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军令之后,成为燕王不过数月的刘信赶忙召集了文武大臣,就长安送来的军令进行商讨。
说是商讨,其实也不过是走个过场——长安下达的正式诏令,除非刘信相反,否则只有奉从这一种选项。
而刘信之所以要召集大臣商讨,主要是就具体方案进行推演。
成为燕王数月,刘信心中的激昂也早已平静下来;对于新的身份,刘信也有了更加冷静的看待和认知。
与汉室每一个边境诸侯一样,刘信成为燕王之后,首先认识到的,就是燕国严峻的边防状况。
根据太祖高皇帝时所留下的传统,边地诸侯非但要自掏腰包,承担抵御外敌的重任,还要按律供养长安中央。
简单而言,就是刘信成为燕王之后,非但要为每年数以千万计的边防军费发愁,还要为年末上缴长安的‘贡献’绞尽脑汁。
燕地作为汉室大北方,其农业产出虽较之于上代稍好一些,但也远在南方膏肓之地之下;正常情况下,平均亩产大抵维持在两石到两石半之间。
虽然燕国封土辽阔,但山地、丘陵占据燕境一半以上;如果只凭借每年的粮税,燕国完全不可能做到一边吃撑边防部队,一边供养长安中央。
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燕、代等国送往长安的贡献,其实就是表达诸侯对皇帝忠心耿耿的一个形式;只要诸侯没有得罪皇帝,那部分贡献最终都会被退回来。
但即便会被退回来,那也有个先决条件。
诸侯贡献,早已被太祖刘邦明文规定标准:侯国当年农税的三成。
燕国的疆域,又是一条东西拉长,南北压扁的狭长领土;边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部分,与汉匈边界重合!
而汉-匈边境西起陇右,东至燕国右北平郡,有将近一半的部分,都是在燕国边界。
换而言之,不严谨的说,燕国承担的边防任务,将近汉室北墙防务的一半。
这使得燕国为了保证边境防务,需要维持一支极其庞大的常备部队;而这支部队的一应支出,则都由燕国承担。
在封王就国,来到王都蓟县之后,刘信兴致勃勃的翻看了燕国往年的农税,以及一应支出。
最终,燕国严峻的状况,在激情澎湃的刘信头上撒下好大一盆冷水。
——自高皇帝是起,燕国就从未凑出过制度所规定的‘贡献’!
燕国每年的税收,有近乎九成都被庞大到令人绝望的边防军费吞去;而制度所规定的的三成贡献,还都是历任燕王拿出多年积攒下来的积蓄,送到长安走个过场,然后原封不动得搬回蓟县,待等明年再送往长安···
这还是边墙没有大战,边防军费没有‘超标’的前提下!
要是匈奴人大举犯边,那燕国非但要将当年全部的税收砸进去,还要拿出那部分从未见过天日的王宫积蓄,奖赏士卒,抚慰孤寡,乃至于增强军备。
如此糟糕的战略局势,让刘信心中再也没有对成为诸侯王的喜悦,而是整日忧心忡忡,哀愁于明岁的‘贡献’该如何凑。
至于享乐,更是早就被刘信排除在了‘有生之年要尝试’的计划单之中。
而此次,长安送来‘派兵入住代北’的命令,更是让刘信满是苦涩。
——军费从哪来!
根据诏书内容,燕国起码要出一万五千边卒,大规模机动至代-匈边墙,接手代王刘恒调走边防部队留下的防守漏洞。
且先不提远距离机动所要产生的耗费,光是这一万五千边卒的军粮,就足以让刘信白几根头发。
代王、齐王皆反,这场内战没个一年半载,是怎么都不可能得出结果的。
这就意味着,刘信派出的一万五千士卒,起码要在遥远的代北待4-8个月;期间军粮则需要刘信从燕国运到代北。
即便按最乐观的情况估算,四个月,一万五千士卒也起码要消耗30万石粮食;而为了将这三十万石军粮送往代北,沿途还需要消耗十万石以上。
即便撇开这一万五千士卒所需要随行的数万民夫,光是军粮,就需要四十万石!
这对刚成为燕王不过三个多月,连国土都还没巡视完的刘信而言,无疑是一座大山。
须知整个燕国境内,百姓也不过十数万户;燕国一年的农税收入,最多也就三百万石左右。
就凭这三百万石粮米,燕国需要供养十万以上的边防将士;光此一项,就会吞去燕国八成以上的农税收入。
剩下的部分,除了要供养王宫内的诸侯亲眷,维持燕国的运作,发放大臣的俸禄之外,还需要历任燕王从中抠搜一些下来,好保证每年能拿出足够的贡献送到长安,然后祈祷长安天子开恩,千万别不要脸的将这部分贡献收下···
在这种情况下,突然要刘信拿出四十万石军粮,去帮助隔壁诸侯国的边墙防务,无疑是强人所难了。m.xiumb.com
但长安来的命令,又没有丝毫反抗的余地,这无疑让刘信感到亚历山大。
结合此间种种,刘信召集大臣于王宫,其目的就很明显了:这笔意外产生得军粮,到底怎么办?
至于拒绝长安命令的选项,则完全没有出现在刘信的脑海之中——兔死狐悲,用在燕、代两个诸侯国身上,可谓再合适不过。
打开汉室疆土堪舆,就不难发现:燕、代两个诸侯国,无论其中哪一个被攻破,另外一个也绝对逃脱不了举国被围的命运!
尤其是东、南临海,北接匈奴的燕国,一旦西边的代国沦陷,燕国与汉室的接连,就将只剩下西南方向的赵国。
在如今赵国无主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说:只要代国沦入匈奴之手,那燕国就将立刻面临被包围的局势,摆在燕国面前的选择也就只剩两个。
要么投降,要么举国内迁。
所以,即便刘信不考虑王位来源和舆论,光从现实角度考虑,代国也是一定要支援的。
这无关家国大义,也无关君臣本分——只要不想让整个坟土被匈奴人包围,每一任燕王就都会出于利益考虑,做出驰援代国的选择。
更何况随着命令一同送来的,还有长安朝堂对燕、代边防之事的安排。
——车骑将军柴武,奉命进抵燕、代、赵交界处驻兵,以防燕、代遭遇匈奴人的入侵!
从时日推断,在军令传达燕国境内时,车骑大军只怕已从飞狐迳启程,进发目的地了。
车骑将军督镇燕、代之后,对燕国的意义又十分微妙。
如果刘信老老实实驰援代国,若匈奴入侵,车骑大军就是燕、代防线的救火队员。
可若是刘信拒不奉诏···
只怕车骑大军就会顷刻将至,将刘信拖回长安,扔到诏狱等候治罪!
“唉···苦也···”
毫不掩饰的哀叹一起,刘信便勉强正了正面色,一举一动之间,竟已隐约带上了诸侯威严。
“圣天子诏谕,令吾燕国出边关将卒万五千,以援代北边墙。”
“寡人初得立,不明于国事,还请诸公为寡人谋划:驰援一事,当作何章程?”
言罢,刘信又不咸不淡的补充了一句:“援军主将一事,也请诸公议一议。”
一句话,就为接下来的商讨定下基调——长安之命,肯定要奉。
听明白刘信话中深意的众人稍一滞,旋即由一位老者出身,开始了议题。
“臣等愚钝,不明王上之意,还请王上明示:若吾燕国出兵援代,那一应军粮耗费,当从何而出?”
作为封建制度最后的余晖,汉室诸侯国与周王朝时的分封有极高的相似性。
汉室诸侯也完全不同后世那些被当猪养的国公。
汉诸侯国,除了在名义上臣服于长安天子,以及诸侯王不得擅自出国土之外,其余一应制度体系,都与一个完整的政权丝毫不差。
对于诸侯国内的一切事物,诸侯王都与天子一样,有着一票否决权。
而诸侯国内部的小朝廷,与长安中枢也近乎完全相同——对于诸侯王的‘乱命’,诸侯大臣有建议权,劝谏权。
在必要的时候,背靠长安中央的诸侯三公,即王相、内史、中尉三人,甚至有权利通过强制手段,阻止诸侯王进行一些违背国家利益的事。
如历史上的吴楚之乱,就是一场大型的‘诸侯王被臣子软禁’主题派对。
明面上,吴楚之乱最终得到了共计七个诸侯国的参与;但实际上,除了身为天子胞弟的梁王刘武,以及代王(太原王)刘参之外,几乎每一个汉室诸侯王,都在吴楚之乱中蠢蠢欲动。
而最终,有至少三位诸侯欲起兵响应吴楚大军,最终却被自己的丞相、中尉乃至于儿子阻止,软禁至吴楚之乱结束。
不过,此时的汉室诸侯还没有经历文帝朝的全面监视;只要诸侯没有投降匈奴的意图,诸侯王的大臣也基本会持‘以侯国利益为首’的立场。
某种意义上,此时的诸侯国大臣,可以说似汉臣,而又非汉臣。
所以,方才那位中年人提出的疑惑,其由来也很简单了:长安朝堂命令燕国支援代国,那这笔支出怎么算?
都不用看,刘信就能猜出开口者何人。
——除了内史之外,不会再有第二个人敢如此‘大言不惭’,对长安中央的命令提出异议。
而诸侯王内史,恰恰具备这样的权力——以诸侯国利益为首,以诸侯国运作为首要任务的权力。
不过刘信却没有太多时间,就战略局势的问题,与这位老顽固进行探讨了。
长安来的命令很清楚:得诏之日,即刻启程!
就说刘信召集大臣共聚王宫的现在,援代大军就已经在火速筹备之中了。
刘信只能以‘君臣大义’的角度,简单向内史表达一下自己的立场,旋即将目光投向自己的王相。
作为被天子正大光明分封的诸侯,刘信自也有着其他诸侯拥有的特权:除三公外,诸侯国其余大臣的任命,皆由诸侯指派。
这种情况,直到历史上吴王刘濞发动吴楚七国之乱,景帝最终获得胜利,并挟大胜余威,大肆削减诸侯王权力而为句号。
但现在,这种情况非但没有得到抑制,反而因为汉室人才的缺失而更加严重。
就拿刘信本人来说——由于受封之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刘信的王相,实际上是刘信提出人选,长安朝堂点头,天子用印确认而得。
而对这位写做王相,读作娘舅的王相,刘信可谓是寄予厚望。
刘信相信,如果援代一事最终能得出妥善的解决方案,那一定是自己的王相所提出!
在刘信期待的目光注视下,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走出朝班,费力一拜。
“王上之忧,老臣确有拙见一二。”
言罢,老者稍看看左右,确认与会者中,没有‘可疑’者之后,便将心中的想法合盘托出。
“依臣愚见,代王此反,实乃王上开疆扩土,建功立业之良机!”
道出一句令殿内众人瞠目结舌的论点,老者不慌不忙的踱步上前,继而道:“代王反者,乃应齐王之召,入逼关中。”
“若代王得胜,则当以王上援代之故,而重赏吾燕国上下;若王上据理力争,甚或可期代国之疆,尽为吾燕国之土!”
“及于代王败,则必勿苟活之理;长安两线开战于关东、关北,亦当元气大伤;于王上‘暂领’代土之事,亦当勿有异议。”
“此数载,亦当可谋吞代土事。”
将心中的看法说出,老者便不着痕迹地走上前,来到刘信面前,语调中满带着蛊惑:“便以最恶之境况,王上亦当的代国半壁疆域!”
“故此番援代,王上不必忧于军粮之事;须知欲取先与,若果可得代国之土,今日之军粮,来日自可与新土而复得···”
言罢,老者便适时止住话头,将最终决定权交还到刘信手中。
一阵面色变幻过后,刘信淡然起身,下达了自己的最终决定:“着内史即出粮草十万石,另筹三十万石以备。”
平淡无奇的语调,让人丝毫猜不出方才老者所言,究竟有没有打动刘信。
但在众人都没注意到的地方,刘信背负身后,藏于宽袖之中的手指,却极具规律的攥紧、放松。
若是熟知刘信脾性的人,见到刘信这番模样,必然能轻松得出结论。
——这样的举动,只有在刘信满怀期待,又强自压抑住内心激动之时,才会出现。 蓝星,夏国。
肿瘤科病房,弥漫着医院独有的消毒水味道。病房是单人间,设施俱全,温馨舒适。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可对于孑然一身的路遥来讲,却是无人问津的等死之地。
他是癌症晚期,靠着意志力撑到现在,但也只是多受几天罪罢了。
此刻,路遥躺在病床上,怔怔望着床头柜上的水杯,想喝口水。
可他拼尽全力却无法让身体离开病床。剧痛和衰弱,让这原本无比简单的事情成了奢望。
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声音响起:“表哥~你真是狼狈呢。连喝口水都得指望别人施舍。”
一位英俊的年轻男子悠闲坐在病床前,翘着二郎腿,眼睛笑成一道缝。
“你求求我,我给你喝口水如何?”
路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自从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帮亲戚的嘴脸已经见多了,不差这一个。
男子起身,将水杯拿在手里递过来,“表哥别生气,我开玩笑的,你对我这么好,喂你口水还是能办到的。”
说完话,他将水杯里的水,缓缓倒在路遥苍白消瘦的脸上。
被呛到,路遥无力的咳嗽几声,好在少量的水流过嗓子,让他有了几丝说话的力气: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张鑫,为什么?我从未得罪过你。你去星盟国留学,还是我资助的!”
张鑫将水杯放下,不紧不慢的说:“谁让你这么古板呢,只是运点感冒药罢了,又不犯法,你非得千方百计的拦着。”
路遥脸上闪过一丝了然之色,道:“张鑫你这垃圾,狗改不了吃屎。将感冒药运到国外提炼毒品……咳咳……”
张鑫理了下领带,笑道:“你别血口喷人啊,我可是国际知名企业家。这次回国,‘省招商引资局’还打电话欢迎我呢~”
路遥叹了口气,现在的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索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安静等待死亡的到来。
但张鑫却不想让眼前饱受病痛折磨、即将离世的表兄走好。他附身靠近,悄悄说道:琇書蛧
“表哥啊~其实呢,我这次回国主要就是见你一面,告诉你一声——你的癌,是我弄出来的~”
路遥陡然挣开眼,“你说什么!”
张鑫笑眯眯的掏出个铅盒打开,里面是件古怪的三角形饰物,仅有巴掌大小,中间是只眼睛似的图案,一看就很有年代感。
“眼熟吧?这是我亲手送你的,货真价实的古董。我在里面掺了点放射性物质,长期接触就会变成你现在这副鬼样子。”
路遥马上认出来,这是自己很喜欢的一件古物,天天摆在书桌上,时不时的把玩,没想到却是要人命的东西!
他伸出枯枝似的手臂,死死的抓住眼前人的胳膊!“你……”
“别激动~表哥,我西装很贵的。”张鑫轻松拿掉路遥的手,小心的捏起铅盒,将放射性饰物塞进他怀里。
“我赶飞机,得先走一步。你好好留着这个当做纪念吧,有机会再去你的坟头蹦迪~”
说完话,张鑫从容起身离开。临走前,还回头俏皮的眨眨眼。他原本就男生女相,此时的神态动作居然有些娇媚。
保镖很有眼力劲,赶紧打开病房门。同时用无线耳麦联络同事,提前发动汽车。
~~~~~~~~
路遥只能无力的瘫在床上,浑身皆是钻心剜骨般的剧痛,还有无穷悔恨、不甘。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但很快,剧痛渐渐消失,只剩麻木,路遥隐约听到过世的双亲在喊他。
就在路遥的身体越来越飘,即将失去意识时,胸口突然阵阵发烫,将他惊醒。
从怀中摸出那三角形饰物,发现这玩意变得滚烫无比,还在缓缓发光!
秀书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少帝成长计划更新,第0213章 燕代之忧免费阅读。https://www.xiumb9.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