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有……庄教授,我带你们去,请跟我来。”赵书立马反应过来,意识到此刻意味着什么,整个人有些语无伦次,透出激动之意,连忙回答。
不止赵书如此,科长胡志刚和赵章成内心同样激动难耐,毕竟二棍斜轧机造出来就是为了生产迫击炮。
但这不是重点。
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自己制造二棍斜轧机,制作这种生产无缝钢管的核心设备!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暂时没有去兵工厂的必要,一行人很快赶到铁厂翻砂车间,接下来庄前鼎和余华快速构建二棍斜轧机的设计图纸,初步确定轧辊和芯棒的尺寸形状。
芯棒直径60毫米,长1米,圆柱体,理论重量二十一公斤。
轧辊直径180毫米,长1米,圆柱体,理论重量一百九十公斤。
这是一台净重约五百公斤的二棍斜轧机,没有平整的外壳包装,没有电子设备,没有各种精密测量仪器和控制系统,只有两根轧辊和芯棒构成的机械结构,极其简单。
整台二棍斜轧机由一台大功率直流电机带动,经过传动系统放大扭矩,施加最大轧制力达到300KN。
敲定设计方案,庄前鼎在兵工科长胡志刚和赵章成陪同下火速赶往兵工厂,准备利用兵工厂的普车开模。
余华则留在铁厂这边,见证陕甘宁边区第一座高炉正式开炉炼铁。
……
高炉左右两侧的进料口位置处,搭建扶梯,先前的厂长马田和一名红军战士提着满满当当的木桶,一个木桶装有如同玻璃珠般大小的烧结铁矿,另外一个则是焦炭,依次有序倒入如漏斗状的进料口。
进料口处热气腾腾,细微煤粉和柴油剧烈燃烧,而后在鼓风机作用下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热量,引燃焦炭和烧结矿。
一桶接着一桶,厂长马田和战士犹如不知疲倦的机械般,将一桶桶原料倒入高炉内。
别的不说,传送带必须马上点出来。——余华看着高炉装料过程,扶梯上的厂长马田和战士已经累得不行,轻轻叹了一口气。
整个人工装料过程缓慢且费力,效率极低。
两吨生铁,按照土法高炉的冶炼水平,至少需要四吨半烧结矿和一吨焦炭,这些冶炼原料全靠人力投入高炉,得花多少时间?
“怎么了?”察觉到余华的异样,拿着笔记本和铅笔记录信息的林婉,转过头来,关切道。
“我们应该尽快制造传送带设备,要不然,光靠人力是干不了大事的。”余华双眼凝望着汗如雨下的马田厂长和红军战士,轻声说道。
他很佩服打头阵亲自装料的厂长马田,但就人力装料的效率和时间而言,远远比不过机械的力量。
传送带,一种系统性高度自动化输送物料的机械设备,别看平平无奇,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实上,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现代工业之所以能如此之发达,传送带设备至少要占三分功劳。
超高的输送效率,极致简单的原理结构,单论输送物料,传送带设备完全吊打火车和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
“的确,人力装料费时费力,不过我对于传送带设备了解不多,暂时只能给你打打下手,实践学习。”林婉听到这番话,点了点头,表示支持,她知道传送带设备的重要性,不过受限于学业水平和知识储备的缘故,对于传送带的机械结构和原理并不是特别了解,无法为余华分担研发工作。
当然,打下手和帮忙还是没问题的,好说歹说她也是考上北大的高材生。
“能打下手就够了,加油,瑾瑜。”余华闻言,微微一笑,伸出右手。
“加油,余华。”
林婉笑着点头,举起右手。
“啪!”两只右手互相拍击,致以最真挚的祝福。
高炉装料持续进行,一个小时后,厂长马田和红军战士到了生理极限,不得不换人继续装送原料。
总共一万一千斤的铁矿石和焦炭,前前后后耗费两个小时的时间。
待所有原料装完,进料口关闭。
布置于高炉下方的大功率鼓风机全力运转,作为主热源的焦炭剧烈燃烧,释放高额热量,使得高炉内部温度迅速提升到一千四百五十摄氏度左右,已然处于软化状态的铁矿石在高温和石灰石反应下渐渐熔化,形成橘红色的铁水,表面逐渐漂浮一层液体炉渣。
整个高炉内部反应过程非常复杂。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越来越多的铁矿石熔化为铁水,于高炉下方形成熔池。
高炉外面,蕴含各种物质的有害废气从顶端排烟口不断冒出,飘向湛蓝天空,污染周边空气,立于安全距离之外的余华,闻着这股来自于钢铁工业的气味,顿觉心旷神怡。
这个味道,很正。
待冶炼过程进行到三分之一时,警卫员小李和两名战士赶了过来,携带刚刚冶炼而成的硅铁孕育剂。
紧接着,庄教授一行人的身影也相继出现,胡志刚抱着圆柱状的轧辊标准模具,赵章成抱着犹如炮管般的六十毫米芯棒标准模具,模具材质均采用榆木料,省时省力。
模具和硅铁就位,一切准备就绪。
铁厂翻砂车间的熟练工人,以最快速度制作轧辊与芯棒的砂模,这些熟练工人全是来自于长征之前的兵工厂工人队伍,以前在民国各大工厂待过,技艺娴熟,经验老道。wWW.ΧìǔΜЬ.CǒΜ
他们虽然不懂什么机械原理和数学计算,但一线实践经验极其丰富,翻砂倒模可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要是搁日本,高低一个翻砂仙人。
赶在柳树沟铁厂第一座高炉出铁水之前,四根轧辊和两根六十毫米芯棒的砂模成功搞定,运送到高炉面前,等待铁水。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着,铁厂高炉周围的人群越来越多,陈康,最高科技组,军工局一众部门负责人,各大工厂负责人,还有闻讯而来的刘将军等人,阵仗不可谓不大。
这是根据地第一炉铁水,意义重大,所有人只为见证。
深夜十点半,到了正式出铁水的时刻。
高炉下方,四名工人如同抬轿子般抬着一个能装150公斤铁水的坩埚来到出铁口等待,后面还有三组这样的队伍。
此刻,全场瞩目。
待第一组铸工队准备就绪,一名老工人来到高炉下方出铁口位置,用钢钎捅开泥封,转瞬,犹如岩浆般的橘红色铁水顿时涌出,进入所有人视线,顺着沟槽流淌落入下方坩埚之中。
“啪啪啪!”看着橘红色的铁水流入坩埚,现场众人纷纷鼓掌,不约而同送上掌声。
毫无疑问,这是历史性的一刻,象征着根据地再次恢复生铁生产能力。
没多久,第一锅铁水装满,四名铸工小心翼翼抬着重达一百五十公斤的铁水离开高炉,往浇注区而去,第二组铸工队顺势接上,尽量不浪费任何一滴铁水。
来到浇注区,第一组铸工挑出漂浮于表面的炉渣,而后站在一旁的厂长马田,按照事先安排将一份粉末状硅铁丢入坩埚铁水之中,进行孕育处理,制造人工晶核。
这是经过余华精确计算的标准比例,尽管马田不知道为什么要放入硅铁,但他还是执行了命令。
经过搅拌,微观世界中,高温铁水内部在硅铁作用下出现反应,产生细微人工晶核,析出石墨。
添加好孕育剂,厂长马田退到安全距离外,第一组四名铸工倾斜坩埚嘴,对准芯棒砂模进水口,倒出铁水。
“吱!”火红色铁水就像是水龙头般,源源不断流入芯棒砂模内,霎时间,砂模传出仿佛油炸般的声音,内部冒出火焰。
幸运的是,没有发生爆炸现象。
第一个芯棒砂模浇注完毕,随即浇注第二个,两根芯棒并不重,加起来也就四十多公斤,第一锅余下一百公斤左右铁水便用来浇注轧辊砂模。
四个轧辊砂模属于铁水需求大户,总共需要八百多公斤铁水。
在所有人注视之下,四个铸工小组往复作业,不断将添加硅铁的滚烫铁水,浇注到轧辊砂模之中。
二十余分钟后,所有轧辊砂模浇筑完毕,接下来便是冶炼灰口铸铁最重要的冷却凝固阶段。
要得到灰口铸铁,一是孕育剂,二是冷却时间,冷却凝固阶段温度不能下降过快,否则石墨无法析出。
如果有必要的话,则需将铸件取出砂模,放入温度500摄氏度以上的热砂坑,或者近热炉缓慢冷却。
余华和林婉进入浇注区,围绕六个砂模,仔细记录浇注时间和浇注表现等数据。
“芯棒冷却时间一个半小时,轧辊冷却五个半小时,到了这个时间即可脱模,瑾瑜,你记录一下。”待林婉记录完各个砂模的基础数据,余华随即根据铸件冷却经验公式,计算出大致的冷却时间。
“好。”林婉点了点头,右手握着铅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冷却时间数据。
比起工人日积月累的主观经验,冶炼灰口铸铁更需要系统性的统计与分析,得到相应冶金数据。
“余副组长,手榴弹壳体的冷却时间大概要多久?”这时,站在旁边观摩的工务科长赵书,出声询问道:“兵工厂准备浇注手榴弹壳体。”
“赵科长,手榴弹壳体15分钟即可脱模,待其自然冷却到常温,便可得到灰口铸铁。”余华笑着回答道:“要记得加硅铁。”
十五分钟……
赵书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很快,四个铸工组开始浇注手榴弹壳体的工作,浇注区内除了六个砂模之外,已经放了一千个事先准备好的手榴弹壳体砂模,分为十个批次,每批次一百枚手榴弹。
夜色笼罩之下,铁厂的浇注作业再度开始,不同于之前的浇注机器零件,这一次是军工生产。
一个个手榴弹壳体砂模被注入滚烫而火红的铁水,转瞬,这些砂模仿佛蜡烛般被点燃,冒出橘红色火焰。
铸工小组负责浇注铁水,作为技术干部的赵书和胡志刚,则依据余华的方式,将每一批次手榴弹壳体砂模的浇注时间记录下来,再标记预定冷却时间。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五批。
第八批……
一盏盏铁水灯点亮,释放绚烂而耀眼的火焰,画面看起来就仿佛是灯会那般绝美,蕴含1937年延城的时代气息,如诗如画。
“真美。”余华看着这幅画面,笑了笑,这种工业版本0.1的独特美感,可不多见。
身旁的林婉轻轻点头,面容含着一抹淡淡的微笑,看了看地上冒出火焰的砂模,再转头看了一眼余华。
“教授,芯棒和轧辊的砂模基本浇注好了,到了冷却时间脱模取出就行,我准备临走之前把传送带设计出来,提高原料输送效率。”余华目光投向身边的庄前鼎,说道。
按照行程安排,余华明天一早就要出发,前往榆林考察钢铁厂具体厂址,时间所剩不多了。
现如今,成功冶炼灰口铸铁只是时间问题,兵工厂六十毫米迫击炮项目有二棍斜轧机解决,余华准备临走前点出传送带设备。
“可以,选择带式,还是斗式类型?”庄前鼎点了点头,支持余华的想法,询问道。
带式输送机主要由皮带构成输送载体,斗式输送机顾名思义,由金属料斗构成输送载体,两种类型均是当前主流的传送带设备。
“我觉得带式好点,造价低廉,对技术要求不高,斗式成本较高。”
余华给出自己的想法:“毕竟有些时候,贵就是原罪。”
“你小子,说话一套一套的,林同学,你留在这里帮忙,我和余华去办公室。”庄前鼎闻言,失笑摇头,随即安排道。
“好的,教授。”林婉点了点头。
随后,庄前鼎和余华离开铁厂高炉区域,往不远处的铁厂办公室而去,路上不断讨论带式传送机的技术细节。
没有传送机?
那就直接造。
反正有高炉,兵工厂还有一台普车和氧气顶吹转炉项目的大功率直流电机,材料设备齐全。
……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没多久,十五分钟过去,第一批手榴弹壳体到了脱模时间点。
此时,柳树沟铁厂的浇注作业仍在持续进行,没办法,高炉里还有整整一吨铁水,足以铸造五千多枚手榴弹壳体。
作为主管军工局兵工和工务两大部门的领导,赵书和胡志刚已然来到浇注区,站在第一批手榴弹砂模旁边,举着火把,等待最为重要的冶炼成果。
冶炼的是白口铁,还是灰口铁,这个结果极其重要。
壳体脱模工作由厂长马田进行,他显得有些紧张,深呼吸一口气,而后在二人注视之下打开手榴弹砂模的上半部分。
紧接着,一团冒着青烟处于高温状态的黑色石英砂出现,马田手握铁钳,清掉表层的石英砂,进而从中取出一个熟悉的金属铸件。
圆柱体,空心,内部刻印菱形破片槽,外表粗糙呈暗红色,最重要的是通体灰暗。
“首长,我们好像成功了,这不是以前在苏区冶炼的白口铁,是灰口铁。”火把靠近壳体,看到通体灰暗的颜色,经验丰富的马田怔了一下,面容顿时浮现欣喜之色,眼中透出激动,朝着赵书二人喊道。
激动。
源于内心的激动。
作为曾经在汉阳铁厂待过的工人,厂长马田的炼铁经验可谓非常丰富,他能分辨白口铁和灰口铁的区别,眼前这个手榴弹壳体不是在苏区冶炼的白口铁,而是真正的灰口铁!
“老马,你再确认一下是不是灰口铁。”赵书言语透着尊重,强忍着兴奋之意。
“我绝不会认错,这就是以前汉阳铁厂炼的灰口铁,白口铁特别硬,轻轻一锤就裂了,你看这个手榴弹壳子。”马田连连点头,简单解释一番,接着用铁钳锤击壳体。
“叮!”灰暗颜色的壳体并未碎裂,而是发出一道清脆的金属撞击声。
“哈哈,真的成了。”赵书见此,喜笑颜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十几年了,真的炼出了灰口铁……”站在旁边的胡志刚也松了一口气,不禁提赵书感到高兴。
别看简简单单一个炼铁,光是冶炼灰口铁,就困扰了组织整整十几年的光阴。
冶炼灰口铁和白口铁的技术难度,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当初苏区兵工厂组织技术干部和工人攻关灰口铁冶炼技术,时至今日,依旧没能成功。
而现在……
原来炼灰口铁添加少量硅铁,再让它慢慢冷却就行了。
如此简单的冶炼技术,却拦住了大家这么多年。
胡志刚回顾这些年一次次试图冶炼灰口铁的会议,心中情绪有些复杂,脑海之中更是浮现了余华的微笑面容。
若不是余华的话,他们想要炼出灰口铁,不知道还要多久……
很快,赵书就将成功炼出灰口铁的消息,报告给陈康。
得到这个消息的陈康瞬间喜出望外,心情跌宕起伏,真的,比起庄教授和余华一直钻研的氧气顶吹转炉技术,成功炼出灰口铁的消息对他造成的冲击力更大。
毕竟氧气顶吹转炉技术对他来说很遥远,冶炼灰口铁则是军工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有没有掌握冶炼灰口铁的技术?”陈康连续深呼吸,强迫自己保持冷静,捏了捏有些干燥的喉咙,向赵书询问道。
赵书点头:“掌握了,秘密在于时间和硅铁,硅铁需要用电炉冶炼。”
“好,好,让电炉钢厂每天炼一炉硅铁,供应高炉。”陈康心中愈发激动,言语微微颤抖,脑海思索后下达指示:“胡志刚!”
“有!”
右手边的胡志刚立即回应。
“马上给我把兵工厂所有的手榴弹砂模运过来,老子他妈的今晚不睡了,冲产量记录!”
心情极度兴奋的陈康,如同月底冲业绩的销售般,直接以军工局最高领导的身份下达生产任务:“还有,立即开始铸造迫击炮弹壳体的工作,炮弹壳体实际日产量给我先搞到300枚再说,记住最重要的一点,保质保量!”
有了灰口铁,一直停留于图纸状态的60毫米迫击炮弹,终于能开始生产了。
虽然炮弹壳体产量≠炮弹实际产量,但总比产量为零强。
除此之外,生产更多的手榴弹。
兵工厂造的手榴弹壳体砂模数量没有五千,也有三千,除此之外,还有五十套壳体钢模。
一句话——冲产量!
当然,陈康并没有一昧追求高产量,对手榴弹壳体质量同样有严格要求,
军工局制造的手榴弹质量必须稳定可靠,这点至关重要,因为这是要交到战士们手上的武器。
如果手榴弹质量不好,拉绳后立马就炸,其后果不言而喻。
以前造这种次品手榴弹属于没办法,现在技术问题解决了,绝不能再搞这种存在严重缺陷的手榴弹。
边区制造,质量可靠!
“是!”胡志刚点头接下命令,迅速离去。
“首长,我们终于炼出灰口铁了。”待胡志刚和赵书离去,陈康快步来到正在观摩浇注作业的刘将军身边,告知了这个消息。
“这个消息是否属实?”刘将军怔了一下,严肃问道。
“百分百属实,已经多次验证,在余华帮助下,我们成功炼出了灰口铁。”陈康肯定道:“接下来我准备生产60毫米迫击炮弹,争取把炮弹日产量搞到100发,保质保量。”
听到陈康给出的安排,透出儒雅气息的刘将军点头肯定道:“真是不容易……你的工作做得很好,没给我丢脸,我先回去把这个消息报告给老总,一定要保护好庄教授和余华的安全,这是上面的最高指示。”
“是,我明白!除了各科科长、赵同志和警卫员外,目前军工局其他人均不知道庄教授他们的身份,对内宣称聘请的技术专家。”陈康回答道。
“好。”
刘将军听到这个安排,点了点头,没在耽搁时间,转身离去。
待刘将军离去后,深夜的柳树沟,却陷入前所未有的热闹场面,整个手榴弹生产可谓物理意义上的‘热火朝天’。
厂长马田指挥铸工进行不间断浇注作业,赵书安排脱模工取出灰口铸铁材质的手榴弹壳体,胡志刚待在翻砂间指挥铁厂和兵工厂的翻砂工人们,制造新的手榴弹壳体砂模,以及60毫米迫击炮弹壳体砂模。
冲产量!
冲产量!
冲产量!
战士和工人们仿佛不知疲倦的干活,仅仅一个小时过去,灰口铸铁材质的手榴弹壳体产量达到三百个,60毫米迫击炮弹壳体产量十个。
随后,经过自然完全冷却的手榴弹壳体和炮弹壳体,则被送到兵工厂,用于生产完全体状态的手榴弹和炮弹。
……
翌日。
旭日东升,沉眠一夜的黄土高原迎来新的曙光。
柳树沟入口处,一辆道奇卡车整装待发,警卫员吕俊羽和三名荷枪实弹的战士站在车旁,军姿屹立。
今天是余华出发前往榆林考察的日子。
余华和陈康沐浴于清晨时分的阳光之中,两人似如朋友般不快不慢走在煤渣路上,向柳树沟入口而去。
“昨晚没睡?”陈康打了一个哈欠,关心道。
“睡了一会儿,跟教授一起连夜把带式输送机的图纸画了出来,高炉的铁矿和焦炭进料口配备传送带,便能大幅度提升原料输送效率,另外我还设计了一款手摇式球磨机,一个滚筒,里面放上很多铁球,就能研磨铁矿石,节省人工,制造起来非常简单。”
余华很是享受早晨的阳光,眯了眯眼,露出舒服的神态:“还有二棍斜轧机,等这台机器搞定,兵工厂就能量产无缝钢管,不过暂时由于缺乏机床,想要造出真正的迫击炮可能还要一段时间。”
造出无缝钢管,知识制造迫击炮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处理。
“我不是一个把谢谢挂在嘴边的人,不过我还是要对你说一声谢谢。”
陈康听到余华交代的信息,轻声道谢:“军工局能有如今这个局面,与你的付出离不开,谢谢你给了我们余氏七塔技术,也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帮助,为我们找来了庄教授。”
“这是我该做的。”
余华看着陈康双眼布满血丝,笑着回应道:“昨晚您也没睡?”
“昨晚冲手榴弹产量,熬了一夜。”
陈康点头,颇为神秘的微笑道:“要不要猜猜昨晚兵工厂生产了多少颗手榴弹?”
“手榴弹的话……1000颗?”余华闻言,若有所思,沉吟一番,给出了心理估算的产量数据。
手榴弹和手榴弹壳体可不是一回事,余华还是很好奇如今柳树沟兵工厂的手榴弹日产量,按照规模的话,一千颗左右差不多。
“猜的八九不离十,昨晚总共生产1165颗手榴弹,这是目前军工局最高的手榴弹单日产量,是昨天单日产量的38倍。”
陈康轻声感叹道:“之前规划每天生产一万颗手榴弹的目标,可没想到单日产量这么快就到千级,已经赶上当年苏区总兵工厂的水平。”
规划一万和实际一千,两种概念的影响截然不同。
昨天手榴弹单日产量30颗,徘徊于两位数,而今天1165颗,直接突破千级,飙升到四位数。
说真的,陈康现在都觉得有些虚幻,感觉这个产量数据不真实,纵观以往,唯有鼎盛时期的苏区总兵工厂能达到这个水平。
可问题是苏区总兵工厂唯有极少数时间,手榴弹单日产量突破一千,大部分时间每天能造个几百枚黑火药手榴弹,就达到高产水准。
“这说明您的工作非常有成效,我记得您以前不是主管部队的吗?怎么会调来担任军工局长。”余华笑了笑,好奇道。
对于旅长担任军工局长,余华一直处于好奇心理。
莫得办法,按照他对旅长的了解来说,这个时间节点旅长还在抗大学习,到了八月份立马接收改编成为八路军,直接走马上任,去386旅担任指挥官。
现如今,陈康却是军工局负责人。
世界真奇妙。
“你问我,我问谁?之前我对军工生产是一点不懂,每天晚上硬生生一点一点学。”陈康无奈摇头,目光看向余华:“不过,有件事倒是可以告诉你,我应该很快就要卸任去部队,而继任者是李强。”
“李强?”余华停了下来,面露疑惑之色。
“你对他可能不了解,李强原名曾培洪,他为组织研发过第一台无线电收发报机,曾任特科交通科科长,在无线电领域有非常高的天赋,也是一名优秀天才。”
看着余华脸上的疑惑,陈康笑了笑,简单介绍关于李强的机密信息:“前不久他去苏联学习,还发表了一篇《发信菱形天线》的论文,据说这篇论文反响非常大,震撼了苏联通信学术界,为人方面,他的性格友善,很好相处,就是我和他没有共同话题,以前相处的时候,这家伙总觉得我问的问题特别简单,搞得我像白痴一样。”
曾培洪!
卧槽,红军的哆啦A梦!
余华听到李强的别名与身份信息,心头巨震,李强这个名字还没勾起他的回忆,可曾培洪这个名字却太熟悉了。
马列在上,这可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顶级大佬,在后世被人称之为‘红军的哆啦A梦’,‘比王莽更像穿越者的超级天才’。
那么问题来了,这位曾培洪大佬究竟有多么牛逼?
如果余华没记错的话,曾培洪大佬早年毕业于南洋路矿专科学校土木科,出身土木,由于组织需要军火,但市面上买不到,只能找到曾培洪,表示你是学土木的,四舍五入就是学化学,为组织研发军火。
曾培洪二话没说,自己鼓捣出土制炸药和手榴弹,成功造出组织上第一批军火。
后来由于组织缺乏无线电设备,无法联系苏联,加之这个时期无线电台处于高度管控设备,根本搞不到,没办法只能再次找到曾培洪,表示你是学土木的,四舍五入就是学无线电专业,为组织研发无线电台。
曾培洪随即转到研发无线电的领域,而后展现极其惊人的无线电研究天赋,单枪匹马独自一人在1929年,研发组织历史上第一台电台。
一个人,1929年,造一部电台,这个含金量有多高就不用解释了。
到了三十年代,也就是陈康口中几年前去苏联学习,发表一篇英语论文《发信菱形天线》,这篇论文内容有多么牛逼余华不清楚,他没读过,但余华知道的这篇论文牛逼到苏联通信科学院不得不将身为学生的曾培洪,直接提升为科学院第七位无线电专家,研究成果命名为‘李强公式’。
要知道,苏联无线电通信研究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身为外国人的曾培洪,直接成为苏联通信科学院的第七位专家,当初余华读到这里的时候,心中就已经震撼的不行。
在抗战爆发之后,曾培洪回国,主持根据地军工生产和研发,大幅度提升军工生产水平,独自一人撑起根据地的军工生产体系,构建一定基础水平的重工业。
枪炮厂、炼钢厂、炸药厂、煤油厂、制药厂……这些就是曾培洪大佬的成绩,或者说牛逼之处。
要无线电,马上搞。
要军火,马上搞。
抗战来了,需要枪炮炸药和药品,马上搞。
这就是被誉为‘红军哆啦A梦’的原因。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我的科学时代顶点更新,第三百零六章 月中冲产量!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