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诸如宝庆府,郴州、桂阳州等地会稍微慢一点,但是也不会慢太久。
元朝的时候,为了统治庞大无匹的疆域,所以驿站系统非常发达。而到了明朝,大部分的元朝时期的驿站还杂继续发挥着作用。
后面的明朝皇帝也都很重视驿站系统的建设,只是到了明朝中后期,朝廷越来越穷,驿站系统也不开始逐渐的衰落败坏。
大明王朝的掘墓人李自成就是因为崇祯皇帝下令裁撤驿站所以失业,最后走上了造反的之路。
满清占据中原以后,也很重视驿站的建设,恢复了明朝的驿站系统,并且在此基础上也扩建增加。
但是三藩之乱又给驿站系统造成的很多破坏。
驿站最主要的功能其实就是传递消息,接待过往官员那都是顺带的。古代的驿站相当于招待所和邮局两者二合一的功能。一个完整发达的驿站系统能够让各地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皇帝的手中,皇帝和中枢的命令也能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到各地。
沈墨作为一个拥有着来着后世现代社会灵魂的穿越者,从信息高度发达的世界而来,自然更清楚信息传递速率的重要性。
每打下一块新的地盘,除了惩奸除恶,分田分地,成立护村队,编练农兵等这些最基础的巩固统治的事情,最重要的一项安排就是恢复和重建当地的驿站系统。
而且驿站明面上承担的是传递消息和接待来往官员公差百姓的职能,但其实还有一项公开但是却隐秘的的职能,就是收集情报。
大明的锦衣卫之所以厉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驿站当中本身就有他们安排的眼线,甚至驿站的驿丞都在锦衣卫里挂着职。
所以荡寇军地盘上的驿站系统都是由戴文胜掌管,每一个驿站的主事情报处的人。
于成龙离开永州城以后,在沈墨派给他的一队士兵的保护下四处走访。
他选择的第一站就是沈墨起家之地东安县。
因为有总镇署的牌子,所以于成龙一路很顺利地到达了东安县。
东安县现任知县刘同谦知道了这个光着脑袋的老头竟然就是闻名天下的于成龙后也很有些惊讶,对他表达了足够的敬意。
于成龙敷衍了几句,就问起了东安县的情况。
他来这里就是想亲眼看看沈墨治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是不是如《荡寇集》之中所说的那样美好,才没有心思敷衍一个小小的知县。xǐυmь.℃òm
刘同谦倒也没有在乎于成龙的态度,毕竟人家当巡抚的时候自己才刚刚从一个县衙主簿当上知县。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无论如何,于成龙现在都是一个败军之帅,一个稍微自由一点的俘虏而已,自己也没必要去巴结他。
跟下面打了招呼,又给签发了一张通行令后,刘同谦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于成龙带着通行令,在随行士兵的护送下一个村一个村的去走。
看着村子之间的道路显然都是经过了精心的休整,平坦宽阔,而且每个村子的村口都有路标界碑。
每到一个村子,还没等进入村子,于成龙一行人就早早被巡逻的护村队的农兵给发现了。
这些巡逻的护村队农兵都是两人一组,一个鸣哨,一个暗哨。发现有不明身份的人靠近村子后,鸣哨会立刻出来要求来人表明身份,暗哨则会跑回村里报信。
于成龙好奇地看着这一切,然后将知县给他开的通行令出示之后,本以为就能顺利进入村中,结果哨兵却并没有让他们立刻进村,反而让等着,说要等待村里的村公所的主事鉴定是真的后才能进入。
没多久,村公所的主事和护村队队长带着大队们赶了过来。
于成龙看着这些村兵,虽然装备看起来都很简陋,但是精神却都很饱满,而且行进之间看起来队列整齐,颇有章法。
这让于成龙心中暗暗惊奇。
这个村的村公所主事是当地的一个老秀才担任的。原本东安县每个村子的主事都是由沈墨手下的民兵担任的,但是随着地盘的扩大,这些民兵都被提拔去当担任更高的职务了。
所以腾出来的这些基层职务,就从主动应聘的人里面选拔。
这个老秀才虽然一开始对于自己只能当一个小小的村长有点不满意,但是很快就适应了这个职务,并且干劲十足。
因为官府告诉他们,只要好好干,有能力,表现好,就算目前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公所的主事,以后随着沈总镇地盘的不断扩大,每个人都有机会往上走的。以后知县知州知府乃至巡抚都有可能,全凭个人本事。
在古代官和吏之间是泾渭分明的。官员有可能会被编为小吏,但是小吏几乎是没有任何可能升迁成官员的。
要想当官,必须要由功名在身,最差的也得个举人,才有当官的资格。
打个也许不太恰当的比方,官员是属于正式的公务员,只要你自己不辞职,不犯事,你就可以一直干到退休。
但是小吏却相当于合同工,永远不可能成为正式的公务员,不可能获得正式的朝廷编制。
只要出点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失业。
所以以前说奸猾胥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小吏们平时吃苦受累,但是却看不到升迁的希望,所以就必然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捞钱上面。
老百姓要跟官府打交道,接触的都是这些小吏。他们为了捞钱,自然会想法设法的刁难百姓。
但是在沈墨这里,这一切都成了历史。
小吏也能当官,村长也有希望以后当知府巡抚,只有你好好干,一切皆有可能。
虽然其中有许多的考核环节和程序,但是最少给了这些人一个明确的希望,他们自然干劲十足。
村主事仔细检查了一遍于成龙的通行令后,确认没有问题,这才请他进村。
于成龙的身份是没有公开的,这个主事虽然也很好奇,但是于成龙却也不提。
在这个村里盘桓了两天,于成龙就到处走,到处看,跟村民们唠嗑。
他一口带着浓重北方口音的官话,村民们往往听不太懂。村民们说的当地的方言,他也听不懂,所以会说官话的主事就跟着给他当翻译。
于成龙去看了村民们的房子,又去田间地头转了一圈,又观看了护村队的训练,最后还到了村公所去参观了一下。
第二天要走的时候,又赶上了宣教司派来的宣传队来演出。
于成龙一打听,听说是宣教司的一群娘子军来演戏免费给村民们看,好奇心又起来了,也就顺势留下想看戏。
东安县的宣传队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颜如玉那群人了。颜如玉已经跟着娄小茹等人一起去了永州。
现在演出队的人都是颜如玉他们走之前重新训练出来的一批人。
以前宣传队的女人大多数都是青楼出身,形象好,也擅长歌舞这些。但是后来这一批队员很多都是良家妇女,所以演戏的质量就差了很多。
曲目也无非就是改编版的《白毛女》《红灯记》等几个很有限的剧目。
但是虽然只有这几个剧目,但是每次下乡,都会受到村民们热烈的欢迎。
实在这时候人们的娱乐生活实在太匮乏了,别说宣传队一年最多来两回,就算天天来,这些村民也看不腻的。
于成龙跟着村民们一起看完了演出后,虽然演员们演技很粗糙,剧情也很俗套,里面的说教意味也很强烈,以至于他一眼就看出来了沈墨编排这些曲目的目的。
但是这种形式却让他深深的震撼了,心中对于沈墨的手段更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等到演出结束后,这老头竟然跑到后台去找女演员要拉着人家唠嗑。
其实老于就是想知道这些姑娘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原意抛头露面来做这些戏子的事情。
结果不明真相的女演员们把老于头差点给当成流氓群殴,幸好被及时赶来的村公所主事给挡住了。
“你这位老先生,看着面相老实,怎么能干出这种荒唐之事,竟然大白天的就往人家宣教队员堆里扎。要不是我来得快,你肯定会被打死的。”
村公所主事对着于成龙埋怨道。
于成龙也很尴尬,但是老于拿得起放得下,对着周围一群虎视眈眈的娘子军做了一个罗圈揖,诚心地道歉。
这才没有把事情闹大。
宣教队员们看这老头态度还不错,也不像是个坏人,也就原谅了他。
然后于成龙就趁机打开了话题。说起来老于头到底是个亲民官,以前跟普通百姓打交道很多,所以很快就在闲聊之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他才知道眼前这些在一般人眼中属于抛头露面的戏子行径的工作在沈墨的地盘上竟然是非常吃香而且受人尊敬的。
能成为宣教队队员是许多良家妇女的渴望。成为宣教队员以后身份就成了官府的人员,而且还是有编制的,每个月还有俸禄可以领。
甚至表现的好,还能往上升迁担任女官。
当他听说原来东安县最红的青楼姑娘颜如玉如今已经在永州城当上了宣教司的副主事之后很是惊讶。
而且这颜如玉竟然如今都成了当今东安县女子们心中的榜样和楷模了。
这些事情每一桩每一件都让于成龙感觉匪夷所思,都能从其中感觉到沈墨的离经叛道,与众不同。
在东安县走访了是几个村子,还去探访了东安县守备军的军营,看着那些装备齐整,精神饱满,队列严整,丝毫不比自己原来见过的那些精锐官军差的守备军,于成龙沉默了好久。
他已经知道这些守备军在荡寇军的序列里并不属于正规军,还是属于半脱产的农兵,这让他更是震撼。
别说这些守备军了,于成龙觉得就是自己看到的那些村兵,只要装备再精良一点,再稍加训练一下,都可以和自己以前见过的大多数的清军官兵向媲美了。
而这样的军队,在沈墨的麾下,竟然还只是属于乡勇级别的。
如果大清的乡勇都是这样,那于成龙觉得这天下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多起来造反的。
除了这些,于成龙看到到处都穿着前明服饰,甚至还有人穿着唐宋服饰大大方方行走在大街上时,脸上带着发自内心的笑容,让于成龙恍惚之间有一种之间来到唐宋盛世的错觉。
他回到东安县,看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干净整洁的街道,还有在街道上巡逻却对百姓秋毫无犯的士兵,他觉得自己大概知道沈墨为什么能够在短短时间内打下这么大的地盘了。
看到一处店铺人来人往,男女老少都有,甚至还有人在外面排起了长队。
于成龙好奇地拉住一个人问道:“请问这家店铺是做什么的?”
那人惊讶地打量了于成龙一眼道:“老丈,看你的样子都是从外地来的吧。要不是你这脑袋光着没有留辫子,就凭你这身衣服,我都差点以为你是鞑子派来的奸细呢。”
于成龙有点尴尬。
不过又听那人道:“不过你肯定不能是奸细。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就咱们东安县,鞑子要是敢派奸细来,一上岸肯定就被逮住了。再说了,鞑子也可不能派你这么大年纪的奸细过来。”
于成龙再次尴尬一笑。
那人也没有继续打击老于头,对他道:“这家店叫做锦绣坊,是沈总镇当日在咱们东安县开的一家专门制作咱们汉人服饰的铺子,不仅款式多,做工精细,而且价钱也很便宜,是咱们东安县最受欢迎的成衣铺子。谁身上穿的要不是锦绣坊做的衣服,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话。”
那人说完,上下看看于成龙道:“老丈,你也赶紧换身行头吧,我真怕你这身那天被人当成鞑子奸细给打一顿。”
于成龙正要说话,却听见前面街道上忽然涌过来一大堆人,为首一人身穿一袭圆领缺胯长袍兴奋地振臂高呼道:“乡亲们,衡阳大捷!沈总镇亲率三万精兵,在衡阳击败鞑子十万大军,并且生擒了鞑子主帅勒尔锦!”
街道上顿时如同油锅里面滴入沸水一般猛然沸腾起来。
于成龙也呆呆地站在了原地,差点被兴奋地人群给挤开。
沈墨竟然这么快就打下了衡阳?而且还俘虏了号称常胜将军的顺承郡王勒尔锦?
于成龙有点不敢相信,但是内心却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这是真的!”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帝国时代造反实录更新,第二百一十六章 于成龙游记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