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见张小公爷对着弘治皇帝翻了一个漂亮的白眼,撇撇嘴道:“这天下读书人少说数十万呢!”
“莫说是秀才了,便是举子都一大堆啊!小子都不知道,帝国养士不用士……”
“这是何道理?!莫非是帝国钱粮太多,所以养着玩呢?!”
这话说的弘治皇帝差点儿一脑袋就杵地上了,足足好一会儿了才回过神来无奈的点着小公爷。
边上变声期的朱厚照“嘎嘎嘎~~”笑的跟老鸭公似的,被自家老爹狠狠地瞪了一眼赶紧低头认怂。
“你这小促狭鬼,若是这话传出去还不知道会惹起怎样的风波呐!莫再瞎说了。”
见得弘治皇帝如此朱厚照心里泪流满面,父皇啊!本宫才是您亲儿子啊!
本宫就笑两下您都要吃人似的,虎哥儿把秀才们骂作饭桶您都不管!!
这是何道理?!有木有天理了?!
弘治皇帝可不知道自己儿子在想什么,只是笑过回头来想想痴虎儿此言不无道理啊!
帝国养士养了百五十年了,这天下读书人少说也得数十万。
这么些人却数年才开一科取士,那养这么多人做什么?!
要知道考上了秀才功名便可以免税的,甚至一部分还能领国朝米粮。
若得举子那就是待官之身了,地方上不仅地位甚高、有人投效且还能再考进士直接为官。
“陛下,您得想想啊!这些个读书人都在地方上呆着,长此以往怎能不成士绅豪族?!”
张小公爷看着弘治皇帝,轻声道:“比如那晋阳大族,他们是如何形成的?!”
“数代人考出几个进士来,又出了几个举人。”
“于是在当地多人投靠依附,再以此身份施压国朝派往属地官员……”
却见张小公爷摊开了手,眨巴着那双漂亮的丹凤桃花轻声道:“如此,怎能不成地方豪强?!”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而张小公爷则是继续道。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官员是流官而他们是坐地虎……”
“甚至衙门中不知道有多少人与他们有旧、有往来,那些晋阳大豪可不就是如此么?!”
想到那些个晋阳大豪居然在家中絭养着一大票背着海捕文书的悍匪,弘治皇帝猛然间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尤其那些个碗口铳,这是堵在他心口的一根刺啊!
九边乃是帝国之重,若是鞑靼从九边杀来直奔京师、再携九边流出的碗口铳……
只需想想弘治皇帝就有些不寒而栗,这些个该死的国蠹!
“新科进士现在多数已是历经战阵,更有管束灾民、派粮、营造……等等历练,完全可用。”
张小公爷笑着对弘治皇帝道:“帝国何曾缺士哉?!大明上下,数十万读书人翘首以盼呢!”
这话说的弘治皇帝都笑了,的确是这个理儿啊!
从前还不甚觉着,如今看来这确实帝国养着这么多读书人怎怕无士乎?!
“这次东厂、锦衣卫出力颇多,相信也摸清沿途官吏何人可用、何人昏庸、何人苟且……”
提到这个事情弘治皇帝的脸一下就黑了:“哼~!未曾摸底朕还真不知晓,欺上瞒下者何其多也!”
弘治皇帝这是不好骂脏话,其实心里早特么十万匹草泥马在飞奔了。
从前还不知道这群狗批犊子搞的这么狠、这么过分,这次厂卫得了严令细细查探几乎啥都给他们挖出来了。
五成左右的官吏或多或少的跟当地的士绅豪族们勾结在了一起,最严重的有近乎一成。
那一成的官吏根本就是烂透了,整个就相当于一个独立于帝国之外的法外之地!
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假公济私……甚至以国朝的名义征发徭役,逼迫当地百姓给大户耕作。
然而这批人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弘治皇帝居然生出了数百年后那位凯申公的感慨:
处置之则朝政殆,不处置则帝国殆!
直接全砍了倒是简单了,可问题是把他们全砍了之后怎么办?!
地方总得需要有人去打理、帝国总需要管理当地,人手怎么来?!怎么保证下一批不会如此?!
太祖爷爷那够雄才大略了罢?!可还不是砍了几十年,甚至一科进士全砍了依旧止不住么?!
“此事朕自会处置,痴虎儿且说说你的看法。”
张小公爷撇了撇嘴:“小子还能有何看法?!可用者先调遣入京,再做政务考核安排罢!”
“如那些新科进士一般的学习,小子觉着可以继续。”
望着弘治皇帝,张小公爷轻声道:“专门成立一所,谓之‘帝国政务学院’悉心培养、考核之!”
响鼓不用重捶敲,弘治皇帝瞬间闻弦知雅意!
这批人都是摸过底子的,还算是有些读书人的风骨没跟那些当地士绅豪族搞到一块儿。
也就是说这批人还是可以用的,但需要的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更亲近于皇家。
至于他们的本事……能考上进士、再外放为官的,那能蠢到哪里去?!
能周旋在当地士绅豪族不跟他们同流合污,又能保全自身的那脑子肯定好使啊!
至于说熟悉政务这就更简单了,现在朝堂清洗了几遍以后还能留下的基本都是忠直重臣。
比如刘李谢三大学士,比如佀钟、白昂、张升……他们等等一大批的老臣。
这些都是精熟于国朝政务的能手,尤其是白昂、佀钟都是去过地方管理的。
让他们来负责教授政务,那些个被提拔上来培训的那些官吏们自然能够从中吸取经验。
再结合他们自己的经验、认知,那么无论是补充进朝堂抑或是派往地方两者皆相宜啊!
“最重要的是:陛下,您这是真小气啊!”
张小公爷的这句话叫弘治皇帝有些莫名其妙:“哦?!朕如何小气了?!不就是少赏赐些许么?!”
“对小臣是无事,可下面的官吏而言那可是大事儿呢!”
看得弘治皇帝莫名其妙,张小公爷心里撇嘴。
要说太祖爷爷当年把自己的子孙们安排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生怕饿着了。
以至于现在老朱家一票票的生养,整个大明帝国的江山都被吃垮了近半。
与之相较的是这位太祖爷爷对于官吏们的要求,那叫一个苛刻啊!
恨不得就让他们全都喝西北风的给老朱家干活儿,一个个都用太阳能、风能,还带自主修复得了。
可怜海刚峰好歹是混到正二品都察院右都御史了,一度还得自己种地养活一家老小。
有载老头儿哪怕是吃肉都是个大问题,最惨的是老头儿身后居然只有存银十两。
堂堂正二品大员讲究清廉得一遍操心帝国政务、自身职责,还得一边种地养活一家老小。琇書蛧
哪怕身后都只有十两存银棺材都买不起,可想而知比他级别更低的官吏们领的俸禄如何、生活如何了。
“这事儿小子就不说了,您让竹楼公自己给您说罢!”
弘治皇帝有些莫名其妙的望向了戴义,却见戴义涨红了脸又气又无奈的看着小公爷。
小公爷啊!您不带这样的,我老戴可没得罪您啊!这事儿咱家可咋好跟陛下说啊!
有些人大约会说,不算低啊!从九品有五石粮,算下来一个月打底五两银子怎么能算低。
可大锅啊,要命的是编制有限啊!
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整个县里能领俸禄的实际上就那么几个:县令、县丞、县尉……等等。
可衙役们怎么办?!有时候顶多就一个名额,整个县里多则数十万人、少则十余万。
就这不到十条人怎么管?!于是只能外聘,聘用一大摞的白身。
这些人也被称为之“白役”,不在编制内的、不领俸禄的。
但人家也不跟你白干活儿啊,不给钱人家肯定是不干的。
那咋办?!只能是从县令的俸禄里面支取,然后养活这些人帮着他一起管起来这县里的事物。
一个人的薪水去支应整个县行政机构的运作,这谁能扛得住啊?!
这就相当于让你拿十万的月薪,但得负责全县九成数十上百号行政人员的薪水……
那你也得满心草泥马啊,这支应个屁啊!
更坑爹的是朱家的太祖爷爷给俸禄改了几次,没增不说越改越低……
而且后来朱家的皇帝们也没有对此进行太大的改变,以至于海瑞海刚峰那样的清官儿身后凄楚。
这事儿戴义自然是不好说了,不然便有诟病朱家太祖爷爷之嫌啊!
“本宫知道!本宫知道!!”
啥事儿都好凑个热闹的帝国第一熊孩子自然是在这个时候窜出来了,跟大马猴儿似的蹦达到弘治皇帝面前。
“其实就是太祖爷爷当年定下的俸禄太低了,这事儿本宫跟老唐、老徐他们聊起过……”
若是论起朝堂政务国事的处理,现在的朱厚照肯定没法跟弘治皇帝比。
可若是说很多帝国底层官员的情况、民间的情况,弘治皇帝就没法跟自己的儿子比了。
毕竟这位太子殿下可是跟着张小公爷摸爬滚打上来的,田也是耕作过的、车行也是管理过的。
这次计然之战动用的甚至是数百万两银子、数百万石的粮食,不说绝后但肯定是空前的。
唐伯虎他们也挺喜欢这位太子师弟的,很多事情也不瞒着他。
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情况也都给他说了一遍,是以在这些事情上朱厚照了解的比弘治皇帝要清楚的多。
“竟是如此……国朝官员俸禄,竟是如此之低?!”
弘治皇帝听得自己儿子的一番分析不由得目瞪口呆,之前是从来没有人跟他说过这些情况。
他一直都以为国朝官员的俸禄不算低了,但朱厚照这么一算他突然发现:不贪这都没法活了。
“此事朕回去后着三大学士出个章程,毕竟如此下去确实不是办法。”
弘治皇帝沉吟了一会儿,心下有了决断。
“帝国皇家军事学院呢?!此者,你又是何打算?!”
这算是把朝堂人手不足的问题给解决了,弘治皇帝接着关心到的自然是最为重要的军事学院。
张小公爷似乎早就猜到弘治皇帝会这么问了,却见他乜了眼边上正在跟徐经他们几个吃酒的唐伯虎。
很有眼色的唐伯虎赶紧过来,问清楚恩师是要哪份卷宗。
这才匆匆的到草庐去拿,毕竟是招待皇帝所以女眷自然是不在一起吃饭的。
妙安、足利鹤两位小姐姐早早的回到草庐了,唐伯虎很快的将卷宗拿来双手奉给了自家恩师。
“主要是军服、新式铠甲,还有制式的刀枪这些还需打造……”
仪式感!要有仪式感啊!张小公爷在心里补充道,对于军伍而言隆重的仪式感是必不可少的。
需要有极高的荣誉、极强的仪式感,这才能够让大家产生使命感。
荣誉和使命是比之财富更让人有驱动力,尤其是军伍这样的地方。
无论是欧罗巴对于骑士荣誉的培养,抑或是扶桑对于武士观念的培养。
实际上都是出于这种需要,只有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才会让他们愿意不惜生死的为止奋斗。
“陛下欲令效死,就必不惜荣誉、官职乃至爵位。”
将手中的卷宗双手捧给了弘治皇帝,张小公爷的脸色变得肃然。
“《计然策·阴谋》者有云:夫官位、财弊、金赏者,君之所轻也;操锋履刃、艾命投死者,士之所重也……”
“今王易财之所轻,而责士之所重,何其殆哉!”
张小公爷看着弘治皇帝,沉声道:“此策,古今亦然!”
“欲使之效命,必与其名、利、位!”
“我谏陛下于军事学院山后立陵、入学当祭祀之,便是为其立名、使之可随帝国传于万世!”
“再于位,除陛下授予之军职外更有‘天子门生’之号!生前、身后,皆有其名位、俸禄!”
“此三者皆加于身,何有不效死哉?!”
弘治皇帝听得这一番话,脸色亦是肃然的点了点头。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明朝小公爷更新,第三百一十九章 草庐之内论军政,帝国改革端倪现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