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人打交道时,我们经常需要透过语言的表面,去看清对方的真实想法。这似乎很难,但只要掌握了规律,其实并不难。
分析一个人的内在表现时,他的真实想法不但隐藏在话题里,也存在于话题的展开方式上。通过一个话题探索到对方的深层心理,其方式有两种:一是根据话题内容来推测对方的心理秘密:二是根据谈话展开方式洞察对方的深层心理,以了解对方的个性特征。如果要想了解对方的性格和内心动态,最容易着手的办法,就是观察话题和说话者本身的相关情况。所以说,言谈话语,是了解人的重要途径。
下面告诉大家一些由言语而洞察人心的具体办法:
在正式场合中发言或演讲的人,开始时就清喉咙者,多数人是由于紧张或不安。
说话时不断清喉咙,改变声调的人,可能还有某种焦虑。
有的人清嗓子,则是因为他(她)对问题仍迟疑不决,需要继续考虑。一般有这种行为的男人比女人多,成人比儿童多。儿童紧张时一般是结结巴巴,或吞吞吐吐地说“嗯”、“啊”,也有的总喜欢习惯性地反复说:“你知道……”
故意清喉咙则是对别人的警告,表达一种不满的情绪,意思是说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可要不客气了。
口哨声有时是一种潇洒或处之泰然的表示,但有的人会以此来虚张声势,掩饰内心的惴惴不安。
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声音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
内心卑鄙乖张的人,心怀鬼胎,因此声音会阴阳怪气,非常刺耳。
有叛逆企图的人说话时常有几分愧色。
内心渐趋兴盛之时,就容易有言语过激之声。
内心平静的人,声音也会心平气和。
内心清顺畅达之人,言谈自有清亮平和之音。
诬蔑他人的人闪烁其词,丧失操守的人言谈吞吞吐吐。
浮躁的人喋喋不休。
心中有疑虑、思想不定的人说话总会模棱两可。
善良温和的人话语总是不多。
内心柔和平静的人,说话之时总是如小桥流水,平柔和缓,极富亲和力。
……
事实证明,分析判断人的言语,是洞察人的心理奥秘的有效方法。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言语是一种现象,人的欲望、需求、目的是本质。现象是表现本质的,本质总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言语作为人的欲望需求和目的的表现,有的是直接明显的,有的是间接隐晦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对于那些直接表达内心动向的语言来说,每个人都能理解,正常的、普通的人际交往,就是以这种语言为媒介进行的。而那些含蓄隐晦甚至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心理动向的言语,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了,人与人的差别,大多也就发生在这里。这也是创造思维的用武之地。若能够知一反三、触类旁通,反过来想想,倒过来看看,增加点参照物,减少些虚假的东西等等,最后透过言谈话语,发现人的深层动机,那就说明,你比别人聪明得多。而这种知人的方法,也就是言语判断法。
常言道,听话听声,锣鼓听音。通过人们发出的不同声音,说出的不同话语,来透视一个人的心术,是很有道理的。声音可细分为声与音两个方面来说,既可由声来识人,又可由音来识人,但在实际运用中,通常都是用两者结合来识别人的心思的。人的声音,如同人的心性气质一样,各不相同。通过人的声音而判断人的心性气质,这样一来,人的聪慧愚笨、贤能奸邪就可以判断出来了!成年人固然可以通过声音判断人的道德品行,即使婴儿小孩,精血虽未充实完备,但是其才气性情的美好丑恶,也很容易被有识之士看破。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为社会中的人,获取良好人际关系,必须善于从对方的一言一行中捕捉对方的意图,如此才能聪明地跟形形色色的人相处。
言语察人的三种方法
以下几种方法也是从言语方面看破人心的几种方法:
一是直接交谈法
就是通过与被考察对象直接交谈来辨别他的德才行为。这种方法是人们在知人识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实践也证明,这是获取被考察者言语并能正确判断其德行较好的一种方法。
日本名古屋商工会议所主席土川元夫有一次接待一位要求到他那里工作的人。谈了20分钟,便作出决定:不能留用。当推荐者问他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决定取舍的时候,土川元夫说:“这个人和我一见面就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根本不让我有说话的余地,我在说话时他又满不在乎地不注意听,这是他的第一个缺点。其次,他很得意地宣传他的人事背景,说某某达官贵人是他要好的朋友,另一位名人也是常常和他一起喝酒的酒友,沾沾自喜地炫耀出来故意让我知道;第三,我想听的话,他又没有说出来,真令人担心,这种人怎么能做同事呢?”听了这番分析,推荐人也佩服得直点头。
二是耳听八方
就是在与被考察者广泛接触中,做善听他们言谈的有心人。对被考察者的话,在正式场合下说的要听,日常生活中说的话也要听;顺耳的话要听,逆耳的话也要听;正确的话要听,错误的话也要听。从被考察对象者的各种闲言碎语中知人识人。譬如一个在正式场合说话的内容是满口的政治套话,很进步,而在“自由市场”上却说话不负责任,甚至散布一些不满的言论,说一些为消极的话。这时,我们就可以判断出此人心口不一,不可信其言语。
三是委托传输法
就是通过第三者来获取被考察对象的言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被考察者说话也有一定的选择和掩饰性。比如有的人在场时不敢说,有的脾气不投的不愿说,还有的性格内向的不善说。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与被考察对象合得来的第三者与其谈话,来获取真实的言语。但是,领导者选择的第三者应当是为人正直,有责任心的可靠的人,这样才能保证传输言语媒介的“保真度”。
经过多种渠道,获得了考察对象的大量言语信息后,从这些言语信息中去识破人心。
如何从对方的谈话识透其真实心理
◎突然变得“健谈”往往是为了阻止对方讲话
一般来说,初次见面就很健谈的人是比较容易对付的。因为你不需要再煞费苦心地去思考什么话题,也不必千方百计去探查对方的心理,对方的谈话,就已经给你判断他提供了材料。然而,健谈的人也不能都认定是积极地想自我表现的人。
在一次相亲的场合中,正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谈甚欢时,一直保持沉默的男方,突然变得滔滔不绝起来。什么原因呢?原来大家正在谈论彼此的薪水问题。这位男子不愿提起他薪水不多的问题,才故意岔开话题的,而后来大家果然也没再提起薪水的问题。
由此,人们讲话不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纯粹想说话而开口,有时是为了阻止话题继续进展或不愿让对方插嘴才变得健谈起来。尤其是对方突然变得话多时,就应该考虑话题中是否有他不愿提及的事。多言并不等于善辩,有时候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不安而放出的烟幕弹。
◎通过对方的随意话语,可了解他的真实心理
与人交谈时,由于常常受到时间的限制,一旦发现谈话跑题,性急的人就心急如焚,担心自己的正事达不到目的,便想方设法把话题拉回来。其实,要探查对方的内心秘密,这种做法是很不高明的。
对方之所以会转换话题,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是由于粗心大意,第二是因为脑中有新的意念,第三则是故意转移话题。
不管是由于哪一种情况,眼前对方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转向新的话题,所以最好不要打断他,暂时让他尽情说下去。这样一来,如果对方转移话题是由于一时疏忽,不久他一定会有所发觉,而流露出诧异的表情说:“咦!我们谈的主题是什么?”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对方并未忘记主题,即使他东拉西扯,最后一定会回到主题上来。如果他根本不想回到主题,你就可以认为他是故意回避主题了。由此可见,“跑题型”的交谈,是了解对方真实心理的最好机会。
◎说一些广泛的客套话
在人际关系中,最容易被破译密码的语言,就是客套语。客套语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客套语要运用恰当,过分牵强而显得不自然的人,说明此人别有用意。客套语的反面是粗俗语,一些人会对自己心仪之人,必然冒出随意的言语,以示双方的关系非同一般,给人以亲密感的误会。
在毫无隔阂的人际关系中,并不需要使用客套话。不过,当在此种亲密的人际关系里,突如其来地加入客套话的时候,就必须格外小心。有时候,男女朋友之某一方,使用异乎寻常的客套话时,就很可能是心里有鬼的征兆。
用过分谦虚的言词谈话时,可能在表示强烈的嫉妒心、敌意、轻蔑、警戒心等等。语言是测量双方情感交流的心理距离的标准。客套话使用过多,并不见得完全表示尊敬,往往也可能含有轻蔑与嫉妒的因素。同时,在无意中会将他人与自己隔离,具有防范自己不被侵犯的预防功能。
某些都市的人,对外乡人说话很客气。这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是一种强烈的排他性表现。因此,往往无法与人熟悉,尽是给人以冷淡的印象。以此类推,假使交情深厚的朋友,仍不免使用客套话时,则很可能内心存有自卑感,或者隐藏着敌意。
闲谈话题透露人的内心
谈话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任何一件事物都可以成为我们谈论的话题。在谈话中,虽然谈话者不是非常直观地说出自己、透露出自己,但随着谈话的进行,谈话者会在不知不觉、有意无意当中暴露出其性格。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谈论内容是什么,谈论者的神态和动作怎样。细心一点,一定会获得一些有益的东西。
常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自我的个性、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等,一般来说,这样的人性格多比较外向,感情色彩鲜明而且强烈,主观意识较浓厚,爱表现和公开自己,多少有点虚荣。具有自我陶醉的倾向,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那些言必谈己的人,事实上最关心的对象就是自己。深信这个世界就是应该以他为中心来运转,这种心理除了是一种自我陶醉,也有任性的性格倾向。此外,不仅谈论自己,而且动不动就把话题集中在自己家人、工作、家庭等周边事物的人,也可以将之归类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与此相反,如果一个人不经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自我的性格、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等,则表明这个人的性格比较内向,感情色彩不鲜明也不强烈,主观意识比较淡薄,不太爱表现和公开自己,比较保守,多少有自卑心理。另外这种人可能有很深的城府。
一个人谈论的内容多倾向于生活中的琐事,表明他是属于安乐型的人,注重享受生活的舒适和安逸。
一个人如果经常谈论国家大事,表明他的视野和目光比较开阔,而不是局限在某一个小圈子里。
而爱发牢骚的人,多有压抑心理,属于否定型性格。牢骚是心理压抑的一种发泄,从发泄的牢骚里,可以发现一个人的心态和愿望。抱怨薪水太低的人当中,有不少是因为本身不喜欢这项工作,透过抱怨工资低而把不满的情绪表达出来;而会贬低上级主管的人,大都具有希望出人头地却又不易达成的欲望。这类型爱发牢骚成癖的人,除了心理压抑和心存不满之外,还出自一种虚荣心。
喜欢谈论他人私事,对别人的私事或隐私追根究底的人,大多是有强烈支配欲的人。其与人交谈时,话题总是围绕着别人打转,喜欢探听别人的私事。议论他人隐私的人,以女人居多。对于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的人,如社会名流、电影明星等,喜欢评头论足,说长道短。这种类型的人除了有支配心理之外,也缺乏知心朋友,心灵空虚、孤独,且不甘寂寞。
一个人如果喜欢畅想将来,则表明他是一个爱幻想的人,这种人有的能将幻想付诸行动,有的却不能。前者注重计划和发展,实实在在地去做,很可能会取得一番成就。但后者只是停留在口头说说而已,最终多会一事无成。
在谈话时,比较注重自然现象,那么这个人的生活一定很有规律,为人处世也非常小心和谨慎。
好提当年勇的人,跟人谈话时,常去吹嘘自己当年如何奋斗的经历,惟恐别人不知道他的光荣历史,而结果,并不像他想像得那样好。
其实,从某个方面来分析他,可以发现他是个对现实不满的人,虽然他没有用怨恨的语言倾诉他的想法,相反却用自我表现的方式表达出来。
事实上,他还不知道这种自我吹嘘的言谈,很难适应时代的变化。可以看出他确实陷入某种欲求不满的环境中,可能他的升职途径遭受阻碍,或者无法适应目前所处的环境。所以他希望忘却现实,喜欢追寻往事来弥补现在的境遇。这是一种倒退的现象,因为眼前的情况是如此的残酷,所以,他仍用梦幻般的表情来谈。从他的话题里,别人会发现他的内心深处正在潜伏着一股无可救药的欲求和不满的情结。
有的人在和别人谈话时,经常把话题扯得很远,让你摸不着头绪,或者不断地变换话题,让别人觉得莫名其妙。这说明这种人有着极强的支配欲和自我表现意识,在他的意识中,很少把别人放在眼里,而完全摆出我行我素的模样,让别人都去听从他的主张,以他的意见为主导。
话题的内容不断变化固然是个好现象,但谈得离谱,一切都显得毫无头绪的样子,那就会使听众感到索然无味。假如他是个普通人,总谈些没有头绪的话题,或者不断改变话题,东拉西扯,那就表示他的思想不集中,给别人留下支离破碎的印象。这说明他是个缺乏理性思考的人。
还有些冲着别人猛说自己长短的人。一般人绝少把自己的长短毫不隐瞒地表现出来,使得大多人会误以为他是个“诚直之士”大可当作知心朋友,而与之深交。其实,依照心理学上的分析,一般的诚直之士,绝不会动不动就掀出自己的“底牌”,让别人瞧个够。自己的长处、短处,说来是一个人的内涵,把自己的内涵,轻易诸于众人之前,是一般人不屑为之的。
碰到这种人你要知道他的本性是:没有准则,容易见异思迁;对上司、公司的忠诚度大有存疑的必要;气量太小,往往为薄物细故而与人闹翻。
不提出自己的想法,只是附和别人或顺着别人话题的人,大多心性格宽厚并且能体贴别人。
过分使用客套话的人,心里存有戒心。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地使用客套话是必要的。但如果两人的关系原本就相当好,一方却突如其来地说些客套话,则说明其“心中有鬼”或另有图谋。同时,引用过度谦虚的言词,表示此人有强烈的嫉妒心、企图、轻蔑或戒备心等等。
相反的,故意使用粗话的人,其内心其实是想与对方拉近心理距离,或者希望自己占于优势地位。
有的人经常喜欢散布和传播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让别人听了以后感到忐忑不安。其实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满足一下他们不甘久居人下的虚荣心。他们并不是心地太坏的人,只要被压抑的虚荣心获得满足之后,天下也就太平了。
与人谈话时,一些见识浅薄、没有心机的人就会很容易地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倾诉给人听。对于这种人,只需当做一个普通朋友就行了。
假如和对方相识不久,交往一般,而对方就忙不迭地把心事一股脑儿地倾诉给你听,并且完全是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样,这在表面上看来是很容易令人感动的。然而,转过头来他又向其他人做出了同样的表现,说出了同样的话,这表示他完全没有诚意,绝不是一个可以进行深交的人。
经常谈论各种现象和人际关系的人,可能他自己在这一方面颇有心得。
不愿意对人指手画脚、进行评论的人,偶尔在不得已的时候发表自己的看法,当面与背后的言辞也多会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这个人是非常正直和真诚的。
对他人的评价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当面奉承表扬,背后谩骂、诋毁,表明这个人是极度虚伪的。
有些人不断地指责他人的缺点和过失,目的是通过对比来证明和表现自己。
说话习惯与行为模式的关联
要想了解一个人的个性,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由对方的描述中道出自己的个性如何:可惜的是,一般人有时也未必真正了解自己,由自己中描绘出来的自己恐怕都会失真。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证实,个人的说话方式,正反映了其内心深层的感受,说不定透过说话方式来判断一个人,会更为真实可信。
每一个人的说话习惯皆不尽相同,经过统计归纳结果发现,一个人的说活习惯与其行为模式有直接关联,利用这种关联作为识人的基本资料,有时远比透过星相去了解一个人更为可靠。
在“称谓语”中习惯把“我”挂在嘴边的人,具有幼稚、软弱的性格。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谈话中频频使用“我”的人,自我表现欲强烈,时时不忘强调自己,惟恐别人忽略了自己。而习惯使用“我们”或“大家”来代替“我”的人,具有随声附和或依附团体的性格。喜欢在谈话中引用“名言”的人,大多属于权威主义者。不论场合、不分谈话对象和主题,在与别人的交谈当中,会使用名人的格言来驳斥对方或证明自己论调的人,往往缺乏自信,习惯借助他人之名来壮大自己的声势。说话时如此,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有类似的“狐假虎威”现象。
说话时喜欢夹杂几句外语,令听者感到困惑和别扭:这种类型的人通常希望借着语言来掩饰自己的弱点,多半是对于自己的学问、能力缺乏自信所致。
谈话中喜欢引用长辈说过的话,比如常将“我妈说……”挂在嘴边的人,表示其在心理和精神上尚未独立。而有些女性喜欢借用母亲的话来表现自己的意志,如“我妈妈说你很有风度……”等等,表明她们心智尚未成熟,缺乏独立自主的个性。
如果一个人在叙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是单纯地在叙述,不加入过多的自我感情色彩,而且将自己置于事外,则表明这个人比较客观、理智,情感比较沉着和稳定,不会有过激行为。
相反,一个人在叙述某一件事的时候,自我感情非常丰富,特别注意个别细节,则说明这个人感情比较细腻,会一触即发。
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习惯于进行因果和逻辑关系的推理,给予一定的判断和评价,说明这个人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客观和注重实际,自信心和主观意识比较强,常会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强加于他人身上。
如果一个人的谈话属于概括型的,非常简单,但又准确到位,注重结果而不太关心某个细节过程,平时关心的也是宏观的大问题,则显示出这个人具有一定的管理和领导才能,独立性较强。
如果一个人谈话非常注重过程中的某个具体细节问题,对局部的关心要多于对整体的关注,则表明这个人适合于从事某项比较具体的工作。这一类型的人支配他人的欲望不是特别强烈,可能会顺从于他人的领导。
有的人出口无赘词。虽然每句出口成章,但是,句句无赘词,交谈中始终掌握总的核心。这种人并不多见,他自己有什么嗜好,绝不到处瞎吹,也绝不会胡乱批评别人。脑筋灵巧,工作能力属上上,前途大好。
出口无废词的人,一般而言,属于那种不说便罢,一说起话来就口若悬河,大有势不罢休的感觉,这种人善于卖弄三寸不烂之舌,论实力,往往是微不足道,没什么大不了。他们往往能力不怎么样,但是善于掩饰自己的无能。说得多,做得少(有时候,做了也等于没做,效果很差,或是错误百出)。推卸责任是他的看家本领。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也属于出口无赘词的人。他们不善言词,说起话来木木讷讷地,光看外表,还以为是个无能之辈,实则不然。他们善解人意,绝不让人难堪。个性正直,言行一致。少说多做,而且所做的事都有板有眼,绩效彰显。
说话的速度和语气会透露人的内心
说话的速度快慢与一个人的性格绝对有关联,一个慢郎中绝不会说出如连珠炮般的话语来。而同样一句话,有可能因为语气不同,而使得意思完全走样。所以懂得从一个人谈话的速度和语气去了解对方的个性,无疑是掌握了一把开启对方心理状态的钥匙。
说话速度快的人,大多性子急躁;而那些说话慢条斯理的人,多是慢郎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总是不疾不徐,反应比别人慢半拍。另外,通常不满意对方或心怀敌意时,言谈的速度就会放慢;相反地,当心里有鬼或想欺骗他人时,说话的速度大多会不由自主地加快。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人,突然之间变得能言善辩、喋喋不休表明其内心有不欲人知的秘密或心虚,想用快言快语作为掩饰。
充满自信的人,谈话时多用肯定语气;缺乏自信或性格软弱者,说话的节奏多半慢条斯理、有气无力。
喜欢低声说话的人,不是缺乏自信,就是女性化的表现。
而那些说起话来没完没了,希望话题无限延长的人,其内心潜藏着惟恐被别人打断和反驳的不安,惟有这种人,才能以盛气凌人的架势一直说个不停。
喜欢用暧昧或不确定的语气、词汇作为结束话题的人,通常害怕承担责任。
经常使用条件句的人,如“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能一概而论”、“在某种意义上”或“在某种情况下”等等,大多属于神经质和怕得罪人的个性畏缩型。
聆听他人讲话时,眼光始终无法集中,不是东张西望就是玩弄手指头,表示其对谈话者感到厌烦;而频频重复对方的话,表示其对此谈话内容具有高度的耐心与好奇心。
听话时不停地大幅度点头的人,表示他正认真地听对方讲话。而即使频频点头示意,但视线不集中于对方身上的人,表示对对方的话题没有共鸣;点头次数过多,或者胡乱附和的人,多半不了解对方谈话的内容;一面讲话,一面自我附和的人,大都不容许对方反驳,性情极为顽固。这种人往往无法与听者进行交流,总是一个人唱独角戏,惟我独尊。
多留心对方的音调
与说话速度一样可以呈现特征的,便是音调。琇書蛧
肖邦曾在一家杂志专栏中叙述道:“当一个人想反驳对方意见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拉高嗓门——提高音调。”的确如此,人总是希望借着提高音调来壮大声势,并试图压倒对方。
音调高的声音,是幼儿期的附属品,为任性的表现形态之一。一般而言,年龄越高,音调会随之相应地降低。而且,随着一个人精神结构的逐渐成熟,便具备了抑制“任性”情绪的能力。但是,有些成人音调确实是相当高的,这种人的心理,便是倒回幼儿阶段了,因此,自己无法抑制任性的表现。在此情况下,也绝对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
在有女性参加的座谈会上,如果有人的评述牵扯到某位女士,被批评的那位女士便会猛然地发出刺耳的叫声,并像开机关枪似的开始反驳,使得在座者出现哑口无言的场面,座谈的气氛已荡然无存。音调高的声音,被看作精神未成熟的象征。
言谈之中,还有所谓语调的抑扬顿挫,对一个人的外在表现非常重要,甚至有时也能决定人的沉浮。
明成化年间,兵部左侍郎李震业已三年孝满,久盼能升至兵部尚书,恰好这时兵部尚书白圭被免职,机会难得。不料朝廷命令由李震的亲家、刑部尚书项忠接任。满怀希望的李震大为不满,对他的亲家埋怨说:“你在刑部已很好了,何必又钻到此处?”过了些天,李震脑后生了个疮,仍尽力朝参,同僚们戏语说:“脑后生疮因转项。”(意指项忠从刑部转官而来。)李震回答说:“心中谋事不知疼。”他仍然汲汲于功名,不死其心。
其实李震久不得升迁,原因是因为他说话的声音而影响了皇帝对他的印象。在皇帝看来,忠臣奏朝章往往能朗朗而谈,而奸臣则声音低沉而险恶,李震的声音历来沙哑而不定,给人一种不可靠的感觉。因为他素患喉疾,每逢奏事,声音低哑,为宪宗皇帝所恶。与李震一殿为臣的鸿胪寺卿施纯,声音洪亮,又工于辞令,在同僚中甚是出众,宪宗对他很欣赏。因而升官的事自然与李震无缘。这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也说明了音调对人们印象的重大影响。
言谈时要善识其他辅助语
西汉扬雄《法言·问神》云:“故言,心声也。”清人龚自珍《别辛丈人文》云:“我思孔烦,言为心声。”“言为心声”已成一习用成语。其实,在言语交际的许多场合,单凭“言辞”往往是不能听出说话人的“真心实意”的,必须联系手势、身势、表情等伴随语言的身体语言(有时也要联系语调、语速、音调和各发音器官发音时的细微差别等伴随性语音手段),才能揣测到说话人的心理。例如曹雪芹的《红楼梦》里第四十四回写道:正说着,只见一个媳妇来回话:“鲍二媳妇吊死了。”贾琏凤姐儿都吃了一惊。凤姐忙收了怯色,反喝道:“死了罢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表面看凤姐儿言辞犀利、气壮如牛,而实际神态却是“吃了一惊”、“忙收了怯色”,这些身体语言才真实地暴露了王熙凤的色厉内荏的心理。
◎看神态
谈话时沮丧、疲累、精神不振,一看就知道面色不佳,说起话来唉声叹气,好像如临世界末日。一切希望都没了。这种人外表上的特点是:沮丧疲累、精神不振。有这种现象的人,大可判定,对自己早就失去了信心。
进一层分析,他有下面的性格:
自寻苦恼。常为不必要的事而终日忧愁。
由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工作无劲,也没有理智的判断力。
容易相信卜卦者之言。
对上司交代之事,总是无法如期完成,即使如期完成,也是缺陷繁多,还得大肆修改。
◎看眼睛
谈话时不正视对方的人,总是垂着头听,偶尔抬起眼睛看对方一眼,但是,很快就又垂下头来。
有这种现象的人,以女性职员居多。
一般说来,女性跟男性同坐,都会表现出一种娇羞、娴静之态,这是女性特有的习惯。
在识人术上,可不管对象是男人或是女人,只要有此现象,我们就可以据此判断对方的心态。
不抬眼睛,一意倾听,表示全心信赖对他(她)说话的人。
如果双方是年轻的一对,表示她(他)对他(她)有爱意(甚至爱得很深)。
只知垂首而听,表示对对方没有任何戒意,而且抱有一种“安全感”。
上面所说的是对“某一个特定的人”有此现象而言,如果对任何人都如此,那就另当别论,我们应该据此来判断对方的个性:
个性胆怯。缺少魄力,做事一定没有持久力。平时,也显得死气沉沉毫无活力可言。意志不坚,容易随波逐流。
谈话时不断地把视线移开,跟别人交谈时,摆出不大重视对方的态度,这是表示:暗中观察对方,盘算如何还击;不是方正之士,必有所防范。
假设,这种移开视线的动作,是发生在交谈之中,那就表示:感到疲倦,无意倾听,他心里想的只是“快一点结束该有多好”。
遇到这个情况,你就及早地结束谈话,定一个时间,下次再好好谈。
双方在交谈时,视线难免会相遇,如果对方在此时连忙移开视线,该做下面的判断:
他的内心有某种苦衷,或是有意隐瞒什么。
急急避开视线,表示担心你发觉到他的心事。
再不就是性格懦弱,不敢直视对方。
视线相碰的时候,直视对方,绝不避开,这种人的性格,通常是方正之士,待人以诚,绝不耍弄什么诡计,是意志坚强,自尊心强的表现。
谈话时不断地眨眼,交谈中不断地眨眼,这种人很有同情心。能认真地听你说的话,有意尽其所能地帮你的忙。
如果在谈话中,眼珠骨碌碌地转个不停,而且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人无法集中精神听别人说话,而且心情不定,听不出对方话中的意思,做事容易半途而废。
交谈的时候,目不转睛地瞪住对方,这种人急于要对方赞同他的主张、意见。并对自己信心十足,对交谈的事也有莫大的意愿。
◎看下巴
很多人在说话时,不太注意对方下巴的表现,而实际情况是,下巴也在说着“话”。
下巴朝上,一般人谈话时绝少“下巴朝上”,因为,这个动作有侮蔑、轻视人的意思。
下巴缩紧,给人的印象是:坚毅不屈。交谈中下巴经常朝上(没有缩紧),有下面两种可能:
一是说明情绪不宁,没有定力。有意表示自己跟对方是处于平等的地位。
二是说明全然瞧不起对方。
有这种习惯的人,在公司里一定是从无表现,能力泛泛。
如果偶尔有这种动作(不是次次如此),可以解释为“热衷于交谈”。
◎看手势
有很多人在言谈时,往往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带上各式各样的手势,其实手势往往比言语更能传达说话者的心意。
若某人在言谈中一手放在嘴边,或搁在耳下,或两手交叉、身体微微向前倾,表示其十分关注对方的谈话内容,正聚精会神地倾听着。
交谈中手势呈开放状,手心向上,两手向前伸出,手与腹部等高,表示愿意与对方接近并希望建立良好关系。这种手势会给对方一种充满了热情和自信的感觉,对双方谈论的话题胸有成竹。
在与人交谈时一手向前伸,掌心向下,然后由左至右做一个大的环绕动作,表示其对所述内容有充分把握。而在交谈中会将食指与大拇指拈起,或把拳头握紧,表示说话者希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或强调其说话内容的重要性。
另外,会用头发或手遮住脸,不让对方看见自己的表情,表示这种人表里不一,或者意图隐瞒什么。
边说话边用手指指着听者,或是握拳、缩脖子、皱眉头,或者其他一些激烈的手势,一般而言都表示此人具有潜在的攻击性。而说话时膝盖会向内缩、上身向后倾、两手交叉放在腹部,表示此人极度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当别人说话时,摆出一副超然的样子,不是往后仰靠着,用手摸下巴,就是打哈欠、四处张望,或不时地拉衣角、整领带、撩头发,这些都表明了其心里不耐烦,暗示对方不要再讲了。
口头语暴露的性格密码
一位知名人类行为学家曾说:“人类有两种表情,一种是脸上所呈现的表情,另一种是说话时传达给对方的信息。”可见,语言是人类的第二表情。而语库中提用率和重复率较高的口头语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由于习惯而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它具有某种心理投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说话者的内心世界。
口头语所暴露的,常常是心理和思维的惯性,下面仅对常见的一些口头语进行了介绍:
“凭什么呀”
无论大事小事,公与不公,有些人都会附上句“凭什么呀”。
事情不该是这样的,但却这样发生了。或出于心理失衡,或基于愤世嫉俗,总之,就是看不惯那些与意愿相悖的事,并以重复出现的这句口头语来鸣不平,缓解郁闷。这种人正直,却有几分神经质。苛刻,但不一定专门针对你。对公平和特权十分敏感,“凭什么呀”,其实是在诉苦,抑或是在控诉,典型的“愤青”情结。
“不靠谱”
老是把“不靠谱”挂在嘴上,事事担心,觉着“人人不靠谱”、“事事不靠谱”,实际上是主观在“怀疑一切”。只是他们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并非事事都真的可疑,可疑的只是他自己。因为不确信结果,所以就怀疑一切,这不是防微杜渐,而是为不自信和不敢承担结果找托词。这种人多疑、苛刻,既求细节又重结果,容不得半点差错和不顺心,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很多时候,他们顾虑更多的是自己的感受,很难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往往把一些意外因素主观地归结到他人身上。
“事情不是这样的”
“事情不是这样的”,这句口头语是特别提醒,它告诉大家,下面我要讲自己的观点了。无论正规场合,还是私下聊天,他都非常害怕自己被忽略,因此总是想通过否定别人来突出自己,某种程度上也可看出其自我认同相对较低。这种人有主见,任性,同时也很脆弱。很多时候,他是“刀子嘴豆腐心”,未见得有多难相处,只要给予必要的尊重,他就会返还给你加倍的热情,且“一条道走到黑”,把你当成忠实的合作伙伴或知心朋友。
“我晕”
相信这句口头语,会让很多人都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无论MSN在线,还是在职场,或是私下聊天,“我晕”都随处可见。别人帮她递错了东西,“我晕”;听到她不知道的八卦,“我晕”;被人恭维,“我晕”;车钥匙没带,“我晕”……
任何时候,只要事情不是预计和想象的那样,都会“晕”。其实问题一般没那么严重,但总是习惯于在潜意识里夸大成像,并在表露于口头语的夸张情绪中反映出来。
这种人活泼,坦诚,不隐讳个人感情,但容易意气用事。一句“我晕”,将所有的人和事一视同仁,等量齐观。所以,他们善于从广度上发现问题,但不擅长从深度上思考问题。
“好呀好呀”
或许是他们压根就没想过要去拒绝别人,也或许是他们不善于说“不”,总觉得拒绝是件害羞或不好的行为,因此,无论分内分外之事,都习惯性地“好呀好呀”。这种人性格爽朗,热情大方,内心善良,待人接物比较随和。但在很多事情上缺乏主见和立场,给人感觉是个“老好人”。他们的性格也会给一些爱占便宜的“坏人”有机可乘,更会给自己带来额外的麻烦和负担。
“你先听我说”
他们非常在意自己的看法,而一个“先”字,表露出他担心对方误解自己的心理。总之,他一方面希望别人重视、尊重他的意见,另一方面又在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误解。这种人自信心控制欲强,自认能将对方说服,令之相信。沟通中将别人打断,或不让对方说话,又表明他的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常有不平。
“不信咱打赌”
假如某人的口头语经常表露要跟你打赌,并不证明他一定有把握,因为这类人有时更易相信侥幸。假如中奖率与车祸比率差不多,他宁愿相信中头彩,也不愿相信自己会遭车祸。
这种人自信,敢于冒险,但有时盲目乐观,对负面结果估计不足。固执己见,认定的事情一般人很难扭转。他未必好赌,但“赌徒”心理时常会左右他做出不恰当的决策和举动,让事情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经常使用如“嗯……还有……”、“这个……”、“那个……”等的人,表示他的话不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无头绪,思绪无条理。但即使同样使用连接词,谈话中经常使用“但是……”、“不过……”的人,一般可以认为其思考力较强。当他们在讲话时,脑子里还会浮现相对语以资过滤求证。所谓能言善辩、头脑敏锐的人,就是指此类的人。但是如果此种语调反复出现多次,其理论也随之翻来覆去,迫使对方紧随不舍,不知不觉中被牵着鼻子走,失去了招架之力。经常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人,说话办事都比较小心谨慎,一般情况下不会招惹是非,是个好好先生。也正是因为如此,说话难免时断时续,只好在重新整合之时,才可以继续下去。这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经常连续使用“果然”的人,多自以为是,强调个人主张,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比较强烈。
经常使用“其实”的人,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大多比较任性和倔强,并且多少还有点自负。
经常使用“最后怎么样怎么样”之类词汇的人,大多是潜在欲望未能得到满足。
经常使用“确实如此”的人,多浅薄无知,自己却浑然不觉,还常常自以为是。
经常使用“我……”之类词汇的人,不是软弱无能想得到他人的帮助,就是虚荣浮夸,寻找各种机会强调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经常使用“真的”之类强调词汇的人,多缺乏自信,惟恐自己所言之事的可信度不高。可恰恰是这样,结果往往会起到欲盖弥彰的作用。
经常使用“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等命令式词语的人,多专制、固执、骄横,但对自己却充满了自信,有强烈的领导欲望。
经常使用“我个人的想法是……”、“是不是……”、“能不能……”之类词汇的人,一般较和蔼亲切,待人接物时,也能做到客观理智,冷静地思考,认真地分析,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不独断专行,能够给予他人足够的尊重,反过来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戴。
经常使用“我要……”、“我想……”、“我不知道……”的人,多思想比较单纯,爱意气用事,情绪不是特别稳定,有点让人捉摸不定。
经常使用“绝对”这个词语的人,武断的性格显而易见,他们不是太缺乏自知之明,就是自知之明太强烈了。
经常使用“我早就知道了”的人,有表现自己的强烈欲望,只能自己是主角,自己发挥。但对他人却缺少耐性,很难做一个合格的听众。
喜欢使用名人的用语和典故的人,一般来说大部分都属于权威主义者。
经常使用流行词汇的人,热衷于随大流,喜欢浮夸,缺少个人主见和独立性。
经常使用外来语言和外语的人,虚荣心强,爱卖弄和夸耀自己。也是一个用语言当作防卫自己弱点的人。他这样做,无非是加强说话的分量,同时也表示自己的见多识广,来抬高身份和扩大自己的影响。
经常使用地方方言,并且还底气十足、理直气壮的人,自信心很强,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个性。
另外,口头语经常挂在嘴边的人,大多办事不干练,缺乏坚强的意志。有些人,说话时没有口头语,这并不代表他们从未有过,可能以前有,但后来逐渐地改掉了,这显示出一个人意志力的坚强和追求说话简洁、流畅的精神。
若想通过口头语言更好地观察、了解和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如何,需要在生活和与人交往中仔细、认真地揣摩、分析,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洞察倾听你说话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总是无时无刻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威胁。这些绝大多数是隐性的,都是你很难体察到的,而且多数来自于你的周围。有些人对你的态度很和顺,有说有笑。你甚至把他们当作了自己最亲近的人,把自己的所有情况,包括欢乐和悲伤,喜好和憎恶,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们。但是,这些人往往并不会对你抱以真心。那么,你该如何辨别对方是否真心实意的关心你呢?
第一,对方在倾听你诉说的时候是报以真诚的同情和感慨呢,还是目光闪烁,有时出现若有所思的样子呢?如果是后者,那么对方很可能是一个居心叵测的人。当然,这需要你去仔细观察他的言行并注视他的眼睛。
第二,仔细地回想一下,当你有意无意地想结束自己倾诉的时候,他是不是很巧妙地利用一些隐蔽性极强的问题重新打开你的话匣子呢?而且,你随后所说的内容又恰恰是容易被别人利用的东西。
第三,如果你偶然得知有人总是在不经意之中向你所亲近的人打听一些有关于你的消息,那么你最好疏远他们。
第四,有些笑容并不是很自然,而像是从脸皮上挤出来的。有时你觉得并没有丝毫可笑的地方,而对方却能够笑起来,这种人也要适当地多加小心注意。
第五,如果有些东西你觉得实在忍不住,不吐不快,那么你要尽量找一个自己亲近的人诉说一番,比如你的父母、爱人甚至孩子。这会缓解你心中的郁结,减少情绪上的大起大落。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察言观色识人术:教你透视人心的132招更新,第3章 用心聆听,从语言密码破译对方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