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常说的“汉唐气象”,就是具有大气度、大手笔、大胸怀和大家风范;具有对于外来事物的敢于接纳、能够宽容的不卑不亢的自信。这才是一个泱泱大国应该有的样子。
国强,信心强,国民意气风发;国弱,信心也就弱,国民也就萎靡不振。一方面,视西方世界为洪水猛兽,闻夷色变,防之堵之,唯恐不及;一方面,崇洋媚外,全盘西化,尾之随之,亦唯恐不及。这也是大清王朝终于走向末世的一个原因。
曹雪芹生于雍正,死于乾隆,但他写的《红楼梦》,故事背景的发生年代,应该是康熙盛世。这位皇帝多次南巡,都以江宁织造署为其行宫,因此,这也是曹雪芹家族史上“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黄金岁月。
玄烨在位六十一年,是有清一代的鼎盛时期。执政晚年,虽有点力不从心,吏治松弛,纲纪紊乱,但比之别的朝代那些上了年岁的统治者,最后昏庸糊涂,倒行逆施,走向自己的反面,还算差强人意。考其一生治绩,应该说是一位了不起的君主。
仅以国土版图而言,与任何王朝相比,康熙打下来的江山之大,达到了中国的有史之最。虽然,中学教科书告诉我们,忽必烈王朝曾经横跨欧亚,了不得地大,以至欧洲人大呼“黄祸来了”。其实,元大都的王朝,不过是与四大汗国以及吐蕃并列的一部,统属于大蒙古帝国。历史上的元朝,实际管辖的地区,仅为中国和蒙古。而康熙御宇以来,汉之西域、唐之吐蕃、明之台湾,以及黑龙江流域的大部分,直至库页岛,都纳入了他的版图之中。
当时,国力之强大,人口之众多,民生之富庶,经济之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的。国富民强,蒸蒸日上,无论对内对外,统治者就会表现出一种坦然的自信。
随便举一个微不足道的例子,来说明这位皇帝“万物皆备于我”的度量。以前,我一直认为到了夜间发出异香的晚香玉,是古已有之的中国花卉。后读清人著作,才知道此花并非中土产物。
晚香玉,草木之花也,京师有之。种自西洋至,西名“土必盈斯”。康熙时植于上苑,圣祖爱之,锡以此名,后且及于江、浙矣。(徐珂《清稗类钞》)
想不到这种花,竟是康熙由外国引进的。可到了他后代的后代,就很不争气了。被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坚船利舰,洋枪火炮,吓得魂不符体,六神无主。于是,狭隘畏缩,闭关自守,将洋人洋货视作洪水猛兽,防范堵拒于国门之外,便成了他们的基本国策。清代末季的咸同道光,更是江河日下,国势衰颓,一个赛一个不成气候。恐外排外,惧洋畏洋,躲之唯恐不及,再也找不到康熙大帝那份胸怀和器度了。相比之下,清末那位名叫徐桐的大学士,就显得滑稽可笑了。此人家住京师崇文门,也就是哈德门。往东走,为耶稣会教堂,经常有信徒礼拜,胸画十字;往西走,为东交民巷,乃使馆区,全是金发碧眼的老外;往北走,悉皆做洋人生意的小店铺,有点像秀水街,挂着琳琅满目的洋货,这都是他老人家惨不忍睹的。
可他每天要上朝,因为他是老佛爷和保守顽固派的精神智囊,是那个不成器的大阿哥的师傅,不能不恪尽厥职。于是,他让他的轿夫,抬着他出门往南,绕菜市口,转前门大街,经棋盘街,再拐进紫禁城去,成为京师一大笑话。但他,宁肯在轿子里颠得老骨头散架,也不变初衷地躲着鬼子走。
玄烨不是这样,他对西方世界固然不甚了解,但好学敏求,对于西人之代数几何历法测量,都下功夫钻研过的。有一次皇太后病了,中药不见效,他敢悖祖宗的规矩,让传教士进宫为他老娘诊病,毫无防微杜渐之意,这种气派,让人佩服。
强大的国家,绝不忌惮洋货。到了唐代,丝路大开,开放格局,更为可观。李白有一首《少年行》的诗,其中“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句,可知彼时的都城里,还有西域女郎经营的酒吧呢。唐代的长安,比现在的西安,要大若干倍,为世界级大都会。中亚人、南亚人、波斯人、罗马人、一赐乐业(即以色列)人,还有渡海而来的日本“遣唐使”,加在一起,要比现在北京城里的外国人多得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辗转十数年之久;东汉班超,率三十六骑,打通丝绸之路。诸多带“胡”字的,如胡椒、胡琴、胡葱、葫芦、胡瓜、胡豆、胡桃、胡萝卜,乃至于菠菜、玉米、番茄、番石榴等等物品,都是他们引进中原,融入国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汉唐称外国人为“胡人”,与近代称外国人为“洋人”,是一回事。从西域来,故曰“胡”;从海上来,故称“洋”。很长时期内,人们习惯把“洋货”叫做“舶来品”,道理就在这里。
在一个社会中,能够得风气之先,首先使用“舶来品”者,通常是握有权势和拥有金钱的阶层,他们总是领导消费潮流的先行者。然后,洋货来得多了,消费面才扩展到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再然后,洋货已不以为奇了,才能普及到老百姓的消费领域。七十年代,中国没有彩色胶卷,也没有冲印设备,美国作家维克特访华,在广州,江青会见了她,作了长时间谈话,据此写了后来问世的那部有关江的传记。陪同的一位英语翻译告诉我,那时,江青用的是彩色胶卷,送到香港才能扩印,这种超前消费,“文革”期间,全中国也许只有这位夫人才能办得到。
因此,在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不能消费,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消费,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证明。我们参观故宫的钟表馆,绝大多数为西洋产品,只有很小部分,出自广东工匠之手,说明中国长期停滞不前的事实。于是,拥有洋货,便成为一种特权;消费洋货,便表明非同一般的身份。《红楼梦》中凤姐的上房里,那自鸣钟“咯当咯当响”起来,把刘姥姥吓了一大跳,这位乡下人立刻感到自己卑微渺小,道理就在于此。社会的商品越匮乏,消费的等级观念越加强。“文革”初兴,红卫兵起,人手一箍,横扫一切,但其佩戴袖箍的区分,高干子弟为毛呢料,中干子弟为丝质品,普通工农子弟为红布条,就是这种等级消费观的流毒了。
在清代,家中有洋货者,那可是不得了,是这家人具有政治地位、经济实力的标志。以和珅为例,乾隆死后,咸丰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抄他的家。在籍没的物品中,竟有大自鸣钟十九座,小自鸣钟十九座,洋表一百余块。他要这么多钟表干什么?一非修理工,二非收藏家,三更不是为了计时,说白了,以此来证明其炙手可热的权势罢了。
曹雪芹也不例外,他是大师,不错,可他,更是一个具有喜怒哀乐、感情丰富的人。尽管,他写到每桩事情、每件物品,都会让他陷入悔恨、嗟怨、痛苦和无边无涯的自我煎熬之中,然而,中国人灵魂中那种阿Q式的“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的自慰情结,在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身上,不可能一丁点都没有的。虽然他在北京西山写《红楼梦》时,已经没落到“茅椽蓬牖,瓦灶绳床”,“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地步,但回忆到繁华岁月的往事,尤其笔墨落到洋货的点点滴滴时,仍旧捺不住要炫耀的。
虽然,按刘姥姥的话说,“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但是,“内囊儿已经尽上来了”的“钟鸣鼎食”之家,没落衰败的颓象,无论怎样的生花妙笔,也遮掩不住。可作者喝着薄粥,啃着咸菜,还在那儿大写特写莲叶羹、鸽子蛋、烤鹿肉、拌茄鲞,我觉得他某种程度上是在打精神上的牙祭;已经穷得“饔食有时不继”,还惮精竭虑地、事无巨细地记录下那奢华年月里,从服饰、器玩,到食品、药品诸多方面的洋货,也许,这是文学大师深刻揭示封建贵族由盛而衰的真实过程所必须,可也让我们窥察到曹雪芹,对于他家族显赫的昨天,那多少有点病态的留恋,近乎癖嗜的宣扬。
大师,请恕我失敬了!假如我拥有过这一份辉煌的记忆,大概也是很难忘情的。
现在,来看看贾雪芹笔下的舶来品展览。
首先,也许是作者出身织造世家的缘故,在服饰方面的洋货,写来更得心应手些,列表如下:
在奢侈品的消费层次中,女性从来是最勇敢的花钱者,而且也是毫不犹豫让别人为她解囊的中坚分子。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不会不如此。
其次,在器玩方面的洋货,曹雪芹写了:
再次,在食品和药品方面的洋货,还有:
从上述表看,洋货出现的频率,前八十回,要高于后四十回。续书者高鹗先生的购买力,比之出身于织造世家的曹雪芹,大概要差得远远。这应了鲁迅所说“闲且惫矣”的评语,不过,让他豁出胆子,卖弄洋货知识的话,也会驴头不对马嘴,与其如此,不若藏拙。正如巴尔扎克写贵族,总是不如托尔斯泰写得那样地道、自然。巴尔扎克笔下的贵族,几乎与他一样,有桶粗的腰,有盆大的脸,有厨师的身躯,有手艺人的臂膀,透出俗不可耐的市民气。而托尔斯泰的伯爵,即使在那里干木匠活,也有贵族的高傲派头。
所以,曹雪芹尽管落魄西山,除了那副傲骨外,已经一无所有,而且可以肯定,往昔的“把银子花得像海水淌”的繁华岁月,他也没过上几天,能在他童年记忆中那张褪色发黄的照片上,写出如此纷繁多端、花样迭出的洋货,他的创造力、想象力,绝非凡夫俗子的我辈所能望其项背的。
一方面,内府派遣出来的江宁织造的差使,官阶不高,但那是康熙安排在人文荟萃的江南,起到克格勃作用的重要角色。那些一心想进入中国的传教士和商人,自然会看重这个能够上达天听的衙门。因此,织造署拥有当时富庶阶层尚不能获得的洋货,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曹雪芹其生也晚,盛世不再,可天才的他,能将听到、见到、感到、意识到的,有关家族的点点滴滴,赋予鲜活的艺术生命,再加上他那一份感伤和惆怅,便产生出强大的感染力。洋货,只是一个由头,但洋货的生聚散失,表现了一个贵族之家的崩解,于是,在那些生动的故事、变化的情节、凸显的细部,以及一个个人物命运的后面,为后人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遂造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
现在,回过头去看舶来品进入中国的始末,倒也足以引发一些思考。汉唐时期,那些本属异域的胡瓜、茄子、辣椒、土豆,终于本土化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扎下根来,没有人认为这些蔬菜瓜果为洋货。先驱者张骞、班超的所作所为,也就是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或者毛泽东所说的“洋为中用”。这种生产性的引进,开发性的引进,是对民族有利,是对国家有益的。相反,像贾府里满坑满谷的吃的穿的玩的乐的洋货,则是消费性的引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求满足欲望的引进,只求骄奢浮靡的引进,而无生产发展的长远打算,而无立足在我的自强奋发,久而久之,像一个永不愈合的流血创口,最后直到坐吃山空、河枯海尽为止,这也是满清政权在咸丰以后,急转直下,走向衰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曹雪芹的了不起之处,就在于他细微地写出贾府两类洋货使用者的不同。老太太一时兴起,从箱底里翻出孔雀毛和野鸭毛织成的两件氅衣,赏给宝玉和宝琴,可以证明她对于洋货的爱好。而王熙凤,不但是绝对的享用主义者,还具有贪婪的物质占有欲。从上列表格,仅其衣着一项,这位舶来品的消耗大户,国家得拿出多少外汇啊!江青用几个彩色胶卷,以显示其特权,相比之下,未免太小儿科了。
但是,在大观园里年轻人眼中的洋货,有其享用的一面,也有为他们打开窗户的一面。这扇窗户,使他们生出渴求了解西方物质文明的愿望。第五十二回,宝琴讲了她“八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连垂,满头戴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马,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她好看”。由洋货讲到洋人,年轻人情不自禁地围了上来,渴慕之情、好奇之心、嘤嘤求友的迫切欲望,溢于言表。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对于世界的认同。m.χIùmЬ.CǒM
很难要求康熙年间的这些贵族子弟具有今天我们所说的全球化观点,但他们的视野,从货而人,能够超越樊笼似的深宅大院,展望遥远陌生的异国他乡,如今天我们仰望河外星云一样的浩渺,大观园人这种思想上的腾越,实在难能可贵。所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物质文明,在启迪民智,在引导潮流,在加强交往,在促进理解,确实具有不可低估的精神力量。
这样,本来具有叛逆意识的贾宝玉,走得更远。在晴雯的病情,喝中药,闻鼻烟,一再不能奏效以后,便说出:“越性尽用西洋药治一治,只怕就好了。”这句话虽短,所隐含的对于旧传统的扬弃,对于新事物的肯定,意义深长。在礼教统治的高压社会里,实在是一件有大勇气的行为。“依弗那”,不知是什么西药,其用药法,也颇古怪别致。与洋货并来的新潮,使得这位没有因因相承的旧习、敢于破的同时敢于立的公子哥儿,所作出的决定,还不能笼统归之于一时心血来潮。
而探春,在她成为大观园三驾马车的领导班子成员时,实行的股份制试点,那离经叛道的改革精神,更值得我们刮目相看了。
虽然,她只不过将园内的花草树木,因地制宜,分片包干,因人而用,各司其责而已,说“承包到户”,比较准确,说“股份制”,还距离甚远。因此,小说中的这一回,题目便是“敏探春兴利除弊”。但是,她的方案实施以后,一方面减少了账房补贴,一方面增加了个人收入,这个经济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可同是园子里出力劳动的人,便丰歉不均,肥瘦不等地拉开了收入的距离,少数主其事者的积极性和多数不主其事者的消极性,形成新的矛盾。
于是,探春采取了使非主事人也能获得收益的共享成果政策,“使之以权,动之以利”,调动了全体劳动者的参与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她所推行的,应该说是具有最原始的股份制因素的分配方式。康熙年间,资本主义市场并未形成,士农工商,商的地位很低,商业行为视为末技,一位贵族小姐能果断地作出这样的改革,实在是石破天惊的行为。
曹雪芹在小说里,总是以赞扬的口吻,谈及这位《红楼梦》中最有头脑、最有思想的女孩子。其实,这样的小改小革,根本无补于这个贵族家庭的没落衰亡。然而,这些眼光渐渐开阔、思路渐渐放开的新生代,意识到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开始作出改革的尝试,说明了即使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无奈状态下,也不是绝无生机的。
《红楼梦》的结果,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干净,对失去者来说,也许很痛心,但对没有任何历史负担的后来者讲,岂不是获得更多挥洒自如的余地?时间是不停滞的,思想也应该是不停滞的,在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新世纪里,洋货还会有,舶来品还会来,但怎样趋利避害,富国强民,便是现代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了。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李国文谈《红楼梦》更新,贾府的洋货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