此表现得很大方,只要加丽娅开口,每次他都慷慨解囊,热心相助。“即便是现在,我也可以向普京开口借钱。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掏腰包的。他就是这样的人。”加丽娅回忆说,“普京从来不会忘记老朋友,不会忘记过去经历过的人和事。但是他从来不记仇,不会报复人。”

  至于加丽娅的妹妹列娜,她后来嫁给了本班最受欢迎的谢尔盖·库德罗夫,但她和普金也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和纯真的友谊。

  成为总统后,普京公务缠身,十分繁忙。尽管如此,他还在百忙中抽空见老同学和老朋友。有一次,普京总统亲自邀请他的中学同班同学和好朋友在圣彼得堡的石岛聚会。说起来,还有这么一件趣事:

  有一个女同学很是奇怪,就在大家把酒言欢之际,她猛地站起来,没头没脑地大声说道:“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您在所有人当中都有很好的口碑啊!”这位女同学不但对普京郑重地以“您”相称,而且话还说得这么绝对。加丽娅说,当时他就看出普京满脸的不悦。他那表情好像是在说:“瞧,我抽空来会你们这些老同学、老朋友,你们却把我当外人。”眼见势头不对,加丽娅赶紧出来打圆场。她冲普京说:“沃洛加,你别信,当然不会是所有人都说你的好话,人们对你说什么的都有呢!”气氛这才缓和了许多,普京的脸上又现出了笑容。

  加丽娅和自己的妹妹现在都过着平常的生活,但她们依然是总统普京最好的朋友,当年她们和普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至今也依然被普京深深怀念,他们之间纯洁的友谊也是普京最为珍视的感情。

  延伸阅读

  在人的一生中,少时的友谊往往没有利益成分,是最珍贵的,也是最值得珍惜的。而且,同窗之谊是最宝贵的人脉资源,同学往往是最能帮助、提携我们的贵人。在面对困境时,要想找到贵人帮忙,同贵人搞好关系,同学无疑是最理想的对象。

  同一个人开始交往,再到培养感情,建立友谊一般都需要一个很长的酝酿期,但倘若这种交往是在同学之间,那其酝酿期必会缩减到最小。

  毛泽东的一首词中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同学关系是非常纯洁的,有可能发展为长久、牢固的友谊。因为在学生时代,人们年轻单纯,热情奔放,对人生对未来充满浪漫的理想,而这种理想往往是同学们共同的追求目标。曾几何时,彼此在一起热烈地争论和探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袒露在别人面前。加之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彼此间对对方的性格、脾气、爱好、兴趣等能够深入了解。因此,在同学中最容易找到合适的、重要的朋友。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普京语录更新,第七章 地球上的事够我忙的了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