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书网>穿越小说>世纪帝国>第四十二章 东帝国与西帝国(完)
  在中华帝国驻德情报部门,皇室产业和各财阀的推波助澜之,当年为了冲破中世纪宗教神权的压迫,西欧各国有识之士假借歌颂中国抒发对自由人权的向往,精心泡制的各种以中讽欧的书籍都被再次翻炒。

  一百多年前伏尔泰根据赵氏孤儿改编的中国孤儿在德国再版,并且被中国方面参照后世的炒作手法进行了爆炒,风靡了整个德国,甚至进一步在整个欧洲掀起了中国热。被东方那一场目眩神迷的胜利感到措手不及的中产阶级,渴望到东方寻找机会的欧美商人,准备去东方碰碰运气的冒险家,纷纷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有关中国的一切。

  正如伏尔泰在书中所“够了希腊罗马,它们都已失宠,大鹏展翅,飞向光明之源,寻找新的伦理。

  到东方中国之土,勇敢地把儒家之德,带进大不列颠之耳。”

  当年腓特烈大帝在老师沃尔夫的影响下羡慕中国,在无忧宫修建中国茶亭,乃至撰写了一部书信体中国皇帝的使臣费希胡发自欧洲的报道的事情也被翻了出来。这位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借“中国使臣”的嘴道“欧洲和我们思维方式最大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很容易使用他们的想象力′也就是他们误认为是理性的力量′而我们则很荣幸地生为您的奴仆′坚定不移地遵循着古老的传统和智慧。”

  威廉二世皇帝对此也是暗中推波助澜。不仅仅是出于促进中德合作的需要,这位一直羡慕腓特烈大帝,并视皇权专制为德意志精神质的皇帝更希望借助这一股浪潮,借力打力地渲染“东方式开明专制”的威力,进而巩固并加强自己的权力,压制蠢蠢欲动的社会民主党和民主自由力量。

  德国的工商界,则怀着无比的热情注视着东方的庞大市场。

  他们已经喊出了一个更加响亮的口号“东进”,提出以机床和工程师的图纸取代剑与犁,为德意志在东方开拓出一个“政治经济意义上的无形帝国”。

  就这样在方方面面各怀心思的力量推动下,东西方两大帝国渐行渐近,似乎让整个世界听到了“巨人们令人颤栗的脚步”。

  载运着俄国黄金,德国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庞大船队,与德国派驻佐世保海军基地的远东舰队一同,早已抵达了中国。

  当德国远东舰队与“皇太子编队”的战舰组成临时编队与中国方面的舰队进行了联合海上演练之后,德国海军对中国的广州级和猎豹级表现出来的巨大威力深深倾倒,更加企盼那些正在中国的船台上快速施工的新型战舰。

  根据规划,十年内德国远东舰队将“以六艘新型战列舰,六艘新型战列巡洋舰为主体,总排水量不低于二十四万吨”。除此以外,德国还计划在佐世保部署一支两万四千人的常备陆军,建设舰队所需的修船所,特种钢厂干船坞,海军军需工厂,枪炮修理所等。

  在佐世保原日海防工事的基础上,严谨的德国工程师规划了更加宏大的要塞建筑,立刻开始从中国就近采购各种钢筋水泥和工程机械,并在建设中的华德炮兵工厂下达了海量的订单,准备把佐世保打造成“东方基尔”。

  以“加强两国舰队配合”为名,德国派遣的大批现役海军军官,以及海军学校的优秀学员加入了天津海军舰艇学院,实际上是希望进修海军战术理论,以弥补德国方面在海战经验方面的不足。

  这其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引起了许凡和郑宇的注意埃里希=雷德尔海军上尉1qc5年刚刚从柏林海军学院毕业这一次作为远东舰队的骨干军官,加入天津海军舰艇学院进修“海军战术学”。

  许凡对这位另一时空第三帝国的海军元帅印象不坏却也不上有多看重。但郑宇却很当了一回事,特地安排专人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在陆军方面,德国也下了血,一口气派来了两千四百多人的庞大队伍,从普通军士到高级军官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十六七岁的陆军幼苗,有来学习摩托化战具驾驶和维护的,有修习航空技战术的,还有各式各样的进修生。

  慷慨的威廉二世皇帝挥舞着支票簿,为这些人向中国方面支付了巨额的培养费,并且对一应生活所需全额买单。

  这些德国军人,到了中国之后各自前往目的地,有加入各陆军中学和大学的,有进入专业兵种学院的,有的则在理论学习完毕之后开始跟队实习。

  德国军官的名册被郑宇和许凡翻了几遍,基上有印象的历史人物都被挑了出来。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十八岁,刚刚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原定进入保定陆军大学学习合成战术指挥,被郑宇大笔一挥,转入帝国陆军大学战术指挥系,以便就近观察。

  费多尔=冯=博克中尉,二十六岁,毕业于波茨坦军校,作为远东军团的骨干军官加入中国陆军大学战术指挥系进修。

  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上尉,三十一岁,刚刚从柏林军事学院毕业,经郑宇特批进入中国陆军大学战役指挥系进修。

  眼看着这些二战战史上星光闪烁的名字,郑宇一时也萌生了一种冲动纳入麾下。

  不过他也清楚,对于这些民族自豪感和献身精神很强的德国军人,自己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增加其对于中国的好感,却很难让他们背弃自己的祖国。

  但郑宇终究是一个性格坚韧,着眼长远之人,明知道希望渺茫,却也还是要下一番功夫,哪怕只是为未来中德长期合作打下更多基础。在他的安排之下,这些德国军官在中国受到了热情的招待。他还特意盯上了至今未婚的曼施泰因,暗自安排调查局看看“能否做些工作让未婚的德国军官娶上中国妻子”,以“加深两国军方的合作关系”。

  德国陆军方面在考察了中国军队之后,修订了德国陆军的军事改革方案,最终确定以摩托化和合成化为建军思路。

  根据德国总参谋部和访华考察团的综合讨论,德国陆军在五年内将“组建十个摩托化步兵师,并对三十六个步兵师进行机动化改造在其编制内增加汽车营以运输辎重物资,同时对炮兵进行改造,提升机动能力”。此外,德国陆军将“组建四个浮空联队和六个航空联队,建立对英法的空中优势”。

  根据这一精神,德国方面进一步提升了原定的军备订单,并向中国方面提出“指导建设摩托化战具生产线,图纸”,以尽快开发德国国内的产能。

  在德国的海量订单之下中国军工体系在战争前后建立起来的庞大生产能力并没有浪费。

  德国工程师以德意志民族特有的严谨,对中国产品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中国方面据此进一步改良了生产线,提高产量和工艺水准。

  根据作战部队反馈回来的信息,以及德国方面测试的结果中国方面重新设计了最新型的南风三丙型军卡,提高了车辆的悬挂系统,改善了驾驶和乘坐环境。在战车方面,根据德国人的建议,新型的斗犬出口型加强了顶部防护,以针对“敌方要塞火力”。郑宇知道德国人的改进是针对比利时和法国的要塞群,却也无心破。

  鲁登道夫在发回德国总参谋部的电报中提出“中国陆军的精髓,是把机动力和火力相结合以实现战役机动和战场火力的契合从而在火力强化的基础上实现高效运用,进而出现倍增效果德意志帝国陆军要迅速解决对英法的陆上战争就需要从机动性和火力两方面入手,并根据新的装备特点改善陆军编制,以适应高机动力作战”

  他进一步写道“从亚洲战争的经验来看,对筑垒地区和复杂堑壕驻防地域的攻击需要新型武器,尤其是重炮和装甲车辆针对这些状况,史里芬计划需要调整,要更多地重视部队的机动性,以及强化火力和机动性之后对后勤的需要德国陆军要解决在远离连贯铁路线的战斗中,保持后勤供应与部队机动同步的问题,需要更多高性能的卡车”

  在火炮方面,华军开发的十二英寸列车炮引发了德国人的极大兴趣。

  对旅顺要塞和琉球攻防战进行现场考察之后,德国军事考察团向德国总参谋部提出“需要开发出一种足以摧毁坚固要塞工事的巨炮,威力和射程超过日人的二八o臼炮”。

  经过反复考察比对,德国人认为需要两种巨炮一种是可以拆解为几部分并通过公路机动的重型臼炮,以便跟随先头部队快速前进

  另一种是可以利用铁路线机动,威力强大的大口径长身管重炮,以远距离打击敌纵深目标。

  考虑到中国方面在载重汽车方面,以及列车炮方面的经验,德皇委派克虏伯公司与中国方面联合开发此两种巨炮。

  两国炮兵工程师最终敲定的方案,第一种的公路臼炮采用四百零六毫米口径的身管,以中国方面专门开发的巨型卡车载运和拖曳,炮弹弹头重达一吨,射程可以超过十五公里,并仿照华军舰炮的穿甲弹,采取了延时引信。在发射前,需要先浇注混凝土底座,并利用钢导轨将炮身安装就位。

  第二种的铁路炮,决定以十四寸为口径,在华军大炮的基础上加长,并采用更加耐高膛压的炮钢和加工工艺,以安装更多发射药提升射程。

  在其他“口径火炮”方面,德国人对中国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大为赞赏,认为这是“堑壕作战的有效武器”,能极大地弥补“步兵火力的盲点”,决定进一步提升采购量,并追加生产许可证的数量。m.xiumb.com

  这个时候,很多国也对中国发出了军事订货要求。由于中国武器在次亚洲战争中的杰出表现,也是由于德闹决定采购中国的部分军备中国武器在世界军工贸易领域顿时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

  不但土耳其,罗马尼亚,新独立的芬兰,波兰-立陶宛发出了各种订单,北非处于列强垂涎之下的埃塞俄比亚,美洲的阿根廷智利,委内瑞拉,处于独裁者迪亚斯统治下的墨西哥,刚刚遭受英国的压迫被迫割让土地的巴西,在十几年前的“鸟粪战争”中败北,失去了重要出海口的玻利维亚,与玻利维亚龃龉不断的巴拉圭,都发来了订货合同或者询价意向。

  从战车,飞艇飞机到重炮,迫击炮,轻重机枪,甚至战舰,这些国家都想要。

  不少独立国对中国人的胜利萌生了强烈的共鸣认为是“有色人种对白人殖民主义的胜利”。非洲唯一一个独立的原住民国家埃塞俄比亚王国国王孟尼利克二世派出了访华使团,提出建立“中埃特殊关系”,请求中国方面帮助埃塞俄比亚全面改革军事体制,建立现代化陆海军。

  按照郑宇的指示,中国的军工体系优先满足外销订单,而对部分急于扩充实力的国家则推荐购买战争中使用过的枪炮物资,并给与优惠。

  这个策略,是基于中国军方的共识亚洲战争将引发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军事革命而中国要保持军力水准的优势就必须持续提升武器水准,改进战术和组织编制。基于对未来世界级战争爆发的时间推断中国军队的大规模换装和改装时点被推迟,以便在未来经济基础更牢固的背景下大规模换装更加先进和完善的装备。

  在海量订单的刺激之下,郑宇倒有了一个新主意武器博览会。

  趁着这股中国武器的热潮,由工商部协调,帝国几大军工集团联合承办了第一届“广州国防博览会”,用以宣传展示国产的各类军工产品。首届订货会之上捷报频传,短短的两周时间,中国方面接到了高达一亿六千万华元的订货。

  这还是扣除了很多涉及尖端武器订单之后的数字。

  对于斗犬轻战车,新型重炮,重型飞艇和飞机这类的“尖端武器”,中国方面不得不采取严控,以免国防机密外泄。以战车为例,除了德国之外,只对土耳其和芬兰进行了有限供货。不过,这样一来,中国的很多武器在国际上的名气却更大了。限制出口进一步增加了这些武器的神秘感,抬高了身价,也让更多国家垂涎不已。

  后来这个国防博览会越办越大,也逐渐有其他国家的厂商参展,最终成为世界顶级国防工业博览会之一。当然,这都是后话。

  为了满足急速膨胀的工业订单,中国工业界对海内外发出了海量的机床订单。由于国内生产能力受限,国外供货时间又长,价格还高,迫于无奈之下,中国工业界提出了对新切削道具的技术要求能满足更高速切削的需要,硬度更强,耐热度更好。

  原有高速钢切削刀具的性能,在中国冶金界传统金相学和合金材料的范围内历经挖掘,一时也拿不出什么好的方案。目前国内使用的铬钨合金钢切刀,和历史上100年美国展示的铬钨合金刀类似,性能短时间内也难以获得更大提升。倒是皇帝郑宇人提出了一个新理念既然渗碳处理可以提升舰船装甲的强度,而钨丝经过灯芯材料试验被证明是最好的耐高温抗氧化材料之一,硬度也很高,那为什么不对钨做下碳化处理,以进一步提升其性能

  这个思路的提出,顿时震动了中国冶金界最上层的圈子。

  这个思路身并不难理解,但问题是多年的专业化分工,让大部分人都缺乏对其他行业新进展的理解和敏锐。现在既然思路提出来了,马上就是专家开论证会,最后认为“原理上可行”,随即展开了试验。

  初步的试验虽然没有成功,但从试验数据中也可以看到这条路从方向上大体是正确的。郑宇立即约见正在进行军事考察的威廉皇太子,提出“中德联合开发碳化钨切刀”,提高机床金属切削效率。

  德国军工代表团经过反复考察,认定“可行”,立刻向国内打了报告。

  这一报告在德国工业界也引发了轰动,在几大工业巨头和专家的上书之下,德皇威廉二世将此项开发列入德国国家最高机密,并立刻决定在国内成立一个研发团队,与中国方面进行同步研究,“互换进展”。

  世界其他强国,在这一股热潮之中则怀着各异的心情观察着,分析着。

  八月二十五日,当中德两国的中德防御同盟条约正式缔结并公布,西方世界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法国激进民族主义报纸巴黎回声报当即刊登头版头条“东帝国与西帝国光荣还是毁灭”纟未完待续。福利"xwu"微信号,看更多好看的!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世纪帝国更新,第四十二章 东帝国与西帝国(完)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