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书网>修真小说>玄武奇侠传>第73章 绵州巴歌
  话分两头。

  列位看官,请允许在下回过头来,聊一聊朱智涵。

  却说朱智涵在武当山,拜李真人为师,每天闻鸡起舞,披星戴月,潜心练功一年多,逐步掌握了武当龙门和松溪派功夫。

  一天早晨,他向李真人告别,准备离开武当山,去四川安葬师父的灵发。

  李真人道:

  “徒儿啊,武当派的内家功夫你已悉数掌握,望你牢记祖师真言,切不可恃技欺弱。

  功夫无止境,你可自己摸索,将它不断发扬光大。”

  朱智涵双膝下地长跪李真人,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武当山。

  他从均州坐船,经汉水,转长江,再入岷江,到达四川首府成都。

  朱智涵首先要做的,是去青城山看望嫦娥妹妹。然后邀她一起去大镇,安葬无为师父的灵发。

  打定主意后,朱智涵乘马车到达青城山下。走进山门后,沿小路步行上山。

  打听了几个道观,最后在丈人峰下的建福宫里,找到了已是“妙音”道姑的许嫦娥。

  许嫦娥与师兄一别四年多,今日重逢格外高兴。

  她告诉师兄,自己在建福宫入了道,得道号“妙音”。

  妙音每天在“青城天下幽”的人间仙境中,修炼张天师的正一道,过得也还自在。

  朱智涵将两人从杭州分别后,自己在南方几省拜访名师学艺的经历,向妙音简单摆谈了一阵。

  然后邀请她一起去安葬师父的灵发,妙音欣然同意。

  那天,朱智涵与妙音走到灌县城,雇了一辆马车,一路向东北方向行驶。

  穿过成都平原,在金堂县的赵镇下车。

  吃过午饭,再向东北步行四五里,前面就是高耸如云的龙泉山脉。

  朱智涵和妙音跟着一群挑夫,从之字形的山路一步步盘旋上山。

  拐了几十道弯,两人艰难地爬上了山顶,在三王庙稍稍歇息一阵。

  过了三王庙,朱智涵和妙音慢慢走下龙泉山,进入中江县地界。

  山脚下的中江县,属于川北的丘陵地带,与成都平原仅一山之隔,却是另一个世界。

  一眼望去,处处是绿水青山,一派秀美的田园风光。

  山沟里一个巨大的圆形筒车,随着水流转动,吱吱呀呀地在唱歌。

  绿竹掩映的农家屋舍错落有致,房前屋后鸡鸣犬吠,仿如世外桃源。

  不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歌声,朱智涵抬眼细看,见一群天真幼稚的孩童在唱儿歌。m.χIùmЬ.CǒM

  豆子山,打瓦鼓。

  阳平关,撒白雨。

  白雨下,取龙女。

  织得绢,二丈五。

  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妙音听罢,对朱智涵道:“这个儿歌太好听了!”

  朱智涵觉得歌谣朗朗上口,语言朴素,想象力丰富,便走过去问小孩:

  “小朋友,你们唱的什么歌呀?”

  “绵州巴歌。”

  小孩望了望朱智涵和妙音,齐声答道。

  一位在地里除草的白发老人,听朱智涵二人是外地口音,解释道:

  “绵州巴歌是传唱于四川罗江和玄武一带的古老民歌。

  中江县古称玄武县,凯江流经罗江县与玄武县,所以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二人谢过老人,向前走了约半个时辰,远远望见了兴隆镇。

  妙音告诉朱智涵,廖春雷的家在镇上。朱智涵决定先去廖春雷家,准备邀他一同去大镇。

  二人进场镇后,问了几个乡民,在“兄弟茶馆”找到了廖春雷。

  廖春雷开的茶馆顾客盈门,生意红火。

  一楼的茶客大多是附近的市民、过往的挑夫、工匠和小生意人等。

  二楼全是“雅座”,是商人或帮会联谊的场所。

  廖春雷见妙音和朱智涵到来,喜出望外,急忙请进二楼包厢,一起喝茶叙旧。

  妙音问廖春雷怎么开起了茶馆?

  廖春雷告诉两位老朋友,四川红灯教起义被清廷镇压后,他和一些教民加入了反清兴汉的哥老会组织,秘密开展活动。

  他以开“兄弟茶馆”作为掩护,在二楼秘密设立了哥老会的“义字”堂口。

  不到半年时间,在兴隆镇及周边发展了一百多名袍哥兄弟。

  廖春雷担任了“义字堂”舵把子大爷,按照哥老会“内八堂”和“外八堂”制度,严格管理袍哥堂口,积极谋划反清起义。

  正闲谈间,张门师兄吴开弟来访,廖春雷将吴开弟介绍给朱智涵和妙音认识。

  原来,吴开弟和廖春雷都是“蛤蟆神枪”张玉麟的徒弟。

  吴开弟十四岁进入张玉麟家做佣工,由于勤快好学,深得张家人的喜欢。

  后来张玉麟收吴开弟为徒,亲授“蛤蟆神枪”绝技。

  有一次,吴开弟在田间放牛,邻居家的牛跑过来打架。

  两条牛斗红了眼,越打越凶,吴开弟用牛鞭根本驱赶不开。

  眼见自家的牛被邻家的牛按压在田埂上,随时有被顶死的危险。

  吴开弟急了,大吼一声,冲到两条斗牛面前,双手抱住邻家的牛头,用力将其头扭转过来,再强行将两条斗牛分开。

  吴开弟通过十几年的勤学苦练,琢磨出一套得心应手的套路。

  与人交手时振臂作声,气从鼻窍喷出,如猛虎吐涎。

  加上行动敏捷,疾若闪电,少有敌手,其技法称为“野猫背鸡”。

  当年英法入侵我国北方时,清廷重新启用雷正绾。

  他派儿子雷春廷回乡招兵,吴开弟毅然入伍成为雷家军。

  雷正绾的卫队长战死后,军中以武功选拔卫队长。

  吴开弟凭“蛤蟆神枪”绝技,取得马战第一名的成绩。

  又以青龙掌法,取得拳术第一名的战绩,因此被提升为雷正绾的卫队长。

  吴开弟跟随雷正绾驰卫京畿,抗击英法等外国入侵者。

  十四年后,雷正绾病死,吴开弟将其送回中江老家安葬,自己也回到中江县的魁山坝老家娶妻养子。

  朱教玉和吴开弟曾先后追随提督雷正绾从军陕甘,吴开弟常常听雷正绾夸赞朱教玉的武功和人品。

  因此,他对无为子朱教玉非常敬慕。

  听说大家要去安葬这位传奇大侠,吴开弟表示一定要同去。

  次日上午,廖春雷叫来两架马车,四人一起乘车去大镇。

  兴隆离大镇四十来里山路,约一个多时辰就到了。

  廖春雷问明去无为子老家的路,四人沿羊肠小路步行到葡萄沟。

  先找到朱教玉的祖屋,向主人说明来意,朱家老小非常高兴,安排四人先住下来。

  廖春雷找人买来上好的木料,做成黑漆大棺材。

  朱智涵和妙音担任法师,在朱家祖屋搭起灵堂,给师父做了七天道场。

  朱智涵在无为子的父母墓旁边,请风水先生选好藏风聚气的穴位。

  择吉日将无为道长的灵发,热热闹闹地安葬了。

  终于安葬了无为道长的灵发,朱智涵感觉一身轻松。

  他将身上的金银财物,全部送给朱家老小后,嘱咐他们看护好无为师父的坟墓。

  朱智涵打算去县城的玄武观,探访师父当年学武功的秘密。

  吴开弟的家在县城郊外,离玄武观很近,他带大家先到自己家里住下。

  次日上午,吴开弟带大家来到县城的东河边。

  从山脚下顺小路往山上爬,登上县城最高峰——玄武山的魁山顶,极目四望县城风光。

  玄武山一边山势蜿蜒像一条长蛇,另一边山头隆起如龟状。

  龟蛇纠缠,浑然一体。玄武观就高高耸立在那龟形灵峰之上,道观因山得名。

  城北和城南的山顶,各有一座高高耸立的古塔,南北互为照应,相映成趣。

  清澈平静的东河,自东北流向东南,从玄武山脚下蜿蜒流过。

  波光粼粼的凯江在城西转了个大弯,绕城向南缓缓流去。

  两江在前方合二为一,县城就夹在东河与凯江之间。

  朱智涵看罢县城风光,不禁怦然心动。赞叹道:

  “你们看,这里的城池、南北塔、玄武山和两江曲水天然雅成,真是一幅优美、和谐、淡雅的天然图画呀。”

  众人齐声赞同。

  四人从山顶沿小路下来,走近玄武观。

  道观山门为石结构牌楼,门上一副对联映入大家眼帘:

  游览据高峰,听两派江流,东河水汇西河水

  登临来胜地,看四周山色,南塔云联北塔云

  朱智涵兴致勃勃地进入玄武观山门,殿前有块南宋嘉定年间的画像碑,碑上雕刻的真武大帝披发按剑,脚踩龟蛇,神态飘逸。

  朱智涵和妙音见了真武大帝画像,连忙叩拜。

  玄武观依山而建,呈复合四合院布局,殿宇雄伟,肃穆庄严。

  正殿是三清殿,为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建筑,飞檐翘角,留有唐代建筑遗风。

  前殿为真武殿,后殿为玉皇殿,两侧为左右厢房、望楼及亭阁等建筑。

  观内仙乐飘飘,香火不绝。

  诵经声音和南塔风铃的“叮当”声音糅合在一起,像一首绝妙的交响乐在空中久久回荡。

  朱智涵对玄武观赞不绝口,他已深深爱上了这座古道观。

  决定结束漂泊的生活,潜心在此修道。他走进三清殿,拜会玄武观的住持明镜道长。

  道长听说他是朱教玉的徒弟,非常热情。带着朱智涵等人从三大殿,禅房到厢房一一做了介绍。

  参观完道观后,朱智涵向明镜道长提出想入玄武观修道,明镜道长大喜道:

  “无为子的弟子来玄武观修道,欢迎!欢迎!”

  明镜道长择了个吉日,为朱智涵举办了入玄武观修道的仪式。妙音、廖春雷和吴开弟一起来道贺。

  朱智涵自此脱去俗装,穿上青布道袍,恢复了“智涵”道号,被人尊称为“智涵子”。

  智涵子送别廖春雷、妙音和吴开弟后,每天在玄武观诵经悟道,练功习武,悠然自得。

  智涵子一有空闲,总爱到玄武山的上上下下,前前后后仔细地察看,像在寻找什么隐藏的东西。

  在玄武观下面的山腰上,他发现了几个盗洞,但都是旧洞。

  智涵子时刻注视着,道观及周围的动静。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玄武奇侠传更新,第73章 绵州巴歌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