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贞白则被派了出去,前往长安,打探消息。
而此时的长安,正处于非常热闹的时间段。
今届科举已经放榜。
进士科录取108人,圣人加了一场殿试,钦点福建泉州晋江人陈逖为状元。
陈逖今年三十岁,于建极十三年第一次参加科举,未中。
同光元年再考,还是没中。
今年是第三次参加考试,终于得中进士。在后来的加试中,又得圣人青睐,高中状元,立授秘书郎。
这是一个从六品的官职,国朝以来,向为状元专属,十分紧要。
前唐之时,他们是掌管经史子集各类图籍的官员。如果圣人需要阅览,立刻按照书目找出来奉上。本朝又多了个文书工作,替圣人拟旨,发往外朝。
他们的工作内容,其实十分要害,又常伴圣人之侧,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唐时秘书郎有四人,国朝只有两人,目前是崔邈和陈逖。
前者是建极十年的状元,汴州人,初授右补阙,后任秘书郎。
大夏立国十九年,只出过三位状元,即崔棁、崔邈、陈逖,可以说都是有大气运之人——是的,需要点运气,因为中状元需要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这不是每次都有的。
崔棁已经是西州刺史。www.xiumb.com
崔邈刚刚出京,担任郿州刺史。
陈逖算是接过了两位前辈的大旗,继续着状元郎入秘书省的传统。
当然,状元当秘书郎说得过去,但农科第一名的徐寅也当上了秘书郎,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徐寅这个人比较有意思。
他是传统文人出身,但上进心比较强烈,而且有“黑点”。
传闻梁王镇汴时,徐寅曾以诗赋媚全忠,时全忠焦头烂额,没怎么搭理他,于是怏怏离去。
其实吧,他在本时空还算好的。
历史上为了巴结朱全忠,频献诗赋,但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惹得朱全忠大怒。
他担心逃不掉,于是写了《过大梁赋》,其中有“一眼胡奴,望英威而胆落”的句子,明显是嘲讽李克用,吹捧朱全忠。
逃离汴梁后,徐寅回到老家福建莆田,被王审知重用。他十分注重农事,建议王审知造海堤,阻止海水倒灌,同时开挖沟渠、修建陂池,灌溉良田,因此在福建的名声颇为不小。
本来他也就这样了,平平淡淡过一生。但随后发生的事情,让他被牢牢地记载于史书上。
李存勖灭梁之后,问:“徐寅在否?”
得知他在王审知手下后,对福建使者说道:“汝归语王审知,父母之雠,不可同天。徐寅指斥先帝,今闻在彼中,何以容之?”
还好,王审知爱惜徐寅的才华,把他保下了。
本时空的徐寅,同样被王审知聘用,在幕府当官。
但幕职包括节度使在内,理论上来说都是临时职务。福建归顺后,徐寅没了职务,只能回乡。而且他还没有功名,只能在莆田当个小吏,日子过得虽然不差,但也谈不上多好。
徐寅是有上进心的。
他非常关注时事,想方设法打探消息。在得知同光四年要考农学后,潜心研究、长期准备,终于争到了福建道那唯一的名额,也是厉害。
随后,在殿试之中,圣人亲自出题:“因地制宜”。
徐寅凭借福建山区经济与海贸联系的策文,搏得圣人青睐,被拔为头名。
进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农科殿试第一名还没个正式称呼,但这都不重要了,徐寅私下里被人称为“农状元”,实打实的名气、好处都到手了。
对了,耶律全忠也考中了。
与他一同租住的吕琦、韩昭胤二人都名落孙山。
吕琦长吁短叹之下,与耶律全忠告别,前往安西,准备当州经学博士。
韩昭胤则收拾行囊,返回家乡,准备再战。
一场科举,照尽了人间百态。
有人鲤鱼跃龙门,步入了官人行列。
有人唉声叹气,但矢志不渝,准备将考试进行到底。
有人大彻大悟,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念想,重新规划接下来的人生。
人这一生,其实就是在这样不断的选择中度过的。
选择的结果决定了接下来的人生,代价自负。
******
四月初十,圣人遵循传统,在曲江池置宴,招待总计140名中举士子。
圣人其实只是出席一下,略略饮了几杯就走了,将空间留给这些“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新晋官人们。
耶律全忠就坐在徐寅身旁,默默喝着酒。
他不用抬起头,就能感受到进士们时不时刺来的目光——当然,不是对着他的,而是邻座的徐寅。
徐寅泰然自若,饮酒、吃肉,与人说话,没有丝毫异样。
“耶律郎君的策文也不错。”徐寅放下酒樽之后,扭头看向耶律全忠,说道:“我能得农状元,实有些侥幸。”
“状元郎过谦了。”耶律全忠说道。
徐寅摇了摇头,道:“恰逢圣人重视海贸,我将福建的茶山、果园与其联系起来,挠中了圣人的痒处,如此而已。”
他这话大体是对的,但还是有些谦虚。
徐寅本身是传统文人出身,文学功底很高,字写得漂亮,试卷上的用词也非常考究,这些都是加分项。再加上本身内容出众,得农状元是正常的。
“状元郎倒是……坦率。”耶律全忠拱了拱手,笑道。
殿试完成之后,所有人的策文都被雕版印刷,编纂成册。耶律全忠读了徐寅的文章,确有几分门道。
徐寅认为,福建多山少地,故不多的平原、河谷地、山间盆地要妥善利用,种植粮食。
不便种粮的山区,考察其气候,或改造为茶园,或建果园,如此不一而足。
当然,如果仅仅只有这些,谈不上有多出彩。
徐寅在策文中提到,唐时就有大食胡商采买茶叶,然数量不多,近年来则有所增加。
他敏锐地发现了这个事实,于是提出了一种可行性:一、让胡商仰慕大夏文化;二、宣传茶叶的好处。
外人仰慕大夏,那么就会下意识模仿夏人的生活习惯。作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要饮用的茶水,是很容易得到胡人青睐的——在此,他甚至举了吐蕃赞普从蜀中、江南等地采买茶叶的例子。
第二点就更好理解了,宣传茶叶的好处,让人买更多嘛。
徐寅最后来了一段总结,他认为福建固然产茶,但规模、名气比起江南、蜀中都要大大逊色,这是不正常的。
福建多山,气候适宜茶树生长,又濒临大海,如果就地产茶,运到泉州等地出售给外洋商人,则国朝又增收入。
应该说,非常有见地。
邵树德看了也觉得非常惊艳。
福建茶之所以产量、名气都不大,与福建的发展程度有关。
大夏开国之后,福建还屡遭动乱,洞蛮与官军打得不亦乐乎,王氏家族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上位发家的。
战争一起,自然损失不少人口。即便有北人南迁,但人家第一站是淮南,第二站江南,经层层“过滤”之后,来到福建的人已然不多了,能弥补战乱损失的人口,就已经不错,甚至根本无法弥补——大量叛乱洞蛮被发往辽东。
整个福建道,目前只有四十余万编户人口,可能是全国人口最少的一道。为此,当初福建置道时,就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将福建五州并入江东道即可,可见一斑。
邵树德非常认可徐寅的思路,认为这样有助于发展福建地方的经济,增加人口——这种人口不需要官方花钱移民,他们受经济利益驱动,会自己跑去福建。
而且,经济发展了,编户齐民的阻力就没那么大了。洞蛮也没那么头铁,最终会在经济、军事的双重打击下,渐渐归顺,福建一道就算安稳了,成为又一个开发完毕的地方——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上百年甚至更久。
读完策文后,邵树德果断授予徐寅秘书郎的官职,让他与陈逖一起,成为仅有的两个秘书郎。
“耶律郎君——”徐寅看了眼远处被众星捧月的陈逖,笑道:“进士录了108人,农科才32人。从今往后,咱们还得同舟共济啊。”
耶律全忠默默点了点头。
派系问题,无论哪朝那代,都从来没有消失过。
为了自己的日后的仕途,他也得站在农学这一边。
坊中传闻,108名进士除少数当朝官外,绝大部分前往各道,担任县一级的九品官员,即县丞、主簿、县尉之类。
少数佼佼者,直接授予县令之职。
32名农科中举士子,除徐寅外,没有一个县令,全部是县里面的佐贰官员。更准确地说,绝大多数是县尉。
原因是中书侍郎赵光逢上奏,提及县尉的职责:“亲理庶务,分判众曹,割断追催,收率课调。”
简而言之,一县之中,县令总揽全局。
县丞是县令的副手,就职责范围来说,与县令差不多,但屈居于县令之下。
主簿负责县衙文书、政令、账册、出纳、考核等方面。
县尉负责本县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有点类似“常务副县长”。
赵光逢认为,将农科举子放在县尉的位置上,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精于实务的优势。
圣人以为然,准奏。
消息传出,大伙恨透了赵光逢这“贼子”。
以下县为例,县丞正九品下,主簿从九品上,县尉则是从九品下,最低一级的官。
起步就比人家低了一两级,能不恨么?
另者,县尉是最辛苦的,也容易背锅。虽说能锻炼人,但谁要这个锻炼啊?
所以,赵光逢被人痛恨就很正常了。
“哈哈,看来你也明白了。”徐寅端起酒杯,道:“咱们自己人得团结啊。”
耶律全忠亦端起酒杯回敬。
当官,确实需要互相帮衬。不但农科举子要团结,待将来有了算科、法科举子,也要与他们团结在一起。不然的话,好处都被进士拿走了,那怎么行?
(本章完)
www.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晚唐浮生免费阅读更新,第九章 两位状元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