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嬗让人把需要的东西,全都搬到了这个小院里。
进入屋里,四个案桌分列两边,上位一张案桌。
五个案桌上面笔墨纸砚全部都放的整整齐齐。
中间一个大桌子上放着众多的竹简和布帛,都是资料。
霍嬗直接走上前,拿起自己从暗室里拿出来的那些布帛,直接放到了上位的案桌上。
转过去坐下以后,看着已经坐好的四人:
“开始吧,叔父主持,其余三人差缺补漏。”
“诺。”
霍光点点头,其余三人行礼应诺。
霍光看了一眼霍嬗,他已经在忙着自己的事情,霍光又扫了一眼三人,深吸一口气刚要说话,直接被人打断了,差点就岔了气。
“等等!”
几人视线越过中间的矮桌,看向董蔁,就连霍嬗也不例外。
董蔁拿起一张纸,上面写着两个字,“子曰”,他面色有些好奇的问道:
“此乃何物?”
霍光和司马迁还没注意到,闻言看了一眼后,在自己的案桌上拿起一张看了起来。
霍嬗递给张安世一个眼神,然后接着眉头苦干了起来。
张安世收到眼神,开始讲解:
“此物名叫纸,书写之物,小君侯用草纸改良而来,战报就用这东西写的。”
说到这一点,霍光和司马迁想了起来,连连点头。
而董蔁没有看过战报,所以只是连连感叹:
“好东西啊好东西,比竹简方便太多了,不知道造价几何?”
张安世看了一眼霍嬗,见他没有反应,继续说道:
“造价非常低廉,用竹子,树皮,草杆等物制成。”
听到这话,三人都是坐不住了,脸上表情僵硬,眼中满满的都是震惊!
他们本来在感叹于纸的方便,原本以为这么好的东西,造价应该非常昂贵,便宜点说不定能够替代布帛。
但是没想到只是用一些竹子、树皮做的。
这代表了什么?
竹简笨重,不好携带,布帛昂贵,用之不起,而有了纸……
纸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便捷性以及价格低廉。
便捷性布帛能够代替,价格低廉竹简可以,但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呢?
更别提纸比布帛更便捷,比竹简更低廉,这这这……
几人对视一眼,敏锐的发现了重点。
没办法,由不得不震惊,这对于每一个读书人来说,就是晴天霹雳般的效果。
霍嬗写完一句话,抬起手看着众人说道:
“此物还在保密当中,希望众位能够严守,当这本《论语注解》成书之时,就是纸的出世之日,咱们先印他个十万册放出去。”
说完后霍嬗拿起笔,蘸蘸墨水继续写了起来。
三人先是行礼应诺,随后司马迁看着霍嬗问道:
“印个十万册?”
司马迁看霍嬗不说话,又把目光投向张安世。
张安世露出笑容说道:
“小君侯研制出了一种印刷术,有了纸张,别说是十万册,就是百万册,千万册,那也是印的出来。”
三人犹如被一道雷霆劈中了一般,呆立当场。
霍光不由的想到:
‘有了纸,有了印刷术,才算是齐全了啊!’
此刻张安世的心中很爽,看着霍光等人的脸色,他就想起了当初第一次听到霍嬗介绍纸时的自己,与他们一般无二。
等到三人反应过来,霍光摸着胡子开始大笑,董蔁和司马迁眼热的看着霍嬗。
董蔁想到了董仲舒的著作《春秋繁露》,而司马迁想到了自己还未著成的史书。
这要是能印个百万册,不说百万,就是十万,那……
霍嬗墨水写干,又抬头看了他们一眼,淡淡的说道:
“赶快开始吧!”
“诺。”
三人应道,张安世平常态度,董蔁和司马迁声音很大,此刻的他们热情满满。
司马迁笑的合不拢嘴,在他看来,以他和霍嬗的关系,等他的史书成书之时,霍嬗还能给他不印?
而董蔁心中发狠,已经做好了不眠不休的准备,他准备要开始死战。
只要霍嬗能答应帮他父亲印《春秋繁露》,那他就算是死在了这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他们的心里从来就没有怀疑过张安世话语中的真实性。
纸就在这儿放着,印刷术霍嬗说有了,那必定是有了,霍嬗拿出来的东西还少吗?
而董蔁有了死熬的念头是因为霍嬗不发话,他父亲的书就不可能印!
这是想想都知道的事情。
而且他从来就没有打过造纸之术和那个印刷术的主意,连念头也不敢有。
因为不敢!
不提霍嬗的实力,就说最顶端的那个人,皇帝刘彻。
他们能看出来的东西,刘彻能看不出来?
想打这两样东西的主意,那就跟找死没啥区别。
而霍嬗确实是这个想法。
造纸之术和印刷术,霍嬗就没想着公开过,起码短时间内不可能公开。
因为掌握着这两样东西,就相当于掌握了读书人的命脉。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是九成九的人逃不过的事情!
而名利名利,名在前利在后啊!
而对读书人来说,或者说对九成九的读书人来说,名是他们一生都不可能放弃的东西。
你想不想名扬天下?你想不想青史留名?
而霍嬗手里掌握着能够让他们名扬天下,青史留名的东西。
你要还想要这个名,那你就得来求我,不来都不行。
你不来,别人来,别人扬名,你只能看着。
就算是看着都不行,人这一生,哪能没几个敌人啊!
所以,霍嬗才觉得有纸和印刷术就够了。
你手里掌握了这两样东西,那你就算是一个纨绔子弟,那些读书人都能把你吹成一代大儒。
嚣张跋扈等于行侠仗义,有大侠风范;不尊礼法等于随行洒脱,有名士之资,方法很多。
而要说这屋子里最高兴的,那当然是霍光了,这会都笑的合不拢嘴。
第一本用纸记载的典籍,只要你不写的跟臭狗屎一样,那一代大儒、青史留名是必然的事情。
………
霍嬗偷偷瞄了瞄众人,看着他们神色各异,轻轻的咳了一声,众人惊醒了过来。
霍光连续几个深呼吸,平复了一下心情,随后面带笑容问道:
“众位,我们开始?”
三人点头,都慢慢的平复了下自己的心情。
干事就要有干事的样子,尤其是这种著书的事情,丝毫不敢马虎,不然就是遗祸世人的事情。
霍光看众人都准备好了,身边的侍者也都磨好了墨,开口说道: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何解?”
先是董蔁说话了:
“学到知识后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正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霍光又看向司马迁和张安世,两人都是点点头。
“可。”
随后四人拿过纸张记下。
此时霍嬗抬起了头,面露诧异的问道:
“完了?”
四人点点头,注释在他们眼中就是这样的。
念一遍原文,然后口语解释一遍,随后用自己的说法用古文记一遍。
随后再加一些自己的见解,一些疑难点再着重解释一下,然后不就完了?
霍嬗有些无言,招招手:
“给我看看。”
小李子把四人的纸张拿过来,霍嬗挠着脑袋看了看,果然不出他的所料!
四人各有各的记法,他们还没有逃脱过往的范畴,依旧是古文书写,越简便越好,字越少越好。
霍嬗皱着眉头想了想,然后斟酌了一下说道:xiumb.com
“是我的原因,我没有给众位讲清楚,这本注解是给初学者用的。
而且,你们注解的这也太粗了,要更细一点。”
四人不说话,看着霍嬗。
霍嬗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我的意思是,原句一句,原句中的疑难点解释,后面再加上一句口语,最后再加上见解。
而且不能添加自己的私人感情,是何意就写何意,已经不适用于这个时代的知识,还要标明。”
四人都是皱了皱眉头,原句、疑难点、见解,他们都能理解。
就算是后面的不能添加私人感情,他们也很是认同。
但是你这要加上口语和不适用此时的标明,他们就有点不太能接受了。
司马迁皱着眉头问了一句:
“为何要加上口语?占据篇幅不说,还……”
司马迁没继续说下去,但是他的意思霍嬗明白了。
无非就是没人这么做过,加上口语还拉低了档次,文就应该有文的样子。
霍嬗看着司马迁继续说道:
“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这本注解是初学者所用,用一句话说,就是新旧皆宜。
刚入门的读书人能够看懂学到知识,老夫子们也能够印证所学。
而且,有这个东西,篇幅长不长有什么紧要的?”
霍嬗最后拿起纸抖了抖。
四人皱着的眉头松开了一些,低头沉思了起来。
没一会四人纷纷应声:
“可。”
因为这是一件好事,他们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以前著书立传,篇幅那是越简洁越好,恨不得十几句话浓缩成一句。
这种事也并非是因为大家都想专门往高深里弄,觉得越高深越好。
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载体的限制。
一册竹简就那么大,你写到二三十万字,一本书跟小山一样大的竹简堆,根本就没了看下去的欲望,不易传播。
所以就开始浓缩,渐渐地就成了习惯。
现在像霍嬗说的一样,有了纸张,这些都不再是问题,加上口语,能够更浅显易懂,是一件好事。
“那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
董蔁看了一眼三人,看他们没说话的意思,所以他开口道:
“小君侯,这个不适应时代的知识标明,这,何解?”
霍嬗猜到他们会问这个,刚刚早就想好了说辞:
“孔圣是何时期的人物?”
“春秋末期。”
霍嬗点点头,看着他说道:
“距今已快有四百年了,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你觉得那个时代的治国理念还适合这个时代吗?”
董蔁松开了皱着的眉头,其他三人也是一样。
董蔁点点头,对着霍嬗拱拱手:
“臣懂了。”
董蔁说到底,他不是一个遵循古制的老夫子,他是一个‘新时代’读书人。
他的理念是传承自他父亲董仲舒,而董仲舒的理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一统。
这一点和孔子的治国理念有些冲突,所以他很好说服。
而其他三人也是一样,司马迁也是承自董仲舒。
霍光是自学,张安世也是,但他们都深受霍嬗的影响,所思所想要比司马迁两人更先进一些。
更别提两人从小就是在大一统理念中长大的。
“而且我又没说要剔除。
这些知识虽然与这个时代不符,但是其中也有很多的道理、大义,所以我们只需要标明不适用就可,该注解还是得注解。”
众人这才眉开眼笑的点点头。
霍嬗拿起自己的笔,然后抽过一张纸站起身,走到中间放资料的桌子上。
小李子连忙把砚台端过来,众人也是起身凑了过来。
霍嬗抬头扫视一圈,随后说道:
“我先定下一个模板标准,你们看看如何?”
“模板标准……”
司马迁低头念叨了一声,是个新鲜词,但很容易理解。
霍嬗笑着看了他一眼:
“怎么了?”
司马迁摆摆手:
“无事。”
“行,那就开始。”
霍嬗提笔先是写下了第一篇第一句的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霍嬗写完后,指着这一长串没有加标点的文字说道:
“这是原文。”
众人点头。
霍嬗也没准备这时候拿标点出来,这个日后肯定会拿出来,但,日后再说。
“接下来就是疑难点注释,比如说‘子’是何意?
意为有地位、有学问的德高望重之人,有时泛指男子。
学是何意,学的什么?时习是何意?”
四人张大了嘴巴看着霍嬗。
你说详细一点,但这也太细了吧,你这是逐字逐句的讲解啊!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汉柏更新,第一六八节 开始编撰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