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努力提高说话的水平,掌握高水准的语言技能。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天生的语言大师,说话水平技巧只能是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只要抓住其中的要领,任何人都可以自如地驾驭语言,潇洒从容地与他人交流。
Lesson8让语言带有“温度”的5个法则
会说话的人能适时送出赞美,让人听了如沐春风;会说话的人能让安慰变得悦耳;会说话的人懂得什么时候该温柔婉转,什么时候该仗义执言;会说话的人面对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语言策略;会说话的人能适时转变话题,以免气氛冷场;会说话的人不仅会说,更懂得给语言“加温”。
Point1巧妙安慰,雪中送炭
在遇到挫折或不幸时,我们都需要来自他人的安慰。同样,当我们身边的朋友或亲人遇到不幸时,我们也有责任去安慰他们。然而安慰并不仅仅是说几句让对方宽心的话,安慰也是有艺术性可言的。合适的安慰能让人摆脱苦恼;而不当的安慰不仅不能帮助对方,反而还可能加深对方的伤痛。
同情心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礼物,人如果缺乏同情心,世界将是多么冷酷!我们之所以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充满温情,就是因为有同情心给予我们无比的安慰。在我们遭遇挫折时,能得到别人的安慰和鼓励,我们才能忘记苦痛,继续前行。
有一位年轻的建筑工人在高空作业时不慎摔伤,在医院里苏醒后,觉得下肢不听使唤,开始怀疑自己将终身残疾,萌生了消极的轻生念头。
伤者的一位亲友发现他这一颓废的思想苗头,就及时鼓励他说:“你年轻力壮,生理机能强,新陈代谢旺盛,只要你积极配合治疗,日后加强锻炼,不但不会残疾,而且过不了多久就会康复的,这是医生说的,请你相信我。”
短短几句鼓励的话,使受伤者抛开了轻生念头,增强了治疗信心。在以后的日子里,伤者不但积极配合治疗,而且坚强地投入了生理机能的恢复锻炼。果然,数月以后即伤愈出院。后来他跟这位亲友说:“要不是你适时给予我鼓励,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对恢复健康抱有信心的。”
正是出于朋友的鼓励,受伤的人才最终伤愈出院。倘若探病的人会说话,将会使对方精神振作,进而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恢复健康。因此,它被看成是抚慰对方心灵的一剂良药。但若是去探望的人说话不当,则将会给对方构成颇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治疗效果。
当别人产生了轻生念头的时候,要适时鼓励,使其消除这种想法,产生活下去的信心,它对调动对方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勇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当某些人对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丧失信心时,我们如能适时地给予真诚和符合客观事实的鼓励,也许就能发生奇迹,对对方的康复起到良好作用。千万不要说:“哎哟,看样子病得不轻啊,都消痩成这模样了。”或者说:“唉!治你这病比较麻烦,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真让人揪心。”这样的话无疑给对方的情绪雪上加霜,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
因此,当别人遭遇不幸时,应该多说些有利于患者振奋精神、增强信心、促进疾病治疗和恢复健康的话语。如何让自己的安慰使对方起到很好的效果,下面是一些建议,大家可以运用到日常交际中。
认真去聆听,做好全方位了解
聆听不是让自己一言不发,而是仔细地听对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以及真正的含义。所谓的聆听,应该是用我们的眼、耳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同时不要急着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必须愿意把自己的“内在对话”暂且抛一边。所谓的“内在对话”,是指听的同时在脑海中不自觉进行的对话,包括动脑想着该说什么、如何应对方的话,或盘算着接下来的话题。
给人安慰时,耳朵比嘴巴更管用。满肚委屈需要的是两片认真倾听的耳朵,而不是一张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嘴巴。倾听的时候不要急于追问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要忙着给对方指点迷津,给对方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自由表达感受,对方的苦恼会越说越少。
仔细留意对方的感受,做到心知肚明
当去探访一个遭遇不幸的人时,要记住你到那里去是为了支持他和帮助他。要留意对方的感受,不要只顾自己的感受。不要以朋友的不幸际遇为借口,而把自己的类似经历瞎扯出来。要是你只是说:“我是过来人,我明白你的心情,”那当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你不能说:“我母亲死后,我有一个星期吃不下东西。”每个人的悲伤方式并不相同,所以,不能硬让一个不像你那样公开表露悲伤情绪的人感到内疚。
拥有足够的耐心,去感化对方
丧失亲人的悲痛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往往持续几年或者更长。“我丈夫死后,”一位寡妇说,“儿女们老是说:‘虽然你和爸爸的感情一直很好,可是现在爸爸已经过去了,你得继续活下去才好。’我不愿意别人那样对待我,好像把我视作摔倒后擦伤了膝盖而不愿起身似的。我知道我得继续活下去,而且最后我的确活下来了。但是,我得依照我自己的方法去做,悲伤是不能够匆匆而过的。”
要是一个朋友的悲伤似平异常深切或者历时长久,你想让他知道你在关心他,你可以对他说:“你的日子一定很难过。我认为你不应该独立应付这种困难,我愿意帮助你。”
适当停顿一下,让自己思考一下
在对话之间,有时说,有时听;我们还必须提醒自己,停顿一下,放慢说话时不自觉产生的机械式反应。例如,想快速解决对方的不安,便直接跳到采取行动的阶段一说些或做些我们认为对对方有益的事。如果没有停顿,我们可能会在刹那间说出稍后会反悔的话。安慰的艺术,在于“在适当的时机,说适当的话”,以及“不在一时冲动下,说出不该说的话”。
从容不迫地停顿与思考,可让我们停止判断、停止反应,并产生好奇心。停顿就像开车时变换排挡所需使用的离合器:先减速到某种程度,扣上齿轮之后再进行有效加速。要避免在一时冲动下,说出不该说的话。
要接纳对方的世界
安慰人最大的障碍,常常在于安慰者无法理解、体会、认同当事人所认为的苦恼。人们容易将苦恼的定义局限在自我所能理解的范围中,一旦超过了这个范围,就是“苦”得没有道理了。由于对他人所讲的“苦”不以为然,安慰者容易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抗拒,迫不及待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因此,安慰者需要放弃自己根深蒂固的观念,承认自己的偏见,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他所面临的问题。
心理专家说的“放下自己的世界,去接受别人的世界”,就是这个道理。最好的安慰者,是暂时放下自己,走入对方的内心世界,用他的眼光去看他的遭遇,而不妄加评断。
不需“指教”他要怎么做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出入社会的学子在面试中几次碰壁,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沮丧彷徨。这时作为朋友的你,要做的是客观分析现状,帮他验证。竞争失利,或多或少会产生自卑心理,这是最常见的问题,我们所要做的事就是帮他克服这种自卑感。首先要肯定,“这可能完全不是你能力的问题,也可能是……”注意一定要讲他好的方面。至于他还应该怎么努力,那是他自己需要总结的。
我们不是去帮他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帮他解决心理上的感觉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教朋友怎样争取到这个职位,那是他自己的事,我们所做的是要帮他调节情绪,让他不要耿耿于怀。给予安慰并不是告诉别人“你应该觉得……”或“你不应该觉得……”人们有权利保有其真正的感觉。这些不是你要去讲的,而是要靠当事人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
提供具体的援助,不要只是口头许诺
虽然不能够帮助别人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但可以尽力为其提供具体的援助,可以找朋友或者专家,还可以找朋友的朋友帮忙解决。可以为对方打几个电话、结人脉;也可以找来相关的书籍给他们阅读;或是干脆提供一个容身之所,让他们得以安顿下来为自己找出路。
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安慰,也会在别人需要我们时去安慰别人,掌握一定的安慰技巧,才能让你的安慰变成“金玉良言”。
【口才技巧点拨】
当我们身边的亲人或朋友有了烦恼而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时,善良热心的你是不是总想给对方一些安慰让对方喜笑颜开呢?如果你的安慰能够奏效,你一定非常开心,但有时你的安慰却未必奏效甚至还会弄巧成拙,你是不是因此而百思不得其解呢?那也许是因为你没掌握好劝人和安慰的技巧。
Point2自嘲,高明的幽默手段
自嘲,是口才技能的一个较高境界,那些缺乏自信的人从来不敢使用这个技巧,因为这是要你自己嘲弄自己,把自己当作笑料来嘲弄。也就是拿自己的失误、不足甚至是生理缺陷来开玩笑,对于丑陋的地方不仅不掩饰,反而将它放大、夸张,让人注意。然后引申发挥,自圆其说,来博得别人的一笑。说到自嘲,没有豁达乐观的胸襟、超脱的胸怀是无法做到的。
自嘲为自己解围
世事纷乱复杂,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下不了台的事。而自嘲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摆脱难堪、窘迫和尴尬,还能帮我们臝得别人的尊重,甚至是敬佩。
传说古代有个石学士,一次骑驴不慎摔在地上,一般人一定会不知所措,可这位石学士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亏我是石学士,要是瓦的,还不摔成碎片?”一句妙语,说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石学士也在笑声中免去了难堪。
在适当的时候,适度地自嘲可谓是一种良好的修养、一种很乐观的态度。人际交往中,在众人面前蒙羞和处境尴尬的时候不妨用自嘲来面对眼前的事情,不仅能找到一个台阶下,而且还会产生幽默的效果,让大家对你刮目相看。
一位胖子在街上不小心摔倒了,为了给自己解围可以说:“如果不是这一身肉托着,还不把骨头碰折了?”换成痩子,也可以这样说:“要不是重量轻,这一摔就成了肉饼了!”自己的尴尬会马上化解,大家也会对你另眼相看。
人的一生难免会有失误,谁都会遇到尴尬的处境。有的人喜欢藏藏掩掩,有的人喜欢辩解。其实越是藏藏掩掩,心理越是失衡;越是辩解,就会越辩越丑、越抹越黑,最后是假的也变成了真的。最佳的办法是学会从自嘲中解脱自己,从失衡中找回自信。这是语言运用的一种境界。
某大学的新生寝室。刚入校的新生在七嘴八舌地争排座次。老七心直口快,与老八争执了半天,见比自己稍小几日的老八终于垫底了,便开玩笑说道:“好啦。你排在最末,是咱们寝室的宝贝疙瘩,你又姓王,以后就叫你‘疙瘩王’啦。”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老八长了满脸的粉刺,正为这些“疙瘩”烦恼不已,每日战“痘”不止。老七这话简直就是戳人家伤疤,老八焉能不恼?顿时脸色就下来了。老七见自己无意之间引来了风波,心中懊悔不已,表面上却不急不恼,揽镜自顾道:“蜷在两腮分,依在耳翼间,迷人全在一点点’。唉,老八,我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老八听了,不禁哑然失笑,火气全消。原来,老七也长了一脸的“痘痘”,他巧妙地把话题引到了自己身上,避免了一场风波。
老七的自嘲堪称高明,在无意间冒犯了别人之后,马上含蓄地进行一番自我调侃,并巧借余光中的诗句点明了自己也是面生粉刺。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语,既是对自己面部粉刺分布形状的自嘲,又是对自己口没遮拦惹来风波的含蓄自责,因而博得了老八谅解的一笑。这种自我解嘲通过调侃自己求得对方谅解的方式,也不失为一种灵活的化解误会的方法。
自嘲运用得好,不但可以为自己解围,还可以使交谈平添许多风采,增添一个人的个性。尤其是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即使你很不出众,但是你的自嘲一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如果自嘲用得不好,就会使对方反感,造成你们沟通的障碍。有些场合是不适合自嘲的,如果用了自嘲的话反倒会给自己抹黑。此外,自嘲还要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
自嘲也是幽默
人们遇到窘境和对付尴尬局面时,应该多一些风趣幽默的自嘲,这样才能够及时调整心态。“提得起,放得下,想得开”,自我解嘲,抚慰心灵,使自己不满的情绪得到缓解,为心灵增加一层保护膜,还能使别人对你有新的认识。学会自嘲,不为名所累,不为世俗所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怀坦荡,以豁达的心态对待人生,会使你生活幸福、身体健康。自嘲是拥有自信的表现。有些时候,自嘲能够缓解压力,使自己获得自信心。
通常而言,开开自己的玩笑,可以缓解他人的压力,还能让表现一般的人觉得你有人情味,和他们一样,从而让人心里舒坦。力求用语个性化、形象化并学会适当的自嘲,往往可以使自己说话变得有趣起来。
真正伟大的人物会笑自己,也鼓励别人和他们一起笑,他们以与人分享人性中的真善美来给予他人并获得自身的良好感受。
一个光头教授在演讲前自我介绍说:“一位朋友称我聪明透顶,我含笑地回答:‘你小看我了,我早就聪明绝顶了。'然后他指了指自己的头说:“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外表美是心灵美的反映。”教授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演讲,整个会场充满了活跃的气氛。
不管怎样,嘲笑自己的长相,或者嘲笑自己做得不好的事情,会让别人觉得我们很豁达,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增加人情味。因此在社交场合中,自嘲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灵丹妙药,在话题无迹可寻的时候,不妨拿自己当作笑料,至少嘲笑自己是安全的。聪明人的做法就是:不管多么想笑别人,首先笑自己。
这一点在当今不断浦现的“大腕名嘴”中不断得以证明,毕福剑的长相常被其拿来自嘲,何炅和谢娜在《快乐大本营》上互相耍宝和疯癫等,大家可以拿他们解闷,但却不影响对他们的喜爱。因此有人说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能不能放下自己的身价,去颠覆自己的形象,娱乐大众。
由此可见,适时适度地自嘲不失为一种良好修养,是一种充满魅力的交际技巧。自嘲能制造宽松和谐的交谈气氛,能使自己获得轻松洒脱,使人感到你的可爱和人情味,有时还能更有效地维护面子,为他人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
【口才技巧点拨】
自嘲不伤害别人,可用它来活跃谈话气氛,消除紧张;在尴尬中自找台阶,保住面子。当你处在难题前或者窘迫中,总的原则是明辨事理,言语得体。你若是怒气冲天,就会加剧矛盾,最后两败倶伤。这时候如果你能适时适度地自嘲,就能制造宽松和谐的交谈氛围,使人感到你的可爱和富有人情味。
Point3随机应变的“花言巧语”
随机应变是一种相当微妙的技巧,很难精确地对其进行定义。但是毫无疑问,对那些渴望迅捷地在这个世界上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这种品质是必不可少的。
用轻松幽默的玩笑话说正事
轻松幽默的话题往往能引起感情上的愉悦;庄重严肃的话题会使人紧张慎重。只要有可能,最好能把庄重严肃的话题用轻松幽默的形式说出来,这样对方可能更容易接受。
一个年轻打工者在一家外资企业打工,在较短的时间内,连续两次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使生产成本分别下降30%和20%。洋老板非常高兴,对他说:“小伙子,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
青年当然知道这句话既可能意义重大,也可能一文不值。他想要点实在的,便轻松一笑,说:“我想你会把这句话放到我的薪水袋里。”洋老板会心一笑,爽快应道:“会的,一定会的。”不久小伙子就获得了一个大红包和加薪奖励!
面对老板的鼓励,青年人如果不是这样俏皮,而是坐下来认真严肃地提出加薪要求,并摆出若干条理由,岂不大煞风景,甚至适得其反。
绕个穹子套对方说话
有时,一些话由自己说出来会显得尴尬,这时,诱导对方先开口无疑是上上之策。
王某准备借助于好友赵某的关系做笔生意,在他将一笔巨款交给赵某的第二天,赵某却暴病身亡。王某立刻陷入了两难境地:若开口追款,太刺激赵某的未亡人;若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面又难以支撑。
帮忙料理完后事,王某是这样对赵夫人说的:“真没想到赵哥走得这么旱,我们的合作才开始呢。这样吧,嫂子,赵哥的那些关系户你也认识,你就出面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需要我跑腿的时候尽管说,吃苦花力气的事情我不怕。”
看他这样一番话丝毫没有追款的意思,还豪气冲天、义气感人,其实他明知赵妻即使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干下去。话中又加上巧妙的提醒:我只能跑腿花力气,却不熟络那些门路,困难不小。
结果赵妻反过来安慰他道:“这次出事让你生意上受损失了,你我都无法干下去,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再找机会吧。”
客客气气引人说话
托人办事既然有求于人,因此开口说话就需要客气一些,这样别人心情动会愉悦,谈兴更浓。那么,怎么说话才算客气呢?应以商量的口气把要办的事说出来,如:“能不能快点儿把这事给办一下?这事给办一下是不是可以?”
装作自己没把请求、建议等表达出来,给对方和自己留下充分的后路。在求别人办事或者向别人提出建议时,如果在话语中人家表示可能不具备有关系或意愿,那就不要强人所难,自己也显得很有分寸。先提出部分要求,以便对方顺利接受,然后再步步深入。例如,“你帮我解决这一步就可以了,其余的我自己想办法。”
我们经常发现,人们在提出某些请求时往往会把大事说小,这并不是变着法儿使唤人,而是适当减轻给别人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使自己便于启齿。
谦逊便是礼貌,通过抬高对方的方法把有关请求表达出来,会显得彬彬有礼、十分恭敬。例如,“您就不要再推辞了,弟子们都在恭候呢!”
请求别人帮助,最有效的做法是尽量表示真诚,使人家感到备受尊重,乐于从命。有些事要先把问题的难度说出来,让人觉得你是不得已而为之,明知自己知道不该说但还得说。例如,“真不该在这时候打搅您,但是实在没有办法,只好麻烦您一下。我知道你手头也不宽裕,不过实在没办法才向你借一借。”有时,把托人办事的原因说出来,向对方交个底,也会引起对方好感,令人欣然接受。例如,“隔行如隔山,我一点儿也不知道人家那边的规矩。你是内行,就替我办了吧!”
先表示请求对方谅解,然后再把自己的愿望或请求等表达出来,以免过于唐突,则说起来更让人觉得容易接受。例如,“恕我冒昧,这次又来麻烦您了。”人们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交流,显得比较友好、和善。
【口才技巧点拨】
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是否能够随机应变巧转话题是谈话愉快进行的关键。只要能够随机应变,巧转话题,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Point4话里有话,巧“弹”弦外之音
在人际关系中,有时出于各种原因我们会驳别人的面子,这种事情如处理不当,便容易得罪人,结仇家;即使别人有亏于你,也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但“饶人”的表示又不能生硬;向心爱的人倾诉衷肠,也要委婉含蓄,力避鲁莽。既要让你的拒绝说出来使人接受,又不能因此而伤到对方的自尊心。
1.拒绝有方。有些求人的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喜欢用暗示来投石问路。这时你也最好用暗示来拒绝。
两个打工的老乡找到城里工作的李某,诉说打工之艰难,一再说住店住不起,租房又没有合适的。其实,言外之意是要借宿。
李某听后马上暗示说:“是啊,城里比不了咱们乡下,住房可紧了。就拿我来说吧,这么两间耳朵眼大的房子住着三代人。我那上高中的儿子晚上只得睡沙发。你们大老远地来看我,不该留你们在我家好好地住上几天吗?可是做不到啊!”
两位老乡听后,就非常知趣地走开了。
2.释义却难。做出一定的解释,借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有一位姓周的女士因公出差,在火车上与一位看起来挺有涵养的男士坐在一起。这位男士主动和她搭讪,周女士觉得一个人干坐着也挺乏味的,于是就和他攀谈起来。开始时这位男士还算规矩,和周女士只是谈谈乘车难的感受以及交流交流对当今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现象的看法。可不知怎么,谈着谈着,这位男士竟然话题一转,问了周女士一句:“你结婚了吗?”周女士一听顿生厌恶,于是她态度平和地对那位男士说:“先生,我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前半句是‘对男人不能问收入’,所以我才没有问你的收入;后半句是‘对女人不能问婚否’,所以你这个问题我是不能回答了!请原谅。”那位男士听周女士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唐突,尴尬地笑了笑,不再说话了。
寥寥数语,既表达了对对方失礼的不满,又没有令对方下不来台,可谓一举两得。
3.假装糊涂。听话人听出了说话人话中有话,但却装做没有听出,使对方无计可施。例如:小明对爸爸说:“爸爸,今天小伟的爸爸带小伟出去玩了。”小明的爸爸回答说:“是呀,我知道了。”这里,小明的言外之意是想叫爸爸也带他出去玩,小明的爸爸也听出了儿子的用意,但他故意装糊涂。
现实中,很多事情直来直去反而不容易达成目的,那么就要学会拐弯。直线就像一把利刀,虽然锋利但难免会伤人;曲线就像一个圆,虽然线长但往往能如人所愿。
一定要注意,任何语言的表现技巧都建立在让人听懂的基础上,同时必须把握好使用范围,如果你的弦外之音对方听不懂,也是达不到最佳效果的。
【口才技巧点拨】
拒绝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在面对别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时一定要注意方法,有些情况你可以不必直说,只要稍加提示对方自然就会明白。如果直来直去地拒绝对方,就会让对方觉得你没有顾及他的面子,进而认为你不尊重他,对你产生不满情绪。
Point5转换话题,维护彼此的面子
那些处世圆滑的人在必须传达给他人一个坏消息或粉碎他人的希望时,总会想方设法不让他人有耻辱的感觉,将坏消息带给人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亨利·福特总统在面对必须拒绝他人的请求时,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应付办法。为了减轻对他人的打击,维护他人的尊严,他一定会让自己的助手接见这个人,并“暗示应该怎样应付他和他的请求”。有时,福特还会用一种私人代码,他让求他之人去见他的助手时顺便带一张便条给助手。如果便条上的“see”字拼写正确,他的助手就知道福特应允了此人的请求,如果“see”被拼成“sea”,就知道应该拒绝这个人。
麦金利总统和菲尔特会用一种更简单、更直接的办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他们要拒绝某人,就会格外恭敬地招待他,如请他吃点心或午餐等。奥尔科特曾这样描述麦金利:“他有好几次必须要拒绝别人,于是他说得是那样的诚恳,以至于那些被拒绝的人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拒绝别人毕竟会给人带来一种非常不好的情绪。大人物尚且会花费时间与精力特殊对待需拒绝之人,因此我们在处理这种问题时更应该慎重对待。而且在生活中,许多人把面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在说话的时候,尤其是在传达于对方不利的消息的时候就要懂得给他人留面子,并在必要的时刻给对方一个台阶下。
转换话题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拒绝方法,它能够转移别人的注意力,避免引起正面冲突,很好地维护双方的面子。
日本有个叫井上的青年,有一天去拜访本田宗一郎,想把一块地卖给他。
本田宗一郎很认真地听着井上的讲话,一直没有说话。听完井上的陈述后,本田宗一郎并没有做出“买”或者“不买”的直接回答。而是从桌子上拿出一些类似纤维的东西给井上看,并对他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不知道。”井上老实回答。
“这是一种新发明的材料,我想用它做我们汽车的外壳。”本田宗一郎详详细细向井上讲述了一遍。
本田宗一郎这一讲就是半小时,先是谈论了这种新型汽车制造材料的来历和好处,又讲了他明年拟采取何种新的汽车销售计划。这些内容使井上摸不着头脑,但感到很愉快。本田宗一郎送井上走时,才顺便说了一句不想买他的那块地。
本田宗一郎如果刚开始就告诉井上自己不想买那块地,那么势必要引起一场说服与反说服的争论,而本田宗一郎并不想进行这样的论辩,于是巧妙地转移了话题,从而成功地拒绝了对方的销售要求。
当你不愿意答应别人向你所求的事情时,可用巧妙转移话题的方法,让对方处于被动的地位,从而改变对方的意图,达到拒绝的目的。
很多时候,使用转移话题的方法需要把话题转移到对方身上,有时需要把话题引导到不着边际的地方,关键是看你所应对的事情和人物以及你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你是想拖延时间、迂回地拒绝,最好是把话题引到丝毫不相干的地方;如果你是想让对方知难而退,那就需要将话题巧妙地转移给对方。
【口才技巧点拨】
遇到不合理的不正当的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事情,拒绝无可避免。遭到别人拒绝总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还可能让人心中产生不快、失望。这种情绪与人们拒绝时的态度和语言表达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Lesson9增强语言感染力的6大技巧
在人生奋斗之路上,语言无时无处不会出现,用好它可以出人头地、左右逢源。如果我们的语言总是能够让对方诚服,很多机会就会呼之即来;如果语言不能让对方诚月服很多机会则闻“声”而去。因为在这个熙来攘往的世界上,机会总是随着人的愿望和意思而流动的。而表达愿望和意思的基本工具便是语言,那些说话水平高超的人大都会把各种愿望和意思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把各种机会顺理成章地聚拢到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上来。
Point1变换角度,让语言更具说服力
劝说别人时,让别人认为自己的语言有说服力,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至情至理地帮他分析,对方只是表面上点头说是,其实并没有就你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做更深一层的剖析,对方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的劝说只会起到反作用。如果你换一种说法,从例子中引出对方的反思,劝说的效果可能更好。以下这些方法值得借鉴。
角度一:肯定对方,接受对方的想法
在劝说对方的同时,要先听听对方的想法,当你感到对方仍对他原来的想法保持不变的态度,是因其尚有可取之处,所以反对你的新提议,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接受他的想法,甚至先站在对方的立场发言。因为当一个人的想法遭到别人一无是处的否决时,极可能为了维持尊严或咽不下这口气,而变得更倔强地坚持己见,排斥反对者的新建议。若是这样劝说别人,成功的希望就不大了。
一家家用电器公司派出推销员上门推销公司产品,推销员先是挨家挨户推销洗衣机。当他到一户人家时,看见这户人家的太太正在用旧衣机洗衣服,觉得很有希望,就说:“哎呀!这台洗衣机太旧了,用旧洗衣机是很费时间的,太太,该换新的啦……”
结果,不等这位推销员说完,这位太太马上产生反感,驳斥道:“你在说什么呀?这个洗衣机是很耐用的,到现在都没有故障,新的也不见得好到哪儿去,我才不换新的呢!”
过了几天,又有一名推销员来拜访这位太太,他说:“这是一台令人怀念的旧洗衣机,因为很耐用,所以对太太有很大的帮助。”
这位推销员先站在太太的立场上说出她心里想说的话,使得这位太太非常高兴。于是她说:“是啊!这倒是真的!我家这台洗衣机确实已经用了很久,是旧了点,我倒想换台新的洗衣机。”于是推销员马上拿出洗衣机的宣传小册子,提供给她做参考。
这种站在对方立场上说服对方的推销技巧确实大有帮助,因为这位太大已被动摇而产生购买新洗衣机的决心。至于推销是否能说服成功,无疑是铁板钉钉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角度二:善于借助外力的作用
人们在很多时候很在平别人对自己的感受,所以通过第三者无意间转述对他人的某种意见,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劝说效果,这比自己直接面对他人苦口婆心劝说的效果要来得快。
有个男孩很喜欢玩电脑游戏,每天下了班除了游戏就是游戏,女朋友多次劝说都无济于事,有时说多了他还发脾气。一次,女朋友在一个同事家诉苦说:“我男朋友什么都好,在家对我体贴,工作还有上进心,而又经常受到领导的表扬,可就是玩心太大,喜欢玩游戏,真拿他没辙,要是能改改就是个完美的男人了。”后来此话传到男孩的耳朵里,他的行为大为收敛。
用这种劝说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在对人做出肯定性评价的同时提出某种希望,这样对方才会认为你的话是客观的,否则只数落缺点而不提及长处,反而有在背后搬长弄短之嫌。
角度三:旁征博引,善用比喻
在劝导过程中,如果讲的都是大道理,一定会令被劝导者生厌,形成一种进退不如的尴尬局面。如果在劝导中使用引喻、设典、讲故事等形式,把要说的意思转用比喻或故事表达出来,充分信任被劝导者的智力和领悟力,那么就可以缓冲尴尬程度,使谈话健康发展下去。
有人批评一位厂长在搞优化组合时造成了厂里一系列矛盾,工人们也对他极端不满。此时厂里已经停工了,大家都在抗议。厂长只有亲自出面对工人进行劝导,他说:“现在搞优化组合是势在必行。这就好比骑在了一匹快马上,看马跑得快了,担心掉下来,想下马,可是来不及了,下得不好,会摔得很惨。骑马继续走又怕驾驭不了,怎么办?只能骑马继续走,慢慢把马控制住,才不至于把自己摔死。”厂长这番形象的话使工人得到启发而被说服了。
旁征博引,是指在劝导小事用典型事例和名人效应,让对方信服,达成共识。整个沟通过程中,如果完全使用劝导者的话语,往往显得力量不够。这时若能引用一些众所周知的已成定论的事实,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则会增加劝导说服的力量。
角度四:讲道理要有层次
芸芸众生,每个人的思路都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种思想,每个人认识事物的角度、领悟事物真假的层次也千差万别。所以,说服别人时要讲道理,也应有层次。少了层次,一下子跨越几个台阶,会让人感到道理离得很远,接受不了的,年轻人应善于从小事情中讲其中蕴含着的大道理,在身边事中讲可望可及的近道理,在浅显事情中挖掘可触摸的深道理。
例如,妻子想敦促不修边幅的丈夫改善形象,可以说:“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连自己的穿戴都不能打理好,又怎能去解决各种事情?你工作忙、时间紧,我也能理解,但出门之前把衣物整理好又花不了你多少时间。而且,你这样出门,别人会以小见大,看到你生活没有条理,就会想到你的工作会不会也是这样?”
角度五:灵活使用数据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数据十分重要。在我们身边充满了各种的账号、卡号、密码、报表、统计数据等,每天所见、所闻与所思的一切几平没有不涉及数字的。在劝说别人运用数字时,要留意两点:首先,不要随意用数字来说话。数字过多会让人感到枯燥烦闷,无法引起对方的注意,也会让人认为你很冷漠。
其次,要设法为枯燥的数字注入生命,要让数字所代表的事实能成为一般人生活经验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人们对数字才会感到亲切,也才能产生兴趣。
举例来说,把“假如各位接纳我的提议,则公司每个月至少能节省3万元的开支”这句话改成“假如公司采纳我的提议,则公司每个月至少能节省3万元的开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倘若这项节省下来的开支,能以加薪的方式平均分配给公司的每位成员,则每一个人每一个月的工资将增加1000元。”很明显,第二种陈述方式影响力将显著加大。
时代进入了21世纪,说服更成为我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说服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言谈中引用一些权威言论或经实践证明的真知灼见,人们自然不需太多说服就可接受,而在日常生活中要想因某事而说服某人,就必须掌握一些说服的技巧和原则,以提高说服的效率。
【口才技巧点拨】
常言道:“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在劝说时一定要高度注意语言的分寸。根据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语言。劝说一定要看人说话。语言过激,有时会适得其反;语言力度不到,有可能不达效果。有的人善于旁征博引,有的人喜欢夸夸其谈,有的人词藻华丽,有的人语言妙趣横生,有的人喜欢旁敲侧击,有的人习惯冷嘲热讽,有的人喜欢摆事实,有的人擅长讲道理。
Point2旁敲侧击,巧妙指出对方错误
批评是使人正视自己缺点错误以求不断进步的锐利武器。但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年轻人的批评使人无法接受,尽管他的批评可能是对的;有些年轻人的批评使人感到委屈,感到不满,甚至感到气愤。批评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搞僵了关系,疏远了感情,难怪人们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好听的话人人都愿意听,而批评的话都可能引起人们的消极情绪。批评不仅要指出对方的错误所在,还要让对方承认自己是错误的,前者似平不难,后者却并不容易,一个人决定做一件事,肯定有他的理由,即使在过程中失败了,他也会找出客观理由来证明这种失败并不全怪他自己。针对这种情况,直言不讳地告诉他,往往会引来一场辩论。
有一位父亲喜欢赌博,几乎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最后是输得走投无路。大儿子终于忍受不了父亲的堕落。一天,当父亲又在赌博时,大儿子当着父亲的面掀翻了赌桌,将赌具全部毁掉。然而,这并没有阻止父亲继续赌博,父亲依然如故。
二儿子看到这种情形,走到父亲面前,低声说道:“学校老师教导我们,在学校我们要尊师重道,回到家里要听父亲的话。遵从师训我可以功成名就,可是,听父亲的话我又能获得什么呢?”二儿子的话还未说完,父亲已经泪流满面。父亲痛心疾首地说:“孩子,你的话言轻意重,爸爸知道错了。”这位父亲从此戒赌。
长子和次子劝父亲戒赌的不同效果,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批评方式产生不同后果的道理。那么,作为年轻人,在对他人提出意见或是批评他人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批评之前要先赞美他人
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在《谈人的管理》一书中说道:“不要只批评,而要赞美,这是我严格遵守的一个原则。不管你要批评的是什么,都必须先找出对方的长处来赞美,批评前和批评后都要这么做。”
在批评别人时,如果我们一上来就开始发牢骚,势必会让对方产生抵触情绪,对你的批评也难以听进去。即使表面上接受,也未必说明你已经达到了批评的目的,而如果开始时先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给对方一点“甜头”,让对方放松下来,然后再开始你的慷慨陈词,往往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赞美能让人谦虚,又能建立友善的气氛。在批评别人前,应先提及别人的优点,对其赞美一番,这就犹如刮脸时先涂点剃须膏一样,可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消除刺激和敌意,使后面的批评更易于被接受。
每个人都需要真诚的赞美,需要善意的批评。赞美是鼓励,批评是督促;赞美如阳光,批评如雨露,缺一不可。所以,要想让对方接受你的批评,改正错误,就必须在批评前先给对方点“甜头”,然后再给他批评的“苦头”,这样才会让你的批评更有效。
批评他人时要充分尊重他人的人格
一个人在犯了错误受到批评时,自尊心往往会妨碍他接受批评,“你怎么还好意思来见我?真没见过你这样的糊涂虫!”这类批评的话语之所以不可取,是因为它们只能刺伤对方,致使对方难以接受。
与此相反,“你怎么能这么沮丧?”“我相信你已经为这事后悔了。”这样的话语能使被批评者觉得你并没有把批评的意见强加于他,他对自己错误的修正不是由于你的批评,而是他的自我认识。
不要当着其他人的面批评別人
被批评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没有人希望在自己受到批评的时候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所以,为了保留被批评者的“面子”,在批评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避免第三者在场。不要把门大开着,不要高声叫嚷似平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在这种时候,你的语气越“温柔”,越容易让犯错之人接受。
批评时,一定要针对事情本身,不要针对人。谁都会做错事,做错了事并不代表他这个人如何。错的只是行为本身,而不是某个人。一定要记住:永远不要批评“人”本身。
批评的话语要力求简短,有建设性
最好一两句话就能使对方明白问题所在,然后十分自然地转到别的话题。不要多次重复同样批评的话语或过了一段时间你又提到他所犯的错误。这样容易使人觉得你对他的缺点错误抓住不放、纠缠不休,容易使对方陷入窘境而产生抵触情绪。
当你批评别人的错误时,必须要告诉他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这才是正确的批评方法。不要只是“指手画脚”,一定要他明白:你不是想追究谁的责任,只是想解决问题。而且,你有能力解决。
让批评也充满幽默
幽默式批评是以不太刺激的方式点到被批评者的要害之处,含而不露,以缓解被批评者的紧张情绪,启发被批评者的思考,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让批评不仅能达到教育对方的目的,也能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
有位作家应邀到某校演讲,时间安排在下午的第一节课,这段时间是学生最爱打瞌睡的时间。他一上台,就声明说:“在这个闷热的午后,各位要听我这个老头儿说话,一定很想打瞌睡,不过没关系,各位可以安心地睡。但有两个原则,一是姿势要优雅,不能趴在桌子上;二是不准打呼嚕,以免干扰他人。”说完,全堂哄然大笑,瞌睡虫一扫而空。
尝试不同的批评方式
有些批评方式常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你是不是觉得改变一下学习方法会使学习效果更好一些?”一这是请教式批评;“把自己的生活环境搞得有条理一些,对一个人的情绪会产生良好的影响。你说是吗?”一这是暗示式批评;“其实你这篇作文的构思还是不错的,只是组织得乱一些,结构有点问题。”一这是安慰式批评。
总之,只要对被批评者充满善意,只要认真选择恰当的批评方式,批评就有可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口才技巧点拨】
在与别人沟通时,我们既要懂得中肯的批评,也要懂得热情的赞美。批评是为了帮助对方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积极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要制伏别人或把别人一棍子打死,更不是拿别人出气或显示自己的威风。
Point3巧妙退让,瓦解对方的防范心
退,体现了一种宽容。如果说大海因宽容而变得浩瀚,陆地因宽容而变得生机勃勃,天空因宽容而变得辽阔,那么人也因宽容而变得高尚。品德高尚的人受人欢迎,受人尊敬。“退几步”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合作的顺利。只要你肯“退”,你将更容易沿着社会的阶梯向上走,向前进。
生活中有大量的话不用直接说出来,话里带出来就行了,更有一些不能直言的意思,得靠暗示来表达。于是便有一语双关、含沙射影、暗藏锋锐等旁敲侧击的艺术性语言。其实这种以退为进的语言实在不失为一种更好的反击。
学会退让说话
最好的成事方法就是将对方导入与你一致的方向、肯定你的方向。我们可以让他先持有一段时间的否定观点,这样能够让他暂时忘掉争执,并且乐意地接受你的意见。等他想起与你讨论时,也许早被你“同化”。所以,一个有技巧的人会让对方从开始时就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然后再表示出肯定的意见。这样他会心情松弛,放松防备,同意你的看法,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你的建议,顺从了你的要求,最终你会达到目的!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战术,让他不觉得你有“敌意”,心理防线击溃后,最后站在你这边来。
所以,在一开始交谈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让对方说“是”。当然,这比较困难,但一想以后的争执,就容易得多了。首先,你在谈话前应该考虑好要说的东西。这些话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是为对方所肯定的,而且也是你自己所肯定的。例如,此次谈话是为了让你们的合同达成一致,你可以先对对方说:“此次合作的目的,我们都是想让合作的项目成功,是不是?”对方肯定会说:“是的。”然后再说:“此次讨论的目的,双方都想达成一致的协议,是不是?”对方肯定会再说:“是的。”有了这种铺垫后,双方就缓和了敌对情绪。这样一来,对方会觉得你和他们之间相同的地方是很多的,而且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沟通的可能也就变成了现实。
古代印度有一位国王要考考他的一位大臣是否聪明,他给了这位大臣高矮、大小、胖瘦、色泽完全相同的三个小金人,叫他辨明三“人”的各自特点。大臣苦思冥想,心无旁顾,也不知所以。叫下边的人看,个个也是搔首语塞。一个年轻人听说后自告奋勇来辨认。他凝思片刻,要了三根草棍。他用第一根草棍从小人左耳通入,从小人的口中出来;用第二根通入小人右耳,从小人另一耳出来;第三根草棍通入小人之耳后伸入肚中。然后他说:第一个“人”的嘴浅,听到什么便说出去,不受人欢迎;第二个“人”心不在焉,听了什么这耳进那耳出,他始终生活平庸;第三个“人”深沉、谨慎,听进什么藏在心中,不轻易表现自己,所以他容易成功。年轻人话音未落,满座为之叫绝。
“三个小金人”的故事表明为人应该谨慎说话。谨慎说话,不是保持沉默,也不是乱说话,而是要善于说话,惜言如金。
退一步说话,海阔天空
会做人的人在说话方面也如同在其他任何方面一样,总是注意自我克制。那些聪明和懂得自我克制的人总是避免心直口快、直言无忌,绝不以伤人的感情为代价而逞一时口舌之快。他们在工作中看到别人干活干不好时,他不会在旁边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更不会把别人撵走,显示自己的能干,而是会很客气地说:“我试试看怎么样?”这样说了,即使接下来的工作干不好也不会丟面子;如果干得好,即使别人嘴里不说,心里也会佩服他。尤其是当一个人既没伤别人的面子,又替别人干好了活儿,别人就会从心底里认为这个人“够意思”,为人稳重、扎实,又有真本事。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最聪明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平时像个呆子,看不出聪明;虽然能辩解,但好像不会讲话一样。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经验颇丰,无论是做大事,还是一般人际关系的相处中,锋芒不可毕露。有才华固然好,但在恰当的时机运用才华才不会遭人忌,就算是有更大的才华,如果锋芒毕露,也容易招惹是非。
一个聪明而富于洞察力的人身上也同时隐藏着危险,因为他往往忍不住批评别人。雄辩而学识渊博的人也会遭遇相同的命运,那是因为他暴露了别人的缺点。老子曾告诫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意思是说,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外表上看与愚鲁笨拙的普通人并无差别。
以退为进法,就是用貌似与本意相悖的言行,即退下的方法取得优势,而最终取得更大进展的方法。以退为进比只进不退好,因为通过退可以积蓄更大的进的优势,比平平而进取得的效果更大。
人们一般有这样的常识:要用拳头击倒对方,如果先把胳膊往自己的方向伸回以积蓄力量,然后再撞击出去,一定会重重击倒对方。对于口才来说也是这样,退一步是为了更好掌握主动,反客为主。
【口才技巧点拨】
那些溜到嘴边的刺人的反驳,如果说出来,可能会使对方太难堪。布雷姆夫人在其《家》一书中说:“老天爷禁止我们说那些使人伤心痛肺的话,有些话语甚至比锋利的刀剑更伤人心;有些话语则使人一辈子都感到伤心痛苦。”
Point4谨慎开口,话不在多但要句句到位
会说话并不代表能说话,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碰上一个能说的人,但听他说了半天却感觉很烦,这种人就是能说但不会说,想做到会说话就要谨慎开口。与人交谈要善于观察,尽可能地用眼睛捕捉一些与对方深入谈话的信息与灵感。如果到陌生朋友家里去做客,就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细心观察对方的有关情况,加强对对方的了解。如从对方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及衣着表情可以窥探出对方的性格、品德以及为人处事与待人接物方面;从对方家中放的书籍、墙上挂的艺术作品,就可以了解到对方的个人爱好、学习兴趣、审美情趣等。有了以上这些对对方的了解,我们就能轻松自如地与对方进行交谈。
认真了解听者的心理
说话的时候了解对方的心理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掌握说话技巧的基础。我们只有在了解听者心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选择在某个场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话能够打动对方的心坎,能使听众产生共鸣,真正使谈话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人的心理捉摸不定、较难把握,我们在说话时要善于观察听者的一举一动,并能据此加以分析和推测,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掌握听众的心理和情感。譬如,你在说话时,听者发出嘘声,说明听众不喜欢那些话;如果听者两眼注视,说明说话的内容非常吸引人;如果听者左顾右盼,思想不集中,说明他心里可能很着急,但又出于尊敬而不愿离开……当然,有许多人善于抑制自己的感情,不让它外露,即使这样也仍然有蛛丝马迹可循。
战国时,魏文侯和一班士大夫在闲谈。文侯问他们:“你们看我是怎样的一位国君?”许多人都答道:“您是仁厚的国君。”可一位叫翟璜的人却回答说:“您不是仁厚的国君。”文侯追问:“何以见得?”翟璜有根有据地答道:“您攻下了中山之后,不拿来分封给兄弟,却封给了自己的长子,显然出于自私的目的,所以我说你并不仁厚。”一席话说得文侯恼羞成怒,立刻令翟璜滚出去,翟璜若无其事地昂然离去。文侯仍不甘心,又接着问任痤:“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君?”任痤答道:“您的确是位仁厚之君。”文侯更加疑惑了。任痤说:“我听说过,凡是一位仁厚的国君,其臣子一定刚直,敢说真话,刚才翟璜的一番话说得很直,而不是阿谀奉承之词,因此,我知道他的君主是位宽厚的人。”文侯听了,觉得言之有理,连声说:“不错,不错。”立即让人把翟璜请了回来,而且拜他为上卿。
在这则故事中,我们不但能看出任痤的人品高尚,救助同仁,而且能看出他机巧聪明,善于抓住魏文侯愿意被人尊为仁厚之君的这种心理,从同一事件中巧妙地引出了有利的结论,化解了文侯和翟璜之间的矛盾。
看着对方的身份说话
几平没有一个人可以在说话的时候不考虑到彼此的身份。不分对象,不看对方身份,都用一样的口气说话,是一种幼稚无知的表现。虽然身份不同并不会妨碍人际交流,比如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普通人对于有名气地位的人等,不必表现得屈从、逢迎,但在言谈举止上有必要表现得更加尊重一些。在不是十分严肃隆重的场合,身份较高的人对身份较低的人说话越随和风趣越好,而身份较低的人对身份较高的人说话则不宜太过随便,尤其在公众场合,说话要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自己与听者的身份差别。
注意对方的地位
地位是个人在团体组织中担负的职位和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个人的社会地位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人生经历、社会职责和交际目的,对口才的表达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
美国军队中规定,军人不能蓄长发。而黑格尔将军在担任北约部队的总司令时却蓄着一头长发。有一名留长发的士兵看到画报上登载着一头长发的黑格尔将军的照片,就把它撕下来,贴在不允许他留长发的连长办公室门上。为了表示抗议,他还画了个箭头,并在旁边配了一行小字:“请看他的头发!”连长看了这份别出心裁的抗议书后,并没有立即把这个愤愤不平的士兵叫来训斥,而是将那箭头延长到总司令的肩章处,也加了一行小字:“请看他的军衔!”
这个士兵只想和黑格尔攀比头发,因而愤愤不平,却没考虑到两者的身份和地位差异悬殊,连长则不失时机地提醒了他。
注意对方的性格特征
性格又称性子或脾气,是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一个人的性格特征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表情等流露出来,如:那些快言快语、举止简捷、眼神锋利、情绪易冲动的人,往往是性格急躁的人;那些直率热情、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喜欢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开朗的人;那些表情细腻、眼神稳定、说话慢条斯理、举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稳重的人;那些口出狂言、自吹自擂、好为人师的人,往往是性格骄傲自负的人;那些懂礼貌、讲信义、实事求是、心平气和、尊重别人的人,往往是性格谦虚谨慎的人。
对于这些不同性格的人,和他们说话时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如他喜欢婉转的,就说流利的话;他喜欢亢直的,就说激切的话;他喜欢学问的,就说高远的话;他喜欢家常的,就说浅近的话;他喜欢诚恳的,就说朴实的话。说话方式与对方性格相投,自能一拍即合。
区別对方的知识水平
与人说话要区别听话人的文化知识水平。知识水平与人的经历、职业、文化教养等是紧密相关的。
江苏省语言学会成立之时,蒋礼鹤教授受浙江省语言学会的委托向学会表示祝贺。他是这样说的:“今天我受浙江省语言学会的委托,到这里来祝贺。江浙是兄弟之邦,从龚自珍和段玉裁来说,江苏还是浙江的‘外公’,我来向‘外公’祝贺。现在祝贺‘外公’健康长寿!”
这几句话中,蒋礼鹤引用了有关的历史名人。段玉裁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是江苏人,糞自珍是段玉裁的外孙,也是个著名的文学家,是浙江人。由于在座的都是语言学工作者,对于段玉裁和糞自珍的这层关系都是了解的。所以,蒋礼鹤这几句就对方的知识水平而说的话,说得十分得体。
考虑对方的语言习惯
说话要考虑感情、褒贬、民族、时代、地域等问题,不可大意。比如我们汉语中说某人“壮得像头牛”,英语则说“壮得像匹马”,就是语言习惯的问题。
有个牧师想翻译《圣经》给非洲居民读,可是译到“你们的罪恶虽然是深红的,但也可以变成像雪一样白”的时候,难题就出现了。因为热带的土著居民根本不知道雪是什么东西,不知道雪的颜色和煤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后来,牧师由椰子得到启发,把这句话改译成“你们的罪恶虽然是深红的,但也可以变成像椰子肉一样白”,这样,非洲居民就懂了。
把“罪恶可以变成像雪一样白”译成“罪恶可以变成像椰子肉一样白”,正是考虑到了对方的地域环境。
顾及对方的兴趣爰好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加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说话时,需要顾及对方对事物的兴趣,顺着他的心理倾向,如对一位潜心研究学问的学者就不能谈“股票”“生意经”;对一位经商的人就不能谈“治学之道”。一个具有敬业精神、勇于开拓创造的人,喜欢听事业、工作方面的具体指导和建议;生活困难、穷困潦倒的人喜欢听到扶贫济困、发财致富的信息。不同的兴趣有不同的“兴奋点”,兴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交谈,可以激发出话题焦点的“火花”,进而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
面包商图维一直试着将面包卖到纽约某家饭店,可连续4年都失败了,最后图维决定改变策略。他打听到饭店经理是“美国招待者协会”的主席,于是不论协会在何处举行活动他都必定去出席。当图维再次见到经理时,就和他谈论他的“招待者协会”,这一下打开了经理的话匣子,反应异乎寻常。经理在图维离开办公室之前,给了他一张协会的会员证。图维只字未谈面包销售之事。几天以后,饭店的人主动打电话要图维送面包样品和价格单。
【口才技巧点拨】
说话不在多,要讲究技巧,要用心感受对方的心情和接受能力。说得好了,既交到了朋友,也能缓解尴尬和紧张气氛,让别人从心理上接受你,办什么事情都会一帆风顺;错误的说话方式会伤别人的自尊,失去朋友,办什么事情都四处碰壁。所以,说话的方式不同,生活的结果和感受完全不同。
Point5声入人心,多说打动人心的话
让自己的语言更加诚服的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就是攻克对方的心理防线,消除对方由于怀疑你的诚意而产生的戒备。否则,这道防线就会像一堵墙,使你的话说不到他的心里去,甚至会产生反感,那就更谈不上诚服了。用语言攻克对方的心理防线是需要技巧的,不是随便几句话就可以解决的,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种深入人心的技巧。
同步心理,让对方陷进来
同步心理是一种很好抓的心理,就是凡事想跟他人同步调、同节奏,也就是“追随潮流主义”、向往他人的生活、不愿落于潮流之后的心理。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那种不顾自身财力、精力甚至不管是否真心愿意而豁出去做的念头就很容易乘虚而入,支配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盲目做出与他人相同的举动。
通常,人们在受到这类刺激后很容易变得没主见,掉入盲目附和的陷阱中。在商品推销上常用这种方法,如“大家都在用”或“名人也都用”等推销话语,促使人们毫不犹豫地接受这个新事物。
第一时间感觉到对方的合理需要
要想轻松说服别人,就要理解他人的合理需要,爱护他人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别人心坎里去。
大家都坐过公交车,下面这种情况在公交车上经常出现。正逢下班高峰期,公交车上本已拥挤不堪,这时又上来一位抱小孩的妇女,售票员会经常喊道:“哪位同志给这位抱小孩的女同志让个座?谢谢了。”有时太拥挤了,连喊两次,仍无人响应。而会说话的售票员一般都会用期待的目光看看靠在窗口处的青年乘客,提高嗓音说:“抱小孩的女同志,请您往里走,靠窗坐的几位小伙子都想给您让座儿,可您得先过去。”这时大家都非常乐意站起来让座。
如果不能根据交际对象的心理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话一出口就挫伤他人的自尊心,必然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争吵。试想如果她在请人让座时说:“那么大个小伙子一点也不自觉!没看到别人抱着小孩吗?”这种口气不引起一阵争吵才怪呢。或是在叮嘱抱小孩的妇女应及时道谢时说:“别人给你让座,你也不知道说声谢谢。”后果当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让逆反心理顺过来
当别人告诉你“不准看”时,你偏偏要看,这就是一种“逆反心理”。这种欲望被禁止的程度越强烈,它所产生的抗拒心理也就越大。所以,如果能善于利用这种心理倾向,就可以将顽固的反对者软化,使其固执的态度来一个180°大转弯。
如果在说服对方的时候,劈头就说:“你这样做不对。”对方一定会反感地说:“不,我绝对没有错。”但如果采取让步的姿态说“也许我也有错”时,对方的“逆反心理”也许就会产生作用,他会说:“不,没那回事,其实我也有错。”如果说“你确实是不对的”这样的话,通常会使对方产生一种潜在的反感心理,而当对方有了这种心理时,就只有放弃说服他的念头了。
富兰克林曾在自传中提到有关“逆反心理”的论述:“在说服别人时,首先必须非常稳重地叙述自己的意见,然后附带地说:‘这只是我的观念,也许是有错的。’如此一来,对方就会视你的意见为自己的意见,甚至当你表现出犹豫不决时,他还会反过来说服你。
制造一个“共同敌人”
说服过程中,如果对方强烈地持反对意见,可以制造一个假想的“共同敌人”,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这是一种强而有力的技巧运用。
一旦出现了强大的“共同敌人”时,即使是原本敌对的两方,也会有很深厚的同伴意识和休戚与共的感觉,这样就能增加彼此间的亲密程度,甚至成为合作伙伴。这是人类心理的微妙之处。
有一个简单的实验可以证明:以三个人为一组,让他们做简单的“撞球游戏”比赛,淘汰到最后只剩下一个人获胜。于是这三个人就分别构成了敌对的关系。这场比赛如果有一个人遥遥领先的话,那么比赛的其他两个人就会联合起来,阻碍领先的那个人获胜。
其实共同的“敌人”并不见得真的存在,但是说服他人时可以故意制造出一个假想的“敌人”。巧妙地制造出一个共同“敌人”,就可能解除对立者之间的警戒状态,将对方的意见和态度引导到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例如市场上竞争力相当的中小企业彼此间往往会产生纠纷,并演变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这时,如果有一方提出“我们如果继续这样敌对的话,会让某公司坐享渔翁之利的”,对方便也会产生一种危机感。为了当前的利益,双方会减弱敌对情绪,进而使彼此之间产生和谐的气氛,产生合作的可能。
【口才技巧点拨】
想让对方接受你所说的话,必须从对方的心理着手,要“看”着对方的心理说话,如果你说的话让对方心里不舒服,或者不愿意听,那你的语百就是失败的。
Point6灵活应对,保持上风才能掌控全局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难免与他人出现一些分歧,出现分歧的时候我们都想让自己占上风。这个时候,想要说服他人,就要拿出辩驳的本事。辩驳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言语的交锋批驳他人的观点,树立自己的思想。如果运用得巧妙得体,堪称防身的盾、反击的矛。要想练就灵活应对的本事,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以下几个技巧可以学习一下。
说话也能以牙还牙
以牙还牙就是抓住诡辩推论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方式,然后选取另一类可以与之相喻、仿照的事物加以推论,得出一个能给诡辩者以某种损害的结论,从而产生反难或反责的效果。这种技巧的要点是:选择与诡辩者有利害关系的事例,采用诡辩者使用的方法解析事例,或是以意外的可感性活动使诡辩者受责犯难。下面一段对话就是以牙还牙的典型事例:
甲:洗完手才能吃饭。
乙:我才不洗呢!
甲:为什么不洗?
乙:手洗净了还会脏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可是至理名言。
甲:那好,你也不必吃饭了。(拿走饭菜)
乙:哎,你拿走我的饭莱干什么?我还没吃呢!
甲:免得多此一举,反正吃饱了一会儿还会饿的,还是不吃好!
这种反诡辩的技巧兼有表演性,能在行动上给诡辩者以嘲弄,从而诱使他发问,向你设下的(实际是他自己设计的)圏套伸出他的脚,使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得不放弃诡辩。因为逻辑是他的逻辑,事实是他的事实,由此推出的结论,他只有接受。
逻辑手段进也是辩解的妙法
很多人在辩论过程中讲不出什么实在的有说服力的道理,只是闪烁其词,进行诡辩,这时就可以用逻辑的手段。但是要善于找到语言的违反逻辑之处,这样才能很好地利用逻辑手段进行反驳。
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位妇女抱着孩子东倒西歪,难以站稳。旁边站着的一位军人看了很过意不去,就对身边坐着的女孩说:“小姐,请给她们母子让个座吧。”
“让座,凭什么让我让座?”姑娘把脸一沉。
“年轻人要助人为乐,讲点精神文明嘛!”
“还讲精神文明?”女孩眼皮一眨巴,嚷开了:“你简直是无赖!”
“谁是无赖?你真是无理取闹。”
“你朝我吐口水了!”女孩掏出手绢往脸上一擦,“这不是口水是什么?你这还叫文明……”
这下子吵开了,谁能说清楚那个军人吐没吐口水呢?好在有一位站着的男孩有见识,他对女孩说:“小姐,刚才谈的是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的问题,这和吐没吐唾沫有什么关系呢?请你给抱小孩的女士让个座位好吗?”
这时候,耍赖的女孩没有办法了,只好气哼哼地站起来让座了。
女孩开始强词夺理,却用“吐沫”问题去偷换或转移“让座”问题。那个军人只顾辩解,刚好上了她的当,这样不但无法制伏对方的狡辩,害得自己还受了一肚子窝囊气,这类耍赖技能在论辩中常会出现。对方悄悄转移或偷换命题,只要用逻辑方法揭穿这种做法,就能制伏这种狡辩和诡计。
利用“一线串众珠”幽默术臝得好感
“一线串众珠”幽默术是指为了做到说明自己、说服别人而针对自己所论述的主体罗列出一系列有关的理由,同时引出幽默效果的幽默技巧。它的特点就是尽管罗列出一大堆结构类似甚至相同的论据,但它们都是围绕着某个特定问题的。众线串珠不算幽默,一线串一珠更平淡无奇,只有“一线串众珠”才称得上是幽默的技巧。
我有个朋友负责教育学院入学考试的面试部分。当他问一个考生“为什么你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时,考生回答说:“我小时候曾立志长大后要做伟人的妻子。但现在,我知道我能做伟人的妻子的机会实在渺茫,所以又改变主意,决定做伟人的老师。”这位女孩的回答博得在场人员的一片掌声,结果她被录取了。
坦诚地讲,如果面临这样一种场合,我作为考生一定会“上纲上线”地大谈一番,也许有许多人会采取与我同样的思维方式和讲话方式。但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最明智的做法,照本宣科甚至会败得很惨!
这位考生的明智之处就在于打破了常规思维和表达模式,以幽默取得对方的好感,以真实感受去胜人一筹。她就是用“伟人”这个范畴贯穿前后自己所立志向的“众珠”的。“一线串众珠”幽默术既表达清楚了自己的中心意图,又出语精致、新颖、不落俗套,因而是成功的幽默语言。
顺水推舟战胜对方
所谓顺水推舟,是指按照对方的思维模式因势顺推,或者以对方的核心论点为前提进行演绎推论,得出一个明显错误或荒谬的结论,然后集中火力,发起猛攻,制伏论敌。其中“顺”是承接,是“推”的前提;“推”是逆转,是结果。
化学实验课上,化学老师提问:“如果浓硫酸不小心滴到皮肤上,该怎么办?”老师点名一位男同学回答,他无奈地站起来回答:“……先用布擦干……然后再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用布擦干……然后再喷上些香水……然后再涂上一居护肤膏……”
化学老师微笑着说:“对,再找个人按摩。不行再去桑拿一下……”全班同学听后哄笑起来。
这位同学也悟到了化学老师的口才智慧:对自己无厘头的回答,老师来个顺水推舟,沿着他的逻辑讲下去,居然得出“按摩、桑拿”等荒谬结论,使自己的谬论不攻自破。
抓住对方的致命弱点进行攻击
与对方论辩,关键是要找到对方的弱点然后抓住,必定让对方难以抵挡,俯首称臣。攻其弱点,首先要能敏锐地发现其弱点。无论是论题不真实、论据不充分、论证不周全,还是举例不妥当、表述不清楚等都要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反驳,有道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在一次以“做好商业服务工作要顾客理解”为题的辩论赛上,一方的一名队员失于冷静,言辞不当,带有人身攻击的味道,主持人及时予以提醒。
对方的一名队员立刻抓住这个现象作为论据,用以阐述自己约观点:“我们认为,做好商业服务工作主要靠服务员的事业心、责任感,不能看顾客是否理解来决定我们的服务态度,就像我们今天来参加这场论辩赛一样,不能因为对方态度不好、不理解,我们就不认认真真地把比赛进行下去。如果像对方所主张的那样,只有顾客理解才能把工作做好,我们的辩论赛不就进行不下去了吗?”
思维敏捷、语言流畅是驳倒对方的先天条件,抓住对方的弱点反手一击更为重要。
用自我涉及法使对方作茧自缚
一般的悖论,如果不涉及对方自我,往往不易发现其悖谬,而一旦把对方牵涉进去,则悖论立即显现。用对方自我涉及的方法来使对方作茧自缚,是破解对方悖论的绝妙方法。
某评论家评论某作家的作品,武断地说:“您怎么能这样写呢?您已是第三次在作品里做这样的描写了,难道您不知道‘第一个把女人比喻为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这句名言吗?”作家答道:“是的,您说得很对。不过您已经是第七次使用这句话了。”
在这里,评论家引用名言来批评作家屡次在作品中做相同的描写,作家及时抓住评论家多次用此名言去批评别人的把柄,让对方自我涉及,如果对方所讲的道理成立,那么对方也就是名言中所说的“庸才”“蠢才”。如此,对方只能无言以对。
【口才技巧点拨】
光有说话能“立”得住的意愿远远不够,别人无理取闹且步步紧逼,你有一千个正当的理由可以反击他,可就是笨嘴笨舌说不出口,又于事何用?掌握一套灵活应对的本领,说话自然有底气,想“立”不住都难。这一方面有先天聪慧的因素,一方面更要靠后天的训练。
Lesson10让语言进退自如的6项修炼
让语言进退自如,是一种立足社会的能力。它能够使你的难成之事处处顺利,也能够使你在紧要关头化险为夷,从而让你在人际交往中事事如意,好的口才不仅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还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修养、知识、魅力等,我们应当在生活中积极修炼这项本领,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语言大师。
Point1多说话是为了少说错
在当今这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拥有一个好口才是非常重要的,能让自己的语言进退自如就显得更为重要,这不仅可以提升你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使你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间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你的工作提供帮助,使你在工作中得到晋升的机会,让你一步步达到事业的顶峰。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语言进退自如呢?这就需要做好让自己少说错话的修炼。
错话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想让自己的语言在任何时候进退自如,就一定要注意少说错话。假如你是一名推销员,如果你会说话,你就可以把顾客原来不想买的东西推销出去;相反,如果你总说错话,可能连顾客原来想买的东西你也推销不出去。
在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做节目主持人也是一样,如果你的口才好,可以将台上台下的气氛调动起来,达到台上台下互动的目的;相反,如果你笨嘴笨舌,那就只能使原本就很沉闷的气氛显得更加糟糕。
再比如你是一名律师,口才就更重要了。一位口才好的律师可以通过充分行使辩护权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使其罪行减轻;而一位口才差的律师不仅不能达到为人辩护的目的,还可能会招来唾骂。
所以,练就一个好口才对我们的前途是大有帮助的。你有可能因为一句妥当的话得到一份工作、收获一份爱情、开始一份事业;也可能因为一句不妥当的话而得罪一个人,失去一段感情,甚至毁掉你的前程。
话一旦说出口就像泼出去的水。所以千万不要轻视说话,认为是人就能很好地说话,对口才不加以重视和修炼,就会经常说错话。
小贾就很不会说话,还总是自以为是,因此平时跟朋友们聊天时他总是得罪人。他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好工作,就是因为说话不是太“带刺”就是不懂得拐弯抹角。好工作总是和他无缘,每次的好机会都被他那自以为是的嘴毁了。
朋友介绍他去一个私营企业做销售。在面试之前,因为朋友跟这位老板挺熟,所以把老板的地址告诉了小贾,让小贾去拜访一下这位公司老板。
小贾到了老板家,老板正好有事临时出去了。小贾就一边等着,一边和老板的父亲聊天。小贾为了表现自己,很热情地问这位老人:“您老身子骨真够硬朗,今年高寿啊?”
老人回答说:“七十九啦。”
“人活七十古来稀,小区里您是长寿将军吧?”小贾又讨好地问道。
“哪里,楼下的老头活到了八十四呢!”
“那您老也称得上是长寿将军啊!”
“不过,老李去年归天了。”
“哟,这回可轮到您了。”这句话一下子就从小贾的口里蹦了出来。谈兴正浓的老人听到这句话,脸色陡变,小贾非常尴尬只能落荒而逃了。
几天后,这位老板叫人给小贾打电话,说他不适合这份工作,并说作为一个销售人员,最看重的是是否会说话,而小贾太不会说话了。
小贾一时自以为是说错了话,那句“这回可轮到您了”是很大的错误。前面老人刚说完“归天”的事,他却接下去说“轮到您”,这不就使老人产生误会吗?如果小贾能控制好前后话语,把话说成“这回长寿冠军可轮到您了”,也就不会出现不快了,事情也不会变得那么糟糕。
好口才从说对话开始
好口才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一点一滴练就的,在平时的说话中要注意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尽量避免说错话。
朱元璋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家里很穷,小时候还给人家做过长工。那时候他有两个很不错的难兄难弟,朱元璋年龄最大,做了大哥,三个人有什么都共同分享。有一次,他们在庄稼地里锄草,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东家派人送来一罐豆粥。他们谁都不愿意自己先吃,都想帮对方干完再吃,送饭的人把盛粥的罐子放在地头就走了。一只狐狸把头伸进罐里偷吃豆粥,把竖立在旁边的一把锄头碰倒了,锄把正好把盛豆粥的罐子打破,狐狸被吓跑了,豆粥撒了一地。他们三个就相互谦让着把撒在地上的豆子捡起来吃了。对于辛苦劳动的三个小伙子来说,那一点东西怎么能吃饱呢?他们只好饿着肚子继续劳动,把草锄干净以后才回家。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难兄难弟们很高兴,决定去找大哥朱元璋共享荣华富贵。到了皇宫门,当官的向皇帝通报,说是有两兄弟要见他。朱元璋传圣旨召见。二弟先上殿。朱元璋问:你怎么认识寡人?二弟说:“想当年,你我兄弟三人给地主做长工,那一天饿得头晕眼花……”这话让朱元璋很没面子,尊为一国皇帝,哪能提起那段下贱的历史?没等那人把话说完,朱元璋恼怒地说:“哪里来的刁民,敢冒充我的兄弟!”喝令把那人赶出官门。
二弟垂头丧气地来到宫门外,一个劲地说朱元璋不仁不义。
老三说:让我去试试。如前上奏,召见问话。老三说:“想当年你我兄弟三人,保苗(庄稼苗)王,除(锄)草王,江(桨)倒砸破罐州(粥)城,跑了狐元帅,捉了豆将军,除尽草王子孙,方得胜而归。朱元璋一听高兴极了,传旨御厨准备酒菜款待,赏金万两。
由此可见,会说话与否能决定很多的事情。会说话的人往往受人喜爱,他们不仅能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还能在说话时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
【口才技巧点拨】
现代社会,不会谈话就表明你失去了某种成功的优势,如果你总说错话,可能什么都得不成。因此,我们首先要练就说话的本领,让自己少说错话,为自己积累人脉,获得成功。
Point2练好不得罪人的拒绝术
人世间最难的事在于对他人说“不”,事实的确如此,很多时候面对对方的请求,拒绝怕得罪对方,不拒绝自己又会为难;面对这样两难的情况,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其实,只要掌握了拒绝他人的语言技术,就会避免这种两难境地,把事情完美地处理好。
当大家相互交谈的时候,自己确有难处时,或者如果答应别人的要求自己的利益会损失很大,我们就应该拒绝别人。但是拒绝别人也要考虑对方的情感,尽量做到不伤害双方的感情。怎样说“不”也是一门学问。
保住对方的面子
我们在拒绝别人时应该注意不使他们的面子受损。如果既拒绝了别人的要求,又让他们丟了面子,那么他们心中产生不满之情是在所难免的。如果能在拒绝别人的要求时不让对方丟面子,让人非常体面地接受拒绝,结果可能会大不相同。
三国时期的华歆在孙权手下时,名声很大。曹操知道后,便请皇帝招华歆进京。华歆起程的时候,亲朋好友千余人前来相送,赠送了他几百两黄金和礼物。华歆不想接受这些礼物,但是如果当面谢绝肯定会使朋友们扫兴,伤害朋友之间的感情。于是他便暂时来者不拒,将礼物统统收下来,并暗暗记下送礼人的名字,以备原物奉还。
华歆设宴款待众多朋友,酒宴即将结束的时候,华款站起来对朋友们说:“我本来不想拒绝各位的好意,却没想到收到这么多的礼物。但是,匹夫无罪,怀壁其罪。想我单车远行,有这么多贵重之物在身,诸位想想我是否有点太危险了呢?”朋友们听出了华歆的意思,知道他不想收受礼物,又不好明说,使大家都没面子。他们内心里对华歆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便各自取回了自己的东西。
假使华歆当面谢绝朋友们的馈赠,试想千余人的礼物,不知道要推却到什么时候,也不知要费多少口舌,还会搞得大家都很扫兴,使大家都非常尴尬。而华歆却只说了几句话便退还了众人的礼物,又没有伤害大家的感情,还臝得了众人的叹服,真可谓一箭三雕。
华歆在拒绝朋友时,没有实言相告,而是找了一个“远行携带众多财物对自己人身不安全”的理由。虽然朋友们也知道他是在故意推辞,但也不会以此为意,而且可以理解,因为华歆的委婉拒绝没有让他们丟面子。
拒绝中巧言说出“不”
我们要想拒绝对方,还要保住对方的面子,就要在社交活动中学会巧妙委婉的拒绝,根据不同的情况说“不”。
策略一,假托直言。
直言拒绝是大家常用的方法,这是对人信任的表现,也是与对方关系密切的标志。但是多数情况下,直言因逆耳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要拒绝、制止或反对对方的某些要求和行为,可采取假托非个人的原因加以拒绝,这样对方就容易接受。
比如,某报社的推销员登门要求你订阅他们发行的报纸,但你不想订阅,可以很有礼貌地说:“谢谢。你们的服务很周到,可是我家已经订阅了其他几家报社的报纸了,请谅解。”这就让对方很容易接受。
策略二,反复申诉。
当别人侵犯了你的权利时,你要维护你的权利,既坚持你所需要的东西而又不生气,也不急躁或高声喊叫,应该学会在一种冲突的情境中有效反复地表达你的意见。如到商店去买东西,由于购物的人多,售货员忙中生乱少找给你1元钱。你向售货员提出,售货员因记不清而引起了纠纷。这时你应以一种平静而重复的声音诉说是少找钱的过程助其回忆,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下面这段店员和买主的对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买主:小姐,你少找给我1元钱。
店员:不会吧,我们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付货。
买主:我相信你们总是这样做的,可是你确实少找给我了。
店员:您有发货票吗?
买主:有(拿出发货票),你看,就是差我1元钱。
店员:(看发货票)您在这里买的是两双儿童的靴子。
买主:不错,您再算算,就是差1元钱。
店员:您看过你的手提袋没有?您是不是掉在哪儿了?
买主:不会的,我没动地方。我衣袋里再没有钱了。
店员:现在没法结算,快闭店时我们结账,您再来一趟好吗?
买主:好,我相信您一定会办好的。
策略三,模糊应对。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或不便于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给对方知道,可以用模糊语言来应对。
比如,医院里一位患有严重疾患的病人问医生:“我的病是不是很重,还有康复的希望吗?”医生回答:“你的病确实不轻,但是经过治疗,安心养病,慢慢会好的。”这里的“慢慢会好”是模糊语言。这“慢慢”到底多久是说不清的,但给了病人以希望,对病人是一种极大的安慰。
策略四,热情应对。
明确表示你希望满足对方的要求,并表示同情,可是实际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请对方谅解,而不直接拒绝。这样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客户要求电信局安装市内住宅电话,由于住宅电话的安装供不应求,电信局无法一一满足,但又不能拒绝客户的要求。回答时应表示同情,并热情地说:“满足客户的要求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可是由于目前线路短缺,还不能全部解决,我们正创造条件,请您耐心等待。”
策略五,旁溢斜出。
对对方提出的问题给予回避性的回答,而不直接否定对方提出的不合己意的问题。比如,你的同学问你:“某某的小说写得很不错,你认为怎样?”你可以这样回答:“还可以,不过我更喜欢某作家的某一本小说。”
再如,星期天,你的妻子说:“今天我们去看话剧好吗?”而你不愿去,可以说:“去看电影怎么样?”这种回答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对方也可能会同意你的意见。
策略六,通过诱导对方来谢绝。
诱导对方即当别人向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不要简单地拒绝他,而应该让他明白他的要求是多么不合适,从而自愿放弃它。
一位业绩卓著的室内设计师声称,对于用户的不合实际的设想,他从不直截了当地说“不行”,而是竭力引导他们同意他希望他们做的事情。一位妇女想要用一种不合适的花布料做窗帘,这位设计师提议道:
“您真是给了我们一种新的设计思维,不过让我们来看看您希望窗帘布置达到什么效果。”接着,他大谈什么样的布料做窗帘才能与现代装饰达成美好的和谐,很快,那位妇女便就把自己选定的花布料忘了。
若别人有求于你,而你出于各种原因却不能接受,又不好直说“不行”“办不到”,怕因此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若对方提出一些看法,你不同意,既不想讲违心之言,又不愿直接反驳对方;若你看不出对方的行为,既想透露内心的真情,又不愿意表达得太直接,以免刺激对方,可以用以上策略让你脱离冏境。
【口才技巧点拨】
社交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人的无理请求,想既把“不”字说出口,又能不得罪人,确实是一种难事,甚至是一种奢求,因此我们面对某些人的无理取闹,特别是面对时弊陋习时,务必旗帜鲜明,断然予以拒绝,大胆把“不”说出口。
Point3让你的恭维深入人心
马克·吐温有一名言:“我接受了人家愉快的称赞之后,能够光凭着这份喜悦生活两个月。”的确,称赞、恭维之语是令人畅快无比的。事实也是如此,但是恭维人之道也是一门艺术,言过其实的夸张言辞可能会让对方尴尬,最终的结果有可能惹恼对方而不是讨好对方,那样只会让人觉得你动机不良。
不要让恭维漏洞百出
适当的恭维是加强双方关系的润滑剂,有助于感情的融洽。但如果说得太过分,就会被对方看穿你的虚伪和用心,而受到轻视。
有一位外商住在大城市外的一座小镇,四周环绕着山丘和农田,他总觉得这个地方很不方便。这时,邻居却对他说:“这里真好,静谧得没有半点噪声。”“空气好新鲜。”“四周都是翠绿色,景致多么的宜人!”这位外商听了之后,竟然有了一种景色宜人、空气新鲜的感觉,不觉得不方便了,心中很是高兴。另外一个邻居却又这样说:“啊,你竟迁移到如此不方便的地方。看样子,上下班非常不方便吧?你到底也变成乡下人了……”这时,那位商人就完全陷入了低落的情绪之中。
恭维是门大学问。在人际交往中,要引出对方更多的话题,必须很快地看出对方希望怎么被恭维,最后朝这一方面下手。也就是说恭维要满足对方的自我。因此,在还未确定对方的喜好前,千万不要随意夸赞对方,免得弄巧成拙。
某朝一秀才考中举人,被赐以官位。举人不忘老师当年教诲之恩,于临别家乡上任之际前往恩师家中道别。那老师说:“如今世风不古,你一贫如洗,如果前去赴任,拿什么东西孝敬你的上司和同僚?”学生很从容地答道:“我准备了三百顶高帽子。”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听恭维话的,比方我就最讨厌别人吹嘘我了。”“您是什么人?您是满腹经纶的、博学多才的教书先生,教‘邹忌讽吴王纳谏’这篇文章时,您就说过:恭维人者,有求于人也?但是世界上像先生这样的人有几个呢?”
“那是的……”先生送学生出门,学生说:“恩师请留步。”先生停步,说:“你能当官,我很高兴,这些年我没有白教你。你还缺什么,尽管说,只要我能办到。”“谢谢恩师,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只是少了一样东西。”
先生大惑不解,问道:“你说来看看。”
“我原来准备的三百顶高帽子,已经少了一顶。”先生哑然。
擅长外交的人最会适当地奉承人,研究人的需要,想方设法满足他的对象,从而达到他自己的目的。但是,如果老是用同一种方法去恭维一个人,别人就会产生反感。所以,应不断研究他的需要,不断地去满足他人的需求。
其实,恭维别人也无须在对方的人品或性格上下功夫,最要紧的是,对其过去的事迹、行为或身上的装饰品等已成型的具体事物,做适当的恭维。这样就会使对方认为你是在真诚地夸奖他,而不是有意地吹捧他。
恭维他人要讲技巧
每个人都有喜欢被别人恭维的心理,就算是平时说自己讨厌恭维的人其实内心也是喜欢听恭维话的。最重要的是你的恭维话要说得巧妙,不显山露水、不露丝毫痕迹,恰到好处,被恭维的人就会飘然自得了。
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恭维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嘴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说话。”事后会静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恭维话,却还是没法抹去心中的那份喜悦。要做到这样的效果,以下几个技巧就非常值得关注:
技巧1:恭维要投其所好。
要了解对方的嗜好、习性乃至脾气和情感,抓住对方的心理弱点,选用对方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恭维,使对方感到非常满意,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婢女在生死存亡关头,通过一句恭维妙语,不仅免了杀身之罪,还获得了奖赏。
技巧2:恭维要逢迎其长。
我们经常在一些商场遇到这样的情形:开始营业员同顾客在质量、样式或价格上争论得很厉害,但后来营业员改变了战术,转而夸奖顾客在谈论商品方面的丰富知识经验,说:“看起来先生是一个特别懂行的人,我真得好好请教请教!“即使你不买这件衣服,我的收获也很大。”
说也奇怪,顾客被这么一夸奖、一恭维,反而心中不安,讨价还价的事也忘在了脑后。甚至还有些顾客,营业员一恭维他,他就感到不买下商品就对不住营业员似的。
技巧3:恭维要圆滑巧妙。
最妙的恭维是不露痕迹,不让人看出你是别有用心地“拍马屁”,既抬高了别人,又不会贬低自己。
南朝有个著名的书画家叫王僧虔,是晋代王羲之的四世族孙,他的行书、楷书继承祖法,造诣很深,一手隶书也写得如行云流水般飘逸。当朝皇上齐高帝萧道成也是一个翰墨高手,而且自命不凡,不乐意听别人说自己的书法低于臣子,王僧虔因此很受拘束,不敢显露才能。
一天,齐高帝萧道成提出要和王僧虔比试书法高低。于是,君臣二人都认真写完了一幅字。写毕,齐高帝萧道成问王僧虔:“你说,谁为第一,谁为第二?”
若一般臣子,当然立即回答说。“陛下第一”或“臣不如也”。但王僧虔也不愿贬低自己,明明自己的书法高于皇帝,为什么要做违心的回答呢?
但他又不敢得罪皇帝,怎么办?王僧虔眼珠子一转,竞说出一句流传千古的绝妙答词:“臣书,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
果真,齐高帝萧道成听了哈哈大笑,也不再追问两人到底谁为第一了。
王僧虔巧妙地把臣子与帝王的书法比赛分为两组,变成“臣组”和“帝组”。这样加以评比,既给皇帝戴了一顶高帽子,说他的书法是“皇帝中的第一”也满足了皇帝的“冠军”欲,又维护了他自己的荣耀和品格,使皇帝更敬重他的风骨,觉得他不是那种专门拍马屁的家伙。
技巧4:要因人而异。
恭维应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讲不同的恭维话。比如对男士就不宜过多地恭维对方的相貌。对老年客户恭维他的身体健康、富有经验就比较合适。对于商人,如果你夸他道德高尚、学问出众、清廉自持,他一定无动于衷,不屑一顾;如果你说他才能出众、头脑聪明、手腕灵活、生财有道,他听了一定高兴。对于官贞,你如果说他生财有道,日进斗金,他一定不高兴,你应该说他为国为民、一身廉正,他听了才高兴。对于文人,你如果说他学有根底、笔上生花、思想正确、宁静淡泊,他听了一定高兴。根据对方的职业,说恰当的恭维话,这样才显得你是一个会说话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独辟蹊径总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理,恭维他人也是如此。有些人压根儿不缺恭维,或者有些优点和长处已经被无数人夸过,那么别出心裁又投其所好的恭维肯定会事半功倍。所以,恭维别人一定要讲技巧,投其所好会给对方耳目一新的感觉。
【口才技巧点拨】
人在潜意识中都是愿受赏识、尊敬、恭维的动物,所以,几乎所有人都喜欢听入情理的恭维话。在交际活动中,倘若能恰如其分地说恭维话,且适合其人,那么对方一定十分高兴,还会对你产生好感。因此,恭维别人是人际关系课程中不可忽视的一课。
Point4旁敲侧击,效果会更好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需要说服别人的地方很多,一些人总会因此而与人发生争执,甚至引发口角。但是有一些人却会表现得非常出色,因而到处受人欢迎,因为他们能够非常巧妙地说服别人,即使是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他们也总是能够巧妙化解。
一次,司华伯偶然走到他的一家钢铁厂,看到几个工人在吸烟,而在那些工人头顶上正悬着一面“禁止吸烟”的牌子。你认为司华伯会指着那面牌子向那些工人说“你们是不是不识字”吗?不,没有,司华伯绝不会这样做。
他走到那些工人面前,拿出烟盒,给他们每人一只雪茄,说道:“嗨,弟兄们,别谢我给你们雪茄,如果你们能到外面吸烟,我就更高兴了。”那些工人们已经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可是他们钦佩司华伯,他不但丝毫没有责备他们,而且还给他们每人一只雪茄当礼物,使工人们觉得慚愧。
我们要劝阻一件事,切记要避免正面的冲突。如果有必要,我们不妨旁敲侧击的去暗示对方。如果你旁敲侧击,对方知道你用心良善,不但接受,而且还会感激你。所以要改变人们的意志,而不引起对方的反感,最佳方法是间接指出人们的过错。
华克公司在费城承包建筑一座办公大厦,指定在某一天必需竣工完成。工程的每一件事进行得都非常顺利,眼看这座建筑物就快要完成了。突然,承包铜工装饰的商人说他不能如期交货。整个建筑的工作都要因此停顿下来!不能如期完工,就要交付巨额的罚款!
长途电话,激烈的争辩,都没有半点用处,于是梅西被派往纽约,找那个铜饰商人当面交涉。
梅西走进这位经理的办公室,第一句话就这样说:“你该知道,你的姓名在勃洛克林市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位经理听到这话,感到惊讶、意外,他摇摇头说:“不,我不知道。”梅西说:“今晨我下了火车,查电话簿找你的地址,发现勃洛克林市里,只有你一个人叫这个名字。”
那经理说:“我从来没有注意过。”于是他很感兴趣地把电话簿拿来查看,果然一点也不错,真有这回事。那经理很自傲的说:“是的,这是个不常见到的姓名,我的祖先原籍是荷兰,搬来纽约已有200年了。”接着就谈论起他的祖先和家世的情形。
梅西见他把这件事谈完了,又找了个话题,赞美他拥有这样一家规模庞大的工厂。梅西说:“这是我所见过的铜器工厂中最整洁、完善的一家了。”
那经理说:“是的,我花去一生的精力经营这家工厂,我很引以为荣,你愿意参观我的工厂吗?”参观的时候,梅西连连盛赞这工厂的组织系统,且具体指出哪一方面要比别家工厂优良,同时也赞许几种特殊的机器。这位经理告诉梅西,那几项机器是他自己发明的。他花了很长的时间,说明这类机器的使用方法和它的特殊功能。最后,他坚持请梅西一起午餐。——你必需注意,直到现在,梅西对于他这次的来意还只字未提。
午餐后,那位经理说:“现在,言归正传。当然,我知道你来这里的目的。可是想不到,我们见面后会谈得这样的愉快!”他脸上带着笑容,接着说:“你可以先回费城,我保证你的定货会准时运送到你们那里,即使牺牲了别家生意,我也愿意。”
梅西并没有任何的要求,可是他的目的却很顺利达到了。那些材料,全部如期运到,而那座建筑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而如期完成。
话说回来,如果梅西当时用激烈争辩的方法,会不会有这样满意的结果呢?由此可见,不使对方难堪、反感并改变一个人的意志,第一项规则是:用称赞和真诚的欣赏作为开始。
想想,你说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让自己能够说服他人。但是如果你采取的方式不当,而伤害了别人的自尊,让人觉得丟了面子,那还会达到你的目的吗?因此,永远不要当着第三者的面指责别人。同时,即使在批评的时候,最好也要先肯定一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这才是让人保住面子的最好方法。xǐυmь.℃òm
生活中的有些时候,你不得不面临着说服对方与你合作的情形,以下几种说服的方式也许对你与他人的沟通有所帮助:
启发式
我们说服别人是针对他的错误而言的,你要帮助对方改正错误,关键还在于对方内心对错误的认识,在于“内因”,而批评者的“外因”
在一定的程度上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所以,那些高明的谈话者总是采用逐渐“敲醒”对方的方式,启发对方进行自我批评,这样做无疑非常有利于错误的改正。
幽默式
这种说服方式是以不太刺激的方式点到对方的要害之处,含而不露,以缓解对方的紧张情绪,启发对方的思考,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使说服不仅能达到教育对方的目的,也能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
三明治式
这种说服方式在开始谈话前和谈话结束后,都要找出对方的长处并加以赞美,使这种说服方式夹在赞美之中,更加使人容易接受。
间接式
运用这种方式进行说服,让对方有一个思考的余地,含蓄慰藉,不会伤到被批评者的自尊心。
【口才技巧点拨】
要想轻松说服别人,就要理解人们的合理需要,顾及他人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去。如果不能根据交际对象的心理,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话一出口就挫伤他人的自尊心,必然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还会引发无谓的争吵。
Point5说在明处,意在暗处
心理学家指出,当自己所相信的东西被怀疑或否定之后,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焦虑,感到自己的自尊被伤害了,甚至感到自己的安全已经没有了保障。结果是,他会本能地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即使他可能认为你说的是对的。因此,当你想要说服一个人,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时,千万不要直接指出对方的错误。
马吉·嘉可布太太请了几位技术非常好的工人加盖房子。头几天,他们总是把院子弄得乱七八糟,到处都有木屑。一次,等他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聪明的嘉可布太太不露声色地叫来她的孩子们,和他们一起把木屑处理干净,堆到院子的角落里。第二天,工人们来的时候,她非常高兴地对工人们说:“你们昨天把院子打扫干净了,我非常高兴。老实说,这简直比我们以前的院子还要干净。”
听到这些话后,那些工人十分高兴,以后都把木屑堆在了院子的角落。
试想一下,如果嘉可布太太摆出一副雇主的姿态,那些工人会怎么样呢?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去找另外一份活儿,因为他们认为像自己这么优秀的建筑工人是很少的。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间接地指出对方的错误是十分正确的。采用温和的语气,间接地指出别人的错误,就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美国陆军第542分校的士官长哈雷·凯塞在带预备役军官时,面临着一个军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预备役军人和正规军训练人员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理发,预备役军人认为自己只是老百姓,因此非常不愿意把头发剪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按照以前正规军的士官长一样,他可以向他的部队怒吼几声,或威胁他们。但他不愿这样做。
他这样说道:“各位先生们,你们都是领导。当你以身教导时,那是最有效不过的办法了。你必须为你所领导的人做个榜样。你们应该了解军队对理发的规定。今天我也要去理发,而我的头发却比某些人的头发要短得多。你们不妨对着镜子看看,如果你要做个榜样的话,是不是该要理发了?我们会帮你安排时间去营区理发部。”
结果是可以预料的。有几个人自动去镜子前看了看,然后下午去理发部按规定理了发。次日早晨,凯塞士官长讲评时说,他已经看到在队伍中有些人已经具备了领导者的气质。
确实,我们只要在指出对方错误的同时,注意维护对方的自尊,就容易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十分符合人的本性的——正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人性的弱点,所以只有使自己所做的事情符合人性。那些聪明的人总是会想方设法这么去做,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的效果比直接指出对方的错误要好得多。
直接指出对方的错误,实际上就是在批评对方。任何人都不喜欢被他人批评,即使他明白自己确实做错了,但是人们却往往做这样的蠢事。在我们身边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烦心的事情困扰着我们,但是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换一种表达方式,也许就能轻易达到我们的目的。
1887年3月8日,美国最富于口才的牧师、演说家亨利·华德·毕切尔去世了。在下一个星期日,莱曼·阿伯特应邀向那些因毕切尔去世而伤心不已的牧师做演讲。他急于取得成功,把演讲词改了又改,然后将演讲词读给妻子听,其实演讲词写得并不很好,甚至可以说是很糟糕。如果他的妻子缺乏见识,可能会这样说:“莱曼,糟透了,绝对不能用。你会让那些听众都睡着的,那听起来像一本百科全书。你传道这么多年,应该能写得更好。天啊!你为什么不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讲呢?你为什么不自然点儿?你如果念那篇东西,一定会砸自己的台。”
如果她是这样说的,结果会怎样可想而知。是的,她知道这样的结果。所以,她换了一种方式来说:“亲爱的,如果这篇演讲词寄给《北美评论》,一定是一篇极好的文章。”
莱曼·阿伯特当然满心欢喜地接受了妻子的意见,你认为他会真的把自己的演讲稿寄给《北美评论》吗?不,阿伯特将他精心准备的底稿撕碎,登台时连大纲都不用,很自然地作了演讲。
阿伯特的妻子称赞了他的演讲词,同时又很巧妙地暗示丈夫不能用这篇演讲词去演讲,阿伯特当然知道这点,所以照妻子的意思做了。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劝服别人的同时又不伤害别人,需要间接地指出他人的错误。
【口才技巧点拨】
任何人都不喜欢被他人批评,即使他明白自己确实做错了,但人们却往往在做这样的蠢事。我们身边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烦心的事情困扰着我们,但是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换一种表达方式,也许就能轻易达到我们的目的。
Point6道歉也是一门语言艺术
著名古代军事家孙子曾经说过一句话:“过也,人皆见之;更之,人皆仰之。”没错,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避免不了做一些错事或者说错话。做错了事情或者说错话并不可怕,只要能够改正错误,及时向他人道歉,还是会得到别人谅解的。
用道歉挽回彼此的友谊
与人交往,难免不说错话、不做错事,也就难免得罪人,有时甚至会给人家带来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对此,若是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诚恳地向人家道歉,并主动承担责任,一般情况下,是能得到别人原谅的。倘若你发现自己错了,却不及时向别人道歉,甚至千方百计找借口为自己辩解,不仅得不到别人的谅解,还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和人格、形象上的损害,使你失去朋友、失去友谊。因此,任何人都不要小看道歉的作用。
1754年,华盛顿还是一位上校,率领部下驻守在亚历山大市。在一次选举弗吉尼亚议会议员时,有一名叫威廉·佩思的人,反对华盛顿当选。
华盛顿与佩思在关于选举问题的某一点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华盛顿说了一些冒犯佩思的话。佩思把华盛顿一拳打倒在地,华盛顿的部下马上赶了过来,准备替他们的长官报仇。华盛顿当场予以阻止,并劝他们返回营地。
第二天一早,华盛顿给佩思送去一张便条,要求他尽快地到一家小酒店去。佩思如约到来,他是准备来进行一场决斗的,令他感到惊奇的是,他看到的不是手枪而是酒杯。
“佩思先生,”华盛顿说,“犯错误乃人之常情,纠正错误是件光荣的事。我相信昨天我是不对的,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如果你认为到此可以解决的话,那么请握我的手——让我们交朋友吧。”从此以后,佩思成了一个热烈拥护华盛顿的人。
真正的道歉并不只是认错,承认自己的言行破坏了彼此间的关系,是要勇敢地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通过道歉表示你对这个错误十分重视,并希望双方重归于好,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破裂了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增进感情。
所以,真诚地向别人道歉是一种明智之人的明智之举。这意味着你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道歉也要注意方式,态度一定要诚恳,语气一定要真诚,否则就起不到道歉的效果。
如何成功地道歉
美国公关专家苏珊亚曾说:“学会道歉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技能,真诚的道歉将会使人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所以,我们都要学会真诚地向别人道歉。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真诚的道歉呢?
首先,要端正道歉的态度。道歉并不是随便说声“对不起”,要有诚恳的态度,大家才会接受你的道歉。如果你只是迫不得已、敷衍了事,那么道歉就不会起到好的效果。在道歉的时候,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要用真挚的语气、诚挚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别人的谅解,才会让道歉达到好的效果。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在我最初的记忆中,母亲对我讲过,在向人道歉的时候,眼睛不要看着地上,要抬起头,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样对方才能相信你是真诚的。”道歉必须直率,要有诚意,能够坦率地说出“对不起”“我错了”“请原谅”等语言。
其次,道歉要理直气壮,不能躲着藏着,闪烁其词。道歉是交际语言中光明正大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躲躲闪闪、羞羞答答。但是也没必要夸大其词,一味往自己脸上抹黑,这样别人不仅感受不到你的真诚,反而会觉得你很虚伪。
再次,道歉讲究保鲜期,最好在第一时间说出来。向他人道歉越早越好,即使不能够马上道歉,曰后也要找准时机及时表示自己的歉意。
及时道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自己言行不当而带来的不良后果。
最后,态度要诚恳,说话要有分寸。注意说话的态度和敬语的运用,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你的意思,由于你的坦率和诚意,即使对方不完全赞同你的观点,也不会影响到他对你个人的看法。
道歉,是要向对方表达出我们内心深处真诚的歉意。但是歉意的表达并不是仅仅一句“对不起”就能了结的,最重要的是要真诚,要有承担责任的诚心和勇气。道歉不仅不是一件丟脸的事情,而且真诚的道歉更能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人品与修养。
【口才技巧点拨】
在人际交往中需要与各式各样的人接触,于是不可避免地会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人也就在所难免了。此时,向朋友道歉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诚挚的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的关系,而且还可以促进彼此心理上的沟通,增进感情,使友谊变得更为牢固。诚心诚意地道歉,要语气温和、坦诚直率、堂堂正正,而不要躲躲闪闪、羞羞答答,更不要夸大其词、奴颜婢膝,一味往自己脸上抹黑。那样,别人不仅不会接受你的道歉,甚至会觉得你很虚伪。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说话的魅力:别输在不会说话上更新,Part4 如何把话说得更漂亮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